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生肖运势

古人的名字.....

  【直称姓名】大致有三种情况:(1)自称姓名或名。如“五步之内,5321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2)用于介绍或作传,如“遂与鲁肃俱诣孙权”!“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3)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如称屈平为屈原,司马迁为司马子长!陶渊明为陶元亮、李白为李太白。杜甫为杜子美、韩愈为韩退之!柳宗元为柳子厚!欧阳修为欧阳永叔!司马光7244为司马君实!苏轼为苏子瞻、苏辙为苏子由等。   【称号】号又叫别号!表号,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2650由自己取定!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如:陶潜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2563商隐号玉溪生!贺知章晚年自号四明狂客、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0740六一居士,王安石晚年8925号半山。苏轼号东坡居士,陆游号放翁!文天祥号文山!辛弃疾号稼轩,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杨万里号诚斋!罗贯中号湖海散人!关汉卿号已斋叟、吴承恩号射阳山人!方苞号望溪。4763吴趼人号我佛山人,袁枚号随园老人,刘鹗号洪都百炼生,!

古人如何解梦的?

  说到解梦,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周公解梦,其实古代会解梦的人很多!今天是写一些有趣的故事给大家分享、   1!金人西方来——佛教的传入   “帝梦金人、身高丈六,项佩日轮!光芒四射。金色灿烂、飞行于殿。帝醒为奇!翌晨问太史傅毅曰:“何兆也、”对曰:“西方有神、其名曰佛,陛下所梦、即佛也!”于是派遣蔡?值仁?巳宋鞣茫?链笤率瞎??鲥纫赌μ诩绑梅ɡ级?圣僧、持佛像。舍利、贝叶经东来。迎至洛阳,帝悦之。建白马寺为二圣僧译经场?”   汉明帝刘庄。梦到头顶放光的金人自西方来、在殿庭飞绕,于是招大臣解梦,傅毅说:“西方有神?人称其为佛。就是您梦到的样子,”1414于是明帝派大臣蔡音?秦景去西域求佛经、佛法。蔡音等人请回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白马驮经。请他们来洛阳弘法布教,明帝敕造僧院。供两位高僧居住译经。因为白马驮经。所以取名白马寺。   这是佛教传入中国的故事。   2!苻坚南伐    “苻坚将欲南伐!梦满城出菜,又地东南倾。其占曰:“菜多,难为酱也!东南倾。江左不得平也。”   前秦皇帝苻坚想向南讨伐!晚上梦见城里长满蔬菜,5703而且大地向东南倾?第二天占了一卦!说:“菜多、难为酱(将)呵,大地东南倾斜,更说明江左难以夺取了,3976”苻坚后来果然战败?   3,周宣解梦   周宣,生卒年不详,字孔和!乐安(治今山东高苑西北)人!擅长解梦!在郡做官时曾为太守解过梦。后又给曹丕解梦,都灵验、官至中郎。死于魏明帝末年!   “魏周宣善占梦、有人梦刍狗。询之!宣曰:“当得美食、”已验矣。其人复往!谬曰:“吾夜来复梦刍狗、”宣7545曰:“宜防倾蹶!”未几因堕车损足、其人怪之!复谬曰:“夜来又梦刍狗,”宣曰:“慎防失火。”俄而家中火起。乃诣宣问曰:“吾梦刍狗!三占不同。而皆验,何也。”宣8238曰:“刍狗,祭物,故始梦当得食、祭讫则车轹之矣、故堕车伤足也。既经车轹。必且入樵爨、故虞失火!”其人曰:“吾前实梦!后二次妄言耳,”宣曰:“吉凶悔吝生乎动。汝意既动,与真梦同,是以占之皆验。”   8649魏人周宣善于解梦、有人梦见刍狗(结草扎成狗的形状!祭祀用)请他解梦。周宣说:“这是有人要请8055你吃饭的兆头!”   不久!那人又对周宣说梦到刍狗。周宣说:“驾车时要小心、”那人果真从车上摔下。断了一条腿!   隔了一阵子、那人又说梦3523到刍狗,周宣说:“这次你要小心家中失火!”几天后、那人又去找周宣!说:“我前后三次告诉你梦到刍狗!三次答案都不一样。但三次都应验,这是什!

古人怎么起字?

