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易经入门

中医的医学理论

  中医理论来源于对医疗经验的总结及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思想。其内容包括精气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气血津液。藏象。经络、体质,病因、发病,病机、治则,养生等、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医专著《黄帝内经》问世!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时至今日,中国传统5694医学相关的理论。诊断法。治疗方法等,均可在此书中找到根源、中医学理论体系是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在唯物论和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逐步形成的!它来源于实践、反过来1829又指导实践!通过对现象的分析!以探求其内在机理,因此、中医学这一独特的理论体系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中医的基础理论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它主要包括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脏象,经络。运气等学说。以及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治法、预防。养生等内容。 阴阳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最初是指日光的向背,向日光为阳、背日光为阴。阴阳的交互作用包括:阴阳交感!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范畴、邓氏的现代阴阳是“对立统一”0215或“矛盾关系”的一种划分或细分,两者是种属关系、对立统一规律是“阴阳”的上位属概念。阴阳则是对立统一的两个下位种概念?阴阳是互不相容又紧密联系的两个对立面的一对性态或属性!阴2079阳的内涵互相否定!一个概念“阴”肯定对象的阴的属性!另一个概念“阳”则以否定阴概念所肯定的属性。作为阳对象的属性、阴阳的外延互相排斥!又相互互补、其总和等于它们最邻近的属概念的外延,即两个种概念外延的和或并。阴阳是对立统一或矛盾关系中两个不同性态,属性的一对哲学或逻辑范畴的概括、就是两事物或一事物即相互依赖,相互联系!又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相反相承的一对并列的种概念、(邓宇等的现代阴阳概念与定义),人们通过对矛盾现象的观察,逐步把矛盾概念上升为阴阳范畴,并用阴阳二气的消长来解释事物的8531运动变化,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由阴阳二部分组成,凡是剧烈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属阴、因而阴阳存在两个对立面。在阴阳消长和对立统一作用下!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相互变化中构成世界万物,中医运用阴阳对立统一的观念来阐述人体上下、内外各部分之间、以及人体生命同自然!社会这些外界环节之间的复杂联系。阴阳对立统一的相对平衡、是维持和保证人体正常活动的基础,阴阳对立统一关系的失调和破坏,则会导致人体疾病的发生。影响生命的正常活动!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成就!五行学说 即是用木,火、土、金。水五个哲学范畴来概括客观世界中的不同事物属性。并用五行相生相克的动态模式来说明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和转化规律!五行学说中以五脏配五行即:肝与木、心与火,脾与土。金与肺。水与肾。五脏与五行相生相克应保持相对平衡和稳定!和谐相处、如果五脏与五行发生失调。出现太过!不及或反侮!也会8976致疾病的发生。这对于推断疾病的好转和恶变!治疗方法!提供了充足依据!中医主要运用五行学说阐述五脏六腑间的功能联系以及脏腑失衡时疾病发生的机理?也用以指导5436脏腑疾病的治疗,五行于中医则体现了具备这五种属性的人体五大系统的相互关系!木火土金水这五个符号分别代表肝心脾肺肾所统领的五大系统、中医不是研究微观的病毒细菌如何作用于人体的理论而是研究人体整体的各个系统之间的关系,并且通3622过中药,按摩!针灸!甚至心理作用去调节各个系统之间的平衡,以此保持身体健康!五行的交互作用包括:相生!相克,制化、胜复!相侮,相乘!母子相及。 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腑脏,经络等组织器官......余下全文>>、

中医的阴阳、五行理论的说法对吗?和唯物和辩证法很大的区别。我觉得一切规律都有自己的局限性。超越了这

  阴阳五行学说主要由阴阳五行与五运六气两个相对不同逻辑范畴的概念与关系所组成、其与现代哲学的关系、简单的说属于系统的理论逻辑与逻辑认识方法的关系,换一句话来说?现代哲学的基本观点和原理其实都是在证明或阐述阴阳五行学说的科学性。如果没有6311阴阳五行理论的系统逻辑!那么、现代哲学阐述的基本观点和原理就是一6979盘散沙。比如说,现代哲学其实就是以矛盾为立论基础、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为其具体铺垫的思维方法,也是客观世界普遍遵循的规律,有道是,任何理论都是抽象的!若未采取特定的思维艺术或与具体事物结合之前、不但不能具备具体的含义。而且也无法形成完整严密的思维体系!所以!尽管现代哲学在所有单个的认识层面很深入也较全面、但其毕竟未能采用阴阳五行学说那样的思维艺术、所以,它的不同认识层面就无法有机的衔接、形成一种反映事物在一定的存在形式中,能在时空上一脉相承的动态变化的思维体系。!

中医的五行理论是不是只适用于四季分明的温带地区?

