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易经入门

什么是《易经》

  易经  1255 《易经》指夏代的《连山》。商代的《归藏》及周代的《周易》、这三部经卦书统称为易经!其中《连山》,《归藏》已失传,传世6130的只有《周易》一本,5808从本质上来讲!《易经》是阐述关于变化之书。长期被用作“卜筮”,“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 《易经》含盖万有!纲纪群伦!是中国传0315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广大精微,包罗万象。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   中文名   易经   类 别   古代经卦   涵 盖   《连山》,《归藏》。《周易》   时 间   夏代至周代   《易经》!分为三部、夏代的《连山》,商代的《归藏》[1] 。周代的《周易》、并称为三易、东汉学者桓谭在《新论正经》中说:“《连山》八万言!《归藏》四千三百言(秦朝精简本)。《连山》藏于兰台、《归藏》藏于太卜!”《连山》与《归藏》魏晋之后下落不明或被佛道吸收作经或亡佚,成为中华文化领域里的千古之谜!   关于“三易”之说!《周礼》“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易》!二曰《归藏易》!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卦六四有四”,就是说、在周朝《连山易》。《归藏易》,《周易》这三个易由卜官掌控,对国家大事。军事战争!祭祀活动进行预测。   [。

什么是易经?

  《易经》是中国古代一部神秘的著作!因为流行在周朝,所以叫《周易》、并被儒家尊为群经之首,从其编排体例及文字内容看!是占卜用书,本条目讨论宽泛的易经、即包括《易经》和《易传》在内?在古籍里仅提到名字的“连山”、“归藏”(无论是否事实存在)则不予讨论、     秦始皇焚书坑儒之时。李斯偷偷将《易经》列入医术占卜之书而得以幸免,   9047  关于其作者,《史记》载“文王拘而演周易”!故古人多依司马迁之说而认7108同《易经》乃周文王所著!今人则有不同观点!由于成0711书很早!文字含义随时代演变,《易经》的内容在春秋战国时便已不易读懂?为此古人专门撰写了《易传》以解读《易经》。今天我们所说的“周易”通常指《易经》和《易传》二者的结合,     有人认为。占卜之书的性质并不能掩盖《易经》作为一部伟大著作的价值、占卜起源于人类解释世界的渴望。哲学的萌芽从原始宗教中生发出来,《易经》为此提供了很好的例证。中国哲学中阴阳相生相克。对立统一的基础理论。便是根植4947于《易经》!后人从《易经》中发展出了复杂的哲学系统。儒家和道教的学说均明显受到《易经》的影响!今人更是从《易经》中解读出哲学!政治,历史!军事。民俗等诸多方面的研究价值、     根据《周礼》的记载,占卜有“三易之法”!《易经》只是其中之一!另两部《连山》!《归藏》均已失传,     《易》被其后的诸多研究者所推崇,许多易学研究者都是当时公认的渊博学者。研究周易的大致可分为两个学派:义理派和象数派!义理派注重发掘周易的哲学价值!象数派则着重将周易用于占卜、前者如东汉王弼!北宋程颐,后者如西汉京房、北宋邵雍,像广为人知的河图洛书!太极图(含阴阳鱼的圆形图案)等、都7648是《易经》原著中所无,后人根据对《易经》的理解添加进去的,     现在流传下来的《周易》有两部分组成:     《易经》:共六十四卦,每卦的内容包括卦画!卦词。爻题。爻辞、形象地说。六十四卦4608如同著作的六十四章!卦画如同每章的序号,卦辞如同每章的题目和主旨!每卦六爻如同六个小节!爻题如3142同每节的序号!1758爻辞如同每节的内容。六十四卦共384爻。但为首的两卦乾和坤各多一爻!所以共3867793条爻辞!   《易传》:有十篇,又称“十翼”,是对《易经》9158的注释,《十翼》包括:一。彖上传(《周易》每卦有“象辞”!《彖传》就是解释“彖辞”的话)、二!彖下传、三。象上传(又称“大象”)!四。象下传(又称“小象”),五,系辞上传。六!系辞下传!七,文言传(文言是解释二卦经文的言语),八!序卦传!九,说卦传!十。杂卦传。   在唐朝之前,《十翼》一般都认为是孔1521子作的?到了宋朝!欧阳修首先提出疑问,朱熹则深信不疑、现在已证明非孔子所作?吕绍纲先生说道:“《易传》已经是《周易》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离开《易传》研究《周易》。像汉人那样另搞一套!是一条绝路,没办法走通、”     《易经》包含一套独特的符号系统、用阳爻“—”(一个长横)和阴爻“--”(两个短横)三个一组相叠构成八卦!六个一组相叠构成六十四卦?八卦分别象征天。地,水,火、风、雷。山、泽、以及这八种事物内涵的特质,并借由以上特质可以取类比像万事万物!     《易经》六十四卦的顺序绝非随意排列,而是象征了事物的发展过程!每卦的卦画也富有深意,首两卦乾和坤3139各象征天地?又不0995仅止于天地!抽象出了世界初始状态中纯阳和1791纯阴的性质?接着阴阳相荡!化生万物,接下来的一卦便是“屯”,描述了世界初生时混沌的状态......      至第六十三卦为既济。其卦画是阴爻与阳爻均匀分布。并且阳爻居于奇数位(阳位)。阴爻居于偶数位(阴位),意思是阴阳3661已发展至完全调和的平衡态!似乎世界归于静止了、但《易经》令人叹服......余下全文>>、

