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办公室风水 >风水禁忌

中国所有的节日和风俗

  春节   俗称“过年”。燃放鞭炮。表示辞旧迎新?早上吃饺子!中午摆家宴、晚上吃甜食、一天中不许斗嘴,不得摔碎碗盘,摔碎了!要马上说“岁岁平安!”以兆来年万事如意、合家欢乐、邻人见面、互说吉利话。晚辈向长辈磕头问候,长辈为孩子发压岁钱!   初二到初五,出嫁女子要娘家“拜年”、携带礼馍,礼条(带肋骨的猪肉)!四种鲜青菜(寓四季长亲)。   元宵节   又称上元节、元夕。正月十五晚上观灯,十五、十六两天有各项民间娱6470乐活动、家中用白8547面蒸出形似长虫、刺猬,口袋和枣山等大型蒸馍,象征来年好收成、    二月二   又称龙抬头。民间有“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的禁忌!因此人们多等这一天剃头,以取吉利、家家摊煎饼。爆玉米花!炒大豆,   清明节   为群众性的祭扫祖坟的活动,在坟头烧纸!挂白纸条、以招幡扬魂、   端午节   俗称五月端午、家家门头插艾草,儿童戴香囊!脖子、手脖!脚脖系3025五彩线,日出前取河水洗脸、吃粽子。   中元节   俗称鬼节!在七月十五、炸油馍。上坟祭祖、   中秋节   即八月十五?节前带月饼!水果走新串友!晚上、全家团圆拜月、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之俗,   十月一   俗称鬼节、上坟、为坟墓添土、户户吃油馍。俗语说“十月一儿,油唧唧儿,”   冬至节   二十四节气之一,从冬至起开始数九!家家户户吃饺子。俗曰:不吃饺子会冻掉耳朵!   腊八节   俗称腊八儿,6892民间有“吃罢腊八饭。开始把年办”的俗语。腊八粥象征五谷丰登,还有人在树上涂腊八粥!并祈祷说:大树小树吃腊八,来年多结大疙瘩、   祭灶    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摆设灶糖!送老灶爷上天,并让其“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以求来年合家平安!正月初一早上请回灶爷!“腊2617月二十三日去,新春初一五更来!”   除夕   全家团聚守岁!又称“熬福”。睡得越晚,来年越有福。

中国风俗文化

  春节的习俗 1228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6585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7250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6233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1927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2878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3301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1927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5464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7156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爆6972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5930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0335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现在!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6185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余下全文>>。

中国风俗文化有哪些

  筷子 麻将 斗拱建筑!

中国的母亲节的来历和风俗 还有送什么花 字越少越好

  中秋节的来历   中秋节是我国一个古老,传统的节日!每当此时、合家团聚!其乐融融!关于中秋节的来历。其说法很多!且又多有趣味!     早在三代时期我国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     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     通常有许多人讲,中秋节源自嫦娥奔月的故事,据史书记载:“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嫦娥此举所付出的代价是罚作苦役,并终生不能返回人间!李白为此颇为伤感、写有诗句:“白兔捣药秋复春,女亘娥孤栖与谁邻。”嫦娥自已虽觉月宫之好,但也耐不住寂寞!在每年八月十五月圆夜清之时!返回到人间与夫君团聚。但在天明之前必须回到月宫!后世人每逢中秋。既想登月与嫦娥一聚、又盼望嫦娥下凡一睹芳容!因此。许多人7298在焚香拜月之时!祈求“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年复一年!人们把3302这一天作为节日来庆祝!     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      有人则认为,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是由唐明皇赏月开始的。唐代《开元遗事》一书中记载:中秋夜、唐明皇偕杨贵妃在月下游玩儿,游到兴处。二人径自登入月宫!唐明皇还在月宫学得半部《霓裳羽衣曲》!后来补充完整。成为传世之作?唐明皇念念2174不忘这月宫之行?6928每年到此时刻!必要赏月一番,百姓也来效仿。月圆之时欢聚一堂!享受人间美景、久而久之!成了一种传统沿袭下来!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     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南宋时,民间以1667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晚上、有赏月,游湖等活动,     而有人提出!中秋节原本是推翻元朝统治的一次起义纪念日!在元朝末年。老百姓不堪忍受官府的统治。在中秋季节!把写有“杀鞑子,灭元朝!八月十五家家齐动手”的字条藏在铬好的小圆饼内相0536互传递?到了八月十五日晚,家家户户9325齐动手,一举推翻了元朝统治。后来、每逢中秋节!都吃月饼来纪念这次历史性的胜利、     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这中秋的来历真是五花八门的。不知道到底哪个说法才是正确的,反正我是糊涂了   关于鬼节的来历     第一种说法:   每年农历7月14日是中元节又叫鬼节或着叫、

