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涣卦的爻辞解释

  初六、用拯马壮吉。译文初六!借助健壮的好马来弥补力量的不足!可以获得吉祥。《象》曰:初六之吉!顺也!译文《象辞》说:《兑卦》的第一位(初六)之所以是吉祥的、这是由于它能顺承阳刚的缘故,九二,涣奔其机,悔亡!译文九二、处在4396涣散之时,要迅速脱离险境。转移到安全的地方!悔恨便会消失、《象》曰:“涣奔其机”、得愿也、译文《象辞》说:“涣散之时!要迅速脱离险境?转移到安全的地方”!脱离了危险!消失了悔恨,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六三、涣其躬!无悔、白话!六三,涣其躬,无悔、宁愿自身受到损失、因此没有7909什么悔恨?《象》曰:“涣其躬”!志在外也、译文《象辞》说:“宁愿自身受到损失”!说明志向在外。六四。涣其群、元吉!涣有丘。匪夷所思、译文六四,尽散朋党!因而有大的吉祥,同时!它又能化解小群而聚成山丘一般大的群体。这不是常人所能想到的、《象》曰:“涣其群元吉”、光大也!译文《象辞》说:“尽散朋党、因而有大的吉祥”。表明无自私自利之心!品行光明正大,九五!涣汗其大号。涣王居,无咎。译文九五。像挥发身上的汗水一样发布重大的命令,同时亦能疏散君王的积蓄用以聚拢民心!这样做一定不会有什么祸患,《象》曰:“王居无咎”!正位也!译文《象辞》说:“疏散君王的积蓄以聚拢民心!这样做一定不会有什么祸患”。是因为九五爻居于正位、行事端正,上九,涣其血去逖出。无咎、译文上九。摆脱伤害、远远地避开它。不再接近它。不会有什么祸患。《象》曰:“涣其血,远害也、译文《象辞》说:摆脱伤害、8201这就是避祸之道。。

观卦的爻辞解释

  初六:童观、小人无咎。君子吝!虞翻曰:艮为童、阴、小人!阳!君子。初位贱。以小人承君子、故“无咎”、阳伏阴下,故“君子吝”矣,《象》曰1582:初六童观,小人道也。王弼曰:失位处下。最远朝美。无所鉴见。故曰“童观”。处大观之时!而童观趣3882顺而已、小人为之,无可咎责、君子为之。鄙吝之道。“观”在此应当作“看”解。“初六”阴爻柔弱、在最下位!仰观“九五”!距离遥远,因而,象征没有才华,不能4383高瞻远瞩,是儿童的观点、当然幼稚,“小人”指庶民。庶民无知!这是必然的情形!所以说没有过失、但对身负教化的人来说,则是耻辱!这一爻,说明观察不可幼稚,应高瞻远瞩、六二:窥观。利女贞、虞翻曰:临兑为女,窃观称窥兑女反成巽,巽四五得正!故“利3026女贞”,艮为宫室,坤为阖户,小人而应五!故“窥观女6984贞利”!不淫视也。《象》曰:窥观女贞。亦可丑也!侯果曰:得位居中、上应于五、窥观朝美!不能大观!处大观之时。而为窥观!女正则利!君子则丑也。案:六二离爻!离为目、又为中女、外互体艮。艮为门,阙女目近门。窥观之象也!窥视的意思。窥是由洞中偷看,“六二”阴爻。在内卦!柔弱黑暗!观看光辉的“九五”。眼花撩乱。看不清楚!好像是由门缝中偷看,以古代来说、妇女足不出门?这是当然的道理,这一爻,说明观察不可偏狭。六三:观我生、进退!虞翻曰:坤为我!临震为生、生。谓坤生民也!巽为进退,故“观我生进退”!临震进之五!得正居中、故《象》曰“未失道”。《象》曰:观我生进退,未失道也!荀爽曰:我、谓五也。生者、教化生也、三欲进观于五!四既在前、而三故退、未失道也、“六三”在下卦的最上方,处于可进可退的位置。不必观察高高在上的“九五”、应当观察自己的主张,来决定进退。应当择善固执,不可趋炎附势?失去了自己的原则、这一爻,说明观察应有主见、不可盲从,六四: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虞翻曰:坤为国!临阳至二,天下文明,反上成观,进显天位!故“观国之光”。王谓五阳,阳尊宾坤!坤为用!为臣。四在王庭、宾事于五、故“利用宾于王”矣!《诗》曰:莫敢不来宾,莫敢不来王!是其义也!《象》曰:观国之光!尚宾也、崔觐曰:得位比尊、承于王者、职在搜扬国俊、宾荐王庭!故以进贤为尚宾也,“宾”即仕。古代有德行的人。天子以宾客的礼仪招待。所以说宾,“六四”最接近“九五”!“九五”象征阳刚、中正,德高望重的君王,所以“六四”可观看到君王德行的光辉,“观国之光”是指由一国的风俗民情!就足以观察到君王的德行如何,这一爻。说明应观察民情,4360了解民间疾苦,1147九五:观我生!君子无咎,虞翻曰:我。身也。谓我生,生!谓生民、震生象,反坤。为死丧!嫌非生民!故不言民。阳为君子!在临二!失位之五,得道处中,故2915“君子无咎”矣、《象》曰:观我生,观民也。王弼曰:观我生!自观其道也。为众观之主!当宣文化、光于四表,上之化下,犹风之靡草、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君子风著、已乃无咎,欲察已道,当观民也!虞翻曰:坤为民、谓三也,坤体成,故观民也!“九五”阳爻!在至尊的中位、下面有四个阴爻仰观,象征是一位有德行的君王、成为这一卦的主体。以君子来说,应当经常反省观察自己的日常作为。坚守中正。当然就不会有灾祸、这一爻,说明应当观察自己的作为,检讨反省。 上九:观其生。君子无咎!虞翻曰:应在三、三体临震。故“观其生”。君子谓三。之三得正!故“无咎”矣。《象》曰:观其生,志未平也,王弼曰:观其生!为人所观也!最处上,极天下所观者也、处天下4898所观之地,其志未为平易?不可不慎、故君子德见。乃得无咎,生,犹动出也!虞翻曰:坎为志,为平。上来之三!故“志未平”矣,“上九”阳爻!在尊位“九五......余下全文>>。

