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大师 >风水故事

齐这个姓氏的来源?

  齐(Qí 齐)姓源出有四:     1.出自姜姓.为炎帝后裔姜太公之后.以国名为氏.   据和所载.炎帝之裔.太公望子牙被封于营丘.建立齐国(故城在今山东省临淄).子孙以国为氏.Tong志.氏族略>载:[太公望封于齐.子孙以国为氏."  3933 齐姓始祖为姜太公子牙.是炎帝之后.发源于山东省营丘(今临淄).姜太公封齐的故事.流传很广.主要是说炎帝的后裔四岳因协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封在吕国(在今河南省南阳).商朝末年吕国出了一位很有才干的人.姓姜名尚.字子牙.以国名为姓.称为吕尚.当时商朝几代君主不昏即暴.所以.吕尚虽有满腹经纶.毫无用武之地.吕尚年过七十.仍在寻找显示才华的良机.这时.西方周围的西伯姬昌广招贤士.吕尚听说到消息.立即赶去.但他没有马上去拜见西伯昌.却于渭水支流兹泉河边用直钩下钓.而且口中念念有词:[短竿直线守潘溪.这个机关谁人知?只钓当朝君与臣.何尝意在水中鱼."见者无不惊讶可笑.有一天.西伯昌外出打猎.进行占卜.说此行将得一位辅国贤才.西伯昌听说吕尚直钩垂钓之事以后.料定他决非等闲之辈.必有天才.于是躬身前往.来到渭水之滨.上前同他攀谈.西伯昌听了吕尚很有见地的谈吐.即恭清吕尚同坐一车.亲自执鞭驾驶.回到宫中.封为国师.号称[太公望".太公望为西伯昌出了许多好主意.使周的实力和声望大大提高.西伯昌死后.周武王尊吕尚为[师尚父".对他更是言听计从.在吕尚的辅佐下.周武王终于推翻了商朝.建立了周朝.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进行改革.国力富强.称为霸主.公元前567年.齐灵公灭蔡国.齐国疆域扩展到山东东部.西到黄河.东到大海.南到泰山.北到无棣水.尽属齐国.春秋末年.齐国国势衰危.君权逐渐为大臣田氏所取代.姜姓的后裔有以国为氏.称为齐氏.     2.出自姬姓.为春秋时卫国大夫齐子之后.以祖字为氏.   据和所载.春秋时卫大夫齐子之后.其名不可考.齐子为其字.其子孙以祖父之字命姓.成为齐姓一支.     3.出自是姓.为唐代宣城郡司马齐光之后.改为齐姓.   据所载.唐代宣城郡司马齐光.原姓是.其后代改姓齐氏.     4.出自他族改姓而来:   ① 据所载(下同).武都氐人有齐姓.   ② 清满洲八旗姓喜塔喇氏.齐佳氏等均有改为齐姓者.   ③ 清云南丽江府石鼓.中江等地土把总有齐姓.为纳西族.   ④ 今满.赫?

管姓氏的来源?