  名!是在社会上使用的个人的符号!自称用名,称人以字、“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和“名”相表里的,所以又叫“表字”!     古人“名”和“字”的关系有意义相同的。如:东汉创制地动仪的张衡字平子、“击鼓骂曹”的文学家祢衡字正平、他们名。字中的“衡”就是“平”。宋代诗人秦观字少游,陆游字务观、他们名、字中的“观”和“游”也7048是同义,     “名”和“字”有意义相辅的、如:东汉“举案齐眉”的文学家梁鸿字伯鸾!“鸿”,“鸾”都是为人称道的两种飞禽、唐代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因“乐天”故能“居易”,宋代作家晁补之字无咎(“咎”是过错)!因能“补”过才能“无咎”?     “名”和“字”有意义相反的。如:宋代理学家朱熹4973字元晦,元代书画家赵孟頫字子昂。他们“名”、“字”中的“熹”与“晦”,“頫(俯)”与“昂”都是反义,     古人的“名”。“字”往往取自古书典。如:曹操字孟德,《荀子》有“夫是之谓德操”句、唐代文学家陆羽(2537著有《茶经》,后世尊3554为“茶神”)字鸿渐!是取自《周易》“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     古人的“名”。“字”还常用来表示在家族中的行辈?先秦时。常在名!姓前加伯(孟)!仲,叔!季表兄2509弟长幼。如伯夷。叔齐!伯是兄。叔是弟,孔丘字仲尼, “仲”就是老二。汉代以后逐渐在“名”或“字”中用同样的字或偏旁表同辈关系、如宋代学家苏轼。苏辙兄弟共用偏旁“车”表同辈,     除了名、字。有些古人还有号!“号”是一0640种固定的别名!又称别号!封建社会的中上层人物(特别是文人)往往以住地和志趣等为自己取号(包括斋名!室名等)。如唐代李白的青莲居士!杜甫的少陵野老。宋代苏轼的东坡居士?明代唐寅的六如居士,清代郑燮的板桥等!都是后人熟知的,有些别号的使用7903率甚至超过本名(如苏东坡?郑板桥等)、别号0078是使用者本人起的!不像姓名要1632受家族!行辈的限制。因而可以自由地抒发或标榜使用者的某种情操、别号中常见的“居士”! “山人”之类就是为了表示使用者鄙视利禄的志趣、有以号明志的,如宋周敦颐称濂川先生!明归有光称震川先生紶王夫之称船山先生等!还有在死后由门人。后人上的尊号(“私谥”)、如晋代陶潜的靖节等,谥号,即死后由皇帝颁赐的荣称,如宋包拯称包孝肃?岳飞称岳武穆!清纪昀称纪文达等!另外还有“绰号”、这大都是他人所取而得到公认的别号、是对人的刻画和形容、如《水浒》里梁山上一百○八人个个都有绰号。大都准确地描摹了人物性格。特长或生理特点!这些绰号作为姓名的代称!更是人们所熟知的,      除了上述的字?号之外、历史上常常用来代替个人姓名的还有:     1。地名(包括出生地。住地和任职所在地等),如东汉孔融称为孔北海,唐代韩愈称为韩昌黎。柳宗元称为柳河东或柳柳州、宋代苏辙称为苏栾城等、以地名称人在封建时代是表尊敬。叫做称“地望”、     2!官爵名(包括职衔!封号等)。如东汉发出“穷当益坚。老当益壮”豪言的马援称马伏波(曾任伏波将军)!投笔从戒的班7122超称班定远(曾封定远侯),三国嵇康称嵇中散(曾任中散大夫),7937唐代杜甫称杜工部、杜拾遗1652(曾任工部员外郎,左拾遗)等、     3!以室名、斋名、轩名。堂名为号的。如王夫之号姜斋取自他的室名,辛弃疾的号稼轩也是取自室名!北宋诗人苏舜钦!流寓苏州!筑沧浪亭,自号沧浪翁、     4,在姓氏前加形容词指称特定的同姓者、南朝谢灵运和堂弟谢惠连都是诗人!被称为大、小谢、唐代诗人中老杜(亦作大杜)专指杜甫。小杜专指杜牧。老苏、大苏!小苏则指宋代苏洵、苏轼。苏辙父子。     5。以几个姓并称特定的几个人!如“马班”(或“班马”)指司马迁(《史记》作者)、班固(《汉书》作者......余下全文>>,

