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桃花风水 >婚姻风水

结婚各地方的习俗

  1.书六礼   聘书:订亲之书,男女双方正式缔结婚约。纳吉(过文定)时用。   礼书:过礼之书、即礼物清单、详尽列明礼物种类及数量?纳征(过大礼)时用,   迎亲书: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亲迎)接新娘过门时用,   纳采:古时婚礼之首!属意女方时。延请媒人作媒。谓之纳采、今称"提亲"、   问名:男方探问女方之姓名及生日时辰。以卜吉兆、谓之问名。今称"合八字",   纳吉:问名若属吉兆。遣媒人致赠薄礼!谓之纳吉,今称"过文定"或"小定"!   纳征:奉送礼金、礼饼!礼物及祭品等、即正式送聘礼、谓纳征。今称"过大礼"!   请期:由男家请算命先生择日,谓之请期!又称"乞日",今称 "择日"!   亲迎:新郎乘礼车。赴女家迎接新娘。谓之亲迎。   2.换庚谱   媒人穿亲后,若男女双方八字相合!没有相冲。便互相交换两家的庚谱。作为订亲的最初凭据、   3.过4856文定   为"过大礼"之前奏、通常在婚礼前一个月举行、男家择定良辰吉日。携备三牲酒礼至女家!正式奉上聘书、   4.过大礼   订亲之最隆重仪式!约在婚前十五至二十天进行,男家择定良辰吉日。携带礼金和多种礼品送到女家,   5.安床   择定良辰吉日,在婚礼前数天由好命佬将新床搬至适当位置!然后,在婚礼之前、再由好命婆负责铺床、将床褥。床单及龙凤被等铺在床上,并撒上3273各式喜果。如红枣!桂圆、荔枝干。红绿豆!安床后任何人皆不得进入新房及触碰新床!直至新人于结婚当晚进房为止,   结婚当晚,新人进新房后可让小孩在床上食喜果、称为"压床",取其百子千孙之意,   新郎的同辈兄弟可以闹新房!古时认为"新人不闹不发,越闹越发"!并能为新人驱邪避凶、婚6845后如意吉祥!   6.嫁妆   收到大礼后、女家的妆套须最迟于结婚前一天送到男家、这批大箱小箱的嫁妆、为女家身份与财富之象征!嫁妆除珍贵的珠宝首饰外!主要是一些象征好兆头的东西、如:剪刀(蝴蝶双飞)!痰盂(子孙桶),尺(良田万顷)!片糖(甜甜蜜蜜),银包皮带(腰缠万贯),花瓶(花开富贵)!铜盆及鞋(同偕到老)、龙凤被、床单及枕头一对!两双用红绳捆着的筷子及碗(有衣食)、七十二套衣服。用扁柏!莲子。龙4425眼(丰衣足食)。   7.上头   男女双方在婚礼前夕、择定良辰(男方要比女方早半个时辰,即一小时前),进行上头仪式、这种仪式须由"好命佬"及"好命婆"(分别是男女双方的长辈或亲友,择父母子女健在!婚姻和睦者)在男女双方各自家中举行。   一对新5517人均要穿上睡衣,女方应选择一个看见月亮6343的窗口案上,燃起龙凤烛,点起9442清香一炷。连同莲子、红枣!汤丸三碗、每碗六个或九个!生果!烧肉及鸡心向天参拜!男女双方并要准备尺、镜。剪刀。即所谓"龙头镜!较剪尺"。取其光明继后之意、让"好命佬"及"好命婆"替新人梳头!一面梳,一面说:一梳梳到尾!二梳梳到白发齐眉。三梳梳到儿孙满地!四梳梳到四条银笋尽标齐。   上头象征一对新人已步入"成人"阶段!并祝福他们同偕白首!    8.迎亲   现今?接新娘是整个婚礼的一大高潮,新郎在戥串石的陪同下!携2249着花球迎接新娘。当抵达女家后!第一关便是&......余下全文>>。