  一!姓氏渊源:   1,系自姬姓。为周文王之后,以国名为氏,   据史籍《通志?氏族略》,《中国姓氏起源》及《广韵5045》所载,周武王灭商以后建立了周朝,封其三弟叔鲜,史称管叔在管(今河南省郑州市)、建立了管国,让他与蔡叔度一起管理商朝遗民。武王死后,由年幼的成王即位!因为成王年纪太小!就由周公旦主持朝政、管叔和蔡叔认为周公旦的统治不利于周王朝!于是联合武7164庚起兵发动了叛乱?很快就被周公旦平息!管9240叔于是被杀,管叔死后,他的后代就用以前他的封地名“管”作为姓氏。称管氏。   2。系自姬姓!为9089周穆王之后。以邑为氏、   据史籍《通志?氏族略》及《风俗通》所载!周穆王时、将其庶子分封于管邑,至管仲始显于齐、其后世子孙以邑为氏。周穆王之后管仲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后来在齐国作了宰相!帮助齐桓公治理国家!管仲的后代也姓管!称为管氏,   3。出自他族改姓!   锡伯族瓜尔佳氏。汉姓为管、    傣族管氏、祖先原为汉族。明朝初期跟随林渶元帅攻打廲川王国(三征廲川)!最后留守西南边疆、和当地的傣族通婚,逐渐变成傣族!   二。得姓始祖:管仲、   名夷吾。卒谥敬!亦名敬仲、颖上人(今安徽)!春秋时齐国著名政治家?乃周穆王之后。管仲原辅佐公子纠,并用箭射杀公子小白。公子小白通过装死才逃过一劫!后公子小白回国即位,即齐桓公!他不计前嫌!重用管仲为相!8360管仲感恩戴德,辅佐齐桓公实施改革,他通过通货积财、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管叔因叛乱被杀、身败名裂、而管仲声名显赫。德才兼备。又使穆王支庶之管氏扬名天下!故管氏子孙尊管仲为管氏的得姓始祖、   三!各支始祖:   管重和:管仲的第六十一世孙!元至正十七年由江苏常州郡毗陵(驿)(今常州市武进区)迁南通如东县掘港场,是为如东县掘港镇宾山管氏始祖!   管 进、管文正:是族旧籍山阳。宋靖康9155之乱徙苏州城东之东河。为苏州管氏始祖,始迁祖为进五世孙文正!明成化间迁邑之平江里龙潭上,又治宅于管家园、为吴县管氏始祖!   管新涵:元末自括苍龙泉州前东浦迁至黄岩新桥!为黄岩新桥管氏始祖!   管 御:北宋仁宗时自青州渡淮,先寓维扬,后徙洪州、元丰二年其子管炬卜居丹阳东永济乡之管山。后裔遂奉其为始迁祖,为丹阳管氏始祖。   管天龙。管思舜。管文绰:北宋时居浙江。五世祖管思舜迁溧阳、为溧阳管氏始祖,管思舜子管文绰,号西溪!南宋绍定间再迁邑之奉安黄雀花墩下!是为本支始迁之祖、西溪管5048氏始祖!   管 葵:宋末元初自浙之龙泉石马迁广丰齐川?齐川管氏始祖!   资料有待补充、   四、迁徙分布:   管氏主源两支、抑或文王之后、抑或穆王之后!两支均自姬姓、有共同的血缘关系!在西周众多诸侯国中!管国立国早!消亡亦早,管叔鲜被诛!其子孙风流云散,到异地去栖生!时齐鲁富庶、多数子孙播迁山东。亦有南徙安徽,江苏北部和河南东部一带者、春秋时、管氏名人除管仲外!亦有同时代的管至父,亦为齐国人、可见此际管氏仍主要繁衍于山东?   西汉时见于史册之管氏有高祖妃管夫人。李陵军侯管敢。燕令管少卿。0852管氏郡望平原应在秦汉之际形成,东汉时农民军首领管亥、亦为齐人、中常侍管霸,顿丘人(今河南清丰)管伯。可见此际已有管氏在河南落籍,另东汉初年、有曾任山东副都军务的管思藏自豫章之带源徙居闽地宁阳招贤里羊岗坝(今福建宁化水茜张坊村)!三国时,北海郡朱虚人(今山东临朐)管宁。避居辽东三十多年!有子孙留居当地,  4505 魏晋南北朝时期、因社会动荡!管氏避乱有西去秦陇、南及潇湘者,据《管氏宗谱》载:“齐鲁有管仲后裔?秦陇有管纯后裔?湖湘有管修后裔。辽东有管宁后裔,”南北朝时亦有管氏避居江南。隋末农民起义军首领管崇即为晋陵郡人(今江苏常州)!   唐宋之际......余下全文>>!

