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易经入门

中医五行的五行指点

  属木的时令是春季,春天和风煦日!万物复苏!正是草木生发的时机!属木的器官是肝、胆、眼睛。属木的情3871志是怒!属1023木的味道是酸味,属木的食物是青色食品。工作过于辛苦时第一要维护的就是肝脏、因为肝是身体里集中藏血的器官。你玩命工作它就得玩命储血。五行本来是按肝→心→0695脾→肺→肾这个方向相生的?肝过劳虚弱!心!脾。肺,肾都进入波及范围!而且过劳积累的怒气也会伤肝。所以加班时的零食不妨准备一些酸味的、比如话梅,如果木系某个器官感4772觉不舒服,可以多吃一些属木的青色食物!它们对应人体的肝脏及胆!含有大量的叶绿素,维生素及纤维素。能协助器官加速排出体内的毒素!推荐食物:白菜。包心菜和菠菜等各式叶菜 属金的时令是秋季。秋天西风萧瑟,万物凋敝!符合金性,属金的器官是肺,大肠!鼻,属金的1076情志是悲,属金的味道是辛味,属金的食物是白色食品?秋天最应该保养的是肺,最容易出现的病痛是咳嗽、这是五行中的精神影响、秋天帽落西风、草木开始枯萎、很容易让人感时伤月,心情抑郁!悲属金。跟肺同源!过度悲伤就会造成肺损伤!金系食物对应的主要是肺脏!大多是白色食物、它们性情偏平,凉,能健肺爽声,还能促进肠胃蠕动,强化新陈代谢,让肌肤充满弹性与光泽!推荐食物:洋葱,大蒜。梨。白萝卜、山药!杏仁。百合。银耳 属火的时令是夏季、夏季万0422物茂盛?气候炎热。如同播火。属火的器官是心、小肠,舌、属火的情志是喜,属火的味道是苦味?属火的食物是赤色食品、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心属火!火性很热而且向上蔓延?这时候容易上火,心绪不宁,心跳加快、给心脏增加负担!所以夏季最重要的是养心。除了多吃养心食物之外!根据五行相克原理!肾克制心火、冬季好好补养肾气是个有远见的方法!养心最好吃些赤色食物,通常这种颜色给人的感觉就是温,热。它们对应的是同为红色的血液及负责血液循环的心脏、气色不佳,四肢冰冷的虚寒体质人更可以多吃一些!推荐食物:红豆!红枣,胡萝卜,红辣椒!西红柿 属水的时令是冬季。2192冬季万物蜇藏、冷气袭人、冰封大地,与水性相合,属水的器官是肾!膀胱、耳。属水的情志是恐!属水的味道是咸味、属水的食物是黑色食物。外餐过多会伤肾,这可是我们最在意的器官、大厨做饭共同的特点就是油大盐大!这样更下饭更香,可是咸味属水、和肾一族!适量是有益的。过度是糟糕的,如果同时面色发黑。确实肾脏不妙,此时最应该多吃黑色食物!这些食物对应的是肾脏及骨骼!经常吃能帮助和肾、膀胱,骨骼关系密切的新陈代谢正常,使多余水分不至于积存在体内造成体表水肿。有强壮骨骼的作用!推荐食物:黑豆,黑芝麻、蓝莓!香菇!黑枣、桂圆。乌梅 属土的时令是长夏、这是指在夏天中干热过去,开始下雨的一段时间,此时暑热多湿,正是万物蔬果生长的时期、与土性相应。属土的器官是脾。胃!口。属土的情志是思。属土的味道是甘味!属0387土的食物是黄色食品,长夏多雨,是一年中最湿的时期!湿气过多会伤害脾胃,脾胃受伤影响食欲,所以盛夏季节我们总是没有胃口!这时候在饮食上就要“多甘多苦”!多吃甜的食物能补充脾气、按五行来讲!属火的心滋养属土的脾!多吃苦味强心的结果也是健脾!土系器官出现问题、对应的是黄色食物。脾!胃在人体中扮演着养分供给者的角色。它们调理好了!气血才会旺盛!推荐食物:橙。南瓜、玉米,黄豆,甘薯,

