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易经入门

易经到底是道家还是儒家

  宗教道教   易经》指夏代的《连山》,商代的3777《归藏》及周代的《周易》、这4771三部经卦书统称为易经!其中《连山》,《归藏》已失传,传世的只有《周易》一本!从本质上来讲、《易经》是阐述关于变化之书。长期被用作“卜筮”。“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 《易经》含盖万有、纲纪群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广大精微!包罗万象、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

易经算是道家学说吗

  不能算是、现在的易经说的都是《周易》!《周易》是中国古代研究!占测宇宙万物变易规律的典籍!包括《易本经》和《易传》两大部分、文字古奥。蕴义精深,说起来已经和儒家的关系更大一些、儒家奉《5006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为《五经》。   至于道家也用到周易。是因为很多儒学子弟出家修道的缘故。《易经》非道,释,儒任何所专属,道家的经典应该首推《道德经》。但因为《易经》所阐述的是天地运行之大道、自然界的规律皆在其中?而道家研究的正是天人合一、追求自然和谐的关系,所以道家也将《易经》作为经典。如《抱朴子》等、特别是道家炼丹术融入《易经》思维颇多,或者可以这么说?《易经》是一本超凡伟大哲学书,是任何其他科学的经典!   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的历史比道教要久远,来源3120自三皇五帝。三皇!指燧人、伏羲、神农、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可见中华民族的易经思想是从远古来的,这4346里所说的远古、就是上古时期、在历史上指的是五千年以前啦。因为夏商周断代大致确定   夏朝(公元前2224年──前1766年)   商朝(公元前1766年──前1122年)   周朝(公元前1122年──前256年)   距今大概五千年,众所周知夏朝是大禹传立得,大禹之前是虞舜、再之前是唐尧,而易经的核心是八卦,八卦的创始人是伏羲。那是比唐尧虞舜夏禹更早得多的远祖啊。   而伏羲最大的贡献就是创立八卦!形成了《易经》典籍的核心内容、在周易之前、易经易经经历了《连山》和《归藏》,后周文王演练后天八卦。成《周易》!西周末期礼崩乐坏、大易流落民间,孔子发现其为“圣人之作”,有“古之遗言”。“得一(易)以群毕”、于是“韦编三绝”,为易作传(《易传》又称《十翼》)。东周孔子及其弟子将“君尊臣卑,男尊女卑”等西周礼教思想融入《文言》!《系辞》等十翼中、先秦儒生因孔子“作易”而尊称《周易》和《易传》为《易经》。、

易经属于道家还是儒家?

  易经既属于道家,又属于儒家,孔子是儒家为易经做了十翼注解!从此易经走向世界!道家早于孔子研究易经,易经是研究规律的、是道学,这充分说明道无古今!无终始!、

太极图是道家图形么

  我估计你说的应该是太极6035八卦图吧?   我在周易浸淫多年。有些许了解吧。   传说八卦来自伏羲氏。有《归藏》之说、不过多半是后人假借!   但是先天八卦的存在确实不假。文王演周易!是创造了后天八卦。换了一种排列方式,更符合天理!   八卦。在春秋时期被阴阳家所用、阴阳家!就是试图用阴阳五行学说来解释世界的一个流派!确实很强大,   道教、众所周知!来源于道家和阴阳家。而道术则是不折不扣的阴阳家的东西。因此。道2391教会有阴阳八卦、确实不稀奇、     因此说!太极图不是周易里面的东西!周易里面虽然有阴阳的概念,但更侧重用阴阳来解释万物的变,到了阴阳家手里,阴阳就成了宇宙诞生之初的元素。     可以说。太极图的存在、完全是道教的东西!太极图中的八卦偏离了周易一开始用来推理的原始意义,这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还有,楼主要注意,道家和道教是两回事。      呵呵、希望楼主满意~,

儒家有易学那么道家也有易经为什么

  因为儒家。道家中的文化知识归根结底都属于国学。易经范畴之内的,国学大,师李,冠论将易经中的晦涩难懂词语变得简单易懂、赋予了易经生命力、使易经并不再3505是只有少数人懂得。使普通人也能懂得易经中蕴含的道理,易经教会我们在企业管理上要懂得包容。柔顺!忍让。顺势!谨慎!让我们懂得怎样驱利避凶、然后一步步的积累财富创造财富、积累福德,!

