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学入门 >风水化解

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的对策主张有哪些?

  论金融危机的法律防范   作者: 刘俊海 | 2004年12月12日22时19分 | 【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   本文从分析金融危机的爆发原因入手!主张从从公法与私法(民商法)两个层面上构建防范金融危机的法律机制、作者指出。政府干预过多过滥,不可能有效地预防和化解金融危3807机和经济危机。只能加剧和推动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爆发、腐败行政!低效行政!黑箱行政本身就是金融隐患。过多过滥的审批本身就是金融风险,为防范金融风险,政府干预市场经济的法律形式必须限制在五个层次上,本文还从民商法的视角提出了防范金融危机的法律对策、即:积极稳妥地完成全部国有专业银行的公司制改革,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和国家控股的商业银行全面推行强制担保贷款制度、及早改变目前过分依赖于商业银行的危险局面、依法鼓励发展直接资本市场,尽快建立公司重8727整制度!实施公司拯救计划,避免公司。企6975业不必要的破产。预防泡沫经济、必须预防泡沫企业的滋生和蔓延!强化商业银行、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和其他金融机构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义务与责任!进一步强化公司的社会责任,避免由于过分强调公司的营利性而破坏应有的信用关系!金融秩序。交易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作为股东有限责任原则的例外。人民法院应当适8434用否认公司法人资格的法理保护公司债权人的利益。   一、引言   源于1997年下4548半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先是给泰国!印度尼西亚、韩国和马来西亚3177经济以重创。1998年底又席卷了菲律宾?香港。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对当前发生在亚洲地区和其他地区(如巴西。俄罗斯)的金融危机的实质应当有清醒的认识?金融危机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又可能进一步诱发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虽然我国的金融市场和人民币币值在东南亚金融风波面前保持了相对稳定!但金融法制不健全。金融监管薄弱!金融秩序仍有待整顿,1998年12月9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加快制定金融管理的法律法规。建立和完善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有效机制”!因此,必须采取切实有力措施完善现行的中国法治。从制度上防范金融危机、   一国金融危机的爆发既有国内的原因(内因)!也有国际大环境的原因(外因)!就内因而言!既包括市民社会5207和市场机制本身存在的金融隐患!也包括政治国家和政府干预诱发的金融隐患。因此,要从根本上防范金融危机!必须对症下药?从公法与私法(民商法)两个层面上构建防范金融危机的法律机制!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仅探讨国内公法与国内私法中的金融危机防范问题!当然,从国际公法与国际私法角度探讨国际金融秩序与经济秩序的安定性与可信赖性。加强各国之间的立法协调与金融监管合作也是非常必要的、   二!从公法的视角看政府干预在防范金融危机中的应有角色   (一)政府干预过多过滥!不可能有效地预6293防和化解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只能加剧和推动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爆发   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我国目前能够幸免金融危机的原因在于、政府对经济生活进行了有效的干预!于是开始怀疑市场机制的作用。认为市场机4057制不如政府干预可靠!笔者认为、必须承认以下事实:我国目前能够幸免金融危机的原因很多!不仅有正确。及时的政府干预。也有20年来改革开放所逐渐形成的坚实的基本市场经济体制框架,亚洲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生活已经造成了负面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有可能继续加深。虽然我国人民币的汇率稳定、但我国也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我国存在着不少爆发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隐患、   毋庸置疑!为避免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阴影,我国离不开政府干预。