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易经入门

五行五脏

  在中医里,用五行描述人体五脏系统(肝心脾肺肾)的功能和关系。注意这里的五脏也是个功能概念(称为藏象)!并不限于具体的解剖上的五脏,     木-生长!生法!柔和!条达舒畅   火2384-温热!升腾,明亮   土-生化!承载。受纳   金-清洁,清肃,收敛  9345 水-寒凉!滋润、向下运行,

五洲指,五官指,五行指,五味指,五脏指!帮帮我

  五洲: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南南美洲、北美洲、

五行占一,五官占一,五脏占一,这个字有意思,打一字

  五行占一,五官占一,五脏占一,这个字有意思,打一字可以是“思”五行占一,思的上半部是田!包含了五行中的土。因为田中有土。五官占一,思的上半部是田,占了五官中的口字,五脏占一,占了五脏中的心字,思的下半部是心字!。

脏腑的五脏

  五脏藏而不泻!属阴属里。在生理和病理上都较六腑为重要!(一)心【心】 心、位于胸腔之内,隔膜之上。两肺之间,形似倒垂未开之莲蕊,外有心包护卫!心为神之舍,血之主!脉之宗!在五行属火。为阳中之阳、起着主宰人体生命活动的作用、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在小肠与心之间相互络属,故心与小肠相为表里、1.心为君主之官、主神明:心是五脏六腑的大主,生命活动的根本。居于首要地位。假如失去这个统一领导的作用。则0899十二官的活动!就要发生紊乱。2.心主血脉!其华在面:血液在血管当中循环不息!周流全身、主要是0744心的作用。古人说其充在血脉,就是指出心脏和血液循环的关系!而血脉的循行旺盛。面部表现红润的气色!所以说其华在面?3.心开窍于舌:舌为心之苗。所以心气通于舌、心脏在正常的时候、舌就能够辨别饮食的五味、因为心主血脉、所以少阴(心)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以致毛发不泽、面黑如漆!而舌为心之窍,2616如质红为心火!淡红为心血不足!附:心包络心包络是心的外卫、有保护心脏的功能、并有代心主宰的作用,它和三焦有表里的关系,心是最重要的器官,不能受邪。所以病邪的侵袭在于心包、如温病的神昏谵语,是邪入心包!就需要用清心开窍之法,(二)肝肝(liver)、人体脏器名、五脏之一。是脊椎动物身体内以代谢功能为主的一个器官、并在身体里面扮演着去氧化、储存肝糖、分泌性蛋白质的合成等等,肝脏2441也制造消化系统中之胆汁!在医学用字上!常以拉丁语字首hepato- 或 hepatic来描述肝脏或肝脏的、大部分的肝脏疾病都会有黄疸的症状!这是由于肝脏无法继续将胆红素排出所以就在体内累积!中医认为:3235肝与胆相为表里!开窍于目!肝主藏血!肝主疏泄、有贮藏和调节血液的功能。《素问·五脏生成》:“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肝又为将军之官。主谋虑!1.肝藏血:肝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作用。当人卧后。血就归于肝!人动后血就运行3106于诸经,2.肝为将军之官,主谋虑:肝有防止外侮?考虑抵御对策的作用、因此。人体受到外在环境的刺激时。在精神情志上就会立即采取谋虑。进行适应的措施,3.肝与筋及爪甲的2556关系:筋为肝之所主,筋的所以能屈伸动作。是由于肝的精气灌溉濡养!所以说其充在筋。而爪为筋之余、所以爪甲的坚脆厚薄与颜色的枯萎润泽,是肝脏盛衰的表现!4.肝开窍于目:肝气通于目。而肝为藏血之脏、目受血才能视,所以目之能辩五色、是肝的主要作用、由于肝藏血。其华在爪!,

五脏对应哪五姿哪五情?

  亲爱的楼主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爱是包容而不是放纵 爱是关怀而不是宠爱 爱是相互交融而不是单相思 爱是百味而不全是甜蜜... 真正的爱情并不一定是他人眼中的完美匹配 而是相爱的人彼此心灵的相互契合 是为了让对方生活得更好而默默奉献 这份爱不仅温润着他们自己,也同样温润着那些世俗的心 7701真正的爱情、是在能爱的时候。懂得3025珍惜 真正的爱情、是在无法爱3236的时候?懂得放手 因为。放手才是拥有了一切… 请在珍惜的时候,好好去爱 在放手的时候,好好祝福… 真爱是一种从内心发出的关心和照顾。没有华丽的言语。没有哗众取宠的行动! 只有在点点滴滴一言一行中你能感受得到! 那样平实那样坚定!反之发誓、许诺说明了它的不确定,永远不要相信甜蜜的话语、用心去感受吧如果本人的回答有不准确的请见谅。。

五脏对五行.怎么个对法?

