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周公吐哺同源成语

  周公吐哺 zhōu gōng tǔ bǔ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法:   解释: 《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后用为在位者礼贤下士之典实!   出处:   例子:   谒后语:   谜语:   成语故事: 周公吐7447哺   】周公旦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他辅助周武王消灭了商纣!周武王死后,周成王还是个婴儿、他又辅佐成王管理天下。   周朝把鲁地封给周公!周公派自己的儿子伯禽前去管理,临行时!周公告诫伯禽说:“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父、对于天下来说我的地位也算很高了。3187可是我常常要中断洗澡?多次5919吐出口中的饭!赶快出来迎接来访的客人,就是这样还害怕让天下人寒心。希望你到了鲁国!不要以自己的地位骄人。”   “周公吐哺”形容礼贤下士!   (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   [原文]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於天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周公吐哺指的是什么动物

  周2353公礼贤下士,求才心切、进食时多次吐出食物停下来不吃!急于迎客。后遂以”周公9615吐哺”等指在位者礼贤下士之典实,同源典故还有一饭三吐!三哺、三握发。吐哺周公等!   7748和动物有关吗?难道是牛!反刍。。,、,、。

周公吐哺类似成语

  周公吐哺_成语解释   【拼音】:zhōu gōng tǔ bǔ   【释义】:后用为在位者礼贤下士之典实。   【出处】:《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於天亦不贱矣,然2854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挥沐吐餐】:指礼贤下士、   【吐哺辍洗】:后世以之为礼贤下士之典实,   【握发吐哺】:比喻为国家礼贤下士,殷切求才。   【握发吐餐】:握发:握着头发,吐:吐出,为了礼贤下士而停止洗头和吃饭、指为国而礼贤下士!   【握发吐飧】:比喻为国家礼贤下士、殷切求才!同“握发吐哺”、   【握沐0229吐餐】:沐:洗头发?吐:吐出、为了礼贤下士而停5249止洗头和吃饭!指为国而礼贤下士、求贤若渴、   【知人下士】2006:知:识别!下士:屈己尊人。能识别人才并礼贤下士。。

岂:可以形容什么生肖?

  感觉“虎”山都是自己的。应该就是山中之王了。

形容招财的成语

  生财有道,   招财进宝   发财致富、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谁说的?还有周公指的又是谁?

  短歌行   魏晋 ·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3622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8807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周公是周朝建立者周武王的弟弟,武王去世后周公辅佐自己的侄子(武王的儿子),威望很高、,

短歌行中 周公吐哺 用了什么典故?用典的意旨是什么

  用了“周公吐哺”的典故.   意旨:表示自己像周公一样殷情地接待人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意思是:我愿如周公一般礼贤下士,愿天下的英杰真心归顺于我!   “周公吐哺”的典故出于《韩诗外传》,据说周公自言:“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周公为了接待天下之士,有时洗一次头,吃一顿饭,都曾中断数次,这种传说当然是太夸张了.不过这个典故用在这里却是突出地表现了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

怎么形容面相

  天庭饱满!剑眉星目、有王2427八之气…。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周公是什么意思