即使亚洲金融危机过去了!我们仍然要充分发挥政府干预的积极作用,但问题在于、如何界定政府干预市场经济的范围、如何处理好政府干预这只“有形的手”与市场机制这只“无形的手”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规范政府干预市场经济的行为。如果片面迷信政府干预万能论,不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一味纵容!鼓励不符合公正。效率、法治精神的政府干预行为。不仅不会阻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最终建立。而且会加剧和推动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爆发、成也萧河。败也萧河。过去人们经常把“亚洲经济奇迹”主要归因于强大的政府干预,今天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在很大程度上也主要归咎于强大?过度的政府干预,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腐败行政、低效行政!黑箱行政本身就是金融隐患、过多过滥的审批本身就是金融风险,    (二)为防范金融风险!政府干预市场经济的法律形式必须限制在五个层次上   恰当地界定政府干预市场经济的范围、必须遵循以下原则:既要重视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又要注意发挥政府在弥补市场机制缺陷,维护良好市8813场秩序方面的导向和校正作用!既要着力塑造和保护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市民社会、预防政府行政权对商法自治领域的不当侵入!又要强调和树立政府在经济生活中的应有权威、既1847要告别政府万能论?避免重弹政府大包大揽的老调!又要摒弃政府无为论,反对漫无1017边际地削弱政府职能、既要坚决转变和革除政府直接管理企业的旧职能、又要创造性地扩充和发展政府干预市场经济的新职能?   上述理念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主导思想,但是。把理念转化为现实、比起把理念表达清楚更为不易!在操作层面上如何解决好政府干预与市场机制!企业自治之间的衔接与契合,法学界似乎还缺乏深入的探讨。笔者认为。以经济行政机关和企业的相互关系为座标,政府干预市场经济的法律形式可以从以下五个层次上去观察:   1• 尊重企业商法自治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 简称尊重型干预)!   这是第一层次的干预、商法自治是私法自治原则(Prinzip der privatautonomie   )或意思自治原则(L’ autonomie de la volonte   humaine)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该原则,企业在法律规定和公序良俗容忍的范围和限度内!有权为了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以自己的名义实施各种商事行为、从而为自己创设一定的商事权利、设定一定的商事义务、国家对此只能消极地予以确认和保护,而不能积极地予以干涉和妨碍、企业商法自治原则是市场经济和市民社会的需要和体现?也是现代商法和经济法的3325共同基础,企业商法自治原则又可以引申出三项基本原则:(1)企业财产所有权尊重(所有权绝对或所有权不可侵)原则,企业的生存和盈利。要求这个企业拥有实实在在的财产所有权(包括法人所有权),特别是可以使用的资源,最为典型的包括资本!劳动,管理与技术,(2)企业的商事行为自由(含契约自由)原则!尽管有些当代法学家发出了“合同死亡”的慨叹。但契约自由在商法中作为一项根本原则并未发生动摇。(3)过错责任原则、企8322业在经营过程中?谁有过错,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经营风险!该原则有利于鼓励企业放心大胆地开展商事流转。缔结各种商4359事关系?更好地取得利润的最大化。   在市场经济社会。市场风险和金融隐患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企业商1148法自治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要4859求建立利益与风险。权利与义务对称机制!要求实现决策权利,决策利益与决策风险的企业化。分散化,能够在微观层次上自动、公平地抑制体制性金融危机的爆发!这种避险功能的发挥表现在两个层次上:首先,有利于实现市场风险与政治国家的隔离!既避免了政治国家2057制造的市场风险,又能把现有的市场风险局限于市场机制之中、从而防止了市场风险对政治国家的冲击!其次,能够合理地在市场主体之间分配市场风险,从而实现市场6066机制本身对市场风险的吸收和消化!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债务人的违约,企业的资不抵债与关门破产不会诱发体制性的金融风险与信用危机、可见、为避免政府干预制造不必要的金融风险、为避免全体纳税人与全社会承担本不应由自己承担的金融风险!1239必须强调企业商法自治!诚实信用,契约自由与自己责任等基本市场法则!   当前、经济行政机关转变职能的重要内容就是、尊重企业财产所有权和企业的经营自由!