锡伯族的风俗

  锡伯族过去在饮食上有许多必须遵守的规矩,比如经常食用的发面饼。上桌时分天、地面,天面必须朝上,地面朝下。切成四瓣摆在桌沿一边。吃饭时不得坐门坎或站立行走!禁止用筷子敲打饭桌,饭碗、或把筷子横在碗上,全家进餐按长幼就座。以西为上、过去父子。翁媳不得同桌!晚辈路上遇见长辈要问安并让路。平辈见面要相互问好,客人来访、儿媳要出来装烟,倒茶!若装烟。倒茶的与客人辈分相等!客人应起立或欠身双手接,客人告别时!全家要出来送至大门口。锡伯人打围有个古老的习俗!不论猎取的野味多少,所有参加者无论大小都是平均分配。即便过路人碰到分猎物时!也毫无例外地分得一份、不过,猎物的头和蹄子应分给首先命中者!这是一种奖励,锡伯人认为、猎物是大自然赐予大家的。不是属于哪一个人的!不能独用。锡伯人不光把打围看成是取得食物的手段,同时还把这看成是一种团结和吉祥的象征、 锡伯族的丧葬有许多讲究、过去火葬。后改为土葬!用木棺!锡伯族实行土葬! 每一个哈拉(姓)和莫昆有各自的墓地!老人死后行洗礼、报6484丧时行跪礼!出殡选单日,忌申日和午后。吊丧期多为三日、多者五至七日不等,墓堆上插两杆幡(一为纸幡,一为用红布或红绸制),丧期内忌串门,祭奠期“四十九日”、远亲脱孝。直系亲属则需百日脱孝、萨满、其它巫职人员和非正常死亡者火葬。未婚男女棺材不做底。而用芦苇代之、幼儿死尸弃于野外任凭飞禽走兽噬食!老年人的葬礼有许多习俗!一般老年人病危或临终时,家中的儿女不得离开!老人不能1809死在炕上!咽气前要抬到屋地中央临时搭的床上,由儿子给老人穿上寿衣!寿鞋。咽气时、要给死者剃头,洗脸,剪指甲。口含铜钱、手里也拿钱。然后立即打开门,意思是让老人的灵魂出去!在埋葬之前、还有许多迷信的讲究!如在死人头上蒙“蒙脸纸”,身上盖“7143陀罗被”、头前放“长明灯”,“倒头饭”,插“开眼光”棉球等!全家晚辈要穿白色孝袍!系白布腰带。在吊唁,小殓时,还要请喇嘛念经!同时还请吹鼓手在门前吹奏欢快的乐曲。因为这种丧事称“喜丧”、若亡者年不满60岁?则奏哀婉之曲!,

白族民族风俗,苗族民族风俗,回族民族风俗。

  白族家庭里。儿子成婚后即与父母分居。白族同宗同姓不通婚、   白族青年男女的恋爱活动比较自由,他们通常利用劳动。赶集,节日活动及赶庙会的机会谈情说爱,通过山歌试探对方。抒发感情,寻觅自己的意中人。   苗族饮食习俗自有其特点。黔东南,湘西!海南岛和广西融水的苗族。主食为大米。也有玉米。红薯。小米等杂粮、黔西北!川南。滇8407东北的苗族,则以玉米。土豆!荞麦,燕麦等为主食!副食种类很多!肉类有自家养8220的家畜?家禽和鱼类,蔬菜有豆类、菜类、瓜类,此外还采集野0849菜和从事渔猎等以补充?酸辣二9602味是苗族生活中不可缺少之物、过去,由于山区缺少食盐。因此很多苗族人民终年淡食。只能以酸辣调味、日久形成习惯,   回族穆斯林忌食猪肉。狗肉。马肉、驴肉和骡肉!不吃未经信仰伊斯兰教者宰杀的和自死的畜禽肉。不吃动物的血等!忌讳别人在自己家里吸烟。喝酒。禁用食物开玩笑。也不能用禁食的东西作比喻。如不得形容辣椒的颜色像血一样红等、禁止在人前袒胸露臂!凡供人饮用的水井。泉眼,一律不许牲畜饮水!也不许任何人在附1772近洗脸。或洗衣服、取水前一定要洗手、盛水容器中的剩水不能倒回井里。回族的日常饮食很3196注意卫生。凡有条件的地方、饭前、饭后都要用流动的水洗手,多数回族不抽烟!不饮酒、就餐时。长辈要坐正席、晚辈不能同长辈同坐在炕上。须坐在炕沿或地上的凳子上!另外。舀水,舀饭均不得往外舀!。