“常”这个姓氏的来源

  常(Cháng)姓源出有五:   1!出自姬姓。为周武王姬发的同母少弟卫国康叔之后。以封邑名为氏!据《元8165和姓纂》所载!为西州时卫康叔支庶子孙、据《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等所载。周武王灭商后,封其弟(周文王幼子)于康邑!世称康叔封,卫康叔姓姬,名封。是周武王姬发的同母少弟、卫国的始祖,所以、《新唐书·宰相世系》说:“常氏出自姬姓,卫康叔支孙食采常邑?因以为氏!”后周公(武王之弟)又将原来商都周围地区和殷民七族封给康叔。建立了卫国。卫国于前254年沦为魏的附庸。又于前209年为秦所灭!周初!周公大肆分封诸侯。诸侯又分封采邑、卫康叔把他的一个儿子封邑在常(今山东省滕州市东南)!卫国灭亡后。其后裔有以国为氏姓卫!也有以邑为氏姓常的、史称常姓正宗?同时!也不能排除殷商后裔有改姓卫或常的!是6611为山东常姓、   2!出自黄帝大臣常仪和大司空常先之后!相传祖姓常氏、《姓氏考略》载:“黄帝大臣常仪和大司空常先!常姓当此出,”相传在五千年前的黄帝时代!以常为氏的古人相当多,相传周族与商族的首领高辛氏次妃为常仪。以善占月之晦!朔。弦、望著名、《帝王纪》说她是帝喾之次妃!生帝挚、因古代“仪”与“娥”同声通用、故后世的嫦娥奔月故事有可能是由常仪占月附会而成。《史记·五帝本纪》有黄帝“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鸿以治民”的记载。常先曾被黄帝任命为大司空(掌管工程的官)这是见于史载的最早的常姓!清人张满《姓氏寻源》说:“黄帝使常仪占月、又有常先为大司空。常姓宜出于此。”黄帝所居之轩辕丘!在今河南省新郑市西北、帝喾的都城在今河南省偃师市。故中国最早的常姓出于河南。因此。常姓应该说五千年前就有了!是为河3847南常氏?   3、出自姬姓、为春2930秋时吴王之后。1783以封邑名为氏,据《姓氏考略》所载。春秋时吴王封其支庶于常(今江苏省常州一带),其5977后以封邑名为氏,是为江苏常姓,另一支“常”姓出自战国时吴国公族之后裔。也源于姬姓!即南宋罗泌《路史》所云“吴后有常氏”,又据《姓氏考略6027》所载:“吴后有常姓”?吴国始祖是周文王姬昌的伯父大伯和仲雍。建都于吴(今江苏省苏州),但吴国公族后代何人何时因何而得为常氏!未见古籍记载,尚待进一步考证!   4。出自恒姓!为避讳改姓而来。据《通志·氏族略》载,古代“恒”、“常”同义!北宋真宗名赵恒,因避名讳之故、恒姓改姓常!恒姓本是楚国公族恒思公之后。此即南宋郑樵《通志·氏族略》所云“又有恒!

姓氏‘庆’的人为何那么少呢?谁能告诉我姓氏‘庆’的来源?谢谢啦!

