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二月二理发的风俗的由来?

  二月二"龙抬头-------"剪龙头"去民谚曰:“二月二,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前后是六十四节气之一的惊蛰、据说经过冬眼的龙,到了这一天!就被隆隆的春雷惊醒、便抬头而起,所以古人称农历二月初二为春龙节。又叫龙头节或青龙节,故这一天人们便到江河水畔祭龙神。《中华全国风俗志·寿春岁时记》云:“二月初二日!焚香水畔。以祭龙神!”   人所共知、龙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信仰的图腾。所以我们自豪地宣称:炎黄子孙是龙的传人。千百年来。人们把龙视为带神秘色彩的吉祥物,“二月二”是龙抬头的日子。就自然而然地成为民间一个重要节日了,许多习俗也多与龙有关,实际上“二月二,龙抬头”此说和古代天文学有关!中国古代用二十八宿来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和判断季节。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座。角宿恰似龙的角、每到二月春风以后、黄昏时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故称“龙抬头”!   二月二春龙节由来已久!留下许多风俗,明人沈榜的《宛署杂记》中云:“二月引龙,熏百虫,……乡民用灰自门外委婉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用面摊煎饼!熏7884床炕令百虫不生、”《明宫史》载:“初二日……各家用黍面枣糕!以油煎之,或以面和稀、摊为煎饼!名曰熏虫!”清人富察郭崇在《燕京岁时记》中也说:6660“二月二日,……今人呼为龙抬头、是日食饼者谓之龙鳞!食面者谓之龙须面!闺中停止针线,恐伤龙目也!”其中一此习俗一直沿袭至今!80年代中叶!在豫北6686一带还保留着吃黍米的风俗,二月二早上,家家户户都4546要煎黍米糕,群众称之年糕!还流传着这样的歌谣:“二月二、煎年糕,细些火、慢点烧。别把老1605公公的胡须烧着了!”中午皆吃“老龙布蛋”,即玉米蜕皮俗称玉黍米加面条,   其实。人们关心“龙抬头”用各种形式进行纪念、根本原因是与农业生产有关系、正如这首民谣所云:“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因为二月正是农作物播种的季节!在科学不发达的时代。百姓们通过各种纪念活动,寄托了祈龙赐福!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强烈愿望!在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首打油诗:“二月二。龙抬头、天子耕地臣赶牛!正宫娘娘来送饭!当朝大臣把种丢,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丰登太平秋。”朝廷老子率满朝大臣都参加春耕生产。足见春耕不误农时之重要!     为什么二月二以前不可以理发,、   农历“二月二”是传统的“春龙节”,有“二月二龙抬头”之说,     民间一直有“理发去旧”的风俗.据说在这一天理发能够带来一年的好运!     正月不能理发的风俗影响很大,人们普遍是在腊月理一次发。   然后等到二月二“龙抬头”才会再进理发店。     我回答道:“一种迷信说法罢了!”   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个贫穷的理发匠很爱自己的舅舅、     然而到了正月、理发匠却为没有钱给舅舅买一件像样的礼品而发愁!     串亲的日子到了!理发匠灵机一动,挑着6776剃头挑子来到舅舅家。精心为舅舅剃头刮脸。     等到舅舅出现在酒席前时、亲朋6936们无不夸赞理发匠手艺高超,说舅舅看上去年轻精神了许多、     舅舅很高兴、说这是送给他最好的过年礼物!还约定每年正月给他来理发、8958看看手艺是否有新的长进。      多年后、舅舅去世了,每到正月!理发匠对着剃头挑子泪如雨下!他为不能再向舅舅尽孝而伤心……”     听到这儿。我突然明白了老板娘的意思:“你是说。故事原本讲的是正月剃头思舅舅,”     “没错”,老板娘说,“不知何时以讹传讹,‘思’变成了‘死’!一字之差。害苦了多少人呀!”...余下全文>>!

春节的由来和风俗

  春节,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节日、   一,春节的来历: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节日,是中华文明最集中的表现。自西汉以来!春节的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8944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4940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2006年5月20日、“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春节的来历有一种传说、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7081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1337“年”兽的伤害!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亲们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7661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0677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3656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客家人的传说)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5381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二、春节的习俗   1、腊月二十三 祭灶   我国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祭灶,是一项在我国2869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   2!腊月二十四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9727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3145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7933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3。腊月二十五 接玉皇   旧俗认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1046皇欢心、降福来年,   4。腊月二十七、二十八 洗浴   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谚语!腊月二十六洗浴为“洗福禄”、   5!腊月三十除夕 贴门神,贴春联。守岁!爆竹、吃年夜饭、给压岁钱!祭祖   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余下全文>>、