中医与五行

  你好;   五行学说   一、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   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动变化.五行学说是以五种物质的功能属性来归纳事物或现象的属性、并以五者之间的相互滋生?相互制约来论述和推演事物或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运动变化规律   《吕氏春秋》的五脏与五行的关系为脾、肺、心。肝。肾、仅肾相应.   五行学说是朴素的系统论:   1 整体观念: 由组成部分以一定的联系方式构成.   2 认识各个组成部分,它们的联系方式和结构关系,才能把握系统的整体.   3 整体系统的存在不能脱离一定的周围环境及 动态平衡.   五行学说的整体观:   五行是宇宙的普遍规律(五运)   《灵枢 阴阳二十五人篇》: 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於五, 人亦应之.   《素问 天元纪大论》: 五运阴阳者, 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   二,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   五行的属性   1。木的特性:生发!条达.凡具有 (曲直) 生长。升发,条畅。舒达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   属於木.   2。火的特性:(炎上) 炎热、向上.凡具有温热。 升腾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属於火.   3!土的特性:(稼穑) 长养!化育.凡具有生化!养育。受纳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属於土   4、金的特性:(从革) 清肃,敛降.凡具有清洁、肃降!收敛作用或性质的事物!6289均属於金   5!水的0476特性:(润下) 滋润,下行.凡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属水   (二)事物的五行属性归类   1 归类方法:   1)取象比类:日出东方,与木相似;   南方炎热,与火相似;   中原肥沃,与土相似;   日落於西,与金相似;   北方寒冷,与水相似.   2)推演络绎:肝属木,故胆, 筋,爪, 目均属木.   2 对事物的五行归类: 24页.   五行 五畜 五谷 五臭   木 鸡 麦 矂   火 羊 黍 焦   土 牛 稷 香   金 马 稻 腥   水 猪 豆 腐   (三)五行的生克,制化规律    1,五行的相生(母子关系)   相生:某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滋生的作用叫相生.五行相生的顺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六微旨大论: 君火之右, 退行一步, 相火治之;   复行一步, 土气治之; 复行一步,   金气治之; 复行一步, 水气治之;   复行一步, 木气治之; 复行一步,   君火治之.   火生土, 土生金, 金生水, 水生木, 木生火.,   按此次序永恒运动, 促进了事物的发展.   2,五行的相克(相胜关系)   相克:某事物对另一事物有制约!克服和抑制的作用叫相克.五行相克顺序是木克土!   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木能克土。而土能生金、金又能克木!从而9698使木不亢不衰?故滋养火!使火正常生化.   《宝命全形论》:   木得金而伐,火 得水而灭;   土得木而达,金得火而缺;   水得土而绝,万物尽然,不可胜竭.   金胜木,水胜火,木胜土,火胜金, 土胜水-五行相互克制的规律.   木   3!五行的制化   制:制约,克制 化:化生,变化   五行系统在正常状态下,通过相生相克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调节作用,叫做制化调节.   这种调节是双向的!保证了人体的协调平衡和自然的生态平衡.   根据五行学说,单从某一行,或仅认识某二行之间的关系是不够的.必须全面研究事物包括的五个方面及其相互关系,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运动规律.它体现了从事物内部的结构关系及其整体上把握事物的思想.   中医认为:凡具有相同五行结构的不同事物之间,会发生相通的联系.