姓冯的古人,大家熟悉的

  历史人物   冯媛:汉元帝宠妃   冯奉世:西汉军事人物   冯业:   冯谖:孟尝君门客   冯去疾:秦二世时右丞相   冯劫:冯去疾之子,秦二世时大将军   冯芳:东汉西园八校尉的助军校尉   冯跋:五胡十六国北燕太祖   冯弘:冯跋之弟,北燕昭成皇帝   文成文明皇后:北魏文成帝之妻   冯朗:冯弘次子、冯皇后之父   冯熙:北魏太师,冯皇后之弟   冯清:北魏孝文帝之皇后   冯润:北魏孝文帝之皇后   冯勤:后汉名臣!官至司徒。以身长见称   冯延巳:五代词人。南唐后主李煜之师   冯道:五代十国宰相。共事五朝十三帝   冯异:光武帝时征北将军   冯梦龙:明代文学家   冯云山:太平天国将领,封南王   冯国璋: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总统   冯玉祥:国军第二集团军司令   冯习: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夷陵之战为大督   冯保:明代万历年间、内相、总督东厂官校办事兼掌御用干事司礼监太监   冯锡范:历仕明,明郑。清!也是金庸武侠小说《鹿鼎记》的人物之一   冯友兰:中国哲学家   高力士(冯元一):是中国唐代的著名宦官之一   冯国用:明朝开国大将。明朝开国功臣二十5805一人中。排名第八。郢国公   冯胜(冯国胜):明朝开国大将!大将军、宋国公   废名(冯文炳):中国现代作家   冯治安:国民革命军33集团军总司令。“6401七七事变”时任师长。兼河北省政府主席的冯治安!驻守北平   冯子才(冯子材):清朝名将。历经太平天国,中法战争,累官至太子少保   冯如:中国第一个飞机设计师。