满腔热忱地推动企业主体的商人化。法人化和平等化,推动企业行为的市场化!自由化,契约化、竞争化、公平化、公正化!规范化和诚信化!政府作为市场经济中的“裁判员”!要主动撤离资源的配置活动?不得随意越过市场,直接干预企业的投融资等商事活动。更不得与民争利,政府投资上项目,应当精而又精!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重复建设。重复投资本身就是金融隐患,强调企业自治或企业意思自治、是政企分开。转变政府职能!实现商事权利由政府回归企业的关键、因为绝大多数商事活动是靠无形的手,即市场主体的个体自我调节机制去实现的,在这个意义上说。尊重型干预就是不干预,少干预。微观干预最少的经济行政机关是最好的经济行政机关,    鉴于我国多年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政府尚未完全养成自觉尊重企业商法自治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的习惯。政府的这种尊重义务应当被视为当前我国经济行政机关对企业所负的首要义务。要在实践中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在观念上打破人们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盲目迷信国家和政府,甚至认0859为国家和政府万能的固有观念、在相当长的社会主义市3058场经济阶段、我国将实行“小政府。大市场、大社会”的市场经济体制!国家和政府不可能为公民个人和企业提供“从摇篮到坟墓”的一揽子福利!并因此而取消公民个人和企业的自我奋斗、   2•保护企业公平竞争与公正交易应有秩序( 简称保护型干预)!   这是第二层次的干预、仅仅尊重企业商法自治还是不够的、因为企业的经营自由!在不法3797利益和不良动机的驱使下!有可能被滥用。假冒伪劣、限购排挤。商业贿赂!商业欺诈。虚假广告,非法传销!倾销!搭售,围标、行政垄断。经济垄断等丑恶商事现象也会滋生蔓延,没有健全的市场管理法治。就没有消费者和企业赖以公正交易2202和公平竞争的大舞台!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信号也会失真!从而误导企业行为!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政府应当坚决制止和反对损害消费者和竞争者利益的不法。不正当行为、为企业和经济组织创造良好的公平竞争与公正交易秩序?努力培育和维持一个涵盖各类生产要素的、成熟、开放!诚实、公平、统一的社会主义大市场,要维护市场经济的公正性。公开性,公平性,经济行政机关必须发挥应有的保护性职能。但政府不得为了私利而限制公平竞争!垒起行政垄断和地方保护主义的“篱笆墙”?行政垄断和2039地方保护主义不仅保护落后?压抑竞争,而且阻碍资金流。物流与信息流在全国大市场内部的循环!在深层次上潜伏着金融隐患、所谓“地方保护主义是块臭豆腐,闻着臭,吃着香”的实用主义态度必须予以纠正、   保护型干预与尊重2164型干预是密切相连的、因为!保护企业公平竞争与公正交易应有秩序。实际上就是要保护企业商法自治原则7661和诚实信用原则不被滥用!但要明确!企业商法自治原则受到了侵害,并不必6296然导致行政权的干预。在很多情况下、博大精深!体系严密的民商法原则和制度,包括诚实信用原则、公序良俗原则!合同制度!民事侵权制度和民事责任制度等、都足以被企业和市场主体自觉引用。从而铲除不法。不当的市场行为。理顺受害人与不法,不当行为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恢复市场的正常秩序,而且、5858即使行政权介入的结果!导致了不法。不当行为人的行政法律责任,也不能代替受害人与不法!不当行为人之间私法关系的再调整。经济行政机关以7833行政罚款代替民事赔偿的做法更是错误。   3•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简称宏观调控型干预)、   这是第三层4917次的干预!政府直接管理经济的传统模式要尽快向宏观经济调控模式转变!在真正还权于企的同时?把大多数经济行政行为由政府对企业的直接,微观管理模式转变为间接!宏观调控模式。把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改为宏观调控部门、绝不是简单的名称更换!宏观经6972济调控要“抓大放小”!该管的管住、管好、不该管的、放开、放活!宏观经济调控的对象与其说是企业、不如说是市场!因为!政府原则上不能直接介入企业的微观商事活动!对企业决策直接产生影响作用的。与其说是政府,不如说是被政府引导和调控的市场、政府,市场,企业这三者的关系可以概括为政府调控市场。市2003场引导企业,   宏观经济调控以追求社会整体经济利益、宏观利益为目标!如果说市场机制和商法自治原则的主要功能是保持和增强企业活力、那么宏观调控和宏观调控法律制度的主要功能是对国民经济进行合理的调节!确保国民经济经济有序运行。所谓“没有微观管理权!宏观调控权必然用不好”的观点是错误的、   要确保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方向正确。效果良好,就必须明确宏观调控的目标!在实践中、对此存在着广狭不同的解释。狭义解释仅限于经济增长率和全国商品零售价格涨幅,广义解释除覆盖这两项内容外!尚包括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居民消费价格涨幅!