  庆(Qìng )姓,源出有二、一是出自姜姓、为春秋时公孙庆克之后。以父名为氏!二是出自妫姓,为春秋时陈桓公五世孙之后有庆姓。据《潜9463夫论》载,庆姓为春秋时陈国公族之后、而又有为陈桓公五世孙改妫姓为庆姓,称为庆氏!姓氏源流  1.据《通志·氏族略》载:“贺氏即庆氏、姜姓。齐桓公之支庶也,汉时避安1582帝父孝德皇帝讳改为贺氏,”齐桓公之子无亏生公4692孙庆克?其子以父名命氏,称为庆氏,春秋时!齐有庆封。晋有庆郑!7037皆齐桓公之支庶。庆封于齐灵公时任大夫!庄公时与崔杼同为上卿,执掌国政、后二人再升为左右相国,因崔杼家内内乱,庆封以弑君罪灭掉崔氏。独霸朝政,其后庆封将政事交儿子6968庆舍处理!而自己则荒淫无度、引起了满朝对庆氏的不满。后庆封亲信卢蒲癸与王何!趁庆封外出之机?杀庆舍。庆封见势不妙。逃至吴国,吴王将朱方(今江苏省丹徒县东南)封给庆封、庆氏宗族闻讯赶来相聚!自此。庆氏富于吴、至西汉末、其子孙徙会稽山阴。东汉时传至庆仪为汝阴令、其曾孙庆8625纯官拜侍中。至汉代时、为避汉安帝的父亲刘庆的名讳,“庆”姓多改为同义的“贺”姓,   2.出自妫姓,陈国有庆虎,庆寅、   3.出自姬姓,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庆父为鲁庄公弟弟、在鲁国制造了一系列的祸乱。   4.出自姬姓唐叔、"栾,郤!胥!原、孤,续。庆!伯。降在皂吏",庆为晋公族、晋有庆郑! 迁徙分布  庆姓出自姜姓!起源于春秋初期!齐桓公的裔孙名公孙庆克、其子名庆封。从他以后!他的家族就以“庆”为姓、因此!贺姓起源于庆姓,贺姓郡望广平、会稽、贺姓南迁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庆封!庆封与齐国大夫崔杼一起、在齐灵公死后,珐除公子牙、立公子光为齐庄公!但是不久又弑齐庄公、改立齐景公、于是激起了齐国贵族的不满!他们首先煽动庆封杀死崔杼。随后又进一步发4790动政变?屠杀庆氏宗族,庆封出逃吴国、受封于朱方(今江苏省镇江东部)!后来。残存的庆氏宗族也辗转南来!另一支为春秋时陈桓公五世孙之后、有改妫姓为庆姓的!在汉朝时,因避讳汉安帝的父亲刘庆的名讳?而改姓贺、也有改姓荆的!庆姓是当今罕见姓氏!分布颇广、今上海之松江、嘉定!福建之浦城、广东之吴川,安徽之淮南。云南之马关,山东之平邑。新泰,东明。河南之驻马店,山西之太原。汾阳、江西之丰城、湖南之湘潭!浙江之义乌!台湾之台北、四川之武胜。泸定、陕西之韩城、西安!北京等地均有此姓、庆姓望居广陵(1422西汉改江都国置广陵国,治所在广陵。东汉改为郡、故城在今天江苏省杨州市一带)。9649河内(楚汉之际置!相当于今河南省黄河北岸武陟县一带),。

关于卢的姓氏来源

  卢 3163  名称   姓氏名称: 卢   拼音: lu[二声]   序号: 0167   介绍   介绍文件   介绍文件   卢姓起源   卢姓起源     上古卢人与卢字     在上古时代、我国西部地区有一支游牧部落、这支部落的人携带一种用柳枝等编织成的。特制的!盛食物用的器皿——卢器。转移各地,7872过着原始的群体游牧生活,     他们为了生存首先必须解饥御寒!在原始的劳动条件下必须寻觅水草地、追逐和饲养利生的动物、以取为衣食之用。同时、他们也必须逃避和抵抗毒蛇猛兽,以8584便保全自己的生命!他们对于百兽之王——老虎十分崇拜!在初民崇拜图腾的时期,他们选取虎为图腾而顶礼膜拜!在原始人画图造字时、卢字取了虎字的上部、     古人用5662卢的繁体字(廑)。这个繁体2403字上面部分是虎字头、下面部分是“皿”。“皿”表示卢人特制的器皿,即前文所讲的卢器!     古代卢人经常在卢水流域和卢山地区活动,因为要追逐水草地进行游牧式劳动生产?所以他们迁徙的范围比较大!包括了我国西北。西南甚至中西部地区、可谓流动性强。而影响面宽。     沈括在他的名著《梦溪笔谈》中指出:“夷9818人谓黑曰卢,”而黑也往往写作“乌”。今四川省雅砻江古时就称为卢水、岷江上游现在还有叫卢水的河流。其他不少地方的山。河,城乡和社区,直到今日还有许多取名为卢山,卢水。卢河。卢溪、卢沟、卢湾!卢县。卢氏县。卢城,卢园。卢家村。卢龙、卢奴!黑山。黑河。黑水、乌山和乌江的。     自从人类发明与使用火之后。卢人把柳条编制的卢器糊上泥土的浓浆。再反复用火烧烤!成为原0328始的陶器。这种陶器虽然原始!却可以用来蒸煮食物和贮存6737生活所需的水及其他东西。这种陶器经受烟薰火燎后!往往残留一种黑色的烟灰!所以古人自然而然把“卢”与“黑”联系在一起!初民造字时考虑到“廑”与“火”结合成“燎”(简体字“炉”)!这包含着把糊上泥浆的卢器在炉中经火烧制的意思、也可以说用火把卢器烧制成原始的炉子。要制造炉子。火和卢都不能少。     卢姓来源之要有四:     一。是出自姜姓!为炎帝神农氏之后裔,     神农炎帝世系     炎帝和黄帝一样!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是华夏民族共同的远祖,同称“人文初祖”!     “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轩辕之时。神农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     《国语·晋语》叙炎帝与黄帝的关系曰:“昔少0484典娶于有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二帝用师!以相济也”。“男女相及!以生民也”,神农时代末期(军事民主制后期)、部落之间争战不已!以致神农作为部落联盟的酋长也无力平息!黄帝即于此时!继神农而崛起、取得盟主地位。所以人们认为。黄帝与神农(炎帝)、都不只是一个人!而是部落的称号(因而也是“朝代”称号)。或是部落首领通用的称号?当然。有可能是以最初一任部落酋长的名字(名号)命名部落的。      神农早于黄帝,一般认为!神农即炎帝、炎。黄二帝皆处于原始社会末期、     “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一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虎、以与炎帝战于版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说明在神农(炎帝)氏世衰力弱。德能不孚之时,黄帝继起,其最主要原因是、两大部落 (族)为争夺本族生存与发展的空间而发生争端。世代争战,黄帝联合四方部落。经过多次战争。才得以打败炎帝神农氏?实现中华民族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联合(大统一)!      《帝王世纪》较详细地记述了炎帝的诞生神话:“炎帝,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娇......余下全文>>。