周易是古人根据什么研究出来的

  “周”!东汉郑玄《易论》!认为“周”是“周普”的意思!即无所不备、周而复始。而唐代孔颖达《周易正义》认为“周”是指岐阳地名、是周朝的代称、有人认为《易经》流行于周朝故称《周易》、亦有人依据《史记》的记载“文王拘而演周易”。认同《易经》乃周文王所著!然而在几种较早期的文献!例如《论语》,《庄子》、《左传》却只称《易经》为《易》,“周易”之名最早见于《周礼》、然而《周礼》的年代。学者还有争议、所以、就文献而言!“周”应该是1495后来加上去,若以《周礼》的系统来看!《三易》的名称皆无朝代名!所以《周易》的“周”解释为“周普”和其它两种占筮书?比8123较能够相应,然而夏代是否有《连山》、商代是否有《归藏》也都还是问题、两书很可能也是“古史积累说”所言的现象,所以比较肯定的是,《易经》或《周易》原来只称为《易》! 据传、《周易》的诞生地就是现在的世界遗产城市安阳市。羑里城位于安阳市区南10公里处,易卦系统最基本的要素为阴阳概念、而阴阳概念包括阴阳的性质和状态两层意义。如果不理会阴阳的状态,只论及其性质!则可以用阳爻(-)和阴爻8807(--)表示阴阳!将上述阴阳爻按照由下往上重叠三次,就形成了八卦!即“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个基本卦,称为八经卦,再将八经卦两两重叠,就可以得到六个位次的易卦!共有六十四卦!这六十四卦称为六十四别卦。每一卦都有特定的名称、如果再考虑阴阳的状态。则阴阳概念又进一步划分为“老阴!老阳,少阴、少阳”(亦称“太阴、太阳,少阴、0200少阳”)四种情形。可以用“X,O!--,-、”四种符号2128分别代表之、六十四别卦每一卦的每个位次上都可能有四种阴阳状态!于是全部易卦系统就共有4096种不同的卦,如果将阴阳性质构成相同的各个卦放在一起?就形成了主卦卦名相同的六十四种分系统!可以称为某某卦系。《周易》经部文字说明的内容就是对六十四卦系中部分易卦的象征意义的解释以及相应的人事吉凶判定(称为占断)。其中每一卦系的第一条内容是相应的全静卦的占断,其后的六条(乾坤卦系有七条)内容是顺次排列的对相应卦系一爻动的卦的占断!秦汉以后的易学对此都存在错误或者说模糊的认识。 占筮及《周易》一书起源于甲骨卜的实践?或许到了殷商末年?周文王写下了六十四卦系的卦辞。后来在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继承了孔子对周易的发现。著了《易传》,秦始皇焚书坑1990儒的时候!李斯将其列为医术占卜书而幸免于难, 《周易》中运用八卦预测信息的方法的发明,正是我国人民具有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真实写照。他们在实践和好地认识社会,改造社会、推动社会不断的向前发展,所以,易卦及《周易》,是个储存量很大的信息库! 《周易》历经数千年之沧桑,已成为中华文化之根,易道讲究阴阳互应、刚柔相济、提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在五千年文明史上、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久历众劫而不覆,多逢畏难而不倾!独能遇衰而复振!不断地发展壮大。根源一脉传至今!是与我们民族对易道精神的时代把握息息相关的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疑难之事。不是求助于偶像,而是运用通过八卦今昔信息预测的科学方法!预测自然和人事吉凶方面的有关信息,对一切做到心中有数。有备无患!从而更! 《周易》是一部古老而又灿烂的文化瑰宝!古人用它来预测未来!决策国家大事!反映当前现象,上测天,下测地!中测人事。然而这只是古人在未掌握科学方法之前所依托的一种手段、并不是真正的科学、虽然有些理解与科学相符。1502那是因为这个理解正好有科学合理性!但就不能因为说它是科学的!只能当它是一种文化! 目前,我国的易学研究在原理探索上仍无重大进展!理论研究停步不前、思想混乱!实际应用容易趋向神秘主义!上述状况严重歪曲了易学的学术地位。阻碍了中华易学良性化发展的步伐,蒙蔽了易5392学的真正价值, 《周易》是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的经典,它认为世界万物是发展变化的。其变化的基本要素是阴(--)和阳(—)。《周易·系辞》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世界上千姿百态的万物和万物的千变万化都是阴阳相互作用的结果、《周易》研究的对象是天!地、人三才、而以人为根本,三才又各具阴阳、所以《周易7595》六爻而成六十四卦!正如《说卦》:“立天4625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刚柔,故《易》六位而成章,”乾为纯阳之卦。坤为纯阴之卦。乾坤是阴阳的总代表,也是阴阳的根本!孔子在《系辞》中说“乾坤其易之门邪”!“乾坤其易之蕴邪”、《易纬·乾凿度》中说:“乾坤者。阴阳之根本,万物之祖宗也,” 通行本《周易》本经排序以《序卦》的次序为基础、而以乾、坤两卦为首。《系辞》开篇即云:“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文言》是专门论述乾坤之卦德的传文,并将乾坤之德性引申发挥至人文道德范畴、说明乾。坤是《周易》中最重要的两卦、也是《周易》阴阳哲学的基础、 “易”的解释 1.易由蜥蜴而得名,为一象形字!此说出自许慎《说文解字》!而蜥蜴能够变色,俗称“变色龙”、所以“易”的变易义,为蜥蜴的引申义、 2.必须指出!理解西周之“易”,理当以西周礼乐制度的变革为条件?礼指从容之节!