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易经入门

易经和道德经,哪本境界高?

  都是经典!谈不上谁高谁低。不过易经早于道德经,而且道德经的创作受到过易经影响、

道德经和易经哪个年代更早

  易经早、易经成书于春秋之前!《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并且易经被称为万经之源!道德经中的很多话都出自易经,!

哪本书可与易经,鬼谷子,道德经齐名?

  论语!《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共二十篇,成书时间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0846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谁可以把道德经给我翻译了.

  道德经》译文 道”是自然规律抽象的反映,“德”是先天的资质,它如同天平的支点、起7774着协调作用,它与智慧不同之处就在于!5640智慧是运用的过程反映、而老子的 “德”是先天的反映、这个“德”就是天德!是神化的“德”,属于天地的理性!老子认为!人的智慧只有同神化的“德”相呼应。才体现出智慧来,概言之!道德二字的意思是规律与调节的结合,德是本质。智是表象、其实!天不存在理性问题、因为天地的运动是恒定不变的、不具备调节功能!3241它的所谓调节?均在0141运动中体现出来!如四季的变化!日夜的更替。今天读老子、一定要用历史的眼光批判的认识!对前九章进行了初略认识! 关键词:道德经 《道德经》之一章 原文: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侥!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是可遵循的抽象的运动法则。但又不是一种恒定不变的抽象运动规律,根据事物的特性来冠以名称、是事物面7031貌的反映。 但这种面貌不是一成不变的。没有名称是天5481地形成的本源?有名称是区别万物的基础、因此。人类常常假借抽象的无来达到了解万物的奥妙,通过具象之有来达到认识微妙的道,这两方面是同时产生的。然而名称又不同!都可以称之为玄妙的学说!这种神秘而深邃的理论?是各种学说的基础。 ——“常有!欲以观其徼”,说明“道”属于形而上的学问,“有”为原始之“有”。“无”在此基础上得以认识。万物之有是新的物质形式之有!要认识这个“有”、得以整体之道为依据、 《道德经》之二章 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8408天下人都明白美好是最值得称道的。这是由于有丑恶的区分和存在,都明了善良是最珍贵的!这是由于有邪恶的区分和存在。有和无,难和易,长和短!高和低等。这些对立关系正是自然法则的再现,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是永恒的真理。因此、圣人为了实现有为的理想、采取无为的方式来看待当前的事业,推行5494一些道的教育、万物生长不会逆向发展、生长过程7832总是不断变化的,取得成就的人也总是不会停留在已有的功劳上,只有不甘于已有的功劳,才会有新的成就! ——一阴一阳之谓道。道是对立的运动形式!这里的“无为”是觉得眼下无为,属于君子自强不息的心态!只有这样,才有新的成就! 《道德经》之三章 原文: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9776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 对国家的统治而言、7127要让国家安定!就得让民心纯朴、要使民心纯朴。就得让民众不崇尚才智和地位。才会使民众不至于形成争强好胜之心。9889也不要让民众向往珍物稀宝。社会上才不会出现偷扒现象!更不要让民众产生贪欲之念、才不犯上作乱。因此!圣人治理国家的方针就是:让国民思想空虚而能填饱肚子,淡化民众的理想而又能使身体强壮!总之!经常让民众保持既无知识又无欲望的状态、而让那些真正的聪明人又不敢不替国家效力!这样的话。 国家就一定会治理好! ——从国家的稳定认识,要一切5885听从我的意志,才好治理、于是后来就有了法律。可老子将这种认识扩大了。没有注意领域的区分。 《道德经》之四章 原文: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道是以对立形式产生作用的! 它混沌的充满天体万物之中,取之不竭。不去利用。也不会过剩,它深奥莫测!最难领会把握 ,然而、它好像是万物形成的根本所在,6399它能缓和锐气,解决纷争!调和明暗!容纳污垢!它是最8746公正的!也是清澈明静的,它有时好像又有客观3017的实在!我不知道她是从何而来,它的形成好像还在“9491帝”的前面, ——有天体的运动!就有“道”的的存在、现在称之为环境对局部事物的影响、老子将环境这种感性认识上升到了形而上的抽象认识、这也是一切科学研究所运用的方法?不过。他对这种认识还比较朦胧。至于“挫其锐、解其纷”、属于“德”的范畴!属于运动中的自然调节! 《道德经》之五章 原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如守中。 天地本无仁慈可言!仅仅是将万物视为一个受它支配的玩物!不予理睬、具有大智能的圣人也无仁慈可言。仅仅将如何管理百姓视为第一要务,对人民的痛痒也不8064闻不问、 天地之间就如同一个容器。里面越空虚,所盛东西就越不会出来(屈与出相呼应) ! 若是经常去搬弄它!即便没有多少东西、也很容易让其中东西掉出来! 百姓一旦见多识广。君主对付的办法就会越来越少!不如让百姓安守现状。君主也安守现状,就能使国家太平! ——自然界无所谓感情!你这能顺应自然!圣人所操劳的是天下大事、对百姓的个别事务没有精力去关注!圣人追求的是大仁大义!第二层意思与“烹小鲜”8008的意思是相同的,这一章实际是告诉人们君主的治国方略。9236不要顾及小事,不要事事操劳,用一个比喻!形象地表明了这个意思, 《道德经》之六章 原文: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渊深的神道!它与天地共生存!不存在生死问题!这即是所谓玄妙的阴道运行、这些道学理论是研究天地的根本所在!它绵绵不绝!似有似无!即便得此法之人。用起来还是不能娴熟。 《道德经》之七章 原文: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天地之所以能永存于世!就在于它不顾及自我的生存。正是4883由于大智慧的圣人也能做到这一点,对自身顾及得少、反而有利于自己,考虑身心以外事多,反而能使生命达到长久,正因为他们具备无私的品德?所以能在客观上成就自己。 —2941—天地不能同人类比!就像石头不能与昆虫比一样。其实、人的价值越大!自我圈就越大,正由于他们不注重“小我”。故能成就“大我”、 《道德经》之八章 原文: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最高级的慈善就如同流水一般的境界!流水只一味的滋养万物,而不会同万物相抗争!流水总是处于低洼之处、与众人积极向上!谋求发展的精神相背逆、自然遭人们的厌恶、水所处地位就如同无为的“道” 相仿,人要找一个优良的环境居住!要善于去研究一些渊深的学术,与人交往要善于讲求仁道!当7345政要善于管理!所做事情要8268能充分发挥你的能力!办大事要善于选择好的时机,但不要与人相争、才不会有错。 ——众人追求的是自我小利益、有能力者!不会计较眼前的得失!他们平时善于注重信誉,注重团结他人,不入俗气。生活中。“让”的概率是较大的、但他们善于把握最佳的时机来发展事业?该出手时、就出手、一味地强调“不争”、也是错误的。“争”需要协调!没有协调的争!就会国5584将不国, 《道德经》9085之九章 原文: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下之道。 当一旦得到的东西已经很丰富了!就不要贪得无厌!不如停下来。你所占有的金钱地位多了。别人就会眼红,终究是不能“长保” 的。人一旦发富发贵,往往会骄傲自大、这样反给自己栽下祸根。人一旦有所成功,就得知足,懂得功成身退!就把握了自然的法则、 ——平时所说“树大招风”就是这个道理。这其实是安全与名望的对立性,越有名望,越不自由、因为他2869的安全系数差。老子强调的是知足!这7148有一个对自身能力的理智认识问题?超越了能力范围。才是“盈”!这时。只有“功遂身退”!才是理智的选择、 《道德经》之十章 原文: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修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长而不宰、是为玄德, 人类的行为和思想总是承载在一起的(先天的元神和后天的精神相连)!二者又可能分离、这是因为现实行为与思维有时总是会背道而驰!一味崇尚阴柔、也不可像婴儿一样软弱!即便人类的理论成果达到了极高的境界。但现实中还是可能出现问题。爱民与治国的关系要处理好需要智慧。自然之理就在于一开一合的对立之中、不能光强调“阴”的一个方面。要深谙这些道理!就需要知识与智慧、要根据这些道理生发出0977应对方略!不断地积累经验,所生发出的应对方略不是照搬前人和别人现成的经验。一旦成为经验,它可以长久应用!但也不5799能一成不变?这就是与自然相呼应的深奥的智慧学问!,

