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办公室风水 >风水禁忌

白族有什么习俗?

  白族生活习俗  1545   一,服饰     早期男女衣服多用棉布自制而成。老年男子多穿对襟短衣、大襟长衫,大摆档裤、头戴瓜皮小帽。脚穿布制圆口虎头鞋或荷叶绣花鞋!青年男子多穿蓝白对襟衣、套银钮黑褂,黑蓝色摆档裤,头戴瓜皮帽或包头、毡帽、系腰带。脚穿布制连绊鞋或绣花叫底皮衲,到民国初,年青妇女穿着改变!衣着各色大姊妹装和红。紫,黑褂,自绣各种花案!配上各色宽窄花边。银光片订在衣袖衣襟上,裤子为黑蓝、水红,中老年妇女也有裤1106脚镶花边的!姑娘们系有黑蓝布系腰或绣花围腰。脚穿各种布制的绣花鞋。喜戴银、玉耳边环,柳叶耳环。手镯有滑标,扭丝,平扁银。玉镯。还多戴金银戒指。     已婚妇女束后发髻!髻上有红头绳别上银簪,玉簪,有的套上网兜,也有用4寸宽,1寸长的黑衣布条围住发髻和顶部的!五十多岁后!衣服花纹逐渐减少、多穿短而宽。袖口大!长到膝的大襟衣!外套一件满镶满滚的黑褂。系黑1149蓝色系腰,穿普通裤,脚穿鼻尖船形布鞋,8560封年过节和做客?才戴耳环郸镯,     二! 婚姻     1。说亲 :男方父母探好女方姑娘后!托媒到女方家提亲!女方父母同意!就把姑娘生辰八字告知男方?经男方请人“合八字”?若婚姻合!表示这门亲事已定,     2,订婚:在合婚后、男方择定吉日“喝订酒”、日期多以正月初二?十六为吉,     3,结婚:日期多在十冬腊月或正二月!分搭彩(杀猪)!正婚(正客)。回门(谢彩)三天!     4。迎亲:俗称讨媳妇、过去是骑马或坐轿!吹唢呐接亲、     5。认亲:第三天回门认亲。就是娶亲后的第一天,     三,喜事     1。满月酒:这是婚后生1127头胎婴儿请客,届时男女双方的伯母!婶婶:姑妈、舅母。娘娘。每人送20个鸡蛋、红糖1斤、米1升!布料3尺!到男方祝贺恭喜,     2、报喜:这是妇女生育后第三天。丈夫要带上一瓶酒、到岳父母家报喜!     3。0463戴百家锁:小孩满周岁!要到本主庙祭祠,并请夫妻双全。子女多的二老给小孩戴一把长命百岁锁。祝小7993孩健康成长、兴家立业、     4!建新房:地基选择。动土挖基必0894须请地师择定,立木梁这天称造大吉,要贴新对联。亲朋好友0750送礼鸣爆竹祝贺,主人杀猪祭祀土地神、祖先和鲁班!请客一天、     5, 做生日:老人活到六十花甲,要请客做生日祝寿!     小孩一年一度做生日。往往杀只鸡、摆上点糕点。     四。节日活动  4173   1,春节:从腊月三十到正月初六,是白族的传统节日、俗称过年。     2!过小年:即元宵节、     3!清明和冬至这两个节日、要到坟山墓祭祀祖宗、     4。端阳节:大人小孩都要戴五色线、喝菖蒲雄黄酒。以消患难!     5!火把节:农历六月二十五日晚上杀鸡祭祖、晚饭后天黑、点火把。把全家端午节戴的五色线剪下塞入火把烧掉、     6,中元节:又叫“七月半”是白族的“接祖节”!     7,中秋节:又叫“团圆节”!     五!禁忌     1、忌日:9924除夕晚上、大年初一忌串门子,忌口吹火。妇女忌洗衣梳头!建房办喜事!忌家长属1279相年月日!丧葬忌重丧。重佛、立秋之日、忌做农活,忌用刀!锯,斧、镰。锄!     2,忌人6959:在外死亡忌抬入村进家,只能在村外收殓入葬、非正常死亡忌入祖坟!“安财门”后一周内忌外人进入,妇女生育不满月忌入他家,老人落气未安埋前孝子不能进入别人家门!     3,忌讳:妇女忌披头散发和赤脚哭闹而上别人家门。在别人家中忌哭泣流泪,出人家门忌踩门槛、手排门枋。饲养牲畜不得进别人家门、     4,6273忌食:除夕晚杀的公鸡肉外人不能吃!     六,丧葬     1。装棺守灵:老人寿终!一般将丧事4465作喜事办,选好吉日!念经超度!亲友前来奠祭后、才能出殡安葬、在家停放期间、儿女要昼夜守灵,在超度期间,要办酒肉,请前来奠祭的亲友吃饭!     2......余下全文>>!

女子火疗的十大禁忌有哪些

  火疗的十大禁忌   1.阴天下雨   2.孕妇   3.女性月经期   4.癌症   5.精神恍惚者   6.严重心脏病   7.严重糖尿病   8.严重高血压   9.肾功能不全者   10.严重皮肤病   什么是火疗   火疗是传统中医火灸疗法的简称!又称、灸疗、灸法。古今火灸疗法共分为14大类。共计115种,火灸疗法是我国独特的针灸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灸疗与针刺疗法并称为针疗、2014年6月9日。一张“火烤活人”的照片在微博上热传开来后。记者了解到、这种“火烤活人”实为“火疗,   火疗功效   烧头部:脑血栓 良性脑瘤 脑积水 脑萎缩 脑供血不足 失眠头疼 神经疼 神经衰弱 记忆力不好 脑外伤 高血压,   烧眼部:视物模糊 早期白内障 青光眼 迎风流泪 近视 玻璃体浑浊 眼干 眼涩等眼部疾病,对眼角皱纹也有一定的效果!   烧鼻部:鼻窦炎 过敏性鼻炎 鼻塞 鼻息肉 流鼻涕,    烧耳部:耳鸣 耳聋中耳炎耳冻伤,   烧面部:面部神经麻痹面瘫 口眼歪斜 面部发紧 反应迟钝及各种面部疾病!   烧颈椎:椎管狭窄 强直僵硬 无菌炎症!   烧胳膊:受风 着凉 结节 粘连无菌炎症!   烧手部:麻木 手肿 手凉 萎缩 风湿 类风湿 手指甲不长,   烧腹部:肠炎 肠蠕动 肠粘连 胃寒 肝腹水 腹胀痛经子宫糜烂 附件炎 宫颈炎 阳痿 早泄 体热!   烧后背:风湿 类风湿 僵硬强直 浑身难受 感冒发烧 肾炎 肾虚 肾囊肿、   烧腿部:腿肿 腿胀 萎缩 麻痹 抽筋 粘连 各种水肿经络不通 静脉曲张 脉管炎 白癜风 无名疙瘩,   烧脚部:脚裂 脚干 脚气 脚凉 脚扭伤 各种浮肿!、

