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易经入门

周文王与易经的关系?

  《周易》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哲学著作。在我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对先秦诸子百家产生过巨大影响,而且在整个封建社会里,凡是有成就的学者。无不研究过它并得它的启示,然而!《周易》这部煌煌巨著的作者是谁呢!这是数千年来人们争论不休的谜题、   《周易》三圣说的人认为、《周易》中《易经》与《经传》两部乃是伏羲。文王,周公(或孔子)三人合著。   以伏羲作《易9844经》本身为证!其《系辞下》自称庖牲氏王天下、仰观俯家。始作八卦,《史记一·太史公自序》也说:伏羲纯厚,作易八卦”、在《曰者列传》中则进一阐明!“伏羲作八卦!周文王演三百十四爻而治天下”。《周本纪》则记载:“西西伯盖即位五十年?其囚前里,盖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 《孔子世家》却抬出孔圣人说:“孔子晚而喜易!序彖!象。说卦。文言”!《仲尼弟子列传》则进一步佐证曰:“孔子传易于瞿”,   继承和拓展这一说法的是马融和陆续、他们认为文王作卦辞、周公作爻辞、孔子作十翼!这是定论、只是他们把传说中的伏羲剔除了。与其稍有不同的是朱熹。他认为《易经》里面有伏羲的易?有文王的易,有孔子的易!在读易的时候!必须把这三个人的易区别对待。不能混为一谈,   孔说与非孔说!持这一说法的人,长期以来!围绕着《周易》究竟是孔说还是非孔说这一问题争论时间最长且十分激烈!一派认定,一部《周易》非孔子他人莫属!另一派则断言:《周易》与孔子毫不相干。   这种争论起源于汉代,根据《周礼》记载,周初。《易经》有三种本子!一名曰《连山》!二名称《归藏》,三名为《周易》,前两种在汉代已经失传。只有《周易》在民间流传,汉武帝时,政府曾设置以调易》为首的五经学馆、一些“五经”博士用当时通行的隶书重新整理撰写经书!使得新版《周易》在社会上广为传播、这在当时“0755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治背景下!孔门传人认定《易经》为孔圣人所著是有其特定历史条件的!所以,都在此书中冠以“子曰”字样。这一派即是后人所称的“今文学家”,   但是!以先秦时代留下的篆书书写的经本为正宗经典的“古文学家”、他们则认为,《易经》居首8692的五经皆周旧典!一是先王留传7977下来的典章制度的汇编?孔子未出。何以作经。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撰写《易意子问》。文中说,、《易经》中的《文言》!《系辞》《杂卦》等篇与孔子根本毫8001无关系?清代学者龚自珍则进一步论说:“仲尼未生,先有六经。仲尼既生、自明不作”!   近代以来!这种争论愈演愈烈!坚持孔说“今文学家”观点的学者皮锡瑞认定:“一当知经为孔子所定,孔子以前不得有经、二当知汉初会古未远!以为孔子作经说必有据”,康有为更是一锤定音:“凡‘8625六经’皆孔子所作,昔人言孔5956子删述者、误也”,康圣人连孔子是《周易》的合著都概不承认,   持非孔说的古文学家也不甘示弱,以钱玄同为旗帜,奋起反击。他精心考据。层层批驳。结论说:“孔丘无删或制作‘六经’之事、”针锋相对没有丝毫调和的余地。   郭沫若先生在这场争论中,独树一帜、他认为。孔子不但不是《周易》的作者,而且连读也没有读过《周易》、他说、《论语》中关于孔子“五十以学易”的话!鲁语“易”字也作4387“亦”,不足为信!而《周易》中多次出现的“子曰”非孔子而为荀子,由此郭先生推6995断《周易》大多出于荀子门人之手!并认为《周易》可能是战国前楚人馯臂弓汇编成册的,   此外。还有些学者根据《周易》的思想观念来争论《周易》作者、冯友兰先生8291著文说、《周易》与《论语》的哲学观点截然不同、从而否定《周易》为孔子所作,2266苏渊雷教授则认为,冯先生的论说、就事论事!综观两部著3166作就不难看出《周易》与《论语》的思想如出一辙,因此很难说孔说派的论点没有道理。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中就记载了孔子与弟子研讨易经的情况!   非孔说的学者仍不同意孔说学者的意见、黄永年先生认为《周易》属既非文又非史也非哲的一类杂著!其作者诚如顾颉刚先生所说:“著作人无考,当出于那时掌卜筮的官”。他还说。“十翼讲点哲理?可算哲!上下经则本是蓍占用的卦辞,爻辞、严格地讲已涉及民俗学而并非全是哲,当然更不能算文史”、结论是《周易》非一人之作,李镜池同意这一观点,他说:“《易经》卦,爻辞是编纂而成的”、“可能是周王室的一位太卜与筮人”,《易经》的作者“不是一个人!姓名不可考”、宫哲兵的观点与上述看法6825基本相同?他用逻辑研究的方法。从其传授路线和发展过程分析。认为《周易》是以邹鲁文化和荆楚文化为背景,同时承受三晋与燕齐文化的乳汁。是晚周各思想的汇流与结晶,   《周易》的作者究竟是何人,至今尚未有定论,研究它的作者将会对易学的研究带来更深刻的理解。我们企盼有志于此的学者专家,通过深入的研究探讨!解谜定案。!

