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易经入门

中医五行学的病理

  子平五行与病理 与 子平病源生死诀(一)五行十干表征一,木:肝!胆,头。项、关节。筋脉。眼。神经,肢体!毛发甲:头!胆!乙:肝。项!寅:臂!肢,胆、筋。脉。发、毛!风门穴卯:肝、胸。目。手、爪!筋二、火:小肠!心。肩!血液、经血、脸部!牙齿、舌头!腹部、神经,血管。血压丙:肩!小肠丁:心。血液巳:面,牙齿、心胞络,三焦、咽喉午:心腹、小肠!目、舌。神气三。土:脾,胃!肋胁。腹、背,胸、肺。肚,皮肉,肿块戊:胃。肋胁3263(天干)!背!肺(地支)辰:背、胸,项、肩!皮肤己:脾、腹丑:肚!腹、脾,肌,肉未:脾!胸。胃、腹!口。唇、齿戌:命门!胸,筋、臀、腿,膝,足四!金:肺。大肠、肝,脐、股!声咳、气管,鼻!皮肤、痔疮、呼吸系统!骨骼。牙齿庚:肠、脐辛:肺、股申:声咳。肺,大肠!筋骨。经络!音声酉:肺,鼻,皮毛!声五、水:肾、膀胱、胫!足。头,会阴!尿道、阴气,腰。耳。子宫,疝气,生殖系统。血液!汗壬:膀胱,胫癸:肾,足。精子:会阴、耳,腰!液,溺亥:肾!头,阴囊。髓、精六。古诀: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庚是大肠心属肺,壬系膀胱癸肾藏!三焦亦向8194壬中寄、包络9792同归入癸方!甲头乙项丙肩求、丁心戊肋己属腹。庚是脐轮辛属股,壬胫癸足一身由、子属膀胱水道耳!丑为胞肚及脾乡、寅胆发脉并两手、卯本十指内肝方?辰土为皮肩胸类,巳面齿咽0586下尻肛,午火精神司眼目!未土胃脘隔脊梁、申金大肠经络肺。酉中精血小肠藏。戌土命门腿还足、亥水为头及肾囊、午头巳未两肩均,左右二膊是辰申,卯酉双肋7850寅戌腿。丑亥属脚子为阴!干首坤腹坎耳俦!震足巽股艮手留!兑口离目分八卦,凡看疾病此中求。(二)各类5750疾病一、木1、甲木遇火多、多犯神经之疾。2、日干为甲木。流年与日柱天克地冲,多有伤头之灾!3。甲乙居前见庚辛!忌为头面、干上有甲或乙!又有庚或辛!庚辛克甲乙、头面有伤。破相、4、甲乙无根!怕逢申酉,杀合逢此。双目定瞽,5!木被金伤、筋骨腰肋疼痛。6!木太旺而病乃悬梁自缢,虎啖蛇吸,7。木太弱或死绝、多有头晕。目眩!气血不调,两鬓消疏而发稀!神5719经痛的现象!8190如果严重的话。多有肝胆疾病、腿足损伤等。8!水木相生而太旺,应多注意胃虚。恶心!口臭!咯气!并有食欲减退、身体衰弱,脉沉弱、腹部软弱无力、颜面缺乏血色等疾病、9,水木相胜。伤脾胃、10,金水多而木腐朽!且甲木极弱,又无火疏通,易患胆结石!秃头之病。11!土多木折!命局燥土过多,木气极弱者。头发分叉或断裂,12!甲胆乙肝!甲乙木又代表毛发及交感神经、水泛木浮!甲木极弱!易患脾湿之病!5489严重者往往导致皮肤萎缩,轻者秃头无发。13!火多木焚!木气弱者,不是肝虚就是目赤!眼经常发红。14!八字木为喜用?而遭强金克冲损伤、大多数有交感神经方面的障碍、否则有5117肝胆之病,并防车祸外伤!15、甲申、乙酉。小儿肝经风病。二、土1!戊己忌寅卯、休囚而1106生大疾?干有戊或己,见地支有寅卯!主家中有人患四肢风病。瘫痪之疾!或有卧病在床之人、日干为戊或己?防自身病、2。一杀三财双火主目疾(己日)!3,己日月戌。火神无气。多水多金,眼昏目闭。4。火土相生而太旺!常觉症状有胃部胀满。食量虽不异常但稍进食即感饱满或重压。咯气,恶心等。5,土虚木旺之乡,定伤脾胃,6、火土烁蒸、则发秃眼盲!7、土虚木盛必伤残、8,土多疾呆9,土太弱或死绝!时有面黄,减食,肢体怠惰,喜卧嗜睡、多思足虑。不喜动作的现象?并常有浮肿,脚气。口臭。齿痛的毛病、如果9259严重一点的话,有患消化系统。皮肤病的可能,10、四柱或岁运遇两辰冲戌或两戌冲辰者!易患胃病。脾湿病!花柳病,11,四柱或岁运遇两丑冲未!两未冲丑时、易患脾疾......余下全文>>!