白族服饰的白族简介

  这些聚居于点苍山下、洱海之滨的白族人民!在生活习俗和服饰等方面。一直保持着本民族鲜明的传统特点。白族男女普遍崇尚白色,以白色衣服为重,大理地区的白族男子喜缠白色或蓝色包头,多穿白色对襟上衣,外套黑领褂!下身穿宽桶裤,系拖须裤带、有的还喜佩带绣有美丽图案的挂包,其他一些地区的白族男子!则比较喜欢头戴瓜皮帽,穿大襟2254短上衣?外套羊皮领褂或数件皮质和绸质的领褂!谓之“三滴水”!显得敦厚英俊、洒脱大方!一直以来享有“金花”美誉的白族妇女的服饰。更是色泽鲜美、绚丽多彩,大理一带的妇女多穿穿白上衣!红坎肩或是浅蓝色上衣配丝绒黑坎肩,右衽结纽处挂“三须”,“五须”的银饰、腰间系有绣花飘带,上面多4210用黑软线绣上蝴蝶。蜜蜂等图案!下着蓝色宽裤!脚穿绣花的“白节鞋”!手上多半戴纽丝银镯。戒指,已婚妇女梳发髻、未婚少女则6939垂辫或盘辫于顶?有的则用红头绳缠绕着发辫下的花头巾,露出侧边飘动的雪白缨穗。点染出白族少女头饰和发型所特有的风韵!剑川一带的年轻女子则又喜戴小帽或“鱼7770尾帽”。洱源西山及保山地区的白族妇女!常束发于顶,上插银管、再以黑布包头、穿右襟圆领长衣、系绣花腰带,衣袖和裤脚喜镶绣各色宽窄不同的花边,有的还喜束护腿、显得十分匀称协调和俊俏美观、总之!各地白族的服饰虽呈现出某些地区性的差异,但色彩明快。映衬协调!挑绣精美!古雅端庄等、则又是共有的特征。白族服9935饰因聚居地不同而略有差异?但所体现出的总体特征是:用色大胆,浅色为主、深色相衬!对比强烈!明快而又协调,挑绣精美!一般都有镶边花饰,装饰繁而不杂。将其地域特点与白族服饰特色联系考察大致可寻出这样的变化趋势:白族服装越往南显得越艳丽饰繁,越往北越见素雅饰简。就山区与0276坝区比较?山区白族穿着较艳,坝区白族相对较素,。

梦见一腿残疾女子

  俗话说,梦由心生,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说明你最近有某种焦虑、3443心中又存在一些心理压力?最好合理调节自己,梦是虚幻的东西?也没必要太相信,祝好运!望采纳。

白族衣服的特点

  白族人崇尚白色!认为白色的衣服最大为尊贵。男子多穿白色对襟上衣,外着对襟短褂?下着白色长裤!   白族的服饰历史悠久、在一千八百年前。白族人就织出了著名的“桐华布”。早在“南诏”、“大理”时期。白族服饰就已具触了独特的民族特色、     大理有“文化古城,妙香佛国”之称、白族人热爱生活!有爱花。爱美的传统!“云南茶花甲天下、大理茶花甲云南”。大理白族视茶4104花为美的象征?在家里的房前屋后遍植茶花、在衣服上也要饰以茶花,在衣服色彩的选择上。也喜欢用白上衣配红坎肩!就象在春雪中绽放的山茶花一般。白族服饰。美观大方。朴实、健美!这样的服饰充分体现了他们的审美观和对生活的热爱、,

白族的衣食住行

  白族的衣   ——白族服饰(包括白族服装!金花阿鹏头饰。绣花鞋、扎染布等等)大理地区各地的白族服装各有不同,你可以参考大理的白族服装来研究,   网址:www.baizufushi.com   如果要查看详情,点击周城文化进行参考、www.baizufushi.com/zhoucheng/045.html     白族的食   白族的食物!著名的有白族三道茶,还有乳扇,生皮!豆腐酸辣鱼!白杜鹃花菜。炖梅等等!详细参考周城文化:www.baizufushi.com/zhoucheng/menu.html     白族的住   白族的住所时很有名的 “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还有大理喜洲的白族住所?很有名气、详细参考:www.baizufushi.com/zhoucheng/040.html     白族的行   大理白族地区有很多古老的节日。著名的有大理白族三月街!火把节!绕山林等等。我只是给你大体上的参考、详细的你可以5080去百度搜索!打入“白3960族的节日”   白族还有许多活动,白族人非常喜欢歌舞、比如霸王鞭和八角鼓!还有对山歌、白族绕山林。白族调等等可以看9563出来的、   www.baizufushi.com/zhoucheng/menu.html!