  五行学说   一!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   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动变化.五行学说是以五种物质的功能属性来归纳事物或现象的属性,并以五者之间的相互滋生!相互制约来论述和推演事物或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运动变化规律   《吕氏春秋》的五脏与五行的关系为脾,肺、心。肝。肾!仅肾相应.   五行学说是朴素的系统论:   1 整体观念: 由组成部分以一定的联系方式构成.   2 认识各个组成部分,它们的联系方式和结构关系,才能把握系统的整体.   3 整体系统的存在不能脱离一定的周围环境及 动态平衡.   五行学说的整体观:   五行是宇宙的普遍规律(五运)   《灵枢 阴阳二十五人篇》: 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於五, 人亦应之.   《素问 天元纪大论》: 五运阴阳者, 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   二,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   五行的属性   1!木的特性:生发。条达.凡具有 (曲直) 生长,升发。条畅、舒达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   属於木.    2!火的特性:(炎上) 炎热、向上.凡具有温热、 升腾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属於火.   3!土的特性:(稼穑) 长养,化育.凡具有生化。养育。受纳作用或性质的事物!1121均属於土   4,金的特性:(从革) 清肃!敛降.凡具有清洁、肃降。收敛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属於金   5、水的特性:(润下) 滋润!下行.凡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属水   (二)事物的五行属性归类   1 归类方法:   1)取象比类:日出东方,与木相似;   南方炎热,与火相似;   中原肥沃,与土相似;   日落於西,与金相似;   北方寒冷,与水相似.   2)推演络绎:肝属木,故胆, 筋,爪, 目均属木.   2 对事物的五行归类: 24页.   五行 五畜 五谷 五臭   木 鸡 麦 矂   火 羊 黍 焦   土 牛 稷 香   金 马 稻 腥   水 猪 豆 腐   (三)五行的生克?制化规律   1。五行的相生(母子关系)   相生:某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滋生的作用叫相生.五行相生的顺序是木生火!火生5129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六微旨大论: 君火之右, 退行一步, 相火治之;   复行一步, 土气治之; 复行一步,   金气治之; 复行一步, 水气治之;   复行一步, 木气治之; 复行一步,   君火治之.   火生土, 土生金, 金生水, 水生木, 木生火.,   按此次序永恒运动, 促进了事物的发展.   2,五行的相克(相胜关系)   相克:某事物对另一事物有制约。克服和抑制的作用叫相克.五行相克顺序是木克土,   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木能克土!而土能生金。金又能克木,从而使木不亢不衰、故滋养火!使火正常生化.   《宝命全形论》:   木得金而伐,火 得水而灭;   土得木而达,金得火而缺;   水得土而绝,万物尽然,不可胜竭.   金胜木,水胜火,木胜土,火胜金, 土胜水-五行相互克制的规律.   木   3、五行的制化   制:制约,克制 化:化生,变化   五行系统在正常状态下!通过相生相克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调节作用!叫做制化调节.   这种调节是双向的!保证了人体的协调平衡和自然的生态平衡.   根据五行学说,单从某一行,或仅认识某二行之间的关系是不够的.必须全面研究事物包括的五个方面及其相互关系,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运动规律.它体现了从事物内部的结构关系及其整体上把握事物的思想.   中医认为:凡具有相同五行结构的不同事物之间,会发生相通的联系.如《至真要大论》:五味入胃------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 入肾.   既不同行,又不同类的事物,也会发生相生相克的关系.如《藏气法时论》: 病在肝,愈於夏;夏不愈,甚於秋;秋不死,持於冬,起於春.   即:"邪气之客於身也,以胜相加,至其所生而愈,至其所不胜而甚,至其於所生而持,自得其位而起".   以胜相加:如风淫伤脾,火淫伤肺.   至其所生而愈: 如肝病可愈於夏,因木生火.   至其所不胜而甚: 如肝病可甚於秋,因金克木.   至其於所生而持: 如肝病可稳定於冬, 因水生木.   自得其位而起: 如肝病可渐愈於春, 因木气自旺.   人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是整体观的重要方面.   五行结构的动态平衡:   《阴阳应象大论》: 清阳上天,浊阴归地------生长收藏,终而复始.   《六节藏象论》:五运之始,如环无端.   《灵枢 营卫生成篇》: 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阴阳相贯,如环无端.   《营气篇》: 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循环运动是自然界的普通法则.   