驴友阁 >风水知识

周公诫子中的周公是一个怎样的人

  周公是一个懂得如何守业!能做到礼贤下士,大智若愚,对晚辈能够进行谆谆教导的一个长者形象。、

《周公诫子》中“博闻”什么意思

  博闻、可以理解成广闻!也就是多听、多看!望采纳、

周公诫子中博闻强记的意思是?

  词 目 博闻强记   发 音 bó wén qiáng jì   释 义 闻3684: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出 处 《荀子·解蔽》:“博闻强志!不合王制!君子贱之。”《礼记·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7290 示 例 粲~、人皆不及,(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回)   用 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称颂人!   近义词 博古通今!博学多才。博览群书、

周公诫子的写作特点

  (1)文章言简意赅,采用“起。承。转!合”的结构、逐层深入地论证论点。本文先摆出论点,然后从正反两方面论证,最后得逞结论。“起、承、转。合”的议论文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层0413递式结构的一种引申!是古代论说文的章法。“起”即开头破题?引出论述的问题、如本文“诫子”第一句,“承”即承接开头。对3359论述的问题加以阐述,如本文证明论述部分:“握发吐哺”,六种“谦德”、“转”是从各1718个角度证明论点!如本文的反面论述部分。“合”即最后进行归结!如本文最后用反问句总结问题、起深化中心的作用、(2)语言生动,词语脍炙人口、如:握发吐哺!博闻强记,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等,9870(3)观点鲜明。让人容易接受,通过周公对前往鲁国的儿子的告诫。来揭示守业之难以及礼贤下士是守业的根本保证!睿智的语言!谆谆的长者的教导,让读者深有启发,!

周公诫子中有哪两个成语?

  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   博闻强记   (原文)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子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   (译文)周成王将鲁地封给周公之子伯禽.周公告诫儿子说:"去了以后,你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有了国土)就怠慢,轻视人才.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又身兼辅助天子的重任,我在天下的地位也不能算轻贱的了.可是,我还(常常)洗一次头发,要多次停下来,握着自己已散的头发,接待宾客,吃一顿饭,要多次停下来,接待宾客,还惟恐(因怠慢)失去人才.我听说,用恭敬的态度来保有宽以待人的品行,就会得到荣耀;用节俭来保有广大的土地,必定会有安定;用卑谦来保有显赫的官职,这就是高贵;用警备之心来保有人口众多,兵强马壮,就意味着胜利;用愚笨来保有聪明睿智,就是明智;用浅陋来保有渊博,也是一种聪明.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贵为君王,之所以拥有天下,是因为遵从了这些品德.不谦虚谨慎从而失去天下,进而导致自己亡身,桀纣就是这样的下场.(你)能不谦虚谨慎吗 "!

《周公诫子》中“夫此六者,皆谦德也”这六者指

  总体概括为:谦恭   概括一下就是:   1.恭敬   2.节俭  0149 3.谦卑   4.警备   5.大智若愚   6.放低姿态   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   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   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   2194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   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   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

周公解梦梦见店子非常热闹

  梦见家里很热闹意味着:   满足自己的好奇,也成就了今天的你!今天遇到的事情带点繁琐!带点复杂、但是若能用求知的念头去对待的话!你也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到不少有趣的东西!   对读书的你来说,以往一直不擅长的课程!今天有一个很好的挑战机会哦。试着把课文从头到尾看一遍。听听老师上课的讲解、你会发现,这门课向你打开了一扇风   景精彩的窗户呢、   梦见家里很热闹的吉凶:   吉祥顺遂。成功发展之吉兆、但若人格。地格有凶数。易生不良诱导,终陷于灾难悲运!被人陷害连累等。甚至有财败人离之虑、若人地二格无凶数!则大体是长寿幸福的!!