少数民族白族的人口服饰故事 30分

  大理白族服饰文化 白族姑娘戴凤凰帽的传说2011-12-06 13:29:15 责编:周焕 来源:中国网 浏览:40评论 0 条 凤凰帽是白族姑娘勤劳勇敢、纯朴善良、忠贞不渝的象征!相传很4812久很久以前!在洱4583源凤羽鸟吊山脚下!住着一位美丽,善良。纯朴的白族姑娘。名叫玉莹。6235她每天上山砍柴!以打樵为生、养活年老眼瞎的母亲!   有一天!玉莹上山砍柴,口渴了。在一道陡崖前寻水喝、忽然。岩洞里飞出一只非常凶猛地羊雕!张开黑黑的翅膀!血盆大口露出一排獠牙!伸出利爪向她扑来!她惊呆了!   正0185在这时候。忽然听到“嗖”一声、一支8818利箭飞来。不偏不倚正好射中大雕胸膛、凶恶的羊雕哀鸣一声掉下山崖。玉莹得救了、她惊喜地举目一望、只见一个英俊的白族小伙子手拿弓箭微笑地看着她、说:“姑娘!你受惊了、”玉莹感激地点点头、羞涩地笑了!小伙子走上前、又问:“你怎么一个人上山砍柴。”玉莹如实地说了、讲着讲着,她便对小伙子产生了好感,这个小伙子也十分同情姑娘的遭遇!他讲自己在深山老林打猎度日,对姑娘1877也产生了爱慕。玉莹红着脸说:“阿哥!为了感激你的救命之恩、愿意与你结发为妻,”说着!咬断自己的一缕头发。打个结塞进牧羊人胸口、牧羊小伙子也咬断自己的一缕头发!打个结送到姑娘手中……   临别!牧羊人从身上取下弯刀,赠给玉莹!他们相约一个8647月以后、小伙子收拾好茅屋。盖好新房,就下山来接姑娘和她母亲。   玉莹拿着牧羊6590人的弯刀砍柴。锋利无比。说也奇怪。砍起柴来像割草一样,7496片刻就砍了一大捆。挑在肩上也不重,走起来也生风!不一会儿就到家了。玉莹把上山的事告诉了母亲,老母十分高兴、同意了母亲的婚事,   第三天!玉莹上山砍柴迷路了,走着走着,走到树林深处、她坐在一块石板上休息,忽然听到树林里百鸟齐鸣、只觉得眼前红霞升腾、彩云飘逸,万道霞光中,一对五彩孔雀朝前带路、百鸟簇拥着一只美丽的凤凰向她走来!凤凰走到她跟前、便问孔雀:“这是谁家的女子、怎么一个人到深山老林里来。”孔雀如实回答后!凤凰非常喜欢玉莹、命令孔雀把一顶6082凤凰帽戴在玉莹头上?接着继续向前走了,   玉莹得到了金光闪闪的凤凰帽!欣喜非常!她戴着凤凰帽。找到来路、打了柴下山,走到山脚下一个水塘边喝水、她看着水里的倒影,美丽的凤凰帽,想到不久就要和牧羊人结婚了!不由高兴地唱起歌来。却说这天下午!南诏王打猎路过这个山脚!听见优美的歌声!循声寻来!遇见水塘边美丽的玉莹。便起了歹心,不由分说!命令手下人3261把玉莹抢回皇宫。非要逼她跟自己成亲。  1524 玉莹哪里愿意?她哭红了眼睛!就是不答应,国王就下令把她关进牢房。让她考虑三天。如果还是不同意,就处死她。玉莹在牢房里放声痛哭、她思念家中可怜的老母、思念自己的意中人?   第三天!玉莹终于想出了办法、她假装答应国王,在宫殿里举行了隆重的庆典。国王和玉莹和5611交杯酒时!玉莹在国王的酒杯里放进了毒药,国王中毒而死,宫中一片大乱、玉莹趁机逃了出来、回到家中!一进家门。金光闪闪的凤凰帽就把老人家的眼睛照亮了,母亲看见女儿这么漂亮,就高高兴兴地和女儿一起上了山、   半路上,正巧遇到牧羊人来接姑娘!牧羊人赞扬姑娘沉着冷静!机智勇敢。从此!玉莹就和牧羊人在深山老林中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凤凰帽也因此成了白族姑娘勤劳勇敢、纯朴善良。忠贞不渝的象征。     PS:可以上百度找找,很多的~   参考资料:......余下全文>>,

白族服饰有哪几个种类?从身份和年龄如何区别?

  白族服饰总体上看。男子的穿戴简洁朴素、中老年服饰较为淡雅,姑娘和小孩服饰比较艳丽、青年女性的衣饰。主要有头帕。上衣,领褂,围、长裤几个部分!上衣多用白色!嫩黄、湖蓝或浅绿色,外套黑色或红色领褂,右衽结钮4139处挂“三须”,“五须”银饰。腰系绣花或深色短围腰、下着蓝色或白色长裤,或上下一体、色调一致、或衣,褂。裤。围腰各为一色?于8108多色块对比中求和谐,有的以嫩黄色上衣,配同9465样颜色的长裤,点缀大红丝绒的领褂,有的以湖蓝0706色或绿色上衣!0053配上黑色丝绒领褂?再以镶深色边。缀深色带的浅色围腰抬色!明快之中显素朴!秀艳之中见端庄。醒目大方、毫无细碎之感!外罩多为红色!浅蓝色为主的领褂!下穿白色或浅色长裤、腰系短围裙。镶有花边。缀有绣花图案,宽花腰带和飘带紧束腰身!头梳独辨,盘于叠成长条形的桃花或印花头巾中间!再缠以红头绳,左侧飘吊8424着一束雪白的缨穂!手腕上戴银质或玉石的手镯、脚穿绣花鞋、这一身打扮、浓艳而又不失庄重,线条美丽。婀娜多姿。飘然若舞!十分讨人喜欢、   大理2349白族织绣纹样以花卉图案较为常见、如头巾、围腰。飘带!背带,草帽带,鞋面等,大多以花草植物为主、 2888  白族男子过去常戴八角帽!八角巾,布里子飘带麦杆草帽以及白色包头,黑包头等,包头两边绣花。吊有玻璃圆珠缨穗。衣饰有“三滴水”、“五滴水”。对襟褂子、多件三包多钮普通衣、钮子多为银或,黑领褂。还有多层多包的麂皮褂、一丈多长的白布腰带。短宽裤脚普通裤,中老年腰系的装草烟的麂,羊皮兜。很有民族特色。鞋子有“象鼻鞋”、布制凉草鞋!鞋尖9347鞋帮往往缀上缨花,老年人穿的有红缎万寿鞋、翅头鞋等,男子服饰,现多已改变成汉族服装!只有在绕三灵。火把节等民族节日才能看到一些具有6063民族特色的服饰、   妇9768女头饰中少女头饰极为讲究?最有民族特色!喜欢梳独辫。用一块挑花头巾、把它叠成长条形加在上面,再用红头绳绕着长长的独发辫!把辫子挽上!发辫成龙。挤在中间!上成龙马角,下成龙凤尾,头巾上的缨穗系到左耳下、风吹飘摇!银珠闪闪发光?额上缨花发垒成串、既显示了少女长发美。又突出了发辫下色彩鲜艳的头巾,非常满酒自如地渲染了白族少女发型和头饰所特有的风韵!   过去海东少女结婚前要戴一顶绣花的凤尾勒、前有两对细弹簧支撑的彩球,两侧为绣花的翅膀、后用银链连接、套在独辫上面,远望去似一只鲜艳夺目的金凤凰、婚后女子一般不再缠独辫裹头巾,把头发梳成三辫盘在后脑4112上成为挽髻?梳成皇后头!上罩黑丝网! 网着一椭圆型的发套。插上管子、外套凤凰帽或绕头巾!比起姑娘来,色彩渐趋淡雅、中老年妇女为高髻。裹以腊染,扎染黑色头巾?给人以庄重之感!妇女的衣饰也因年龄不同而略有变化、主要是在色彩的选择和花边的运用及围腰的长短上的区别、少女穿白色,水红。粉蓝的无领大襟衣或衬衣、外罩红色!浅蓝色领褂!领褂有金绒的!灯芯绒,毛呢或化纤的、色 彩因年龄而定,少女。少妇喜水红色,老年妇女喜黑、蓝色、用一条宽4918五寸左右,长3068几尺的绿色腰带,将腰部紧紧束起?再系上围腰!妇女从老到少都系四方围腰,一般少女喜短围腰!单层,白!绿色。镶花边、绣福寿花、万字花。石榴花、蝴蝶花等图案,连以绣花“鸭舌”和飘带、把围腰盖在膝盖以上,恰到好处地显示青春朝气和女性柔美的体态,中老年妇女围 腰过膝、双层、色彩由暖色转向冷色,6174花色由繁变简。妇女围腰上还有一条绣花飘带!两端是两片双面绣花。白族的裤子   过去中青年妇女要穿绲边红,绿衣裤、绲衣、绲裤均为宽袖宽裤管、现裤子均改变、几乎与汉族相同!过去妇女还常穿各式绣花鞋、红缨花碎布麻草鞋,现多已废弃。下雨时老年人穿的厚板底市制雨鞋!是一种很有民族特色的雨鞋。 白族的首饰   ......余下全文>>,