《类经图翼》: 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   必须生中有制,制中有生,才能运行不息,相反相成.   亢则害, 承乃治.   五行的胜覆调节:   五行系统在反常情况下!通过相7872克关系而产生的调节作用、使人体恢复平衡!叫胜覆调节.   五行的生克,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出现太过或不及的情况,使正常的生克关系遭到破坏,出现相乘,相侮的反常情况.   (四) 五行的相乘,相侮和母子相及   1 五行相乘:乘,凌也,即欺侮.   某行对所胜行的过度克制.   1)太过:如木气过盛--木乘土.   2)不及:如土气不足--土虚木乘.   相克:生理现象 相乘:病理现象   相乘:即相克太过.产生原因有:   1)被乘者本身不足?乘袭者乘其虚而凌其弱.如土不足、则木乘土.   2)乘袭者亢极。不受其它制约、强袭应制之行如木气亢极,不受金制。强力制土,使土气   受损.   2 五行相侮:侮,即欺凌.某行对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克制(反侮)   相乘 相侮   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    1)太过:某行过强,反向克制原来克它的行.   如木反侮金.   2)不及:某行过弱,受所胜行的反克.   如土侮木.   《六节藏象论》: 太过,则薄所不胜而乘所胜也.不及,则所胜妄行,而所生受病,所不胜   薄之也.   《五运行大论》: 气有馀,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   胜,轻而侮之.   以火为例   乘所胜:火气太过,过分克金.   侮所不胜: 火气太过, 反过来侮克己之水.   所不胜乘之: 火气不及,则水来乘火.   己所胜轻而侮之:火气不及, 金要反过来侮火.   所生受病:火气不及,受火所生的土也要发生病变.   凡由太过,不及引起的对"己所胜"的过度克制,称为"胜气".   《至真要大论》: 有胜之气,其必来复也".即胜气必然招致一种相反的力量,将其压抑下   去,称为"复气".   《   五常政大论》:不恒其德, 则所胜来复,政恒其理,则所胜同化.   德,指五行正常的功能属性. 五行中如出现太过而乘袭己所胜者,胜己者必来报复,使之平复.当太过之气恢复正常,所胜者与被胜者就会协调而同化.   《气交变大论》: 胜负盛衰不能相多也,往来小大不能相过也,用之升降不能相无也,各从   其动而复之耳.   《五常政大论》: 微者复微, 甚者复甚,气之常也.   即报复的轻重,由过度克伐的大小而定.胜气重, 复气也重;胜气轻,复气也轻,这是五行运动的一条法则.气交变大论云:五运之政,犹权衡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化者应之,变者复之.此生长化成收藏之理,气之常也.胜复调节的意义是恢复平衡.   火气太过!过分克金。则金气偏衰不能制木。引起木气偏胜而加剧克土。土气受制则减弱克水之力。於2528是水便旺盛?将太过的火气克伐下去,使恢复正常.   火气不足,将受到水的过分克制.但火衰不能制金、引起金气偏盛. 金气盛则加强制木、使木衰无以制土!从而引发土气胜以制水.水衰则制火力量减弱!使不足的火气得以恢复.   五行包括两套自行调节机制,一为正常的相生相胜,一为反常的胜之与复.   3 五行母子相及:即连累   母病及子:   如水不足,无力生木,则木 乾枯.结果水竭木枯,母子俱衰.   子病及母:   如火太旺,导致木不足;木 不足则生火无力,火势亦衰 .结果是子耗母太过,母子皆不   足.   1。相生关系传变:   母病及子(水不涵木)   子病犯母(即子盗母气!如心火旺导致肝火旺).   五行生克引起的病变   1,相生关系传变:   1)母病及子(水不涵木).   2)子病犯母(即子盗母气。如心火旺导致肝火旺).   2!乘侮关系传变:   1)相乘传变––相克太过、如木亢乘土.   2)相侮传变––反克为害,如木火刑金.   三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 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1 说明生理功能:   肝:疏通气血,调畅情志(木性生长,升发,喜条达).   心:心阳温煦,血得热则行(火性温热).   脾:运化水谷,化生精微,气血生化之源(土生万物).   肺:肃降(金性清肃收敛).   肾:藏精,主水(水性滋润,下行,闭藏).   五脏   肝 东方 风 木 酸 筋 目   心 南方 热 火 苦 脉 舌   脾 中央 湿 土 甘 肉 口   肺 西方 燥 金 辛 皮毛 鼻   肾 北方 寒 水 咸 骨 耳   2 说明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   1)相生:木生火: 肝藏血以济心.   火生土: 心阳温煦脾土以助运化.   土生金: 脾气散精,上归於肺.   金生水: 肺气清肃下行,通调水   道以助肾水.   水生木:肾藏精以滋养肝血.   2)相克:木克土:肝木条达则疏泄脾的壅滞.   火克金:心火温煦有助肺气宣发.   土克水:脾运水湿可助防肾水泛滥.   金克木:肺气清肃下行可抑肝气过度升发.   水克火:肾水滋润以制约心火.   2)根据相克规律   (1)确定治则:   抑强:用於太过引起的相乘和相侮.如   木旺乘土:治宜疏肝.   土壅木郁(土气太过侮木):治宜运脾.   扶弱:用於不及引起的相乘和相侮.   土虚木乘(贼):脾胃太虚,引起肝脾不和.   土虚水侮:脾胃太虚,引起肾水反克.   (2)确定治法:   抑木平土:即疏肝健脾,用於木旺乘土或土虚木乘.   培土制水:用於脾虚不运,水湿泛滥的水肿胀满.   佐金平木:用於肺虚无力制肝而肝旺者.   泻南补北:即泻心火,补肾水.用於肾阴不足,心火偏旺.   精神疗法:   怒伤肝,悲(肺金)胜怒;   喜伤心,恐(肾水)胜喜;   思伤脾,怒(肝木)胜思;   忧伤肺,喜(心火)胜忧;   恐伤肾,思(脾土)胜恐.   参考资料:[。

