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易经入门

南怀瑾的易经和张延生的区别在哪里

  往大里说、是殊途同归、往小里说,在具体卦象方面有些地方注解有异!、

南怀瑾关于易经的书有哪些

  《易经杂说》《出生时间与命运》》《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

南怀瑾易经杂说这本书怎么样?

  《易经》为五经之首!是儒道乃至诸子百家学术思想共同的来源。也是中0881华文化的根本思想。要真正认识中华文化、不可不了解《易经》、然而、易理艰深。读者每视为畏途、有志者或不得其门而入!怀师的《易经杂说》从“变易、简易。不易”和“理!象,数”这些基本法则入手,将《易经》知识娓娓道来。如数家珍。把有志学易者引入门径,《易经系传》是孔子研究易经的心得报告、怀师在另一部易学讲稿《易经系传别讲》中!不仅对《易经》有更精辟的讲述!也透过对《易经系传》的分析,深入探明孔孟思想!儒家学说的文化源头,内容涉及自然哲理!人文精神、政治艺术以及身心修养之道。   怀师的儒学0659著作有5个鲜明的特点:一是以经解经、也就是将唐宋以后的批注推开?依靠熟读原文来理解儒家经典。因为在这些经典中!前文的意思往往在后面的语句中就有清晰的解释、只要前后篇章,贯而通之、就自然能理解经典作者原来的思想,《论语别裁》的写法基本上就是运用了这种以经解经的方式!   二是经史合参、也就是将儒家经典与相0595关的历史记载对照、比较、融会。来参究经典作者当时所表达的思想。如《论语别裁》以《论语》与春秋时代的史迹相融会、看到当时社会,政治的混乱面貌!以见孔子所开创和确立的文化精神之伟大!《孟子旁通》以《孟子》7篇本经结合战国时代相关历史资料,来说明孟子存心济世的精神所在!    三是旁征博引!怀师几乎在每一种著作中都以其渊博的知识、包罗诸子百家思想精华!融会中外古今学说于一炉!且往往能触类旁通!解答令历来名儒却步的难题!例如!《大学》中提及的“知,止!定、静。安,虑、得”七个修证层次、是先秦时期中国传统文化中教化学养的特色、也是儒家心传的修养功夫,虽然这“七证”对后世影响甚巨、但《大学》中并未具体说明如何实践。宋明以来的理学3548家囿于门户之见。而无法疏解清楚。怀师在《大学微言》中借用佛道两家学术来阐明“七证”功夫!8291因而超越前人的见解,   四是深入浅出,怀师讲课写书都喜欢把深奥的道理说得明白易懂!态度9167平易近人?语言机智幽默、例如,以往《易经》总是给人一种神秘玄妙,莫测高深的感觉!怀师的两本易学著作则以独特的妙悟胜解,把高深的易理说得人人能懂。通过怀师的讲解!读者会发现《易经》其实是一门很平易的学问, 5225  五是贯通古今、7480“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怀师儒学著作的最大特点!在他看来“四书”!“五经”都有超越时空的价值、但理解这些经典不能泥古不化。而要结合时代的变迁,7589在《论语别裁》和《大学微言》中、怀师不但每每联系今人今事帮助读者理解经典作者思想,而且经常比照现代世界文化潮流。指明自己民族、国家今后应该要走的路线和方向。因此。怀师的著作填平了古今文化隔阂的沟壑。成为当代中国人了解传统文化的桥梁、   全集的第二类是佛学著作。这部分著作所占数量最多!包括《禅海蠡测》等17种!佛教是对古代印度文化的一次系统总结和重大变革。它在汉2219代传入中国以后。与中国本土的儒家!道家文化相接触、经历了一个由冲突到融合的过程!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六朝以来的中国文化已是儒、佛。道三家汇合而成的文化形态了,因此!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离不开对佛教的研究,   佛教在今天这个世界仍有其重要的存在价值?在当前这个时代,全人类都以现代化为社会目标,现代化虽带来了7329物质进步!但也造成了社会病态、现代化的基调是理性化、理性主义获得最有力的表现是科学和技术!根源于科学的技术实际上塑造了现代世界的性格!德国思想家马克斯·韦伯称这种现代理性为“工具理性”、因为它只涉及达致具体目标的手段和工具的合理性,却根本无视生命的价值问题!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当代代表赫勃玛斯指出:“工具理性之高扬,导致科技意识之横决,已造成生命世界的殖民化?”