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风水堪舆

中医的五行相生相克理论可信吗

  数千年来,从五行相生相克理论走出了无数的继承和发扬的大医家,创立了无数宝贵中2231医学著作,一直指导着现代中医临床各个领域!、

中医说的掌纹可信吗?

  这个医生不是中医。我没听说过。

中医五行的五行的基本规律

   相乘与相侮。是五行关系在某种因素作用影响下所产生的反常现象、乘,即乘虚侵袭、侮,即恃强凌弱,相乘,即相克的太过,超过了正常制约的力量,从而使五行系统结构关系失去正常的协调、此种反常现象的产生。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被乘者本身不足,乘袭者2230乘其虚而凌其弱,二是乘袭9784者亢极!不受它行制约,恃其强1728而袭其应克之行!应当说明!相克与相乘是有区别的,相克是正常情况下的制约关系,相乘则是正常制约关系遭到破坏以后的过度克伐!是反常现象,在人体。则前者是生理状态。后者则为病理状态!相侮。即相克的反向!又叫反克、是五行系统结构关系失去正常协调的另一种表现,同样也有两种情况:一是被克者亢极!不受制约!反而欺侮克者,如金应克木、若木气亢极,不受金制,反而侮金。即为木(亢)侮金!二是克者衰弱,被克者因其衰而反侮之,如金本克木、若金气虚衰,则木因其衰而侮金。即为木侮金(衰)!所以说: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即是说,五行若某一行之气太过、则对其所胜(我克)之行过度制约,而发生相乘!而对其所不胜(克我)之行发生相侮,即反克!若某一行之气不足。则克我之行必过度制约而乘之,而己所胜者!即我克之行必因我之不足而反克相侮!例如临床所见的支气管扩张病证、病位在肺。每因肝气郁结?气急上逆、化火灼肺。而见咳血!则为木火刑金(即木旺侮金)、肝郁气滞、影响脾胃消化吸收。则为木郁乘土。湿热型高血压,多因湿热困脾。引发肝失疏泄!肝阳亢逆,则为土侮木,至于金乘木(虚)证候。临床则为少见、 在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联系规律!所谓相生、即相互资生!促进、助长之意,所谓相克!即相互制约、克服、抑制之意、生克是五行学说用以概括和说明事物联系和发展变化的基本观点!五行相生的规律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的规律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其关系见下图:在相生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我生两方面的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所以!相生关系又称之为母子关系!在相克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克我、我克两方面关系。我克者7797为我所胜!克我者为我所不胜。所以、相克关系又称为所胜、所不胜的相胜关系。事物内部2385系统结构的五个方面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构成了事物正常情况下的循环运动!因而经9570常处于运动发展之中!是不平衡的、然而就五行整0799体来看,相生与相克又都是在总和中表现出相对。

中医的阴阳、五行理论的说法对吗?和唯物和辩证法很大的区别。我觉得一切规律都有自己的局限性。超越了这

  阴阳五行学说主要由阴阳五行与五运六气两个相对不同逻辑范畴的概念与关系所组成。其与现代哲5830学的关系,简单的说属于系统的理论逻辑与逻辑认识方法的关系!换一句话来说、现代哲学的基本观点和原理其实都是在证明或阐述阴阳五行学说的科学性?如果没有阴阳五行理论的系统逻辑,那么!现代哲学阐述的基本观点和原理就是一盘散沙、比如说。现代哲学其实就是以矛盾为立论基础,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为其具体铺垫的思维方法。也是客1687观世界普遍遵循的规律。有道是。任何理论都是抽象的、若未采取特定的思维艺术或与具体事物结合之前、不8964但不能具备具体的含义、而且也无法形成完整严密的思维体系!所以、尽管现代哲学在所有单个的认识层面很深入也较全面,但其毕竟未能采用阴阳五行学说那样的思维艺术,所以。它的不同认识层面就无法有机的衔接、形成一种反映事物在一定的存在形式中,能在时空上一脉相承的动态变1394化的思维体系。、

中医的五行理论是不是只适用于四季分明的温带地区?

