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侗族风俗是什么

  侗族的文化艺术丰富多彩!有“诗的家乡!歌的海洋”7935之美誉?侗族诗歌的韵律严谨、题材广泛,情调健康明朗,比喻生动活泼!其中抒情诗歌优美细腻。真挚热情!,叙事诗歌委婉曲折、含意深长。是侗族民间文学的一项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诗歌歌词多以人类起源!民族迁徙和习惯法为题材!具有史料价值!以《珠郎娘姆》!《莽岁》。《三郎五妹》。《蝉之歌》 等流传最广,音乐曲调既多又美!一领众和,多声合唱的“大歌”声音宏亮,气势磅礴,节奏自由。琵琶歌。因以琵琶或加“格以琴”(侗语称ki212、俗称牛腿琴)伴奏而得名、曲调欢快流畅、为侗族所特有、民间的故事传说,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情节曲折、引人入胜!表现手法富于浪漫性!体现了侗族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追求光明!战胜邪恶的善良愿望、侗戏是由原有的叙事说唱发展起来的。始于19世纪初!相传是黎平侗族吴文彩(约1798~1845)所创!台步简单、动作纯朴。曲调唱腔多样、演唱时。用胡琴!“格以琴”伴奏,击锣钹鼓闹场,着侗装。不画脸谱。富有浓厚的4233民族色彩!侗族民间舞蹈。有“哆耶”!芦1390笙舞和舞龙!舞狮等!“哆耶”是群众性的集体歌舞。或男或女,彼此互相牵手搭肩、围成圆圈,边走边唱、芦笙舞是由舞者吹奏芦笙边吹边舞的集体舞蹈!乐器除上述者外。还有侗笛!唢呐等!手工艺品有挑花、刺绣!彩绘,雕刻。剪纸,刻纸!藤编、竹编、刺绣恭侗族妇女擅长的工艺。她们有服饰上刺绣各种图案花纹,人物、禽兽。花卉、草虫。形象生动、色彩绚丽而调和?银饰有颈圈。项链!手镯、耳环,戒指。银簪!银花!纺织5829品有侗锦!侗帕。侗布,先用靛染、后涂蛋白的“蛋布”,颜色鲜亮!为侗族固有衣料!   鼓楼,风雨桥是侗家建筑的典型代表、侗族擅长石木建筑,鼓楼、风雨桥是其建筑艺术的结晶。鼓楼为木质结构!以榫头穿合,不用铁钉!有三。五层以至十五层。呈4面或6面87837面倒水?高4~5丈。飞阁重檐。形如宝塔、巍峨壮观。是族姓或村寨标志、也是2424公众集会的议事场所。风雨桥是石墩木桥!长廊桥道!桥亭重1747瓴联阁,雄伟壮丽。以三江县的程阳桥7588最负盛名!已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文物单位!   历史由来   侗族来源于秦汉时期的“骆越”(“9704百越”中的一支)、古代侗族先民原来居住在广西梧州一带、后来一部份向东移动到贵州!湖南一带!另一部份移至广西定居下来。12-13世纪、江南一些汉族人因乱战而迁到侗族地区?14世纪。从江西迁移来大批的汉族农民、14世纪末。又在侗族地区屯军!军人多为江西籍的汉族人。以上这些移民和屯军!以后有大部份融合到侗族中,   语言文字   侗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分南北两方言区、但差异不大、现在多数人能说汉语!有的地方完全说汉语。侗族原来没有自己的文字。1958年设计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方案、但没推行起来,现在基本通用汉语   侗族(二)   宗教文化   信仰多神。崇拜祖先。特别崇拜女性祖先“萨母”。各寨都建有“萨母祠”或神坛供奉她。有的地方受汉族影响、还信汉族的一些神。相信灵魂不死。佛教也有流传、有庵堂寺庙、但信奉的人不多!基督教。天主教也曾传入。但信奉者也不多、   侗族文化艺术丰富多彩、有“6930诗的家乡,歌的海洋5219”之称?侗族大歌。哆耶舞!芦笛舞!侗戏、斗牛会是传统的文化娱乐活动。   习俗及社会   一般实行一夫一妻制。婚前有行歌坐月、婚后有“不落夫家”的习俗,男女青年交往自由。女青年以来的访的男青年多为荣,男青年去时,每人都手提一个灯笼。晚上谁家的灯笼挂的多,说明谁家的女儿出众。其父母也很得意、过节时,男女青年唱对歌表示爱情!   男人穿对襟或右衽无劣谔衣。......7296余下全文>>!

