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易经入门

求五行、方位、颜色、生肖、天干地支等对应关系

  按对应关系做个排列:   五行: 金 木 水 火 土   方位: 西 东 北 南 中   颜色: 白 青 黑 赤 黄   天干:庚辛金 甲乙木 壬癸水 丙丁火 戊己土   地支:申/酉 寅/卯範 子/亥 巳/午 辰戌/丑未   生肖:猴/鸡 虎/兔 鼠/猪 蛇/马 龙狗/牛羊   附几个:   五脏: 肺 肝 肾 心 脾   五季: 秋 春 冬 夏 长夏   注:关于长夏!现在多用于中医方面!在季节方面已经8535不在使用!

命运和方位有多大关系

  我为小美女推算一下好了。   女命: 公元1984年10月29日22时15分出生   一九八四年 十月 六日 亥时   八字:   枭 枭 日 伤   甲 甲 丙 己   子 戌 申 亥   癸 丁戊辛 壬庚戊 甲壬   官 劫食才 杀财食 枭杀   四支旺衰:   胎 墓 病 绝   当月节气:寒露(8日10:43),中气:霜降(23日13:46)   命主从7岁1月27天开始行大运、于每一交运年的十二月三日交运、   大运:   官 杀 才 财 伤 食 劫 比   癸 壬 辛 庚 己 戊 丁 丙   酉 申 未 午 巳 辰 卯 寅   辛 壬庚戊 乙己丁 己丁 庚丙戊 癸戊乙 乙 丙甲戊   7 17 27 37 47 57 67 77   1991 2001 2011 2021 2031 2041 2051 2061   运支旺衰:   死 病 衰 帝 临 冠 沐 长   年柱: 太极 将星   月柱: 国印 寡宿 空亡 丧门 吊客   日柱: 天德 月德 十恶大败日 文昌   时柱: 天乙 学堂 亡神 空亡   命局分析:   本命属鼠、海中金命。   丙日干生戌月!处墓地!不得令、食神临旺地!为食神格,天干伤官透出,在戌月不得令但有根!伤官有力。天干偏印透出、在戌月不得令、且地支无强根。偏印无力!地支子水正官,受戌土克制!正官无力!地支亥水七杀。受戌土克制。正官无力、地支申金偏财!在戌月临金库之地、偏财不弱。   八字过弱。以印比为喜用、   你的用神在南方、喜神在东方、到南方应该很好才对。   1993年9岁时岁运并临, 2048年64岁时4705岁运并临?   一些专家学者认为。“岁运并临”是一生的低潮期,是关键年份。大多数人或家   人会出现破财、灾,伤!失业等不8287顺之事!但部分命例也有喜事(比如某个头面   人物,家里出了丧事。送礼的人很多!反而发了财)、   24!2007(丁亥):流年劫财坐官杀:大凶。范围:争斗,破财,官灾(丢官、官司、口舌),病灾。婚灾!贫穷,钱财难聚,凡事多成多败。虽具备发达条件!惜不得遇。即使成功终告失败!   24、2007(丁亥):命犯病符怕伤财。若不损失见病灾!人家定作牢笼计,撂下4509鱼头叫你择!提防小人不招祸。今年亦许不破财,   2007(丁亥): 天乙 空亡   2007小运9687:乙亥   25。2008(戊子):(068)“一朝细雨一朝晴!晴不多时雨又倾”?此年半晴半雨!劳苦失意、损财罹病、   25。2008(戊子):女命身弱,走桃花运易在子午卯酉年,(专家认为,有的命运现喜、有的命运现灾!因命题组合而定,......余下全文>>!

五行与方位,五气,五味关系的具体解释? 20分

  五行-----方位-----------五气----------五味     木-------东方------------风------------酸     火-------南方------------暑--抚---------苦     土-------中--------------湿------------甘     金--------西-------------燥------------辛     水--------北-------------寒------------咸,

风雷与五行的关系

  风在五行理4554论中为木属?雷生于金,火雷水风土是五灵、正统中国神话里不存在这个理论。 五灵为“水、火。雷、风。土”、而五行为“金、木,水!火。土”, 五灵: 五灵分别是“水,火!雷,风、土”! 五灵之间有相生相克的关系、五灵相克的顺序是风克雷、雷克水,水克火!火克土、土克风(仙剑一二)! 水克火!火克雷,雷克风,风克土。土克水(仙剑三。外传!四),五灵相生的关系是水生风、风生火、火 生土、土生雷、雷生水。,