《易经》六传有哪些

  没5288有易经六传的说法啊!   你说的是不是六艺经传。   六艺经传:“六艺”指《易》,《诗》!《书》,《礼》、《乐》、《春秋》等六种课本!   经。指六经的原文、“传”!不同于《史记》中的“列传”!《水浒传9719》等的“传”字,它是阐述儒家经义的文字,“传”即是阐述,解释的意思,也就是8747解经的?如《春秋左氏传》是解释《春秋》经的?《毛诗传》是解释《毛诗》的、因此,古书中常说的“经传”、即是指经书和古人解释1274经书的那些文字!   “六艺经传”一词源于《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所引其父司马谈之言:“夫儒者六艺为法,六艺经传以千万数,累世不能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

易经来是骗人的吗

  当然不是!华夏8287文化历史悠久、

易经有何实用性?

  易经是群经之始、经典中的经典。哲学中的哲学,科学中的科学。咱们中华民族上古时期数学就很发达就来源于易经,把易经看做算命都是它的小道而已?只是人们不去深研的结果!他对于你的为人处世!如何做事,创世,都有很大帮助、在于你自己能领悟多少!运用多少、,

《易经》是怎样的一本书…

  作者 “易更三圣”,这是秦,汉以后的作者,对于上古形成易学传统者公认的定说。也是我们现在开始研究易学者必须先得了解的问题, 秦、汉以后!儒家学者的0847共同认定!开始画八卦的、是我们的老祖宗伏羲氏!演绎八卦的。当然是周文王。发扬易学精义的,便是孔子!因此说“易更三圣”?就是指画卦者伏羲,演卦者文王!传述者孔子,事实上!文王演卦而作“卦辞”、他的独生子周公又祖述文王的思想!而发扬扩充之。便著了“爻辞”,为什么三圣3838之中却不提到周公呢!据汉儒的解释、根据古代宗法的观念。父子相从。因此三圣之中便不另外提到周公了。关于这个问题。如此结案,是否公允而有理!还是很难认定? 开始画卦的。当然是伏羲。这是毫无疑问的事!经过文王演卦!周公祖述!孔子发扬以后、硬要赖掉周公在文体学术上的功劳。0018恐怕孔子梦对周公时!于心难安!同时,又轻易地溜掉“更三圣”的这个“更”字,也不应该!古文更字又有曾经的意思!所谓“易更三圣”才、是指易学经过三位圣人学者的整理。才得发扬光大。 由伏羲画八卦开始!到了商、周之际、再经过文王,周公、孔子三圣的研究和著述、才建立了《周易》学术思想的系统。因此。可知“易更三圣”一语、严格的说,应该是对《周易》一书而言、如果说对所有易学系统来说。硬拉下伏羲来凑合三圣。似乎有点牵强,连带这个问题而来的,便是“文王演易”和重复演绎为六十四卦的问题了、 伏羲画卦,这是古今公认的事实!由八卦演绎成六十四卦,却有四种说法:(一)认为六十四卦也是伏羲所排列的!(二)有的认为六十四卦也是文王的演绎,(三)认为由八卦重复排演成六十四卦的是神农氏,(四)认为重复演卦的人是夏禹,主张第一说的,以王弼(辅嗣)等为最有力,主张第二说的2427是司马迁等。主张第三1710说的是郑玄等。主张第四说的是孙盛等, 要把这四种说法加汉考据确定、实在不容易,而且几乎是绝不可能的事,至于认定重复卦象的人是周文王!大概6252是从“文王演易”这个“演”字、不能硬说就是演绎六十四卦的涵义。只能说是对《周易》一书六十四卦排列的次序和方式。以及《周易》书中对卦爻辞的演义而言、这是无可否认的!都是文王的杰作,至于伏羲画出的卦象、它的原来次序程式究竟是如何排演的,为什么《连山易》的排列以艮卦为首,《归藏易》的排列为什么以坤卦为首等问题、都是值得研究的。王辅嗣的主张。认为重复排演六十四卦者、仍是伏羲的创作?这是最为有理的、《十翼》的作者及其他 研究易学!都须知道有汉儒郑玄所提出的《十翼》之说、“翼”。当然是羽翼的意思!《周易》一书的内容!有十种论著、都是辅8123翼易学!发扬而光大之的主要著作!这便是:①上经的彖辞。②下经的彖辞,③上经的象辞!④下经的象辞。⑤《系辞上传》,⑥《系辞下传》,⑦《文言》!⑧《说卦传》。8866⑨《序卦传》!⑩《杂卦传》!这是郑氏对于《周易》内容所作的分类范围!凡欲研究易学者。应当先加了解、 至于有关《十5139翼》的作者问题,大致说来,又有三种异9968同的见解! 一般的认定、《十翼》都出于孔子的手笔、这是传统的观念。完全是从尊孔的意识出发的。 其次。认为文王作卦辞!当然没有问题!但是象辞也是周公的著作、并且根据《左传》中“韩宣子适鲁。见易象”说:“吾乃知周公之德”的话!更为有力的佐证!汉末8247的学者马融,陆绩等,都同意主张此说, 事实上!象辞6806与彖辞对卦象的论断、有许多地方!彼此互6436有出入!实在难以确认同是一人的观点。复次,除了象辞、彖辞以外!关于《系传》以及《序卦》。《说卦》等篇。不但7921它的文词!思想。处处有先后异同的论调,严格说来。绝对不能认为都是孔子的手笔、其中有3904许多观念!可能都是孔子以后后人的著作。或者可以说是孔门弟子们的著作!统统归并于夫子的名下,那也是古代著述中常有的事!,

怎么理解易经?