五脏五色五行有什么关系?关联?

  一。五行   1!五行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所在,是指木(生长!生法。柔和。条达舒畅)、火(温热!升腾。明亮),土(生化、承载、受纳),金(清洁,清肃,收敛)、水(寒凉。滋润,向下运行)五种物质的运动、中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认识到木。火。土!金、水是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物质,并由此引申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生成的、这五种物质之间,存在着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不断的相生相克运动中维持着动态的平衡!这就是五行学说的基本涵义,   2!五行相生相5976克的关系   五行学说认为!五行之间存在着生。克!乘!侮的关系、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可以解释8535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五行的相乘相侮则可以用来表示事物之间平衡被打破后的相互影响,   相生即相互资生和相互助长!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克即相互克制和相互约束、五行的相克次序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相生相克是密不可分的、没有生。事物就无法发生和生长,而没有克、事物无所约束!就无法维持正常的协调关系,只有保持相生相克的动态平衡、才能使事物正常的发生与发展、   二、五行与五脏   中医学认为,人的有机整体是以五脏为核心构成的一个极为复杂的统一体。5697它以五脏为主。配合六腑、以经络作为网络!联系躯体组织器官,形成五大系统!这是中医学系统论的一部分!所以要说中医养生就不得不说五脏之间内在的联系和相互滋生的关系?   木 → 火 → 土 → 金 → 水 肝 → 心 → 脾 → 肺 → 肾   如木生火,即肝木济心火。肝藏血!心主血脉、肝藏血功能正常有助于心主血脉功能正常发挥,火生土,即8366心火温脾土、心主血脉、主神志,脾主运化、主生血统血!心主血脉功能正常。血能营脾、脾才能发挥主运化!生血!统血的功能、土生金。即脾土助肺金!脾能益气、化生气血、转输精微以充肺,促进肺主气的功能!使之宣肃正常,金生水!即肺金养肾水、肺主清肃、肾主藏精。肺气肃降有助于肾藏精!纳气,主水之功。水生木。即肾水滋肝木!肾藏精、肝藏血,肾精可化肝血、以助肝功能的正常发挥,这种五脏相互滋生的关系?就是用五行相生理论来阐明的。   用五行相克说明五脏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如心属火、肾属水、水克火,即肾水能制约心火,2827如肾水上济于心!可以防止心火之亢烈。肺属金。心属火、火克金!即心火能制约肺金、如心8722火之阳热,可抑制肺气4792清肃之太过,肝属木!肺属金!金克木、即肺金能制约肝木,如肺气清肃太过!可抑制肝阳的上亢,脾属土,肝属木。木克土、即肝木能制约脾土、如肝气条达。可疏泄脾气之壅滞,肾属水!脾属土、土克水!即脾土能制约肾水,如脾土的运化!能防止肾水的泛滥?这种五脏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就是用五行相克理论来说明的,   三、五味与五脏   1!酸生肝:酸味食物有增强消化功能和保护肝脏的作用!常吃不仅可以帮助消化,杀灭胃肠道内的饿病菌!还有防感冒、降血压!软化血管之功效、以酸味为主的酸梅!石榴、西红柿。山楂!橙子,均含有维生素C!可防癌、抗衰老、防治动脉硬化,   2,苦生心:9958古有良药苦口之说!中医认为苦味食物能泄。