周文王对易经的贡献有哪些?

  伏羲制定了八卦、开启了人类文明!文王把八卦推理演绎到六十四卦,可以说他推动了华夏文明的进程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周文王,周公,孔子谁对《易经》的贡献最大

  1。古者伏羲氏,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   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始作八卦   2。文王拘而演周易,周公和文王是父子关系,演绎64卦   3。孔子五十而研易,纬编三绝,而为之传,《易经》乃成   4、这三人无法说谁的贡献大,因为缺少任何一人,都无法使易经得以流传。

姜子牙和周文王,哪个预测更NB?

  姜子牙主要是军事才能和韬略理论!除非是小说中的形象是神仙。在占卜问卦方面有这个本事。现实中的姜子牙是没有未卜先知的能耐,周文王姬昌在羑里囚禁期间。写下周易一书!还有《后天八卦》6994(故又名《文王八卦》)皆为文王所著(先天八卦则属于远古河图洛书),相比较而言!周文王姬昌更有预测问卦的本事, 刘恕《资治通鉴外纪》曰:“纣囚昌于羑里。昌为《易》卦辞,”苏辙《古史》曰:“文王方幽囚忧患、乃因古八卦为六十四!为之卦辞、爻辞、谓之《周易》、”《易经》是中国最古老的文献之一。并被儒家尊为“五经”之首。上古三大奇书2581:《黄帝内经》!《易经》、《山海经》,《易》事实上是包括了古代的《连山》!《归藏》和《周易》[1],但《连山》和《归藏》已经失传!《易经》以一套符号系统来描述状态的变易!表现了中国古典文化的哲学和宇宙观!它的中心思想。是以阴阳交0103替的变化描述世间万物的变化,广义的《易》包括《易经》和《易传》。《易经》分为《上经》三十卦,《下经》三十四卦、由于《易经》成书很早、大约在西周时期。文字含义随时代演变!《易经》的内容在春秋战国时便已不易读懂。因此春秋战国时代的人撰写了《十翼》!又称为《易传》!以解读《易经》!普遍认为《易经》最初是占卜用的书、但它的影响遍及中国的哲学、宗教。医学。天文、算术,文学。音乐!艺术。军事和武术!自从十七1344世纪开始,《易经》也被介绍到西方!在《周礼》“太卜”的记载中。亦有《三易》的说法。《三易》是指《连山》!《归藏》和《周易》、三个不同朝代的占筮书。据说“连山”是夏朝的占筮书!“归藏”是殷商的占筮书,“周易”是4558周朝的占筮书!《易经》的“经”是指经典的著作、9216儒家奉《周易》。《尚书》!《诗经》、《礼记》。《1051春秋》为《五经》!如同前文所说!“经”是后来为了尊称这些书!而加上的称呼!原0075来《五经》只称为《易》,《诗》,《书》,《礼》,《春秋》!周易的成书时间历来颇多争论。传说远古的伏羲创八卦,夏禹将其扩充为六十四卦!六十四卦被记载在《连山》一书,《连山》以“艮”为第一卦!到了商朝,六十四卦的次序被重新排列,被记载在《归藏》一书!以“坤”为4692第一卦!依据司马迁《史记》的记“文王拘而演周易”,后人因此认为《易经》是商朝末年。西周之初的时候确立。是周文王奠定了《易经》以“乾”为第一卦、并为每一卦写下“卦辞”(卦象的解释)?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周公旦则被认为是“爻辞”(每一爻的解释)的创立者,卦辞和爻辞的内容不单影响周朝的历史,也影响到“诗经”的文学风格。《十翼》被认为是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与再传弟子作品、它是对《易经》的诠释!有十篇,包括:一。彖上传,二、彖下传,三!象上传(又称“大象”)。四!象下传(又称“小象”),五、系辞上传,六,系辞下传。七!文言传(文言是解释二卦经文的言语)、八,序卦传!九,说卦传。十!杂卦传、但根据记载!《十翼》的分类方法尚有其他方式。分类方法并未达致统一、到了汉武帝以后。《十翼》被称为《易传》?并被视为《周易》的一部分、在近五十年!出现了新的《易经》历史研究!西方和中国的学者根据商!周朝的占卜用的兽骨和龟甲上的甲骨文,青铜器上的钟鼎文以及其它史料研究、1973年!湖南长沙的西汉马王堆出土了将近完整的。公元前二世纪的6320《易经》,《道德经》和其它书籍!是现存《易经》的最早版本,并包含了以前一直被认为是孔子所著的〈系辞传〉上,下!但并不包括《十翼》其它的部分!当代的学者怀疑周文王,孔子并非《易经》的作者,部分学者更认为7732六十四卦的概念比八卦更早形成。