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女人面相

除了过年要贴对联,放鞭炮,除夕要守岁 等传统文化还有哪些?

  春节的传统文化还有:   过小年   腊月二十四为小年、这一8248天民间有“祭灶”习俗!   腊月二十五   做豆腐   民谚称:“腊月二十五、磨豆腐!”一些地方还有在除夕以前吃豆腐渣的风俗!民间传说灶王上天汇报后。玉帝会下界查访,看各家各户8835是否如灶王所奏的那样,于是各家各户就吃豆腐渣以示清苦!瞒过玉皇的惩罚、传说归传说!其实吃豆腐渣实则是古代生产力低下!没有那么多好吃的。(但有时人们也会买一大筐豆腐以吃其来充饥等)。   接玉皇   旧俗!新俗都认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 !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1946 赶乱岁   送灶神上天后至除夕才迎回。其间人间无神管辖。百无禁忌。民间多嫁娶。被称为“赶乱岁”。乱岁是民众为自己设计的调节社会生活的特定时段!岁末年终,人们有了闲暇与积蓄,对于平时难得有精力操办大事的人来说,这是一个闲暇娱乐好时机、因此、人们根据现实生活需要!发明了这一特殊的时间民俗、   照田蚕   照田蚕也叫“烧田蚕”。“烧田财”!是流行于江南一带的民间祈年习俗!腊月   二十五这一天将绑缚火炬的长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来占卜新年?火焰旺则预兆来年丰收,有些地方在年三十举行这一活动!   千灯节   千灯节是蒙古族,达斡尔族的宗教性节日,蒙语称“明干卓拉”!意即千盏灯节!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做“明干卓拉”去庙里点燃。认为点得越多越吉利。这一节日习俗。在新疆维拉特蒙古族中最为盛行!当地群众   在这天吃烤牛羊肉。举行传统的体育游艺等活动、   腊月二十六   俗话说“腊月二十六。杀猪割肉”或“二十六。割刀头”!说的是这一天主要筹备过年的肉食。将“割年肉”放入年谣!是因为农耕社会经济不发达,人们往往在年节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称0304为“年肉”,   腊月二十七   传统民俗中6910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5040备迎接来年的新春,京城8319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俗语!腊月二十六洗浴为“洗福禄”、   腊月二十八   年谣云:“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或“二十八。把面发”、所谓贴花花!就是张贴年画,春联。6545窗花和各种春节张贴之物,   其中贴春联的习俗源于古代的“桃符”、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典术》曰:“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压伏邪气者也?”到了五代时,后蜀君主孟昶雅好文学。他每年都命人题写桃符,成为后世春联之滥觞!而题写于桃符上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便成为有记载的中国历史上第一副“春联”。后来。随着造纸术的问世!才出现了以红纸代替桃木的张贴春联的习俗,   腊月二十九   祭祖   年谣称:“腊月二十九!上坟7918请祖上大供”!对于祖先的崇拜!在中国由来已久。视死如生不仅是孝道的重要标志、也是尊老敬2879老的美德、春节是大节、上坟请祖仪8366式也就格外郑重,上坟请祖的时间、大多数地区在二十九日早晨请祖?据汉代崔寔的《四民月令》记载:“正月之朔是为正月。躬率妻孥,洁祀祖祢。及祀日,进酒降神毕、乃室家尊卑、无大无小!以次列于先祖之前,子妇曾孙各上椒酒于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这说明。早在汉代中国的祭祖活动就已经是春节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活动了、   小除夕是什么,   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5176访也叫“别岁”?焚香于户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才能烧完。   腊月三十   除夕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迎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迎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跳钟馗”。“大傩9648”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   贴门神   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人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传说中的神荼。郁垒兄弟二人2770专门管鬼?有他们守住门户,2577大小恶鬼不敢入门为害,唐代以后!又有画猛将秦琼。尉迟敬德7149二人像为门神的,还有画关羽、张飞像为门神的,门神像左右户7203各一张、后代常把一1065对门神画成一文一武? 寄托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贴春联   春联亦名“门对”,“对联”。“桃符”等!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而得名。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0086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4280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具,影壁中,   贴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这些都具有祈福。