在当6277今世界!人为追逐物质财富而忙碌?4828自己则迷失在忙碌之中、人们逐渐把自己异化成物,生命成为物的附属品、人们与自然疏离,与社会疏离,与家庭疏离。也与自己疏离!割断了与精神家园的古老联系!人们在表面上仍旧把幸福!成功或创造视作生活的目标、但实际上已没有目标。人们愈益被空虚!焦虑,烦躁。寂寞,孤独和绝望所煎熬!产生一种被美国社会学家彼德·勃格称为“心灵的飘泊”的感觉,因此。如何安顿人的心灵、对完美人生来说已越来越重要!   此时。人们猛回头才重新发现宗教对人生的意义、宗教,唯有宗教才可以满足人类超越自我,追求永恒。圆满,至真、至善、至美的心理需求!这是一切宗教共同具6450备的功能?因此!人的宗教精神可能改0332变自己的存在形式,但它是不会消失的。西方基督宗教主张依靠上帝的拯救。实现这种超越,但“上帝万能”观念在现代理性精神冲击下已经崩溃、人们不再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上帝创造世界!创造人类、上帝甚么都能做、甚么都可以做。用尼采的话说!就是“上2692帝死了”。人们可以放弃上帝这个“拯救者”的幻象。却不能没有宗教精神、放弃超越自我的精神需要!佛教没有这个“拯救者”概念的拖累!它教人5099自尊自信,依靠自己的力量从生死痛苦中解脱出来、因此、佛教能够担负起安顿人心、提升人生价值的使命!这就是今天佛教由东向西。逐渐在全球广泛传播的根本原因、   怀师的17种佛学著作,大致可分成佛经释义、禅学!佛法修证等三部分、佛经释义包括《楞严大义今释》、《楞伽大义今释》。《圆觉经略说》,《金刚经说甚么》和《药师经的济世观》5种!由于以往流传的汉文佛经大多是唐代以前所译,文辞古奥。语意晦涩。何况时历千载,理解阐释!古今完全异趋,因此。一般读者皆感到佛经难读?常常望而生畏,然而、这些佛经一经怀师讲解,就变得明白易懂、为各种文化层次的读者喜闻乐见。怀师讲解佛经的特点是:揉合翻译和解释,一方面在保持原文字句意义的前提下,采用现代语言来述说大义!另一3144方面用现代事物理则来解释佛法精要!例如、怀师推荐《楞严经》为全部佛法纲要、这部经典有条理,有系统地概括了佛法的中心要义!不仅给利智者指明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法门?也为钝根者道尽修行证验方法与次序以及种种方便,古贤称:“自从一读楞严后?不8504看人间糟粕书”,可见《楞严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怀师指出,《楞严经》从七处征心与八还辨见开始?逐层深入!条分缕析地讲明心物一元的原理。怀师在《楞严大义今释》中对此作了现代阐释、说明《楞严经》是如何从身心的实验去证明物理世界的原理。又如何从物理的范畴指出身心解脱实验的理论和方法。告诉我们:佛教所说的心物一元!不仅是一种思6738想理论,而且是基于人们实际心理情形。可加以实验证明的,因此、佛教确实有科学的证验和哲学的论据!   当然!佛经的难读不仅在于文字。许多佛经更因其内容博大精深。倘不4639能通达因明,善于分别法相、精思入神,并从真8021修实证入手!会之于心!实在很难窥6199其堂奥!例如、《楞伽经》被公认是最难读的佛经之一。苏子瞻曾言:“楞伽义趣幽眇。文字简古、读者或不能句。而况遗文以得其义、忘义以了心者乎、”怀师精研法相唯识,对《楞伽经》下过一番苦功。慎思明辨,严谨分析!归纳论据。融会于心、因此,他在《楞伽大义今释》中?为读者清晰地理出此经头绪:经中首先借大慧大士之口。提出108个人生思想哲学问题!但佛陀并没有一一作答。而是直截了当地说心、说性,说相,对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分别加以辨析!然后引向形而上的第一义谛,指出一个心物实际的如来藏识作为总答、指示空有不异1492的事理,说明理论与修证的实际。可见《楞伽经》宗旨在于直指人生的身心性命,与宇宙万7042象的根本体性,经怀师一点拨。楞伽奥义昭然若揭。   怀师讲经不仅为读者理清脉络,而且往往点明重点?方便研读!例如。在0651中国文化中,《金刚经》是影响很大的一部佛经,它的独特之处在于超越了一切宗教、又包含了一切宗教、不局限于佛教的范围、千余年来,无数人研究金刚经,念诵金刚经、因金刚经而得道?金刚经的奥秘何在!怀师在《金刚经说甚么》中指出:此经的重点在善护念!这是由凡夫到成道之路?