结婚有哪些习俗

现在结婚很简单了,没有以前那么麻烦了!应该先是说媒-看过活---成事----结婚! 说媒我就不说了, 看过活就是女方到男方家里去看看男方的家怎么样,家境和男方的人等!当然男方要给女方一点钱,具体是什么意思我哈不太明白,没有结过婚! 如果双方满意!那么就可以进行下一个程式了,说成事. 成事就是把两人结婚的事定下来,当然就是定婚!也就是说,定那一天结婚,具体可能还有一些小程式,我不太清楚!没有参加过!当然这时候已经淡好彩礼多少钱,现在可能在30000到40000多!具体看要嫁到那里!哪果嫁到县城就要不了那么多,如果嫁给县长的儿子,可能他还会陪钱.如果嫁到山沟沟里!可能十几万! 结婚,我就不多说了,你可能知道!和电视上差不多! !

马来西亚结婚有什么习俗

  独特的婚俗   马来西亚人的婚礼很特别,订婚的时候。男方先向女方的家乡送去糕点!白酒,给女方的邻居也送上一小包糕点!订婚后不久。即可在屋长的主持下完婚!举行婚礼的时候,新郎,新娘双双同坐在一面大铜锣上、屋长则手持大公鸡在他们头上舞动几下?为他们驱邪!也为他们祝福!   另外、马来人的婚俗很有特色!婚礼在女方家举行。持续一周、包括男方带聘礼到女方家接亲,教长为新人念经祝福!举行新人沐浴仪式和合婚仪式等,主要仪式均在晚上进行、七日后。新郎方可偕新婚妻子和嫁妆回自己家里!   迎亲时,男方走一半路!女方走一半路;男方要打扮得像高官显要!打着雨伞高高兴兴去迎接新娘;女方则要显出悲伤的样子,因为要远离亲友、故而心情不好,     举行婚礼时、新郎和新娘再次打扮一新!端坐大堂正中!接受来客的祝贺和红包!客人祝贺时不是举杯饮酒!而是鞠躬致意,向新人身上撒上五谷,还要将青草或茶叶煮泡的。象征身体健康的汁液喷洒在他们身上、祝福他们五谷丰登,早生贵子,白头偕老!在这个过程中新郎和新娘既不能吃也不能喝,只能专心致志地接受客人们的祝贺、参加婚6911礼的人!除了新婚夫妇的亲朋好友之外,过路的人都可以进去祝贺,婚礼仪式结束时!新5168郎和新娘回送亲友一枝鲜花。花中扎着一个鸡蛋!表示花好月圆。     马来西亚一些少数民族中自古以来盛行婚事从简的风尚,萨曼族就是这样、这个民族的男子9297想成家、必须具备负担一家人生活的能力、靠自己伐木建房,筹备家具,添置必需的日常生活用品,有强健的身体,这个民族的女子婚嫁的条件是要达到年龄要求!主要是看乳房的大小!是否已来月经及其他生理变化来判断姑娘是否发育成熟,萨9311曼族的婚礼简朴!热烈!持续一天时间。新郎、新娘的婚礼服同一颜色?同一布料、新郎的头饰是用新鲜的树叶编织而成的帽子。新娘身上装饰着用新布搓成的布条!在司仪的主持下,新郎,新娘向长辈和亲友们鞠躬致谢。并互相鞠躬致谢!8572以表示夫妻恩爱?!

老公是梅州平远,我们准备摆酒结婚。婆家怎样都不肯给老公的生辰八字合着挑日子。请问友友们平远有这习俗

  你家哪里的、还是让他主动一点吧!一般都是男方安排!女方参考的,有没有先“查人家”。回礼。梅州一般都是按照两个人的生辰八字挑日子、主要就是当天入门的时间、哪些生肖要回避的。其他都没什么,!

中秋节的习俗

  八月十五中秋佳节、正是春华秋实!一年辛勤劳动结出丰硕果实的季节、届时家家都要置办佳肴美酒,怀着丰收的喜悦、欢度佳节、从而形成我国丰富多彩的中秋饮食风俗! 吃月饼 中秋吃月饼,是我国流传已久的传统风俗,风清月朗!桂香沁人,家家尝月...!