学者比较过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易经》和周朝的钟鼎文之后?认为《易经》不可能是周文王所著!最可能的成书日期应是西周后期。大约公元前九世纪末。现时一般认为《易经》并非任何一个传说或历史人物的著作,而是西周时期占筮用的文字编纂而成,至于《易传》,宋代的欧阳修即已怀疑《易传》不是同一人所作,当代的学者认为《易传》里面的篇章最早出现于中国战国时期、但亦有部分篇章是西汉年代所著?清初学者惠栋说:“栋四世咸通汉学!以汉犹近古,去圣未远故也!《诗》。《礼》毛、郑。《公羊》何休、传注具存,《尚书》。《左传》!伪孔氏全采马!王、杜元凯根本贾,服!唯《周易》一经,汉学全非、”相传秦始皇焚书坑儒之时!李斯将《周易》列入医术占卜之书而得以幸免、之后各个朝代都有人研究《周易》!包括汉代的京房!郑玄、魏晋时代的王弼。唐代的陆德明,李鼎祚。孔颖达、宋代的邵雍、程颐,朱熹等等。宋代5967兴起了易图的研究。像广为人知的河图、洛书,先天八卦图!后天八卦图、太极图(含阴阳鱼的圆形图案)等、都是《易经》原著中所无、后人根据对《易经》的理解添加进去的!历代研究周易的大致可分为两个学派:义理派和象数派、义理派强调从八卦和六十四卦的卦名的涵义来解释卦爻象和卦辞!爻辞!象数派注重从八卦所象征的物象来解释卦爻象和卦辞。爻辞!亦有人认为义理派发掘周易的哲学价值。象数派则着重3508将周易用于占卜。前者如王弼、程颐。后者如京房、邵雍。明代末年,《易经》被传教士翻译并传播到西方、十七世纪末、德国哲学家及数学家莱布尼茨因汉学大师布维1036的介绍,更将《易经》9836以二进制解释,现在无论中国大陆。台湾和西方各国都有不少人研究《易经》?根据江弘远《京房易学流变考》一书、自从《京氏易传》出现后!受朱熹。惠栋、以及《四库总目提要》的推波助澜。均认4416为此书及其条例是出自京房本人之手、本书以沈延国论点加以延伸,确定京房是以十二辟卦所统领的六十卦反复配六十钟律!八宫卦!纳甲!纳音则是由荀爽!虞翻,干宝等另一非京氏《4289易》学流派演变而来,从《京氏易传》出现后?遂取代京房原有的模式,易经的内容以“卦”组成,共有六十四卦!每一卦由六层组成,每一层称为“爻”(yao2)、每一爻以一条长的横线“—”代表阳。称为“阳爻”、或以两条断开的横线“--”代表阴。1733称为“阴爻”、从最底5327层数起,总共有六爻,而六爻以不同的阴,阳配搭,形成六十四种不同的组合!六爻可以分为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而每一部分的三个“爻”以不同的阴!阳配搭!形成多种不同的组合,称为卦!六爻由下而上解最下为:《初、二、三!四,五及上》、由三爻所生的卦“由上而下”为之(上卦)或“外卦”!在下方为之“下卦”或“内卦”。每一卦代表一种状态或过程、亦有一个说法为伏羲氏所创先划出三画的爻出来再推出(乾),(坤)。(震)!(离),(巽)。(坎)!(艮),(兑)的卦!后人以“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来解释的卦的构成?太极代表一。传统的太极图代表了阴阳互补。一分为二!分开6704了阴和阳!即是两仪。二分为四,即是四象:太阳、少阳、少阴、太阴,四分为八,即是八卦、两个八卦相叠。即成八八六十四卦?但亦有学者指出历史资料显示,占筮的卦象!最早出现时便已经是六十四卦,反而八卦是后人的诠释! 商朝末年为西伯,故亦称“伯昌”!任用太颠、散宜生等能人,施行裕民政策。国力日盛。却为纣所忌。囚之于羑里、囚禁期间。写下周易一书、后献“有莘9532氏之女”!“骊戎之文马”等宝物及疏通朝臣始得获释,他曾解决虞、芮两国的争端、出兵进攻犬戎!密须!黎、邗,又击灭崇,修建都城丰邑。并扩充势力到长江!汉水。汝水等流域,作灭商准备!5838传说其晚年已取得“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局面,文王临死时嘱其次子发早图灭商,发继位后!秉承父志。受命十一年,武王见时机己到!发兵行都朝歌,讨伐纣王!9321两军战于牧野、商军大败!纣王自焚于“鹿台”!商朝亡、周朝建立、定都镐京、周武王首先追封父亲为文王!传说现在通行之《易经》及《后天八卦》(故又名《文王八卦》)皆为文王所著(先天八卦则属于远古河图洛书)。周文王本人好饮酒!“饮酒千钟”!武则天改国号周时。自称武家为周文王后代,追尊周文王为始祖文皇帝、司马迁. 周本纪//史记. 西汉. "武王同母兄弟十人,母曰太姒!文王正妃也,其长子曰伯邑考!次曰武王发,次曰管叔鲜!