圣人和凡夫同一个修持的方法、护甚么念,学佛就是证道!一切佛所证的,那个最高的境界叫涅盘!涅盘不是死亡!涅盘是圆满、不生也不死,不来也不去,永远是清净!怎样护念,应无所住!不生法相、如如不动,不取于相!就是保持内心平静的这一念,纵然在动乱中!也在清净!如如不动,又如!《药师经》是一部通俗但并不易懂的佛经,怀师在《药师经的济世观》中点明:药师佛12大愿是此经重点!显示了救人济世的大乘精神之伟大、读者把握了这个重点再读《药师经》就容易读懂了、再如、《圆觉经》是一部指引众生如何修行成佛的了义经!此经记载释迦牟尼佛答复12位菩萨所提的问题!这12位菩萨各有不同的表相,代表着12种修行法门?怀师在《圆觉经略说》中将如何明心见性,如何修止,修观和修禅那的重点一一提示清楚!怀师在讲解佛经时,常7812常列举大量的例子来说明道理?在《圆觉经略说》中,讲到见地,修证,行愿都详细举例说明!很多例子就是怀师自身的经历。在《药师经的济世观》中、怀师往往以亲生经历举例!融会经义来讲解,因而即使深入到极细微处,也使读者必能有所领悟、   怀师的禅学著作包括1583《禅海蠡测》。《禅与道概论》,《习禅录像》。《禅话》、《禅宗丛林制度与中国社会》等5种!当然,佛法修证部分的著作也大多与禅学有关。只为叙述方便而另列之,两宋以降!禅宗渐成佛教主流,天下佛徒称习禅者无计其数,佛寺号禅林者触目皆是。然大多数人对何为禅宗宗2363旨却浑然不知!有以枯坐不动为禅宗者、有以游戏文字为禅宗者。当今之世!像怀师这样通义理,有修持的禅者已绝无仅有。因此!如果只6365就这方面的成就而言!说南怀怀瑾是当代的禅学大师也是当之无愧的!   《禅海蠡测》是怀师最重要的禅学著作!4071不仅纪录了怀师毕生习禅的心得。也是一本禅宗正本清源!拨乱反正之作,怀师开宗明义地点明:禅宗以明心见性!洞达法性为宗旨?广征博引,直斥各种文字禅、知解禅和口头禅。直探禅宗的活水源头!怀师着重阐明了禅宗与教理?顿悟与渐悟的道理。佛法在中国大致有十宗之分途,禅宗以外各宗皆依教理(经,律。论)而言修证、唯有禅宗标榜“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后来禅宗之徒以为可以废弃教下经藏7527之学而悟道、其实。禅宗与教理的关系是“言其理则。佛说三藏十二分教、皆为所依!推其极致、则一字不立!扬眉瞬目,已是第二义事矣。”怀师指出:禅宗1888的古德。虽然不一定是先由学习教理而入禅。但大多数也都于悟前或悟后通晓义理!融会心宗。因此!习禅者不能忽视研习佛经!应当温故知新、融通诸说、   当初禅宗所以标榜“不立文字”,是希望摆脱教条!以独特的方法给陷入种种文字名相戏论中不能自拔的佛徒打开思想活路、进入一个充满自信和活力的世界!及至唐宋禅门活法已成死语、故诸家宗祖。不得不别标心法,如参话头、看公案、擎拳。棒喝等。以勘验学人、锤炼其知见、但后世习禅者舍本逐末、老死话下。永无出期、怀师有鉴于此!故不以话头为实法,不以棒喝为家风,回归禅宗活泼泼的本来面目!   禅宗自五祖弘忍门下有南5367北分途,南宗主顿悟,北宗主渐修,后世南宗风行天下。习禅者以为禅宗法门不需坐禅、只须于一机一境上骤然悟得、就可以得道了!怀师指出:“尽一大藏教,统诸修行法门,皆渐法耳!即禅宗祖师!于言下顿悟者!亦由熏修渐积而来,”因此。习禅者必须注重修定,至于是先修后悟!修悟同时,还是悟后起修,怀师认为:三说虽异!通途是一,根器各异。自知适应。不必争论高下、怀师的禅法不仅融合佛教显密之学。而且贯通儒、道各家之言!相较比量,会归一旨、别开生面、   《习禅录像》是怀师历年主持禅七的开示语录。及十方来学的修行报告!假此文字因缘、读者或可一睹真正的禅门风范,禅七用意在克期取证,以求明了生命之真谛!生死轮回之原因!进而超越生死,怀师参照禅密!6713采用唐宋方法!因众生习气烦恼各有不同,打破传统打七方法。嘻笑怒骂,因人施教。读者如能将此书与《禅海蠡测》结合起来读!对怀师的禅学思想与造诣会有更深一层的理解。《禅与道概论》的前半部叙禅宗宗旨与宗派源流,以及禅宗对中国文化之影响。《禅话》深入浅出地介绍历代禅门公案,堪称一部通俗禅宗史、《禅宗丛林制度与中国社会》则详述禅宗丛林制7516度的特点、起源和演变、这3种著作从不同方面介绍有关禅宗的知识。   佛法修证著作包括《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定慧初修》,《一个学佛者6945的基本信念》。《禅观正脉研究》,《如何修证佛法》等5种,学佛不同于学习其它知识!不仅要研读佛学理论!