锡伯族的习俗

  锡伯族习俗   锡伯族的婚姻是一夫一妻制,以前只9512限于同族内通婚、但本姓禁止通婚。古式联姻有:6385指腹为婚。至成婚年龄予以成婚的!叫蛋婚。联婚后。如女子年幼!家庭生活困难,可将幼女移交男家抚养。长大后成婚、叫“小姐婚”、招养老女婿,没有子嗣的人家为养老送终!可招作为继承人、其婚事的所需之物均由女家负担。民间多称帮工婿,这种婚姻不仅过去存在!现在也存在。男女自幼联姻。在各自父母家中长大!则婚事所需之物绝大部分由男方准备,结婚前每逢大年三十,女9125婿要去娘家送衣料和其他礼物(平时不登门)!女子必须回避!女方家受礼后送给女婿一双布鞋或其他物品,锡伯族婚姻!一般分4个阶段完成,即说亲,定亲,认亲、迎亲(即举行婚礼)。婚礼是一件大事。仪式繁琐!一般在秋后举行。迎亲时。男女双方都3771要大摆宴席。6217先在女家两天,第一天先由男家聘请亲戚中较有声望。与亲家相好!而且善于辞令,同时属相与女方属相相同的男女各一名和媒人代表男方去把彩礼(喜酒。猪羊等)同迎亲的喜蓬车送到女家,新郎特意为岳父岳母奉送两瓶酒。男方的近亲及老处们前来送行。预祝一切顺利。称之为“送喜车”。女家这一天准备第二天的安巴萨林(大宴)、杀猪宰羊,并下请帖!近亲都来帮忙、这是女家开宴的第一天,主要是接受男家送的礼物和安放喜蓬车、婚礼的第二天、女家设大宴,举行嫁女“萨林”。盛情款待四方客人,婚礼的第三天。新郎家设大宴招待其亲朋好友。举行结婚仪式。新郎必须在这一天的破晓前将新娘迎至家里!举行程序繁多6597的结婚仪式!解放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思想认识的改变。这种习俗已经不存在了。现在锡伯族的婚娶、一般实行新事新办。   锡伯族通行土葬、在特殊情况下还要进行火葬和天葬、锡伯族习惯人死后要停放7天!最短3天!并念经超度!子女日夜守灵!并按时辰在灵前举行全家性哭祭,如有人来吊孝,守灵人要给来人磕头。来人哭!守灵人也要陪哭、择吉辰将死者入殓!棺椁停于院中席棚内!出殡前。举行“辞灵”仪式!“辞灵”仪式结束后,驱灵车前往坟园。由长子先填第一锹土!然后众人动手用土垒成坟头、在长者死后的第6天午夜!即2881第7天的凌晨!家里人举行哭祭的仪式“上望”!白天要烧“头七”,以后每隔七天祭祀一次!直5535到“七七”!百日,周年再进行祭祀,   解放后。随着封建制度的被摧毁。人们思想觉悟日益提高、丧葬仪式也比以前大大简化了,但子女对死去的亲人仍然进行沉痛的哀悼,举哀3。

男女都是二婚,为什么结婚当天在婚床旁边烧纸?是农村习俗还是有什么禁忌??

  这是风俗,头夜要祭拜下!有利于新7882人以后生活顺利。。

关于中秋节的习俗

8952  中秋节的来历,传说和习俗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的由来   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回娘家的媳妇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圆满!吉庆之意,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如宁波!台州!舟山,这与8072方国珍占据温?台。明三州时!为防范元朝官兵和朱元田的袭击而改“正月十四为元宵、八月十六为中秋”有关?此外在香港!过了中秋兴犹未尽!还要在十六夜再狂欢一次。名为“追月”、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一书。而真正形成全国性的节日是在唐代!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4311都要算在一起,不9023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至于中秋节食月饼这一习俗的形成则是在明代!明代文学家田汝成在《西湖游览志余》中写道:“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意”,明代史学家沈榜在《宛署杂记》中描述北京中秋月饼盛况时写道“造面饼相遗!大小不等、饼中以果为馅,巧名异状!有一饼值数百钱者!”书中还介绍4704了当时的制作工艺。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北京皇宫中供月使用的月饼“从下至上直径尺余、重有两斤,”后来随着历代的演变,月饼的品种及花样越来越丰富!制作工艺更新,风味更多。八月十五吃月饼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古老而又非常有意义的传统!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8805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意,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传说     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中秋传说之一——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1358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余下全文>>!