过年有哪些风俗禁忌:过年禁忌盘点

  过年的风俗禁忌:     语言方面:   凡是破,坏。没,死,光,鬼,杀、病!痛。输!穷等不吉利的字眼?都禁忌说出口来。也忌婴儿啼哭?因为啼哭是“没头彩”!兆示疾病。凶祸,故这一天即使小孩惹了祸!也不能打他或呵斥他,以免他啼哭不休,   行为方面:   端杯、盘、碗,碟要格外小心。不能打坏。不慎打坏时!在场的人就得马上说上两句吉祥的顺口溜(如"缶(瓷器)开嘴。大富贵"等)来弥补。   这一天米缸不能空着、以免一年之中有 断炊之虞。忌洒水、扫地!倒垃圾、这叫做"聚财"!因为潮汕 人在这一天!往往将水、士视作"财气"!将垃圾、粪便视为"肥水",洒扫!倾倒垃圾!唯恐把"财气"扫走!倒掉,与此同时!潮汕人在除夕将大小水缸装满之后!就举行封井仪式!即用一个大的簸箕将井面盖住。然后祭拜井神。初一日不能揭开簸箕。因为人们往往将水视作财水,一揭开簸箕用水。岂不意味着财气外流?近年来由于用上了自来水,往往是这里在举行封5378井祭神!那里却5513拧开水龙头、让水哗哗直流。因此!盖井禁取水一俗已经徒有形式而已!禁扫3735地这一习俗也正在慢慢被淘汰,因为春节期间燃放鞭炮。人来客往!地上纸屑,垃圾特别多!不打扫一下的确有碍大雅,因此!认讲究卫生出发,不少年轻人也就对这些传统禁忌习俗不怎么讲究了、   这一天债主不许上门讨债,人们认为这一天讨债对借贷双方均不吉利,也忌从别人口袋里掏东西,人们认为!正月初 一的口袋让人掏了,可能导致一年都被"掏空"的危险! 忌死人。也忌办丧事、因为这将给家里带来不择。同时, 忌该天理发!因为人们在这一天总喜欢把理发同办丧事联系起来!这一天甚至忌杀生!杀生被认为会导致刀灾!兵灾,血灾等灾祸的发生!   饮食方面,这一天8559严禁吃药、否则!被认为会6135导致一年从头到底病疾缠身!吃药不断、初一早饭忌吃荤。有几种说法:一种是这一顿吃斋!其功用等于一年;另一种是暗喻指勤俭治家,不可铺张浪费、、

台湾有哪些风俗?