如《至真要大论》:五味入胃------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 入肾.   既不同行,又不同类的事物,也会发生相生相克的关系.如《藏气法时论》: 病在肝,愈於夏;夏不愈,甚於秋;秋不死,持於冬,起於春.   即:"邪气之客於身也,以胜相加,至其所生而愈,至其所不胜而甚,至其於所生而持,自得其位而起".   以胜相加:如风淫伤脾,火淫伤肺.   至其所生而愈: 如肝病可愈於夏,因木生火.   至其所不胜而甚: 如肝病可甚於秋,因金克木.   至其於所生而持: 如肝病可稳定於冬, 因水生木.   自得其位而起: 如肝病可渐愈於春, 因木气自旺.   人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是整体观的重要方面.   五行结构的动态平衡:   《阴阳应象大论》: 清阳上天,浊阴归地------生长收藏,终而复始.   《六节藏象论》:五运之始,如环无端.   《灵枢 营卫生成篇》: 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阴阳相贯,如环无端.   《营气篇》: 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循环运动是自然界的普通法则.   《类经图翼》: 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   必须生中有制,制中有生,才能运行不息,相反相成.   亢则害, 承乃治.   五行的胜覆调节:   五行系统在反常情况下。通过相克关系而产生的调节作用。使人体恢复平衡、叫胜覆调节.   五行的生克,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出现太过或不及的情况,使正常的生克关系遭到破坏,出现相乘,相侮的反常情况.   (四) 五行的相乘,相侮和母子相及   1 五行相乘:乘,凌也,即欺侮.   某行对所胜行的过度克制.   1)太过:如木气过盛--木乘土.   2)不及:如土气不足--土虚木乘.   相克:生理现象 相乘:病理现象   相乘:即相克太过.产生原因有:   1)被乘者本身不足!乘袭者乘其虚而凌其弱.如土不足,则木乘土.    2)乘袭者亢极,不受其它制约!强袭应制之行如木气亢极,不受金制!强力制土、使土气   受损.   2 五行相侮:侮,即欺凌.某行对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克制(反侮)   相乘 相侮   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   1)太过:某行过强,反向克制原来克它的行.   如木反侮金.   2)不及:某行过弱,受所胜行的反克.   如土侮木.   《六节藏象论》: 太过,则薄所不胜而乘所胜也.不及,则所胜妄行,而所生受病,所不胜   薄之也.   《五运行大论》: 气有馀,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   胜,轻而侮之.   以火为例   乘所胜:火气太过!过分克金.   侮所不胜: 火气太过, 反过来侮克己之水.   所不胜乘之: 火气不及,则水来乘火.   己所胜轻而侮之:火气不及, 金要反过来侮火.   所生受病:火气不及,受火所生的土也要发生病变.   凡由太过,不及引起的对"己所胜"的过度克制,称为"胜气".   《至真要大论》: 有胜之气,其必来复也".即胜气必然招致一种相反的力量,将其压抑下   去,称为"复气".   《   五常政大论》:不恒其德, 则所胜来复,政恒其理,则所胜同化.   德,指五行正常的功能属性. 五行中如出现太过而乘袭己所胜者,胜己者必来报复,使之平复.当太过之气恢复正常,所胜者与被胜者就会协调而同化.   《气交变大论》: 胜负盛衰不能相多也,往来小大不能相过也,用之升降不能相无也,各从   其动而复之耳.   《五常政大论》: 微者复微, 甚者复甚,气之常也.   即报复的轻重,由过度克伐的大小而定.胜气重, 复气也重;胜气轻,复气也轻,这是五行运动的一条法则.气交变大论云:五运之政,犹权衡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化者应之,变者复之.此生长化成收藏之理,气之常也.胜复调节的意义是恢复平衡.   火气太过,过分克金、则金气偏衰不能制木,引起木气偏胜而加剧克土,土气受制则减弱克水之力、於是水便旺盛,将太过的火气克伐下去、使恢复正常.   火气不足、将受到水的过分克制.但火衰不能制金、引起金气偏盛. 金气盛则加强制木、使木衰无以制土,从而引发土气胜以制水.水衰则9391制火力量减弱?使不足的火气得以恢复.   五行包括两套自行调节机制,一为正常的相生相胜,一为反常的胜之与复.   