元宵节的由来

  在汉武帝时代,有一位大臣叫东方朔,精通天文地理、一天他到宫中的御花园赏梅、不料却看见一位宫女正要跳井自杀、东方朔连忙上前制止!并问明原委。原来这位宫女叫做「元宵」。家住长安西北、因为进宫後、每逢过节就倍思亲、但又无法出宫去探视亲人,因此愈想愈伤心,才会想要自杀!东5421方朔知道後,觉得元宵姑娘很可怜。就决定要帮她,并问清楚元宵的家在何处5472就告辞离去了。第二天!东方朔到了元宵的家中、将情形说了一遍。并告诉他们他的办法......!   几天後。长安城的人民知道东方朔先生在大街上为人们算命。因此纷纷前往。想要让东方朔为自己算算命!没想到,每个人算出来的结果都是正月十五都会遭到火焚身。老百姓听完很害怕。纷纷求东方朔救大家。东方朔说:「正月十五火焚身。就是指那天会有一位其粉色银驴的姑娘!奉只来烧长安城?但只要在正月十三那天,城里的白法老人们都到城西十里铺大道等候,天黑时、那姑娘就会来,只要跪地祈求、全城便可得救。」   果然在正月十三那天来了一位其粉色银驴的年轻女子(其实是元宵的妹妹乔装的),全城的白发老人都求道:「求仙姑不要烧城!」女子说:「我是奉旨烧城的!若玉帝看不见火!岂不怪罪於我!」「这样吧、你们去求你们的皇帝想办法吧。」说完便离去了,第二天,东方朔面见汉武帝!并将人民的心声上奏:「长安在劫、火烧帝厥,十五天火!焰红宵夜、」汉武帝听完也不知如何是好!便请2119东方朔想办法,东方朔说:「听说火神爱吃汤圆,就叫全城百姓做汤圆供奉。另外。还要京都臣民一起做灯。十五晚上挂满大街小巷。同时燃放烟花爆竹。到时候,满城的红光。火球横飞。这样玉帝就会以为那是长安大火、这样一定能瞒过他,」汉武帝听完大乐道:9869「先生计策果然是妙计?」东方朔接著说:「皇上圣明!但是皇宫中不宜如此!」武帝说:「这简单,只要那天晚上。让宫中的嫔妃及侍卫都到街上去。混在百姓当中。这样玉帝就不知道要烧谁了!」3688东方朔又说:「妙极!还有就是听说宫女元宵做的汤圆最好,十五的晚上让她提著大宫灯?把名字写在上头、在前面开道、臣奉汤圆在後。穿过大街小巷敬奉火神!」武帝:「这事就偏劳先生了。」。