堵姓氏的来源

一。寻根3136溯祖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郑国。春2357秋时期郑国有大夫洩寇、是执政大臣之一!与叔詹!师叔被称为 三良 、因他被0871封于堵邑(今河南方城一带)。所以又称为洩伯,洩堵寇,堵叔,他的后代子孙就以堵为姓、称堵姓、堵姓最早的先祖是黄帝! 二。郡望堂号 【堂号】 知兵堂 :明朝时堵允锡以户部郎中出任长沙太守,率乡兵剿灭山贼。后来授湖北巡抚。贼人李锦有30多万众。被允锡打得投降!从此军威大振、人们都夸他知兵! 【郡望】 河南郡:汉高帝时置郡、相当今河南省洛阳市一带! 三、历史名人 堵 简:元代诗人、画家。通经史!工诗画。元末为江浙行省检校官!平章时,庆童领兵复松江!堵简为参谋、后兵败、为贼所擒、不屈而死, 堵1802允锡:明朝人,崇祯十年进士。南明唐王任为湖北巡抚,后与退入湘境之农民军李锦,高一功部协议共同抗清、桂王立、任允锡为兵部尚书!又加为东阁大学士、后因抗清失利,退至广西!在浔州病死。 堵 霞:清代女诗书画家,进士伊令女!诸生吴音室。博通经史!能诗善画!她得画灵珑优美,尤其小楷写得神妙秀气! 堵维新: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地下党人、游击战的重要人物!为新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任河北沧州人大代表、 ,

有关姓氏李的小故事

  相传李姓的始祖为皋陶!他在尧手下做官、主管司法。官名为“大理”、他的子孙世袭大理职务,历经虞,夏商三代,以官职为姓!被人称为“理氏”,商朝末年,皋陶的子孙理征因刚正不阿。执法如山得罪了暴君商纣王,被处死。理征的妻儿和儿子开始逃亡,因为沿途的李子树上挂满了又大又红的李子,母子俩摘取李子充饥才得以活命!为了纪念这段蒙难的历史!感谢李子的活命之恩!母子俩改姓“理”为“李”!这就是李姓的由来?很长一个时期,李姓还是个小姓,但到了唐代,一部分其他姓氏的臣民因助李渊。李世民建国有功而被李氏2183皇族赐姓李!这样、李氏宗族便庞大起来、一跃成为中国的大姓?古代李姓中最早建立起名望的家族多住在西陇(今甘肃兰州!巩昌。秦川一带)!因此西陇便成为李姓家族的郡望源地、现赣南许多李姓客家人都以西陇望族而自豪,     这应该也算是个小故事吧。、