天地自然之图中方位东的阴阳分布关系是什么?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元素的运行、变化)、我国古代思想家企图用这五种物质来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中医用五行来说明生理病理上的种种现象。迷信的人用五行相生相克来推算人的命运,五行学说最早在道家学说中出现!它6560强调整体概念!描绘了事物的结构关系和运动形式、如果说阴阳是一种古代的对立统一学说,则五行可以说是一种原始的普通系统论! 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的物质组成学说,与西2114方的水,火,土。气四元素学说类似,但随着近代化学的发展,这两种学说的物质构成理论都被否定.中国西周末年、已经有了一种朴素唯物主义观点的“五材说”,从《国语·郑语》“以土与金!木,水!火杂,4332以成万物”和《左传》“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到《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的记载!开始把五行属性抽象出来、8023推演到其他事物、构成一个固定的组合形式、在战国晚期提出了五行相胜(克)相生的思想。且已把胜(克)!生的次序固定下来,形成了事物之间相互关联的模式,自发地体现了事物内部的结构关系及其整体把握的思想,就在这个时期,《内经》把五行学说应用于医学。这对研究和整理古代人民积累的大量临床经验,形成中医特有的理论体系,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木生火:因为火以木料作燃料的材料,木烧尽!则火会自动熄灭火生土:因为火燃烧物体后。物体化为灰烬而灰烬便是土。土生金:因为金蕴藏于泥土石块之中?经冶炼后才提取黄金 金生水:因为金若被烈火燃烧,便溶为液体,液体属水,水要依靠铁器来开导疏通 水生木:因为水灌溉树木、树木便能欣欣向荣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众胜寡、故水胜火也,因为火遇水便熄灭精胜坚,故火胜金、因为烈火能溶解金属刚胜柔,故金胜木、因为金属铸造的割切工具可锯毁树木专胜散!故木胜土。因为树根苗的力7514量强大?能突破土的障1508碍实胜虚,故土胜水也!因为土能防水五行数理: 金为七, 木为八, 水为六, 火为九, 土为五!古代劳动人民通过长期的接触和观察!认识到五行中的每一行都有不同的性能、“7740木曰曲直”!意思是木具有生长、升发的特性,“火曰炎上”、2923是火具有发热,向上的特性、“土爰稼墙”!是指土具有种植庄稼,生化万物的特性!“金曰从革”。是金具有肃杀,变革的特性!“水曰润下”,是水7010具有滋润。向下的特性,古人基于这种认识。把宇宙间各种事物分别归属于五行、因此在概念上,已经不是木,火,土,金,水本身,而是一大类在特性上可相比拟的各种事物,现象所共有的抽象性能、 中国哲学史上的五行思想类别: “直到现在!我们基本上已把五行的各种意义分析过了,为了清楚起见、我们再把这几种意义综合列举如下: (1)指五种行为原则!疑为荀子所持, (2)指五种物性。如尚书洪8430范及周子太极图说所持! (3)指人类生活上的五种必须的物质条件,如左传里蔡墨所持。 (4)为分类学上的五种分类原则!如吕氏春秋所持, (5)指借著阴阳二气之流动而存在的五种“存在形式”!如白虎通及黄帝内经素问所持。 (6)指木材(植物)。火炎、泥土,金属及流水。它们的象征意义分别为生机兴发!活动或变化。孕育或培植!禁制与伏藏、此为萧吉所持, 以7680上有关五行的六种意义!除(1)及(3)之外、若把其余(2)(4)(5)及(6)这四项结合起来。才是阴阳五行思想中五行的完整意义!*方位:东西南北中。*五行相溺:金蒸水!水溺木,木溺火!火燥土!土掩金,*天干与五行!方位的关系:甲为栋梁之木!东方。乙为6313花果之木?东方,丙为太阳之火、南方。丁为灯烛之火。南方。戊为城墙之土、中方。己为田园之土,中方, 庚为斧钺之金、西方。辛为首饰之金、西方。壬为江河之水、北方,癸为雨露之水!北方。八卦所对应的五行:金-乾!兑 乾为天,兑为泽木-震、巽 震为雷,巽为风土-坤!艮 坤为地,艮为山水-坎 坎为水火-离 离为火。

五行方位属性

  “木”!代表东方,所代表的颜色有:绿!青。翠色等、   “火”。代表南方、所代表的颜色有:红、赤!紫,粉,褐色等。   “土”!代表中央。所代表的颜色有:黄。咖啡色等!   “金”、代表西方。所代表的颜色有:白!银、黄金色等,   “水”。代表北方。所代表的颜色有:黑、灰,兰色等、,

金木水火土,五行关系

  五行与状态的对应关系为:   水-->太阴极限状态木-->阴消阳长状态   火-->太阳极限状态   土-->阴阳平衡状态   金-->阳消阴长状态。

易经五行与风雷的关系

  看图吧   在易经里!巽为风!五行属木,震为雷,五行也为木!其它的参考一下、而8517易经五行应用最经典的!个人认为是邵雍的《梅花易术》。其中万物类象!你可以研究一下、!

东南西北和五行的关系?

  东南西北和五行的关系     东方甲乙木   南方丙丁火   丹央戊己土   西方庚辛金   北方壬癸水,

五行相生相克关系是什么

  金克木 木克土 土克水 水克火 火克金 求加分,我自己看过五行这本书过。,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