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补充诗句周公吐哺,什么三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4095曹操《短歌行》!

周公吐哺有什么寓意 周公吐哺周公是谁

  周公是周文王的兄弟周成王的叔父,姓姬名旦(没错,叫姬旦)。史称周公旦!成王年幼周公辅政,一次周公在用餐吃东西的时候大臣有事情报告按道理应该等周公吃完东西再去见大臣的可是周公东西吃一半就吐出来跑去问大臣了解情况!这就引申出一个故事和成语: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主要形容一些公正廉洁的人。

和周公吐哺相似的成语

  同源典故   一饭三吐 三哺 三握发 吐哺周公 吐哺握发 吐捉 吐握 周公下士 周公吐哺 周公发 哺应为吐 握周公发 发一握 发握三   周公吐哺!成语!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典出《史记》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周公礼贤下士、求才心切,进食时多次吐出食物停下来不吃,急于迎客!后遂以”周公吐哺”等指在位者礼贤下士之典实,!

梦见鬼 周公解梦

  所有鬼魂的梦不能轻易断之 不能用现代的思维去理解   弗洛伊德德梦学说是潜意识的 压抑的欲望 替代物(形象)的满足 隐喻   而神灵 鬼魂的梦却是直接的 有特殊的意义   一方面 梦见鬼 大多是自己宿世的怨亲债主前来索偿 并会对自己一生的运势 命运产生影响 以迷信处理 置之不理不妥   另一方面 梦见去世的亲人 大多是亲人在于恶道 有求于自己 希望宿世骨肉帮助超度   本人如果不信佛 怕是不信 难以理解的   如果确有此心 愿信的话   建议你 看《地藏菩萨本愿经》 看后你自然会明白怎么回事的   如按《地藏菩萨本愿经》的内容做的话 此梦将永不出现   对你本人也会有极大益处   念:那摩(南无)地藏王菩萨   《地藏菩萨本愿经》:若未来世有诸人等,衣食不足。求者乖愿、或多病疾。或多凶衰!家宅不安。眷属分散,或诸横事!多来忤身。睡梦之间,多有惊怖!如是人等!闻地藏名。见地藏形。至心恭敬,念满万遍!是诸不如意事!渐渐消灭,即得安乐,衣食丰溢,乃至睡梦中悉皆安乐、   《地藏菩萨本愿经》:是人更能三七日中、一心瞻礼地藏形象,念其名字,满于万遍、当得菩萨现无边身。具告是人眷属生界?或于梦中。菩萨现大神力!亲领是人,于诸世界、见诸眷属、更能每日念菩萨名千遍?至于千日!是人当得菩萨遣所在土地鬼神。终身卫护、现世衣食丰益,无诸疾苦,乃至横事6313不入其门、何况及身,是人毕竟得菩萨摩顶授记!   《地藏菩萨本愿经》:复次普广!若未来世中、阎浮提内、刹利、婆罗门。长者,居士!一切人等。及异姓种族,有新产者!或男或女,七日之中。2723早与读诵此不思议经典!更为念菩萨名,可满万遍,是新生子,或男或女!宿有殃报。便得解脱。安乐易养、寿命增长!若是承福生者。转增安乐、及与寿命,   《地藏菩萨本愿经》:若未来世众生等!或梦或寐、见诸鬼神乃及诸形,或悲或啼!或愁或叹、或恐或怖、此皆是一生十生百生千生过去父母!男女姊妹、夫妻眷属。在于恶趣!未得出离!无处希望福力救拔,当告宿世骨肉。使作方便!愿离恶道,汝以神力,遣是眷属,令对诸佛3266菩萨像前!专心自读此经!或请人读!其数三遍或七遍、如是恶2483道眷属,经声毕是遍数。当得解脱,乃至梦寐之中,永不复见!   持斋10天 去寺庙烧香拜佛 在佛像前读《地藏菩萨本愿经》7遍 每读完一遍 读如下回向文3遍!如此 自己的亡亲 冤亲债主即可解脱!   回向文:   (合掌)弟子XXX(自己名字)愿以此所诵《地藏经》一部之功德,回向给弟子(自己名字)XXX累生累世的冤亲债主,祁请南无大慈大悲地藏王菩萨慈悲做主,超拔他们、令业障消除,离苦得乐。往生净土!弟子XXX真心求忏悔。   如果是专门超度特定的人,则:回向给XXX和XXX累生累世的冤亲债主,   读经是消业障的第一步,以后坚持在心中默6070念 那摩(南无)地藏王菩萨 名号!可使本人逢凶化吉 转变不好的命运,   在读佛经的问题上 地藏菩萨本愿经是明确说明可用来读 可消业障 可用来超度亡人的。佛7397经不打诳语?有此经典明确说明!不必疑惑、对于佛经,一信解百惑、要知道超度一个人功德是很大的,《地藏菩萨本愿经》:若有男子女人、0287在生不修善因,多造众罪、命终之后,眷属小大为造福利!一切圣事、七分之中。而乃获一。六分功德,生者自利!以是之故。未来。现在善男女等!闻健自修。分分己获。   《地藏菩萨本愿经》是一本书 读完一遍需要90多分钟吧。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周公是什么意思