少数民族的风俗有哪些

新疆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3017的风俗习惯!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的住宅。多成院落、一般大门忌朝西开、房屋呈方形。有较深的前廊,庭院多栽花卉、葡萄。果树!打扫得十分洁净!室内砌土炕。墙上挂壁毯、开壁龛,并饰以多种花卉图案?饮食方面!他们以面粉!大米为主食,喜喝奶茶,佐以面粉烤制的馕,饭0340菜种类很多。有抓饭,肉粥!拉面!汤面!薄皮包子。烤包子,油塔子、烤肉等。喜欢吃甜瓜!西瓜、葡萄、苹果,梨,杏,石榴等水果。主要吃牛,羊肉以及鸡。鸭。鱼肉、禁食猪肉,驴肉。食肉动物及凶禽猛兽!禁食一切动物的血! 维吾尔族的传统服装为!男女老少均戴四楞小花帽。男子普遍喜欢穿对襟“袷袢”(长袍)!内着绣有花纹的短衫!女子喜着连衣裙!外套黑色对襟背心。戴耳环!手锡,戒指。项鍊等装饰品!姑娘多3334梳小辫,现在城市居民一般穿时装, 维吾尔族人待人讲究礼貌。在遇到尊长或朋友时,习惯于把右手按在前胸中央!然后身体前倾!连声问好、家里来客都热情招待。维吾尔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的舞蹈轻巧,优美!以旋转快速和多变着称!反映了维吾尔族人乐观开朗的性格!维吾尔族以农业为主兼营牧业,有经商传统。同时传统手工业十分发达!而且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他们制作的地毯、刺绣!丝绸衣料。铜壶。小刀、民族乐器等!具有独特的民9849族风格, 哈萨克族 哈萨克族大部分从事畜牧业。在牧区。春、夏!秋三季住可以拆卸携带的圆形毡房。冬4194天住平顶土房,哈萨克族饮食很丰富。他们爱吃用牛?羊、山羊奶制成的奶皮子!酥油!乳酪。奶疙瘩!爱喝马奶、骆驼奶和酸奶!奶茶等!在牧区!牧民多食肉。夏1855季吃新鲜肉?8844冬季吃事先薰好的干羊肉!7992并喜欢吃马肠子,肉煮好后!把它削成片、混以面片、洋葱、大葱。胡椒、便成为哈萨克族最爱吃的“纳仁”,另外,哈萨克族人还吃用马油、小米、白糖混制的“杰尼提”。馕,3170“包尔沙克”?抓饭等食物! 在牧区!哈萨克男子冬天7442普遍穿羊皮!狐皮、狼皮大氅3264和用驼毛絮里的大衣、裤子多用牛皮缝制,名曰“夏里巴尔”、妇女喜欢穿红色和其他颜色的连衣裙。天冷时外罩对襟棉大衣,也穿羊羔皮,狐皮!狼皮大衣!姑娘们穿各种绣花衣服、在花帽上以猫头鹰羽毛作帽缨。3467阿勒泰地区的哈萨克族牧民,夏天戴白毡帽。妇女戴白布披中,天冷时戴绒头巾?伊犁地区的哈萨克族则戴圆形皮帽!哈萨克族牧民都穿长统皮靴。冬天穿用毡子缝制的长袜,外着皮靴。哈萨克族热情好客、招待来客要拿出家里最好的食物、并宰杀羊只,进餐时。主人先将带有羊头的一盘肉献9775在客人面前,客人将盘中的羊头拿起后,割下羊头右面颊上的一片肉自己吃下、再割羊耳给主人家年幼者。然后将羊头送还主人、 哈萨克族男女都娴善骑术!青年男子喜欢摔跤和刁羊!每逢7193节日和喜庆,牧民都要举行各种骑4235术表演和比赛!“姑娘追”是青年们最喜爱的娱乐专案、 回族 回族主要从事农业,部分经商,与汉族经济文化联络密切。酷爱养花,庭院中繁花似锦!屋内栽养盆花、讲究清洁卫生!饮食方面。肉食只限于牛。羊、驼。鸡,鸭,鹅,鱼、禁食猪。驴!骡、狗等肉。饮食有自己的特点,家庭饮食一般以拉条子!拌面。揪片子!蒸馍!烤饼和香豆子花捲为主!还有肉汤、羊肉泡馍、蒸肉。清汤牛肉面!凉粉等独具风格的食品、回族喜欢饮茶。主要喝砖茶、红茶,青茶和沱茶,招待客人时!一般还在茶里加上白砂糖和红枣、 服饰方面、散居在城镇的回族穿着基本上和汉族相同,在回族聚居区,一般中年以上的男子多戴小帽?穿白色衬衫、外套青色和棕色坎肩,青年妇女爱穿纯朴素青的6135黑色大襟衫袄!已婚妇女一般都要盘头、戴白色。青色布帽或头巾,未婚少女一般都梳辫子、不戴......馀下全文>>? 。。

中东国家有哪些风俗?

  阿联酋虽然是穆斯林国家。信仰伊斯兰教。但国家实行对外全方位开放、政策较开明、对外国人在衣食住行等方面没有9609太多的限制!超级市场可以买到猪肉及其制品、基本可满足居住在阿联酋各国人士的需求!值得注意的是:   1,当地每年一次的斋月期间!在日出后和日落前、不许在公共场所和大街上喝水,吸烟。   吃东西。当地 绝大多数的餐錧和饮品店在这个时期关门停业。   2,斋月期间:女士们要尽量注意穿长袖衣服和长裤!不要太暴露无遗,   3。除在寓所或饭店的客房内可以喝酒外。其它任何公共场所均不许喝酒、   4,在与当地人交住中、与先生谈话不能为主动问及其夫人的情况?与妇女交住只能简单问候   几句。不能 单独或长时间地与她们谈话。更不能5200因好奇盯住她们的服饰看,也不许给她们   拍照。   5!阿联酋国内节假日较多、还有长达一个月的斋月、虽然斋月期间上午半天工作、但实际上   办不了事, 因此,国内来阿访问或做生意!办展览要注意避开当地的节假日!具体的节   假日如下(以一九九三年公历排列为例):   1月1日:元旦 放假一天   1月30日:登霄节(穆罕默德巡/升天) 放假一天   2月22日至3月23日:斋月 半天工作   3月24日:开斋节 放假三至四天   5月31日:宰性节 放假五天   6月21日:回历新年 放假一天   8月6日:阿布扎比酋长(现阿国总统)登基庆典 放假一天   9月10日:先知诞辰 放假一天   12月2日:阿联酋国庆节 放假一天   每个星期五为当地休息日、

元宵节到底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3953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   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据说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惠帝刘盈死后,吕后篡权,吕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陈平等人在吕后死后。平除吕后势力。拥立刘恒为汉文帝!因为平息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后每年正6681月十五日之夜,汉文帝都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并把正月十五日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在正月十五。司马迁在“太初历”中就把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

元宵节是农历几月几号?