形容女子梳妆打扮的成语

  匀脂抹粉 [ yún zhī mǒ fěn ]:指妇女用脂粉装饰打扮!   梳云掠月   【拼音】: shū yún lüě yuè   【解释】: 指妇女梳妆,“云”指发髻之形,“月”喻妇女容貌。   搔头弄姿 [ sāo tóu nòng zī ]:原指梳妆打扮,后形容女子卖弄姿色(含贬义),   蝶粉蜂黄 [ dié fěn fēng huáng ]:2086指古代妇女粉面额黄。妆扮美容、!

介绍白族的服饰 文化 建筑 饮食 节日

  【文化艺术】   白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对祖国的文明作出贡献、苍洱新石器遗址中已发现沟渠的痕迹!而在剑川海门口铜石并用遗址中发现居民已从事饲养家畜和农耕的遗迹,春秋,战国时期!洱海地区已出现青铜文化。蜀汉时,洱海地区已发展到“土地有稻田畜牧”。唐代白族先民已能建筑苍山“高河”水利工程,灌田数万顷。修治高山梯田、创建了邓川罗时江分洪工程、南诏有自己的历法,明代白族学者周思濂所著《太和更漏中星表》以及李星炜的《奇验方书》等、都是总结了古代天文和医学的代表作、   白族在艺术方面独树一帜,其建筑、雕刻、绘画艺术名扬古今中外,唐代建筑的大理崇圣寺三塔。主塔高近六十米!分十六级!造作精巧!近似西西安的小雁塔。剑川石宝山石窟。技术娴熟精巧!人像栩栩如生,它具有我国石窟造像的共同点又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在我国石刻艺术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元明以来修建的鸡足山寺院建筑群,斗拱重叠!屋角飞翘!门窗用透雕法刻出了一层层的人物花鸟,巧夺天工!经久不圮。它们都出于有名的“剑川木匠”之手、白族的漆器。艺术造诣很高,元明两代王朝所取的高艺漆工,大都从云南挑选、4325大理国的漆器传到明代!还一直被人视为珍贵的“宋剔”。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时!被帝国主义盗走的“南诏中兴国史画卷”!是八九九年白族画家张顺?王奉宗的杰作。它将南诏建立的神话传说,用连续的短画形式精妙的描绘出来?生动优美。是我国珍贵的文物之一。一一七二年张盛温创作的“大理画卷”!被称为“南天瑰宝”。该画全长十丈。一百三十四开。以“护国人王经”为主题!画着六百二十八个面貌不一样的人像,6380笔法精致娴熟?工巧细腻!是我国古代艺术的珍品、   古典戏曲"吹吹腔"发展起来的"白剧"、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白族的文化水准较高、各种人才辈出,   古代白族有音乐舞蹈相结合的踏歌,民间流传的《创世纪》长诗。叙述了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追述了白族在原始社会“天下顶太平”、“不分贫和富”!“百姓肥胖胖”的没有阶级压迫剥削的平等生活!南诏白族诗人杨奇鲲的《途中》!杨义宗的《题大慈寺芍药》,《洞云歌》等诗被称为“高手”佳作,收入《全唐诗》中!《望夫云》。《蛇骨塔》!《杀州官》,《钩曰头》等文学作品,歌颂了古代白族人民在4269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中的英雄人物,南诏有名的《狮子舞》、在唐朝时已传入中原、《南诏奉圣乐》在唐朝宫廷里被列为唐代音乐14部之一,《白族调》是流传甚广的“三七一五”(前三句七言。7436后一句五言)的格律诗、15世纪中叶!有些文人应用这一民歌形式写下了有名的诗篇、如杨黼的“词记山花碑”?白剧“吹吹腔”是在早期“大本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性的艺术、   根据《南诏中兴国史画卷》所载、南诏时已有《张氏国史》、《巍山起因!铁柱庙!西洱河等记》的历史著作。大理国时期也有《白史》,《国史》,都已失传!仅《6025白史》片断散见于明代碑文中!元代白族史书《白古通》,《玄峰年运志》虽已失传!但都是明代云南地方史著作《滇载记》,《南诏野史》等书的蓝本!根据史籍考订洱海地区历史的!有明代白族学者杨士云的《郡大记》、该书为另一白族学者李元阳采入嘉靖《大理府志》。是万历《云南通志沿革大事考》的底本。清代白族史学家王崧在总纂道光《云南通志》时!汇集了记载云南的书籍61种。编为《云南备征志》2l卷,取材广泛!体例谨严、是研究云南民族史和地方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风俗习惯】   白族基本上实行一夫一妻的小家庭制!儿子成婚后即行分居,父母一般从幼子居住、在地主阶级中,有少数是“四代同堂”的大家庭!同宗同姓不通婚。但例行姑舅表婚、,有女无儿的可以招赘!无儿无女的也可以抱养同族弟兄的子女(过2461继)或养子!赘婿和养子要改名换姓。才能取得财产继承权。   白族在元代以前盛行火葬,元代以后、因受汉族的影响而改为土葬、丧葬仪式一般比较隆重?   