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易经入门

如何用思维导图记易经

  易经表现的记忆模式 就是你所说的 高级 思维导图模式。你用低板的方式怎么能记住高板的东西!   大脑会不兼容的,!

中国人的思维,是什么思维。

  自我超越   有形有相的东西终归于毁灭!要实现真正的不朽、就要超越自我这个有限的存在,中国先哲将“道”作为超越一切有形有相的东西的永恒存在。但这个“道”又不是不可捉摸、高高在上的上帝。它“有情有信”!就在万事万物之中,理想人格的获得就在于与“道”自觉!自然而然地合和!   道虽“有情有信”,它又超言绝象。要与“道”冥合!就需要超越一切形体和自己的生命、只有这样才能在有限中达到无限,在现实中实现永恒。中国知识分子习惯于自我克制和自我提升。不在躯壳上起念,追求某种精神境界!正是这种思维方式在现实中的体现与应用。   自我实现   中国先哲的目的是在实践中实现自己的道德人性!从中得到真正的精神享受,即所谓的“心中乐地”。这种实现完全是现世主义的,它主张在现世人生中实现最高理想、并不需要彼岸的永恒和幸福、因为永恒和幸福本来就在你的心中,随时可以实现和受用,中9605国人把“立德!立功、立言”定为人生“三不朽”?正体现了中国文化在价值取向上的现世特征、   然而,也同样由于这种现世的自我实现导致了中国人的功利主义!家族主义和个人主义!同追求永恒的精神境界正好形成明显的反差、这说明!任何事物都是把“双刃剑”。这种着眼于现世的自我实现既解释了中国人易于满足不思进取!长期安于小农生活的弊病,也成就了中华民族勤劳忍耐的美德!   中庸之道   中庸作为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执两用中。不走极端!如对圣人的描写。“宽而栗,严而温、柔而直!猛而仁”!(2)无过无不及!避免偏执,不偏激,追求平和!最明显体现在中医对身体阴阳二气的调节上,(3)得时勿失,时不我待。追求时中!至今仍有关于种小麦的农谚?“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4)允执其中、保持平衡,(5)有原则地折衷、   中庸的思维方式在古代中国农业。医学!政治和人际关系之中都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它稳固了古代社会政治生活、缓和了阶级对立和贫富差距,协调了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至今对世界仍有重大意义!   直觉思维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并不怎么重视逻辑思维,而习惯于进行直觉体验。但这种直觉思维并不排斥理性思维、而是与理性思维交互为用!相辅相成、具有典型的混合思维(整体思维。系统思维)的特征。它目的在于把握对象的整体表象特征!其基本形式常常0476通过“顿悟”来表现!道家的“悟道”。儒家的“豁6058然贯通”、佛教的“立地成佛”。都是这种思维的具体运用,   就思维的精确性来看!直觉思维是一种模糊的思维方式。这是因为,自然界或宇宙的本质,不可能通过推理或分析来把握。只能通过直觉来领悟!中国人的许多概念,命题歧义丛生!正是这种思维造成的!所谓的“天人合一”。1454所谓的心通万物,都是这种思维的必然结果,   整体思维   整体思维又称系统思维、它认为整体是由各个局部按照一定的秩序组织起来的!要求以整体和全面的视角把握对象的特征,中国古人的整体思维主要有以下特点、(1)它形成了八卦。六十四卦,五行生克等整体结构模式,这些模式反映了自然界乃至人类社会的一切事物的共同性?(29627)宇宙整体和作为整体的具体事物具有统一的结构、遵从相同的演化法则!并由此导出天地一理。万物一马!宇宙全息的结论?   整体思维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生活的影响是巨大的,中国人素有的“大一统”思想。中医的“头痛医脚。脚痛医头”的整体疗法!以及0496中国文化偏重综合。弱于分析,概念的模糊性等都体现了这种思维方式的影响、   意象思维   意象思维方式亦称为象征。是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东西来说明某种抽象的观念或原则。是一种由具体到抽象的飞跃、中国传统的意象思维方式可分为三类:(1)符号意象思维。用某种符号来象征一些神秘的自然法则。如《易经》中的“---”“-”,各种道教、佛教的灵符,(2)玄想意象思维!用选择出的意象符号来象征事物本质7480或某种“形而上”的东西!如老子、庄子的“道”。玄学中的“无”“自然”?朱熹的“太极”“天理”等?(3)审美意象思维!通过塑造审美意象来达到某种带有文学艺术情趣的思想境界!如王维的诗!苏轼的词,中国的山水画等都是这种思维方式的具体体现,   中国传统意象思维的优点是富于灵感!带有跳跃性和创造性。