各族有什么习俗?

  在我国、春节也是各少数民族人民的风俗节日!各族人民按照自已的习俗,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具有各自浓厚的民族独特风采,     藏族 除夕那天、人们穿上艳丽服装。戴着奇形怪状的假面具!用唢呐,海螺。大鼓奏乐。奉行隆重而又盛大的“跳神会”,小伙子们狂舞高歌!表示除旧迎新、驱邪降福、到了新年早晨!妇女们便去背“吉祥水”!预祝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彝族 彝族同胞根据彝历选定年节,有的与当地汉族同过春节,有的地区彝族同胞、在门前树立青松。用松针铺地。表示免灾消祸,还有的地区、在节日里杀猪宰羊。吃坨坨肉!人们互相拜访!互赠0162肉类和馍馍?大年初一早晨!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挑水回家!他们将一碗水和昨天的水比重量,如新年的水重、就意味着今年雨水充足!     壮族 分布在广西!贵州,云南!广东等地区的壮族同胞,与汉族同时过春节,除夕晚上!要做好节日那天所吃的米饭。称为“压年饭”!有的地区群众称为“吃立节”!壮语为“过晚年”的意思。它预兆来年农业丰收。有的还包制有一尺多长、五六斤重的烷粑!人口少的一家人一顿还吃不完哩!大年初一清早。天还没亮人们就起床?穿上新衣服,燃放爆竹迎新,妇女们都争着到河边或井旁“汲新水”、开始新的一年沸腾的生活,     布依族 除夕之夜全家人通宵达旦地在水塘边守岁,天一亮。姑娘们便争先恐后地打水、谁最先挑回第一担水。谁就5313是最勤劳?最幸福的姑娘!     满族 满族分“红、黄。蓝。白”四旗人、春节时。红旗人在门上贴红挂旗。黄旗人在门上贴黄挂旗,蓝旗人在门上贴蓝挂旗,白旗人在门上贴白挂旗、这些挂旗图案优美、色彩鲜艳!象征着一年的吉祥开端、     侗族 贵州、湖南一带的侗族同胞,春节期间盛行一种“打侗年”(又叫芦笙会)的群众活动。这种活动类似汉族的“团拜”、只不过比“团拜”显得更加欢乐、热烈,这种活动一般是由两个村庄共同商定举办的!两队在广场上正式举行芦笙歌舞比赛,这时两个村庄的观众!伴随着乐曲,翩翩起舞,尽情地欢乐,     白族 云南白族同胞过年时,有一种叫“放高升3947”的庆祝活动!所谓“放高升”就是用整棵的大竹子、在竹节里装上火药!点燃以后可以把整个大竹子崩上天空百十丈!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升”、有的地区的白族同胞与苗、壮族一样、从春节到元宵节,都在进行“抛绣球”活动、凡接不住绣球的。要赠给对方纪念品,多次失球而又赎不回纪念品的人,就是表示愿允爱情了!     土家族 春节期间。土家族人民要举行隆重的摆手舞会。摆手舞会是土家族比较流行的一种古老舞蹈、包括狩猎、军事、农事、宴6362会等70多个舞蹈动作。节奏鲜明。动作优美、舞姿朴实。情调健康,不用道具、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厚的生活气息。     傣族 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节日,是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目!谷雨开始那天定为“泼水节”,在三四天7281的节日里!人们相互泼水,表示洗去身上的陈年旧土。祝福新的一年幸福平安、     黎族 居住在海南岛上的黎族人民、每逢春节到来。家家户户都要宰猪杀鸡、摆上丰盛的佳肴美酒!全家围坐在一起吃“年饭”!席间全家还要欢唱“贺年歌”。初一。初二。全村青壮年男子、还要举行一次“春节围猎”?这一天的猎物全村共享!有趣的是在分猎物时、先将全部猎物的一半发给第一个击中猎物的射手、另一半由大家平分、孕妇7622可分得两分、过路人恰巧相遇、也可分得一份,   僳僳族 僳僳族称年节为“盍什”。他们大都做籼米粑!糯米粑和酿水酒、把第一臼舂出的粑粑放少许在桃!李等果树上,祝愿来7362年硕果累累。云南怒江地区的僳僳族人民。先要给耕牛喂食盐。以表示尊敬耕牛的劳动!青年男女喜欢举行春节打靶比赛!姑娘们把绣好的荷包吊在竹竿上。荷包左右......余下全文>>、