  在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里,如果我们仔细去研究就会发现、中华文明为什么会那么了不起。这个跟我们一直传承《易经》的精神是分不开的,《易经》的传承!几千年下来都是一脉相承的、只是到宋代以后就日渐式微(包括对整个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很多人怀疑中国文化!说中国人为什么不如西方人那么厉害。也有7584人怀疑中医,说中医不5921如西医好,其实这不是中国文化有问题。是应用中国文化的人出了问题!我们对文化的理4618解出了问题!不是中医有什么问题、是应用中医的人出了问题!   《易经》不是一,二个人写的、它是集体创作的、而且不是普通人的集体创作、而是圣人的集体创作?因此、我提出一个概念:即书的“能量体系”的概念,很多人没有这个概念,以为“读什么书都4905可以”、确实什么书都开卷都有益!但能量是不同的,如果我们把现在的小学课本的能量单位定义为1、那么《三字经》的能量就要超过小学课本100倍、它就有100的能量,《论语》比3924《三字经》又要超过100倍,可以达到1万的能量。那《易经》呢!她的能量跟《论语》相比?又要超7426过100倍,   所以、没有学习《易经》的人是不清楚这里面的厉害关系的!我们读了《易经》!站在《易经》的高度去看世界上的事情。去读世界上其它的书、就会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一会如果有时间!我也把四书串起来给大家讲解一下!让大家感受一下通过易经的视角读书的不同境界、从《易经》的角度讲解四书!里边的道理是非常清楚的。如果没有读《易经》,按照现在专家学者的解释,诚然他们对这些书的解释不是没有道理。也是有道理、反正也是9115一家之言嘛、但是一般的解释,我们给的定义为。也就是小学生的水平。   因为《易经》是这么多圣人写的!它的能量非常的充足!我们知道!任何一本书如果是圣人写的、那就是不得了!大家知道《黄帝内经》,是圣人写的、《道德经》也是圣人写的,所以、它们的能量系统也很充足!经典的这个“经”字,相信很多人也是不太清楚的!一般圣人写的才叫“经”!它们的能量都很大!而《易经》是由十几位圣人写的,大家可以想像她的能量有多大!这么高能量的书、如果我们不读!那真的是太可惜了!   身为中国人,我们应当非常的自豪,佛教讲:“人身难得?真法难求!中国难生、”生在我们中国,是非常不容易的、如果一不小心投胎到了非洲!你要想读什么经书!那就难了。因为非洲基本上没什么经书。投胎到美国!就有一本经书?叫做《圣经》,犹太人他们很厉害!很了不起,他们就会读这一本经。他们的小孩从小就读熟。背熟!所以犹太人在世界上680位诺贝尔奖得主当中。犹太人占了138位、因为诺贝尔奖是近100年的事情!而恰恰是这100年,中国人数典忘祖不学经典。特别是不学易经、所以中国在这100年是相当衰落的!   《易经》的价值、我们有四句话来形容、第一句叫“群经之首”!在我们中国!所有的书中。没有一本书有这样的美称,群经到底有多少经呢,我把经典做了一个分类、我们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这些都是基础类的、所谓基础类的、就是教你怎6040么做人的。这些经典、一个小孩的培养!现在中国的许多家长可以说是完全颠倒的!小1250孩的培养跟盖房子一样,第一步、打地基!打地基的同时。你要设计好准备盖多少层的楼、6991这就有一个结构的问题!打好地基、做好结构, 还要装修、现在我们的教育统统停留在装修的层面:弹琴,跳舞,画画。学英语、学数学等,这所有的都不4481能解决做人的问题,基础类经典是解决一个人的地基问题:怎么做人、   有了地基会做人还不行,还要学会做事、所以要有结构类的经典,我们要学习整个世界运行的规律!以及做人做事的规律!讲解世界天地之道变化规律的!首当其冲就是《易经》,这些“经”都是圣人所整理所撰写的, 所以放在结构类里,有《孝经》。《诗经》、《道德经》,《黄帝内经》!《金刚经》……我们列在这里的已经包含了儒家的道家的医家的佛家的,“儒释道医”四家9392的经典!我们也不讲这些经典有什么用处。我们只设想一下,假设我们自己从小就把这些经典读完了。想想我们现在会是什么状态,那假设我们自己的孩子从小就把这些学进去, 又会是什么状态,所以教育很简单、就是读经典。但现在的家长都不懂这个规律、花很多精力很多时间在学钢琴学跳舞,而且花很多精力时间陪他在那里学,   第三类是装修类的。我们多数的家长就喜欢装修,《唐诗》,《宋词8517》是装修!