  台湾是我国人口最稠密的省份之一,据截至1998年8月的统计,已达2181万多人。加金门。马祖的人口、总数为2186万多人!人口年平8836均增长率约为7.31‰。 平均每平方公里586.83人,台北市的人口密度已达每平方公里1万人。人口密度超过了广东、四川等省份, 台湾人口分布的特点是西密东疏?全岛人口多集中在西部平原!西部平原一共17个县市(台北,高雄,基隆、台中、新竹。嘉义。台南7个市和台北、桃园!新竹、苗栗。台中、彰化!云林,嘉义,台南、高雄10个县)!面积为18!710平方公里!占全岛面积的52%、而人口则占全岛总人口的86.1%。 中部和东部多是丘陵和山地!共有5个县(南投、屏东、台东!花莲。宜兰)。面积17。063平方公里!约占全岛面积的48%。人口只占全岛人口的13.9%! 台湾同胞绝大部分为汉族!约占全省人口的98%。1946年以前,他们中的80%左右祖籍福建。7541其中以漳(州)!泉(州)人为最多,约20%祖籍广东、以梅(县)、潮(州2191)人为最多!故全省通行闽南话!1949年前后自大陆去台湾的人则各省都有,少数民族占人口的2%!约40万人左右。 台湾原住民分为平埔族和高山族!平埔族又分为蛤仔难。凯达格兰。道卡斯、拍则海、巴拔埔拉。巴布萨,洪雅,西拉雅等八族、分布于北部和西部平原及沿海?明清时代的大陆汉族移居台湾。多居0817于西部平原和东,北,南部沿海平地、与平埔族杂居,平埔族已与汉族融合?生活与文化都接近汉族、据统计:平埔族1943年有62。119人、80年代有约10万人! 台湾的少数民族同胞因受历代统治阶级的歧视和压迫,其经济!文化的发展。长期受到阻滞,迄今有些地区的高山族同胞仍过着半耕半猎的生活!高山族同胞勤劳。豪放,能歌善舞!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杵舞”。音节铿锵。优美动人。 台湾居民信奉宗教相当普遍。其中佛教、道教的信徒最多。约占全省人口的1/3、天主教,基督教居次,约占全省人口的3%!另外还有部分居民信奉回教,天理教!轩辕教、大同教!理教等、在民间还有白莲教、救世教、一贯道、真空教等各类会道门组织的活动、高1995山族中还保留一些原始宗教?全省各类教堂和寺庙甚多,平均每4.5平方公里就有1座!将近各类学校总数的1倍, 台湾的普通话很普及。它不仅是官方语言、在社会上也成为通用语言。但在民间、广泛应用的是“福4848佬话”即台湾的闽南话、早期的大陆移民主要来自闽南,特别是漳州和泉州?他们在台湾杂居之后!泉州音与漳州音逐渐形成一种“不漳不泉”的闽南话,即福佬话。它吸收了高山族语言和日本语的一些语汇及语法。因而福佬话已与福建的闽南话有些不同! 客家移民来自广东省的三个地区、1221客家话也有三种语群?即“四县”(属于旧嘉应州的兴宁!五华、平远。蕉岭等四8728县使用的客家话)、“饶平”(属于旧潮州府的饶平一带使用的客家话)! 高山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民族文字。有些民族有相似的基本语汇,但互不相通!他们的语言属于南岛语系。又称印度尼西亚语系!可分为三大语团。即(1)泰雅语团:包括泰雅语!赛德克语、(2)曹语团:包括曹语,卡那布语、(3)排湾语团:包括排湾语、鲁凯语!卑南语!阿美语、布农语,赛夏语!雅美语!高8912山族语音的音系。各族都有а。i!u、e、o五个元音、辅音20—23个不等。台湾岛内特色民族技艺 (一)南管戏与南管乐 广义的“南管”指中国南方语系的音乐。但在今天台湾所保存的南管戏。即专指闽南语系中最古老的戏种——“梨园戏”,主要流行于泉州、厦门一带,后来传到台湾及闽南华侨较多的南洋各地,有近500年的历史、角色分为生、旦。净!末。丑。贴,外七行,故又称为七子班!或七色,七脚戏,由成人扮演者叫做大梨园,童伶扮演者叫做小梨园!基本曲调为南管音乐、宛转悠扬、曲牌名称也多与南北曲相同!因此被认定是宋、元南戏的遗音。伴奏所用乐器、可分弦,管及打击乐三部分? 南管乐、又称五音!南音、弦管、郎君乐。其内容分为:(1)指——是可唱的套曲!在歌词边附有琵琶指法谱,但如今只供演奏而不唱!现存套曲48套,(2)曲——属散曲的歌曲、附有南管工尺谱,现存数目超过千首、演唱方式采用上四管(即洞萧、二弦。三弦,琵琶)。歌者居中,执节(拍板)保留汉代“相和歌”的遗风、(3)谱——器乐的清奏部分,现存16套!演奏方式被认为保留了唐代“大曲”的遗风。(二)北管戏与北管乐 北管戏与北管乐是指中国北方语系的戏剧。又称“子弟戏”(因多为农村子弟的业余戏团而得名),也称“乱弹戏”(来自乾隆时的“花部”腔调)、其唱腔基本上是“板腔体”!唱词多采6580七字或十字句型?但有新旧两派之分:“福禄”(或福路)为旧派,保存了梆子腔的系统!主奏乐器为壳仔弦(椰胡)。“西西皮”为新派、为皮黄腔系统!主奏乐器为吊鬼子(京胡),(三)山地民歌 从民间音乐学的角度来看台湾山胞的民歌,是一大宝库!不但在人类歌唱的历史上、提供了具体的例证!而且还发展出令人惊异的复声或和声合唱技巧,(四)福佬系民歌 演唱方式属于单音的曲调唱法、因产生地区的不同。各有代表作,如西部平原的“草蟆弄鸡公”!兰阴平原的“丢丢6694铜仔”与恒春地区的“思想起”!(五)客家系民歌 指由广东与嘉庆州为主的汉族移民民歌、客家住民多分布于桃园,新竹、苗栗与高雄屏东的丘陵地区!通常以山歌或采茶歌。与福佬系的小调相比美。(六)皮影戏 皮影戏的产生约在一千多年前的宋代!于台湾流传也有两百年、发祥地为高雄县!盛行于清初,俗称“皮猴戏”、演出时间多为夜晚!舞台4278高约丈余。前台张挂白布为幕。后置灯光!把皮影投射在布幕上、皮雕人7519像高约一尺到一尺半左右、是用兽皮揉成半透明状,再雕刻人形、上色!涂上桐油!