次曰周公旦!次曰蔡叔度,次曰曹叔振铎、次曰成叔武。次曰霍叔处!次曰康叔封。次曰厓季载!厓季载最少!" 中华科学、0178思想文化的源泉是《易》。《易经》最早提出“天文”的定义、《周易》虽然成书于战国时期!但他表达的确实是周代形成的天命思想,《易》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易·系辞》说:“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等等,西周萌生的阴阳思想!对中国天文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3982周易》有很长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被后人称为河图。洛书的东西,是烧灼卜骨的表现!是远古先民在长期生活和占卜的实践中感悟出的理性思维和形象思维互相串连!互相渗透的反映。7297相传伏羲氏将其归纳总结、对蓍草反复排列、而画为八卦,将天地间万物的现象都包括于其中!这是原始的易、后来!据说经过周文王的悉心钻研、将其规范化。条理化。演绎成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有了卦辞!爻辞。人称《周易》。它以8609简单的图像和数字?以阴和阳的对立变化,来阐述纷纭繁复的社会现象!显示成千上万直至无2219穷的数字?具有以少示多,以简示繁。充满6013变化的特点,其所以称为“易”。郑玄解释有三义:一是简。二是变易。三是不易!就是讲0322万物之理有变有不变,现象在不断变化、而一些最基本的原则又具不会变的、这就从客观世界的辩证发展中抽象出了理论上十分丰富的朴素的辩证法,旧说到春秋后期。孔子对《周易》进行解释和论说、完成十翼。即《易传》、这样、《周易》就发展成为一部内容博大精深的阐述宇宙变化的哲学著作! 吕尚,姜姓,吕氏、名尚。一说名望!字尚父、一说字子牙!也称“姜太公”,“姜子牙”。“太公望”、“吕望”,“尚父”、“师尚父”。唐初的武庙、因姜子牙善于用兵。而主祀之为战神,不过后来多改奉“关圣帝君”关羽。姜尚。殷商末年东海上人!据说祖先在舜时为“四岳”之一、曾帮助大禹治水立过功。被封在吕、姜为其族姓,姜子牙出世时,家境已然败落!所以姜子牙年轻的时候去昆仑山求仙,拜元始天尊为师。后修仙不成、被天尊派下山。在俗世中算卦为日!但姜子牙资质不好志不短!无论修仙不成也好。还是算卦也好、始终勤奋刻苦地学习天文地理,军事谋略、研究2131治国安邦之道!期望能有一天为国家施展才华!虽然他满腹经纶、才华出众。但在商朝却怀才不遇,他已年6842过六十!满头白发,阅历过人、仍在寻机施展才能与抱负的机会、姜子牙是齐国的缔造者,周文王倾商武王克殷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7014家与政治家,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道,法、兵。纵横诸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姜子牙为炎帝神农氏54世孙、伯夷36世孙。为周文王。武王!成王,康王四代太师!齐王!妻名申姜,共有13子丁、壬!年,奇、枋!绍。骆!铭!青、易,尚!其。佐,女邑姜封周2544武王妃。皇后。公元前1211年。殷朝庚丁八年已酉年出生于东海上史记!齐太公世家,公元前1072年戊辰年!周康王六年、卒于周首都镐京,岁寿139岁、姜子牙半生寒微。择主不遇。飘游不定、但他能7697动心忍性?观察风云、等待时机!终遇明主、辅佐姬昌!修德振武、以求兴周。周武王伐纣。太公为军师!牧野大战。灭商盛周、立了首功。周初分封!姜子牙被封为齐国君主。他治国有方!创建了泱泱大国。遗风犹存、累世相续!为后来的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五霸之首”而奠定了基础,在唐宋以前、姜子牙被历代皇帝封为武圣!唐肃宗封姜子牙为武成王!宋真宗时,又封姜子牙为昭烈武成王!到了元朝时期,民间对姜子牙增加了一些神话传说,到明代万历年间、许6761仲琳创作了《封神演义》小说,从此,姜子牙由人变成了神、并且为民间广为信奉。周文王拜姜尚为师、周文王曾对姜尚说:“自吾先君太公曰‘当有圣人适周,周以兴’。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故后人尊称姜尚为姜太公、太公望、周文王死后。