平坝地区白族人食稻米,小麦!山区的则以玉米、养子为主!白族人民喜吃酸!冷!辣等口味、善于腌制火腿。弓鱼、油鸡棕。猪肝酢等菜肴!又喜吃一种别具风味的“生肉”或“生皮”!即将猪肉烤成半生半熟。切成肉丝,佐以姜、蒜!醋等拌而食之。白族人民还喜喝烤茶?   【服饰】   白族服饰、1898各地略有不同!大理等中心地区男子头缠白色或蓝色的包头。身着白色对襟衣和黑领褂?下穿白色长裤!肩挂绣着美丽图案的挂包、大理一带妇女多穿白色上衣。外套黑色或紫色丝绒领褂,下着蓝色宽裤。腰系缀有绣花飘带的短围腰!足穿绣花的“百节鞋”!臂环扭丝银镯、指带珐琅银戒指!耳坠银饰上衣右衽佩着银质的“三须”!“五须”、已婚者挽髻!未婚者垂辫于后或盘辫于头、都缠以绣花!印花或彩色毛巾的包头,   【民居】   白族住屋形式,坝区多为“长三间”、衬以厨房。畜厩8673和有场院的茅草房,或“一正两耳”、“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瓦房、卧室,厨房,畜厩俱9462各分开、山区多为上楼下厩的草房。“闪片”房。篾笆房或“木垛房”,炊爨和睡觉的地方常连在一起!   【民族婚俗】   当白族青年男子向姑娘求婚时,姑娘如同意、要向男方送粑粑!婚礼时新娘要1270下厨房制作“鱼羹”,婚后第一个中秋节新娘要做大面糕!并以此表现新娘的烹调技艺、婚礼时讲究先上茶点、后摆四四如意(即四碟。四盘,四盆。四碗)席!   白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婚礼隆重、热烈!按传统风俗,举行婚礼这天、新郎和小伙子们必须骑高头大马去娶亲。新娘娶回后要拜客!由新郎,新娘对家庭中的长6346辈一一敬拜。然后是请客吃饭。新郎!新娘要陪客人进餐!这时、客人们可向9792新婚夫妇出难题,也可以让他们表演节目。婚礼被喝彩声和欢笑声笼罩着?最有特色的是在婚礼上燃起辣椒粉!于是在欢声笑语中许多人都打喷嚏、咳嗽!热闹无比、   背婚是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白族地区普遍流行的一种婚俗、每逢十字路口,三岔道或人员集结的地方、陪宾们便停下来,把嫁妆码成两大摞。让新郎背着新娘围着嫁妆绕“8”字、   白族的婚姻共有三种形式:一是嫁女儿到男家、这种形式占5888大多数!二是招姑爷上门。6984这种情况主要是女方父母没有儿子,即使有也是痴憨病残等。所以才招姑爷上门!0905上门的姑爷必须改换为女方的姓氏。再由女方长辈重新取名!三是卷帐回门 的形式、即男女双方结婚后七日!妻子带着丈夫携帐子、被褥回女方家居住。因为女方家虽有兄弟?但年龄太小、父母年迈,只好“卷帐回门来赡养老人和照顾年幼的弟妹?等弟弟长大结婚后,男方这才带着妻子回到男方家生活、这三种婚姻形式6155由来已久?至今沿用,但不管属于哪一种婚姻形式?婚期和婚礼的过程基本上是一致的、只不过招姑爷上门是女娶男,而不是男娶女!双方的角色互1244换而已!   儿子成婚后!一般都与父母分居,另外组织小家庭!父母和谁一起生活、由父母自己选择。一般选择与幼子一块生活的居多,因此,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是白族普遍的家庭组织形式。   按白族的习俗。如果丈夫去世!妻子可以终身守节!也可以另嫁、但另嫁时不得带走前夫的家产!在个别地区、还有转房的习俗!兄死后,嫂可以嫁给弟弟、称为叔就嫂!但这种现象现在已不多见,但另嫁时不得带走前夫的家产。   【宗教信仰】   白族崇拜相当于村社神的本主、信仰佛教,本主有的是自然神!有的是南诏,大理国的王子、有的是为民除害的英雄人物、佛教约于唐代晚期盛行于洱海地区?最初传来的是“婆罗门”和瑜珈密宗!9965密宗僧人称“阿闺黎”,所以又名“阿阉黎(阿叱力)”教、元明以后、内地禅宗传到大理!佛教寺院遍布各地。使洱海地区很早就有“古妙香国”的称号。   重要节日   “三月街”又名“观音市”。是白族盛大的节曰和佳期!每年夏历三月十五至二十曰在大理城西的点苍山脚下举行!最初它带有宗教活动色彩,后来逐渐变为一个盛大的物资交流会!明清时期,川、藏及江南各省都有商人到此贸易,新中国成立后。三月街已发展成为一年一度的物资交流和民族体育文艺大会、   火把节于每年夏历六月二十五举行、是白族的传统节日,节日当天!男女老少聚集一堂祭祖。通过拜火把!点火把。耍火把、跳火把等活动。预祝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节日前夕、全村同竖一根高约一二十米的大火把!用松树做杆、上捆麦秆。松枝。顶端安一面旗!旗杆用竹竿串联三个纸篾扎成的升斗!意为连升三级,每个升斗四周插着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人寿年丰,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之类字画的小纸旗。升斗下面挂着火把梨。海棠果、花炮。灯具以及五彩旗。   火把节的中午!人们带上小火把、纸钱,香烛!供品。到祖坟前扫墓。祭奠!小火把点燃后。