  周公生平   周公姬旦(?~公元前1105) 姓姬名旦!周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为周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公!在周文王时、他就很孝顺,仁爱,辅佐武王伐纣!封于鲁!周公没有到封国去而是留在王朝、辅佐武王。为周安定社会、建立制度,武王崩。又佐成王摄政。新建立的周王朝面临着严重的困难,商朝旧贵族们准备复辟、而周公辅政!又有违于王位世袭制中父死子继的原则,引起周室集团内部的矛盾,结果残余势力即与周室内部的反叛势力勾结起来,他们的代表是纣王子武庚与「三监」管叔、蔡叔等人。结果7496周公东征平定三叔之乱?灭五十国!奠定东南。归而制礼作乐,周公惟恐失去天下贤人!洗一次头时、曾多回握着尚未梳理的头发;吃一顿饭时。亦数次吐出口中食物,迫不及待的去接待贤士?这就是成语「握发吐哺」典故,周公无唯不至地关怀年幼的成王、有一次、成王1507病得厉害。周公很焦急!就剪了2660自己的指甲沉到大河里!对河神祈祷说:「今成王还不懂事,有什么错都是我的,如果要死!就让我死把、」成王果然病好了,周公摄政七年后、成王已经长大成人?于是周公归政于成王。自己回到大臣的位子、 后来,有人在成王面前进谗言,周公害怕了。就逃到楚地躲避。不久!成王翻阅库府中收藏的文书、发现在自己生病时周公的祷辞!为周公忠心为国的品质感动得留下眼泪。立即派人将周公迎回来!周公回周以后!仍忠心为王朝操劳。周公辅佐武王。成王,为周王朝的建立和巩固作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他在受成王冤屈以后。仍忠心耿耿。为周王朝的发展呕心沥血、直至逝世。终天下大治、、周公临终时要求把他葬在成周、以明不离开成王的意思。成王心怀谦让?把他葬在毕邑!在文王墓1907的旁边!以是对周公的无比尊重、 周公为后世为政者的典范,孔子的儒家学派,把他的人格典范作为最高典范!最高政治理想是周初的仁政,孔子终生倡导的是周公的礼乐制度?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的《短歌行》咏叹着求贤若渴之心!告诉我们只有礼待贤才。才能使天下人才心向往之,刘邦打败项羽后,大宴群臣。他说:“(张良!萧何、韩信)此三人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从古至今,人才都是决定民族兴亡、国家发展的重要资源,尤其是当今世界、以经9548济为基础。科技为先导的竞争正变得越来越激烈!这种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资源的竞争!谁能把人才0350优势转化为知识优势!科技优势!产业优势!谁就能够赢得竞争的主动权。。

周公是谁为什么他会解梦

  周公,即周公旦,他是周成王的叔父。对于建立和完善周代的封建制度他有很大贡献,     周公在儒家文化中享有崇高的地位、孔子以"吾不复梦见周公矣"之言。隐喻周代礼仪文化的失落、     周公是一个在孔子梦中8009频频出现的人物!在儒教长期主导文化的中国,周公也就不可避免的直接与梦联系起来、梦,经常被成为"周公之梦"。或"梦见周公",     因此,周公解梦中的周公,即是周公旦、!