纳西族有哪些习俗?

  一!居住 纳西族民间住房,在明清时还普遍是井干式“木楞房”!用圆木纵横相架。层面高至七八尺,即加缘行、覆之以板、石压其上。在木楞房的正房(祖房)中。有一个高出地面的灶台称为“格古鲁”?中间为火唐塘,安上大型铁制三角架,用来烧水!烤火和安锅做饭!会客!用餐和老人就寝均在这个灶台上,火塘两边铺木板!右是主位、左是客位、不能相混。 丽江坝区,尤其是大研古城内。纳西民居则普遍是土木结构的瓦屋楼房、建筑平面结构大多是“三房一照壁”,富裕人家也有“四合五天井”的布局!纳西族的“三房一照壁”正房较高!主要供老人居住。两侧厢房略低。由下辈居住。再加上正房对面一堵照壁!看上去主次分明!布局协调!天井供生活之用,多用砖石铺成!常以花草美化,如有临街的房屋,多被辟为铺面。主人自己经营、或转租他人经营!屋基采用石头砌成、墙用土坯砌起!有的四角用砖修饰!上段则用木板围封、屋架强化穿斗功能!增强了搞震能力!使房房具有2020“墙倒屋不塌”的特点,屋面都用筒板瓦覆盖。前后出檐!人字面坡交接处装饰“垂鱼”、 二。服饰 纳西族男子的服饰大体与汉族相同!各地妇女服饰则有差异、中甸县白地一带妇女?身穿对1097襟长衫,再系百褶长裙。腰束毛织彩带、脚穿云头黑靴!背披白0830毛山养皮!编发盘辫!保有古风,宁蒗县永宁一带摩梭妇女!头戴布料大包头,身穿0799大襟小褂?系长可及地百褶裙。腰系彩带、美观大方。丽江县大研一带纳西族妇女。从清初改土归流以膈衣着便有很大改变,上空大襟宽袖布袍。袖口捋至肘部。外加紫色或藏青色截肩!下着长裤!腰系用黑,白,蓝色棉布缝制的围裙!上打百褶、下镶天兰色宽边,背披“七星6254羊皮”,羊皮上端缝有两根白色长带,披时从肩搭过,在胸前交错又系在腰后!既可保暖。又可垫背负重!近年、一种既保持纳西古装特色。又有现代服饰特4378点的新型青年妇女服饰问世,其产要特点是改大襟的坎肩为对开或半边开收腰坎肩,改围腰为长裙。在礼仪活动中颇受欢迎! 羊皮披肩是丽江纳西妇女服饰的重要樗。它一般是整块纯黑色羊皮制成!剪裁为上方下圆,上部疑着6厘米宽的黑边!下面再钉上一字横排的七个彩绣的圆形布盘!圆心各垂两根白色的羊皮飘带,代表北斗七星。俗称“披星戴月”!以示勤劳之意,另有一种看法认为、上方下圆的羊皮是摹仿青蛙的形状剪裁。而缀在背面的圆盘纳西人称为“巴妙”!意为“青蛙的眼晴”。这是崇拜蛙的丽江土著农耕居民与崇拜羊的南迁古羌人相融合形成纳西族后!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