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姓氏“何”的来源

  何     拼音:HE 2008-03-09     一!姓氏来源   1!出自姬姓、周武王之子封于韩。灭国、其后裔韩武子(另一种说法是韩武子是晋同族曲沃桓叔后裔,即周成王弟姬唐叔虞之后)仕晋、封于韩原,以地为氏,后来与赵,魏三家分晋、成为诸侯,秦始7317皇灭六国!韩氏族裔遁逃江淮之间、因改姓何、   2。他氏改姓、东汉灵帝大将军何进异父弟朱苗为车骑将军!改姓何!另有南方郝姓由于古代语音流传后来书写作何!郝姓原为北方姓氏,亦为南方郝、杨!刘三大姓之一(见《新唐书·南蛮传》)!郝古音按《广韵》呵各切!《集韵》《韵会》《正韵》黑各切,从音壑。(见《康熙字典》)古代语言相传较多!书写较少,南方语音音调更有曲折变化,因此郝!何同音。经过历代流传!因此南方部分郝姓渐渐被改为何姓!   3,赐姓、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推行汉化。鲜卑姓贺拔氏改为汉姓何氏。元末吐蕃宣抚使锁南之子铭归顺明朝!世袭河州卫指挥同知、赐姓何氏!   4。以国名为氏,唐朝时中亚地区9600有九个突厥族小国!6696史称“昭武九姓”! 后来内迁中原,各以国名为氏,!

莫的姓氏来源8

  莫姓、中国古老的姓氏之一!源于高阳氏。出0074自上古颛顼帝所建的鄚阳城!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颛顼是昌意之子。黄帝之孙!是炎黄部落联盟的重要首领之一。     莫氏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在2013百家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99位!人口约二百三十三万八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18%左右!人口第一大省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桂林市。来宾市。其次为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市、广东省东莞市,再者为湖南省,贵州省。浙江省,山西省!河北省、山东省!

管姓氏的来源?