曹操在其作品《短歌行》中写道“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诗中提到的“周公”是谁?

   周公   姬旦!又名叔旦!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因封地在周(今陕西岐山北)!史称周公。是西周初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周公是周武王姬发的母弟、他在周灭商之战中。“常左翼武王,用事居多、”灭商2年后,武王病死、其子成王年幼。由周公摄政,武王的另外两个弟弟管叔和蔡叔心中不服!他们散布流言蜚语,说0764周公有野心。有可能谋害成王!篡夺王位,周公闻言!便对太公望和召公爽说:“我所以不顾个人得失而承担摄政重任,是怕天下不稳,如果江山变乱。生民涂炭!我怎么能对得起列祖列宗!和武王对我的重托呢?”周公又对将要袭其爵。而到鲁国封地居住的儿子伯禽说:“我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论身份地位!在国中是很高的了!但是我时刻注意勤奋俭朴!谦诚待士!唯恐失去天下的贤人!你到鲁国去!千万不要骄狂无忌,”   不久、管叔,蔡叔勾结纣王的儿子武庚。并联合东夷部族2323反叛周朝、周公奉成王命、率师东征!经3年的艰苦作战,终于讨平了叛乱!征服了东方诸国、收降了大批商朝贵族!同时斩杀了管叔,武庚、放逐了蔡叔、巩固了周朝的统治(参见周公东征),    周公平叛以后!为了加强对东方的控制,正式建议成王把国都迁到洛邑(今洛阳),同时把在战争中俘获的大批商朝贵族即“殷顽民”迁居洛邑!派召公爽在洛邑驻2746兵8师、对他们加强监督!另外、周公封小弟康叔为卫君,令其驻守故商墟。以管理那里的商朝遗民!他告诫年幼的康叔:商朝之所以灭亡,是由于纣王酗于酒。淫于妇!以至于朝纲混乱,诸侯举义、他嘱咐说:“你到殷墟后。4127首先要求访那里的贤人长者、向他们讨教商朝前兴后亡的原因?其次务必要爱民,”周公又把上述嘱言、写成《康诰》,《酒诰》、《梓材》三篇,作为法则送给康叔。康叔到殷墟后。牢记周公的叮嘱、生活俭朴、爱护百姓。使当地吏民安居乐业。   建都洛邑后。周公开始实行封邦建国的方针。他先后建置71个封国,把武王15个兄弟和16个功臣?封到封国去做诸侯,以作为捍卫王1856室的屏藩?另外在封国内普遍推行井田制。将土地统一规划!巩固1958和加强了周王朝的经济基础?   为了进一步巩固周朝政权、周公还“制礼作乐”?制定和推行了一套维护君臣宗法和上下等级的典章制度。主要有“畿服”制!“爵谥”制,“法”制。6402“嫡长子继承”制和“乐”制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和贵贱等级制。在殷商时。君位的继承多半是兄终弟及、传位不定、周公确立的嫡长子继承制!即以血缘为纽带!规定周天子的王位由长子继承,同时把其他庶4435子分封为诸侯卿大夫?他们与天子的关系是地方与中央!6646小宗与大宗的关系。周公还制定子一系列严格的君臣?父子、兄弟。亲疏。尊卑、贵贱的礼仪制度,以调整中央4599和地方、王侯与臣民的关系,加强中央政权的统治、   周公摄政6年、当成王已经长大。他5708决定还政于成王?在还政前。周公作《无逸》?以殷商的灭亡为前车之鉴、5739告诫成王要先知“稼穑之艰难”!不要纵情于声色、安逸、游玩和田猎。然后“还政成乏?北面就臣位”,   周公退位后、把主要精力用于制礼作乐、继续完善各种典章法规。年老病终前。他叮嘱说:“一定要把我葬在洛邑,以表示我至死也不能离开成王”、不久辞世!   点评:周公旦是西周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其在东征过7042程中实施的团结内部、各个歼敌!军事攻势与政治争取并举的谋略、及先弱后强的作战指导,均丰富和发展了我国古代军事思想、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周公吐哺是哪个朝代