3 五行母子相及:即连累   母病及子:   如水不足,无力生木,则木 乾枯.结果水竭木枯,母子俱衰.   子病及母:   如火太旺,导致木不足;木 不足则生火无力,火势亦衰 .结果是子耗母太过,母子皆不   足.   1。相生关系传变:   母病及子(水不涵木)   子病犯母(即子盗母气?如心火旺导致肝火旺).   五行生克引起的病变   1。相生关系传变:   1)母病及子(水不涵木).   2)子病犯母(即子盗母气。如心火旺导致肝火旺).   2。乘侮关系传变:   1)相乘传变––相克太过?如木亢乘土.   2)相侮传变––反克为害。如木火刑金.   三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 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1 说明生理功能:   肝:疏通气血,调畅情志(木性生长,升发,喜条达).   心:心阳温煦,血得热则行(火性温热).   脾:运化水谷,化生精微,气血生化之源(土生万物).   肺:肃降(金性清肃收敛).   肾:藏精,主水(水性滋润,下行,闭藏).   五脏   肝 东方 风 木 酸 筋 目   心 南方 热 火 苦 脉 舌   脾 中央 湿 土 甘 肉 口   肺 西方 燥 金 辛 皮毛 鼻   肾 北方 寒 水 咸 骨 耳   2 说明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   1)相生:木生火: 肝藏血以济心.   火生土: 心阳温煦脾土以助运化.   土生金: 脾气散精,上归於肺.   金生水: 肺气清肃下行,通调水   道以助肾水.   水生木:肾藏精以滋养肝血.   2)相克:木克土:肝木条达则疏泄脾的壅滞.   火克金:心火温煦有助肺气宣发.   土克水:脾运水湿可助防肾水泛滥.   金克木:肺气清肃下行可抑肝气过度升发.   水克火:肾水滋润以制约心火.   相生 + 相克 = 制化   (二) 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1 相生关系的传变:   1)母病及子:   肾病及肝,水不涵木--肾水不足,不能涵养肝木,形成肝肾阴虚,肝阳上亢.   2)子病及母:   心血不足,累及肝血亏--心肝血虚.   心火旺盛,引动肝火--心肝火旺.   2 相克关系的传变:   1) 相乘:(1)一脏过盛,过分克伐被克之脏.如木旺乘土,即肝气过旺,影响脾的运化.   (2)一脏过弱,不能耐受克制,因而出现克伐太过,如土虚木乘.   2)相侮:   (1)太过:暴怒而致肝火亢盛,对肺反向克制--木火刑金.   (2)不及:脾土虚衰,不能制约肾水,出现全身浮肿--土虚水侮.   母病及子,病情较轻;   子病及母,病情较重.   相乘传变,病情较重;   相侮传变,病情较轻.   (三)用於疾病的诊断   1 指导四诊:   面青,喜酸,脉弦----肝病.   面赤,口苦,脉洪数----心火亢盛.   脾虚病人的面色青, 为木乘土.   心病病人的面色黑, 为水乘火.   2 推断病情   1)主色(五脏本色)胜客色(应时之色),病为逆.   客色胜主色,病为顺.   2) 色脉相符为顺,色脉不相符为逆.   (四)用於疾病的治疗   1 指导脏腑用药   青色,酸味的药入肝,如山茱萸味酸入肝,补肝.   赤色,苦味的药7536入心,如朱砂色赤入心,镇心安神;黄连味苦入心,泻心火.   黄色,甜味的药入脾,如白术色黄味甘,补脾气.   白色,辛味的药入肺,如石膏色白味辛,清肺热.   黑色,咸味的药入肾,如生地色黑,滋养肾阴.   2 控制疾病传变:   见肝之病,知当传脾,当先实脾.   3 确定治则,治法:   1)根据相生规律   (1)确定治则:   补母:如肝阴不足可补肾.   泻子:如肝火盛可泻心火.   (2) 确定治法:   如滋水涵木--滋肾阴以养肝阴.   益火补土--温肾阳以补脾阳.   培土生金--通过健脾来补肺气   金水相生--补肺(或肾)阴以滋肾阴(或肺).   2)根据相克规律   (1)确定治则:   抑强:用於太过引起的相乘和相侮.如   木旺乘土:治宜疏肝.   土壅木郁(土气太过侮木):治宜运脾.   扶弱:用於不及引起的相乘和相侮.   土虚木乘(贼):脾胃太虚,引起肝脾不和.   土虚水侮:脾胃太虚,引起肾水反克.   (2)确定治法:   抑木平土:即疏肝健脾,用於木旺乘土或土虚木乘.   培土制水:用於脾虚不运,水湿泛滥的水肿胀满.   佐金平木:用於肺虚无力制肝而肝旺者.   泻南补北:即泻心火,补肾水.用於肾阴不足,心火偏旺.   精神疗法:   怒伤肝,悲(肺金)胜怒;   喜伤心,恐(肾水)胜喜;   思伤脾,怒(肝木)胜思;   忧伤肺,喜(心火)胜忧;   恐伤肾,思(脾土)胜恐.   参考资料:[!