侗族的重要节日

  侗族的节日以春节、祭牛神(农历四月初八或六月初六),吃新节(农历七月间)较为普遍。有些地区还有在十月或十一月过侗年。由于民族之间的交往,侗族还有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节,其中侗族的年节被称为行年,吃社饭(二7426月春社之日)侗族有吃社饭之俗!但不搞什么活动,将田园、溪边。山坡上的鲜嫩社蒿(香蒿。青蒿)采撷回家,洗净剁碎、揉尽苦水!焙干、与野蒜(胡葱)!地米菜。腊豆干!腊肉干等辅料掺合糯米(可掺部分粘米,但需先将粘米煮成半熟后掺入糯米)蒸或焖制而成!吃起来别有风味。其功能是防疫去瘟。促进健康!!

侗族的节日是什么,侗族的节日有哪些

  侗族的主要节日包括:春节。祭牛神(农历四月初八或六月初六)!吃新节(农历七月间)、有些地区有在十月或十一月过侗年!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其中侗族的年节被称为行年!吃社饭(二月春社之日)、     侗族:(侗语作 Gaeml)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居住区主要在贵州,湖南和广西的交界处。湖北恩施也有部分的侗族,侗族人口总数为296万人(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2010年第6次人口普查!侗族人口2221为287万人、十年人口减少近10万人、侗族的名称来自“溪洞”、这是当6752地人传统的行政单位、今天当地还有许多地名叫“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这些地方居民统称为侗族!,

侗族风俗习惯

  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省的黎平!从江!榕江,天柱。锦屏。湖南的新晃、靖县。通道和广西的三江,龙胜等县!来源于秦汉时期的“骆越”!信仰多神、崇拜自然物、 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林木!以生产鱼粳稻为主、善用7415稻田养鱼、林业以产杉木著称。侗族有自已的语言!多通汉语、原无文字,1958年设计了以拉丁字母形式的拼音文字!有自已的民间戏曲——侗戏,侗族的箫与笛是中国传统的乐器之一、侗族还以建筑艺术见长、每个寨子都有造型别致的木楼?这种不用一钉一铆的木结构建筑吸收了中国古代亭台。楼阁建筑的部分精髓, 习俗 侗族家里来了贵客,通常要拿出最好的苦酒和腌制多年的酸鱼,酸肉及各种酸菜进行款待、因而有“苦酒酸茶”待贵客之说!侗族3600民间用鸡、鸭待客时、首先主人要把鸡头、鸭头或鸡爪!鸭蹼敬给客人,客人应双手接过、或转敬给席上的长者?9118以表示主客之间互相尊重,以诚相待。 到侗族家里做客,食用腌鱼时。主人将一堆酸鱼块放入客人碗中、但客人最好不要吃光。留1,2块!以表示“有吃有余”、 生诞婚丧之日、都要进行不同规模的宴客活动! 在广西三江地区的侗族民间,婚后妇女1460头胎儿女诞生。都有以“三朝酒”祝贺之习。“三朝”指三天、即在小孩生卜后十天内!选其中二个单数日子、如:五、七,九(有的地方生男选单日!生女选双日)。进行祝贺、孩子周岁时。还要喝对周茶(有的吃周岁酒)! 食俗 大部分地区日食三餐!也有部分地方有日食四餐之习!即两茶两饭!两茶是指侗族民间特有的油茶,油茶是用茶叶、花、炒花生(或酥黄豆)、糯米饭,加肉或猪下水!盐、葱花0837等为原料(有的地方还加菠菜竹蒿)。制成的汤状稀食!既能解渴!又能充饥。故常称“吃油茶”! 日常蔬菜十分丰富。除鲜食南瓜,苦瓜!韭菜外、大部分腌成酸菜?如:酸黄瓜!酸罗卜,酸刀豆!酸蕨菜等。侗族日常菜肴以酸味为主。不仅有酸汤、还有用酸汤做成的各种酸菜!酸肉!酸鱼。酸鸡!酸鸭等!相传腌酸菜始于宋代。制作酸菜有坛制和筒制两种、坛制是指将淘米水装入坛内,置于火塘边加温!使其发酵,制成酸汤、然后用酸汤煮鱼虾?蔬菜。做为日常最常见的菜肴。 民间经常食用的虾酱也多以坛制作。腌鱼,腌猪排!牛排及腌鸡鸭则以筒制为主。筒有木桶和楠竹筒两种、制作腌鱼以入冬最佳,腌渍时间越长、其味越醇,鱼虾除大量酸食外。亦常鲜食、 侗族成年男子!9213普遍喜爱饮酒,所饮酒类8752大都是自家酿制的米酒,度数不高,淡而醇香。 节庆 侗族传统节日各地日期不、

水族有哪些节日?它有什么特点以及风俗?