易即雅乐,都是统治阶级驾8559驭黎民百姓,维护宗法制度的手段和工具、《周易》保存了西周钟鼓“交响乐”的框架规制!钟鸣鼎食在西周的底层社会是难以想象的。 3.日月为易,象征阴阳! 4.日出为易,陈鼓应认为这个意思,也是“干”的本义。 5.易是占卜之名, 6.变易。变化的意思、指天下万物是7051常变的!故此7698《周易》是教导人面对变易的书? 7.交易,亦即阴消阳长。阳长阴消的相互变化!如一般的太极图所显示的一样。 8,易’即是“道”!恒常的真理、即使事物随2910着时空变幻,恒常的道不变,《系辞传》:“生生之谓易”,(生生不息,义似“生命的意义在创造宇宙继起之生命”!体会生命之美、日新又新!) 在《周礼》“太卜”的记载中、亦有《三易》的说法,《三易》是指《连山》。《归藏》和《周易》!三个不同朝代的占筮书,据说“连山”是夏朝的5039占筮书,“归藏”是殷商的占筮书,“周易”是周朝的占筮书, 东汉郑玄的著作《易论》认为“易一名而含三义:易简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这句话总括了易的三种意思:“简易”,“变易”和“恒常不变”。即是说宇宙的事物存在状能的是1)顺乎自然的。表现出易和简两种性质!2)时时在变易之中、3)又保持一4857种恒常、如《诗经》所说“日就月将”或3288“如月之恒,如日之升”。日月的运行表现出一种非人为的自然。这是简易!其位置。形状3123却又时时变化,这是变易。然而总是东方出、西方落这是“不易”。 而《易经》的“经”是指经典的著作、儒家奉《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为《五经》、如同前文所说?“经”是后来为了尊称这些书。而加上的称呼!7844原来《五经》只称为《易》、《诗》,《书》、《礼》,《春秋》! [编辑本段]原理出处 在《简易道德经》里,周是周到圆满。易是运动变化无不果的意思!太昊伏羲创作简易图时、把简易符(即现在八卦图的阴阳符)排列成一个圆形即一周的形式、阐明了周和易是简的主要组成部分,周易的周字并非周朝的沿用!而是周朝或周姓沿用了《简易道德经》里的这个完美的“周”字、无疑周易的周字,替代了简易的简字?大自然万物的变化。是易的根本现象,恒之无休而无不果,说明了易、就是物的变化而成事!物每一点变化都有一定的结果,这就是易象。“简之周”和“周之易”说明了周是简的,易是周的、以父2732子的排列方式?就是成了:“简周易”。“求千太万后之果?明千思万绪之象”、说明了“简易图”是判断推理的一种测探工具, [编辑本段]由来 对于《周易》的成书、《汉书艺文志》曰:“《易》道深矣!人更三圣、世历三古”!此说最为汉1366儒接受!《周易乾凿度》有云:“垂皇策者羲!益卦德者文、成名者孔也”,“三圣”!“三古”之说简而言之!即:上古时代,通天之黄河8673现神兽“龙马”!背上布满神奇5192的图案?圣人伏羲将其临摹下来?并仰观天文、俯查地理,而做“八卦”,中古时代!姬昌被纣囚禁于羑里!遂体察天道人伦阴阳消息之理!重八卦为六十四卦,并作卦爻辞、即“文6513王拘而演《周易》”、下古时代!孔子喜“易”!感叹礼崩乐坏、故撰写《易传》十篇、而在宋朝之前,对于重卦者多有疑义。一者王弼认为伏羲画八卦之后自重为六十四卦。二者郑玄认为神农氏重卦!7405三者孙盛认为夏禹重卦, 直至北宋欧阳修撰《易童子问》!认为《易传》七种之间有互相抵牾之处!并非孔子一人所作:“其说虽多,要其旨归、止於繋辞明吉凶尔。可一言而足也、凡此数说者,其略也。其馀辞虽小异而大旨则同者。不可以胜举也,谓其说出於诸家!而昔之人杂取以释经,故择之不精、则不足怪也、谓其说出於一人!则是繁衍丛脞之言也。其遂以为圣人之作。则又大缪矣。”(犹见《易童子问卷三》)、至于后世。疑7094古之风渐起!清代姚际恒所著《易传通论》与康有为《新学伪经考》都认为《易传》并非出自孔子之手?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钱玄同先生!冯友兰先生。顾颉刚先生、高亨先生,6840郭沫若先生等著名学者皆认为《易传》非孔子所作。顾颉刚先生则将《易传》成书年代推断为战国末期至西汉早期?唯有金景芳先生坚持认为《易传》乃孔子所作。 时至今日。长沙马王堆墓穴中发现的“帛书”中!已有不少记载间接证明《易传4225》的作者或相关作者大致是孔子?有待进一步考证!不过也当为盲目疑古者戒! 另一个方面,《周易》一书名字的由来也颇多争议、 “周”字的含义!历来有2917两种说法!一为“周代”、二为“周普”!前者的寓意在于认为《周易》为西周时代的书,理由便是《周礼》有云:“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0304一曰《归藏》,一曰《周易》”,而此说认为《连山》为神农时代的筮书、神农5703也称“连山氏”,《归藏》为4545黄帝时代的筮书。黄帝也称“归藏氏”!后夏用《连山》!5342商用《归藏》,西周所用之书则冠以“周”字,名为《周易》,后者则取郑玄《易赞》,“‘连山’者。象山之出云。连连不绝,‘归藏’者、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周易’者。言易道周普。无所不备、”故而《周易》的8413“周”字?义3441为“周普”。 “易”字的含义主要的说法有以下几种: 一、“易”字的篆文为“(见右图片一) 小篆:易”!《说文》训为“易、蜥易。蝘蜓、守宫也。象形、”即“易”为蜥蜴之类。主取“变”之义! 二、《说文》又引秘书说“日月为易”!象征阴阳、 三,《周易乾凿度》云“‘易’一字含三义:所谓易也,变易也、不易也”、即简易、变化,不变三层含义。 四!“易”字的殷墟甲骨文为“(见图片二)”,取日出之时阴阳交变之义!也主于“变易”、 甲骨文:易 《周易》在古代文献中常被简称为《易》、至西汉初年被列为“经”书之一,世人遂尊称为《易经》。可见《周易》当以“易”为大义、而诸说纷繁!也莫过变易消息之理、。