庄姓氏的来源

  庄!自古以来是一个代表端严肃敬的文字,而以庄为氏的家族、也名实相符!两千多年来备受尊敬、庄氏。《史记》云:“楚之先!出自颛顼高阳氏。黄帝生昌意。昌意生颛顼!颛顼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因其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重黎死。其弟吴回继为祝融、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季连,季连。芈姓。楚乃其后也!周文王时、季连苗裔鬻熊事文王,成王时。封鬻6521熊之后熊铎于荆蛮之地,建楚,” 楚第六位国君庄王后代以谥为氏。始有庄氏。古时男子皆称氏不称姓。姓乃女子之谓也!如:庄周、庄氏、名周。世称庄子。   姓氏历史   这个可敬的姓氏、9937家世的源流也十分悠长!早在距今两千年3667以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得姓,这一点!熟悉历史的人士一定都很清楚。因为!在历史上的先秦时期、庄氏家庭就已经人才辈出、大名鼎鼎,像长久以来在传统学术界举足轻重的伟大思想家庄子,便是最为显著的例子、   这么一位了不起的思想家,根据考证、是春秋时代楚庄王的后裔。像2319《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在介绍庄姓时就指出:“庄姓,楚庄王之后,以谥为姓!楚有大儒庄生?六国时为蒙漆园吏,庄周、著书,号庄子,齐有庄贾、周有庄辛”。把庄周的身世源流!记述7588得清清楚楚,   实际上,庄氏家庭正是这样来的!追本溯源,他们是楚国公族的芈姓后裔、而芈姓则传自上古的颛顼帝、换言之。两千多年来千千万万以庄为姓的人!毫无疑问都是最为光彩的炎黄子孙?   9892在庄氏的悠久历史中?曾经发生过两次对整个家2013族影响极为深远的大变动、一次发生于战国末期。一次发生于距今一千九百多年前的东汉明帝时。   原来,战国末期,当秦始皇以强大的军队横扫诸侯时,有一位楚9883庄王的后裔庄峤!在楚威王的座前官拜将军,受命经略巴、黔中以西诸地!庄峤是一位很2384有作为的将领,他把势力扩展到滇池。以兵威把这块地方纳入楚5529国的版图?可是、当他准备归报这番功绩时。正好楚国的巴郡和黔中郡都被秦国所袭夺。塞断了他的归路!不得已,庄峤只好率其众在滇称王,一直到秦始皇灭诸侯。楚国的这一支后裔仍然为西南夷的君长。逍遥于暴秦的淫威之外,后来、刘邦统一天下、他们终于降汉!其地并被置为益州郡、重回母亲的怀抱!   这是史实。说明了后来历史上所谓的西9236南夷之中。有一部份是楚国的后裔!而且是由庄氏的先人带过去的、   庄氏和第二次大变动!影响更大,曾经造成了整个家族长时期的没没无闻、这项变动。就是《姓氏考略》所明载的:“汉明帝讳庄!故6024庄氏或改为严?

魏姓氏来源

  由来:     在西周初分封的姬姓诸侯国中、有一个毕国,统治毕国的君主是毕公高,到春秋时、毕公高的后裔万在晋国做官!晋献公把魏国的旧土地赐给他。作为他的封邑,命为为大夫!   晋献公死后,毕万家族势力强大。他的子孙用封邑作为姓?称为魏氏,公元前225年,亡国以后的魏国国民!为纪念故国。用国号为姓氏、又形成一批魏姓居民,     魏氏早期主要是在现在的山西、河南!山东省境内发展繁衍。也有部分居住到湖北。湖南省境。东汉时、江南一些地方已经有魏姓居民、   魏姓人才济济、秦末有个被陈胜起义军立为魏王的魏咎!他的弟弟魏豹2929作为汉初诸侯王,西汉有大臣魏相。隋末有个河北农民起义首领魏刀儿,唐代!魏姓有魏徵!,魏元忠。魏知古。魏暮。魏扶等6人先6409后任宰相?北宋有个诗人叫魏野,南9186宁有个名将魏胜、学者魏了翁!明代有个戏曲音乐家魏良辅还有专断国政的宦官魏忠贤!清代有个治程和朱理学的保和殿大学士魏裔介,刑部尚书魏象枢!还有散文学9083家魏禧?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魏源。文学家魏秀仁现代有个作家叫魏金枝、     魏姓在当今中国姓氏中居在第47位、。

中国人姓氏的来源?