周易卦爻辞求解

  此卦是风火家人、求此爻辞解释干什么、   如是周易断卦、那必定有用爻?请问你9554是求什么、用爻为几知道么、   对不同的事情,不同的人!这些爻辞的含义都是不一样的。   如你用爻为四,用六四:富家,大吉、   这7858个说的是富家,你若不是富家。此爻就是不吉了,   再者。各门各家的解释也不一样,   古往今来。只有一个人说看易看懂了!此人叫“郭沫若”、结果还被后人给耻笑了一把、。

六爻变卦遇到两个变爻,书上说以居上的爻辞定卦,居上的爻辞是指本卦居上的还是两个变爻居上的?

  主卦是没变的卦。变出是之卦,主卦主要显示现状,之卦可以避凶。二个卦都要看,之卦能提示你避凶的方向。如雷天大壮变出是鼎卦,初爻和上爻动:初爻是:初六9274鼎颠趾利出否得妾以其子无咎?上爻是:上九鼎玉铉大吉无不利、那么!事情得到完满成功,,

八卦中的卦辞和爻辞

  自己搜书去吧,一个粘贴复制下来多麻烦!

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解卦的区别

  先天八卦是伏羲爷爷创造滴!后天八1240卦文王爷爷改编滴!先天重乾卦!后天重坤卦。由于两位爷爷做卦的地点不同!所以八卦代表的方位也不同、更主要滴是先天八卦只有八卦,而后天八卦在先天滴基础上俩俩结合成64卦、、

八卦是怎么生成六十四卦的?