  一,姓氏渊源:   1!系自姬姓。为周文王之后、以国名为氏。   据5500史籍《通志?氏族略》,《中国姓氏起源》及《广韵》所载,周5929武王灭商以后建立了周朝、封其三弟叔鲜,史称管叔在管(今河南省郑州市)、建立了管国!让他与蔡叔度一起管理商朝遗民?武王死后,由年幼的成王即位、因为成王年纪太小、就由周公旦主持朝政,管叔和蔡叔认为周公旦的统治不利于周王朝。于是联合武庚起兵发动了叛乱!很快就被周公旦平息?管叔于是被杀!管叔死后,他的后代就用以前他的封地名“管”作为姓氏,称管氏、   2、系自姬姓,5095为周穆王之后,以邑为氏!   据史籍《通志?氏族略》及《风俗通》所载。周穆王时。将其庶子分封于管邑,至管仲始显于齐,其后9615世子孙以邑为氏!周穆王之后管仲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后来在齐国作了宰相、帮助齐桓公0280治理国家!管仲1918的后代也姓管?称为管氏!   3。出自他族改姓!   锡伯族瓜尔佳氏,汉姓为管!   傣族管氏,祖先原为汉族、明朝初期跟随林渶元帅攻打廲川王国(三征廲川)!最后留守西西南边疆、和当地的傣族通婚、逐渐1318变成傣族!   二!得姓始祖:管仲。   名夷吾。卒谥敬,亦名敬仲、颖上人(今安徽)!春秋时齐国著名政治家!乃周穆王之后。管仲原辅佐公子纠、并用箭射杀公子小白。公子小白通过装死才逃过一劫,后公子小白回国即位、即齐桓公。他不计前嫌、重用管仲为相、管仲感恩戴德!辅佐齐桓公实施改革!他通过通货积财。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管叔因叛乱被杀!身败名裂!而管仲声名显赫!德才兼备。又使穆王支庶之管氏扬名天下。故管氏子孙尊管仲为管氏的得姓始祖,   三!各支始祖:   管重和:管仲的第六十一世孙!元至正十七年由江苏常州郡毗陵(驿)(今常州市武进区)迁南通如东县掘港场、是为如8781东县掘港镇宾山管氏始祖、   管 进!管文正:是族旧籍山阳!宋靖康之乱徙苏州城东之东河!为苏州管氏始祖。始迁祖为进五世孙文正,明成化间迁邑之平江里龙潭上。又治宅于管家园、为吴县管氏始祖!   管新涵:元末自括苍龙泉州前东浦迁至黄岩新桥。为黄岩新桥管氏始祖。   管 御:北宋仁宗时自青州渡淮!先寓维扬。后徙洪州。元丰二年其子管炬卜居丹阳东永济乡之管山、后裔遂奉其为始迁祖!为丹阳管氏始祖、   管天龙、管思舜!管文绰:北宋时4179居浙江,五世祖管思舜迁溧阳、为溧阳管氏始祖、管思舜子管文绰。号西溪!南宋绍定间再迁邑之奉安黄雀花墩下!是为本支始迁之祖!西溪管氏始祖、   管 葵:宋末元初自浙之龙泉石马迁广丰齐川,齐川管氏始祖。   资料有待补充?   四,迁徙分布:   管氏主源两支!6388抑或文王之后、0184抑或穆王之后。两支均自姬姓?有共同的血缘关系、在西周众多诸侯国中、管国立国早,消亡亦早、管叔鲜被诛,其子孙风流云散、到异地去栖生,时齐鲁富庶!多数子孙播迁山东!亦有南徙安徽。江苏北部和河南东部一带者!春秋时!管氏名人除管仲外、亦有同时代的管至父、亦为齐国人!可见此际管氏仍主要繁衍于山东!   西汉时见于史册之管氏有高祖妃管夫人、李陵军侯管敢、燕令管少卿,管氏郡望平原应在秦汉之际形成。东汉时农民军首领管亥!亦为齐人,中常侍管霸,顿丘人(今河南清丰)管伯,可见此际已有管氏在河南落籍!另东汉初年,有曾任山东副都军务的管思藏自豫章之带源徙居闽地宁阳招贤里羊岗坝(今福建宁化水茜张坊村)。三国时,北海郡朱虚人(今山东临朐)管宁!避居辽东三十多年、有子孙留居当地、   魏晋南北朝时期,因社会动荡!管氏避乱8728有西去秦陇。南及潇湘者!据《管氏宗谱》载:“齐鲁有管仲后裔!秦陇有管纯后裔,湖湘有管修后裔,辽东有管宁后裔!”南北朝时亦有管氏避居江南!隋末农民起义军首领管崇即为晋陵郡人(今江苏常州)。   唐宋之际......余下全文>>!

吕姓氏的来源及分布。

  吕氏起源:出自姜姓。以国为氏、其始祖为吕侯即吕尚。又称姜子牙,相传上古4513部族首领神农氏炎帝、因居姜水流域,因以之为姓、称姜姓。后来姜姓羌人发展出四支胞族既"四岳"!吕部族就是其中一支?该部落的首领在夏时被封为吕侯、建姜姓诸侯国吕国(在今河南南阳)!春秋时。3516吕国被楚国所灭?其后子孙以国为氏!称吕氏!史称吕姓正宗!古时,在今河南新蔡。又有一吕国。史称东吕,实为南阳吕国分出的一支、春秋时、东吕为宋所灭,其后裔也以国为氏,称吕氏、     福建漳州分衍至泉州和广东的这支,吕姓、始于清康熙煌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吕阿四和吕阿南两兄弟,莺歌镇。阿四坑和阿南坑。

高的姓氏怎么来的

  高姓   高姓起源参考之一     高姓是当今中国第十五大姓。总人口占百分之一以上,在台湾排名第二十九,高姓出自姜姓!出自炎帝之后、是西周时齐太公姜子牙的后代、姜子牙的第六世孙齐文公赤!有一个儿子被封在高!称作公子高,公子高的孙子溪。是齐国的重要大臣!他因为和管仲一起平定内乱、迎立公子小白为齐桓公有功!被齐桓公允许他用祖父的字为姓!从此姓高,     高姓有许多是少数民族改姓而来的。比如说、十六国时期、鲜卑族的慕容氏曾改姓为高。鲜卑1467拓跋部的楼氏。也有人改姓高。0951高丽族的羽真氏!也有人改姓高!据考证,高姓最早出自河南、春秋之后在山东得到了很大发展?唐代时。高姓曾两次进入福建、并在清朝康熙年间。迁徙到台湾、高姓的主要聚居地有:渤海,辽东,广陵、河南,渔阳,有继、京兆。晋陵。安平等、,

