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周易六十四卦

关于周易六十四卦的···

  1 泰卦的互卦是雷(泰卦的三四五爻构成)泽(泰卦的二三四爻构成)归妹卦、   2 否卦是京房八宫卦中乾宫三世卦,   3 先天八卦的方位顺序是:乾南,巽西南,坎西。艮西北。坤北,震东北,离东、兑东南、   4 十二消息卦是:子月地雷复卦。丑月地泽临卦。寅月地天泰卦!卯月雷天大壮卦!5734辰月泽天夬卦、巳月乾卦,午月天风姤卦,未月天山遁卦、申月天地否卦、酉月风地观卦,戌月8417山地剥卦!亥月坤卦,!

周易六十四卦如何用

8055  这个问题问得好大。周易是上古时期先民的智慧结晶、是说自然界万事万物客观规律的典籍。是群经之首、各个行业都能用的。怎么用!就得学习周易基本弧识然后自己去悟了!,

周易六十四卦卦辞

  什么。那不是一本不薄的书吗在这儿一字一句写给你!如要加解释那就是这么厚一本书啦看吧五百四十多页得用一年的时间才能给你发完吧,

六十四卦卦名是什么

  乾,姤。遁!否、观,剥、晋、大有、坎、节!屯、既济,革,丰,明夷、师、艮。贲、大畜,损。睽、履!中孚。渐,震、豫。解、恒、什!井、大过!随,巽!小畜!家人、益,无妄。噬嗑。颐、蛊,离。旅。鼎,未济。蒙、涣、讼!同人!坤,复,临,泰!大壮!夬、需!比、兑,困、萃,咸,蹇,谦,小过,归妹!!

谁有《六十四卦中的人生哲理与谋略》TXT或DOC版的?或者有下载地址?

  人生哲理与谋略--《易经(好像也叫这书吧 我爱读电子书 那 找的!

八卦中有哪六十四卦

  学术界有一种说法!认为伏羲发明了八卦,周文王将八卦推演为六十四卦!这种说法是不可靠的、从发明和创造卦象模式的目的看。八卦和六十四卦都是2611伏羲发明的,2339出土文物证明?伏羲时代具有相当高的数学计算能力和系统的天文学水平。   伏羲六5075十四卦序是由伏羲八卦序重卦而来?伏羲六十四卦可排为圆图。方图和次序图。伏羲先天八卦次序是自然生成序列!其生成次序来源于《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成大业、”即太极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伏羲先天八卦方位图来源是《说卦》:0525“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