  八卦是中国古代的基本哲学概念!来源有二:一是中国古代的阴阳学说,所谓“无极生有极!有极是太极,太极生两仪(即阴阳)。两仪生四象(即少阳,太阳。少阴。太阴),四象演八卦、八八六十四卦”、此为伏羲八卦,也叫先天八卦、一是周文王的乾坤学说、他认为先有天地。天地相交5962而生成万物!天即乾,地即坤。八卦其余六卦皆为其子女:震为长男,坎为中男、艮为少男、巽为长女,离为中女,兑为少女。是为文王八卦。又称后天八卦,   所谓卦变即是以爻的变化而得到新卦、如三画经卦、变三阳乾之上爻为阴。则得兑,此是一卦变得二卦!再变乾中爻为阴、得离、变2476兑中爻为阴、得震。此是二卦变得四卦!再变乾1196初爻为阴?得巽、变兑6763初爻为阴!得坎,变离初爻为阴。得艮、变震初爻为阴!得坤,此是3583四卦变得八卦!邵雍曰:“一变而二。二变而四。1785三变而八卦成矣!”(《观物外篇》)即是在说这样的卦变方法!同样。以八经卦中的任意一卦为卦变之“祖”,用如此的方法都可以得道其它的七卦、   如果把以乾为“祖”所得八卦排成两列。则有下图:   乾 巽   兑 坎   离 艮   震 坤   先有乾。一变上爻得兑?是为“一变而二”。再变乾,兑之中爻,得离。震!是为“二变而四”,再变乾!兑,离。震初爻。得巽。坎,艮、坤!是为“三变而八卦成矣”。我们从中清楚地看到,巽是由乾变而得到的。坤是由震9004变而得到的,   一乾→ 五巽   ↓   一变而二 二兑→ 六坎   ↓   三离→ 七艮   ↓   二变而四 四震→ 八坤 三变而八   以卦数言。一变得二。一,二变得三、四!一、二!三、四变得五。六。七、八、一乾变得五巽!四震变得八坤。可见。巽与乾及坤与震之间有变化的主从关系、如果把两列之图首尾连接并展开作圆图、就得邵雍所谓“乾坤纵而六子横”图、亦即为后来先见于王湜《易学》的“伏羲八卦”图!   乾   兑 巽   离 坎   震 艮   坤   这样的八卦方位圆图,上乾下坤、艮与兑相对!震与巽相对,坎与离相对,恰好与《说卦》所言“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相符!邵雍曰:“天地定位一节,明伏羲1378八卦也?5324”就是把这样的“乾坤纵而六子横、易之本”之图当作了伏羲八卦图,《先天图》六十四卦圆图是“一贞八悔”(内卦为贞,外卦为悔)。以贞卦看!就是这样“乾坤纵而六子横”的方位,这就是当初邵雍称这样的图为《伏羲八卦图》的根本依据、在《伏羲八卦图》圆图中寓有阴阳消息,可用来比附古人“阳生于子、阴生于午”之说、坤位于子。阴极!震一阳生!离,兑二阳,至午位乾阳极,巽一阴生。坎、艮二阴。邵雍曰:“圆者数之。起一而积六!”又曰:“逆数之!震一、离兑二!乾三、巽四,坎艮五。坤六,”(《观物外篇》)这就是邵伯温所谓止有一图所寓“阴阳消长之数”中的5434圆图之数。圆图有两套数!一是卦变的序数: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一是阴阳消息之数:震一,离兑二!乾三!巽四、坎艮五、坤六、   邵雍曰:“一变而二、二变而四、三变而4242八卦成矣,四变而十有六、五变而三十有二。六变而六十四卦备矣,”(《观物外篇》)这又是在说变得六十四卦的方法、以六画纯卦乾1905为“祖”!经过六变即0888可“六十四卦备”?一变乾上爻、得夬!是为“一变而二”!二变乾,夬五爻!得大有,大壮。是为“二变而四”!三变乾,夬。大有、大壮之四爻、得小畜!需!大畜!泰,是为“三变而八卦成”、四变乾至泰八卦三爻、又得履至临八卦。0697是为“四变而十有六”、五变乾至临十六卦之二爻,得同人至复十六卦,是为“五变而三十有二”,六变乾至复三十二卦之初爻。得姤至坤三十二卦!是为“六变而六十四卦备”,我们列出标有卦变次序数的两列图,   一乾→ 姤三十三   一变而二 二夬→ 大过三十四   三大有→ 鼎三十五   二变而四 四大壮→ 恒三十六   五小畜→ 巽三十七   六需→ 井三十八   七大畜→ 蛊三十九   三变而八 八泰→ 升四十   九履→ 讼四十一   十兑→ 困四十二   十一睽→ 未济四十三   十二归妹→ 解四十四   十三中孚→ 涣四十五   十四节→ 坎四十六   十五损→ 蒙四十七   四变而十六 十六临→ 师四十八   十七同人→ 遯四十九   十八革→ 咸五十   十九离→ 旅五十一   二十丰→ 小过五十二   二十一家人→ 渐五十三   二十二既济→ 蹇五十四   二十三贲→ 艮五十五   二十四明夷→ 谦五十六   二十五无妄→ 否五十七   二十六随→ 萃五十八   二十七噬嗑→ 晋五十九   二十八震→ 豫六十   二十九益→ 观六十一   三十屯→ 比六十二   三十一颐→ 剥六十三   五变而三十二 三十二复→ 坤六十四 六变而六十四   把上面的两列图首尾连接并展开作圆图,即得《先天图》之六十四卦圆图(见下图)?     此圆图八个“一贞八悔”!“贞”卦是以一乾?二兑、三离!四震、五巽!六坎、七艮,八坤为次序。一贞为内卦、八悔为外卦,在一贞之上错以八经卦、亦是以一乾、二兑、三离,四震,五巽、六坎、七艮!八坤为次序,图内之方图,则是把圆图分作八段。自下向上叠成!亦是以一乾、二兑。三离、四震,五巽、六坎。七艮、八坤为次序,圆图六十四卦象天之运行、有“逆数之”之消息数!(天左行、日右行。自震始数之为“逆”!)方图象地之生化。有“顺数之”之数(邵雍曰:“方者数之,起一而积八!”又曰:“顺数之!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地之生物是自下向上生长、故以自下向上为“顺”。)   邵雍曰:“八卦相错者。明交错而成六十四也、”又曰:“八卦相错、然后万物生焉,”(《观物外篇》)六十四卦即是万物的象征。我们要特别注意、邵雍是本《说卦》“八卦相错”之义而说六十四卦由来的!这一点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理解所谓“加一倍法”的关键、,