水族,中2308国少数民族之一。现有345993人、主要聚居在贵州省黔南布依苗族自治州的三都水族自治县和荔波、都匀!独山以及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凯里!黎平,榕江!从江等县。少数散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部。主要从事农业。善种水稻和糯稻? 水族的居住地位于云贵高原东南部的苗岭山脉以南,都柳江和龙江上游、森林密布、山水如画、适于农林业的发展,是贵州高原的鱼米花果之乡、1829水族在民歌中?常以“像凤凰羽毛一样美丽”来形容自己的家乡, 水族从事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九阡酒”是水族传统佳酿、 水族有自己的历法、水历与夏历基本一致!但以夏历八月为岁末!九月为岁首。 水族婚俗留有较浓的传统色彩、讲究明媒正娶。婚前,男女青年可以利用节日及赶集时的对歌活动交游相恋,即使自由恋爱定的情,也得明媒正娶,否则不合礼俗,要受歧视。青年男女相爱后,先讬人告诉双方家长!若家长表示愿意、男方才请媒人5931去女方家送礼定亲,并择定吉日!派人抬着猪仔去女家“吃小酒”,正式迎亲时!再抬大猪到女家“吃大酒”,酒宴上要唱敬酒歌、女主8954人每唱一首歌?客人就得干一杯酒,以喝醉来表现主人的盛情!接亲与送亲,男女双方的家人不参加。除少数地方由新娘的兄弟背新娘送至夫家外!多数是盛装9946的新娘打一把故意撕开一条缝的红伞步行在前。接亲的伴郎、伴娘及抬着嫁妆的长队紧随其后。一般是于中午出孃家门,傍晚六七点钟进夫家门、吉时不到4973不得进门。新郎家的亲人在新娘进门前外出回避,新娘进屋后才能回家、新婚之夜!伴娘与新娘同宿。第二天新娘即回门去孃家住!婚期之后,新郎再去请新娘回来,开始夫妻生活!有些新娘第一次回门就长达一两个月时间。谓之“坐家”!实际上是“不落夫家”婚俗的残存馀音、新娘出嫁的路上、最忌讳打雷变天!因此婚期在秋冬举行、 水族姑娘出嫁后要完成的第一件事是挑水、 ,

各个地区的民风民俗,服饰,饮食,民居,节日风俗等民族文化。谢谢啦!

  维吾尔族维吾尔族的住宅!多成院落!一般大门忌朝西开,房屋呈方形、有较深的前廊,庭院多栽花卉、葡萄,果树。打扫得十分洁净。室内砌土炕,墙上挂壁毯。开壁龛。并饰以多种花卉图案,饮食方面。他们以面粉,大米为主食!喜喝奶茶,佐以面粉烤制的馕!饭菜种类很多、有抓饭,肉粥、拉面!汤面!薄皮包子、烤包子。油塔子!烤肉等。喜欢吃甜瓜、西瓜。葡萄。苹果。梨!杏。石榴等水果,主要吃牛、羊肉以及鸡!鸭!鱼肉、禁食猪肉。驴肉,食肉动物及凶禽猛兽!禁食一切动物的血。 维吾尔族的传统7922服装为!男女老少均戴四楞小花帽,男子普遍喜欢穿对襟“袷袢”(长袍)、内着绣有花纹的短衫,4699女子喜着连衣裙!外套黑色对襟背心。戴耳环。手锡!戒指!1993项链等装饰品、姑娘多梳小辫!现在城市居民一般穿时装! 维吾尔族人待人讲究礼貌!在遇到尊长或朋友时!习惯于把右手按在前胸中央、然后身体前倾、连声问好!家里来客都热情招待!维吾尔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的舞蹈轻巧,优美,以旋转快速和多变著称。反映了维吾尔族人乐观开朗的性格,维吾尔族以农业为主兼营牧业!有经商传统。同时传统手工业十分发达,而且具8611有较高的艺术水平!他们制作的地毯,刺绣!丝绸衣料!铜壶。小刀,民族乐器等、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维吾尔族信奉伊斯兰教。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古尔邦节。诺鲁孜节等!维吾尔族十分重视传统节日!尤其以过“古尔邦”9941节最为隆重!届时家家户户都要宰羊。煮肉。赶制各种糕点等,屠宰的牲畜不能出卖!除将羊皮、羊肠送交清真寺和宗教职业者外。剩余的用作自食和招待客人!过肉孜节时,成年的教徒要封斋1个月、封斋期间。只在日出前和日落后进餐!白天绝对禁止任何饮食。肉孜节意译为“开斋节”,按伊斯兰教教规、节前一个月开始封斋!即在日出后和日落前不准饮食。期满30天开斋!恢复白天吃喝的习惯。开斋节前!各家习惯炸馓子!油香,烤制各种点心,9719准备节日食品,节日期间人人都穿新衣服。戴新帽。相互拜节祝贺、 节日期间杀羊或骆驼、到清真寺去作聚礼、唱歌跳舞,并举行赛马,刁羊和摔跤等活动维吾尔族传统服装极富特色:9821男子穿“袷袢”长袍!右衽斜领,无纽扣!5579用长方丝巾或布巾扎束腰间,农村妇女多在宽袖连衣裙外面套对4411襟背心!城市妇女现在已多穿西装上衣和裙子。维吾9021尔族男女都喜欢穿皮鞋和皮靴、皮靴外加胶质套鞋、男女老少都戴四楞小花帽。维吾尔族花帽有3881用黑白两色或彩色丝线绣成的民族风格图案,!