古人姓名与别名的区别

  古人名是名!字是字、各有用途。古人一诞生就起名。成人后则有字,号、死后有谥号、   名!是在社会上使用的个人的符号,自称用名、称人以字, “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和“名”相表里的!所以又叫“表字”、   古人“名”和“2380字”的关系有意义相同的!如:东汉创制地动仪的张衡字平子,“击鼓骂曹”的文学家祢衡字正平,他们名!字中的“衡”就是“平”。宋代诗7410人秦观字少游、陆游字务观,他们名!字中的“4103观”和“游”也是同义!   “名”和1363“字”有意义相辅的?如:东汉“举案齐眉”的文学家梁鸿字伯鸾,“鸿”、“鸾”都是为人称道的两种飞禽。唐2521代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因“乐天”故能“居易”,宋代作家晁补之字无咎(“咎”是过错)!因能“补”过才能“无咎”、   “名”和“字”有意义相反的如:宋代理学家朱熹字元晦。元代书画家赵孟頫字子昂他们“名”,“字”中的“熹”与“晦”?“頫(俯)”与“昂”都是反义,   古人的“名”,“字”往往取自古书古典!如:曹操字孟德。《荀子》有“夫是之谓德操”句。唐代文学家陆羽(著有《茶经》、后世尊为“茶神”)字鸿渐!是取自《周易》“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   古7596人的“名”、“字”还常用来表示在家族中的行辈!先秦时、常在名。姓前加伯(孟),仲!叔、季表9632兄弟长幼?如伯夷。叔齐。伯是兄。叔是弟。孔丘字仲尼。“仲”就是老二!汉代以后逐渐1794在“名”或“字”中用同样的字或偏旁表同辈关系!如宋代文学家苏轼。苏辙兄弟共用偏旁“车”表同辈。   除了名,字、有些古人还有号、“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又称别号,封建社会的中上层人物(特别是文人)往往以住地和志趣等为自己取号(包括斋名,室名等)。如唐代李白的青莲居士。杜甫的少陵野老。宋代苏轼的东坡居士,明代唐寅的六如居士、清代郑燮的板桥等,都是后人熟知的!有些别号的使用率甚2329至超过本名(如苏东坡。郑板桥等)。别号是使用者本人起的。不象姓名要受家族、行辈的限制!因而可以更自由地抒发或标榜使用者的某种情操。别号中常见的“居士”。“山人”等,,

古人名字的“字”由来是怎么样的?

  现在的人,大多数有“名”、无“字”、所以当我们说到“名字”的时候!通6364常指的仅仅是人的名,或姓名、可是。8785在古代多数人、尤其是做官的和知识分子既有“名0042”又有“字”!有些人名、字之外3113还有“号”、   所谓“名”、是社会上个人的特称。即个人在社会上所使用的符号,“字”6426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与“名”相表里的,所以5671又称“表字”,《礼记·檀弓上》说:“幼名,冠字。”《疏6942》云:“始生三月而始加名!故云幼名,年二十有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又《仪礼·士冠礼》:“冠而字之!敬其名也、   君父之前称名!他人则称字也、” 由此可见!名是幼时起的!供长辈呼唤!男子到了二十岁成人,要举行冠礼,这标志着本人要出仕、进入社会。女子长大后也要离开母家而许嫁,未许嫁的叫“未字”,亦可叫“待字”!十2550五岁许嫁时。举行笄礼。也要取字、供朋友呼唤,,

古人的学问有多深?