周武王仍以姜尚为师。在公元前1046年率兵大败商军于牧野。《诗经·大雅·大明》中赞此事:“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因辅佐武王克殷有功。同时为了讨伐东夷!姜尚被分封于齐,是齐国的始祖、十六国时期、吕光以姜尚为祖先!加0717上庙号始祖,姜子牙在商朝时当过小官!商末民不聊生。纣王暴政年年、姜子牙辞官离开商都朝歌!隐居于蟠溪峡。据说曾在磁泉边以长杆?短线。直勾、背身的奇妙方式钓鱼,因而有“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之说法、姜子牙静待多年。最后感动了求贤心切的周文王!姜子牙隐居10年!当他83岁时,周文王再度到访,在文王诚意请求下,姜子牙被拜为师、辅佐文王、姜子牙老年得志,为周文王、周武王修文练武!励精图治、并策划推翻商纣的暴政,文王病重!托孤姜子牙、武王7802姬发仍以姜尚为师!最后率军3万大败商军于牧野!为武王奠定周朝!姜子牙被分封于齐!是齐国的始祖,姜太公由于小说与民间传说的风行,被许多人奉0206为神明,有时会以色纸、上书“姜太公至此”贴于家门等处、以求避邪消灾, 它可以对付的对象不只是千军万马。还有法术精通的神仙道人。妖魔鬼7564怪等等,都样样精通,无所不能。章回小说《封神演义》里的姜子牙是阐教教主元始天尊的徒弟!三十二岁上昆仑山玉虚宫学道。七十二6826岁奉命下山帮助西歧。娶了六十八岁的妻子马氏、又先后做过笊篱、面粉,饭馆等生意。却都不顺利,后来作相命师时,看出一名妇人为玉石琵琶精所变。因而抓住她不放、甚至用砚台打她,亚相比干经过,问明事情原委,又带姜子牙去见纣王?姜子牙在纣王面前用三昧真火将那琵琶精烧出原形、纣王封他为下大夫,妲己为了给玉石琵琶精报仇,要纣王命姜子牙建鹿台,姜子牙斥责纣王!纣王下令杀之,姜子牙借水遁逃走!回家后,姜子牙向马氏提出去西歧的事、马2831氏要和他离婚,于是。姜子牙一个人去西歧,一日在渭水边钓鱼时算定卖柴维生的武吉进9408城会打死人!又在武吉过失杀人之后收其为徒弟?并念咒帮助他躲过西伯姬昌的追捕,姬昌后来见过武吉。得知他得了姜子牙的帮9445助才成功逃脱!遂听从上大夫散宜生的建议、请姜子牙来帮助西歧,此时的姜子牙已经是位八十老翁了!姬昌逝世之后,二儿子姬发继承其位成为西伯侯。姜子牙奉命回玉虚宫领取封神榜、在灭掉商朝之后封榜1154上有名的人为神?元始天尊嘱咐他下山时无论谁叫他,绝对不可理会、然而禁不住师弟申公豹一再叫唤,姜子牙终于回头,申公豹向姜子牙打赌自己可以割下头颅。环绕世界一周后再回到脖子上!如果他成功,姜子牙就必须烧掉封神榜!并转而帮助纣王、南极仙翁知道申公豹会鼓动三十六路兵马来打姜子牙、及时派白鹤童子变成仙鹤叼走申公豹的头颅、姜子牙求他饶了申公豹!就算申公豹派这许多军队也绝不后悔、果然。申公豹后来成了姜子牙东征的一大阻力,姜子牙曾遭遇几次大难。有时几乎丢了性命!在攻6226打张桂芳时被王魔用劈天珠打下四不像而死!文殊广法7480天尊用丹药将他救活?“十绝阵”中主持“落魂阵”的姚天君拜出了他的魂魄、3571只剩一魂一魄飘飘荡荡?这次一共合了南极仙翁。赤精子和老子三人的力量和宝物才救回姜子牙。姜子牙单枪匹马入“瘟癀阵”,遭遇长达一百二十天的灾难,全仗着玉虚宫的杏黄旗才得以幸免于瘟癀伞上的瘟毒。被杨任救出,在小说中、妲己之死大致与前文相符!但是姜子牙最后是以陆压所赠之飞刀将她杀死,据说姜子牙在不得殷商诸侯所赏、至渭水钓鱼。希望能遇见明主[5]。姜子牙用直线无弯折的金属丝钓鱼,三个月后,周文王出巡至渭水边时发现姜子牙,周文王见姜子牙的鱼钩是直的!好奇问之:“渔人所用之钩是曲,奈何公之钩为直!”姜子牙对曰:“吾之钩。愿者8712上钩尔兮。”太公又呼曰:“愿者来!不愿者去焉尔?”周文王大惊,心想:“莫不是指吾乎!吾正是为求才而至此!”,又云:“吾辈有眼无珠。实为失礼!”姜子牙说:“无妨、”周文王又问曰:“纣王无道,民不聊生!愿公担任吾之师,可否,”姜子牙应允!周文王请姜子牙上车,屏退拉车手,亲自将姜太公请回都城。5616路程约八百步。姜子牙便推算出周之国胄约6179八百年!竟也成真!周文王过世后,7167姜子牙辅佐周武王伐纣。一匡天下。于是就有一句歇后语:“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源头即来于此。姜子牙一生坎坷多磨而又轰轰烈烈。神秘莫测。确实称得上是奇人、奇事!奇男子,纵观太公8857一生的建树,无论从军事!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都有卓越贡献。