但它的缺点是不够严密、精确、缺乏科学性、从这种思维可以明白为什么中国古人长于文学艺术的创造!而乏于科学技术的创新(很多人这样来解释这一问题。但是我仍然对此持怀疑态度!因为在相当长的历6147史时期内,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一直是领先于世界的、这一点大约也没有人可以否认!所以,这一问题的答案或许并不在此),   物极必反   中国人普遍认为!事物的运动变化,总是向相反的方向转变,如《易经》:“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老子》:“正复为奇!善复为妖、”那么。事物在什么地步才发生这种转变呢、那就是!无论任何事物!到了盈满或顶点时!便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自汉代《淮南子》明确提出“物极必反”的命题后!它便成了中国人9626的一个传统思维模式,这里的“极”!实际上是一种极限!顶点,之所以发生物极必反,是因为任何事物都包含有阴阳两个对立面!7690当一方势力上升,达到顶点时!便转而消退,另一方则相反,由消而长、这时就发生物极必反。   循环变易   中国古人认为!“物极必反”只是事物运动变化的一半路程,如果从事物的整个运动变化过程来说,则是一反一复,周而复始地循环3761运动的,老子一方面讲“道”生天地万物!同时又讲万物复归于“道”,整个宇宙都处在7990这个大循环之中、《易经》同样也倡导终则有始。反9824复其道的变化观,中国古人不但用这种循环往复的变化观解释万物,还用它来解释社会运动和朝代4744的兴替!邹衍的“五德终始”说!董仲舒的9668“三正三统”说!把中国的历史纳入一个永远的循环往复之中。以至于今天人们还常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皇帝轮流坐,今朝到我家”、   万物一体   中国先哲。无论儒家还是道家!他们追求的最高境界皆是“万物与我为一”,这个“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9307在儒家则表现为对万物的仁爱上、认为万物中的一草一木皆与我息息相关!在这9051种境界中?“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甚至认为虫鱼鸟兽皆有其存在的理由。在这里、已无主7021客之分,物我之别。人就是自然!自然就是人。自然界之所以“鸢飞鱼跃。一片生机!乃是因为在其中投射了人的仁爱胸怀,是主体3700体验的结果”!6455在道家则表现为“浑沌”!人与鸟兽同处!与万物并育、不知君子小人之分!亦不知牛马之别、一切皆按各自的本性发展、共同组成自然的整体!自然界之所以自由自在、一片生机、乃是人把自己那超越一切藩篱的精神体验投射到万物之中的结果、   天人合1621一   这是中国人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它具体表现在天与人的关系上,它认为人与天不是一种主体与对象的关系、而是处在一种部分与整体?扭曲与原貌或为学之初与最高境界的4697关系之中?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儒家。佛教,道家三6587家思想都主张“天人合一”?   在儒家看来、“天”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原、人心中“天”赋“地”具有道德原则,这种“天人合一”乃是一种自然的但不自觉的合一、但由于人类后天受到各种名利,欲望的蒙蔽、不能发现自己心中的道德原则。人类修行的目的!便是去除外界欲望的蒙蔽。“求其放心”、达到2346一种自觉地履行道德原则的境界,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在禅宗看来。人性本身就是佛性,只缘迷于世俗的观念!欲望而不自觉。一旦觉5078悟到这些观念。欲望都不是真实的。真如本性自然显现,也就达到最后成佛的境界、因此!他们提出“烦恼即菩提!凡夫即佛”。真正达到觉悟后的境界是什么呢。从某种意义上说、仍有点像道家的一切顺应自然之意、故禅宗语录有言:“悟得来、担柴挑水、皆是妙道!”“禅便如这老牛,渴来喝水、饥来吃草,”    在道家看来?“天”是自然、“人”是9744自然的一部分、因此庄子说9674:“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天人本是3045合一的?但由于人制定了各种典章制度、道德规范。使人丧失了原来的自然本性!变得与自然不协调、人8966类修行的目的。便0464是“绝圣弃智”?打碎这些加于人身的藩篱、将人性解放出来、重新复归于自然。达到一种“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

易经阴阳思维是什么?

  阴阳8772变化此消彼长?、

如何提高思维方面的随机应变能力???