能燥。能坚阴。具有除湿和利尿的作用!像橘皮、苦杏仁,苦瓜,百合等、常吃能防止毒素的积累、防治各种疮症、   3、甘入脾:性甘的食物可以补养气血!补充热量,解除疲劳。调胃解毒!还具有缓解痉挛等作用。如红糖!桂圆肉!蜂蜜!米面食品等,都是补甘食物的不错选选择,   4!辛入肺:中医认为辛味食物有发汗!理气之功效、人们常吃的葱!姜、蒜。辣椒、胡椒,均是以辛味为主的食物,这些食物既能保护血管,4368有可调理气血,疏通经络的作用。经常食用,可预防风寒感冒,但患有痔疮便秘!肾经6103衰弱者不可食用、   5、咸入肾:咸为五味之冠,百吃不厌、中医认为咸味食物有调节人体细胞和血液渗透、保持正常代谢的功效,咸味有泄下!软坚。散结和补益阴血等作用,如盐!海带!紫菜,海蜇等属于优质的咸味食品、   四,五色!五谷与五脏   1!肝色青:宜食糙米!牛肉!枣,葵、青色应肝!所以想要面色红润!不宜以素食为主。   2,心色赤:宜食小豆!犬肉。李!韭、赤色应心。故而想4037要面若桃花。可补以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如西红柿,橘子。红苹果!   3、肺色白:宜食麦、羊肉!杏!韭!白色应肺,想肌肤美白,可常食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豆浆、牛奶一类,   4、脾色黄:宜食大豆。栗。黄色应脾。所以面色暗沉的人!可辅以黄色!味甘的食物、如胡萝卜,蛋黄等、   5!肾色黑:宜食肌肉,桃!葱!黑色应肾!所以肤色较深的人少吃色素添加过多的食物?   五!五官与五脏   1!鼻为肺之官   鼻子的外形为胃气所主,鼻孔为肺气所主!所以肺开窍于鼻,鼻是肺之官。只要人的肺有病首先就会表现在鼻子上、这里讲的鼻子主要指的是鼻孔里边!肺热则鼻孔出气粗!热、肺寒则鼻孔冒凉气,比如当人得肺病的时候!就会出现喘息鼻张的症状,   2!目为肝之官   肝开窍于目、得了肝病会在眼睛上有所表现!一般得肝病的人两个眼角会发青、孩子如果受到惊吓!鼻梁8269处常会出现青筋或者青痕,这也与肝有关联、   在中医的五色和五脏的配属里,肝主青色、这个青色并不是我们平时所见的青草!树叶的绿色、而是苍色,肝是从肾水里面生发出来的,苍这个颜色是黑色与青色的一个过渡之色。顺便谈一个问题:如果人在冬季没有养好身体、到了春天气机就生发不起来。就会生病,所以。了解颜色和脏腑的对应关系对养生保健是有裨益的,我们平时可以通过观察脸色的变化对身体的状况作出判断、   3,口唇为脾之官   脾开窍于口,口唇是脾之官!得脾病的人会出现唇黄或者嘴唇四周发黄,嘴唇脱皮、流血等症状!这些都是阳明燥火太盛造成的?   4、舌为心之官   舌为心之官!心脏有病一般会出现舌头不灵活、舌卷缩等症状,口误!经常说错话。也是心气不足的象、   《黄帝内经》上有:心病者。舌卷缩。颧赤!颧赤是说心脏有病的话。颧骨这个部位会发红,除了颧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要留心印堂,因为心病还会表现在印堂处。印堂位于两眉之间。此处如果突然地发红!而且图案如0280灯花状!是心神将散的象,我们尤其要当心,这叫“祸福在旦夕间”、可能会有重病突发!印堂发黑也不是件好事!1881从中医的角度讲!这相当于水气凌心!1160就是肾水太多。心火太弱。肾水上来使心火的功能发挥不了,这也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对印堂颜色的变化加以小心?   5、耳为肾之官   耳朵是肾之官。耳朵的病都会跟肾相关!《黄帝内经》里有“肾开窍于耳”的说法、得肾病的人会有耳聋、耳鸣的症状。   五官通利则五味,五色!五音方能俱辨,中医认为五官与脏腑器官的关系极为密切。通过了解五官的病变就可以发现隐藏在身体内的五脏的病变、所以我们要时刻留心五官的变化!才能留意到相关联的五脏的情况,   具体到五官的养生方法、很简单:常闭眼。养神。少说话,养心,平稳呼吸、养肺,多食美味!养口!少惹烦杂,非礼勿听、养耳、   六。