以增加其透明度,然后磨平而成,头部可调换、影人精雕细琢!人像本身就是一种工艺品,剧团的组成很精干,有主演!助演!歌唱者各一人、乐师约4人,(七)布袋戏 布袋戏也称掌中戏!同样是从福建传入、由主演者舞弄木偶,作戏剧化表演,舞台如一佛龛!称为“彩楼”!为了装运上的方便可以分解,传统式的舞台、高约5尺,深约1尺、戏偶则高约1尺、观赏范围大概为台前的20尺之内。后来!又进行了改革。木偶比传统布袋戏木偶大了三倍,据传!布袋戏有3个派别:(1)南管调——泉州移民传授,重文戏,高雅、(2)1747北管调——漳州移民传授!重武戏、神奇!(3)潮调——潮州移民传授,唱腔高扬!戏路与南管相同。(八)悬丝傀儡戏 悬丝傀儡戏据说产生于西汉,到了宋代。技艺发展到高峰。影响所及还扩大到后代在舞台上由人所扮演的戏剧,其举手投足。不无关系。此剧种传到台湾后、分为两派(1)北派以宜兰为中心、很少越过新竹以南,演出时间多为神庙落成!开庄祭土,七月普渡,或在灾祸发生之后的敬天谢神。(2)南派以台南为中心!很少越过嘉义以北,演出时间。除农历正月初九的“天公生”及民间的结婚或酬神外。很少是为娱乐而表演。木偶长约一尺七寸、一个完整的戏班、应备有72个头。36个身子,代表72地煞,36天罡!寓包含宇宙所有精灵之意!有4个戏箱、两个装木偶、两个装乐器及工具!空箱可权充坐椅,“前舞台”占四分之一!是表演区!“后舞台”为工作区、演出人员也分前后场!前场至少要有28495至3人。负责搬演。演员皆为家庭成员!最重要的仪式。是主持“出煞”,后场主要的任务是配乐,约4至5人!大1579多非家庭成员、这种戏禁8220忌颇多?充满神秘色彩。(九)宋江阵 宋江阵原为国术的团体表演!配以锣鼓伴奏!后来因地方治安情况不好。乡镇多有自卫组织。地方土绅乃延师训练子。配以108人。一喻36天罡与72地煞?现在已缩小至36人为一团,在迎神赛会上表演!(十)工艺 台湾的工艺种类繁多!不胜枚举。其特性为:(1)以实用为目标?在纯朴中表现了美、(2)或为无名工匠之作。当时不被认定为专门的学问!但却是丰富经验与精巧技术的产物,(3)造形单纯,但不单调,(4)是手工艺品!但同一项目的产量并不少。(6)能反映自然环境与时代背景!传统的民间重要节庆 (一)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俗称“开正”、乃岁首之日。古代相传,以12种动物配合60甲子纪年!开正为亥终子初时分!家主陈列香案贡品!参拜天地及祭祖?开启正门、俗称“开财门”,燃放爆竹。意为除旧布新,再行“贺正”!由幼辈向长辈拜贺!俗称“拜年”,由家主分赠岁钱、俗称“压岁钱”!礼毕全家共进早餐!老幼全穿新的衣服。走向吉方、曰“出行”。并带香烛礼品、到庙宇进香,企求平安康乐!春节前夕称为除夕,民间也极重视。全家团聚7406共享佳肴美酒,有长夜不眠习惯!称为“守岁”。同时!还有张贴春联、饮春酒!迎春接福等习俗! 2737(二)灯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为灯节!俗称“元霄节”,俚语说:“十三点灯起,十五上元冥”。灯节的前几日称“放灯”、最后一日称“谢灯”、又称“三花灯”,此日家家悬灯结彩、竞放花火。并贡奉元宵水果,设置香案,举家朝拜、夜间举行灯会,龙狮齐舞!实在热闹。近30余年来。0174台湾各地多在寺庙中举办花灯展览!灯型制作!争奇斗妍,更有电动花灯,人物栩栩如生。尤为好看、(三)清明 7011古代称清明节为“寒食”!清明节起源于春秋时代(公元前650年)!为纪念晋文公时功臣介子推三月五日被烧死而定、是日,民间思念子推!因子推0482死于火!不忍举火。冷食一月。后渐减为三日!至今冬至后105日、预作2102干粉为冷食!谓之禁火。因定寒食日为清明节,清明扫墓习俗流传甚久,1927年南京国民党政府定清明节为民族扫墓节、以纪念民族始祖黄帝轩辕氏!(四)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俗称“五月节”。又称“诗7960人节”。起源于公元前229年5月5日为伟大诗人屈原投江而故招魂。民间于正午时分奉供粽子醴酒祭祀祖先。用艾草。蒲菖插置门首、或煮水沐身谓可避邪驱暑,并在河滨举行龙舟竞渡!风雅之士雇舟放棹中流!吟诗饮酒!观赏龙舟。俗曰“游江”、以此悼念屈原。(五)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俗称八月节。家家在庭院奉贡水果!月饼!对空朝拜,俗称“拜月娘”,祭毕全家分食月饼!赏月纳凉。各戏院也应景演出“嫦娥奔月”等戏剧。风雅之士会聚一堂!猜迷射虎!谈艺敲诗、饮酒取乐。名为“赏月会”、亲友邻6417里以月饼相赠、谓之送“送节礼”,中秋称为秋节、以其当三秋之中、4064故得中秋之名?中秋之名自周朝开始!中秋玩月!起于唐代,而食饼赏月,则始于宋朝!(六)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古有吃糕,饮酒,登高。赏菊之风俗,1966年、台湾当局公布,每年农历九月九日为“老人节”。台湾的风俗习惯衣食住行 台湾自从明末清初福建。广东人民大规模移居开垦、才逐步被开发,日本殖民者虽然挖空心思实行民族同化!但遭到台湾同胞的顽强抵制?国民党迁台又有大批大陆人员来到台湾!所以台湾汉族同胞的生活习惯和社会风俗许多与大陆基本相同。一般保持着闽,粤地区的特征。(一)衣食住行1?衣饰。以往乡村男女多穿汉服!中年以上的妇女喜着长衫,或短衣短裤。老年人喜着青黑色8093衣衫或香云纱!日本统治时期西装革履开始流传到乡村。几十年来已相当普及。城市妇女有的穿旗袍等民0928族服装!目前,青年人多穿西装或港衫西裤!乡村男女则常戴斗笠或裹毛巾!