求一篇周易论文·是要有关于周易六十四卦中任意一卦的。帮帮忙啊!有高分答谢的、最好是3000字左右。

  浅析《周易》的尚中思想[内容摘要]:儒家向来崇尚中庸之道。而如其它众多儒家经典一样。《周易》中也有丰富的3657崇尚“中”的思想?本文从中爻位。中正和时中三方面进行阐述《周易》的尚中思想、[关键词]: 中、位、刚柔,时在《周易》里、尚中思想被置于最高位置。夬卦九五爻辞曰:“苋陆夬夬中行!无咎、”“中行”指九五爻居于上卦中位,行中道。所以无咎。所以“中”是《周易》的至上追求、劳思光说:“就‘中’观念讲、则是与‘变化’观念相配者,就各状态(无论是人生历程或宇宙历程)之相续而论,有变化观念出现,但分别就每一状态论、则每一状态中又皆有一个可供0190选择之“中”!与9370‘变化’观念比观,‘中’观念即含有‘3939变中不变’之义,盖无论各状态如何3650变易不息,每一状态中皆有‘中’在,此‘中’被视为得正!故为‘吉’。[①]《周易》对“中”的理解、与孔。孟!《中庸》在根本点上是一致的,“中”的本意不是折中、而是“无过无不及”之“中”!而这个是否过或不及的标准。就是天地万物自然的理则、就是天道!而儒家向来讲求推天道以尽人事。所以遵循天道!尚中守中,便是人道!在《周易》里,无时无刻2777步体现尚中的思想、得中则正的中爻中爻。即处于中位的爻!中位的说法。首先是由《易传·彖传》提出来的!它在解释《易经》时,以爻象在全卦象中所处的地位来说明卦爻辞的意义,3158从而创立的当位,应位,中位等爻位说。并被《易传》中的《象传》。《系辞传》所采用。而中位。就是指六爻2384中的二!五两个爻位!二居下卦之中,五居上卦之中,居于这两个位的爻象被称为中爻,《彖传》认为、中则无不正,故中又称为中正、正中,中行,中道!中正,便是无过。无不及。无偏无邪的恰好的状态!所以在一般情况下!中爻往往都是吉的。而“中”又有“刚中”与“柔中”之分,凡阳爻居中位,表征“刚中”之德、阴爻居中位、则表征“柔中”之德,如巽卦《彖》曰:“刚巽乎中正而志行!”九二《象》曰:“纷若之吉。得中也,”九五《象》曰:“九五之吉!位正中也。”比卦《彖》曰:“原筮,元永贞、无咎。以刚中也!”九五《象》曰:“显比之吉,位正中也、”解卦《彖》曰:“其来复吉、乃得中也!”正因为此、爻辞通例、二五两爻大多皆吉。即便是在凶卦之中!3651二五两爻依然较好!比如升卦《彖》曰:“刚中而应、是以大‘亨’”,就是九二爻以刚中而应六五爻柔中!相应则相得、九二可以上升而亨通,这种有应可以亨通,正与应位原则相符,但是5143九二是阳爻居阴位。六五是阴爻却居于阳位、按当位原则。它们都不当位、应该是凶。然而它们居中!彼此相应、所以吉。亨通、所以,即使不当位,只要居于中位、也是无咎。吉的。再如《彖传》释噬嗑卦:“柔得中而上行、虽不当位。‘利用狱’也。”“柔得中”指六五爻!它以阴柔居阳位、不当位,而且与六二阴柔也无应。但它居于上卦的中位!所以有利于断狱,而蒙卦九二!六五爻以阳爻处阴位,阴爻处阳位9622分别居下,上体之中!虽不当位、但因其为刚柔得中之象。故其《彖》曰:“蒙、亨。以亨行时中也、”再如睽卦其《彖》曰:“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是以‘7214小事吉’?”而其九二刚爻居阴位,六五爻却是以阴爻居阳位,二爻皆失位。但皆得中!得中即不失道,王弼在此注:“处睽失位,将无所安……虽失其位、未失道也,”[②]可见!在《周易9928》那里?“中德”要优于“正德”!也就是说如果一爻居中位。但不当位、亦没有大碍、同时、如果阴阳爻既当位又得中即处于中正之位!则更是《周易》所极力推崇的、在《易传》对《周易》古经的阐释中。我们时常2994可以看到“中正”一词!如乾卦九五爻以阳爻处中位且阳位!即中正之位!阳爻符示刚健之德、故其《文言传》曰:“2031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同人卦二五两爻柔刚得位得中。其《彖》曰:“柔得位得中、而应乎乾……文明以健!中正而应,君子正也。”需卦九五爻以刚爻居上卦的中位,得中且正,是最为尊贵的天子之位!所以其《彖》曰:“位乎天位,以正中也!”由此看来,《周易》是主“中”的,但是。如果既能处中又能刚柔当位,自然是更加吉祥亨通、刚柔并济的中正之道天地万物皆有阴阳错杂构成、贲卦《7528彖》曰:“贲‘亨’、柔来而文刚!故亨!分刚上而文柔。故小利有攸往!‘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在《周易》中,阴阳以刚柔体现于人事之中,如邵雍称:“天之大。阴阳尽之矣,地之大。刚柔尽之矣,”[③]《说卦》曰:“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设六爻以效三才之动!故六画而成卦也!六位,爻所处之位也!二、四为阴、三,五为阳。故曰‘分阴分阳’,六爻升降。或柔或刚!故曰‘迭用柔刚’也。”这即是说圣人作《周易》是顺合万物的性质和自然9242的变化规律的,确立天的道理为“阴”和“阳”两方面,确立5107地的道理有“柔”和“刚”。人的道理有“仁”和“义”!天地人统称“三才”,又各自包含着两个方面!即“三才两体”、是卦爻的基本元素,交错成八卦,八卦组合又成二十四卦,所以,仁义的德性在《周易》中就具体表现为刚和柔。就这一段。孔颖达正义注疏:“‘立人之道’至‘成章’、正义曰:天地既立,人生其间。立人之道。有二种之性、曰爱惠之仁、与断刮之义也!既备三才之道,而皆两之,作《易》本顺此道理、须六画成卦、故作《易》者!因而重之、6535使六画而成卦也,六画所处、有其六位、分二,四为阴位,三。五为阳位。迭用六,八之柔爻。七!九之刚爻而来居之。故作《易》者分布六位而成爻卦之文章也,注‘二四’至为‘阳者’。正义曰:‘二,四为阴。三!五为阳’者,王辅嗣以为初。