所以一般都会给孩子学。唱歌,跳舞是装修!也会给孩子学习。装修好不好呢,如果只有装修!是什么情况呢。我们看看最近的一条新闻!上海一栋13层的楼房倒塌, 我给大家看一下相片,是建筑史上一个叹为观止的典型案例。这栋楼就3739这么平平的?好像是中了迷药似的缓缓地就倒下来了,而且没有坏。还可以住。这个楼可怕在哪里!它的柱子比手臂大不了多少。它的钢筋跟小手指那样小!这种楼你要是买到了。太可怕了,好在那些住户还没住进去啊!这种6288完全没有地基的楼房!竟然能通过这么多质量部门的检查、那我们教育一个人、培5461养一个孩子。因为我们不知道地基不知道结构、所以培养出大量的没有地基没有结构的人、这些人跟建筑上的难道不是一个样么、也2166是豆腐渣工程啊,所以!现在我们也就不难理解, 在社会上为什么每天这么多人会自杀!杀人、这就是装修之害,太严重了。事实上登报的是少数,大部份是没有见报的!死了就死了,大家都不知道。   结构类经典中、如果学了《易经》、《易经》的第一卦。就有“君子自强不息”!如果小孩有这条信念!就具有了一个非常大的结构!一根钢粱就出来了,第二卦、第二句9789话:“君子厚德载物”?所以一个孩子如果学了《易经》!只要有了这6401两句话、就可以确保他一辈子都不可能自杀。所以。《易经》作为群经之首的重要性就可见一斑了,   说明易经重要性的第二句话。易经是“文化之源”!    我们中国的文化!主要包括“儒释道医”?佛教很重要的一个思想!是劝人向善!要“2684行善积德”?那么“行善积德”的这个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呢? 我们一起看看, 《易经》里写得明明白白!叫做“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易经》1633里也写了:“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所以我们做君子要“勿以善小而不为。4097勿以恶小而为之!”这些话的意思、与佛教劝人向善是不是一模一样、所以很显然!佛教劝人向善的思想!出自《易经》。   佛教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生死问题。如何离苦得乐。往生净土。昨天晚上跟几9182个朋友一起交流!我就把这个观点讲得比较系统!在这里讲了一下, 《易经》里大量存在着这样的话?易经是研究什么的呢!“昔者圣人之8679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这些都不难看出!《易经9184》研究的。同样是生死问题。跟佛教是相通的?    道教也有很多观点。我们回头一看、跟《易经》差不多一模一样:“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道德经》里写的!《易经》里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些话听起来好像是一模一样!是不是、《道德经》讲累积:“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易经》里讲:“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道德经》讲:“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易经》里讲:“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这些意思都是一模一样的。只不过行文有所不同而已。可见道家的思想!也是完全出自《易经》,   我们很多的古人?这些古圣人!是读什么经典的!如果我们这样问?就可以知道,老子其实也是读《易经》的、儒教就更不用说了,把《易经》尊为群经之首的主要就是儒教,我们认为。儒教的开山祖师是孔子!其实也不是孔子!儒教早就存在!孔子只不过集大成者?他把这些东西做了整理,做了一个0386发扬光大!那么我们学习孔子!请问孔子学什么,这又是一个很好的问题!   儒教里面讲的五伦关系:“群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5491在《易经》里面!我们同样看得到这样的描述:“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措,”看到没有、这里不仅是讲五伦,而是讲五伦的来源、儒门重视的五伦关系,显然源出《易经》、   《易经》有一个家人卦!