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风水堪舆

中医五行学的应用

  依靠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方法所获得的信息均有其五行归属。据此,可以综合判断患者的疾病。比如!患者面色发青!喜食酸食,脉弦。则可诊为肝病!面色红、口中苦!脉洪大、可诊断为心火旺!又如。痉挛拘急抽风。根据五行归类属木病、从人体脏腑来看。可诊断为肝病。全身水肿,小便不利。五行归类属水病!而病位可定为肾!根据五行学说。治疗疾病时不仅要考虑发生病变的脏腑本身,还应根据脏腑之间的生克关系?控制疾病的传变,正如《难经》所论1503述的:“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当先实脾。”中医根据五行“相生”规律!提出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治疗原则:1. 补母。主要用于母子关系的虚证、在针灸疗法中、凡是虚证、可以补其所属的母经或母穴。如治疗肝虚证时、选取肾经合穴阴谷!此即虚则补其母!补母则子安!2. 泻子,主要用于母子关系的实证、在针灸疗法中。凡是实证、可泻其所属的子经或子穴。如肝实证可取心经荥穴少府!或本经荧穴行间治疗,此即实则泻其子!泻子则母安、根据母子相生的关系、提出以下治疗原则:1.滋水涵木法、即滋养肾(水)阴以养肝(木)阴的方法。适用于肾阴亏损而导致的肝阴不足之证。2.益火补土法。即温肾阳(火)以补脾(土)阳的方法,适用于肾阳衰微而导致的脾阳不振之证,在五脏配属五行中!火指心、但6459自命门学说兴起?对机体的温煦多指为命门之火的作用、即肾阳的作用!3.金水相生法!即7880滋养肺(金)肾(水)阴虚的治疗方法!适用于肺虚不能输布津2608液以滋肾!或肾阴不足、精气不能上滋于肺、而致肺肾阴虚者,4.培土生金法,即补脾(土)益气而达到补益肺(金)气的方法。适用于脾胃虚弱。不能滋养肺而致肺虚脾弱之证!中医根据五行相克规律、创建了以下治疗原则:1.培3162土制水法!适用于脾虚不运,水湿泛滥而致水肿胀满之证。土和水,指脾肾两脏,培土制水!指温运脾阳。或温肾健脾!以治疗水湿湿停聚为病?又称温肾健脾法!若肾阳虚不能温脾阳!则肾不主水、脾不制水。水湿不化。治当以温肾为主!兼顾健脾,2.抑木扶土法。适用于肝的疏泄太过、木旺乘土之证,木和土,乃肝脾两脏!抑木扶土,即疏肝健脾以治疗肝旺脾虚,又称疏肝健脾法!平肝和胃法,调理肝脾法!3.泻南补北法。适用于肾阴不足,心火偏旺,水火不济!心肾不交之证、心主火、火属南方,肾主水,水属北方,泻南补北法,即7042泻心火滋肾水,又称泻火补水法!4.佐金平木法,适用于7451肺失清肃,肝火偏盛之证,金和木!乃肺肝两脏!佐金平木!即清肃肺气以抑制肝木!又称清肺泻肝法。!

五行学说是甚么?

  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古代中国人逐渐发觉宇宙万物会按着一定规律不断转化及演变!起初。他们用阴阳的逻辑解释这些事物、其后。这些解释逐渐发展为另一套新的理论,这套理论称为五行学说!五行学说是通过研究各种演化过程?功能及自然现象发展出来的一套理论。这套理论认为事物可分为五个类别!称为五行、每一个类别都有各自的特性及性质!五行分别为木。火。土!金、水,今天五行学说仍然被用作为归纳事物的工具及分析自然现象的方法,五行学说的起源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有着密切的关系、并经常结合起来!以解释各种自然现象、早于战国时期﹝公元前475-221年﹞,古代医家已将阴阳及五行学说的理论融合于医学之中!随着这些学说的结合与发展,逐渐建立起一个更具系统性的医学系统,今天这个系统称为传统中医学、五行学说及其与自然及人体的关系五行与自然界及身体的不同层面相互对应着,例如木与自然界中的春天、风,及1829人体中的肝,胆,眼及筋相对应、表(一) 五行归类系统表 五行木火土金水方位东南中西北季节春夏长夏秋冬气候风暑湿燥寒生长发育生长化收藏脏肝心脾肺肾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五官目舌口鼻耳五体筋脉肉皮毛骨情志怒喜思忧恐五色青赤黄白黑五味酸苦甘辛咸五声呼笑歌哭呻如上图所示!五行!自然及人体间有着规律性的关系!参考表中的分类!每一纵行的不同性质都归属于同一五行属性。每一横行的不同性质亦会按着特别的秩序规律相互影响!通过这个思想系统,所有事物与自然便有着对应的关系,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五行中的木,火,土,金!水并非独立分离。而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并有其内在的秩序及规律!五行演化的秩序规律包括相生的循环。相克的循环!相乘的关系!反克的关系及生与克的平衡关系,相生的循环这循环是指五行相互化生的关系、木易于燃烧、化生为火!火烧尽则化为灰烬、化生为土!土中含有矿物,而矿物被开采提炼为金属,从而2901化生为金!加热后的金属经冷却。小水点凝结在金属上、从而化生为水。水灌溉树木的生长,从而化生为木,按着这个规律、五行不断互相化生,循环不息、「生」这个字包含了滋生、助长、养育,支持及促进等意思!这五行相生关系除可用作解释自然现象!亦可被应用到人体之中。有时候、这关系会被称为母子关系!就如母亲诞下婴儿一般,例如,火为土之母。因为火能生土。对应地说,人体的心﹝五行属火﹞亦为脾﹝五行属土﹞之母、因为心能支持及促进脾的功能、如果心的功能不足、脾便会受到影响。根据中,