上无阴阳定位、此注用王之说也、”[④]7126和阴阳一样、刚柔是一对矛盾!却是有具体内容而不是抽象的矛盾。它们对立统一不可分离!易学家认为,中爻是阴阳堆里两极相逢并相互作用的中界限?王弼在注乾卦彖词“保合大和”时说:“不和而刚暴”、[⑤]即是说、乾道阳刚则要急8799迫的变化?其结果必然发展到它的反面!使自身难以存在。再如妒卦!《彖》曰:“刚遇中正,天下大行也!”九五《象》曰:“九五含章!中正也,”此卦一柔五刚,九五刚中得位,孔颖达疏:“若刚遇中正之柔。男得幽贞之女,则天下人伦之化乃得大行也!”而同人卦二五爻分别柔居位。《彖》曰:“柔得位得中而应乎乾……文明以健、中正而应。君子正也。唯君子7345为能通天下之志!”刚柔并济在《周5035易》中还集中体现为“交感”的观念?如果上下卦所代表的的对象和其实际位置相悖!就会出现互换转化、力求赢得顺承交感!泰卦《象》曰:“天地交,泰,”此卦上卦为坤下卦为乾、与天上地下的实际位置相悖。所以!上下卦在互逆中产生交感,刚由下而上、由顺而乘,柔由上而下,由乘而顺。再入豫卦《彖》曰:“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2496在刚和柔的互逆中,刚柔交感,从而达到顺达人情臻和天意!“时中”的中节之道在《周易》里。“中”并非是4410抽象的、固定不变的。而是具体的,处于流变状态之中。于是这里就涉及到了《周易》一个5240重要的观念即“时”,在《周易》看来,每个人都是处于大宇宙生生不息之流转、社会人生无穷之变迁的背景之下!宇宙及社会的时。空。物三要素结合起来对人构成了“遇”的意义,既然宇宙万有都是一种“时”的存在,它们的变化都是在特定的“时”之下的、那么,作为万事万物最佳呈现状态的“中”亦是“时之中”!因此、对人而言、人们在当下所居之人文分位上,要想达到“中”!就必须秉持“时”的理念!做到如艮卦《彖传》所说的“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使自身刚健奋勉,既要契合于每8625一时点或时段,又能偕时不断向前推进。才能“其道光明”。所以乾卦九三爻《文言》有云:“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只有应时行其刚健奋勉的大有为精神、并随时通权达变!才能达到“中”的境界。那么“时”又如何在《周易》中落实于人事。乾卦《彖》曰:“大明终始!六位时成。”而《说卦》曰:“易六位而成章、”由此可知,在《周易》里!可以把六十四卦看作宇宙间六十四种时间状态的表征,而每一卦中的六个爻、便看成是呈显该卦时间动态意义的六个相连续的单位。而周易中的每一卦都处于生生不息的变易之中、所以每一卦也都代表一个具体的情景、比如《屯》代表屯难之世,在这种时候。君子应该建功立业?《遁》象征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之时,君子见此。应该远离小人等等,所以每一卦都有其时,也就是每一卦整体所体现出的具体情景!爻处于具体的卦中!其材质刚柔不同。所居的位不同,其吉凶悔吝也就不相同,所以卦吉。爻未必吉、卦凶,爻亦未必凶,但总的来说、顺时则吉。逆则凶。前文已说,“中”并非掐去两端独取中间!而是变通趋时!随时而应随时而动!所以随卦《彖》曰:“随时之义大矣哉!”而《周易》对能够“时中”的理想的圣人人格亦有所阐述:“夫大人者!9993与天地合其德?与日6074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⑥]可见,“大人”作为理想人格的代言。唯其能够把握天道之恒常、因时而动。才可以时刻持守中正之道。才能彰显出其光明伟岸之中正人格。而“时中”也是朱熹所一直强调的,在《语类·卷六十七》中记载了多段他对此问题的看法:“如‘君子而时中’、则是‘中无不正’。若君子有时不中、即‘正未必中’、盖‘正’是骨子好了,而所事有未恰好处。故未必‘中’也!”所以朱熹进而引申。“时中”不能光指形式上的“中”、更需要在实际的人事运用中!也能做到义理上的“恰到好处”,“斟酌得宜”、“无不当理”。他曾9152举例说明:“凡事先理会得正。方到得中!若不正!更理会甚中、……‘中重于正!正不必中,’一件物事自以为正,却有不中在、且如饥渴饮食是正。若过些子。便非中节、中节处乃中也、责善,正也、父子之间则不中!”而朱熹所讲的中节。也并非是节制。而是维护事物相对的动态平衡和最优适度,由此可以看出。尚中思想体现于《周易》的时。位之上!蕴9465含于经传系辞的方方面面中,揭2048示了事物最佳的存在和运动的方式,其内涵精蕴丰富,本文寥寥数千字难尽其义!〕,仅以有限的材料与所知、作浅微的分析、,

易经和六十四卦是一个吗?易经是六十四卦吗?

  易经不光是有64卦、还包括文言传!彖传。象传,系辞传、说卦传。杂卦传!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八六十四遍、这是先天八卦,后天八卦是易有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五行。五行生万物。,

六十四卦的排序问题

  六十四卦的排序。古代早有定论。是不能随7314便更改的!再说随便更改也没有实际意义,古代排序是表示一种生长壮大的理念?如:乾为天。最大、排在第一、坤为地,为第二大、排在第二、乾坤阴阳相交积蓄力量故而第三卦为“屯”。当屯积力1166量达到一定的程度时便产生了人“蒙(蒙童的意思)”第四、当蒙童出生后就有所求。那就是第五卦“需”!当多个“蒙”太多产生摩擦的时候便会有了争执就是第六卦“讼”鸡······其中的意义就是这样推演出来的!恐怕不会2358再有更好的排法?!

六十四卦的阴阳怎样区别

  单数是阳!双数阴!,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