姓氏王的来源

  太原世系   渊 源   “姓”是表示有血缘关系的世系同族称号,起源于母系社会、“氏”则为由姓衍生的分支,起源于父系社会。古老的“姓”形成后较为稳定!“氏”则是后起的、易于随着历史发展而变化。其时!“姓”和“氏”是完全分开的?“姓”用以别婚姻,“氏”用于明贵贱!二者的功用不同!“姓”同“氏”不同者,不得通婚。“氏”不同者!可以通婚。到战国时代,“氏”开始与“姓8938”融合?至汉代“氏”与“姓”已汇合不分。正如明清学者顾炎武所说:“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史记》始混为一”。姓氏来源。渠道很多!有以祖先的族号为姓氏者!如唐。虞,夏。殷!有以赏赐的爵位为姓氏者?如王!公,侯、有以封国为姓氏者,如齐!鲁。宋、卫!有以官衔为姓氏者、如司马!司空。司寇、有以居地为姓氏者、如城,郭!园!池、有以族内排行6040为姓氏者!如伯,仲,叔。季。有以职业为姓氏者!如陶、匠,巫。卜等、   王0666氏为姓,系由爵位而来,意指“帝王之裔”或“王家之后”、太原王氏追本溯源!都是黄帝之后裔,黄帝!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生于寿丘、长于姬水!故又以姬为姓,其时。炎帝神农氏国运衰弱?诸侯相5349互侵伐!而以蚩尤暴虐!黄帝与蚩1735尤战于涿鹿!蚩尤伏诛,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炎帝神农氏、黄帝即位后、会诸侯于釜山,经略四方。融黄,炎于一炉。遂开中华一统之局面。被尊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黄帝居轩辕之丘!娶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玄嚣!昌意!其后裔皆   有天下、玄嚣为尧、商!周之祖,昌意为舜!夏之祖、   玄嚣之孙高辛氏,是为帝喾!帝喾娶陈锋氏女。生放勋。是为帝尧、娶有戎氏女简狄,简狄因吞玄鸟之卵而生契,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封于商。赐姓子氏,是为商之祖、娶有邰氏女姜原!为元妃。生弃!弃好农耕!懂稼穑,帝尧举为农师。封于邰。号后稷,别姓姬氏。是为周之祖、   昌意之子高阳,嗣祖父黄帝之位、是为帝颛顼。同颛顼裔孙瞽瞍生子名曰重华!是为帝舜。7461帝舜年二十以孝闻、年三十尧举之、年五十摄行天下事!年五十八尧崩、年六十一代尧践帝位!在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禹践天子位。是为夏禹!夏禹名文命!其父鲧、鲧之父帝颛顼、故昌意为帝舜!夏禹之祖、   周灵王太子晋公之后裔。是为太原王氏。自黄帝至太子晋共四十二世、据民国二十六年王嗣槐堂刻本《余姚上塘王氏宗谱》载、其世系如下:   系姓始祖太子晋   太原王氏系姓始祖太子晋。乃周灵王太子、名晋,字子乔、约生于公元前565年、卒于公元前549年!本姓姬,   史载太子晋“幼有成德、聪明博达、温恭敦敏”!十五岁以太子身份辅佐朝政、灵王重之。诸侯从之,时晋平公使师旷见太子晋?师旷问以君子之德。太子晋侃侃而答曰:“如舜的为人,仁德配于天道?虽固守其岗位!却处处为天下人着想。使远方的人。都。能得到他的帮助而受他的仁政、仁1926而合于天道!此谓之天!如禹的为人。0423圣劳治水而不自居功?一切以天下为本,取予之间!必合于正道、是谓之圣!再如文王、其大道是仁。其小道是惠,三分天下已有其二!依然是无比谦恭!服事于殷商、既拥有拥戴的群众。而反失其身,为暴纣囚禁、不动干戈!此谓之仁。又如武王!义杀暴纣一人而以利天下。百姓各得其所。是谓之义”。5560师旷称善不已?   灵王二十二3275年(前551年)!谷,洛二水泛滥、将毁及王宫、灵王决定以壅堵洪,太子晋进谏曰:“不可。曾听自古为民之长者。不堕高山、不填湖泽、不泄水源!天地自然有其生生3753制约之道。”并提出聚土,疏川!障泽。陂塘等方法!来疏导洪水。同时以“壅堵治水”而害天下的鲧和周室历史指出灵王所为“无过乱人之门”、“皆亡王之为也”、   太子晋的直谏,触怒了灵王!被废为庶人、由是郁郁不乐,未及......余下全文>>。

纳西族“禾”姓氏来源?