专门2333讲家庭的关系:“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现在我们很多女同志不知道这个道理:女性是主内的!男性是主外的。但是9779现在很多家庭颠倒了!女同志主外!男同志主内、如果我们能够处理好其中的关系!男女的地位进0888行调换!正确处理好!也无妨!可能也是因为社会发展的趋势、但是毕竟不符合中国的传统文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天地的大义就是如此、这种天地定位、你不是随便否定它就能否定的!天地就有这么样的定位,“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母就像皇帝,就像一个国家2558的皇帝!它后面还说:“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   所以我在讲教育的时候,我们主张教育孩子要6423不离家庭,因为很多人7599把孩子送到别的地方去?交给别人教!反正有钱嘛。把他送走。以为教育就会成功,其实成功不成功我们另当别论,就算成功了。那个成功的!还是你的孩子吗,自己想一想。十几年都不跟你在一起、一起生活,一起成长。你只不过给了他钱而已。你根本没有承担教育的责任、一个家庭里。没有小孩是不成家的,父母没有孩子。家庭不成家。孩子没有父母、孩子各方面也是不健康的、所以我们主张要有“家道”、而6074“家道”在中国文化里面!是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的!在《大学》里就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跟家道有非常大的关系!你修身再好!齐不了家、你怎么治国!怎么平天下!家道五伦关系!就是出自《易经》、   我们做了这样的一个类比、说明它是文化之源、不仅这些,在医道!武术。书法,琴棋各方面!都是如此、我们这里有练太极的同志!太极的思维是不是来自《易经》!还有我们下的象棋?围棋,那个原理、也是出自《易经》!天圆地方!棋盘是方的,棋子是圆的,它都有一定的道理。武术。太极拳就更1433加如此了!太极就是讲阴阳和谐的!它随时都注意这种和谐、所以说!中国文化没有一个地方。没有一个领域不是来源9083于《易经》的!   第三句说明易经重要的话。是“智慧之海”!   我们在学习《易经》的时候,不断有人问:“老师。你每读一遍《易经》到底有什么感悟,”我说不一定。有时候这句话冒出来,搞明白了,有时候就那句话冒出来,搞明白了。读经典,不是要求你把《易经》全部搞懂。我相信到现在、没有一个人敢说自己全部搞明白了《易经》。连孔子都不敢说他完全弄懂了《易经》,所以他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他认为自己还有不懂的地方,还要继续学习、《易经》是我们要终生学习的、绝对不能认为自己能够全部弄懂《易经》、我们只要能懂《易经》的一点点。就很了8343不起了,我也一样。只6135懂了一点点!我每次读都会增加一点点,可能永远也不能把它全部读懂。但是这一点点1453对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很重要,   《易经》里!我们明白一句话都不得了、就讲“自强不息”,《易经》乾卦里的这句话, 那些自杀的孩子如果能够明白“自强不息”、这一辈子是不是不会自杀了。什么叫“悟”。明白是不行的?别人告诉我们意思,我们好象明白了、但是如果不是“悟”出来的!遇到困难时、我们同样会不行、所以要用生命去体会、什么叫开悟、自己7568突然明白了一句话,然后在生活当中、只要碰到这样的事情,我们就会自然地按照这样的规律去做,这才是真正的“悟”,我们读得越多,就会悟得越多、   《易经》是智慧之海、《易经》的每一卦每一爻每一个字,可以说都是充满智慧。只不过我们有没有这个能力!能不能“悟”到的问题。   易经重要性的第四句话!是“生命宝藏”?这个必须等到我们每人读到100遍以上才好说。到那时!也许大家自己已经悟到很多了!或者看别人8573讲的内容可能就比较容易看得明白了,   就像那个“道”字,如果我们想研究。就把那个“道”字好好地写,好好地研究,如果我们9019把那个“道”字!能够弄明白,把它的每一撇每一竖搞明白、突然有顿悟、欢迎你1659来找我?看看你的“悟”跟我的“悟”是不是一样,我研究这个“道”字、研究到最后的时候、我是非常吃惊的、因为它跟佛教那些最高层的佛理相通!