撒三把松香熏墓!等火把燃到把杆后方能回家,墓地如离家甚远,则在家6645里祭祀!   太阳落山前。各家提前吃完晚饭!扶老携幼出门观赏火把和跑马、跑马的有大人,有小孩,绕火把跑三圈后,才能向远处驰骋、不跑马的!就挨家挨户欣赏各家门前的火把、看谁家火把精致美观!在全村的大火把点然之前。年轻的媳妇们打着伞,背上新生婴儿在火把下转三圈。以示祛邪得福。   夜幕降临时!村中老人领头献祭品!向大火把叩头、几个勇敢矫健的小伙子!一个接一个地攀上高竖的大火把?将小火把逐人上传将大火把点燃、刹时、列焰腾空、鼓乐大作、鞭炮齐鸣,响切云霄,场面壮观,当火把上悬挂升斗7452的竹杆被烧断时!人们争相抢夺凌空飞下的升斗。抢到者被视为有福之人?受到大家的祝贺,被簇拥着回家!由主人用烟,酒,茶款待簇拥人,下一年度大火把上的升斗即由抢得升斗的人备办,   火把节的高潮是耍火把,男女青年各持一个火把。见人就从挎包里抓出一把松香粉往火把上撒,每撒一把。发出耀眼的火光、发出“轰”的一响!火苗燎向对方!叫做“敬上一把”!白族认为火苗指向可燎去身上的晦气!.故竞相燎耍、喜气洋洋,燎耍过后、青年要成群结队,举着小火把到田间地头、向火把撒松香粉,给谷物照穗,其意是消除病虫保丰收、   火把节的尾声还要跳火把,午夜前后!把狂欢时燃烧着的火柴棍堆成一堆堆的篝火!男女青年一个接一个地从篝火来回跨越两三次。祈求火神“禳灾祛邪”,要看谁跳跨得高。跳得远。直到兴尽为止! 5187  大理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勤劳!勇敢的白族人民以他们悠久的历史,发达的文化,多姿多彩的风土人情吸引着众多的旅游者、 白族民居建筑有着独特的风格,住房多采取 三房一照壁 或 四合五天井格式!他们十分重视门楼建筑和照壁,门窗雕刻及山墙彩画的装饰艺术。门楼装饰,通常采用泥塑。木雕!彩画!石刻、大理石屏凸花砖和青砖等组成串角飞檐!花枋精巧。斗拱重叠,雄浑稳重,美观大方!体现了白族劳动人民的建筑才华和艺术创造力。   白族人民偏爱白色!他们建房的总体色调是白色、白族传统6241服装的色调也是偏白色、男子通常穿白色的对襟上衣、外面套一件黑领褂、妇女是白上衣、再套一件蓝色、红色或黑色的坎肩、腰上系着绣花的小围裙。已婚妇女的头饰一般是蓝色、姑娘是把辫子和一根红绳结在一起,然后把一块五颜六色的手贴缠在头上。雷白的缨穗在头右边飘飘洒洒,很能显出姑娘的妩媚!   大理白族酷爱花、几乎家家都种药、当6960地有 三家一眼井,一户几盆花之说,姑娘的名5673字大部分都带有花字,如:金花!银花、德花、美花。春花等。   火把节:白族在六月二十五举行、不能去大理的旅游爱好者!可以去离昆明市最近的昆明市五华区沙朗白族乡就可以一睹精彩、   恋爱   白族地区节日多、庙会多!歌会多。从春节到正月十八,几乎天天有节日、夜夜耍龙灯,从正月到开秧门的几个月内,月月有庙会!各村各寨都要迎送本主(即本村或本地崇拜的神主),过本主节!非常热闹。此外还有三月街。蝴蝶会、绕三灵、火把节,石宝山歌会、茈碧湖歌会,海西海歌会等等!这些节日、庙会和歌会为青年男女的交往和恋爱提供了极好的机会。白族姑娘和小伙子们充分利用这些机会、物色对象。对唱山歌、或者与情人幽会。借1120三弦和山歌传情达意?谈情说爱,   在这些节日。庙会和歌会中。白族青年男女尤其喜欢参加石宝山歌会、每逢农历七月。数以千万计的青年男女都要成群结队地去参加为期 7-9 天的石宝山歌会,只见山上山下。树林崖边。庙宇里外。以处是参加歌会的姑娘和小伙子!姑娘穿上节日盛装!精心打扮!小伙子精神抖擞!人人背龙头三弦。只听三弦声声、歌声阵阵。此起彼伏、昼夜不绝,场面十分壮观,姑娘和小伙子可以用歌唱对与对方相识、可以用歌唱向对方试探!也可以用歌1394唱询问对方个人和家庭的情况!然后再用歌声充分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这样一来一往。一问一答的男女对歌。有时可达数小时乃至十多个小时。甚至几天几夜。通过对歌!姑娘和小伙子相识了、相恋了,甚至当场互赠了定情物,盟定了终身!   节 日:   三月街是白族盛大的节日、节日时间为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二十日,除此以外!白族也和汉族一样、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初十过春节、农历七月十五日为祭祖节。逢年过节白族有许多礼仪禁忌,元江县的白族每年的三月会或天子庙会期间,禁止杀生、大理的白族大年初一不准动刀!挑水,泼水。扫地。怒江白族大年三十晚饭前祭祖时,忌讳外人在场、大年三十、要把借给别人的东西要回来,否则来年找钱不顺!粮信不丰、因而借了别人家的东西,必须在大年三十之前还给别人、大年初七为女人节。妇女不做饭。不背水,也不做其他任何劳动、而是尽情地玩耍。大年初九为男人节,男人休息!云龙县的白族。七月半这一天不准人们到处乱走,   历史上白族崇拜本主、如今作为一种习俗保留下来,表现为:几乎每个村寨都有一个本主庙!庙内供奉泥塑或木雕本主神像。进入白族的本主庙,必须虔诚、肃穆,禁止大声喧哗。