五情与五脏   1、心在志为喜”   “心在志为喜”是指心的生理功能和精神情志与“喜”有关!《素问?举痛论》说:“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喜悦的过程、犹如人体能源(精神能源和机体能源)的释放过程!获得释放的能源。将形成原动力、展开新的6305精神活动。并支配着身体活力,创造出新的业绩!如:能提高人的大脑及整个神经系统的活力!充分发挥机体的潜能。提高脑力和体力劳动的效率和耐久力,使人感到生活和工作中充满乐趣和信心?从而动作起来显得轻松有力,敏捷,准确!精力充沛!能使心脏!血管的肌肉运9195动加强?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水平提高。能扩张肺部!使呼吸运动加强,肺活量增大,有利于肺部二氧化碳和氧气的交换、能加强消化器官的运动、增加消化液的分泌,从而增进食欲,帮助消化!促进6505新陈代谢!   2,“肝在志为怒”   怒是人们受到外界刺激时的一种强烈的情绪反应!是一种不良的情志刺激?怒与肝的关系最为密切。故称“肝在志为怒”?一方面。大怒可以伤肝,导致疏泄失常,肝气亢奋,血随气涌、可见面红目赤!心烦易怒,7144甚则可见吐血,衄血。卒然昏倒、不省人事。另一方面。如肝失疏泄、也可致情志失常!表现为情绪不稳,心烦易怒、   3。“脾在志为思”   脾在志为思!思。即思虑,思考、是人体意识思维4559活动的一种状态,人的思虑的情志活动主要是通过脾来表达的!思是精神高度集中的思考,谋虑的一种情志!当人沉湎于思考或焦虑时。往往会出现饮食无味,食欲下降!有的妇女可以因为工作紧张,思想高度集中导致月经量少、经期紊乱等,这与脾主统血6859的功能相一致,   4。“肺在志为忧(悲)”   古代医家对忧愁的患者仔细观察分析后发现、肺是表达人的忧愁,悲伤的情志活动的主要器官!当人因忧愁而哭泣时!会痛哭流涕,涕。就是肺分泌的黏液,人哭泣的时候!肺气盛、黏液分泌增多。而肺开窍于鼻,所以涕就从鼻中流出了、肺主气!为声音之总司。忧愁悲伤哭泣。还会导致声音嘶哑,呼吸急促等!肺主皮毛!故忧愁会使人的面部皱纹增多!   5。“肾在志为恐”   恐为肾志,肾是人们表达惊恐之志的5435主要脏器、恐是人们对事物惧怕的一种精神状态。对机体的生理活动是一种不良的刺激!《素问?举痛论》说:“恐则气下、惊则气乱。”即是说明惊恐的刺激,对机体气机的运行可产生不良的影响,“恐则气下”。是指人在恐惧状态中。上焦的气机闭塞不畅、可使气迫于下焦!则下焦产生胀满。甚则遗尿。“惊则气乱”、则是指机体正常4767的生理活动!可因惊慌而产生一时性的扰乱!出现心神不定,手足无措等现象!   七,五季与五脏   1、春宜升补:春季阳气初生。大地复苏。万物生发向上。内应肝脏!应根据春季的特性,因势利导。应用桑叶。菊花,生姜等升散之品以充分调动人体的阳气,使气血调和、   2。夏宜清补:夏季炎热、火邪炽盛、万物繁茂、内应心脏,应根1434据夏令之时,人体脏腑气血旺盛。采用金银花、荷叶,莲子等清淡、清热之品调节人体阴阳气血、   3,长夏宜淡补:长夏时值夏。秋之际,天热下降!低湿上蒸!湿热相缠、内应脾脏,应1165采用赤小豆!绿豆!藿香等淡渗之品,利湿健脾以达到气血生化有源,   4、秋宜凉补:秋季阳气收敛、阴气滋长。气候干燥、内应肺脏!此时五脏刚从夏季旺盛的代谢中舒缓过来!应采用百合,黑芝麻等滋阴生津之品!以调节夏季脏腑功能的失调!   5。冬宜温补:冬季天气寒冷。阳气深藏!内应肾脏,此时应根据冬季封藏的特点,以桂圆、核桃仁、阿胶等温补之品来滋补人体8555气血之不足!是脏腑的气血旺盛、适应自然界的变化、   五行,五脏。五味、五色。五官!五情、五季之间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只要你掌握了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应用到日常的养生中!0900相信您自会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麻雀虽小五脏全指什么生肖