而且必须亲身实践、见地,修证及行愿是学佛修行必须依持的纲要。且三者密不可分,怀师在《一个学佛者的基本信念》中指出:行愿是修学一切佛法的基础、一个学佛者必须把信念建立在普贤菩萨般的大行大愿上。才能突破2158来自多生累劫的罪障恶业,成就菩提道果,他在书中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华严经·普贤行愿品》的密义。公开了普贤行愿的修持法门,《如何修证佛法》是怀师最重要的著述之一、对学佛修证的实际步骤有精辟的讲解及具体的指引!对修持路上的迷惑、歧路以及不自觉的错误都一一纠正!《定慧初修》是怀师传授止观!修定、修慧的讲记,适合初学者。其中。《观无量寿佛经大义》着重介绍修净土法门的入门知识。阐述了净土与禅。唯识学的关系?消除修净土只是有口3755无心念佛号的误解。大乘必须以小乘作基础!小乘的修法是甚么、怀师在《禅观正脉研究》中,以《禅秘要法》作底本,教授白骨禅观修法!经过这个观法的修持。我们身体不净的本相就会如实呈现心中,有助破除身见!进而见到空性,《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是有关静坐修持最权威的著作!怀师在书中融合儒、释,道三家静坐的原理。吸取藏密气脉、明点诸法的知识,配合中西医学,评述古往今来各门各派修道者的修持经验!传授正确的修定方法、解答气脉反应变化的各种问题,怀师对佛法修持的传授于今是独步天下的。他不仅融合了佛教显密、儒释道三家!中西医学。宗教。哲学与科学等各方面知识!更重要的是他有数十年亲身修持成就的功夫。怀师的禅定功夫是经过科学鉴定的。台湾的铁路医院骨科主任周孝儒医师和中兴医院麻醉科主任张庆灼医师曾使用测试仪器。对怀师入定时3851的生理状态进行测试!结果发现他的心电图上呈现一条直线、不再有上下波幅、科学证2140明禅定境界的“气住脉停”确有其事?   此外。收入全集的怀师佛学著作还包括《中国佛教发展史略述》和《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两种!《中国佛教发展史略述》是一本简明的佛教史。从印度佛教起源。谈至佛法传入中国后的经过!以迄于当代世界各国的佛教现状!对了解佛教历史渊源提供了清晰的线索,《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介绍有关《易经》,中医。神仙丹道以及西藏密宗的原理!阐述密法真义、道破宗教神秘仪式之假象,诚如怀师所言:在人类文化中、神秘学自古相传至今!似宗教非宗教、似哲学6821非哲学!亦宗教。亦哲学!中国作为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是神秘学的策源地之一。以往神秘学因其神秘莫测而流行。人们往往牵强附会,妄引仙诀法要!甚至借此聚众敛财、5027倘能发扬科学精神?去伪存真,去芜存精,仍能从中发掘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   全集的第三类是有关道家学术的著作、主要是《老子他说》和《中国道教发展史略述》2种。此外、前述《禅与道8583概论》!《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和《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等佛学著作中,也有部分篇章是谈道家学术的,道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9385化的主流之一,道家学术自老、列!庄诸子以下。“综罗百代。博大精微”,自两汉后。道家一变而集于道教。因其“综罗百代”之故而不免生“杂乱怪诞!支离破碎”之弊。因此。到了近代社会!学者往往把道家文化视为迷信?更有一班孤陋寡闻者臆断道教本身没有思想学术。只是对佛教的抄袭而已,怀师早年曾钻研道家学术、深得其中三昧。2987因此对道家文化颇为推崇!他曾说:在儒!佛、道三家中,佛家是偏重于出世的,虽然佛家的大乘道也主张入世,普救众生!但出家修道的人本身还是偏重于出世!而且佛家的学问从心理入手。然后进入形而上道。儒家的学问,又以孔孟之学为归趋。则是偏重于入世的,虽然像《大学》,《中庸》亦有一部分出世思想!但到底是偏重入世、从伦理入手、然后进入形而上道。道家的学问!老庄之学就更妙了,可以入世,亦可以出世!或出或入!都任其所欲,在个人的养生?/ca>,