  和姓。纳西族第一大姓!古代纳西族四大支系“禾!束、叶!梅”之首“禾”的后裔。以族名“禾”为姓氏、[1]   历史上和姓名人众多、包括和仲,和叔!和令、和洽!和峤等!   当代和姓名人也极其众多!如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和佳、云南8636省省长和志强。体操运动员和雪梅,第一个把五星红旗插在南极极点的人和煜东等、   和(Hé)姓源出有:   源流一   源于族名、源自纳西族始祖崇仁利恩!古代纳西族四大支3404系“禾,束、叶,梅”之首“禾”的后裔、以族名“禾”为姓氏,     [1]   源流二   源于祝融氏、出自远古时期祝融氏重黎的后代!属于以官职名称为氏。唐尧时,重黎原的后人羲和为掌管天地四时的官。其后人以祖上职官为荣,即以首任此官的祖先羲和的名字命姓,遂成和氏!据史籍《通志·氏族略》记载:“羲和。尧时掌时天地之字、和仲、和叔因以为氏,在农业社会里,四季气候是很重要的。因此“和”是很重要的官职!地位很高。家族也很昌盛。他们的后代遂以其官职称谓为姓氏?称和氏。   源流三   源于官位!出自两周时期军制官吏和令!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和令、是西周初期在军队中设置的旗令官。以示军纪军威,通常4201由武艺高强之军官担任,负责把守军门,古代!军营大门至统帅大帐之间一般有三百步左右距离(一百八十米)。营门至大帐门之间的通道。称作辕道!为高级军官。探作(侦察兵)的专用通道!辕道上距大帐之间五十步距离的道两侧竖有两杆大纛旗。左为朝9500廷标志旗,右为统军将领(元帅,司马)标志旗!两旗之间称“和”!就是“军门”,亦称“垒门”!军门以外二十步之内称“辕门”,凡召集下级军官布置作战命令。以及处罚违令将士!就在辕门区域内!而不是某些书籍上注释的在军营大门外,排班值站于军门的军官。就称作和令官!由中级将领中选拔出来的军官当值、负责内外军令。情报的传递,以及警卫等工作,在典籍《周礼·夏官·大司马》中记载:“以旌为左右和之门。军门曰和、今谓之垒门、立两旌以为之、”   在和令官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和令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和氏。   和姓郡望代郡   源流四   源于官位、出自两周时期内廷官吏受和、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受和,就是御厨史!亦称内膳令,为两周时期设置的官吏。专职掌管君王、王妃、太子们的膳食,并负责君王进膳前的口味品尝和安全检查!受和隶属于天官府司管辖、为君主亲信中的亲信担当,在典籍《周礼·3202天官》中记载:“受和?内饔掌王及后!世子膳馐之割烹煎和之事!”   在受和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受和氏,   源流五   源于子姓。出自春秋时期宋国国君宋宣王的弟弟子和。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春秋时期、宋国有国君宋宣公子力、他逝世后由其弟子和继位!是为宋穆公。子和执政九年(公元前728~前720年)、临死时遗诏传位给宋宣王的儿子子与夷!而让自己的儿子离开宋国。到郑国去做事!子和逝世后。子与夷继位、即9653宋烈日殇公。因为子和在做君主时贤良和气。所以宋烈日殇公给叔叔子和加封谥号“穆”,史称宋穆公!在宋穆公的支庶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和氏,有以先祖谥号为姓氏者!称穆氏,世代相传至今,   该支和氏与穆氏,戴氏同宗同源!和氏读音作hé(ㄏㄜˊ)!   源流六   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大夫卞和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姓氏考略》记载:“卞氏。春秋时楚卞和之后、”卞和!著名的春秋时期楚国荆人(今湖北襄樊南漳)、一称和氏!是“和氏璧”的发现者,他因献玉而闻名古今,   在卞和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卞和氏。后省8248文简化为单姓和氏、卞氏,世代相传至今,正确读5178音作huó(ㄏㄨㄛˊ),今音读作hé(ㄏㄜˊ)亦可?    和......余下全文>>,