中医的五行学说是什么?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成就、五行学说 即是用木!火!土,金、水五个哲1861学范畴来概括客观世界中的不同事物属性、并用五行相生相克的动态模式来说明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和转化规律。五行学说中以五脏配五行7707即:肝与木,心与火!脾与土、金与肺,水与肾。五脏与五行相生相克应保持相对平衡和稳定,和谐相处、如果五脏与五行发生失调。出现太过!不及或反侮,也会致疾病的发生!这对于推断疾病的好转和恶变!治疗方法、提供了充足依据,中医主要运用五行学说阐述五脏六腑间的功能联系以及脏腑失衡时疾病发生的机理,也用以指导脏腑疾病的治疗,   。

中医五行的五行的基本规律

  相乘与相侮!是五行关系在某种因素作用影响下所产生的反常现象!乘。即乘虚侵袭,侮。即恃强凌弱、相乘,即相克的太过,超过2624了正常制约的力量!从而使五行系统结构关系失去正常的协调。此种反常现象的产生、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被乘者本身不足!乘袭者乘其虚而凌其弱。二是乘袭者亢极。不受它行制约!恃其强而袭其应克之行!应当说明、相克与相乘是有区别的。相克是正常情况下的制约关系、相乘则是正常制约关系遭到破坏以后的过度克伐,是反常现象、在人体。则前者是生理状态。后者则为病理状态,相侮。即相克的反向。又叫反克!是五行系统结构关系失去正8681常协调的另一种表现!同样也有两种情况:一是8795被克者亢极。不受制约、反而欺侮克者。如金应克木。若木气亢极,不受金制,反而侮金!即为木(亢)侮金,二是克7357者衰弱,被克者因其衰而反侮之。如金本克木。若金气虚衰、则木因其衰而侮金!即为木侮金(衰)、所以说: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即是说。五行若某一行之气太过,则对其所胜(我克)之行过度制约,而发生相乘!而对其所不胜(克我)之行发生相侮。即反克,若某一行之气不足!则克我之行必过8550度制约而乘之,而己所胜者、即我克之行必因我之不足而反克相侮!例如临床所见的支气管扩张病证!病位在肺,每因肝气郁结,气急上逆。化火灼肺。而见咳血。3251则为木火刑金(即木旺侮金)。肝郁气滞。影响脾胃消8818化吸收,则为木郁乘土!湿热型高血压。多因湿热困脾、引发肝失疏泄,肝阳亢逆,则为土侮木。至于3717金乘木(虚)证候!临床则为少见! 在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联系规律?所谓相生,即相互资生!促进,助长之意!所谓相克。即相互制约!克服,抑制之意,生克是五行学说用以概括和说明事物联系和发展变化的基本观点!五行相生的规律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的规律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其关系见下图:在相生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我生两方面的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所以、相生关系又称之为母子关系、在相克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克我、我克两5148方面关系!我克者为我所胜,克我5620者为我所不胜。所以。相克关系又称为所胜!所不胜的相胜关系。事物内部系统结构的五个方面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构成了事物正常情况下的循环运动、因而经常处于运动3563发展之中?是不平衡的。然而就五行整体来看!相生与相克又都是在总和中表现出相对。

我想开一家中医经络养生馆,请问在五行属什么

  医疗行业在五行中属于木、如果说中医的话!那更加属于木了。!