财政收支差额、货币发行量,外贸进出口总额、人口自然增长率,城镇登记失业率,农村贫困人口减少数量,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基本建设计划新增主要生产能力!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率、   笔者认为。宏观调控的目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不同的社会经济政治背景下、有着不同的内容、但不管在何时何地、宏观调控的目标还是具有一些本质性的要求、那就是:平衡经济总量、优化经济结构、防范金融风险,抑制通3405货膨胀,推动国民经济的稳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其中!总量平衡与稳定发展是宏观调控目标中的精髓、当然!这种目标5731需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允许在不同的情形下有所侧重!但是、片面追求国民经济发展1596速度是错误的、在当前亚洲金融危机加深和世界经济衰退的情况下!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本世纪初的“泰坦尼克号”就是因为船长轻信了一位记者的建议,为创造舆论轰动而全速行驶!最终撞遇冰山而沉没的!   为了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就要设计一系列宏观经济调控手段,这些4913手段主要包括:(1)政策引导?即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方针和产业政策!在此基础上制定行业规划和行业政策、控制总量平衡,规划和调整产业布局,(2)杠杆引导!即根据产业政策和规模经济要求。运用利率,税率、汇率和价格政策等经济杠杆。引导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实现资源合理配置。(3)信息引导!政府7745要及时发布各类与企业经营密切相关的宏观调控政策及其贯彻情况的反馈信息!从而引导企业决策行为,(4)市场准入、即政府为了实现特定的宏观调控的目标、根据法律规定。对适格企业发放行政许可。未获行政许可的企业不得进入特定市场!为兼顾宏观调控的有效性与经济行政的廉洁性与公正性!应当严格规制政府发放行政许7241可的范围与程序。行政许可的适用范围要少些,少些!再少些!精些、精些。再精些!铺天盖3982地的行政审批和行政许可、不仅起不到防范金融危机的作用,反而会对金融危机的爆发产生推波助澜的作用、既然行政审批无法担保上市公司和证券投资基金对投资者和社会负责。保障不了企业在被审批后一定能够承担社会责任。为何不取消不必要的行政审批。代之以行政登记和高强度的社会信息披露制度呢,(5)行政指导,即政府3121为了实现特定的社会经济利益目标!运用其享有的行政权,引导和规劝企业为一定行为2812或不为一定行为!(6)法律监督,事中和事后的监督、与事先引导2011同等重要、政府要加强对企业商事行为的监督检查,制止违反宏观调控法律制度。破坏宏8122观调控的企业活动,   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绝不是互相孤立!互不搭界的、它们应当彼此协调,相互衔接!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一个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即宏观调控体系!在一部庞大的全国性宏观调控大机器中。每个调控部门只不过是一个螺丝钉!因此。各个宏观调控部门一定要识大体、顾大局!随时牢记共同的宏观调控目标!要强调部门间的团结?合作,沟通,默契和团队精神,宏观调控机制内部不能发生内耗、尤其是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财政部和5321中国人民银行这四家宏观调控部门!要力戒不同的宏观调控手段之间各自为战、互不协调!甚至互相矛盾,互相抵销、让企业和市场主体搞不清究竟以哪个调控手段的马5623首是瞻。值得指出的是。虽然我国的金融风险监管机构体系已经初步形成。既包括中国人民银行。也包括中国证监会和中国保监会等监管机构!但是、这种多头监管的体系也存在着各自为政、互不协调的弊病,亟待改革,这6117对于深化金融改革?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金融调控监管体系、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应当明确!宏观调控法的重心与其说是规制被调控者的行为、不如说是规制调控者的行为,宏观调控者应当自觉接受法律的规制和监督。   4•促成企业享受2301法定权利和利益( 简称促成型干预),   这是第三层次的干预,这一干预的特点是促成和帮助企业取得最佳的经营效果、它既不同于消极的尊重型干预和保护型干预。也不同于直接的给付型干预!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例如,提供企业决策和经营活动所需要的信息和咨询,协调企业与其他单位之间的关系、保障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秩序。为企业正常的购并活动、投融资活动和其他商事活动。清除地方政府!政府部门或其他社会组织的不正当干预!为企业摆脱历史包袱?