中医五行的五行的基本规律

  相乘与相侮、是五行关系在某种因素作用影响5459下所产生的反常现象。乘、即乘虚侵袭,侮!即恃强凌弱,相乘,即相克的太过、超过了正常制约的力量。0858从而使五行系统结构关系失去正常的协调,此种反常现象的产生、一般有两种情况:7711一是被乘者本身不足?乘袭者乘其虚而凌其弱,二是乘袭者亢极、不受它行制约,恃其强而袭其应克之行!应当说明,相克与相乘是有区别的!相克是正常情况下的制约关系!相乘则是正常制约关系遭到破坏以后的过度克伐?是反常现象、在人体。则前者是生理状态、后者则为病理状态,相侮。即相克的反向。又叫反克,是五行系统结构关系失去正常协调的另一种表现!同样也有两种情况:一是被克者亢极,不受制约、反而欺侮克者,如金应克木!若木气亢极。不受金制。反而侮金、即为木(亢)侮金!二是克者衰弱,2936被克者因其衰而反侮之!如金本克木!若金气虚衰!则木因其衰而侮金!即为木侮金(衰)!所以说: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即是说!五行若某一行之气太过,则对其所胜(我克)之行过度制约、而发生相乘、而对其所不胜(克我)之行发生相侮、即反克,若某一行之气不足。则7878克我之行必过度制约而乘之,而己所胜者,即我克之行必因我之不足而反克相侮!例如临床所见的支气管扩张病证、病位在肺。每因肝气郁结、气急上逆!化火灼肺,而见咳血。则为木火刑金(即木旺侮金)、肝郁气滞、影响脾胃消化吸收!则为木郁乘土!湿热型高血压、多因9777湿热困脾、引发肝失疏泄,肝阳亢逆。则为土侮木!至于金乘木(虚)证候、临床则为少见、 在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联系规律!所谓相生。即相互资生,促进,助长之意、所谓相克、即相互制约!克服。抑制之意、生克是五行学说用以概括和说明事物联系和发展变化的基本观点,五行相生的规律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的规律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其关系见下图:在相生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我生两方面的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所以。相生关系又称之为母子关系,在9118相克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克我。4192我克两方面关系!我克者为我所胜!克我者为我所不胜、所以。相克关系又称为所胜。所不胜的1074相胜关系?事物内部系5145统结构的五个方面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构成了事物正常情况下的循环运动!因而经常处于运动发展之中、是不平衡的。然而就五行整体来看,相生5359与相克又都是在总和中表现出相对?

中医中五行对的五方是什么意思?

  古人认为,自然是个整体,那么人之身体也是需要符合自然之道运行才能保持平衡.所以就有了中医的五行学说,并把五脏对应五个方位来述说各自脏腑的作用功能和相生相克这些.至于具体怎么解释五行,说实在的我也不知道这样去解释,虽然说学中医这么久了,也知道点五行在实际里的运用,但是用文字解释那真不知道了.作为一个学习中医者来说,个人有一点庸见,对与中医里的五行,只要懂的脏腑和五行的对应,各自之间的相生相克相乘相悔等就8594可以了,没必要一定要去追根问底的,自己能在实际里灵活运用就可以了.、