  3478正月十五,

元宵节是哪天?

  2016年的元宵节是:2月22日 ,农历是:正月十五。4500无论在哪一年!农历都是正月十五。阳历就不一定了。2015年的元宵节就是:3月5日?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9305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元宵节不是国家的法定节假日,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元宵节俗真正的动力是因为它处在新的时间点上,人们充分利用这一特殊的时间阶段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愿望,,

元宵节的礼仪

  节日礼仪:元宵节   农历的正月十五是元宵节!也叫花灯节!因其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又与春节相连!因此备受人1808们重视,   1. 观花灯   正月十五之夜、城镇街市上到处0453火树银花?彩灯耀眼、人们制造出各种各样精美的花灯和焰火。还有的用许多灯扎成灯树。悬挂着制作精美的各种谜语!供人们观赏和猜测!   2. 闹社火   闹社火就是人们纷纷涌上街头观赏扭秧歌,舞龙灯、耍狮子、踩高跷,跑旱船,击太平鼓等娱乐表演,这些活动增添了节日的欢乐气氛、已成为我国民间艺术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3. 吃元宵   元宵节家家吃元宵!吃饺子!吃年糕、祝福合家团圆!年年登高、   元宵节期间!除了观赏灯会,各地民间还盛行送花灯的习俗。福建省民俗学专家方炳桂说。人们通过送花灯来表达各种各样的美好祝愿,送花灯大有讲究、   方炳桂说、元宵节给新嫁女送灯的习俗在福建已逾千年!在福建方言中,灯与“丁”谐音。各地送的灯品式样不尽相同!但1982目的是一样的!为了“添丁”、   福州一带已嫁女未生育者,第一年娘家多于正月初十送一盏“观音送子灯”、是谓送“丁”,第二年则送“孩儿坐盆灯”、第三年如女儿已生男孩、娘家可送各式的灯!谓“添丁仔”,如未生育!则送“橘子灯”。在福州方言中、橘与“急”谐音!意为催9228促生育!   泉州等闽南各地给新嫁女送的是一对白莲花灯!给1585嫁后已生男者则送一红一白的灯、灯内点有蜡烛、花灯失火、通常视为喜事!叫作“出丁”!   方炳桂说。可送的花灯种类还有很多:走马灯。关刀灯!莲花灯,兔子灯!绵羊灯。钱鼓灯,应有尽有,莲花灯一般送给女孩!寓意接受花灯的女孩越长越漂亮!如果想要男孩对自己温顺体贴。女孩便送男孩一盏绵羊灯,希望孩4045子长大有武才!大人便给孩子送关刀灯,希望孩子有文才则送状元骑马灯等、!

有关元宵节的神话传说

  传说在3735很久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9337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打它们,有一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 6768  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4839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就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 7529  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3402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大家听了都点头称是、便分0899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1801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心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2     这一则传说与吃元宵的习俗有关:相传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他善良又风趣。有一天冬天!下了几天大雪、东方朔就到御花园去给武帝折梅花、刚进园门、就发现有个宫女泪流满面准备投井、东方朔慌忙上前搭救。并问明她要自杀的原因。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家里还有双亲及一个妹妹、自从她进宫以后。就再也无缘和家人见面、每年到了腊尽春来的时节、就比平常更0759加的思念家人。觉得不能在双亲跟前尽孝!不如一死了之。东方朔听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证!一定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   一天、东7939方朔出宫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不少人都争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个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签语。一时之间。长安里起了很大恐慌,人们纷纷求问解灾的办法!东方朔就说:“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她就是奉旨烧长安的使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可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说完!便扔下一张红帖。扬长而去!老百姓0885拿起红帖!赶紧送 到皇1194宫去禀报皇上?   汉武帝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户焰红宵夜”,他心中大惊!连忙请来了足智多谋的东方朔,东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好汤圆,万岁8016焚香上供、传令京都家家都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君。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进城观灯,杂在人群中消灾解难”、武帝听后。十分高兴。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日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常!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的高喊:“元宵!元宵!”! 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家里的亲人团聚了、   如此热闹了一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样全城挂灯放烟火?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这天叫1702做元宵节!、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