讲完完美中医五行最后的总结

   推荐下面?可能会对你有用: 摘自 潘守宇在天津城市建设学院演讲《五行与国粹》------ 一人之身的五脏也有五行:心属火对应五色的红色,肝属木对应五色的绿色!肺属金对应五色的白色,脾属土对应五色的黄色、肾属水对应五色的黑色、 (肝肺心肾脾对应仁义礼智信,对应五行木金火水土,对应人身筋!皮毛!血脉,骨、肌肉!对应风水东西南北中,对应角jué!商shānɡ。徵zhǐ,羽yǔ、宫ɡōnɡ五音 (题外话:这就是音乐疗病的原理;酸入肝。辣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甜入脾、凡是食物都有寒热温凉平的属性,这也就是药食同源,寓8041医于食可以治病的原理!大道至简、道不远人,对应的分泌体液:肝开窍于目为泪!肺开窍于鼻为涕!心开窍于舌心血变现为汗?肾开窍于耳为唾液、脾开窍7570于唇为涎液?可以对照诊病,辩证施治,颐养天年 ;另外肝开窍于目主神、肺开窍于鼻主魄、肾开窍于耳主志!耳聪目明!精满神旺气足自然事业有成、这也就是中国的相术的基础依据!) 身家国同构,天地人合一、 中国古代的智者?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向天学。向地学。向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学。大道至简、取象比类,把世界分成金木水火土五类,相生相克、 关于五行五色对中国8503古代阶级的影响------周承火德?秦承水德、汉承土德、魏承木德。晋承金德,隋承水德。唐承土德!明承火德。清承水德 五行之中?水黑色!土黄色!木青色、金白色!火赤色 所以夏尚黑 商尚白 周尚红 秦朝尚黑、汉朝尚黄,魏朝尚青!晋朝尚白,唐朝尚黄!明朝尚红、清朝尚黑 五行之中、水属北方,火属南方、木属东方!金属西方!土属中央 中国最强大的两个时代-汉唐,都是土德星!都建都长安。长安属中央土旺之地. 民国青天白日旗(水和金)!而我们共和国黄五星红旗(土和火)正好土克水!火克金、这是偶然吗!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 0786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一人之身有天地之象,一人之身有宇宙之象?一人之心有宇宙真理!我5520心即是真理!真理即是我心,天人合一,人心静、四海静,人心安,众生安!人心平。天下平,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化定基,!

很难理解中医里的相生相克关系?五行究竟是怎么去理解它?有谁能说说!感谢大家帮帮我,我是个中医爱好者

  这不是三言两语甚至三天两夜所能述说得清楚1957理解得透彻的、   建议先行学习中国古典哲学、搞清阴阳对立统一以及五行生克变化之理。   然后才可能理解中医理论中的阴阳五行问题、   如果觉得中国古典哲学也不好懂,则建议先精读毛主席的《矛盾论》以及现代哲学常识!!

中医与五行阴阳,周易八卦有关系吗,如果有算是什么关系?

 6884 关系大了。药王孙思邈说过不懂易的人,没有资格谈中医。张仲景的六经辩治就是根据内经结合八卦的思想提出来的。还有伤寒和金匮中的经方都是以八卦取数法来定位药物的种类和用量.....   中医三条主线:   1. 1 2 5 10 即太极-阴阳-五行-十天干   2. 1 2 3 6 12 24 即太极-阴阳-天地人-六经-十二地支   3. 1 2 4 8 64 即太极-阴阳-四相-八卦-64卦   三者互相联系!   最近才发现原来中医是物理医学、算数医学!这几个特定数字很玄妙,、

中医中的阴阳学说和五行各是什么?