装点居所的民俗功能。年画是中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它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   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1290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2287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2553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国现今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4392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守岁   中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4703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年后具体习俗   编辑   正月初一   早起      有的人认为!如果不早起。田坎就会塌。所以要早起。   开门炮仗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拜2743年   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亲朋好友家和邻居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汉族   拜年之风,汉代已有!唐宋之后十分盛行、有些不便亲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贺!东汉时称为“刺”。故名片又称“名刺”、明代之后,许多人家在门口贴一个红纸袋!专收名帖,叫“门簿”。   民间互访拜年的形式、根据彼此的社会关系!大体可分四类:   一是走亲戚,初一到本家。初二3789到岳父家。须带礼物!进门后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礼!然后再给长辈们依次行礼、可以逗留吃饭,谈心,   二是初三到亲朋礼节性的拜访,如给同事。朋友拜年,一进屋门!仅向佛像三叩首,如与主人系7741平辈则只须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长!仍应主动跪拜!主人应走下座位做搀扶状?连说免礼表示谦恭。这种情况一般不宜久坐,寒暄两句客套话就要告辞。主人受拜后、应择日回拜。   三是感谢性的拜访、凡对人家欠情的(如律师,医生等)就要买些礼物送去?借拜年之际,表示谢忱。   四是串门式的拜访、对于部分左邻右舍的街坊!素日没有多大来往,但见面都能说得来!到了年禧。只是到院里,见面彼此一抱拳说:“恭喜发财”。“一顺百顺”?在屋里坐一会儿而已、无甚过多礼节、   古时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3698贺年是平辈相互道贺!现如今,有些机关!团体、企业!学校、大家聚在6789一起相互祝贺,称之为“团拜”,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给压岁钱   压岁钱(在广东叫做“俾利是”)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过年给压岁钱!体现出长辈对晚7166辈的关爱和晚辈对长辈的尊敬,是一项整合家庭伦理关系的民俗活动,   占岁   旧时民间以进入新正初几日的天气阴晴来占本年年成!其说始于汉东方朔的《岁占》。谓岁后八日!一日为鸡日!二日为犬!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八日为谷!如果当日晴朗!则所主之物繁育,当日阴!所主之日不昌!后代沿其习。认为初一至初十,皆以天气清朗、无风无雪为吉!后代由占岁发展成一系列的祭祀!庆祝活动。有初一不杀鸡、初二不杀狗!初三不2582杀猪……初七不行刑?初八不打谷的风俗!   贴画鸡   古时春节在门窗上画鸡来驱鬼怪邪气,晋朝人著的《玄中记》里讲到了前面说到的度朔山上的这只天鸡,说是当太阳是刚刚升起、第一道阳光照到这株大树上时!天鸡就啼鸣了、它一啼,天下的鸡就跟着叫起来了,所以春节所剪的鸡,其实就是象征着天鸡!然而古代神话中还有鸡是重明鸟变形的说法。据说尧帝时、过方的友邦上贡一种能辟邪的重明鸟,大家都欢迎重明鸟的到来、可是贡使不是年年都来,人们就刻一个木头的重明鸟、或用铜铸重明鸟放在门户、或者在门窗上画重明鸟!吓退妖魔鬼怪!使之不敢再来!因重明鸟样类似鸡!以后就逐步改为画鸡或者剪窗花贴在门窗上,也即成为后世剪纸艺术的源头、中国古代特别重视鸡,称它为“五德之禽”!《韩诗外传》说,它头上有冠。是文德,足后有距能斗、是武德、敌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类!是仁德、守夜不失时。天明报晓、是信德。所以人们不但在过年时剪鸡,而且也把新年首日定为鸡日、   聚财   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这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团圆饭   一年一次的团圆饭充分的表现出中华民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家人的团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8475精神上得到安慰与满足,老人家看儿孙满堂、一家大小共叙天伦!过去的关怀与抚养子女所付出的心血而没有白费。