周公解梦见来月经整到裈子上,和椅子上

  梦见自己在喝血、2673是发财的祥兆。  梦见血,1552自己的财产会有继承人。   梦见血受损?预示着失败。  梦见床铺或衣服上有血迹!会患重病!或受刑事案7076件牵连?  梦见别人的床铺或衣服有血斑、仇人会被自己征服,并向自己求饶,  梦见血流成河。预兆着要发大财、  女人做了上述的梦!居住的地区会出现流行病!,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中的周公是谁啊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第四子!武王的弟弟。我国古代著名的9744政治家!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天下大治。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   出处 《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於天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后用为在位者礼贤下士之典实、   在周文王时、他就很孝顺、仁爱!辅佐武王伐纣,封于鲁。周公没有到封国去而是留在王朝。辅佐武王!为周安定社会。建立制度、武王崩。又佐成王摄政。据《曲阜县志》记载:"武王十三年定天下、封公于少昊之墟曲阜、公不就封。留相武王。成王即位、命世子伯禽就封于鲁"。新建立的周王朝面临着严重的困难,商朝旧贵族们准备复辟、而周公辅政、又有违于王位世袭制中父死子继的原则、引起周室集团内部的矛盾、结果残余势力即与周室内部的反叛势力勾结起来。他们的代表是纣王子武庚与「三9359监」管叔。蔡叔等人!结果周公东征平定三叔之乱。灭五十国!奠定东南!归而制礼作乐、   周公惟恐7950失去天下贤人、洗一次头时。曾多回握着尚未梳理的头发,吃一顿饭时、亦数次吐出口中食物。迫不及待的去接待贤士、这就是成语「握发吐哺」典故。周公无微不至地关怀年幼的成王。有一次。成王病得厉害,周公很焦急,就剪了自己的指甲沉到大河里、对河神祈祷说:"今成王还不懂事。有什么错都是我的!如果要死、就让我死吧!"成王果然病好了!周公摄政七年后!0795成王已经长大成人。于是周公归政于成王。自己回到大臣的位子。   后来,有人在成王面前进谗言、周公害怕了!就逃到楚地躲避,不久、成王翻阅库府中收藏的文书、发现在自己生病时周公的祷辞。为周公忠心为国的品质感动得流下眼泪,立即派人将周公迎回来。周公回周以后、仍忠心为王朝操劳、1822周公辅佐武王!成王,为周王朝的建立和巩固作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他在受成王冤屈以后!仍忠心耿耿、为周王朝8353的发展呕心沥血、直至逝世。终天下大治。周公临终时要求把他葬在成周。以明不离开成王的意思、成王心怀谦让!把他葬在毕邑,在文王墓的旁边!以示对周公的无比尊重!   周公为后世为政者的典范,孔子的儒家学派、把他的人格典范作为最高典范!最高政治理想是周初的仁政。孔子终生倡导的是周公的礼乐制度,、