  周公生平   周公姬旦(?~公元前1105) 姓姬名旦、周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为周周公吐3260哺,天下归心.公?在周文王时!他就很孝顺!仁爱。辅佐武王伐纣?封于鲁、周公没有到封国去而是留在王朝,辅佐武王。为周安定社会!建立制度,武王崩,又佐成王摄政、新建立的周王朝面临着严重的困难!商朝旧贵族们准备复辟,而周公辅政。又有违于王位世袭制中父死子继的原则。引起周室集团内部的矛盾、结果残余势力即与周室内部的反叛势力勾结起来,他们的代表是纣王子武庚与「三监」管叔!蔡叔等人!结果周公东征平定三叔之乱、灭五十国,奠定东南。归而制礼作乐。周公惟恐失去天下贤人!洗一次头时!曾多回握着尚未梳理的头发;吃一顿饭时。亦数次吐出口中食物,迫不及待的去接待贤士、这就是成语「握发吐哺」典故!周8927公无唯不至地关怀年幼的成王!有一次!成王病得厉害、周公很焦急。就剪了自己的指甲沉到大河里,对河神祈祷说:「今成王还不懂事、有什么错都是我的,如果要死!就让我死把。」成王果然病好了、周公摄5775政七年后?成王已经长大成人,于是周公归政于成王,自己回到大臣的位子、 后来,有人在成王面前进谗言!周公害怕了,就逃到0448楚地躲避。不久。成王翻阅库府中收藏的文书!发现在自己生病时周公的祷辞、为7507周公忠心为国的品质感动得留下眼泪!立即派人将周公迎回来,周公回周以后、仍忠心为王朝操劳。周公辅佐武王、成王,为周王朝的建立和巩固作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他在受成王冤屈以后!仍忠心耿耿。为周王朝的发展呕心沥血,直至逝世。终天下大治!,周公临终时要求把他葬在成周。以明不离开成王的意思。成王心怀谦让、把他葬在毕邑!在文王墓的旁边。以是对周公的无比尊重。 周公为后世为政者的典范,孔子的儒家学派、把他的人格典范作为最高典范!最高7411政治理想是周初的仁政?孔子终生倡导的是周公的礼乐制度。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的《短歌行》咏叹着求贤若渴之心、告诉我们只有礼待贤才、才能使天下人才心向往之。刘邦打败项羽后!大宴群臣,他说:“(张良。萧何,韩信)此三人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1837取天下也,”   从古至今、人才都是决定民族兴亡,国家发展的重要资源。尤其是当今世界。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先导的竞争正4171变得越来越激烈?这种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资源的竞争!谁能把人才优势转化为知识优势!科技优势、产业优势。谁就能够赢得竞争的主动权!、

周公吐哺文言文及翻译:这个成语有着怎样的历史典故事

  1引婴投江:有过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此任物,亦必悖矣.【译文】有个从江边上走过的人,看见一个人正在拉着个婴儿想把他投到江里去,婴儿啼哭起来.旁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说:“这孩子的父亲很会游泳.”孩子的父亲尽管很会游泳,那孩子难道就一定也很会游泳吗?用这种方法处理事情,也必然是荒谬的.楚国人治理国家,就有点象这种情况.【哲理】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一是本领的获得要靠自己,而不能靠先天的遗传.二是处理事情要从实际出发,对象不同,处理的方法也要有所不同.![原文] 2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出自《吕氏春秋.察今》)[译文]有个楚国人乘船过江时,剑从船上掉进水里,他就在船帮上刻下一个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等船靠岸,他就从刻记号的地方跳进水里去找剑.船已走了很远,而剑却没走,这样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哲理】情况发生了变化,解决问题的途径应灵活有变 3 【一窍不通】《吕氏春秋·过理》:“杀比干而视其心,不适也.孔子闻之曰:‘其窍通,则比干不死矣.’”高诱注:“纣性不仁,心不通,安於为恶,杀比干,故孔子言其一窍通则比干不见杀也.”后以“一窍不通”喻一点也不懂. 4 【三豕涉河】《吕氏春秋·察传》:“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作“三豕渡河”.后多以喻文字的讹误. 5 【瞻蒲劝■】看见菖蒲初生,便督促农民及时耕种.语本《吕氏春秋·士容论》:“冬至后五旬七日,菖始生.菖者百草之先生者也,於是始耕.” 6 【盗锺掩耳】《吕氏春秋·自知》:“有得锺者,欲负而走,则锺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锺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揜(掩)其耳.”后以“盗锺掩耳”比喻自己欺骗自己.7 【箕山之节】《吕氏春秋·求人》:“昔尧朝许由於沛泽之中,曰:‘……请属天下於夫子.’许由辞曰:‘为天下之不治与?而既已治矣.自为与?啁噍巢於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於河,不过满腹.归已君乎!恶用天下?’遂之箕山之下,颍水之阳,耕而食,终身无经天!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