禁止触摸本3971主神像?白族也崇拜各种神灵、怒江州一带的白族,如果有人生病、必须以牛、猪等做牺牲、进行祭天活动!活动一般在村子附近山顶上的一棵大树下进行、全寨人参加!这棵大树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禁止砍伐。   兰坪县白族则于每年农历九十月间举行原始的祭祀活动,祭祀仪式在村旁一棵大树下举行。以黄牛做牺牲,称“登9615天牛”。这棵大树称“2395天牛树”?“登天牛”和“天牛树”神圣不可侵犯,禁止砍 伐。禁止在树下大小便、   【礼仪禁忌】   1 ,日常生活中的礼仪及禁忌   白族热情好客!先客后主是白族待客的礼节,家中来9775了客人。以酒,茶相待。著名的 三道茶就是白族的待客礼。但白族人倒茶一般只倒半杯,倒酒则需满杯。他们认为 酒满敬人、茶满欺人 、受到白族人热情的款待、应说声 挪卫你(谢谢)来表示你的谢意和感激之情,   尊敬长辈是白族的传统美德!见到老人要主动打招呼!问候!让道、让座。端茶!递烟、起床后的第一杯早茶要先敬给老人,吃饭时要让老人坐上席。由老人先动筷子!在老人面前不说脏话,不准跷二郎腿。一些山区的白族、家庭成员各有比较固定的座位!一般男性长辈坐左上方!女性长辈坐右上方,客人和晚辈7056坐下方和上方,白族人家的火塘是个神圣的地方。忌讳向火塘内吐口水、禁止从火塘上跨过、白族人家的门槛也忌讳坐人。男人9344所用的工具。忌妇女从上面跨过!家庭内忌讳戴着孝帕的人进入,认为这样会给家庭带不洁、   2 !节日与祭祀活动中的礼仪及禁忌   三月街是白族盛大的节日!节日时间为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二十日!除此以外、白族也和汉族一样。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初十过春节。农历七月十五日为祭祖节、逢年过节白族有许1634多礼仪禁忌,元江县的白族每年的三月会或天子庙会期间!禁止杀生、5647大理的白族大年初一不准动刀!挑水、泼水、扫地,怒江白族大年三十8803晚饭前祭祖时!忌讳外人在场!大年三十!要把借给别人的东西要回来。否则来年找钱不顺?粮食不丰!因1326而借了别人家的东西?必须在大年三十之前还给别人!大年初七为女人节,妇女不做饭,不背水。也不做其他任何劳动、而是尽情地玩耍。大年初九为男人节。男人休息,云龙县的白族!七月半这一天不准人们到处乱走!   3 。 婚丧、生育中的礼仪及禁忌   白族妇女怀孕后、以系合页双屋围裙!并将头页对折别在腰间作为有喜的标志!外人见了、要懂得注意重点保护,倘若误伤了孕妇。要担保到产后母子平安为止!有些地方的白族,怀孕妇女不能进入新郎,新娘的洞房,婴儿落地后,谁第一个跨进产妇家的门。谁就是踩生,白族认为。谁来踩生,将来孩子的脾气就像谁。白族最忌讳戴孝的人来踩生,所以婴儿0760降生后!家人要立刻用白石灰在门口撒三道弧线,并在门槛上缠一道青篾子,若是生男孩,还要在青篾子下加一只草鞋!有的还在大门上钉一个甑笆底。以示禁忌。不慎闯入产妇家者,必须送一碗新鲜稠米汤。红糖!鸡蛋。甜白酒和一土锅猪蹄子炖韭菜根给产妇吃!产后第三天早上!产妇家要请粥米客 或称 稀饭客,到白族人家做粥米客、要用竹篮提着鸡蛋。红糖。小孩的衣帽等前往恭贺!大理、剑川一带的白族、妇女产后,主人要请第一个进家的客人吃荷包鸡蛋汤圆。客人不能拒绝,否则主人会生气。   民族饮食   大理白族地区的日常饮食、随当地物产不同而有所差异。平8846坝地区的百姓以稻米。小麦为主食!住在山区的则以玉米。养子为主食!平常食用的蔬菜有白菜?青菜,萝卜!茄子。瓜类!豆类及辣椒等,2512在白族饮食习俗中!下列几种较具民族特色。   生皮   生皮是白族特有的菜肴。这是将整只猪或羊置于稻草火上烘烤、待烤至半生半熟时!去毛再烤、直至皮肉呈9011金黄色时为止,吃时将肉切成肉丝或肉片、佐以姜。葱。蒜!炖梅。辣椒!芜美等调料、又香又鲜、为款待贵客的民族佳肴?   海水煮海鱼 ("活水煮活鱼"或者叫"酸辣鱼")   洱海边的渔民煮鱼时!特别是烹煮当地称为“油鱼”等肥美鱼儿时。一般都不用油煎!他们舀来洱海之水。待锅内水沸时!放入鲜鱼!再搁上浓重的辣椒粉和花椒粉。其味7970鲜美麻辣?俗称“海水煮海鱼”,   下关砂锅鱼   这是下关的地方特色菜肴、将洱海的肥美鲤鱼,剖腹洗净,抹上少许精盐,腌上十来分钟。与火腿片。嫩鸡块,鲜肉片!猪肝片,冬菇,蛋卷。肉丸!海参。豆腐、玉兰片等各种适量配料。同置砂锅内!再撒入适量的胡椒、精盐、味精等调料、置炭火炉上文火k煮而成、食时、将砂锅以盘衬垫上席?即热气腾腾,又鲜美可口。   炖梅   大理地区产梅。尤以洱海东岸。绵延百里的半3397山半坝地区到处是梅树林!梅有苦梅、盐梅两种!用苦梅制作的炖梅、是白族人民喜欢的调味品!6099炖梅是将苦梅放入沙罐!加上盐和花椒!盖严后、置于火塘正中?周围堆上稻壳。点燃后,用微火连着炖上一至两天!这时。黑色的炖梅味道酸香异常。老百姓常用作吃生皮的调料!或加上红糖做成炖梅汤、炖梅耐贮、能放上一二年而不坏!   雕梅   产于洱源县的雕梅、制作时先用石灰水将盐梅浸泡、取出晾干后!