是完全告诉了我们这个生命的秘密、生命的本源、   孔子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他讲“五十以学易”、现3990在的许多专家就认为孔子是五十岁才学《易经》的、有天晚上4点多!我睡不着觉,就专门思考这个“五十”的问题。记得师傅曾经说过。“五十”不是五十岁!但“五十”是什么呢!   在中国的文化里边!这个“5766五十”,有着专门的含义,在五行里、“五”跟“十”代表什么、五行里“五”跟“十”代表什么,对,代表土、“五”跟“十”是土,我突然想到。在周易里面!九五,六五。在乾坤两卦里边,把这个“五”跟“十”写得非常清楚,《易经》坤卦的六五,文言部分!如果我们读一下:“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这是一个非常高的状态,黄中!“黄”是土,“中8154”也是土!“五”也是土,   我们学《大学》!大家知道《大学》什么意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大学是大人之学、那大人是什么!如果不学《易经》!可能我们永远也不知道什么叫大人、《易经》九五的文言里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2227与日月合其明。与9102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这样的人才能叫做大人、而能达到这样一个状态的人?就是圣人。   九五!六五,二个五合之为十。所以这个“五十”,我们学习易经!应该了解什么叫做“五十”,“五十以学易”。如果我们换一下、“以五十学易”,这个“以”字、就能够明白了,是使用、达到的意思。   孔子说五十岁,用的是这个格式!“五十而知天命”,这个才是五十岁。中间用了“而”字,起转折、所以“五十以”跟“五十而”是完全不同的、古人0168用字相当考究。不可能在这里用混的。1714许多专家学者因为没有能够这样深入的去学习、去体悟、所以他就把“五十以学易”翻译成“五十岁学易经”?说孔子“五十岁”才学易经、道理上是讲不通的,前面还有一个“加7618我数年”?这又是什么意思呢,就算是五十岁,加几年是什么意思呢,并且孔子说自己五十岁已经知天命。如果还没有学易经。这是完全说不通的、   到这里我们真正去体悟圣人的话。明白孔子到了晚年、因为非常喜欢《易经》,但是对于《易经》!认为自己并没有达到五十的最高状态,所以他想叫上天再给自己多几年时间。继续学《易经》、学到五十这个标准、他就觉得无憾了,如果没有用心体会圣人的用心。要把这9623句话解释清楚是非常困难的。只有《易经》读得相当熟、在乾坤两卦里!真正领会了九五和六五的状态、才有可能体会到圣人的用心、这也是知类通达的状态。8860明白了这个就知道。孔子对《易经》的评价是相当高的,   在历史上,还有很多人对《易经》也有很高的评价!像医圣孙思邈就1491说:“不知易,无以言太医,”一个医生没有学过《易经》。不懂《易经》的原理。9815他是不配做真正的医生的!   唐代的名相虞世南?他也说过一句话:“不知易。不可为将帅。”所以之后的统帅,基本上都是精通《易经》的!这一句话可以扩展到很多地方、“不知易。无以言军事”、“不知易、无5314以言外交”!“不知易、无以言教育”!那么我们现在的状态是如何呢、举国而知易者?鲜矣。不懂《易经》却在当老师、搞教育,不懂《易经》却当医生、所以这两大领域都存在非常多的问题!教育跟医疗都是社会问题的重灾区、因为很多错误的观念,让我们付出许多生命这样惨重的代价,但是我们仍然不知道原因在哪里、   中国历史上下几千年。因为《易经》而成就的杰出人物真是太多了?   生在我们中国很幸运,因为我们有很多经典,但是有没有一本经典,我们读了以后!我们能够像《易经》这样、能够得到一个这样肯定的答复。比如说我们读了《三字经》、将来能不能成大材、可能没人敢给肯定的答案、我们读了《弟子规》。将来能不能成大材。我们不知道、但是我们只要真的读通了《易经》,那么可以8856告诉肯定的说!绝对可以承担大任!可以做大材使用、   我们中国的许多杰出人物?我们回顾历史,去看看周文王!姜太公。孔子。孟子。刘伯温、诸葛亮。毛泽东。他们是不是都学了《易经》,答案是肯定的、他们有没有学《三字经》、《弟子规》呢!不知道!其实可以肯定的说、圣人都没有学这些,因为《三字经》!《弟子规》是很晚的时候出现的。圣人的年代要早得多,我们读书,杂七杂八的书都读!你不如就读5528一本《易经》,你读1000本都不如读一本《易经》!这叫做杂书万卷。不如经书一部,。