觉得前代文人比今人生猛。这大概不是我一个人的印象,比如。在刀尔登新书《中国好人》里!他也曾提到这个问题:现代人!往往以为古代的读书人、学问都大得很!能背诵许多书!会写毛笔字。会吟诗填曲。我见过不只一本或中人或西人的着作。称颂中国古代的政体。是"知识分子"掌权的精英政治?全球独0368一无二。足可垂范后世云。刀尔登认为这纯属谬误,按他判断,古代的读书人?看书一项,就平均水平而言,实在不多于今天的中学生!明清两朝,除了几个顶尖通儒、什么两榜出身的文官儿。胸中的货色。不过是若干高头讲章!几十部闱墨,略相当于今天的高考复习资料!作文范例一类、“《礼记》!《左传》太厚了!至多看看选本”、他举例!进士出身的邹汝鲁就向雍正承认"不曾读过《尚书》"、而且时人并未没有人大惊小怪!刀尔登的话5305有点刻薄,但也算揭示了历史真相,试想!古代资讯不畅、印刷又极不发达、弄几本书都很难。从接受的知识量上来看、从接受知识的难易程度上讲、从逻辑上讲、当然远不及今人!因此!千年积累下来的古书虽多、但大多数古代读书人!也跟现代人一样,是没看的!如果你是个好学者。喜欢8722把点滴时间用来读书!包括出差到外地的路上,你可以带个膝上型电脑!电子书之类,等于古人带上数万卷书了?这是什么条件!气死古人的条件啊,清初大儒顾炎武以好学着称。手不释卷,出门的时候都要阅读!据说要4135一匹骡子。两匹马8088驮着书跟在后面、以便随时查问--这条件当然不是一般人全有、至少得“不差钱”啊、现在看来。这学问做得多不容易,今天写文章。有记不清的地方!拿搜寻引擎一点即可?比如前面我引9744用刀尔登的话、就是按记忆线索搜出来的。极简单,同样的事情。对古人来说可就麻烦多了,清初有个大名士毛奇龄非常自负、自以为很牛逼!外人也都说他渊博!可他老婆有一次1119却揭短(现在新词叫“吐嘈”)说:你以为俺老公多有学问,全是假的,“渠作七言八句,亦须獭祭乃成”---水獭抓到鱼不会马上吃、先放在地上玩弄!而且一条一条摆得很整齐!它在鱼旁边走来走去玩弄、看起来好像是在对鱼祭拜,所以称作“獭祭”!她老婆比喻的很形象:毛奇龄作诗的时候、眼前要摆一大排0496书随时翻查引用,这话毛大名士听了当然脸上极为挂不住、但也从侧面3150说明古人做学问条件之艰苦,而且对现代喜欢用“谷歌”的读书人也算安慰,别以为古代书生都对学问倒背如流!做个诗他们也得翻一大堆书?大学问家尚且如此,一般的举人、进士其水平就可想而知了?他们一辈子读的书。知道的事儿有没有当代的高中生多还真说不准。北京国子监有个历代科举博物馆。我去参观时见里面陈列了一份明朝状0198元的试卷!上面打了好多圈(圈越多越好),书法甚棒、但内容基本扯淡、八股取士嘛。应试教育,也就考那么几本书!高中以后!一般人完全可以专心做官?两耳不闻窗外事,一生不读几本书!如果从学问上看古今因为起跑线不同!比较起来不7614太直观,那么每个人投入到受教育上的时间总量还是可比的、古人读书刻苦点的讲究“起五更,睡半夜”。但毕竟没有什么严格规范!都靠自律、平时还访个友,参加个笔会。或者参与点俗务、种地做生意之类。有的还结了婚!要夫妇敦伦,养儿育女,考试的时候还要赶路耗费时间?路程从几天到数月不止,但今天的学子自从有了现代学校和高考这个概念,就不但要被强制性地封闭式教育,从早自习到晚自习之外!还要禁慾及远离大多数生活杂事、刻苦及专心程度都超过古人,古代一些科举出身的文人其孤陋寡闻甚至到难以想象。清朝有个两榜进士?去私塾视察!看一学童在读书,便询0209问所读何书!答曰“史记”,又问作者是谁?答曰“太史公”、接着问是哪一科进士。答曰“非本朝。汉......馀下全文>>! 。!

古人为何打仗不绕过城池?