  中医的五行理论产生于中国?也主要适用于中国!就是你说的北半球.   其他地区需要根据理论灵活运用的.同一地区不同体质的人也需要灵活运用的.这只是大体的原则.   赤道地区全7155年都是夏天!一般的人是一年到头都要养心.都说广东人喜欢煲汤,就是因为广东气候炎热。能量消耗快。阴液消耗多!需要及时补养.   南北极全年寒冷。确实是一年到头都要养肾。注意保暖.四季如春的地区。养肝养肺养五脏相对可以因人而异.,

中医养生属于五行什么

   中医养生属于调理,中医认为人的五脏属五行、调理五行变化是养生的一种,。

中医五行 为什么子亢盛会导致母亢盛

  这就是五行中的相生相克。物极必反的道理!人体奇经八脉相互通联、相互传导!如果不能相互传导就会导致失调,比如一个泉眼和一个池塘,当泉眼水力很大时自然流入池塘的水也就会增多!当泉眼干涸、那么池塘自然也就干了。又比如一个水管水压越大,流速越高,如果水压大到超出了水管抗压能力的时候、水5406管就会爆炸、这就叫物极必反了。,

中医的“补火生土”是什么意思?怎么运用该理论去开中药?

  8342火代表心!土代表脾、   相生:   木生火: 肝藏血以济心.   火生土: 心阳温煦脾土以助运化.   土生金: 脾气散精,上归於肺.   金生水: 肺气清肃下行,通调水   道以助肾水.   水生木:肾藏精以滋养肝血.   相克:   木克土:肝木条达则疏泄脾的壅滞.   火克金:心火温煦有助肺气宣发.   土克水:脾运水湿可助防肾水泛滥.   金克木:肺气清肃下行可抑肝气过度升发.、

中医五行的五行十干表征

  木:肝、胆!头。项、关节!筋脉!眼,神经。肢体、毛发甲:头,胆、乙:肝!项,寅:臂。肢、胆、筋!脉!发。毛!风门穴卯:肝、胸,目,手。爪,筋火:小肠、心。肩!血液!经血、脸部!牙齿、舌头。腹部。神经。血管。血压丙:肩。小肠丁:心。血液巳:面!牙齿,心胞络、三焦。咽喉午:心腹!小肠、目!舌、神气土:脾。胃、肋胁。腹、背、胸,肺!肚、皮肉、肿块戊:胃!肋胁(天干),背!肺(地支)辰:背!胸、项。肩。皮肤己:脾。腹丑:肚、腹!脾!肌。肉未:脾。胸!胃,腹,口。唇,齿戌:命门,胸,筋!臀。腿、膝、足金:肺!大肠。肝!脐!股、声咳。气管,鼻!皮肤。痔疮、呼吸系统。骨骼,牙齿庚:肠,脐辛:肺、股申:声咳。肺!大肠。筋骨,经络,音声酉:肺!鼻!皮毛。声水:肾!膀胱。胫。足,头、会阴。尿道、阴气,腰!耳。子宫、疝气、生殖系统。血液。汗壬:膀胱,胫癸:肾。足,精子:会阴。耳,腰。液。溺亥:肾,头,阴囊、髓!精。

中医五行与五谷,五果,五菜,如何配合?

  gxhshszgx:你好,   五谷与五味:粳(jing)米甘、麻酸!大豆咸。麦苦,黄黍辛!    五果与五味:枣甘!李酸,栗咸,杏苦!桃辛!   五畜与五味:牛甘。犬酸。猪咸、羊苦,即辛、   五菜与五味:葵甘!韭酸,藿咸。薤(xie)苦、葱辛、   --------------------------- 录自黄帝与伯高对话?

