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生肖运势

关于道家的几个问题!

  要回答你的问题、首先要弄清楚几个概念:1.道家与道教并非是一回事,道家是春秋时期的一个理论体系、道教是东汉末年兴起的“五斗米教”发展来的。2.河图洛书出才有伏羲依图而演八卦、3.周易非道家经典,因文王演八卦而得名、最早称易经。易有三易之说——变易。简易、不易、另一种指归藏易,连山易。周易。归藏易与连山易主要用于堪舆与星相二学。已失传,只能在民间的算命、卜卦。风水、地理中窥其一斑,4.道家首推黄老,即黄帝与老子、代表就是《黄帝内经》与《老子》,老庄之说来自于道教,道教中《老子》成了《道德经》,《庄子》成了《南华经》、老子继承了黄帝学说而开创了道家学派?5.道教融合了道家的内涵而为教、由此推出了类似佛教的修行阶段与层次——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往复变化。以至无穷!、

2016年生肖运势道家吴兴道大师

  愿我2983道大兴福生无量天尊!

四脚发达千里马,不进佛家进道家.是什么生肖

  答过:   赤兔马、主人关羽!道家佛家都供奉   [!

我看你印堂发黑……这句话是怎么来的,是道家的话吗?

  怎么说呢。说是广广义的道家未尝不可!但说是相士或中医定位更准确:两眉之间是印堂!中医认为属肺。应当是白色、若是发黑。说明肾病了!并严重影响了其他脏腑!自然是大凶之象,   相学的印堂比中医的印堂定义要大一些,相士认0806为印堂发黑会出现工作、感情,刑罚等问题、包括上面说的中医疾病,、

“万物相生相克”是道家提出的吗?或者道家有没有“万物相生相克”的思想?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说明了天下万物的由来、即!万物是由“道”演变而来!所谓相生。道家所说的,太极!阴阳!五行,无一不是相生相克的!,

道家思想的内容

道家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以“道”为世界的最后本原!所以称之为道家,道家创立于春秋后期!创始人为老子(生卒年月不详)、由于对“道”的理解不同!到战国中期!道家内部开始发生分化、形成老庄学和黄老学两大不同派别,前者的思想以《老子》《庄子》《列子》为代表,后者的思想以《管子》1555中的《心术上》《心术下》《白心》《内业》四篇! 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经法》《原》《称》《十六经》4篇、以及《淮南子》为代表!道家哲学影响到整个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在中国历史上!道家哲学有时被一些非官方儒学的重要人物改造与继承!如汉代的杨雄,桓谭、王充等,有时为官方儒学所汲收!如宋明理学、有时也为民间儒者所曲解反注、打着道4652家反道家!随意剪沾原本!虽然曾经一度成为官方哲学或一时代的统治思潮、如汉初的黄老学和魏晋玄学、此外、道家哲学还深深地影响到中国的道教与佛教两大宗教哲学思想的发展,道教尊老子为太上老君。奉《道德经》为道教基本经典,奉《庄子》为《3646南华真经》。并且用老庄哲学来论证道教的神仙学,建立了道教的宗教哲学体系,两晋时期的佛教般若学!则更是佛玄结合的产物! “道”是中5122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用以说7144明世界的本原!本体、规律或原理,在中国哲学史上,“道”这9674一范畴为道家首先提出、道的原始涵义指道路。坦途!以后逐渐发展为道理、用以表达事物的规律性!这一变化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过程。春秋后期、老子最先把道看作是宇宙的本原和普遍规律?成为道家的0829创始人。以后,在不同的哲学体系中其涵义虽有不同?但基本上成为世界本原。本体,规律或原理的9808代名词!老子论“道”!首先是世界本原。在老子以前。人们对生成万物的根源只推1738论到天!至于天还有没有根源、没有触及到、到了老子,才开始推求天的根源,并提出“道”!他认为!天地万物都由道而生、他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二十五章、所引《老子》,只注章名)关于道生万物的过程!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四十二章)对于老子的 “道”、历来解说不一。有的认为是宇宙处在原始状态中的混沌末分的统一体!理由是老子说了“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有的则认为是超时空的精神性的虚无本体!因为老子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二十一章)又说:“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恍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6114”(十四章)事实上!这是老子哲学本身具有的矛盾,也是道家学派在尔后的发展中产生分化的内在原因,归结起来,老子所说的道有三方面的涵义:①道是先于天地的混成之物,②道是存在于万物之中的普遍法则,③道无形无象。老子论“道”是当时思辨哲学的最高成果、他不仅对世界的本原作出了“道”的最高抽象?而且对“道”的运动规律作出了最高概括。他说:“反者道之动”、(四十章)意思是向相反的方向转化是“道”的运动规律。他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变动不居的。变动不居的原因是天地万物都存在两个互相矛盾的对立面以及对立面的互相转化。他揭示出一系列的矛盾,如: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美丑。祸福!刚柔。强弱、损益。兴衰!大小。轻重、智愚。巧拙、生死,胜败!进退。攻守等,他认为、这些矛盾的任何一方面都不能弧立存在!而是互相依存,互为前提、他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二章)老子还深刻地揭示了对立面的互相转化!0328他说:“正复为奇!善复为妖,”“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馀下全文>> 。

道家传统的三灾九难?