  鸡,同属于禽类的只有鸡,再说老鼠也没有脾脏!不存在五脏俱全的,望采纳谢谢!

二十四节气口诀

  春 雨 惊 春 清 谷 天稜    夏 满 芒 夏 暑 相 连   秋 处 露 秋 寒 霜 降   冬 雪 雪 冬 小 大 寒、

酸甜苦辣咸各对应哪五脏?

  中医认为,咸、甜,酸、苦,辣分别与人体的五脏相对应。各有其作用。五味适量、对五脏有补益作用!倘若 过量 ,则会打乱人体平衡。损伤脏器。招致疾病!《彭祖摄生养性论》中说:'五味不得偏耽!酸多伤脾。甘多伤肾,苦多伤肺!辛多伤肝。咸多伤心!'反过来,也就是说!脾胃不好的人,最好少吃点酸!肾虚的人不能多吃甜 食物 !肝血不旺的人,少吃点辣!心有问题的、咸味食物一定要控制住!   酸多伤脾。酸能补肝、但过多的酸味 食物 会引起肝气偏胜,克脾胃。导致脾胃功能失调!脾主肌肉!其华在唇、因而酸味的东西吃得 过量 ,嘴唇也会失去光泽,并往外翻!建议饭后容易消化不良?而且伴有大便稀。说话声音低微等脾虚症状的人,少吃酸食。   甘多伤肾?甜味可以补脾、 过量 却会引起脾气偏胜、克伐肾脏,因为肾主骨藏精、其华在发!所以甜0265味的东西吃多了就会使头发失去光泽。掉发。常会腰膝酸软,耳鸣耳聋的人。多有肾精虚的症状!建议不要多吃甜的 食物 !    苦多伤肺。苦味能补心。过多的苦食则会克伐肺脏?所以当我们吃入的苦味东西 过量 时。就会损伤肺的功能!肺主皮毛。苦东西吃多了,皮肤会枯槁、毛发会脱落!易咳嗽!咳痰的人、多为肺气虚的表现、要尽量控制苦味 食物 的摄入、   辛多伤肝。过食5455的辣的东西会引起肺气偏胜!克伐肝脏!因为肝藏血!主筋!辣的东西 过量 了,会导致筋的弹性降低!血到不了指甲。就会易脆!易裂、所以,常出现面色无华、头晕目眩,视物模糊等肝血虚症状者、应少吃点辣!   咸多伤心。咸味可3092以补肾,但这种 食物 吃多则会克伐心脏!损伤心的功能。心主血、咸5775味的东西吃多了?就6590会抑制血的生发!使血脉凝聚、脸色变黑、所以。常会出现气短、心悸、胸痛等心气虚症状的人!咸的 食物 要少吃。,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