用小刀在梅向上雕刻连续曲折的花纹,并小心挤出梅核,使其中空若缕!压扁后其状似一朵朵盛开的菊花、这时,放入酒中浸泡、再用红糖浸渍!几个月后开瓶取出、雕梅色泽金黄,清香四溢,是洱源县出产的上乘果品,   洱源白族姑娘!人人善制雕梅。并成了衡量姑娘是否心灵手巧的标志、因为当地婚俗中,姑娘出嫁前。须依俗给婆家送上一盘姑娘制作的雕梅作为见面礼!新婚之夜,新娘要为亲友宾客摆设点心甜席、此谓“摆果酒”。案十上陈列着新娘带来的蜜钱、干果,雕梅款待客人,并让大伙品评!于是。洱源姑娘皆精心雕刻、她们制出的雕梅、不但是上乘的果品!还称得上是一种工艺美术品。   饵块   饵块又称粑粑!是广泛流行于云南的传统小吃,但是,大理饵块别具特色:将蒸熟的米团。放在大理石垫板上、用工搓揉,包入糖和核桃盐!卤腐等,置炭火炉*烘烤!这种现8760揉现烧的饵块。软香可口。   乳扇   洱源邓川坝!土地肥沃,水草丰美。这里的农家素有7595饲养乳牛的传统?当地出产的乳扇!为远近驰名的特产,制乳扇时!先将鲜牛奶发酵成酸奶水、再放入锅内加热至60C一70℃!随即2808倾入鲜牛奶,并用竹筷轻轻搅动、使奶中的蛋白质和脂肪等渐渐凝结成絮状,再用竹筷摊成薄片、晾2687在竹架上风干而成,   黄中带白、纯洁光亮、薄似纸张的乳扇。富含蛋白质、脂肪等!营养丰富。它可以生吃、也可煎!蒸,烤吃。但最好是用香油煎成淡黄色,取出置凉。又脆又香。尤为可口!孔词是白族宴客的美味佳肴,是祭祀的必备供品、也是馈友的佳品!   烤茶   烤茶是白族的传统茶俗!白族人家的堂屋、一般都设置了镶以木架的铸铁火盆、上面放有一个铁1698三角架!来了客人、主人便让客人2050到堂屋落座?并在火盆升火。放上0875砂罐准备烤茶待客?待砂罐煨热后、放入茶叶!迅速抖动簸荡煨烤,待茶叶烤至徽黄色、飘逸出清幽的茶香时!冲入一勺开水!这时。只听“佣”的一声,被冲起来的茶水泡0734沫也升至罐口!有如绣球花状!堂以立时飘逸一股诱人的茶香!这一冲茶之声。又响又脆!因而又称烤茶为“雷响茶”。    待茶泡沫落下砂罐时!便可冲入开水,斟茶献客了、煨烤的茶水。茶色澄黄,浓香扑鼻。烤茶5735一般冲水三道!边煨烤边品茗:初饮觉得其味微苦、再品则甘香醇厚。最后一道更觉其味甘甜、愈品味道愈美、满齿留香。令人回味不止,此谓“头苦!二甘!三回味!”有的地方在饮第二道茶时,还往茶内放入核桃仁片。红糖。蜂蜜和几粒花椒,别具一番风味!   烤茶的茶具也很别致?1260烤茶的砂罐粗糙,而茶盅却为小巧玲珑、洁白晶莹的瓷杯,按照“酒满敬客,茶满欺人”的习俗!主人斟茶要少。仅以品啜一二口为宜?当主人双手高举茶盅向客人献第一盅茶时,客人接茶后应将它转敬主人家中的最年长者和座中长辈。彼此谦让一番之后、客人2144方可品茗!这时、客人一边品啜!还要一边赞赏茶味的甘香,欣赏茶盅的精巧。因而。白族的烤茶习俗,堪称一门茶道艺术!   白族烤茶所用的茶叶,多为下关沦茶。下关向为制茶中心,这里出产的散茶!远销西藏!四川等地。因路途遥远,常遭风雨。损失甚大!后来将散茶压成碗形茶块!不但耐储易运!还不失茶味、茶叶运至地0702处长江?沦江汇合口的四川沪州时,茶商2452为广销此茶、便宣传道:“0821沦江水!下关茶,香高味醇品质佳”。久而久之,四川人便将下关出品的茶叶称为下关注茶、于是。这种茶味醇厚!汤色澄黄,香气馥郁、解渴提神。又有消食行气。散烟醒酒之效的下关沦茶!便声名远扬了、   猪肝胙   霜降过后。鹤庆的一些农家开始宰猪了!这时!他们照例要腌制白族传统风味食品——猪肝胙。   猪肝胙的制法大略如下:将新鲜猪肝。猪肚!猪大肠和排骨等洗净、入锅煮成半熟。捞起来晾凉后、把猪肝,猪肠。猪肚切块!将排骨剁成小节块、然后!再按10%的比例放入盐巴、12%的比例配辣椒粉。以及150一200克的花椒粉、50—100克的小茵香粉和烈性.酒1斤,调匀拌和后、装入陶罐、压紧。封严,置于通风阴凉之处!   经三四个月以后、可开罐食用了、启封时。一股猪肝胙特有的香味便飘逸出来,食用时!用一碗盛上猪肝昨。放入饭甑蒸局、蒸后的猪肝脾光洁油亮,香味诱人,吃起来麻辣咸香!鲜嫩可口、是白族农家款待亲友的上好下酒菜。如果食用米线、面条。用它作7897盖浇菜!其味更佳,   白族贺新房习俗与祝贺歌在白族地区。起房盖屋是人生三件大事之一、自然也就要举行隆重热闹的仪式,还要按仪式 进程吟唱祝贺歌、   建盖新房先要择吉日动土砌石脚,石脚砌好后隔几个月 (有的地方要隔二至三年、白族称这段时间为歇墙)才择吉日开工营造、在营造中要唱祝贺歌、祝贺歌由“上梁歌”和“封 龙口”两部分组成,分别由木匠师傅在不同时辰吟唱,“上梁歌”要在上梁的时候唱!在一派欢乐的唢呐!锣鼓和前来祝贺的欢声中,当头的木匠师傅身挂一道红彩。接过主人递上的大红公鸡。一进步出堂屋。一边唱道:7865“大红公鸡雄赳赳!你在家中报五更!遇着主人造金屋。用你报佳音、吉日良辰放声 唱。四邻好友贺新声,良辰喜庆7849大家唱?日子天天新。”他一边唱一边在人们祝贺声中爬过脚手架?登4802上利用两根中柱临时搭起的“阳台”?面朝东西南北中各拜了一拜。又高声唱道:“一点龙头出学子,二点龙尾上天、、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