轻装上阵而建立和完善职工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   政府进行促成型干预要注意度的把握!力求帮忙而不添乱,热情而不专断,力戒喧宾夺主、包办代替。2554更不得助纣为虐,例如。政府可以为民营企业的合并和重组创造条件。但不得越位干预,硬性捏合!拉郎配!政府可以为企业的股票上市清除障碍。但不得搞“捆绑上市”!“包装上市”的恶作剧,若此等等。   5• 向企业提供某种经济利益( 简称给付型干预)!   这是第四层次的干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适当的经济利益给付也是必要的,经济行政机关有义务为了推动整体社会经济利益(如鼓励开发中西部地区、鼓励开发高科技产品、鼓励产品出口创汇。鼓励民间投资!鼓励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而向企业政府采购,政府补贴和奖励(如出口补贴,退税!贴息)等9509经济利益!当前,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不是过热、而是偏冷、为确保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政府应当加大对科教,农业和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从而拉动市场内需。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政府还可以直接向企业提供定单。与企业签订政府采购合同,包括政府采购合同在内的经济行政合同将会愈来愈成为国家干预市场经济的重要有效形式!   政府的给付型干预不仅适用于企业,而且也适用于作为公民个人的劳动者,消费者等市场主体。如政府有义务为劳动者创造就业机会。提供社会保障体系等,从广义上说,经济行政机关向企业提供的信息和社会服务,实质上也是一种给付、只不过与传统的财物型给付有所不同而已,   给付型干预是围绕特定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或者为了国民经济的整体利益而展开的?不是为了企业的个体经济利益而搞扶贫救济!“6190普渡众生”!应当充分体现平等对待的原则!不得开后门、因而。这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9976政府无止境地向企业输血,企业无休止地向经济行政机关要钱要物的“跑部钱进”现象不同!   (三) 经济行政权的行使要遵守法定、效率,公平。人权尊重四原则   1•经济行政权法定原则   经济行政权法定原则应予尊重,虽9207然政府与被干预企业之间不平等!但也要贯彻经济行政权主体法定。内容法6873定与发动程序法定原则。要杜绝违法行政,脱法行政!卖法行政。弄法行政。经济行政权的行使不仅要合乎行政法,也要合乎民商法和经济法的规定,民商法和经济法实质上都是对经济行政权的限制。因为行政权力与商事权利都是资源的法律配置方式!二者此消彼长,是一种零合关系、商事权利的应有生存空间被确认、扩大了。行政权力的滥用空间也就相应地缩小了!行政权力制造的金融风险就能降到最低限度、   经济行政行为本身就是法律手段,不少官方文件经常把经济手段、行政4594手段和法律手段相提并论。有违法治精神!因为!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都是法律手段?二者有时很难划分!如税收手段!法治经济也不容忍超法律的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建议把上述提法改成“民事手段、行政手段和刑2831事手段”或者“立法手段?行政手段和司法手段”的三分法、   不仅具体行政行为要合法,抽象行政行为也要合法!在政府制定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时,既要大胆地推进经9417济体制改革!果敢地进行制度创新。也要注意避免无谓的名词创新,预防和减少不应有的概念混乱、经济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中的术语应尽量与现行法律和基本法学原理中的术语一致起来、为解决好这一问题!政府部门应当自觉。主动地聘请法学家参与经济行政法4510规和行政规章的论证。起草和把关。   2•效率原则   经济行政权的行使要体现合法性原则,也要体现效2868率原则、政府要增强服务和效率意识?自觉树立尊重市场主体合法利益的市场主体本位意识、从骨子里面剔除轻视企业权利、鄙视商法自治的封建官本位意识!要增强政府的公仆意识,必须十分强调纳税人的主人意识,公民的人权意识、一些政府工作人员误以为“经济法治”是指政府用法律手段(法)治企业。整企业!而不是4622指依法保护,成全,服务于企业。这种观念急需转变。要破除官气十足的衙门作风?克服“门难进、脸难看、话难说。事难办”的怪现象、制止公文丢失!公文旅行。审批速度过慢,甚至谎称公文丢失、拖着不办。坐等进贡行贿等封建社2469会旧官场上恶劣伎俩的重演,经济行政机关应当有一部可资遵循的、对办事期限作出明确规定的《行政程序法》、依笔者之见、如果经济行政机关超过了法定办事期限、仍然不给予明确答复!既不表8763示同意。也8965不表示反对,那么!有关的企业和市场主体有权推定经济行政机关已经默示地表示同意。此种推定权。应当得到所有经济行政机关。乃至全社会的尊重、其他经济行政机关不得以该机关没有审批,盖章为由,拒绝为企业和市场主体提供行政服务,   3•公平原则   经、