  中国姓氏的起源     作为血脉延续的姓氏!最早出现7418在中国!从公元前3000年中国第一个姓—风姓开始,中国的姓氏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绵延不绝!有关专家最新研究统计结果表明!中国人3170曾经使用过的姓氏高达22000个!而其中不少姓氏有上千年的历史,中华文化的统一性和连续性在姓氏的传承之中得以体现。     据考证!中国人在五千年前就有了姓、那时是母系社会、人们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姓”字是“女”和“生”组成,形象的说明最早的姓跟母亲有关!     夏。商!周的时候!人们有姓也有氏、“姓”是从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属的部族名称而来。“氏”是从君主所封的地!所赐的爵位。所任的官职。或者死后按照功绩。追加的称号而来!所以贵族有姓,有名、也有氏、平民有姓、有名、没有氏。同“氏”的男女可以通婚!同“姓”的男女却不可以通婚,因为中国人很早就发现这条遗传规律:近亲通婚对后代不利,     姓和氏的区别:先秦时期。姓和氏4888含义不同、姓代表血缘关系!同姓不能通婚,氏则是从姓中繁衍出来的分支,是特权和地位的标志、用以区别贵贱!有氏者为贵,所以,先秦时男2228子称氏不称姓。     姓和氏的融合:秦代废除了原始的宗法分封制度而实行郡县制!氏失去了代表贵贱的意义、逐渐与姓合用!都成为父系血缘传承的标识、中国现在大多数的姓!都是承袭了产生于周代的氏!     《百家姓》是公元960年北宋的时候写的!里面一共收集了单姓408个、复姓30个!一共438个!发展到后来!总数据说有已达5000个!但是实际应用的,只有1000个左右, 8708    世界各国都有“三大姓”的说法、英国是:Smythe,Jones,Williams、美国是:Smith,Johnson,Carson?法国是:Martin,Bernard,Dupont。德国是:Schultz,Mueller,Shmidt,俄国是:Ivanov,Vasiliev,Deternov、中国有张。王!李。赵、四个大姓!历史悠久、分布广泛、而且都是皇帝赐姓,     根据最新的统计,单是姓张的。就有一亿人,这恐怕是世界上最大的姓了吧。1977年史学家李栋明!在《东方杂志》上发表过一篇有关“姓”的论文。文中指出:华人最大的十个姓是:张。王,李。赵,陈。杨。吴!刘。黄,周,这十个姓占华人人口40%,约四亿人、第二大的十个姓是:徐。朱!林!孙。马、高。胡。郑!郭!萧,占华人人口10%以上、第三大的十个姓是:谢、何。许!宋。沈、罗。韩!邓。梁。叶。占华人人口10%,接下来的15个9965大姓是:方,崔。程!潘。曹。冯。汪,蔡!袁。卢、唐,钱、杜、彭!陆,加起来也占2347总人口的10%、换名话说!在中国十亿人口中,有七亿人姓了这45个大姓、另外的三亿多人的姓!都是比较少见的!象毛,江、白,文、关,廖,苗!池等等、     后世之姓!大约有以下几种来源:     1!以氏为姓!氏族社会晚2430期以至夏!商时代。分支氏族的标号有的也成为后起之姓!如:姬,姜、姒,风。己。子,任!伊。嬴!姚,     2、以国名为姓氏、夏!商二代均封侯赐地。西西周初年更是实行大封建。大大小小4294的诸侯国遍布九州。这些国名便成为其国子孙后代的,如程。房。杜。戈。雷、宋!郑!吴、秦等!周文王封少子于狄域,其子孙便姓狄、白狄族一支在今河北省无极县建立鼓国!后代便有姓鼓、有的姓是秦汉以后外邦人带来的、如米姓出自西域米国。安姓出自安息、     3,以邑名为姓氏,如周武王时封司寇忿生采5161邑于苏、忿生后代因此姓苏、     4。以乡。亭名为氏。如嬴姓秦国的始祖非子的支孙封在邑乡。得邑氏,至六世孙被周禧王封为邑侯!采食解州!     5、以居住地为姓氏。如齐国......余下全文>>!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