中医基础理论的五行感想怎么写

  研究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科学基础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传统文化历来在世界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医在中国传统科学中是既有理论又有技术的典型代表、它既治病又保健的奇特医疗效果为世人所瞩目。中医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立下了丰功伟绩,但是!由于中医理论的建立与中国传统哲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易经》!“道”学中的“气”! “阴阳”等概念深深影响着它。如前所述、中医理论的一些论述至今仍令国人难以理解,当然更不用说不懂中国传统文化的外国人了!中医“术”的个9112人经验传承、运动观指导思想和中医对人体解剖知识的缺乏,增添了中医先驱在理论建立中的困难。玄想和猜测也多见于中医理论?6384这无疑影响了人们对中医科学性的认识。研究中医理论,6269尤其是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科学基础!将中医纳入现代科学文明!是消解这一认识障碍的重要保证,   中医的发展!除中医科学性的现代论证之外!深层次还存在中西医从业人员生存竞争问题、中医科学性认识问题不解决、对方会利用中医“不科学”进行打压!这样,即使中医疗效再好!病员也会在 “不科学”的反对声中4966逐渐萎缩,没有病员、何谈发展!何谈走向世界!生存竞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法则!谁也无法违抗、加强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科学基础研究!提高中医从业人员的现代科学意识、在中医辨证论治的过程中。多向病员解释中医治病的现代科学依据!将能使中医被现代更多的人所接受,西方人相信科学!中医的科学性解决了!中医在国外的生存基础也就坚实了。一有科学,二有疗效,生存竞争中的反对者也6689就无能为力了。加强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科学基础研究!是中医自身生存发展的必要。   在中医医疗理论中,思维的能动性受到了特别的青睐,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科学基础研究!将力图运用现代自然科学和哲学前沿研究成果!包括自然观!科学哲学,物理学、生物学。医学!思维科学及系统论等等!充分论证思维0730的物质性!思维作为一种场物质除可在体内作为神经电流传播之外,还可以在空间直接传播!它既为气功医疗铺就科学大道、也为骗子和9200封建迷信愚弄百姓,骗取钱财设置不可逾越的障碍,思维物质本质的揭示、将为人类生产力的再次解放铺平道路,   人们常说东方人习惯于宏观整体思维方式。西方人习惯于微观实证思维方式、近代西方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表明。8883在科学的进步中!西方人的“务实3010”比东方人的“务虚”有更多的优越性!当然也有人说,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不是比西方人落后!而是与科学发展的时代不配套。中国人的宏观0450整体性思维方式、很可能在21世纪的科学发展中有大的作为,   其实。“务实”也好。“务虚”也好!“作5780为”也好!“无为”也好,它们在过去科学发展中的作用已成为历史!历史自有公论!我们的眼光应放在时代的进步上、21世纪是东西方两种思维方式融合的时代、用惯了微观实证和还原论思维方法的西方人。今天主动提出21世纪科学的发展需要向东方人的宏观整体系统思维方式回归、那么用惯了宏观整体系统思维方式的中国人,当然也应在微观实证及还原论思维方式上补补课!充分了解西方的物质结构学说,人体结构学说!将微观1992实证与宏观整体思维方式整合起来、21世纪的科学将会是两种思维方式交汇结出的丰硕成果。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科学基础研究,将以自己的丰硕成果,实践这一预言、如果把阴阳与五行的结合,看作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成熟的第一个里程碑、那么!西方结构观和东方运动观的结合以及东方宏观整体思维方式和西方微观实证思维方式的融合,将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成熟的第二个里程碑!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科学基础研究将是这一里程碑下的奠基石!   总之,西7101方科学在近代的迅猛发展!不能表明在未来仍能独领风骚!在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科学研究中、我们既不能厚此薄彼。也不能妄自尊大,应理性地审视自我、学习西方之长!克服东方之短、摒弃西方之短、弘扬东方之长。在东西方文化合流中占领新8739的科学桥头堡!建立新中医学或系统医学、让中医走向世界,是我们从事本研究的根本目的。诚然!它对弘扬中华文化、提升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科学基础研究必须有科学的研究方法,首先必须深入研究中医自身的理论基础!中医有数千年的发展史!在2827中国传统文化中?与其他学科相比中医有完整的理论体系。临床经验也极为丰富,深入研究中医基础理论?学习中医临床经验!是研究中医理论现代科学基础的前提和首要条件!《黄帝内经》,《伤寒论》!《本草纲目》……应是必读之书。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完全弄懂弄通了中医理论的实质。才有可能去寻求其与现代自然科学。尤其是西医的联系与区别,其二、必须深入研究并掌握人体自身的6353解剖学结构和现代生理学,从现代生理学和现代医学的视角掌握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救治的基本原理,将其与中医辨证论治进行比较。归纳1587总结出相同和差异、从本质上寻找它们的内在联系、其三。要十分关注近百年来!尤其是近50年来中西医结合的前沿研究成果!了解研究先驱们的成功与失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只有站在前人的肩上才能看得更高更远,保证自己的研究不走弯路,取得比前人更大更好的成果。其四。必须理论联8404系实际。研究中一定要将研究所得的结论和预言到医疗实践和科学研究中去加以验证!切不可空中楼阁、夸夸其谈、其五!研究队伍,中西医从医人员和研究人员的结合是基础!但应注意吸收自然科学工作者!尤其是理论物理学家和科学哲学家的参与、他们的加盟将会大大扩展研究视角和思路!弥补业内人员所受的专业知识的局限和禁锢!   总之!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科学基础研究必须切实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中为西用、中西合璧、广纳百川,众采百家之长!。