  中医五行 “木曰曲直”、代表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的功能,在人体为肝, “金曰从革”!代表沉降。肃杀,收敛等性质、在人体为肺。 “水曰润下”!代表了滋润!下行、寒凉、闭藏的性质。在人体为肾。 “土爰稼樯”。代表了生化、承载、受纳等性质、在人体为脾(约相当于解剖学上之胰脏。而非脾脏)。 “火曰炎上”,代表了温热,向上等性质!在人体为心。 阴阳哲学研究的是天地变化之道,万物运行的法则。生命变化的规律!生命内部的制约和支持关系!生命力5732的源头!这五点是对《黄帝内经》中所阐述的阴阳五行理7445论内容的提炼: 第一点、阴阳理论用来阐述天地生成和变化、中国古代认为在混沌之后?清阳上浮为天!浊阴下沉为地、所4641以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又认为地气上升为云。天气下降为雨 、而这一过程和天地生成过程构成了天地之间的物质循环! 第二点、阴阳理论用来阐述万物运行的法则!阴阳用来阐述运动的不同方式。方向和结果 、 第三点、阴阳理论用来阐述生命变化规律。中国古代用生,长。收!藏来说明生命的变化形式和过程、而推动这一过程实现的力量就是阴阳 , 阴阳用来说明生命变化形式的“生,长,收。藏”。推动了3905生命过程的“生!长。化,收!藏”。形成终而复始的运动!这正是五行理论的内容之一、这也充分表明了五行理论是用来解释和落实阴阳理论的。 第四点!阴阳理论用来阐述生命内部的制约和支持关系 。 第五点!阴阳理论用来阐述生命能力的源头!在中国古代,道家和医家都是用“神明”来描述生命的生灭现象和能力 ,阴阳正是这种生灭现象发生的原因!因此也就是用来理解生命现象的, 上述五个方面代表了中国古代对天地、生命的基本看法!被《黄帝内经》归结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是复习已背诵过的经典还是再开始背易经

  1.把要背的课文背出来。默一遍、   2.练习册上的错题再整理一下做一遍,   3.每篇课文的重点段落再看一看!主要内容主要人物的精3609神什么的   一!复习要有计划性“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取得好的复习效果、必须先订立一个复习的计划。做到有的放矢,   二,复习时应该注意反复性、体系性!理解性!学会尝试回忆,学会整体安排,学会调整休息等,根据人脑的记忆特点!我们在复习时。不要希望能够通过一遍复习就能够掌握书本的基础知识。一般地认为、人们对于某一知识的完全掌握、至少需8497要六至七遍、所以!我们在复习时。应该注意反复!不断地复习。争取能够将书本知识完全掌握!记忆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的,感觉到了东西我们不能够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我们才能够更深刻地感觉它。记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复习时,不能眼睛只盯着书本!在我们看一段书后。应该抬起头来。好好思考、尝试回忆,看我们刚才看的书本的内容是否记住了。是否理解了!所以。在复习的过程中、我们是脑筋动得最快的时期。   三,复习要全面阅读教材、查漏补缺,彻底扫除知识结构中6120理解上的障碍!在这一基础之上!对各科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使知识系统化。?这些复习的目标是查出所有理解上的障碍!为全面而准确地记忆打下可靠的基础!复习完一个章节、就在不看课本只看笔记的情况下。把课本中的知识点一一地过一遍!遇到记不1616起来的地方或理解得不是很透彻的地方、再翻开课本看看!这样就会加深印象和巩固记忆!复习要明确重点,难点!对每一个知识结构及其知识点中的重点!深刻理解,突破难点、把握知识结构内部之间的联系、同时进行解题训练!提升实战能力!?复习应当彻底掌握基本知识!使使各个知识点整体化?有序化!自控化,实用化、便于指导技能操作!进行思维训练。经过解题复习!使记忆率达到95%以上!??   四,在复习的过程中!我们还应该注意调整我们的身体和注意休息、一般地说,我们的大脑集中于某一学科的时间不是很长的、时间一长,我们的思维就可能处于停滞的状态!所以我们应该合理地安排时间。争取在晚自习中将所学的五门学科 都能够安排一定的时间,这样保证大脑的高效率!,

为什么酸甜能增加胃口?从中医五行角度来看

  您好,可以这样解释:5064从五行角度?甜对应着土一行,也就对应着脾胃!所以、甘甜往往能满足脾胃的需求,对脾胃有益,   但酸有益于脾胃就无法用五行来解释了、从西医角度讲胃酸的主要成份HCl,以氢离子形式存在!酸的事物在胃中液可以解离出氢离子,增强的胃的酸性。5940有助食物消化。!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