易经文言文

  《易经》的文言文版本   《易经》第一卦 乾 乾为天 乾上乾下   乾:元,亨,利,贞.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再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始终,   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   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潜龙勿用,阳在下也. 见龙再田,德施普也. 终日乾乾,反复道   也. 或跃在渊,进无咎也.飞龙在天,大人造也. 亢龙有悔,盈   不可久也. 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   事之干也. 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   和义!贞固,足以干事. 君子行此四者,故曰:乾:元亨利贞.」   初九曰:「潜龙勿用.」 何谓也?   子曰: 「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①世而无闷,不见是而   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乾龙也.」   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何谓也?   子曰: 「龙德而正中者也. 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   不伐,德博而化. 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君德也.」   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何谓也?   子曰: 「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知至至之,可与几也. 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 是故,居上位而   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而无咎矣.」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何谓也?   子曰: 「上下无常,非为邪也. 进退无恒,非离群也. 君子进德修业,   欲及时也,故无咎.」   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何谓也?   子曰: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 圣   人作,而万物□②,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上九曰:「亢龙有悔.」 何谓也?   子曰: 「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乾龙勿用,下也. 见龙在田,时舍也. 终日乾乾,行事也.   或跃在渊,自试也.飞龙在天,上治也. 亢龙有悔,穷之灾也.   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乾龙!