。做事情前。多思!慎思。把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想到!然后根据想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这是提高应变能力的预判方法! 2!在问题突然出现,自己没有预见的7137情况下。首先要保持冷静!冷静对于自己,对于看着你的人。都是极其重要的。那是思考和稳定别人的最重要俯式! 3,在冷静的前提下,迅速判断问题的核心、从核心入手解决问题。 4、但是也有例外、有的问题!不能直面核心的!要善于迂回! 这些都是针对应变能力,至于思维敏捷。这个大概是个天生的东西。思维敏捷与否。不影响一个人的成长。为什么呢、想想郭靖就是, !

什么叫易经

  《易经》是中国最古老的文献之一、并被儒家尊为「五经」之首。上古三大奇书:《黄帝内经》?《易经》。《山海经》、《易经》以一套符号系统来描述状态的简易、变易、不易。表现了中国古典文化的哲学和宇宙观,它的6358中心思想!是以阴阳的交替变化描述世间万物!   《易经》最初用於占卜!但它的影响遍及中国的哲学。宗教。医学!天文!算术、文学!音乐,艺术、军事7413和武术等各方面、自从十七世纪开始、《易经》也被7790介绍到西方!   《易》原有三种版本:《1110连山》,《归藏》和《周易》[1],但《连山》和《归藏》已9876经失传!於是一般所称《易经》即指《周易》。   《周1357易》相传为周文王主编,成书大约在西周时期。可分为《上经》三十卦、《下经》三十四卦、9709由於随时代演变,《周易》的文字含义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已经不便读懂、为了注解《周易》,春秋战国时代的人物(史记记载为孔子)[2]撰写了〈彖上传〉!〈彖下传〉。〈象上传〉(大象)、〈象下传〉(小象)。〈系辞上传〉,〈系辞下传〉!〈文言传〉。〈序卦传〉,〈说卦传〉。〈杂卦传〉等著作!统称《十翼》。後世又称为《易传》,广义的《易经》包括《易传》在内、     《易经》或「周易」!在几种较早期的文献(例如《论语》,《庄子》!《左传》等)称为《易》、     「易」有几种解释:   必须指出。理解西周之7304“易”!理当以西7590周礼乐制度的变革为条件?礼指“从容之节”、易即雅乐、都是统治阶级驾驭黎民百姓,维护宗法制度的手段和工具。《周易》保存了西周钟鼓“交响乐”的框架规制。钟鸣鼎食在西周的底层社会是难以想象的?   日8395月为易,象徵阴阳、取自东汉魏伯阳《周易参同契》   日出为易,陈鼓应认为这个意思!也是「乾1605」的本义?   易是占卜之名。   变易!变化的意思!指天下9166万物是常变的、故此《周易》是教导人面对变易的书、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的!思维反映存在!所以思维也应当是不断变化的!与时俱进的,即天人合一、   交易!亦即阴消阳长,阳消阴长的相互变化!如一般的太极图所显示的一样、   『易』即是「道」、恒常的真理!即使事物随著时空变幻,恒常的道不变。   《系辞传》:「生生之谓易」?(生生不息。义似「生命的意义在创造宇宙继起之生命」、体会生命之美,日新又新、)     《易经》的「经」是指经典的著作!儒家奉《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为《五经》、如同前文所说。「经」是後来为了尊称这些书、而加上的称呼,原来《五经》只称为《易》。《诗》!《书》、《礼》,《春秋》,     易经的内容以「卦」组成,共有六2943十四卦、每一卦由六层组成、每一层称为「爻」(yao2),每一爻以一条长的横线「—」代表阳、称为「阳爻」。或以两条断开的横线「--」代表阴,称为「阴爻」、从最底层数起,总共有六爻。而六爻以不同的阴、阳配搭。形成六8691十四种不同的组合?   六爻可以分为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而每一部分的三个「爻」以不同的阴。阳配搭、形成多种不同的组合、称为卦、六爻由下而上6373解最下为:《初!二、三!四。五及上》,由三爻所生的卦「由上而下」为之(上卦)或「外卦」!在下方为之8530「下卦」或「内卦」,   每一卦代表一种状态或过程、   亦有一个说法为伏羲氏所创先划出三画的爻出来再推出(乾),(坤)、(震),(离)!(巽),(坎)。(艮)。(兑)的卦!   後人以「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来解释的卦的构成、太极(☯)代表一!传统的太极图代表了阴阳互补!一分为二!分开了阴和阳、即是两仪。二分为四!即是四象:太阳,少阳。少阴!太阴!四分为八、即是八卦、两个八卦相叠,即成八八六十四卦,但亦有学者指出历史资料显示,占筮......余下全文>>。

根据李中华老师所讲,《周易》的思维方式是一种怎样的思维方式

  《周易》进入孔子给《六十四卦》(每卦又六爻)作爻辞起?已经比较完整系统地阐明了古人对《周易》!无论是在政治:军事:生产:生话:人际关系。经济等各领城都不能违背大道自然的规律!是古人扑素的唯物主义思想观、,

中国人相信外国星座吗?