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轻一辈也正可以借此机会向父母的养育之恩来表达感激之情,   正月初二   祭财神(开斋日)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0757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实际上是把买来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这天中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祭祀的供品用鱼和羊肉。老北京的大商号,这天均大举祭祀活动,祭品6568要用“五大供”!即整猪、整羊!整鸡。整鸭。红色活鲤鱼等、祈望到来的这一年要发大财,   姑爷节   正月初二是传统的姑爷节,姑爷们要纷纷去给岳父家 ?岳母拜年。潮汕人将初二姑爷回岳父母家吃饭称为“食日昼”!就是吃午饭的意思、姑爷和女儿必须在晚饭之前回到自己的家(某些地区由于路途的原因可能会住下并吃完饭),   正月初三   烧门神纸   旧时初三日夜把年节时的松柏枝及节期所挂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过完。又要开始营生,俗谚有“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   6676谷子生日   民间以为正月初三为谷子生日?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饭!   小年朝   即天庆节。宋代宫廷节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传有天书下降人间!真宗下诏书。定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官员等休假五日,后来称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相同。   正月初四   羊日 0341  正月初四是女娲造羊的日子!故称“羊日”。在这一天里、人们不能杀羊,如果天气好!则意味着这一年里!羊会养得很好!养羊的人家会有个好收成!羊日是汉族民间迎神的日子。在老皇历中占羊、故常说的“三羊(阳)开泰”乃是吉8230祥的象征!也是恭迎灶神8674回民间的日子, 大年初四这一天全家在一起吃折罗,所谓折罗。就是把几天剩下的饭菜合在一起的大杂烩、打扫年货。清扫室内!把垃圾收集堆到一处,这也是汉族民俗中说的“扔穷”, 在北方有些农村风俗是大年初四、绑火神,用玉米梗或麦梗帮在2125棍子上,点燃后从自己家送到河里去!代表一年家里无火灾、在福建的莆仙地区的人们的风俗是重新围炉过大年!这是2127全国唯一,独特的地方风俗。反映了汉族劳动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正月初五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1646皆可破,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五日?北方叫“煮饽饽”!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没有不吃的?从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如是,就连待客也如此,妇女们也不再忌门、开始互相走访拜年!道贺,新嫁女子在这一天归宁。一说破五这一天不宜做事。否则到来的这一年里遇事破败。破五习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穷。迎财神!开市贸易、   迎财神   南方人在正月初五迎财神!民间传说。0607财神即五路神,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   清代顾禄《清嘉录》云:“正月初五日、为路头神诞辰。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争先为利市。必早起迎之,谓之接路头。”又说:“今之路头,是五祀中之行神。所谓五路,当是东西南北中耳,”上海旧历年有抢路头7851的习俗!正月初四子夜?备好祭牲、糕果、香烛等物。并鸣锣击鼓焚2148香礼拜、虔诚恭恭敬财神。初五日俗传是财神诞辰,为争利市。故先于初四接之!名曰“抢路头”!又称“接财神”,“祭财神”,   五祀即迎户神,灶神,土神,门神。行神!所谓“路头”、即五2904祀中之得神!凡接财神须供羊头与鲤鱼!供羊头有“吉祥”之意。供鲤鱼是图“鱼”与“余”谐音!诗个吉利。人们深信只要能够得到财3393神显灵!便可发财致富!   因此!每到过年!人们都在正月初五零时零分(正月初四24点后)!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接过财神。大家还要吃路头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满怀发财的希望!但愿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来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富!   路头神   路头神是吴地所信奉的一位财神。俗以是日为他的生日,祭晒迎接。颇为壮观,   俗以为接路头、越早越好、最早接到的才是真神!特别灵验,因此叫“抢路头”!有的地方,真的在元日初四便“匆匆抢路头”了。且相沿成俗!既然路神已不再是行旅的保护者,人们便不再在赴旅时祭祀它了。   至于人们在元月初五祭拜路头神!并以此5144日为其生日,乃五路神中之“五”与初五之“五”牵连之故,北方于此日9692祭“五穷”也是一样,在正月而非其他月。乃取新年新气象,图一年吉利。财源茂盛!东西南北中。财富五路并进。   送穷   正月初五“送穷”!是中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9288岁时风俗!这一天各家用纸造妇人!称为“扫晴娘”、“五穷妇”,“五穷娘”,身背纸袋!将屋内秽土扫到袋内。送9646门外燃炮炸之,这一习俗又称为“送穷土”。“送穷媳妇出门”、   开市   旧俗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大年初一起关门,而在正月初五开市,俗以正9381月初五为财神圣日!