易经能改变命运吗

  有人认为算命就是看自己一生一世的命,是好还是坏,那就错了、算命算的是命运,命是命!运是运、两者不同、所谓命、就是先天!你没顶改变的!一般说算命其实指的就是这个!所以会有人2352说自己命好?这辈子不用努力也可以成功、我只想说。这是多么荒唐!也就留下了给3470人指责的机会!实际!命的确可以影响你的人生、但不能决定!进一步说、你父母给你的基因就5688属于命,有的人生下来在某些方面就有很强的天赋。如音乐,绘画。书法、记忆等。他们就是天才,所以与你父母八字及人生情况也会有关!而你自己的八字。可5171以认为是你母亲怀孕期间的外界环境对你的影响?我们知道由于环境变化。有很多畸形4333儿出生,实际也可以说是他们八字不好!正常怀孕期间40周,你的八字减去这40周、就是你真正产生的时间。而就在你母亲怀孕期间?外界气候变化、饮食以及生活环境等会影响生你的时间,当然就是你的八字,所以八字也能反映你的身体状况!而这必然会影响你以后的人生!   接下来!就是你的运,所谓运有大运也有小运!通俗点。就是时机、机会,这个主要通过你的身体健康影响你的事业、是后天!你可以改变、生命活动都是有周期的、预测到那年那月你身体会处于低谷!2106所以精力也就不好、因此做事也不容易成功,反之,身体处于高峰时、精力好!也就更容易成功。所以你后天不努力!错过你的运、即使命再好也没有用!反之、命不好的人!后天努力,充分利用好了运、也会拥有成功的人生!   因此!算命不是让你安于现状!听命于天、而是叫你在最1488佳时机充分利用、高效率办事。实际是一条走向成功的捷径、这也是为什么你百倍努力!却还是比不上别人,因为你在运来的时候累了休息。运走时不断努力、到头来事倍功半。   易经只是告诉高效做事。关键在于自己怎么做,   参考资料:: user.qzone.qq.com/1034665799?ptlang=2052我QQ空间!

易经有多少个字

  1!《易经》16589字,   2。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帛书易经》的字数是4934字、!

《易经》怎么用?

  易经原文只是说明了64卦而已。文言文的功底不强悍的人是绝对看不懂的,不止这些、还需对古代文字有一点研究才行。现在流行的各个版本没有一个对易经原文注释得很好的、所以易经的注释只能作为参考。不能照搬!楼主想学易经的话最好买本《周易》、里面不止有64卦还有说卦,杂卦等。但我本人不支持里面的卜签法、太麻烦并且太耗时了!如果你想学运用的。可以买本>、不过我认为这本实在不怎样!还不如买本《梅花易数》比较好,作者邵康节。里面详细说明了各种占卜方法!简单易用、重要的是速度非常快、不需要任何道具!很多人认为古代的占卜是不科学的,甚至迷信的!我认为这是不可取的!是偏激的。试着想想。100年乃至1000年后的人们回过头来看我们这个年代的所谓科学。照样不是被认为是幼稚的。愚蠢的!现今科学多伟大!多精密!照样有那么多不可解释的自然现象,更别说非自然现象了,然而这些都可以以易理来解释,古人的智慧是不容小看的。。