中医基础理论的五行感想怎么写

  研究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科学基础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传统文化历来在世界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医在中国传统科学中是既有理论又有技术的典型代表、它既治病又保健的奇特医疗效果为世人所瞩目,中医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立下了丰功伟绩、但是!由4058于中医理论的建立与中国传统哲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易经》。“道”学中的“气”。 “阴阳”等概1239念深深影响着它,如前所述、中医理论的一些论述至今仍令国人难以理解。当然6708更不用说不懂中国传统文化的外国人了!中医“术7300”的个人经验传承?运动观指导思想和中医对人体解剖知识的缺乏!增添了中医先驱在理论建立中的困难。玄想和猜测也多见于中医理论,这无疑影响了人们对中医科学性的认识,研究中医理论、尤其是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科学基础、将中医纳入现代科学文明。是消解这一认识障碍的重要保证。   中医的发展。除中医科2300学性的现代论证之外,深层次还存在中西医从业人员生存竞争问题,中医科学性认识问题不解决?对方会8342利用中医“不科学”进行打压。这样,即使中医疗效再好、病员也会在 “不科学”的反对声中逐渐萎缩。没有病员。何谈发展!何谈走向世界。生存竞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法则,谁也无3571法违抗!加强中5195医基础理论现代科学基础研究?提高中医从业人员的现代科学意识,在中医辨证论治的过程中!多向病员解释中医治病的现代科学依据!将能使中医被现代更多的人所接受,西方人相信科学!中医1745的科学性解决了?中医在国外的生存基础也就坚实了、一有科学。二有疗效、生存竞争中的反对者也就无能为力了!加强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科学基础研究、是中医自身生存发展的必要。   在中医医疗理论中!思维的能动性受到了特别的青睐,5549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科学基础研究,将力图运用现代自然科学和哲学前沿研究成果、包括自然观。科学哲学,物理学!生物学、医学!思维科学及4865系统论等等!充分论证思维的物质性,思维作为一种场物质除可在体内作为神经电流传播之外,还可以在空间直接传播,它既为气功医疗铺就科学大道、也为骗子和封建迷信愚弄百姓,骗取钱财设置不可逾越的障碍,思维物质本质的揭示,将为人类生产力的再次解放铺平道路。   人们常说东方人习惯于宏观整体思维方式,西方人习惯于微观实证思维方式!近代西方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表明!在科学的进步中,西方人的“务实”比东方人的“务虚”有更多的优越性、当然也有人说。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不是比西方人落后。而是与科学发展2482的时代不配套!中国人的7366宏观整体性思维方式,很可能在21世纪的科学发展中有4360大的作为,   其实、“5035务实”也好!“务虚8995”也好!“作为”也好!“无为”也好!它们在过去科学发展中的作用已成为历史、历史自有公论,我们的眼光应放在时代的进步上!21世纪是东西方两种思维方式融合的时代。用惯了微观实证和还原论思维方法的西方人。今天主动提出21世纪科学的发展需要向东方2448人的宏观整体系统思维方式回归!那么用惯了宏观整体系统思维方式的中国人,当然也应在微观实证及还原论思维方式上补补课!充分了解西方的物质结构学说!人体结构学说、将微观实证与宏观整体思维方式整合起来、21世纪的科学将会是两种思维方式交汇结出的丰硕成果,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科学基础研究?将以自己的丰硕成果!实践这一预言。如果把阴阳与五行的结合。看作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成熟的第一个里程碑、那么。西方结构观和东方运动观的结合以及东方宏观整体思维方式和西方微观实证思维方式的融合,将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7606成熟的第二个里程碑,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科学基础研究将是这一里程碑下的奠基石。   总之、西方科学在近代的迅猛发展、不能表明在未8917来仍能独领风骚、在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科学研究中,我们既不能厚此薄彼,也不能妄自尊大!应理性地审视自我!学习西方之长、克服东方之短。摒弃8867西方之短。弘扬东方之长,在东西方文化合流中占领新的科学桥头堡,建立新4875中医学或系统医学!让中医走向世界!是我们从事本研究的根本目的、诚然!它对弘扬中华文化!提升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科学基础研究必须有科学的研究方法!首先必须深入研究中医自身的理论基础,中医有数千年的发展史。在6592中国传统文化中,与其他学科相比中医有完整的理论体系!临床经验也极为丰富。深入研8292究中医基础理论!学习中医临床经验、是研究中5813医理论现代科学基础的前提和首要条件,《黄帝内经》,《伤寒论》。《本草纲目》……应是必读之书!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完全弄懂弄通了中医理论的实质、才有可能去寻求其与现代自然科学、尤其是西医的联系与区别!其二、必须深入研究并掌握人体自身的解剖学结构和现代生理学!从现代生理学和现代医学的视角掌握疾病的发生。发展3495和救治的基本原理,将其与中医辨证论治进行比较、归纳总结出相同和差异、从本质上寻找它们的内在联系。其三、要十分关注近百年来!尤其是近50年来中西医结合的前沿研究成果。了解研究先驱们的成功与失败,他山之5144石可以攻玉。1550只有站在前人的肩上才能看得更高更远!保证自己的研究不走弯路、取得比前人更大更好的成果、其四!必须理论联系实际。研究中一定要将研究所得的结论和预言到医疗实践和科学研究中去加以验证!切不可空中楼阁,夸夸其谈。其五。研究队伍、中西医从医人员和研究人员的结合是基础、但应注意吸收自然科学工作者、尤其是理论物理学家和科学哲学家的参与,他们的加盟将会大大扩展研究视角和思路!弥补业内人员所受的专业知识的局限和禁锢、   总之,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科学基础研究必须切实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中为西用、中西合璧、广纳百川,众4244采百家之长!,

我要开个中医美容养生馆,要起一个五行属土的名字,请大神们帮忙取个,谢谢!

  美美地!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