认为选择这一天开市必将招财进宝。   正月初六    农历正月初六又称马日!在这一天要送穷,是汉族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在中国各地还有自己的送穷办法,各不相同、但4467寓意基本相同!都是在于送走穷鬼,反映了汉族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石头生日:在这天是石头的生日。所有6673石制品都不可使用!   正月初七   人日   春节美食(3张)   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传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汉朝开始有人日节俗!魏晋后开始重视。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5231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戴在头发上,   捞鱼生   南方一些地区!人们有在人日节“捞鱼生”的习俗。捞鱼生时!往往多人围满一座、把鱼肉。配料与酱料倒在大盘里,大家站起身!挥动筷子。将鱼料捞动,口中还要不断喊到:“捞啊、捞啊。发啊、”!越捞越高、以示步步高升!   摊煎饼   民间此日要吃“春饼卷”,"盒子菜"(熟肉食品)!并在庭院摊煎饼。“熏天”!   踏青   正月初七踏青郊游,源于宋代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的踏碛(qi)。碛(俗称碛坝)!三国时期诸葛亮在碛上排兵布阵、以退吴兵!名“八阵图”、《荆州图经记》:“夔府人重诸葛武侯,以人日倾城出八阵碛上,谓之‘踏碛游’,妇人拾小石之可穿者。系于钗头、以为一岁之瑞”,宋陆游在奉节做官时!作《蹋碛》诗:“鬼门关外逢人日,踏7437碛千家万家出!”南宋状元王十朋在奉节为官时、更常与民同乐、正月初七带头游碛!男女老少,倾城出动、热闹非凡!其《人日游碛》诗曰:“今日日为人。倾城出江皋!”登高   人日节也是文人墨客登高赋诗的日子!唐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诗云:“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正月初八   谷日   传说初八是谷子的生日、这3062天天气晴朗。则主这一天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   顺星   民间以正月初八为众星下界之日!4849制小灯燃而祭之、称为顺星、也称“祭星”、“接星”。祭祀用两7645张神码,第一张印着星科,朱雀,玄武等,第二张是"本命延年寿星君"。二张前后撂在一起。夹在神纸夹子上。放在院中夭地桌后方正中受祀、神码前陈放着用香油浸捻的黄,白8453二色灯花纸捻成的灯花!放入直径寸许的"灯盏碗"、或用49盏,或用108盏,点燃、再供熟元宵和清茶!黄昏后、以北斗为目标祭祀!祭祀后。待残灯将灭。将神码、香根与芝麻秸,松柏枝一同焚化。祀成、   正月初九   天日   正月初九是天日、俗称”天公生“!传说此日为玉皇大帝生日,主要习俗有祭玉皇?道观斋天等、有些地方!天日时,妇女备清香花烛,斋碗、摆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苍天!求天公赐福, 6131  正月初十   石不动   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设祭享祀石头。恐伤庄稼。也称“石不动”“十不动”!河南风俗这一日家家向石头焚香致敬,午餐必食馍饼。认为吃饼一年之内便会财运亨通、在山东郓城等地0941有抬石头神之举!初九夜、人们将一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大石头上,由十个小伙子或十个小姑娘轮流抬着瓦罐走,石头不落地则预示当年丰收?   贺老鼠嫁女   旧时民间俗信。在正月举行的祀鼠活动、亦称“老鼠嫁女”“老鼠娶亲”。具体日期因地而异?有的在正月初七,有的在正月二十五!不少地区是正月初十,山西平遥县初十日将面饼置墙根!名曰“贺老鼠嫁女”!湖南宁远则以十七日为“老鼠嫁女3404”这一日忌开启箱柜?怕惊动老鼠、前一天晚上!儿童将糖果,花生等放置阴暗处。并将锅盖簸箕等大物大敲大打、为老鼠崔妆!第二天早晨、将鼠穴闭塞、认为从此以后老鼠可以永远绝迹,还有的地区于老鼠娶妇日很早就上床睡觉,7981也不为惊扰老鼠、俗谓你扰它一天。它扰你一年,   正月十一   子婿日   民歌中有“十一请子婿”的说法、即正月十一是’‘子婿日“!岳父们在这一天宴请子婿!相传。这是因为初九庆祝”天公生“的食物到初十还吃不完、所以。就在十一这天用来请子婿吃饭!娘家也不必再因此破费了、   正月十五   元宵节   元宵节是中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3494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而元宵节俗真正的动力是因为它处在新的时间点上!人们充分利用这一特殊的时间阶段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愿望。   灯会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4994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6541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4952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演社火   在北方一些地方,正月十五还要几个村子聚集在一起演社火!9947社火里包括踩高跷!跳钟馗,花车等等、   春节习俗变迁   现如今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1696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卡”。。