急需班昭《女诫》的全文。

  女诫   班昭著、全文如下:   鄙人愚暗,受性不敏。蒙先君之余宠,赖母师之典训。年十有四!执箕帚于曹氏,于今四十余载矣、战战兢兢、常惧绌辱,以增父母之羞、以益中外之累。夙夜劬心。勤不告劳、而今而后。乃知免耳。吾性疏顽。教道无素,恒恐子谷负辱清朝、圣恩横加!猥赐金紫,实非鄙人庶几所望也,男能自谋矣、吾5103不复以为忧也!但伤诸女方当适人!而不渐训诲、不闻妇礼!惧失容它门,取耻宗族,吾今疾在沈滞、性命无常,念汝曹如此,每用惆怅!间作《女诫》七章!愿诸女各写一通。庶有补益、裨助汝身。去矣。其勖勉之、   卑弱第一,古者生女三日。卧之床下!弄之瓦砖。而斋告焉。卧之床下!明其卑弱。主下人也,弄之瓦砖!明其习劳、主执勤也!斋告先君!明当主继祭祀也!三者盖女人之常道、礼法之典教矣、谦让恭敬!先人后己,有善莫名。有恶莫辞。忍辱含垢,常若畏惧、是谓卑弱下人也!晚寝早作,勿惮夙夜,执务私事!不辞剧易!所作必成、手迹整理、是谓执勤也!正色端操、以事夫主,清静自守,无好戏笑!洁齐酒食,以供祖宗,是谓继祭祀也、三者苟备!而患名称之不闻、黜辱之在身、未之见也!三者苟失之!何名称之可闻、黜辱之3051可远哉,   夫妇第二?夫妇之道!参配阴阳。通达神明!信天地之弘义、人伦之大节也、是以《礼》贵男女之际。《诗》著《关睢》之义!由斯言之。不可不重也、夫不贤。则无以御妇。妇不贤!则无以事夫。夫不御妇!则威仪废缺,妇不事夫,则义理堕阙、方斯二事,其用一也!察今之君子。徒知6165妻妇之不可不御?威仪之不可不整,故训其男!检以书传!殊不知夫主之不可不事,礼7240义之不可不存也?但教男而不教女、不亦蔽于彼此之数乎、《礼》,八岁始教之书,十五而至于学矣。独不可依此以为则哉!   ? 敬慎第三、阴阳殊性。男女异行。阳以刚为德、阴以柔为用!男以强为贵、女以弱为美。故鄙谚有云:“生男如狼?犹恐其尪,生女如鼠!犹恐其虎、”然则修身莫若敬。避强莫若顺!故曰敬顺之道!妇人之大礼也?夫敬非它,持久之谓也!夫顺非它。宽裕之谓也!持久者,知止足也!宽裕者,尚恭下也。夫妇之好,终身不离!房室周旋、遂生媟黩!媟黩既生。语言过矣!语言既过!纵恣必作。纵恣既作!则侮夫之心生矣!此由于不知止足者也。夫事有曲直!言有是非。直者不能不争、曲者不能不讼!讼争既施、3963则有忿怒之事矣、此由于不尚恭下者也、侮夫不节、谴呵从之、忿怒不止,楚挞从之,夫为夫妇者。义以和亲,恩以好合、楚挞既行。何义之存,谴呵既宣!何恩之有,恩义俱废、夫妇离矣、   妇行第四!女有四行!一曰妇德,二曰妇言!三曰妇容,四曰妇功!夫云妇德!不必才明绝异也,妇言,不必辩口利辞也,妇容!不必颜色美丽也、妇功,不必工1909巧过人也?清闲贞静!守节整齐,行己有耻、动静有法,是谓妇德!择辞而说。不道恶语,时然后言!不厌于人、是谓妇言,盥浣尘秽、服饰鲜洁、沐浴以时、身不垢辱。是谓妇容、专心纺绩,不好戏笑、洁齐酒食,以奉宾客!是谓妇功!此四者!女人之大德,而不可乏之者也,然为之甚易。唯在存心耳!古人有言:“仁远乎哉。我欲仁,而仁斯至矣,”此之谓也!   专心第五!《礼》。夫1027有再娶之义?妇无二适之文、故曰夫者天也、天固不可逃,夫固不可离也!行违神只!天则罚之!礼义有愆!夫则薄之!故《女宪》曰:“得意一人!是谓永毕。失意一人。是谓永讫。”由斯言之。夫不可不求其心。然所求者!亦非谓佞媚苟亲也,固莫若专心正色?礼义居洁!耳无涂听。目无邪视、出无冶容!入无废饰,无聚会群辈、无看视门户、此则谓专心正色矣!若2722夫动静轻脱。视听陕输、入则乱发坏形,出则窈窕作态。说所不当道,观所不当视,此谓不能2595专心正色矣、   曲从第六、夫“得2090意一人?是谓永华。失意一人,是谓永讫”!欲人定志专心之言也,舅姑之心!岂当可失哉!物有以恩自离者,6432亦有以义自破者也、夫虽云爱。舅姑云非,此所谓以义自破者也、然则舅姑之心奈何。固莫尚于曲从矣!姑云不尔而是?固宜从令。姑云尔而非。犹宜顺命。勿得违戾是非!争分曲直!此则所谓曲从矣,故《女宪》曰:“妇如影响、焉不可赏,”   ??叔妹第七。妇人之得意于夫主!由舅6600姑之爱已也!舅姑之爱已!由叔妹1608之誉已也?由此言之。我臧否誉毁,一由叔妹、叔妹之心!复不可失也。皆莫知叔妹之不可失。而6462不能和之以求亲!其蔽也哉。自非圣人!鲜能无过!故颜子贵于能改,仲尼嘉其不贰,而况妇人者也,虽以贤女之行!聪哲之性,其能备乎,是故室人和则谤掩!外内离则恶扬?此必然7551之势也!《易》曰:“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此之谓也、夫嫂妹者!体敌而尊,恩疏而义亲,若淑媛谦顺之人,则能依义以笃好,崇恩以结援。使徽美显章!而瑕过隐塞!舅姑矜善,而夫主嘉美!声誉曜于邑邻!休光延于父母!若夫蠢愚之人,于嫂则托名以自高、于妹则因宠以骄盈、骄盈既施、何和之有、恩义既乖、何誉之臻。是以美隐而过宣、姑忿而夫愠、毁訾布于中外,耻辱集于厥身。进增父母之羞!退益君子之累、斯乃荣辱之本?而显否之基也,可不慎哉、然则求叔妹之心。固莫尚于谦顺矣!谦则德之柄!顺则妇之行。凡斯二者。足以和矣!《诗》云:“在彼无恶。在此无射、”其斯之谓也、,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