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易经入门

五行学说的五行指什么

  人体来说五行为心肝脾肺肾、季节来说是:春夏秋冬长夏。元素来说:金木水火土,方位是:东南9471西北中,

五行学说是什么?阴阳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是一种朴素的辩证法。阴阳主要用来说明人体的对立统一规律、五行主要用来说明人体内部的复杂联系及生克制化规律等等。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说:“古代的辩证法带着自发的朴素的性质!根据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还不可能有完备的理论,因而不能完全的解释宇宙”、因此、不能把中医朴素的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相等同混淆、尤其是五行学说他虽6386然认识到人体内外环境是相互联系的,但他还没有能够真正的揭示出这种关系的实质!至于它以五行推演归类!对复杂的事物进行机械的推理、甚至主观臆测等方面、就很难避免陷入唯心论和形而上学了! 我们学习阴阳五行学说、应该“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绝不能无批判的兼收并蓄!(上段来源于中医基5398础学6页)详情【中医基础学】【奇门遁甲】等书籍?、

什么是五行学说?什么是阴阳学说?

  五行。即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   五行学说认为世界上的一2306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而生成的,同时,还9177以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来阐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在不断的相生、相克的运动之中维持着协调平衡,这即是五行学说的基0215本涵义。   这种观点中是建国以后,老中医为了表明中医思想具有唯物主义特征而注释的,   [第二种观点]   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运动方式。我国古代思想家用五行理论来说明世界万物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中医用五行来解释生理病理上的种种现象,预测未来的人用五行相生相克来推算人的命运。在这一观点中?“行”被理解成运动、   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朴素的辨证唯物的哲学思想!因此,古代医7761学家借用阴阳五行学说来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的各种现象,并用以指导总结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这就逐渐形成了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的祖国医学理论体系!   阴阳学说是以自然界运动变化的现象和规律来探讨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的变化,从而说明人体的机能活动。组织结构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任何事物均可以阴阳来划分!2241凡是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属于阴、我们把对于人体具有推进。温煦、兴奋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统归于阳,对于6020人体具有凝聚,滋润,抑制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归于阴、阴阳是相互关联的一种事物或0274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阴阳学说认为:自然界任何事物或现象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互根互用的阴阳两个方面!阴阳是对相关事物或现象相对属性或同一事物内部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阴阳学说认为: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并不是处于静止和不变的状态,而是始终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阴阳者,有名而无形”――《7896灵枢·阴阳系日月》!“一阴一阳之谓道”――《易传·系辞》 道:指“道理”,“规律”“阴阳者,天地之道,万物之纳纪、变畅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五行学说本身就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能算准? 以金生水为了例子,众所周知金是不能生水胡

  1,五行学说本身就是错误的, 谁说的,他算权威吗、有什么根据, 2。为什么还能算准? 这就是说、它是对的 3!金生水……,这个确实很难理解。用原意、你也未必满意, 古人、毕竟对一些物理化学现象理解不深、金属加热可以0902变成液态……古人就理解是金生出的。 举例吧,夏天、 水管外的凝结的水珠。金属8310是最明显的 、现代人!没有一定的物理知识也不能正确解释、是水蒸气在金属都低温下?凝结在表6276面形成水! …… 五行学说。是我们先人对后代的巨大贡献、 至今!不光算命,预测……很多领域也是建立五行!阴阳的理论基础上, 最典型的就是中医,中药 五行学说4401本身就是错误的,那么这些也是错误的! 不用8320说了吧…… 别被那些。哗众取宠,利欲熏心的 伪学者 、蒙蔽了双眼、 谢绝追问 满意点“能解决”!我要声望升13级、谢谢!

易经的精髓是什么

  虽然我还没有完全看懂易经、但个人觉得。易经主要是阐述我们这个世界运转的原理和规律,以及作为人类应该怎样去利用或者适应这种规律?

对五行学说、阴阳学说阐述的古代典籍有哪些?

  黄帝内经讲的是阴阳五行!易经讲的是阴阳八卦,

五行学说相生相克原理的详细内容是什么?代表什么意思?

  五行相生相克理论认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中医的脏象学说和辨证施治原则都是对这一“放之四海而皆准”真理的扩展应用和延伸、然而,查阅文献以及教科书对此相生相克原理的渊源和解释始终是雾里看花、似是而非、令人有“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之嫌、隋代萧吉《五行大义•论相生》解释了五行相生关系、而对相克关系未作阐述:“木性温暖,火伏其中,钻灼而生!故木生火!火热焚木,木焚而成灰。灰即土也,故火生土!金居石依山、聚土成山、津润而生、山必长石、故土生金、销金亦为水。所以山石而从润、故金生水,水润木能出!故水生木。”此种解释有的令人信服!如木生火是显而易见的!有的费解(如土生金。金生水)值得商榷:对于水生木,若用“水能浮木载舟”解释应该比“水润木能出”更为合理。对于火生土的解释是:“木焚而成灰!灰即土也!故火生土”!若理解为:木燃烧后的灰烬即草木灰可增加土壤肥力是否也恰当,对于“土生金”、最令人想到的9984是“沙里淘金”一词。至于五行相克、笔者的理解为:植树能放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木克土)!以土筑堤围水或防洪是土克水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火克金可理解为高温1075能熔金,并锻造出各种形状。金克木的解释是:刀剑斩木!或砂石之地多为不毛之地。教材和教学中将金生水解释为“销金亦为水[5]”、即金属溶化为液体、似乎牵强、但查找国内文献未见更合理解释、,

佛法的精髓是什么?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

从五行学说看企业如何招聘人才

  贵宝   要不是真懂从神农家神!直到宋16挂易经的全部,又没有摆下天下地阵,也不一定就区阴阳可气,风水极行,!