过年记忆:贴对联放鞭炮

  张才军   儿时的乡村!淳朴热闹在农历新年中达到高潮?贴对联放鞭炮更是高潮的巅峰。   再穷也要贴对子放炮子。老家人文化不高将贴对联放鞭炮说成贴对子放炮子。倒也质朴无华!腊月三十。父亲总是带着我先给爷爷奶奶贴对联,再给我们6457家贴对联。然后到新屋爷爷(父亲的叔伯二伯)家。奶奶将苞谷花糖塞给我,我也顾不上吃。我把刷子。米汤水端着,父亲开始贴、爷爷在一旁看着,让我读对联的文字给他听!虽然他不识字但满脸的幸福真诚自然!   贴完对联之后!母亲做的团年饭已好!我喊爷爷奶奶叔叔到我家先吃、吃完了又到3478爷爷奶奶家吃!爷爷和我坐上席?他把他做的拿手菜甜酒炖猪蹄子往我碗里夹、他和我父亲,我叔叔品尝着生产队发的甜杆酒不亦乐乎,奶奶和母亲将弟弟妹妹照护好!既要吃好也不要吃坏,饭后再喝点浓茶嘱咐我们不要乱跑以免喝风(吃坏了拉肚子)!记得爷爷高兴时。也会给我们姊妹几个发几角钱的压岁钱!我们的高兴劲儿自不用说。   老家三十团年多半是下午三四点?听到院子里哪一家炮子响,全院子小娃子挤成一团捡炮子、抢炮子、有的刚把炮子捡到手里“嗵”的一声!手掌变黑,哭声响起,主人家赶紧将其拉进屋塞苞谷花糖!给一小串鞭炮!止住了哭的小伙伴顿时眉开眼笑。初一早餐七点不到、鞭炮声声响彻山河!我和父亲一起喊着弟弟妹妹起来放炮子,我7056家有时买的是七大响、九大响的土炮子,有时买的是200响?500响的浏阳鞭炮、院子里放炮子最多的我太爷家、邱家姑爷家、他们两家9640都有在单位上拿国家工资的人!所以他们两家炮子多。炮子响!放的时间长、也是我们小娃子捡炮子收获最多的人家,   老家张家河一条7993河正月初一的出行炮子响过之后、门前的大路上已经有穿着3410新衣服拜年的人、个个喜气洋洋,真的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过年除了吃饺子,放鞭炮,贴对联,走亲戚,还有哪些习俗?

   初一到十五有哪些讲究。细数那些被遗忘的年俗:正月初一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到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着一习俗,除夕前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盛废水!当日不外泼!新年里也不可以打碎家具。打碎了6756是破产的预兆!得赶快说声“岁(碎)岁平安”或“落地开花,富贵荣华”。   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这一天。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0100但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在过去、一家人也会选择这一天拍张全家福,   大年初三又称赤狗日。与“赤口”同音、通常不会外出拜年!传说这天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不过这个习俗早已过时、因为现在人们难得春节团聚。对此已经2341淡化许多!   大年初四是祭财神的日子、过去、老板想将某人“炒鱿鱼”。这天就不请他来拜神!对方也就心知肚明,自个收拾走人,还有传说说、灶王爷这天要来查户口。因此也不宜远出!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要“赶五穷”、包括“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从里往外放!边放边往门外走,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都轰将出去!这天!民间通行的食俗是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天津人破五这一天?家家户户2760都吃饺子?而且菜板要剁得叮咚响!让四邻听见。以示正在剁“小人”。   年初六。商店酒楼才正式开张营业、而且要大放鞭炮。不亚于除夕的境况。传说这一天最受欢迎的是当年满12岁的男孩、因为12是6的二倍,这叫六六大顺,这一天,每家每户要把节日积存的垃圾扔出去、这叫送穷鬼。   初七是人日!即人的生日。根据《占书》记载,由初一开始。上天创造万物的次序是“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所以初七就是人日,这天。香港市民喜欢吃及第粥,所谓及第、是希望科考状4751元高中。人日要尊敬每一个人,连官府也不能在这一天0182处决罪犯!家长也不能在这一天教训孩子,   初八是谷日!传说是谷子的生日、也叫顺星节,传说是诸星下界的日子。天空星斗出得最全。如果这天天气晴朗、则预示这一年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   农历大年初九!民间习俗是玉皇大帝的诞辰!要举行盛大的祭天活动,台湾新竹不少信众要到主祀玉皇大帝,拥有二百多年历史的天公坛!向天公祝寿!并且祈求新的一年风1744调雨顺?平安健康,   初十是石头的生日、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