其中尤以军事最着!所以太史公言“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称得上兵家之鼻祖!军事之渊薮、姜子牙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全智全能的人物。也是中国文艺舞台上一位“高。大!全”的形象!还是中国神坛上一位居众神之上的神主、作为宗教的神仙、他是武神,智神。被奉为“太公在此!百无禁忌”的护佑神灵。周朝从古公亶父起!就盼望能得到一个圣人,一位武能安邦。文能治国的贤才,来辅3280助周国实现灭殷兴周的任务,所以称太公为“太公望”。到武王执政时。又以“师尚父”相称,尊宠权贵无以复加!文王所命太公为“太师”!是西周王朝“三公”中的最高长官、既主军。也问政。时有“天下三分?其二归周者。太公之谋计居多”之言。足见太公在周朝中的地位之重,姜子牙的家世是显赫的?但是其出身却是低微的,很多历史文献中都提到他遇周文王之前曾经做过不得志的屠夫和小商贩。《战国策·秦五》说。“太公望!齐之逐夫。朝歌之废屠”,《尉缭子》说:“太公望年七十、屠牛朝歌。卖食棘津”!《韩诗外传》说:“吕望行年五十,卖食棘津。年七十。居于朝歌,”汉代刘向的《说苑·尊贤》也说:“太公望!朝歌之屠佐也!棘津迎客之舍人也、”这些文献虽然语焉不详,说法不一,但是大致都透露出姜子牙垂暮之年还曾在棘津做过卖吃食的小贩,在朝歌当过屠夫。此外,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姜子牙曾经是夫入妇家的赘婿,后来因为不擅生计而被老妇逐出家门,《战国策·秦五》说他是“齐之逐夫”、高诱注解说是“为老妇之逐”!即姜子牙是作为赘婿被老妇逐出的。8847刘向也说“太公田不足以偿种,渔不足以偿网”(《说苑·杂言》)!最后被老妇逐出家门。所以说“太公望故老妇之出夫也”(《说苑·尊贤》),还有一些文献提到。姜子牙在遇到周文王之前!曾经在商纣王朝中担任过官职!后来因不满商纣王的暴虐无道而离开!过了一段游说和隐居生活,《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说:“或曰!太公博闻,尝事纣。纣无道!去之。游说诸侯,无所遇!而卒归西伯、”至于姜子牙事纣。游说和隐居的具体细节!历史文献中都鲜7106有提及,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周西伯昌之脱羑里,与吕尚阴谋修德以倾商政。其事多兵权与奇计!故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这就确立了姜子牙是中华民族创立韬略理论开山祖的地位,1972年从山东临沂银雀山汉武9619帝初年的墓葬发掘出的《六韬》残简。来校勘存世的各种《六韬》版本和本注。说明了《六韬》一书,在汉武帝以前就流行开了。否定了《六韬》是古人伪托吕尚所着的怀疑。进一步证实了姜子牙在军事理论上的著述是真实的。他在军事理论方面!在政治,经济斗争的策略思想方面!都为子孙后代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丰富的遗产,人们称他是兵家权谋思想的始祖。中国古代的兵论、兵法。兵书!战策。战术等一整套的军事6187理论学说!就其最早发端,形成体系,构成6136学说来说!都始自齐国!源自太公。所以说太公为兵家宗师。齐国兵圣、中国武祖是当之无愧的。可以说!没有太公理论及其所建立的齐国兵家!则不会有如此博大精深。智谋高超、理论完整,源远流长。绵延不断、影响巨大的中国兵学理论学说!中国古今著名的军2817事家孙武?鬼谷子、黄石公!诸葛亮等都学习吸收了太公《六韬》的精华。太公的文韬武略被当今世界5230上的政治、经济,管理,军事!科技等各个领域所借鉴!《六韬》又称《太公六韬》。《太公兵法》、《素书》!是一部集先秦军事思想之大成的著作,对后代的军事思想有很大的影响。被誉为是兵家权谋类的始祖。司马迁《史记·齐太公世家》称:“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北宋神宗元丰年间。《六韬》被列为《武经七书》之一,为武学必读之书?《六韬》在16世纪传入日本,18世纪传入欧洲!已翻译成日,法,朝,越,英。俄等多种文字!中国古今著3347名的军事家孙武,鬼谷子。黄石公、诸葛亮等都学习并吸收了太公《六韬》的精华,而且当今世界上的政治。经济、管理、军事。科技等各个领域仍在借鉴太公《六韬》的精华!!