学的五行属性是什么

  学(壆)   姓名学解释:【外祥内忧、多才贤能,中年劳!刑偶伤子!晚年吉祥。】   民俗五行:水 音律五行:金 姓名学笔画:16 简体笔画:08 拼音:xué   学补充繁体字:壆,斈   学   (形声。本作“壆”,象双手构木为屋形、后作声符,加“子”为义符!子,孩子,小孩子是学习的主体、本义:学习)   同本义 [study;learn]   学,识也、――《广雅》   好学近乎知。――《礼记·中庸》   念终始典于学,――《礼记·文王世子》   学,效也!近而愈明者学也?――《尚书大传》   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庄子·庚桑楚》   远寻师学。――《后汉书·列女7983传》   学而时习之?――《论语》   学即继以问也,――清·刘开《问说》   又如:学书(认真读书);学学乖(经世面,学聪明);学理论;学技术;好学;苦学;教学相长;学文(学习人文学科或社会科学;学习文化知识);学古(学习研究古代典籍)   模仿 [imitate;mimic]   [巧姐儿]笑嘻嘻走到凤姐身边学舌,――《红楼梦》,又如:学嘴(学舌);调嘴学舌;学他爸爸走路的样子;学不上来   讲述,说 [speak]   一五一十向着珍哥?晁大舍学个不了。――《醒世姻缘传》   见说万山潭,渔童尽能学,――唐·陆龟蒙《鱼具》   又如:学舌(说闲话;搬弄是非)   讲学 [give lectures]   学,教也、――《广雅》   叔仲皮学子柳!――《3348礼记》   凡学世子及学士。――《礼记·文王世子》   哀王者,帝之少弟,与太子游学相长大!――《资治通鉴》   学 Ming>   学校 [school]。又曾称学庐,学教、学馆!学堂!学宫。学院。学屋、学园   学,官也?――《广雅·释室》   君子学以致其道,――《论语》   学则三代共之。――《孟子》   万用入学,――《夏小正》   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礼记·王制》   国子先生1847晨入太学、――韩愈《进学解》   又如:学俸(教师的薪水);学宪(学台);学台(学政);学里(明清时设立的管理各级地方儒生的机构)   学问 [learning]   天子积学、――《后汉书·列女传》   学有未达,――清·刘开《问说》   是芋视乃学、――清·周容《芋老人传》   生平为学!――清·张廷玉《明史》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又如:学耻全牛(惭愧学问未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学行(学问与品行);才学(才能与学问);绝学(失传的学问);家学(祖传学问)   学科;某一门类系统的知识 [subject of study;branch of learning]   今日覩卿词学、――《剧谈录·宣宗夜召翰林学士》   又如:文学;哲学;地理学;化学;问学于师、

学六爻,要先学什么

  学六爻要先学阴阳五行!学懂后再六十四卦!后面再学排卦,断卦,。

中西要学什么?五行,阴阳,八卦,还有什么?具体书名叫什么?比如周易,感觉中医好厉害,尤其看中医,慈

  易医同源,不知4505易不可为太医、可以读易经、黄帝内经.也推荐学四柱命理学。或0430者六爻预测学!对中医断病有帮助!!

说书的人刹板一一且听下回分解是什么生肖

  猴、下一年是猴年。

正阳门如果按照中国人的风水(或五行八卦学)来说,建在了什么位置上.

  子山午向午门正卦为正阳门、,

找一本小说,有关五行的,但男主好像不是五行之体,只有一个女主,女主出事了,男主头发白了,去了一个学

  王爷我要征服你     作者: 穆千寻     简介:     她白悦惜是倒霉还是命中注定竟会遇到这个男人。令她头痛的男人正在这男人渐渐对她产生好感时!却半路又杀出程咬金只是可惜狗血的情节:冒出两个情敌。是好还是坏!只有她自己知道大概内容:搞什么呀!

在五行学说中,不属于肾病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A面见黑色 B易骨折 C耳聋 D流涎 E易恐

  应该不是第二个吧?

请问,五行拳怎么学

  五行拳有“三顶!三扣,三圆!三敏、三抱!三垂,三曲!三挺”八原则,也称形意拳的“二十四法” ,   三顶:头上顶、有冲天之雄!手外顶。有推山之功,舌上顶,有吼狮2096吞象之容。   三扣:肩扣!则气力到肘。膝胯扣则全身气凑!手足指掌扣,则周身力厚,   三圆:脊背圆!其力摧身!前胸圆,则两肘力全!虎口圆,则勇猛外宣、   三毒:心毒如怒狸攫鼠。眼毒8300如观兔之饥鹰,手毒如扑羊之饿虎!   三抱:丹田抱气。气不外散。胆量抱身!临事不怯、两肘抱肋,出入不乱!(另一说为三敏即:心敏!眼敏手敏是也,)   三垂:气垂则气降丹田,肩垂则肩能摧肘。肘垂则肘能摧手。   三曲:两肱宜曲。曲则力富!两股宜曲!曲则力凑、手腕宜曲!曲则力厚,   三挺:颈挺则精气实顶!腰挺则力达四肢,膝挺则有弹力?!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