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周公解梦

佛教有功夫的修行人还会做梦吗

  这个问题我可能没有资格回答、因为只有相同体验的人才会知道!   不过佛陀说过在释迦牟尼佛灭度!弥勒未下生之前。觉悟的人是不会泄佛密因,轻言证圣的。   觉悟人不会超出因果!但不昧因果!以这个角度来说,有功夫的人会做梦!但不会被梦所束缚,不会像我们一样在做梦的时候、觉得那是真实存在的?。

做梦有梦到与佛教中人吵架

  不好、毁谤僧侣是一种很重的罪!你想僧人平时都8411是在干什么!在研习佛法,解脱生死、为世间人求福!用佛法度脱世间人之苦!你和僧侣吵架。坏了人家的清静心不说,自己今后觉悟的因缘也会因此而受到损伤、按照佛教8472的说法,不仅死后有地狱的果报?即使不相信轮回的说法。在活着的时候也会有花报。     如果你以前有意或者无意地和僧人吵过架、赶紧忏悔,并且发2264愿复不在犯?念诵地藏经回向给曾经发生争执过的僧人、请求人家原谅你。安心修行。   如果你以前没有犯过这类的错!要么是过去无量劫中做过这种错事,现在恶缘现前,又想明知故犯,和刚才说的方法一样!忏悔,发愿,诵经回向给过去的冤亲债主,   或者有一种可能是你的某些冤亲债主曾经犯过这类的业,动经亿劫求出无期,现在找到了你,希望你看在你和他曾经的缘分上帮帮他。度脱他、帮他念诵几部地藏经!将诵经的功7258德回向给他?让他早点离苦得乐,,

佛教,既然众生的心都在做梦,那么梦醒了,那些心都是怎么来的呢?那究竟是什么世界

  南无阿弥陀佛     净空法师---正如同我们作梦一样。我们在梦中有自己,自己是正报!梦中里面的境界有人事环境,有物质环境、一生一切生,作梦的时候统统都有了!现前了!睡7093醒之后全灭了?依报。正报都没有了     「今圆顿教三观」!那要把这个诸惑破尽得要用圆顿。圆教。顿教,「三观祗在一心」、这个方法4777就殊胜,三观不是次第的、是同时的。「心空,故一空一切空、即诸法皆空!空则三惑俱破」、见思、尘沙。无明、这三种都破了、「心假」。心是假的!「故一假一切假、即诸法皆假」。没有5353一法不是假的,「假则三谛皆立」、你知道它是假的、它就不碍事了。假观是从相上说的!空观是从性上说的、所谓是相有性空、有不是真有。叫妙有,空不是空无!不是什么都没有!所以叫真空、大乘里面讲真空不空、能生万法、妙有非有。当体即空,了不可得。三惑俱破!三谛皆立!真假中!「心中、故一中一切中,即诸法皆中,5681中则无惑不破,无理不显。故名遍也」、知道什么!空有是一桩事情!性相是一不是二!不能分的,你才把事实真相5669真正看明白了,真搞清楚了。   所以妄想分别执着全没有了。妄想分别执着都是假的,没搞清楚以为它有!你执着它、你1206不肯把它放下!真搞清楚。搞明白了,自然放下了。这一放下、事实真相现前了!无理不显。就是一切事的理性你全见到。这8469叫明心见性!一切法的性就是自性、性是一个,《妄尽还源观》里面告诉我们,「自性清净圆明体」、从这一体。这个体是空的!空不是无,它能现相、能生万物,所以从一体起二用?这个二用就是正报6946跟依报?正报是自己。依报是我们的环境、环境里面有人、人也是依报。佛也是依报、菩萨也是依报,妖魔鬼怪也是依报,这统统叫人事环境、人事环境另外一部分就是物质现象、是物质环境、这环境有没有!有,假的,不是真的、正如同我们作梦一样、我们在梦中5709有自己。自己是正报!梦中里面的境界有人事环境,有物质环境。一生一切生。9125作梦的时候统统都有了、现前了,睡醒之后全灭了!依报!正报都没有了。我们要懂这个道理!醒了就没有了!   《永嘉大师证道歌》上说得好,「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如果你证得阿罗汉果,就像一场梦醒了!做了六道轮回的梦,六道轮回不见了,醒了之后是什么状况、四圣法界,殊不知四圣法界也在梦中。六道是梦0252中之梦,梦里醒过来。再一次的觉悟、又醒过来了。四圣7525法界不见了?醒过来是什么样子!一真法界现前。就是实报庄严土现前。这一醒过来、自己确确实实就生在这个实报土、我们一般讲华藏世界。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是华藏世界里面一5525个特区?无比的殊0699胜庄严,这个特区是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在那里主持的。也是阿弥陀佛创办的!真的像梦醒了、恢复正常了、才想到做了一场大恶梦。那梦中的事情!自己还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佛菩萨!祖师大德常常用这些比喻!要我们从这些比喻里面细心去体会,   文摘恭录—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三三八集)!