  中医的五行理论产生于中国、也主要适用于中国、就是你说的北半球.   其他地区需要根据理论灵活运用的.同一地区不同体质的人也需要灵活运用的.这只是大体的原则.   赤道地区全年都是夏天,一般的人是一年到头都要养心.都说广东人喜欢煲汤,就是因为广东气候炎热、能量消耗快!阴液消耗多、需要及时补养.   南北极全年寒冷。确实是一年到头都要养肾。注意保暖.四季如春的地区!养肝养肺养五脏相对可以因人而异.、

中医五行指什么,有什么作用呢

  五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物质观、多用于哲学,中医学和占卜方面。五行指:金、木、水。火。土!认为大自然由五种要素所构成、随着这五个要素的盛衰,而使得大自然产生变化,不但影响到人的命运,同时也使宇宙万物循环不已!五行配五脏、肺属金!肝属木。肾属水、心属火。脾属土。!

中医五行的分形的五行

  自相似五行分形元五行在中医学中的运用 中医学运用了五行类比联系的方法!根据脏腑组织的性能和特点。将人体的组织结构分属于五行系统、从而形成了以五脏(肝、心,脾,肺!肾)为中心!配合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主持五体(筋!脉!肉!皮毛!骨)、开窍于五官(目!舌、口、鼻,耳)。外荣于体表(爪、面、唇,毛!发)等的脏腑组织结构系统、为脏象学说的系统化奠定了基础、此外,中医学根据天人相应的观点。运用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方法、将自然界的有关事物或现象也进行了归属!并与人体脏腑组织结构的五行属性联系起来!如人体的五脏、六腑。五体、五官等与自然界的五方、五季,五味等相联系,这样就把人体与自然环境统一起来!反映了人体内外环境之间的相互收受通应关系、例如春应于东方!风气主令,故气候温和!阳气生发!万物滋生、人体之肝气与之相应、故肝气旺于春、 脏腑病变的相互影响和传递!谓之传变!即本脏之病可以传至他脏!他脏之4296病亦可以传于本脏!从五行规律来说、则病理上的传变主要体现于五行相生的母子关系及五行相克的乘侮关系、(l)相生关系传变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犯母两种情况:母病及子,又称母虚累子。系病变从母脏传来、并依据相生方向传于属子的脏器!临床多先见母脏病候、继则又见子脏病候。如水不涵木证,即肾阴亏虚!不能滋养肝阴。阴不制阳、以致肝阳虚亢!临床可见腰膝酸软,耳鸣遗精!眩晕。健忘,失眠。急躁易怒。咽干口燥,五心烦热,颧红盗汗等症、子病犯母,又称子盗母气!系病变从子脏传来侵及属母的脏器,临床多见先有子脏病候!继8316则又见母脏病候!如心肝火旺证,即心火亢盛而致肝火上炎,可见心烦失眠!或狂躁谵语,口舌生疮。舌尖红赤疼痛。又兼见烦躁易怒!头痛眩晕,面红目赤等症。(2)相克关系传变包括相乘传变和相侮传变两种情况:相乘传变。即相克太过而致疾病传变。如木亢乘土!即肝脾不和证或肝胃不和证!临床多见肝气横逆!侵及脾胃,导致消化吸收功能紊乱!多先见肝病证候、继则又见脾气虚弱或胃失和降证候!如肝气横逆,可见烦躁易怒。胸闷胁痛!眩晕头痛等证!横逆犯胃则继见恶心,嗳气!吞酸。呕吐等症,横逆犯脾则继见纳呆,厌食,脘腹胀满、大便溏泄或不调8330等脾虚失运病证!相侮传变。即反克为病。如木火刑金、即肝火犯肺之证!临床多见心肝火旺!肝火亢逆。上犯肺金。灼伤肺津或肺络!一般先见胸胁疼痛!口苦,烦躁易怒、脉弦数等肝火亢盛之症。继则又见咳嗽,甚则咳血、或痰中带血等肺失清肃之候。由于肝病在前。肺病在后。6855病变由被克脏传来、故属相侮规律传变、应当指出!所谓五行母子或乘侮关系之传变。在临床上并不是必定要发生的!此种传变发生与否。还与脏气虚实,病邪性质!以及护理治疗等多方面因素或条件有关、一般来讲、脏气虚则传。0998脏气不虚则不传或难以传变!对此5020应灵活看待,不能机械理解、 中医学根据五行之特性、用以说明五脏的某些生理特性和功能作用、如木性可曲可直。条顺而畅达,肝属木、故肝喜条达而恶抑郁、并有疏泄之功能?火性4770温热而炎上!心属火!故心阳有温煦之功能,心火易于上炎、土性敦厚!