《易经》 读后感

  今天看了百家讲坛曾仕强先生读易经,虽只是部分片段也足以让人收益终生,曾先生是国学大师,他对易经的了解不是我辈可以启及,但我有一些感受结合近年学习哲学一些心得在这里对于老先生的观点想提出认同,提出异议.恐要见笑.   一:是阴和阳的问题,曾先生以计算机的0和1加以比较论述,我认为是非常正确,并且本人前些时间也以相同观点和同事谈及,只可惜同事都是对思想漠不关心的工人,只当时对风而言了,曾先生的观点恰与我的观点相同,让我内心平添了许多自信.   易经言"阴阳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主凶吉",阴为虚'阳为实'其中包含了对自然万物的形成现象的理解.而计算机是由0和1为基本构成单位,0和1之间的不同组合形成数据链演化为程序,发展构成了我们现在的数字光影虚拟世界.这恰恰印证了易经的阴阳互补不可或却的哲学理念.   二:就是曾先生的"持经达变"的理念,使我收益良多,这就是"保持原则,适时改变"曾先生说:"我们不一定要相同,但要彼此互相尊重"其中重要对"中"展开论述,"中庸就是恰倒好处,就是合理",中和的"中"的立场也就是要始终保持正确的'辨证的观点.对此本人也严重同意,这是用于人际交往四海皆准的道理.   而对于曾先生对"经"的解释小我不得不说些个人的看法,那就是不变与变的问题,曾先生说"经"是永恒不变的东西,就以我前数年学习辨证唯物的经验来看,世界是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的.不变是相对的,之所以说"不变"是为了比较"变","不变"是变的参照物而以.不是不变而是相对我们的时间价值观的不变.所谓的"不变"只是慢慢在变,是量变现象,实际它是不断在变化,只是到形成"质变"的时间较为漫长而已,比方说,地质的变迁就经历了无数万年,不是我们以现实人生的标准可以痕量经见的.   其他对于曾先生提出的"谦卦"等等问题我一部分表示赞同,一部分限于学识不很理解,今后会在学习的道路上继续发问. 由于时间关系、只是断断徐徐收看了台湾交通大学曾仕强教授的几个电视讲座、曾先生阐释的很多观念非常深刻,值得大家了解,这里只将我摘录的有限几个与大家分5650享:   1!天地每一个人都是自作自受!自己做的自己受!   2、持经达变,要有原则的变、   3,中国没有人际关系。中国是人伦关系。因为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的平等观念、而人伦关系的基础是人不平等的观念,   4。子女为父母所生?但不为父母所有。   5。8744福禄在丑人的身边、官越大的、太太越丑,越有钱的,太太越丑。太太丑是福气!   6,谨言慎行!中国3049人不允许你有话直说?有话直说是目中无人。   7!中国社会5486谦虚是永远正确的,   8!正确的人生观:尽自己的本分。孔子讲。尽人力,听天命。   9、教育的力量,功能是有限的!不要太过相信教育,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语出《论语??宪问》)   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於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语0295出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九章)   在这里,我们看到中国古代两位圣哲先贤对“以何报怨”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为什么会出9202现这种差异呢,我们现在无法体会两位先哲当时的说话语境。所以不敢妄加揣度!   近日!看了台湾师范大学曾仕强教授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我读经典”节目中作的“易经与人生”的演讲、我有1056些明白了?原来。孔子把人分为中人、中人以上和中人以下三种类别的人。而孔子所作的《论语》是给中人看的!或者可以说是中人的代言人。所表达的智慧应该是中人智慧,也就是大多数人的智慧!而老子的《道德经》是写给中人以上的人看的,5442是非常高深的智慧?   于是、我就明白了!“以6013直报怨”是中级智慧!也就是一般人的智慧。“以德报怨”是高级智慧,是得道之人的智慧,那么。由此可知。“以怨报怨”应该是低级智慧了!是鲁夫莽汉6212的智慧?   以何报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问题是要看你的修为境界了,、

南怀瑾著述大全_文学txt全集下载

  南怀瑾著述大全_文学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易经怎样解读

  周易六十四卦卦序歌   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  2927 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兮噬嗑贲、   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8126三十备?   咸恒遁兮及大壮!晋与明夷家人睽、   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继,   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兮中孚至,   小过既济兼未济,是为下经三十四,。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