佛教的八卦灯图片什么样

  八卦图是中国传统的道家的?

佛教的起源?

  起源于印度、

佛教常识:佛教出家人名字中的“上*下*”

  为何意。佛教!博大精深。包含天地,佛门文化、是大智慧的文化,---- 诸葛长青 佛友“利民”研究发现,很多佛教出家人的名字中都有“上下”二字、 如东方山弘化禅寺的原住持“常乐法师”!其名为“上常下乐”, 其它出家人也一样。 那么、佛教为什么用“上常下乐”这样的方式,来表示呢。 阿弥陀佛!诸葛长青解释如下: 诸葛长青认为。“上*下*”。是对佛教中辈分高或者法力高的标准出家人的尊称、一般也指对有法名的出家人的尊敬,同时。也是为了避免直呼师名、因此,在称呼自己的师父名讳或尊称某一出家人时!需要用尊1191敬的称呼! 简单说、就是7623一种对有法名的出家人的尊称, 一般见了出家的师傅先问:法师“上下”或者师傅“上下”。 类似于:民间7626的人们见了人,会问:先生“贵姓”! 为什么称“上下”呢, 诸葛长青认为: 上---意思是你在佛教的备份上是第几辈!用“上”。表示7030对佛的尊敬! 下---意思是你辈分后的字是什么,表示凡夫的谦卑。类似古人所说:在下某某、 譬如佛友“利民”说的东方山弘化禅寺的原住持常乐法师!其名为“上常下乐”、 诸葛长9416青给大家解释一下。 “常”乃佛家的辈分--“常”字辈、“乐”乃人间师傅起的字---乐, 描述起来就是:尊敬的常乐法师、上乘佛祖“常”字辈!人世间的名字0656乃“乐”也,其他法师都可以这7655么解释、 据妙音居士介绍,一名标准的僧人有法号和法名两种, 什么是法名,法名是师傅赐予的、是根据你所入的宗派辈分排下来的,这个名字将会跟随你一生、是教界里认可的身份! 什么是法号,法号不一样、但分两种:一是自己以后修持道路上、根据个人需要偏好?自取的!二是剃度师取的。禅宗、曹洞派都有宗派认可的法号字辈!别的宗派也有 不同的是师傅赐予的法号会添在戒牒上、由发牒方添。而自己取的法号很可能不添在戒牒上。而用在自己以后的日常生活中、当然也可以自己填在戒牒上 ? 戒牒则是由僧官机构及传戒师签发给受戒僧尼以证明其所取得的资格的凭证。度牒是政府机构发给公度僧尼以证明其合法身份的凭证。戒牒并不象度牒那样具有官方色彩!它是佛教内部的一种管理制度、由僧官机构及其僧官0544直接签发。或由传戒师发给!戒牒上一般要写明受戒人。戒名(如菩萨戒等)、日期。传戒和尚。证戒师,教授师!坛头。和尚,同学伴侣!同受戒人及受戒发愿文!未署僧录等名!或盖僧官机构的印章,其中证戒师。教授师。伴侣等有时象征性地以佛、菩萨代之、签3326署者一般为僧录等。

关于佛教业障

  业障就是前世积累的恶业及今生所造的罪恶。念佛(即南无阿弥陀佛)是最好的消除业障的办法,放生也是非常有效的办法。,

佛教讲三十六本命年

  本人学佛5年多了。现寺院常住,没听说过佛教还有什么本命年的说法?!