以蔽风日!2,饮食!台湾居民一日三餐以大米为主食。节日喜庆时,多用鸡鸭等丰盛酒菜宴请客人、台湾居民都嗜酒?祭祀神明!宴请客人、必备良酒!春夏之交。秋冬之际!多以中药炖煮动物性食品以提神补身,菜肴多用味精!砂糖等调味。酒楼饭店经营川粤、京、津。苏、浙、湘!闽等地风味饭菜!高山族同胞目前生活水平还较低,有些仍以芋头、甘薯为主食。3!居住,台湾的房屋造型?大体可分为中,西,日式三种、中式为平房、多是闽南式样、有一条龙。辘轳把!三合院。四合院等!以浊水溪为界!农村村落。北部为散居型,南部为聚居型!大多建在山凹近水处!以避风沙!西式多是楼房,从前3645都是砖造。近年来大多改为钢筋水泥!日式则在平房内铺以“榻榻米”!市镇房屋多属西式,随着近年来工商业的发展?新式公寓住宅迅速增加。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但由于人口增长过快,住房问题尚未根本解决!仍有许多人居住在简陋斗室!4、行走、目前。台湾最普及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摩托车。近些年来汽车。飞机!轮船。火车的数量增加,比较方便!私人汽车大量增多,出租汽车普遍于市镇!有不少的客车备有冷气!但大部分农村地区仍交通不便,河流多的地方尚4736需帆船,舢板!山区无路可走!只能沿山路登攀跋涉,(二)婚丧喜庆1。婚嫁,从前!台湾的婚礼规矩较多,同姓不婚,婚嫁有大娶(明媒正娶)和小娶(招婿或半招嫁)之别!一般需经议婚!订婚。完聘!迎亲四个阶段,结婚年龄。一般男不超过30岁,女不超过25岁。目前已由媒人介绍改为自由恋爱。花轿改为汽车!到法院公证结婚、但是台湾婚礼的铺张浪费现象十分严重。使许多青年人背上沉重的包袱。在农村!有部分人乐于集体结婚,高山族婚姻实行一夫一妻制、多是幼年时由父母做主!所以婚后常有离婚现象,2!丧葬、葬礼同大陆相近、父母死后!当夜要由儿女守灵、全家举哀、供饭一碗、焚纸钱、并为死者赶9920制寿衣,同时走亲告友,购进棺木、然后祭祀。祭罢、子女扶尸就殓!仃柩室内!早饭供奉“孝饭”并轮流啼哭。3229然后择日出殡!出葬队列如长龙!亲朋送至近郊!孝男叩谢辞行!然后用货车运棺木至墓地埋葬。目前,火葬已相当普遍。台湾一些地方设有殡仪馆。火8956葬场及公墓、有的佛教寺!塔也奉存骨灰!3!生育!妇女生了孩子。必须告诉亲友。名为“报喜”,满月时、则以红蛋分赠亲友、邻居!以示吉利!孕妇分娩至满月!称“做月子”。一月以内多以麻油猪肝为副食、外祖5983父母在满月,四月、周岁时,必须送衣服礼物给婴儿、台湾重男轻女比较严重,生男1819不论弥月,周岁,16岁、都举行隆重的仪式、而生女则大为简化甚至不举行仪式,近30年来、台湾当局推行“家庭节育3722计划”!提出的口号是“两个孩子恰恰好”。“女孩男孩一样好”!4!寿庆、台胞喜欢过生日、男女成人后、每逢诞辰。都由家人准备素面、香烛等举行简单庆祝仪式、一般从50岁时起开始称寿,60岁为下寿、70岁为中寿。80岁为上寿,90岁为耆寿。百岁为期颐、每逢寿期!由子孙发起庆祝?邀请亲朋!颇为隆重、(三)礼赠禁忌1。禁以手巾赠人,从前。台湾民间丧家在办完丧事后送毛巾给吊丧者!用意在于让吊丧者与死者断绝来往!所以、台湾有“送巾!断根”之说!因此。在一般情况下、若赠人手巾!即不禁令人想起不吉利的丧事与断绝!永别之意、2、禁以扇子赠人、扇子价廉易碎。用于夏季扇凉、一到秋9947深天凉,即有“秋扇见掮”,意即太绝情、用完后就被甩掉。狠心抛弃!台湾民间有6380俗语:“送扇,无期见”!即基于此种心理,恋爱的青年男女赠送扇子表示快冷的意思!说明心不诚,因此。千万不要以扇子当礼物赠人。3,禁以剪刀赠人、剪刀属伤人的利器!其含有“一刀两断”?“一剪两断”的意思!赠剪刀会使人有不怀好意之感。所以,切勿以剪刀赠人,4!禁以雨伞赠人!台语“伞”与“散”同音、若拿伞来赠人!犹表送“散”给对6085方之意。且台语“雨”与“给”同意、“雨伞”与“给散”同音,难免会引起对方误解!5,禁以镜子送人!因为镜子容易打碎!5594“破镜难圆”、还有好象嫌人丑陋!让人家照镜子好好看看自己的意思!6。禁以钟送人。因为“钟”与“终”同音!送钟会使人想到“送终”!易引起友人的反感!7、禁以甜果送人、甜果即年糕、是台湾民间过年祭拜神明祖宗时的必备之物,但在丧家守孝时严禁蒸食。因此。如以甜果赠人、会使受赠者联想家里发生了丧事,自然要忌讳。8、禁以粽子赠人、台湾民间丧家习惯上既不蒸甜果!也不赠粽子!如以粽子送人!会被误解为把对方当丧家!故此也在忌讳之列!9,禁以鸭子赠人作“月肉”、“月肉”是指分娩一个月以内的妇女吃的肉!她们吃的“月肉”通常是是麻油鸭,猪腰仔!猪肝等“热性”食物!鸭子属“冷性”。她们不宜吃用。并且台湾有“死鸭硬嘴闭”!“七月半鸭仔!不知死期”等俗语,若以鸭子作为贺喜礼物。会使人联想到不祥的兆头!台湾特色的祭奠活动 作为一个移民社会、祖先崇拜!叶落归根的观念是台湾人所共有的!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台湾,家家户户都供奉着祖先的灵堂牌位。凡有重大事件或节日!都必须先祭祖问安、而续祖谱和传统的祭祖仪式等,仍在台湾民间一代一代地传继着! 台湾民间在岁时节庆一般都要举行各种祭典活动、数目之多实在惊人。据不完全统计,每月各种祭典都在15种以上,农历正月多达47种,台湾民俗中的祭典活动主要有孔子、妈祖诞辰祭典,上白礁谒祖祭典!城隍爷出巡祭典。中元节普渡祭典以及郑成功祭典等! (一)孔子诞辰祭3192典 至圣先师孔子在台湾民俗信仰中,地位相当特殊!早期祭孔大典分春秋两季举行,后改在每年农历9月28日孔子诞辰纪念日举行、并将这一天确定为教师节。