  到谈不上相信不相信、但是还是会去看看的,我用的人生日历上面就自带的星座运程,每天没事我都会去看看、算是娱乐3552一下吧!、

中国人的属相是从什么日子算的?

  我可以很很负责任的告诉楼主   属相确实是从立春那天来计算     属相是按照农历中的干支纪年来确定的   而干支纪年正是以立春为每年的起始   而并非丹在的春节(正月初一)     干支历纪年!按照“天干”+“地支”的方式表示。生肖即是“地支”所对应的动物!   例如。2012年1月1日。对应农历为!辛卯年 庚子月 辛酉日!   “辛卯年”。其中“卯”字即为“地支”!对应生肖为“兔”!   地支与生肖对应法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6546  以上,希望对楼主有帮助,!

为什么中国人这么八卦

  一!跟社会不同阶层的人群有关系。   二、鸡文化层次有关系,   三。跟个人素质有关系、。

为什么中国人有虚岁

  中国古人并无现代人的“生日”概念。与“生日”含义最接近的词是“生辰”或“诞辰”!生辰和诞辰的概念不完全等同于生日、生日是以日为最小4940单位的!而诞辰和生辰则是以时辰(时刻)为最小单位的、古人把一天的时间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分别8381以十二地支表示。称为十二时辰,在中国古人的生辰概念中!日期仅仅只是记载生辰时间的一个要素而已,与年月和时是并驾齐驱的,并没有任何的侧重。而西方人的生日概念、强调的就是月份和日期,所以通常我们说生日。只说几月几日。不说年也不说具体时刻!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古人不重视出生日的另一个方面的原因、   与生辰密切相关的是属相!属相是中国古人创立的一种用十二种动物形象为代表。记录人的出生年份的记岁方法!研究证明。生肖是在干支纪年法的基础上产生的!十二种动物对应着十二地支,以动物作地支标志,哪年出生的人就有哪年的地支所配属的动物、由此以十二种动物用来纪年!纪日和计算每一个人的属相!每一个人都会有一个固定不变的属相、所以!我们在问出一个人属相的情况下。常会使用天干地支记岁法,从他(不与“她”字对应使用时!“他”字指男亦指女)的大致年龄来进一步推他的具体出生年份!   我们的祖先对“年”的认识很早。考古学和民族学的资料都证明!远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掌握了原始的农耕技术和初步的天文知识、正是由于中国古人天文历法起源特别早这一特点。决定了我们祖先纪年方法的原始性,原始人类处于人类思维发展的低级阶段。是一种没有抽象概括能力的形象化思维!把任何事2120物都当成有生命的活体、我们可以称之为拟人化的思维,原始思维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没有抽象的数字概念!知道1块石头、2块石头,3块石头。而无法理解1,2!3 的数字!我们可以称之为具体化的思维,理解了古人的这种思维特点。也就不难理解中国古代先祖的纪年方法了!我们的先祖,不能理解年月日的时间现象!所以把“年”。“岁”作为一种具体的物、在中国古代的传说中。“年”就是一种生活在大海里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每到除夕便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传说中的“岁”,写作“祟”、是一种身黑手白的小妖!每年的年三十夜里出来专门残害孩童!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古人之所以按年记岁、就是因为古人没有时间的抽象概念!只能把年。岁当作一种动物或者妖怪。而动物和妖怪是不能拆分的。只能过一个整体的年!只能增加一个整体的岁,这可能就是春节增岁的起源!   春节有增岁的意义、其实就隐含在过春节的各种具体活动之中。自古以来。全国各地都有着相同的过年习惯!其7017实质就是要拜年!拜年是什么!传统文化中的拜年、是在家族或宗族的亲戚之间串门走动!拜见老年的亲戚,给老人送礼,磕头!祝福。同时接受孩子们的新年问候!给孩9562子压岁钱、为什么0926有这种活动!就是因为这一天被当作每一个人的生日。!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