农历三月三是什么节日有哪些风俗禁忌

  三月三!汉族及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时在农历三月初三。 古称上巳节!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汉族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

要全国56个民族节日的风俗和习惯(每个族一个就行了)

  蒙古族介绍   现有人口4806849 人?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中国的东北,西北地区。蒙6100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被誉为“草原骄子”!蒙古族始源于古代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3440)东岸一带?“蒙兀”是“蒙古”一词最早的汉文译名!始见唐代、“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诸部落中的一个部落的名称。1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蒙古”也就由原来的部落名称变成为民族名称了!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学。蒙古族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     景颇族介绍   主要分布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潞西,陇川! 盈江,瑞丽。梁河五县,少部分散居于其他州县?景颇族的来源与青藏高原上古代氐羌人有关先后出现了"峨昌"!"遮些 "、等名称、新中国成立后,经民族识别3135确认为景颇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过去没有自己的文字、2 0 世纪末叶创制了以拉丁字 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     白族介绍   有人口1594827 人!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部以洱海为中心的大理白族自治州。少部分散居在四川。贵州、湖南等地,由于白族风俗尚白、历史上曾有"白人"。"白王"。"白史"之称,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定名为白族,白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白语支!大多数白族通晓汉语?5759并作为与其他民族的交际工具?白族是个古老的民族!有着自己光辉灿烂的科学文化、在天文、历法,气象,医学。文学等9607领域都有许多发明创造和优秀作品!     保安族介绍   有人口12212 人、主要聚居在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保安”是保安族的自称、历史上曾被称作“回回”,“保安回”等。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保安族!保安族有本民族6813的语言,无文字!保安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大多数人通晓汉语!保安族信仰伊斯兰教。在家庭生活习俗及社会等方面与当地回!东乡等民族大体相同。保安族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兼营牧业和手工业!很早就会冶铁的保安族。有着高超的制刀技艺、他们制作的腰刀,锋利耐用。精致美观!在当地各族群众中享有盛名。被称作“保安刀”!      藏族介绍   有人口4593330 人?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临近省、藏族是汉语的称谓。西藏在藏语中称为"博"、生活在这里的藏族自称"博巴",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西藏?美丽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现有130 多万人口中。藏族占9 5 %,藏族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据史书记载:早在秦汉以前,藏族先民就聚居1734在雅鲁藏布江中游两岸?以青稞等制作的糌粑和酥油是农牧民的主要食品。藏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     达斡尔族介绍   在中国东北富饶美丽的嫩江两岸。生活着一个以农业为主兼事畜牧业和渔猎业的民族--达斡尔族!达斡尔族有121357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莫力达瓦斡尔族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和新疆塔城等地!达斡尔族有自己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由于达斡尔族长期和当地各族人民共同生活劳动。大部分人兼通汉,蒙古,维吾尔!哈萨克!鄂温克语,"达斡尔"是达斡尔族自称。"达斡尔"之名最早见于元末明初。根据有关文献记载、传说以及达斡尔族的语言。地理分布、生活习俗等方面的研究。达斡尔族与古代契丹族有渊源关系、     朝鲜族介绍   有1920597人,主要分布在吉林和黑龙江,辽宁省。其余散居于内蒙古......余下全文>>、

苗族有什么风俗礼仪?