鬼谷子算命详解

  此命淹延退悔。0195自在安闲之境、我要行!他要住,我要来、他要去,百物不顺。百事进退,多学少成。作事虎头蛇尾,为求人,不采人!凶不凶、吉不吉、    雁过潇湘格   失意须逢得意时,平生贞节与松齐?碧云遇晚归原洞,绿柳逢春发旧枝、   秋水雁飞双影淡,沙堤鸳戏双彤稀,雷声惊动龙蛇处!雨露牛羊别有期!   平生性格清如水。春暖鸳鸯戏碧波!晚景黄金量头斛。梅花月下奏笙歌,!

佛学,道德经和易经和西方形而上学 是否有相似之处

  形而上学5433也就是本体论,是西方哲学的重要部分、涉及宇宙本体的问题。易经上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就是根据易经这句话来把西方亚里士多德关于事物背后的本质翻译成形而上学的、《易》经本身就是关于形而上学的学问。《易》是中国古代的哲学经典,是中国古代先哲对宇宙认识的智慧结晶,《易传·系辞上》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孔颖达注:“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太初,太一也”、   老子是中国思想最深刻的哲学家之一!其在《道德经·第四十6946一章》中说!“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认为世界的本体是“无”!无中生有,一切“有”都是从“无”中产生的。汉代著名的思想家王弼认为、“无”是事物的本体、“有”是“无”的外在表现形式,也就是说“有”不过是“无”披在身上的外壳、这就是形而上学。    佛学也有这部分专门的学问!关于宇宙本体论的部分,佛学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空”?“五蕴皆空”,这部分内容就是形而上学!、

妙手回春鬼谷子是什么生肖?

  神医啊,蛟龙转世!龙。

有没有王弼版本道德经

  谢邀!   所谓王弼版本道德经,其实就是指的王弼注解版道德经!王弼"幼而察慧、年十余!好老氏,通辩能言," 王弼曾任尚书郎,少年有文名,其作品主要包括解读《老子》的《老子注》 。《老子指略》及解读《周易》思想的《周易注》、《周易略1430例》 四部, 1792其中《老子指略》 ,《周易略例》是王弼对《老子》。《周易》所做的总体性分析的文章,由于《道德经》的原文逸散已久、王弼的《道德经注》曾是本书的唯一留传!直到1973年中国政府在马王堆发现《道德经》的原文为止、所以说。道德经是有这本一个版本的、。

用记忆宫殿记忆 道德经 有没有做好的版本?如果有黄帝内经和易经 也要!

   道德经找原本好了?不要找现在的人写的版本、

比论语和道德经还早的国内文学作品有那些?

   《周易》   《周礼》   《仪礼》   (周礼 仪礼 礼记 合称为“三礼”!但是礼记的成书时间是战国到西汉)   《诗经》   《尚书》   《左传》   《公羊传》   《谷梁传》   (左传 公羊传 谷梁传 合称为“春秋三传”)   PS:以上著作除去《诗经》 包括《论语》 《尔雅》《孟子》《孝经》是儒家著名的13部经典 合称“十三经”!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