  《史记》载周公自谓:“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贤、”   周公辅佐周成王,建设新的国家,日理万机、忙的事情都有什么!比如制定战俘处理政策,签署奴隶管理条定!讨伐周边不服气的小国。镇压反周复商势力!还得给政策安置商朝贵族和遗老遗少、忙的时候,周公洗澡都有人打搅!古时候男人头发长。周公握着湿头发从浴室跑出来,接见完了。又回去接着洗,反复多次、至于吃饭也很麻烦。吃一口肉片、不等嚼完又得吐出来。因为三教九流的客人又来求见了、所以一饭三吐哺。   后来曹操在短歌行里引用这个典故:“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就是说只有像周公那样礼待贤才(周公见到贤才?吐出口中1386正在咀嚼的食物!马上接待)才能使天下人心都归向我!、

短歌行中 周公吐哺 用了什么典故

  【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於天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成语典故   《史记》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   其后武王既崩。成王少,在强葆之中。周公恐2956天下闻武王崩而畔?周公乃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国曰:“周公将不利于成王。”8369周公乃告太公望!召公奭曰:“我之所以弗6030辟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三王之忧劳天下久矣,于今而后成,武王蚤终!成王少!将以成周。我所以为之若此、”于是卒相成王!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鲁?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1]   典源译文   后来武王去世!成王幼小,尚在襁褓之中,周公怕天下人听说武王死而背叛朝廷!就登位替成王代为处理政务。主持国家大权、管叔和他的诸弟在国中散布流言说:"周公将对成王不利,"周公就告诉太公望、召公奭(shì。式)说:"我之所以不避嫌疑代理国政。是怕天下人背叛周室、没法向我们的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交代,三位先王为天下之业忧劳甚久、现在才刚成功、武王早逝,成王年幼!只是为了完成稳定周朝之大业!我才这样做!"于是终究辅佐成王。而命其子伯禽代自己到鲁国受封,周公告诫伯禽说:"我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在全天下人中我的地位不算低了!但我却洗一次头要三次握起头发,吃一顿饭三次吐出正在咀嚼的食物,起来接待贤士,这样还怕失掉天下贤人?你到鲁国之后,千万不要因有国土而骄慢于人。"、

什么叫做梦到周公?谁是周公

  周代的爵位、得爵者辅佐周王治理天下,历史上的第一代周公姓姬名旦(约公元前1100年),亦称叔旦。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因封地在周(今陕西岐山北)?故称周公或周公旦!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3128事家和思想家、被尊为儒学奠基人。4733孔子一生最崇敬的古代圣人之一,   周公旦。姓姬、名旦,亦称叔旦、周代第一位周公、西周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儒学先驱。周文王的第四子?周武1452王的同母弟,因采邑在周,称为周公。武王死后,其子成王年幼,由他摄政当国!武王死后又平定“三监”叛乱!大行封建。营建东都。制礼作乐、还政成王!在巩固和发展周王朝的统治上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周公在当时不4429仅是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且还是个多才多艺的诗人!学者!其兄弟管叔、蔡叔和霍叔等人勾结商纣子武庚和徐,奄等东方夷族反叛!他奉命出师!三年后平叛,并将势力扩展至海,后建成周洛邑、作为东都、相传他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其言论见1034于《尚书》诸篇?被尊为儒学奠基人!孔子最崇敬的古代圣人。《论语》中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