梦见道家标志

  有空闲去体育馆跟老人们学点太极哈!

什么是道家婚姻和合术?

  就我知道的?婚姻和合术本来就出自道家!是道家一种能夫妻。恋人更加和睦恩爱的一种法术,听我奶奶说!古时候婚姻都是父母包办的、为了防止夫妻不和睦!结婚的时候父母都要请道士来帮新婚夫妇做婚姻和合术,让夫妻日后婚姻幸福美满!现在离婚率太高了,所以也有很多人比较重视这些,都会到狐仙堂请求道长帮忙做婚姻和合术。给予达到日后婚姻幸福美满、!

道家传统的三灾九难?

1楼 大药未成!而难当寒暑、于一年之内,四季要衣、 真气未生。而尚有饥渴。于一日之内、三餐要食、 奉道之士所患者!衣食逼迫。一难也、 及夫宿缘孽重、流于今世填还、忙里偷閒,犹为尊长约束!制于尊亲而不忍逃离!一向清閒而难得为暇,奉道之士!所患者、尊长邀拦。二难也、 及夫爱者妻儿,惜者父母、恩枷情纽,每日增添、火院愁车、无时休歇。纵有清静之心?难敌愁烦之境,奉道之士所患者。恩爱牵缠!三难也, 及夫富兼万户。贵极三公,妄心不肯暂休!贪者惟忧不足,奉道之士所患者。名利萦绊。四难也, 及夫少年不肯修持!一以气弱成病、顽心绝无省悟、一以阴根成灾。现世一身受苦!而与后人为诫、奉道之士所患者、灾祸横生,五难也。 及夫人以生死事大!急于求师。不择真伪。或师于辩辞利口!或师于道貌古颜、始也自谓得遇神仙。终久方知好利之辈!奉道之士所患者,盲师约束、六难也, 及夫盲师狂0040友妄指傍门!寻枝摘叶而于无契合。小法异端而互相指诀、殊6737不知日月不出,出则大明!使有目者皆见、雷霆不震!震则大惊、使有耳者皆闻!彼以爝火之光!并蛙之语,荧荧唧唧。而岂有合同、奉道之士所患者?议论差别!七难也, 及夫7856朝为而夕改、坐作而立志,悦于须臾而厌于持久,始于忧勤而终于懈怠。奉道之士所患者,志意懈怠,八难也。 及夫身中失年,年中失月、月中失日。日中失时!少时名利不忘于心、老而儿孙常在于意。年光有限。勿谓今年已过以待明年、人事无涯。勿谓今日已过以待明日。今日尚不保明日,老年争却得少年。奉道之士所患者。岁月蹉跎。九难也! 免此九难,方可奉道!九难之中!或有一二不可行持,但以徒劳而不能成功者也, 所谓十魔者,凡有三等!一曰身外见在。二日梦寐,三曰内观。 如懑目花芳,满耳笙簧、舌求甘味。鼻好异香。情思舒畅、意气洋洋!如见,不得认,是六贼魔也。 如琼楼宝阁。画栋雕樑!珠廉绣幕,蕙帐兰房!珊瑚遍地。金玉满堂,如见,不得认!是富魔也, 如金鞍宝马。重盖昂昂,侯封万户!使节旌幢。满门青紫,鞭笏盈床!如见、不得认,是贵魔也! 如轻烟荡漾、暖日舒长、暴风大雨!雷震电光!笙簧嘹亮、哭泣悲伤。如见,不得认!是六情魔也! 如亲戚患难,眷属灾伤,儿女疾病!父母丧亡、兄弟离散、妻妾分张!如见!不得认。是恩爱魔也, 如失身火铙,堕落高冈、恶虫为害!毒药所伤,路逢凶党!犯法身亡,如见,不得认。是患难魔也。 如十地当阳!三清玉皇,四神七曜、五岳八王!威仪节制、往复翱翔。如见、不得认、是圣贤魔也! 如云屯士马!兵刃如霜!戈矛斗举!弓箭齐张!争来杀害,骤捷难当,如见!不得认、是刀兵魔也、 如仙娥玉女、罗列成行。笙簧嘹亮!齐举霓裳、双双红袖、争献金觥。如见、不得认、是乐魔。 如几多姝丽!豔质浓妆!兰台夜饮!玉体轻裳。殆人骄态!争要成双!如见,不得认、是女色魔也、 是此十魔。难有不认者是也。既认则着,既着则执,0843所以不成道者?良以此也。 若以奉道之人,8725身外见在而不认不执、则心不5311退而志不移?梦8628寐之间不认不着。则神不迷而观不散,内观之时。若见如是。当审其虚实,辨其真伪!不可随波逐浪、认贼为子、急起三味真火以焚身。一挥而群魔自散,用紫河车搬运自己之阳神、超内院而上天宫、然后以求超脱、 今古好道之流!有清静之心。对境改志!往往难逃于十魔九难、空有好道之虚名!终不见得道之实迹、或而出离尘劳、幽居绝迹而志在玄门!于九难不能尽除,在十魔或着一二!非不得道也!而于道中或得中成、或得小成。而于仙中。或为人仙,或为地仙。若以尽除魔难,序证验而节节升迁。以内观合......馀下全文>> !