易经是谁著作的...

  《易经》是中国儒家典籍,六经之一!原名《易》,《周易》。汉代人通称为《易经》。古人向神灵卜问吉凶的方法!有龟卜和占筮!筮用蓍草、按一定法式推算出数目、求得某种卦象、依据卦辞,爻3218辞推测所问事情的后果,据《周礼·春官·宗伯》记载,上古时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连山易,归藏易皆佚。仅《周易》存世,“易”字!一说为“简易”之义!另6067一说为“变易”之义!意为以揲蓍数目之变、推求问事之变!借以释疑!“易”1654前“周”字!一说指周代人的筮法,一说指周遍之易。即探求普遍的变易法则!汉代人所说的《周易》、包括经、传两部分!传是对经的解释,《易经》则指六十四卦的卦象。卦辞!爻辞而言,     《易经》成书于何时,作于何人,迄今无定论、《汉书·艺文志》提出“人更三圣”说、认为伏羲氏画八卦,周文王演为六十四卦!作卦辞和爻辞、孔子作传以解经。“五四”运动以后、史学界1893对传统说法提出怀疑,认为卦和爻辞中讲到周文王以后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足证《易经》成书非出于一时一人之手。4853因此出现了周初说。春秋中期说和战国说!所据不一。、

易经怎么算卦

  du知道军其实都说了!!现在主流是纳甲筮法和梅花易数也就是所谓的六爻和梅花易     易经本身是讲卦爻的阴阳规律的。儒家的辞是儒家对于这种规律填补了辞、作为自己的一种人生态度,但是现在摆地摊的或者江相派的却拿着儒家的辞去用来算卦。!然后依靠辞这种马后炮圆的概念导致很多人以为算卦是语言学是心理学,、。     不管算卦还是算命还是风水都是很严谨的、都是从阴阳的消8591长一步一步推导过来的,就如同从最基本的加减乘除到微积分一样。,也不是几个月几天就能学会的!、

为什么学习易经?

  它够大,大到没有外部!它又足够小,小到没有里面、不论是宇宙、天文!天文、治国!理政,人生、职场、家庭等,都能够从易经里找到规律、《易经》是解开宇宙人生密码的宝典,   这段时间正好有一个机缘。看完了曾仕强教授写的《易经的奥妙》这本书,深深4719被易经的聪慧吸收。简直是一口吻读完。还不过瘾!又买来几本讲易经的书。《易经》这本奇书!能解答人生中的很多困惑。值得每个人去2616研究和学习,   作为一个君子,要做到“君子不器”,就是说君子不能像一个外形固定的器皿一样原封不动,而是要依据实践状况不时的调整,能屈能伸。才干达成目的,完成胜利。   它是圆形的。阐明宇宙一切都请求圆满,所以不要做一个有棱角的人、经常跟他人吵架!就容易伤害他人!很多事就不容易办成。所以一定要圆!可圆不是世故。做人绝不能够世故、但一定要圆通!!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