董姓氏的来源

  董姓源出有二:   1。出自己姓!相传颛顼(传说中古代部族首领)的己姓(颛顼之孙叫吴回,吴回之子陆终。陆终的大儿子名樊,赐己姓,封在昆吾国。)之后裔飂(音刘)有个儿子叫董父。相传对龙(鳄或猪)的习性很有研究!帝舜就任命董父为豢龙氏!让他专门养龙!在董父的精心驯养下!许多龙学会了表演各种舞蹈,帝舜很是喜欢、就封董父为鬷川(今山东定陶北)侯!还赐他以董为姓氏,他的后代就是董氏!   2,出自姬姓、以官为氏、春秋时。周朝有大夫辛有!辛有有两个儿子在晋国任太史!董督(考察并收藏之意)晋国的典籍史册!他的子孙世袭晋国史梗。以官为氏!称董氏,,

请问姓氏:宁的来源

宁姓 一。姓氏源流 宁(Nìng 甯)姓源出有三: 1。出自嬴姓!以諡号为氏!据《姓纂》和《急就篇》记载:“宁氏与秦同姓。秦襄公曾孙諡宁公、支庶因以为姓!”春秋时期,秦国国君秦襄公有曾孙去世后諡号“宁”,其支庶子孙有以其諡号“宁”为氏!世代相传姓宁、 2!出自姬姓!来源于封地!以邑名为氏、上古周朝时、卫国有位公族叫卫成公,卫武公将其儿子姬季亹(Wěi 音伟)封于宁邑(今河南省修武县),他的子孙便以封5990地名为姓。称宁氏!世代相传姓宁!据《元和姓纂》四十六:“甯,卫康叔之后,至武公7773生季亹,食采于甯。弟顷叔生跪!跪孙速生武子俞!俞生殖。殖生悼子喜。九世卿族!”又《9836潜夫论》引《世本》云:“甯氏出自卫武公子季亹、食采于甯。因以为氏。”再《姓氏考略》:“甯,卫康叔之后,至武公生季亹!食采于甯,以邑为氏。望出齐郡、又与宁通,汉甯成、史记作宁城,”据此,宁氏发祥于春秋时代距今两三千年前的河北!河南一带古老家世!始祖卫康叔是周武王同母弟,当时被封为诸侯的周文王众多子弟之中,相当出类拨萃!卫武公则为卫国第二任国君。其在位时间相当于公元前812-758年! 3。出自满族复姓所改!清满族有宁佳氏。宁古塔氏、入关后有从汉姓习俗。改单姓为宁氏! 得姓始祖:季亹、宁氏的远沮乃是周文王第九子姓姬名封。因他初封于康、后人称他为康叔。周武王灭商后,把殷民七族和商故都(今河南省安阳)周围地区分封给他,国号“卫”。定都朝歌(今河南省淇县),成为西周卫国的始祖?传至卫成公时。其子姬季亹分封于宁邑(今河南省修武县),后来他以邑为姓氏、其后裔世代相传姓宁、这便是宁姓的来源。到东周春秋战国时期,其后裔宁相!宁渝、宁喜等。皆为卫国史籍有名的大夫,其中一名甯戚者、从卫国迁去齐国的国都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东北)居住、也当上齐桓公的大夫,后来世代为官、故宁氏后人尊季亹为宁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缺)宁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宁姓出自姬姓:春秋时期、卫成公将小儿子季亹封在宁(今河南省获嘉县、一说今河南省修武县)。季亹的后代中有的以封地名作为姓氏,称宁氏, 三、历史名人 宁 俞:卫国大夫!就是大名鼎鼎的卫武子!贤明忠勤,5867于卫文公有道之时、无事可见。当卫成公无道之日、却不避艰险。被孔夫子极口讚美为“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宁 戚:春秋初期卫国人!修德不用而商贾,宿于齐国的东门之外、有一天,率先称霸诸侯的齐桓公夜出。听到他饭牛扣牛角而歌。从歌词中!知道他的贤德,就命管仲迎拜为齐国的上卿。表现得果然高明、后来还进一步继管仲为齐相。千古垂名。 宁 越:战国时中牟人,他3464家世代种田为生!但他感到种田太辛苦,便问朋友说:“怎样才能免除种田的辛苦。”他的朋友说:“如果你能立志求学、苦读30年!就不用再种田了,”他说:“别人休息的时候!我不休息!别人睡觉的时候、我不睡觉,我苦读15年!应当有所成就!”他刻6115苦读书15年!因为品学兼优?周成公就聘他为师!终3056于实现了他的志愿? 宁 成:西汉官吏、南阳穰县(今河南省邓县)人。他任济南都尉时!执法严厉,后来任关都尉时、出入关的人都哀叹:“宁见乳虎,无直宁5506成之怒”、后辞官回乡经营。果然大富大贵!家族昌盛! 宁 玉:元朝将军。能拉强弓。力大过人。为朝廷立功而当大官!他虽是武将!但很有修养,谦虚待人!深受讚扬。 宁原悌:壮族历史上最早的史学家。钦江县人!出生宦海门第。曾祖为廉州刺史。父封谏议大夫?少年时勤奋好学!才识过人,唐武后永昌元年(689年)会试考取进士、又参......馀下全文>> ?