有生化万物之特性、脾属土,故脾有消化水谷、运输精微,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功能、又为气血生化之源,金性清肃收敛。肺属金,故肺具有清宣肃降之功能!水性润下,有下行,闭藏之性。肾属水!故肾主水液代谢之蒸化排泄。并有藏精功能。中医学认为五脏的功能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着的、五8043脏是人体生理活动的中心,五脏之间在生理上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共同完成整体的生理活动!五脏配属五行!不仅阐明了五脏的某些功能特点,而且认为五9024脏之间存在着相互资生和相互制约的联系!并由此说明五脏之每一脏都与其它四脏发生着关系,从而概括出五脏的整体联系,试从相克和相生两方面来进行叙述如下:脏腑之间的相互资生联系。如肾能藏精。肝能藏血,肾精可以化生肝血!此即肾水滋养肝木!即水生木,肝藏血、心主血脉!肝之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功能正常!则有助于心主血脉功能的正常发挥!此即肝木上济心火!即木生火。心主血脉!又主神志、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又主统血!心之阳热可以温运脾阳。心主血脉功能正常,血能荣脾、脾才能发挥主运化,生血、统血之功能!此即心火温运脾土。即火生土。脾能转输精微,益气以充肺。从0057而维持肺主气之功能!并使之宣肃正常。此为脾气生养肺气!即土生金、肺主气,职司清肃、肾主藏精纳气,肺气肃降则有助于肾精之闭藏和气之摄纳。肺气肃降,水道通调!又能促进肾主水功9780能的发挥、此即肺金滋养肾水?即金生水。可以看出。五脏之间相互资生的关系,即是运用五行相生的理论来阐明的!脏腑7739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如肺气肃降!气机调畅,可以抑制肝气之上逆和肝阳之上亢,此即金克木,肝气的条达。可以疏泄脾湿之壅滞!此即木克土,脾气运化、可以调节肾主水功能。以防止水湿之泛滥。此即土克水,肾水的滋润,上济于心!以制约心火的亢炎!此即水克火、心之阳热!可以制约肺气的清肃太过。此即火克金。亦可看出,五脏之间在生理功能上的相互制约、亦是运用6605五行相克理论来阐明的、总之、五脏之间的生克关系!说明每一个脏在功能上均有他脏资助,因而本脏不至于虚损。又能制约其它脏。因而使它脏不致过亢。若本脏之气过盛。则有他脏之气制约之!而本脏之气虚损、则又有他脏之气以滋养之、可见!通过这种生克关系。即把脏腑紧密地联结成一个整体。从而维持了人体内环境的协调统一。此外!关于人体与外界环境。如四时。五气。以及饮食五味的关系,中医学亦是用五行之规律来加以说明的。在此不一一列举说明, 人体本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内部脏腑有病可以反映于机体的体表、从色泽!声音,形态!口味、脉象!舌苔等多方面反映出来,由于对五脏与五色,五音、五味等都以五行进行分类归属,作了一定的联系!形成五脏系统的层次结构、所以为疾病的诊断奠定了理论基础?因此。在临床诊断上。我们即可以综合四诊材料!根据五行所属及其生克乘侮规律来推断病情!如面见青色,喜食酸味!两胁胀痛,脉弦。即可诊为肝病?面见赤色!口味苦、舌尖红或糜烂!脉洪或数,则可诊为心火亢盛、而脾虚病人、面色见青、口泛酸水,0451则可诊为肝木乘土?即肝脾不和之证,一般来说,中医诊病很重视色诊和脉诊的结合应用!且能在客观上大致反映出疾病的状况。但是,欲从色脉来判断病情的发展趋势、则主要是运用五行的生克关系、如《医宗金鉴·四诊心法》指出:色脉相合。已见其色。不得其脉、得克则死,得生则生。即色脉相符!为病情发展正常!脉克色为逆。脉生色为顺,如肝病、色青而见弦脉、是为色脉相符。如不见弦脉而反见浮脉(肺脉)!则属相克之脉、即脉克色(金克木)为逆,若得沉脉(肾脉)、即脉生色(水生木)、则为顺。此种判断预后的生克关系,在临床上虽然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不能机械地套用,!