请问:佛家的理念精髓是什么?

佛教的精髓即:佛教的一心 一心在佛教有许多名字:真如!自性!法身!实相!佛性,法性、如来藏、圆成实性、本来面目,本地风光。大圆镜智等,一心的真谛不可思议、不可思即禅宗的“动念即乖。心行处灭”。不可议即禅宗6745的“开口便错?言语道断”。在此。只好引用莲池大师的话作一个牵强的比喻:“心是无形相的!所以没有任何东西可作为比喻!大凡用来比喻心的,都是不得已。姑且取其彷彿与心的作用有些近似的东西来形容它。使人对于心的概念多少有所领会!但不可以认为心当真如某种东西!试举一例,譬如以镜子比喻心?大家都知道镜能照物!当物还没有对着镜子的时候!镜子不会把物的影像摄入镜中、当物9034正对着镜子的时候,镜子不会因为物的好恶美丑1707而生憎爱,当物离开镜子的时候、镜子也不会把物的影像保留在镜子里。圣人的心常寂常照、寂则一尘不染。照则遍觉十方、此心既不住内,不住外,不住中间、三际空寂。而又无所不住!无物不照。所以用镜子来比喻心。只是取其某些略似而已、究极而论、镜子毕竟是一种没有知觉的物体!心难道也象镜子那样无知吗!而且镜子在黑暗中便失去作用、怎能比得上心的妙明真体常寂常照。以此类推!或以宝珠喻心!或以虚空喻心!无论用哪一6328种比喻,其道理都是一样的、 佛教的根本追求是什么呢!佛陀当初从皇宫逃离到深林中是为了求得人生痛苦、烦恼的解脱。我们常把原始佛教。部派佛教称为小乘佛教!实际上!小乘佛教指的是这一时期佛陀弟子对修行的基本理解。但从佛陀本怀来说!并不是2017为了自己的痛苦!烦恼离家修行、而是为了他人和万物众生痛苦。烦2362恼的解脱修行、因此,佛教的大乘精神实际上0557已经蕴含在佛陀身上、只是在机缘成熟时。由后世大乘菩萨发扬光大而已。 先说人生痛苦、烦恼的解脱!原始佛教的基本教理四谛,八正道,三学,十二因缘等、揭示人生存在的本质是苦!因此应从5465人生的痛苦中解脱出来,人生痛苦的根源是什么呢。是无明。爱慾。所谓无明、就是不了解人生存在的本质、现象世界的本性!也5537就是看不破!没有智慧的意思!所谓爱慾,就是因为无明。对现象世界生起执着、贪求!为虚幻的现象生起贪。嗔!痴,人的生老病死!六道轮回便都是从无明、爱慾而次第生起。那么。如何解脱呢,这就是戒定慧三学和八正道!这方面内容在前面讲过。(相关连结: 八正道与戒定慧)简单地讲!所谓戒、就是因为我们贪慾的心,执着的痴爱等不简单去除、所以必须持戒!当然这是从自心来讲的了。所谓定,就是依法禅定,按照佛陀教的方法打坐了?现在流传下来的有许多禅定方法!有的是佛陀教的方便法,有的是一脉相承的教外别传。也有的是后世人自己的理解甚至猜想、大家要善加区别啊!所谓慧、就是对7231现象世界。人生乃至修行境界正确的看法了、重视智慧解脱是佛教区别于其他一些宗教的重要特征。佛教所说的般若即是佛教智慧的重要内容。所谓般若。就是对现象世界?人生的空性的认识了!后世大乘佛教般若中观学派!将般若空观进一步阐发为“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就是说要从空。假、中三个角度看待现象世界和人生、这三个方面又是一体的!不能分开来认识、所谓空、就是说不要将现象8965世界太当真!但并不是说现象世界不存在!因此还是要肯定现象世界。现世人生作为“假名”的存在!能够看到它的空性,而不执着,又能够肯定其缘生的存在。随缘任运、便便是中道的态度。实际上!后来大乘佛教所说的空性,在原始佛教中是以“诸2207行无常,诸法无我”来表示的,也就是说。现象世界。现世人生比如一个人的缘份不过是众缘和合的,时刻都在变化。这就要求我们不能执着于某一个角8981落某一时刻的存在状态。现实生活中,人们之所以痴情?说到底不过就是想留住过去某一刻的因缘......馀下全文>> ,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