  城池、城墙和护城河组成防御来犯之敌的人造工事。同时也是后勤保障基地、城池内有充足的兵员和粮食!不但可以防守来犯之敌。更重要的是在必要时刻能支援城池外的作战部队、提供兵员和军用物资,   古语: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关就城池的意思。一座修在交通枢纽或者对于打仗方便的地方的城池,往往也成了兵家必争之地,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古人打仗不绕过这些攻打费时费劲的城池呢,   3000因为古代的种种条件下!如果不攻城池而绕到大后方偷袭防守薄弱处、但那样后勤会跟不上。如果被敌军阻断粮草那就危险了、在历史上有太多的因后勤补给跟不上导致战败退兵!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所以古人打仗不绕过城池!为6059的是能及时补充兵员和军用物资能跟大军在一起,   古代兵书上一般都强调孤军深入是兵家大忌,兵法云:以己之不可胜、而待敌之可胜,如果孤军冒进!而把自己的补给线暴露在敌军的打击范围内、那么就随时会被敌军切断补给而败亡,这不是取胜之道,,

古人的读书故事

  牛角挂书   唐代李密听说包恺在缑山!前往拜访。他骑着牛,在牛角上挂上一卷《汉书》,边走边读。越国公杨素在路上见到他!拉着马缰绳从后面跟着他!说:“什么书让你勤奋到这种地步!”李密说是《项羽传》!杨素于是与李密谈论,认为他是奇才(见《新唐书·李密传》)。后来用“牛角挂书”比喻勤奋读书、   囊萤映雪   这是由两个故事组成的典故,囊萤:用袋子装萤火虫、映雪:利用雪的反光。利用口袋里萤火虫的光和雪的反光在夜间读书。   车胤勤奋读书,手不释卷。博学多才。但其家境贫寒!用不起灯油,夏天就用白布囊盛几十个萤火虫。用它们发出的光照着读书。夜以继日(见《晋书·车胤传》)。   南朝梁孙康家贫。无钱买灯烛、晚上常映着雪光读书。后人常把“囊萤映雪”两个典故作为勤学的典范。   凿壁借光 3783  汉代匡衡勤奋读书而没有灯烛。邻居有烛光!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一小洞、就着隔壁透进来的光读书(载《西京杂记》)。后人就用“凿壁借光”来形容勤学苦读!   韦编三绝   韦编:古代用竹简写书。用熟牛皮绳把写书的竹简编联起来!就叫“韦编”。三:概数,指多次。绝:断。孔子晚年喜欢研究《周易》!编撰《系辞》《象辞》《说卦》《文言》等解说《周易》的《易传》。由于反复阅读《周易》,以致编联简册的绳子多次断开(见《史记·孔子世家》),后泛用以形容勤奋读书?   刺股悬梁   苏秦。东周洛阳人,他到齐国、跟鬼谷子学纵横之术,学成后去游说秦王。上书十次!不被所用!带去的资金用完了!非常狼狈地回到家里!哥哥、弟弟!嫂子,妹妹!妻子、侍妾都2142暗地里讥笑他?说他不务正业,搬弄口舌、倒霉活该!苏秦听后感到惭愧而暗自伤心,于是发愤读书、读得困倦了。就用锥子刺一下大腿!惊醒之后接着再读!最终做了六国的宰相。成为六国的合纵长!后用“刺股”比喻刻苦攻读!   汉朝孙敬读书困倦时。将头发用绳子拴在梁上?一打盹就能惊醒。终于成为当代大儒,后就用“刺股悬梁”比喻刻苦自学、   目不窥园   此典故是说无暇观看园中景色,形容埋头读书,专心治学,董仲舒讲学授课。三年不出屋。无暇看园中景、他的弟子又收了弟子、后来的弟子有的居然没见过他的面!他治学专心到这种程度(见《汉书·董仲舒传》)!后来用以形容埋头读书!足不出户!   顾炎武自督读书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个家喻户晓的名言、是由明末清初的爱国主义思想家!著名学者顾炎武最先提出的!   顾炎武自幼勤学!他6岁启蒙!10岁开始读史书!文学名著,11岁那年。他的祖父蠡源公要求他读完《资治通鉴》。并告诫说:“现在2791有的人图省事,只浏览一下《纲目》之类的书便以为万事皆了了、我认为这是不足取的,”这番7880话使顾炎武领悟到、读书做学问是件老老实实的事、必2353须认真忠实地对待它!顾炎武勤奋治学,他采取了“自督读书”的措施:首先!他给自己规定每天必须读完的卷数。其次,他限定自己每天读完后把所读的书抄写一遍、他读完《资治通鉴》后、一部书就变成了两部书?再次。要求自己每读一本书都要做笔记、写下心得体会、他的一部分读书笔记!后来汇成了著名的《日知录》一书,最后!他在每年春秋两季,都要温习前半年读过的书籍、边默诵,边请人朗读、发现差异、立刻查对,他规定每天这样温课200页!温习不完!决不休息!   北宋宰相赵普   《宋史》云: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3863之竟日!及次日,临政6167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