周文王埋葬骸骨 的典故

  中文名称: 班昭   又名: 字惠班 班姬   性别: 女   所属年代: 汉代   生卒年: 约49—约120   相关人物: 班固 班彪 班超   生平简介   班昭字惠班、又名姬、家学渊源。尤擅文采,她的父亲班彪是当代的大文豪!班昭本人常被召入皇宫!教授皇后及诸贵人诵读经史?宫中尊之为师。   班昭有一个兄弟是班超。我们现在常用的两个成语“投笔从戎”和“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就是他的口语演化而成的。反映出他的智勇过人!他出使西域,以功封定远侯!拜西域都护!扬汉威直至中亚细亚三十年之久!   汉和帝永元十二年。班超派他的儿子班勇随安恩国入贡的使者回到洛阳。带回他给皇帝的奏章:“臣不敢望4593到酒泉郡。但愿生人玉门关、谨遣子勇!随安西献物入塞。及臣生在,令其目见故土,”表达出一种浓郁的叶落归根的思想,然而奏章送上去之后!三年后朝廷仍不加理会、班昭想到死去的哥哥班固。对年已七十。客居异乡的哥哥班超。产生一股强烈的的依恋!怜悯心情。于是不顾一切地给皇帝6005上书:   妄同产兄西域都护、定远侯超。幸得以微功得蒙重赏、爵列通候。任二千石、天恩殊绝,诚非小臣所当被蒙!超之始出!志捐躯命。冀立微功。以自陈效,会陈睦之变,道路隔绝、超以一身、转侧绝域,晓譬诸国、固其兵众,每有攻战、辄为先登,身被金夷!不避死亡!赖蒙陛下神灵、且得延命沙漠!至今积三十年,骨询生离、不复相识。所与相随时人士众,皆已物故!超年最长、今且七十。衰老被病、头发无黑!两手不仁!耳目不聪明、扶杖乃能行。虽欲竭其全力,以报答天恩,迫子岁暮。犬马齿索!为之奈何。   蛮夷之性!悼逆侮老!丙超旦暮入地。久不见代。恐开好究之原、生逆乱之心、而卿大夫感怀一切莫肯远虑!如有卒暴!超之气力,不能从心!便为上损国家累世之功、下弃忠臣竭身之用!诚可痛也!故超万里归诚,自陈苦急,延颈逾望!三年于今。未蒙省禄。   妾窃闻古者十五受兵,六十还之。亦有休息不任职也,缘陛下以至孝理天下,得万国之欢心、不遗小国之臣!况超得备候伯之位!故敢触死为超求哀,乞超余年,一得生还、复见阙庭、使国家永无劳远之虑、西域无仓猝之忧,超得长蒙文王葬骨之恩!子方哀老之急、   班昭代兄上书!说得合情合理。丝丝人扣!汉和帝览奏。也为之戚然动容,特别是文中的最后两句(超得长蒙文王葬骨之恩。子方哀老之急),引用周文王徐灵台、掘地得死人之骨?而更葬之、魏文侯之师田子方!见君弃其老马!以为少尽其力?老而弃之!非仁也!于是收而养之。两则故事明讽暗示,汉和帝认为不再有所决定。4427实在愧对老臣!于是派遣戊己校尉任尚出任西域都护!接替班超、   班昭以她的文采和才情使她的哥哥班超得以回朝。,

易经是真的吗?

  《易经》是中国古代一部神秘的著作,是一部占卜用书。 秦始皇焚书坑儒之时,李斯偷偷将《易经》列入医术占卜之书而得以幸免!古人把医术和占卜列为一类、 中国哲学中阴阳相生相克便是根植于《易经》、 像广为人知的河图洛书,太4951极图(含阴阳鱼的圆形图案)等!都是《易经》原著中所无。后人根据对《易经》的理解添加进去的!今人更是从《易经》中解读出“哲学!政治!历史,军事!民俗等诸多方面的研8291究价值”?就像当代有人把老子的《道德经》、解读出宇宙大爆炸, 中国传统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把祖先传下来的东西、不分对错、不分科1015学和迷信、通盘称作国粹、瑰宝和珍贵遗产、搞的就是唯心主义的祖先崇拜,如果打着保护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旗号!贩卖自己伪科学的私货,这便是吃祖宗饭,造子孙孽!!