台湾全岛共建有十二座孔庙,最大的一座是位于台北圆山动物园西面的“台北孔子庙”,祭孔大典这天!要举行隆重而庄严的仪式。不仅学校的师生都要参加、各级的政府官员也要全部出席、以示尊师重教。 (二)妈祖诞辰日祭典 农历3月23日为妈祖诞辰日。妈祖是中国东南沿海一带居民信奉的水神,相传妈祖常往来于海上、解危救难!因此航海的人都信奉她,称之为保母、清康熙三十三年、一位名叫树壁的和尚从福建蒲田县的湄州奉妈祖神像渡海来台、并在北港建立了1652一座小寺奉祀妈祖!从此妈祖在台“9458安家”,由于台湾四面环海,大陆居民渡海移民台湾时!多觉受到妈祖的庇护!而且台湾有许多人以捕鱼为业。因此信仰妈祖的人很多,现在全台的妈8574祖庙总计达383座!其中以北港的朝天宫香火最为旺盛,每年农历3月23日是妈祖的生日?从正月起!信奉妈祖的善男信女!便纷纷从全台各地涌入北港的朝天宫,掀起盛大的为妈祖过生日的进香活动、 整个进香祝寿仪式庄严。隆重。热闹非凡、香客们满心虔诚、长途跋涉前来进香。祭品堆积如山、香烟缭绕!鞭炮声不绝于耳。酬神戏目让人目不暇接!进香的最高潮是农历3月19,20日北港妈祖绕境这一天,上午9时整!人们抬着妈祖神舆!在震耳的鞭炮声中。开始一年一度妈祖绕境巡行的盛大庆典活动。妈祖在“千里眼”将军和“顺风耳”将军的护驾下、绕行于北港镇的大街小巷、神舆所经之地!家家户户门户大敞!摆出供品。燃放鞭炮!以驱邪逐怪!巡境队中、狮阵。宋江阵。大鼓阵、八家将等、各自摆开阵头!表演拿手好戏!由0021各商业团体?邻里承租的各式艺阁,也游行街头,古装的,时装的!静态的、各式各样的艺阁。令人眼花缭乱,进香的人、看热闹的人把庙前的街道挤得水泄不通, 年年妈祖过生日。岁岁祈求保平安!5888这一古老的祭典活动、成了台湾下海5691人不可缺少的生活内容。台湾省所祀“妈祖”庙宇、共有300多所,神座系由福建省“分身”恭迎到台、奉祀的主要庙宇有云林县北港镇朝天宫,马公天后宫等,一般家庭及舶户均有贡奉。台湾有“拜妈祖,怀故国”之民谚。 (三)上白礁谒祖祭典 白礁系指福建省泉川地区同安县的白礁乡、上白礁就是前来大陆白礁之意。表明了跟随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军民后裔。借遥拜福建白礁乡济宫祖庙、以缅怀大陆历代祖先, 每年农历3月21日、位于台南学4107甲镇的慈济宫?都要举行规模宏大的上白礁谒祖祭典,一方面追怀大陆上的祖先!另一方面遥拜福建省同安县白礁乡的慈济宫祖庙、这个祭典从郑成功来台到现在。连续300多年,从未间断。充分显示出中华民族饮水思源不忘本的精神、每年此时!众多的香客,僧侣和游客齐集这一小镇。人数多时超过20万!真是热闹非凡!盛况不衰,特别是1981年阴历3月21日举行郑成功收复台湾320周年盛大谒祖祭典时!有10万人参加! 每到祭典的这一天、在外做事或读书的学甲人、都尽量9742赶回镇上!将慈济宫内保生大帝的神像迎送到将军溪畔当年登陆地点。遥祭7456大陆故土。学甲人把这一祭典视作无比重要的大事、全台各地的保生大帝信徒也千里迢迢抬着神轿!拿着盖伞!敲锣打鼓来到学甲镇参与祭典。 现在,台3857湾当局为了配合这个祭典活动。保存民间迎神赛会中的民俗技艺,以及招揽旅游观光客!特意举行全台艺阵比赛,使得这一活动规模更加盛大,成为全台引人注目的,最为壮观的祭典活动之一。 (四) 城隍爷出巡祭典 祭祀城隍爷、是中国传统民间信仰活动之一。每年农历5月13日!是台北霞海城隍爷诞辰。有盛大的城隍爷出巡活动,俗称五月十三大拜拜。 台北霞海城隍爷是清代淡水厅的县城隍,于道光元年由福建同安奉请来台,其信徒众多,祭典特别盛大、城隍爷出巡时,先举行请神仪式,就是把城隍爷及配祀各神像请出!安放在神辇里!然后出发!出巡先列中有南北管乐队。舞狮队。艺阁。信徒。加上参观的民众有几十万人之多,凌驾台湾其他祭典盛会!因此台湾有一句俗话:“五月十三人看人”! 台湾人认为祭祀城隍与其它民间信仰一样!对安定民心!劝人行善、促进旅游有一定功效、所以这种几十万人聚会娱乐的民俗活动仍然盛况不衰! (五)中元节普渡祭典 农历的7月15日,俗称“中元节”、又名“盂兰节”!“鬼节”。是民间祭奠祖先之魂的日子、也是道。佛信徒一个极重要6273的节日?在这个大节日中,台湾农村家家户户要杀猪宰羊。准备极为丰盛的酒肉祭品、祭拜祖先及阴间鬼魂,企望“普渡”众生与亡灵、 在台湾。最普遍的传说是:每年农历7月1日凌晨。地府开鬼门,让所有在阴间受苦难的鬼魂。能回阳间探望生前的老家和后世子孙!阳间的人们统一在7月15日!为所有鬼魂举行大拜拜,让鬼魂享宴一番、到7月30日!假期结束,这些鬼魂重返阴间! 普渡当天点燃高高挂起的灯笼,以便指引6661到阳间的鬼魂前来聚集。若是邀请水里的鬼魂。就得“放水灯”。台湾的水灯通常糊成小屋形状。钉放在香蕉叶茎上,里面插上一根蜡烛!放水灯的活动、过去在台湾极为普遍。规模也很盛大,但现在保有这个仪俗的只有基隆,新竹新埔和桃园一带了。其规模和声势更是大不如前!6058过去家家户户杀猪宰羊,而今大量的牲礼已为鲜花素果所取代。今9541天只有在少数的村镇里!才能看到较完整的祭拜仪式。 至今仍保持中元祭典的村民说、“普渡”祭典不会在他们那里消失,他们认为:敬鬼神。祭祖先。原就是中国人的传统。大拜拜也能给平时忙忙碌碌的亲友、乡人一个聚在一起的机会,因此。中元普渡以其中国农民特有的7022民俗结合佛教。道3241教的宗教活动,还在台湾各地香烟缭绕、举灯膜拜中延续着, 此外。台湾同胞还有许多与大陆基本相同的传统节日!现在仍盛行的一些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扫墓祭祖!端阳赛龙舟吃粽子、中秋赏月吃月饼等!即使在日本统治时期、也从未中断过、仍保持着中华民族的传统习惯。!