梦见贴春联 贴对联 春联

春联代表红色和喜庆。红色象征兴奋、热情。快乐。红色6795还渲染了活泼欢快的气氛,红色象征热烈、象征自由。智慧。春联和喜字!福字象征吉祥,

梦见贴对联:会成为官员所喜欢的人物。

梦见贴春联:人际关系将恶化?尤其容易遭到邻居的误解!在背后指指点点、日常生活可不能太随便呀,

梦见贴对联:有不错的赚钱运势,有进益之喜,要注意调整好自己的财务计划,别因为尝到一些财务上的小甜头就大肆挥霍。

老人梦见贴对联则近期运势运程:要识时务、静静等待时机。

求学者梦见贴春联。预示着你近期的学习成绩一般?还需继续努力,

年轻人梦见贴对联则您的健康:需继续关注喉部发炎?咳嗽。声带嘶哑,身体肥胖的倾向要多加控制。

待业者梦见贴春联主财运:佳。有贵人相助。

未婚男女梦见贴对联7851您的恋情重新变得活跃,您有望遇到聊得来的异性,有机会在闲聊中发展新情缘。情侣间讨论,争吵的机会都有增加。不妨当作是相互了解的过程!

病人梦见贴春联、预示着你近期的运势走低!需谨慎从事、提防桃花!佳运可至。

!。

描写一段过年放鞭炮的场面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欢乐而又喜庆的日子、就像一首美妙的乐曲刻在我的心中。就说放鞭炮吧,除夕夜、鞭炮在空中不时的响起!五彩斑斓的烟花再宁波城的空中层层叠叠、光彩夺目,不时地划过一道道绚丽的光华。我忍不住抱8470起了自己的烟花冲下楼去!把其中的一个烟花放在地上?掏出打火机、点燃导火线、只听见“嗖”的一声。在半空中呈现出五颜六色的花朵、他越升越高!不时发出“啪!啪,啪”的巨大声响。就像盛开的牡丹似的。引人注目。十分艳丽!   !

梦见过年别人家放鞭炮

梦见过年别人家放鞭炮:财运可能好转。

单身的人梦见过年别人家放鞭炮:恋爱运要转运了、

梦见过年别人家放鞭炮的梦境解析

梦见过年或春节

预示着日常的开销将会增大,有可能会有事情出现需要大把的花钱。

梦见在家过年:预示着近期运势一般,平平淡淡,

梦见过年祭祖

这是富有丰福的征兆。是发财的预兆,

、。

过年为什么要放鞭炮,它是什么时候流传的?

  这个习俗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9055礌楚岁时记》曾经这样记载、正月初一,鸡叫头一遍时、大家就纷纷起床。在自家院子里放爆竹。来逐退瘟神恶鬼,   当时没有火药、没有纸张。人们便用火烧竹子。使之爆裂发声,以驱逐瘟神、这当然是迷信、但却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愿望!   7512到了唐朝!鞭炮又被人们称为“爆竿”。大概是将一支较长的竹竿逐节燃烧!连续发出爆破之声,南昌诗人来鹄的《早春》诗句:“新历才将半纸开!0130小亭犹聚爆竿灰!写的就是当时春节燃烧竹竿的情景,   后来、0228炼丹家经过不断的化学试验,发现硝石。硫黄和木炭合在一起能引起燃烧和爆炸。于是发明了火药!有人将火药装在竹0755筒里燃放,声音更大、使得火烧竹子这一古老习俗发生了根本变化、北宋时。民间已经出现了用卷纸裹着火药的燃放物!还有丹7373响和双响的区别、改名“爆仗”、后又改为“鞭炮”。,

春节放鞭炮贴春联吃饺子等习俗有哪些寓意?

  春节放鞭炮贴春联吃饺子的寓意如下:   除 夕 年三十,也就是"除夕".这天,是人们吃。喝!玩!乐的日子.北方人包饺子,南方人做年糕.水饺形似"元宝",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   除夕之夜,全家人在一起吃"团年饭",有一家人团聚过年的味道.吃团年饭时,桌上的"鱼"是不能动的,因为这鱼代表"富裕"和"年年有余",象征来年的"财富与幸运",它属于一种装饰,是碰不得的,   关于年的由来,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在远古时候,我们的祖先曾遭受一种最凶猛的野兽的威胁.这种猛兽叫"年",它捕百兽为食,到了冬天,山中食物缺乏时,还会闯入村庄,猎食人和牲畜,百姓惶惶不可终日.人和"年"斗争了很多年,人们发现,年怕三种东西,红颜色。火光、响声.于是在冬天人们在自家门上挂上红颜色的桃木板,门口烧火堆,夜里通宵不睡,敲敲打打!   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过年吃饺子有很多传说,一说是为了纪念盘!。

招财进宝对联贴什么地方

  常见的是贴在门口,就是进户门的外面,!

梦到贴红对联啥喻意

  听老人家讲:如果贴在大门上有喜事、贴在小门上有小事,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