  主要聚居于贵州省东南部,广西大苗山。海南岛及贵州。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省区的交界地带!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这就是从黄河流域直到长江中游以南被称为"南蛮"的氏族和部落、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苗语分三大方言:湘西,黔东和川黔滇。1956年后。设计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由于苗族与汉族长期交往、有很大一部分苗族兼通汉语并用汉文,   苗族地区以农业为主!以狩猎为辅!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剪纸、手饰6320制作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驰名中外!其中。苗族的蜡染工艺已有千年历史!   苗族服饰多达一百三十多种,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服饰相媲美。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情歌!酒歌享有盛名!芦笙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乐器,   习俗   苗族十分注重礼仪!客人来访、必杀鸡宰鸭9812盛情款待,若是远道来的贵客,苗族人习惯先请客人饮牛角酒,吃鸡时。鸡头要敬给客人中的长者!鸡腿要赐给年纪最小的客人。有的地方还有分鸡心的习俗,即由家里年纪最大的主人用筷子把鸡心或鸭心拈给客人?但客人不能自己吃掉!必须把鸡心平分给在座的老人!如客人酒量小!不喜欢吃肥肉!可以说明情况、主人不勉强、但不吃饱喝足、则被视为看不起主人,   婚俗   在青年男女婚恋过程中也必不可少的食品是糯米饭?湖南城步的苗族把画有鸳鸯的糯米粑做为信物互相馈赠!举行婚礼时。新娘新郎要喝交杯酒。主婚人还要请新郎、新娘吃画有龙凤和奉娃娃图案的糯米粑、   食俗   大部分地区的苗族一日三餐,均以大米为主食,多先把稻谷晒干倒入碓中舂去米糠!现舂现吃,每次舂3—5斤!现在不少地方已用电力。水力碾米了,   油炸食品以油炸粑粑最为常见。油炸粑粑是先把粘米和少量的黄豆浸泡后!打成浆状,再把打好的稠浆舀入铁皮制成的模具内放入滚油中炸。呈金黄色即可,如再加一些鲜肉和酸菜做馅、味道更为鲜美。   肉食多来自家畜!家禽饲养!四川!云南等地的苗族喜吃狗肉!有“苗族的狗!彝族的酒”之说。狗肉性热,有暖腹健胃!强食滋补的作用?苗家的食用油除动物油外。多是茶油和菜油!以辣椒为主要调味品、有的地区甚至有“无辣不成菜”之说!   苗族的菜肴种类繁多!常见的蔬菜有豆类、瓜类和青菜!萝卜!大部分苗族都善作豆制品。住在高寒山区的苗族!喜欢用白水将蔬菜煮成淡菜吃。四川的,

侗族和布朗族的生活习俗、饮食文化

  侗族的饮食文化自成一体、大致可用“杂”(膳食结构),“酸”(口味嗜好),“欢”(筵宴氛围)三个字来概括、在其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中包含了许多神奇的内容!侗族多数住居在山谷坝子上,以种植水稻、特别是糯稻为主、嗜食糯食是侗家5680人的显明特征!侗族历来自称“糯米人”! 侗族建房!糯米饭和糯米粑是少不了的。   侗3239族饮食习俗四大奇:   一奇:杂异的食源   二奇:无菜不酸   三奇:欢腾的宴席   四奇:谢厨师   侗族的饮食禁忌主要是:不可坐在门坎上吃饭、忌讳看别人吃东西,正月初一不生火,祭祀期间不许外人入寨,丧期孝子忌荤吃素。但鱼虾不限等   各地侗族大多要过春节、时间也是正月初一,有些地方在10月底或11月初择日过侗年、4月8日或6月6日为祭牛节!节日时不准使用牛。此外、还有抢花炮的花炮节、吃新米的吃新节,停止生4475产活动、以及各姓氏自己过的姓氏节及赶歌会。姑娘节、斗牛节。花炮节等!侗族一年一度的花炮节,各地举行的日期不同,     布朗族   厚南节是布朗族盛大的年节,每逢农历三月清明节后7日!即阳历4月13日—15日举行! 节日里!主要活动是相互泼水。其仪式完全按照布朗族古朴的传统方式——迎接太阳的习俗举行。所以!人们称之为迎接太阳的节日   布朗族以大米为主食!辅以玉米、荞麦。豆类。薯类、小红米等副食品,喜吃糯食、纳布朗族食物的烹制方法有煮,炒、烧。烤,腌!生食,舂食等几种。除了嚼茶,布朗人还有嚼烟的嗜好、布朗人爱吃生食和酸食   煮类食品以清煮为主    炒类食品多用在肉食上   烘烤类食品主要有烤肉、烤鱼   油炸类食品有油炸鸡蛋糕和油炸花蜘蛛等   干菜类常采集柳蒿晒干储存    生食类有各种生肉食品和生牛血!   以前布朗族使用的食具是圆形桌和圆形矮凳?用竹篾编制而成。、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