1楼 大药未成!而难当寒暑、于一年之内,四季要衣! 真气未生、而尚有饥渴。于一日之内!三餐要食, 奉道之士所患者!衣食逼迫、一难也, 及夫宿缘孽重、流于今世填还。忙里偷閒。犹为尊长约束!制于尊亲而不忍逃离,一向清閒而难得为暇,奉道之士!所患者,尊长邀拦!二难也、 及夫爱者妻儿。惜者父母。恩枷情纽。每日增添,火院愁车!无时休歇、纵有清静之心!难敌愁烦之境、奉道之士所患者。恩爱牵缠、三难也、 及夫富兼万户,贵极三公、妄心不肯暂休。贪者惟忧不足、奉道之士所患者、名利萦绊,四难也! 及夫少年不肯修持、一以气弱成病,顽心绝无省悟。一以阴根成灾,现世一身受苦!而与后人为诫,奉道之士所患者,灾祸横生。五难也, 及夫人以生死事大,急于求师,不择真伪、或师于辩辞利口、或师于道貌古颜?始也自谓得遇神仙,终久方知好利之辈,奉道之士所患者、盲师约束,六难也! 及夫盲师狂友妄指傍门。寻枝摘叶而于无契合!小法异端而互相指诀!殊不知日月不出?出则大明,使有目者皆见,雷霆不震。震则大惊。使有耳者皆闻,彼以爝火之光。并蛙之语!荧荧唧唧、而岂有合同!奉道之0969士所患者?议论差别、七难也、 及夫朝为而夕改!坐作而立志,悦于须臾而厌于持久。始于忧勤而终于懈怠。奉道之士所患者!志意懈怠。八难也! 及夫身中失年?年中失月、月中失日、日中失时、少时名利不忘于心。老而儿孙常在于意!年光有限、勿谓今年已8619过以待明年?人事无涯。勿谓今日已过以待明日!今日尚不保明日、老年争却得少年,奉4010道之士所患者!岁月蹉跎。九难也。 免此九难。方可奉道。九难之中!或有一二不可行持。但以徒劳而不能成功者也! 所谓十魔者、凡有三等!一曰身外见在。二日梦寐。三曰内观, 如懑目花芳!满耳笙簧。舌求甘味。鼻好异香!情思舒畅。意气洋洋!如见,不得认!是六贼魔也, 如琼楼宝阁,画栋雕樑。珠廉绣幕。蕙帐兰房、珊瑚遍地、金玉满堂、如见,不得认、是富魔也! 如金鞍宝马,重盖昂昂!侯封万户!使节旌幢,满门青紫、鞭笏盈床!如见,不得认、是贵魔也、 如轻烟荡漾,暖日舒长!暴风大雨!雷震电光,笙簧嘹亮、哭泣悲伤。如见、不得认。是六情魔也、 如亲戚患难。眷属灾伤、儿女疾病、父母丧亡。兄弟离散!妻妾分张!如见、不得认、是恩爱魔也、 如失身火铙,堕落高冈、恶虫为害,毒药所伤,路逢凶党、犯法身亡,如见!不得认!是患难魔也! 如十地当阳!三清玉皇,四神七曜。五岳八王。威仪节制,往复翱翔。如见。不得认,是圣贤魔也! 如云屯士马!兵刃如霜、戈矛斗举。弓箭齐张。争来杀害,骤捷难当,如见!不得认。是刀兵魔也! 如仙娥玉女!罗列成行,笙簧嘹亮。齐举霓裳、双双红袖。争献金觥,如见!不得认、是乐魔、 如几多姝丽!豔质浓妆、兰台夜饮、玉体轻裳!殆人骄态。争要成双、如见。不得认!是女色魔也、 是此十魔、难有不认者是也,既认则着!既着则执。所以不成道者!良以此也、 若以奉道之人!身外见在而不认不执!则心不退退而志不移,梦寐之间不认不着、则神不迷而观不散!内观之时、若见如是,当审其虚实。辨其真伪,不可随波逐浪,认贼为子。急起三味真火以焚身!一挥而群魔自散,用紫河车搬运自己之阳神!4176超内院而上天宫,然后以求超脱! 今古好道之流,有清静之心!对境改志、往往难逃于十魔九难、空有好道之虚名!终不见得道之实迹!或而出离尘劳、幽居绝迹而志在玄门!于九难不能尽除。在十魔或着一二!非不得道也,而于道中或得中成、或得小成!而于仙中。或为人仙!或为地仙!若以尽除魔难!序证验而节节升迁。以内观合......馀下全文>> ,

空气属于什么属性?道家

  五行之气各有所属,单单说空气或可属言之混沌未开五行难分、怎么说呢、一米八、中小学的高个子!篮球队的矮子!若不是具体问题、也就不需要具体分析了吧?

周易、八卦到底是儒家的,还是道家的?

  易经书成的时候比孔子 老子都要早   你只能说 儒 道是不是"易家"的   不能反过来说   不过孔子 老子是读过易经的 从上面也领悟到很多知识!

道家派别,茅山术......

  茅山派是中国道家的一派。 茅山是我国著名道教名山,上清派发祥地。道教称之为「第八洞天。第一福地」,中国南朝齐。梁道士陶弘景所创!因在茅山筑馆修道!尊三茅真君为祖师。故名,一说汉元帝初元5年(公元前44年)。陕西咸阳茅氏三兄弟茅盈及其弟固、衷于茅山采药炼丹,济世救民、被称为茅山道教之祖师,茅氏三兄弟得道于茅山、开茅山道派、[!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