如何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论文

  这样的论文通过一件较为完整   的事情来表现一个人。要求事情具体、   生动、因此我们要选择能够表现人物的最典型   的事件,选择自己印象最深。最2718能使自己感动的事情来写!要求这个事件表现的是这个人物最典型的特征,

如何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是的!现在金融行业骗子有点多!所以与其问是否可靠、还不如自己去学一点专业金融知识。不然您也无法判断对方说的是真是假。现在“金融知识进万家”?学习方式很多!人的收入往往来自于三方面:劳动收入(上班的工资)!资产收入(不动产?如房子)!投资收入。如果您要做投资理财、建议先别盲目投、首7146先看公司或平台是否合法合规可靠、而且处于盈利状态,一般来说都是这样的顺序:安全性-灵活性-透明性-收益性-稳健性、往往骗子公司都是以高收益吸引人?所以还是不要太贪心!先看看是否安全!如有其它疑问可向我咨询,、

亚洲金融危机后,采取了哪些措施解救四大行,如何理解这一时期化解和防范金融风险的政策措施及效果?

  一是进行财务重组。1998年。定向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专门用于补充资本金。使四家银行资本充足率按1996年标准达到4%、1999年!将1.4万亿元资产(其中9800亿元为四家银行不良资产)剥离给新成立的四家资产管理公司、   二是改善内部管理。四家银行进一步强化统一法人体制。实行严格的授权授信制度、国家正4340式取消贷款规模。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将经营效益和资产质量纳入对四家银行管理者的考核。实现了由行政评价向经济评价的转变!同时!较大规模地精简了机构和人员,   三是强化外部监管!适应0502防范金融风险的需要。成立了中国证监会和中国保监会、分离了人民银行对证券和保险业的监管职能!人1854民银行专司对银行业的监管!集中精力监管银行风险!   通过上述改革,加之四家银行内部也进行了多项改革、许多先进理念和方法被引入,四家银行经营绩效考核和风险内控机制得以初步建立,粗放的发展模式,使中国银行业走过了一条“大发展-大不良-大剥离”的道路,   2001年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注资和剥离不良贷款并未根本解决体制机制问题!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着5458更严峻的挑战,截至2002年底。四大银行账面不良贷款仍然高达2.1万亿元。不良贷款率达25%,远高于5%的国际风险水平。加上透明度不够、一时猜疑四起、一些境外媒体和国际评级机构再次纷纷做出四大银行在技术上已经破产的判断、   2002年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强调“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进行综合改革!是这一时期整个金融改革的重点”?提出把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造成治理结构完善、运行机制健全,经营目标明确!财务状况良好,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金融企业,这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进一步改革指明了方向。   中国银行业的发展走到了一个重要关口,继续深化银行业改革终于指向通过产权改造!重塑体制机制的股份制改造,2003年底、中央确定股份制改造作为中国银行业改革的方向、,

有哪些措施可以防范债务风险

  防范债务风险的措施:   1。进行任何交易,应当签署书面合同或者协议等法律文件,以备发生债权债务纠纷时有据可查,   2!履行交货或者付款义务时!应当取得收货单,送货单。收款收据等资料,这些资料是解决债权债务纠纷的重要证据。   3,保留交易对方的身份资料。比如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个人身份证复印件等。以保证解决债权债务纠纷时能快捷地找到债务人?   4!债权债务受法律保护的诉讼时效为2年!从债1704权债务形成或者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超过2年将丧失法律的强制性保护!   5。妥善0893保存一切债权债务资料。而且最大限度地保留原件,!