干姓的姓氏来源

  干( gān)姓源出有: 源于姬姓、9839出自周时期的古邗国!属于以国名为氏!古邗国,为周武王姬发4919之子姬邗叔所建,古代的邗国!即今江苏省江都县濒临长江北岸的古邗城,根据史籍《左传·索隐》中按载:“Chuan>云:邗、晋,应!韩!武之穆”!说明是周武王姬发之子邗叔所建,邗国后来被紧临的郑国所灭,变成了郑国的一个邑!灭国时间当在公元前711年以前?“邗”字,最初见于史籍《左传》中的记载2307:“鲁哀公九年秋。吴城邗,沟通江淮!”在典籍《辞海》中注“邗”时有两个义项:一是“古国名、在今江苏省扬州市东北部。称作邗、2238春秋时期为吴国所灭、成为吴邑。”另一是“古城名。公元前486年吴国所筑、故址一说在今扬州市蜀冈上!一说在市东南濒江处。”2581邗国被吞灭后、在邗叔的后裔子孙以及国民中!有以故国名为姓氏者!称邗氏,失国后去“邑”为干。称干氏,世代相传至今!该支干氏正确读音作hán(ㄏㄢˊ)。今音读作gān(ㄍㄢ)亦可、 源于兵器。出自春秋时期神兵干将!属于以器物名称为氏!干将,是古代战国时期的神兵利器,“干将”一般被认为是越国名师欧冶子的别名。实际上是他所铸的一柄剑的名称,在史籍《吴越春秋》中记载:“干将者。吴人也!莫邪,干将之妻也,干将作剑!莫邪断发翦爪投于炉中!金铁乃濡。遂以成剑、阳曰干将、阴曰莫邪,”古代!历来有以3337神兵名称为姓氏者!因有以干将为姓氏者!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干氏。该支干氏正确读音作hán(ㄏㄢˊ),今音读作gān(ㄍㄢ)亦可, 源于子姓,出0034自春秋时期宋国大夫干犨?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春秋时期。宋国有一大夫叫干犨!为人干练而稳重、很受人尊敬。但他当时属于当时权势熏天的华氏家族集团,干犨的祖先可以追溯到上古商代的开国君汤王,在干犨的后代子孙中、有2299以先祖的名字为姓氏!称干氏、该支干氏正确读音作hán(ㄏㄢˊ)。今音读作gān(ㄍㄢ)亦可! 源于赢姓。出自春秋时期道家鼻祖李宗子之后代。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春秋时道家鼻祖李宗子之后代!以封地名为氏、据《路史》载:“殷干氏初邑段!以邑干,因邑为氏,”《史记》中记载。春秋时道家鼻祖老子之子李宗。任魏国大将、先后被封地“段”、“干”两地!其子孙遂以段干作为姓氏,称段干氏!李宗又称段干木。从《路史》和《史记》上的记2155载可知!春秋时期老子的儿子宗。先封6355于魏国的段邑。后封于魏国的干邑!后来“以邑为氏”合其封邑名而称段干氏,段干氏得姓至今0554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春秋!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