十二生肖中谁属道家???

  牛 、老子骑牛过玉门关、然後飞升!一气化三清、

道家思想的内容

道家是中国古代8863哲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以6656“道”为世界的最后本原?所以称之为道家,道4011家创立于春秋后期、创始人为老子(生卒年月不详)、由于对“道”的理解不同!到战国中期。道家内部开始发生分化?形成老庄学和黄老学两大不同派别,前者的思想以《老子》《庄子》《列子》为代表,后者的思想以《管子》中的《心术上》《心术下》《白心》《内业》四篇、 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经法》《原》《称》《十六经》4篇,以及《淮南子》为代表、道家哲学影响到整个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在中国历史上!道家哲学有时被一些非官方儒学的重要人物改造与继承,如汉代的杨雄,桓谭。王充等、有时为官方儒学所汲收,如宋明理学、有时也为民间儒者所曲解反注。打着道家反道家,随意剪沾原本、虽然曾经一度成9615为官方哲学或一时代的统治思潮!如汉初的黄老学和魏晋玄学!此外,道家哲学还深深地影响到中国的道教与佛教两大宗教哲学思想的发展,道教尊老子为太上老君。奉《道德经》为道教基本经典,奉《庄子》为《南华真经》,并且用老庄哲学来论证道教的神仙学、建立了道教的宗教哲学体系。两晋时期的佛教般若学!则更是佛玄结合的产物、 “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用以说明世界的本原。本体。规律或原理,在中国哲学史上!“道”这一范畴为道家首先提出、道的8683原始涵义指道路,坦途、以后逐渐发展为道理,用以表达事物的规律性、这一变化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过程,春秋后期、老子最先把道看作是宇宙的本原和3812普遍规律?5575成为道家的创始人,以后、在不同的哲学体系中其涵义虽有不同。但基本上成为世界本原,本体。规律或原理的代名词。老子论“道”!首先是世界本原,在老子以前、人们对生成万物的根源只推论到天!至于天还有没有根源,没有触及到。到了老子。才开始推求天的根源、并提出3806“道”、他认为、天地万物都由道而生。他4754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二十五章。所引《老子》!只注章名)关于道生万物的过程,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四十二章)对于老子的 “道”、历来解说不一。有的认为是宇宙处在2089原始状态中的混沌末分的统一体。理由是老子说了“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有的则认为是超时空的精神性的虚无本体、因为老子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二十一章)又说:“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恍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十四章)事实上。这是老子哲学本身具有的矛盾、也是道家学派在尔后的发展中产生分化的内在原因,归结起来!老子所说的道有三方面的涵义:①道是先于天地的混成之物、②道是存在于万物之中的普遍法则!③道无形无象!老子论“道”是当时思辨哲学的最高成果!他不仅对世界的本原作出了“道”的最高抽象,而且对“道”的运动规律作出了最高概括,他说:“反者道之动”。(四十章)意思是向相反的方向转化是“道”的运动规律,他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变动不居的!变动不居的原因是天地万物都存在两个互相矛盾的对立面以及对立面的互相转化!他揭示出一系列的矛盾,如: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美丑!祸福。刚柔、强弱!损益、兴衰,大小,轻重。智愚、巧拙、生死,胜败。进退、攻守等。他认为,这些矛盾的任何一方面都不能弧立存在。而是互6981相依存!互为前提、他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二章)老子还深刻地揭示了对立面的互相转化、他说:“正复为奇,善复为妖!”“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馀下全文>> !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