为什么佛教不能喝酒

  酒戒为佛教根本戒律之一、饮酒有诸多危害。不但损害身体。使人精神狂乱。丧失自制力而作恶!更会引发其他种种问题。所以佛陀严禁出家人。五戒居士饮酒!饮酒危害在佛经里的阐述数不胜数?这里只摘录一二!供大家参考学习!   我们来看看佛经里细数饮酒的坏处:   1.《长阿含经》卷第十一(《善生经》)  8304 当知饮酒有六失:一者。失财,二者、生病!三者!斗诤。四者。恶名流布,五者,恚怒暴生。六者、智慧日损!善生,若彼长者、长者子饮酒不已、其家产业日日损减、   2.《四分律藏》卷第十六   佛告阿难:凡饮酒者有十过失!何等十。一者!颜色恶、二者。少力!三者!眼视不明!四者!现嗔恚相!五者,坏田业资生法0044六者增致疾病、七者,益斗讼。八者!无名称恶名流布!九者!智慧减少,十者、身坏命终堕三恶道、阿难是谓饮酒者有十过失也!佛告阿难、自今以去4475以我为师者!乃至不得以草木头内着酒中而入口,   3.《优婆塞戒经》受戒品   善男子!若复有人乐饮酒者。是人现世喜失财物!身心多病常乐斗诤!恶名远闻丧失智慧?心无惭愧得恶色力,常为一切之所呵责。人不乐见不能修善、——是名饮酒现在恶报。舍此身已处在地狱,受饥渴等无量苦恼,——5267是名后世恶业之果,若得人身心常狂乱,不能系念思惟善法、是一恶人因缘力故、一切外物资产臭烂、    4.《沙弥尼戒经》这里略!在家人不可看出家人戒律?   5.《大智度论》   问曰:酒能破冷益身!令心欢喜!何以故不饮,   答曰:益身甚少。所损甚多、是故不应饮、譬如美饮,其中杂毒,是何等毒,   如佛语难提迦优婆塞:“酒有三十五失、何等三十五,一者。现在世财物虚竭,何以故!人饮酒醉、心无节限!用费无度故、二者、众疾之门、三者、斗诤之本,四者!裸露无耻、五者、丑名恶声!人所不敬、六者、覆没智慧,七者、应所得物而不得,已所得物而散失、八者、伏匿之事!尽向人说!九者!种种事业。废不成办、十者,醉为愁本、何以故、醉中多失!醒已惭愧、忧愁,十一者!身力转少、十二者!身色坏、十三者。不知敬父。十四者。不知敬母!十五者。不敬沙门。十六者。不敬婆罗门,十七者,不敬伯!叔及尊长!何以故,醉闷恍惚、无所别故!十八者!不尊敬佛,十九者!不敬法!二十者,不敬僧,二十一者。朋党恶人,二十二者!疏远贤善,二十三者!作破戒人、二十四者,无惭、无愧,二十五者!不守六情。二十六者。纵己放逸。二十七者、人所憎恶。不喜见之、二十八者!贵重亲属!及诸知识所共摈弃!二十九者!行不善法、三十者、弃舍善法,三十一者。明人、智士所不信用,何以故、酒放逸故。三十二者!远离涅槃、三十三者、种狂痴因缘,三十四者!身坏命终、堕恶道泥犁中。三十五者、若得为人,所生之处。常当狂騃。”如是等种种过失,是故不饮。   以上只列举部分佛经对饮酒危害的阐述?同理任何类似酒精一样对神经有刺激成瘾作用的麻醉品,都是禁止的。!

佛教怎么解释姻缘的?

  如果你今生十分迷恋一个女子、下个轮回自己必然就会和她有各种缘分、不过缘分有圆满1984与残缺之分。并非所有的缘分都是善缘供   或许今生有所思 来生必有所缘,就像日有所思 夜有所梦一样?好像说都是受自身的什么所支配。佛教讲究万缘万法皆空相,都是自身的执着才产生的幻想、所以才说只有放下一切执着。找到自己的本心真如!貌似就是佛了!   由此可见,如果你这辈子心有牵绊,那么下辈子必然会有缘、、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