传统中秋民俗怎么拜月,风俗的由来及禁忌

  拜月道具   1.祭桌或祭几一张,普通的小桌即可!   2.草席若干条!行拜礼之用、普通草席。上可加软垫,   3.香炉一盏。香若干。普通8479小型香炉?   4.盘碟碗盏等祭品盛器若干!   5.红烛两根,照明!烘托气氛及点香用。   6.普通的酒一瓶.酒爵三只!酒杯亦可、   7.祭品:月饼!猎取节日野味。糯米圆饼!饮酒。瓜果、毛豆。鸡冠花   拜月准备   拜月时间选择:   在中秋月出时开始祭祀、祭后分胙。饮宴!赏月!华夏祭礼讲究“祭如在。祭神如神在”!中秋祭月!关键是向月神示敬,天气因素不是关键!中秋无月甚至下雨、都可以祭月,   拜月场地要求:   凡是月光能照9470射之处、都可以举行、如遇阴天、可以向月亮的方位摆放祭桌!如遇到下雨!可以转移到船上!檐下或室内。但需打开门窗,面向月亮的方向而祭、   拜月具体人员:   参加祭月的人中选一名主祭,一名赞礼!若干执事、其它人均为从祭、以年长的女性长辈或家庭主妇担任主祭。集体祭月时!也从女性中选定主祭、按照传统!男不拜月、男子可以担任赞礼、执事协助祭月。或从事其它协助工作!   拜月服饰:    祭月是要求相对宽松的祭礼。可不穿专门的汉服祭服,着适合秋季的汉服常服即可!推荐男1787子着深衣。袍衫。直身等、女子着深衣,褙子或襦裙、祭月前。需沐浴更衣!以示对月神的诚敬。   拜月物品:   月光纸:可在网上搜索月光纸图片,打印出来。也可以自己画!    祝文:祭月时向月亮读祝,可更1175好地表达诚敬,祭月祝文、精短优美为宜!四言!五言、七言诗等形式均可。祝文应用毛笔,工整地誊写在宣纸上!

用馈赠,真谛,执拗,酷肖造句

  主张征收继承税的人通常认为应按收到馈赠品的4451整个期间的累计数按累进税率课税。   假如他很富有。那末他就极可能以慷慨馈赠来腐蚀人民!因此、他也是一个可疑分子!   为补偿这些削减,他们将最高财产税从百分之二十五增为百分之四十。并征收一种新的馈赠税,   这是我们对人生真谛的一种多少有些说不出来的感悟、   我不敢夸口我已切实掌握这一德行的真谛。但对它的外观我却了解了不少。   这才是真谛但是我对爸爸说谎了 4310  亨利不只是一个顽固执拗的人!他还6261是个伪君子、   我过去在阿伦敦时就懂得!顽固执拗是够糟糕的了!   辛迪一发怒、常常使他坚持自见。并达到执拗的地步!   两者都和其他有名团体的会议情形极其酷肖、   产际上她正在暴怒着但是她不敢露了出来,因为酷肖父亲的康妮,努势将立刻放肆争抗起来、。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