李德新中医理论基础里五行五味五脏的图表

  推荐下面、可能会对你有用: 摘自 潘守宇在天津城市建设学院演讲《五行与国粹》------   一人之身的五脏也有五行:心属火对应五色的红色,肝属木对应五色的绿色,肺属金对应五色的白色?脾属土对应五色的黄色、肾属水对应五色的黑色!   (肝肺心肾脾对应仁义礼智信、对应五行木金火水土。对应人身筋。皮毛,血脉、骨,肌肉,对应风水东西南北中,对应角jué!商shānɡ,徵zhǐ!羽yǔ,宫ɡōnɡ五音 (题外话:这就是音乐疗病的原理;酸入肝、辣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甜入脾!凡是食物都有寒热温凉平的属性、这也就是药食同源。寓医于食可以治病的原理,大道至简、道不远人。对应的分泌体液:肝开窍于目为泪、肺开窍于1205鼻为涕?心开窍于舌心血变现为汗!肾开窍于耳为唾液、脾开窍于唇为涎液!可以对照诊病,辩证施治!颐养天年 ;另外肝开窍于目主神,肺开窍于鼻主魄,肾开窍于耳主志、耳聪目明。精满神旺气足自然7721事业有成!这也就是中国的相术的9866基础依据,)   身家国同构,天地人合一!   中国古代的智者,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向天学,向地学,向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学!大道至简。取象比类,把世界分成金木水火土五类、相生相克,   关于五行五色对中国古代阶级的影响------周承火德!秦承水德!汉承土德、魏承木德,晋承金德,隋承水德、唐承土德。明承火德。清承水德 五行之中。水黑色,土黄色、木青色,金白色,火赤色 所以夏尚黑 商尚白 周尚红 秦朝尚黑、汉朝尚黄!魏朝尚青、晋朝尚白。唐朝尚黄、明朝尚红!清朝6972尚黑 五行之中、水属北方,火属南方、木属东方。金属西方!土属中央 中国最强大的两个时代-汉唐、都是土德星。都建都长安。长安属中央土旺之地.   民国青天白日旗(水和金)。而我9275们共和国黄五星红旗(土和火)正好土克水!火克金、这是偶然吗。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一人之身有天地之象,一人之身有宇宙之象!一人之心有宇宙真理。我心即是真理!真理即是我心,   天人合一。人心静!四海静。人心安,众生安。人心平。天下平!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化定基,,

饭量不大胃却大,是怎么回事?希望用中医和五行来回答

  有些可能是因为有胃气!导致吃不了多少东西、就感觉胃口很小!需要调理下胃经,脾经!肾经。小肠经,以便使胃气下降。便可调理好、!

中医的五行与各内脏名称是如何对应的?

  木!火。土!金!水分别对应肝,心。脾、肺,肾木生火 火生土 土生金 金生水 水生木五行相克的秩序是: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 火克金。因为烈火5454能溶解金属! 金克木、因为金属铸造的割切工具可锯毁树木, 木克土!因为树根苗的力量强大!能突破土的障碍! 土克水!因为土能防水、 水克火。因为火遇水便熄灭,!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