哪个生肖今年必犯小人,该如何防范?

  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0815人之心不可无!当你春风得意的时候、难免会有一些小人嫉妒、背后0968给你穿小鞋、在这个变幻莫测的社会,不仅人心难料、而且前途未知!所以我们在打拼事业9295的过程中!一定要谨防小人作祟!这样才能避免麻烦!保证平安!每到新年的时候大家都要去买一双脚底带着小人的袜子。只为躲避小人的祸害、2018年是戊戌年,是属狗人的本命年,5191属狗的人今年会格外的不顺。部分生肖今年也会受到小5246人的侵扰!   那么。在十二生肖中,近期最容易被小人缠身的生肖有哪些呢。下面提到的这几个生肖之人,可要多加注意了!   。

怎么化解尴尬?

  职场中会有不少令人尴尬的场面。他们总会和你不期而遇,如何化解这些场面,让感到尴9996尬的人。没有什么心理阴影。在以后的工作中还能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这需要一定的技术, 来看看,如何化解最容易出现的职场尴尬场面吧! A 你正在议论他,他正好出现 说曹操曹操就到的危险不在于你将多么惹人不快--事到如今、你还幻想人家情绪稳定吗--而是你不知道这曹操已经隔墙听了多久。他的厉害及阴险程度又是几何!如果他是京剧舞台上那一号唱0034唱戏转转圈就下台打酱油的人物、那么、你的议论兴许不会带来什么严重灾害、而如果他是历史上的那号曹操。那么你就得夹着尾巴过一段谨慎生活了, 这种尴尬!严格来4729说属于自作孽不可活型!虽然有那么点偶然的因素--碰巧被人听到了。但始作俑者始终是你不假思索的大脑和不加检点的大嘴、如果你确实有褒贬人的嗜好、一时1568半会也无法抛弃它?那么也请为你的嗜好多少付出一点!比如为它找个人少的,离单位远点的,私密性强点的吐槽房间!又或者说坏话之前、环顾一下左右再言他。也不迟呀、 以上这是未雨绸缪,如果不幸已经撞上枪口,那你就老老实实道歉吧!把责任全部推到自己嘴贱上来、用对待别人的刻薄劲儿对待自己、这样会令人平静一点、总的来说、经此一役,你们不大可能有稳定的信任关系啦!你唯一可以获取的养料是今后或许能变得收敛点。 B 你答应请别人吃饭,但结账钱不够 请人吃饭带的钱却不够!这种尴尬虽然看上去小巧、没有什么大碍、但这么说吧。它很可能阴魂不散!变成你经久不衰的污点事件,人们会小范围内长久地传播你的这桩“轶事”,进而轶事变成你“个人气质”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2050果你下次又有相似乌龙!比如哪怕是你掏钱掏慢了让别人抢先买了单!可怜的、你基本就要钉在鸡贼的耻辱柱上了,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但谁叫你这么不小心呢,成人的世界里同情心本来就稀薄,你本该做得1949更好的!所以,下次长点心吧!定期数数钱包、2539查查卡里余额,另外备上一张信用卡!这些都是出来混的标配啊!你这都做不到!还喊人吃什么饭啊!当然、如果实在遇到突发状况!比如饭馆不让刷卡。客人又特别不懂事,净点贵菜、你可以假装上厕所!提前跑到收银台,跟人打个招呼说明情况!押上身份证、名片和卡!许诺人家等客人走?你就去街边柜员机上取钱送过来。 C 你刚对下属许诺。马上就被上司当面否了 信口开河,结果让人空欢喜一场。这造成的损失可比之前什么都不承诺大得多!因为一则你滥用了希望,令下属预!

壬申年癸卯月辛巳日戊子时 大运庚子 流年戊戌 想看看今年都有什么事情需要防范于未然

  子卯刑,申已刑!小心婚9694姻不顺,。

体弱多病,注意防范 猜一生肖?

  对。应该是‘鼠’。比较弱小。而且有句话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对它防范都比较高?

十二生肖中防范心很强的动物是什么

  老鼠与蛇应该说防范心在其中是比较大的了!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