中医五行石什么

  中医五行。是中国传统五行学说在中医方面的运用,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五类物质的运动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   具有温热!升腾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    具有承载!生化,受纳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 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 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的事物,均归属于水、 五行学说用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来阐释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静止的,而是在不5356断的相生!相克的运动中维持协调平衡的! 在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相1640克的联系规律,所谓相生!即相互资生,促进 中医五行,助长之意,所谓相克、即相互制约,克服。抑制之意、生克是五行学说用以概括和说明事物联系和发展变化的基本观点、   五行相生的规律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的规律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五行属性归类历代医家为了说明人体内外的整体性和复杂性!亦把人体的脏腑组织、生理活动、病理反应。以及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自然界事物作了广泛地联系、   (1)以五行之特性!说明五脏之功能!如木性生发条达、肝8754性喜条达而主疏泄,水性滋润下行!肾藏精而主水!因此、肝属木、肾主水!其它脏2577腑亦是如此! (2)形成了以五脏为主体,外应五方!五季。五气等!内联五脏。五官、形体!情志等的五个功能活动系统。。

中医五行的介绍

   中医五行是汉族传统的五行学说在中医方面的运用。五行学说是古代汉族人民创造的一种哲9719学思想?以日常生活的五种物质:金、木,水。火。土元素!作为构成宇宙万物及各种自然1150现象变化的基础,它是用来阐释事物之2446间相互关系的抽象概念,具有广泛的涵义。并非仅指五种具体物质本身!五行学说是以五种物质的功能属性来归纳事物或现象的属性,并以五者之间的相互滋生,相互制约来论述和推演事物或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运动变化规律。五行学说在中医学的应用、主要是以五行的特性来分析研究机体的脏腑、经络!生理功能的五行属性和相互关系、以及阐释它们在病理情况下的相互影响!,

中医里心脏在五行中属什么

  属火!主神明、   9927来自UC浏览器,

经常做梦是肝脏不好吗,该怎么养肝?

  梦多未必肝不好!算一。应该是心理宋合证、二,肾虚,大脑供7140血不足,缺血。以补为主,

中医的五行学说是什么?

2040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成就!五行学说 即是用木,火,土。金,水五个哲学范畴来概括客观世界中的不同事物属性、并用五行相生相克的动态模式来说明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和转化规律。五行学说中以五脏配五行即:肝与木,心与火,脾与土!金与肺!水与肾,五脏与五行相生相克应保持相对平衡和稳定!和谐相处、如果五脏与五行发生失调,出现太过。不及或反侮,也会致疾病的发生,这对于推断疾病的好转和恶变,治疗方法!提供了充足依据、中医主要运用五行学说阐述五脏六腑间的功能联系以及脏腑失衡时疾病发生的机理、也用以指导脏腑疾病的治疗,   。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