什么叫易经

  《易经》是中国最古老的文献之一?并被儒家尊为「五经」之首!上古三大奇书:《黄帝内经》、《易经》。《山海经》,《易经》以一套符号系统来描述状态的简易,变易。不易、表现了中国古典文化的哲学和宇宙观、它的中心思想、是以阴阳的交替变化描述世间万物,   《易经》最初用於占卜。但它的影响遍及中国的哲学,宗教。医学、天文、算术、文学。音乐。艺术。军事和武术等各方面!自从十七世纪开始!《易经》也被介绍到西方、   《易》原有三种版本:《连山》!《归藏》和《周易》[1]。但《连5169山》和《归藏》已经失传,於是一般所称《易经》即指《周易》,   《周易》相传为周文王主编、成书5388大约在西周时期。可分为3173《上经》三十卦!《下经》三十四卦。由於随时代演变。《周易》的文字含义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已经不便读懂!为了8686注解《周易》!春秋战国时代的人物(史记记载为孔子)[2]撰写了〈彖上传〉,〈彖下传〉!〈象上传〉(大象)!〈象下传〉(小象)!〈系辞上传〉,〈系辞下传〉、〈文言传〉,〈序卦传〉。〈说卦传〉!〈杂卦传〉等著作。统称《十翼》。後世又称为《易传》、广义的《易经》包括《易传》在内。     《易经》或「周易」、在几种较早期的文献(例如《论语》!《庄子》。《左传》等)称为《易》。     「易」有几种解释:   必须指出。理解西周之“易”!理当以西周礼乐制度的变革为条件!礼指“从容之节”!易即雅乐、都是统治阶级驾驭黎民百姓。维护宗法制度的手段和工具,《周易》保存了西周钟鼓“交响乐”的框架规制。钟鸣鼎食在西周的底层社会是难以想象的。   日月为易。象徵阴阳、取自东汉魏伯阳《周易参同契》   日出为易,陈鼓应认为这个意思!也是「乾」的本义。   易是占卜之名,   变易!变化的意思。指天下万物是常变的!故此《周易》是教导人面对变易的书!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的。思维反映存在。所以思维也应当是不断变化的,与时俱进的,即天7635人合一、   交易,亦即阴消阳长、阳消阴长的相互变化。如一般的太极图所显示的一样,    『易』即是「道」,恒常的真理。即使事物随著时空变幻,恒常的道不变!   《系辞传》:「生生之谓易」、(生生不息。义似「生命的意义在创造宇宙继2536起之生命」?体会生命之美、日新又新!)     《易经》的「经」是指经典的著作,儒家奉《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为《五经》、如同前文所说,「经」是後来为了尊称这些书!而加上的称呼,原来《五经》只称为《易》。《诗》,《书》。《礼》!《春秋》。     易经的内容以「卦」组成?共有六十四卦!每一卦由六层组成!每一层称为「爻」(yao2)、每一爻以一条0126长的横线「—」代表阳?称为「阳爻」!或以两条断开的横线「--」代表阴!称为「阴爻」、从最底层数起,总共有六爻!而六爻5023以不同的阴。阳配搭,形成六十四种不同的组合,    六爻可以分为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而每一部分的三个「爻」以不同的阴,阳配搭,形9571成多种不同的组合?称为卦、六爻由下而上解最下为:《初。二!三!四,五及上》、由三爻所生的卦「由上而下」为之(上卦)或「外卦」!在7927下方为之「下卦」或「内卦」,    每一卦代表一种状态或过程?   亦有一个说法为伏羲氏所创先划出三画的爻出来再推出(乾)!(坤),(震)!(离),(巽)、(坎)。(艮)、(兑)的卦。   後人以「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来解释的卦的构成!太极(☯)代表一,传统的太极图代表了阴阳互补。一分为二,分开了0081阴和阳,即是两仪。二分为四、即是四象:太阳,少阳。少阴、太阴,四分为八。即是八卦!2212两个八卦相叠。即成八八六十四卦,但亦有学者指出历史资料显示,占筮......余下全文>>!

易经的奥秘.(一)何为易经

  易:改变、经:书籍。《易经》是一本揭示变化的书(一本通过揭示变化规律、指导世人趋吉避凶的书)!由太极阴阳图和八卦及六十四卦构成《易经》典籍之内容。是中华文化之源。哲学之根。不仅道家的“道法自然”和儒家的“中庸之道”都根源于此?而且早在6000年前《易经》的规律就已经包涵了黑格尔辩证法思想中的三个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华夏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易经》有什么历史渊源?

  《易经》这部书我最近拜读过一阵!用现代人的说法是晦涩难懂、但是他阐述的道理对我们的各个方面却很有帮助。他是一个从整体到局部。去看问题的一部典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只是个人见解、有不当之处请谅解)、

易经 潜龙勿用

  不是不能用。是最好能不用。暂且不用、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