八卦中什么是大离卦

  八卦中是没有大离卦之说的,只有六十四卦才0691有……六十四卦中!大离卦有多种卦象、其中最常见的就是上艮下震,     说白了。大离卦只是一种卦象排列,预示的事物也有所不同?如果你要测什么,或是算什么!最好说明前因后果!方能为你解卦,单是这么说个卦象、很难跟你解释清楚、   周易是这么能够说清楚的!那人人都会算了……周易这门学问有几千年历史,不是你简单一问就能回答的。打个比方!我现在问你!斐波那契系数是什么你能解释清楚吗、就是这个道理!,

请问六爻算命,一爻变不看之卦吗只看变爻爻辞,那只卦(也就是变卦有什么用)

  揲蓍为占。其法太繁、或有仓促。古人以钱代蓍,用钱三枚!字为阴。数二,背为阳!数三、三枚铜钱,全阳数九、为老阳!全阴数六!为老阴,两阴一阳数七!为少阳、两阳一阴数八、为少阴、此所谓九六七八筮法。一摇成爻,六摇成卦!少阳老阳均为阳,少阴老阴都为阴、但是少静老动,卦中如有老阳老阴6617(九和六)?均使阳变阴!阴变阳。变出另一卦,原卦称为本卦。变卦称为之卦!一般说来、周易占动不占静,取本卦、之卦变动之爻的爻辞为占(这也就是为什么易不称阴阳而用六九的原因),如六爻全变。则取本卦!之卦卦辞为占!如六爻全不变,则取本卦卦辞为占!、

求高手帮忙解答下乾卦的卦爻辞卦爻象及含义

  乾为天(始卦)   乾上   乾下   《乾》:元,亨。利,贞、 6245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潜龙勿用」!阳在下也!「见龙在田」、德施普也,「终日乾乾」。反覆道也,「或跃在渊」、进无咎也,「飞龙在天」,大人造也。「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   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遯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   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龙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8951》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何谓也,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九四曰「或跃在渊、无咎」、何谓也、子曰:「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进退无恒。非离群也。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   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上九曰「亢龙有悔」?何谓也。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6672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潜龙勿用」,下也、「见龙在田」、时舍也。「终日乾乾」、行事也!「或跃在渊」。自试也。「飞龙在天」、上治也、「亢龙有悔」,穷之灾也。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潜龙勿用」、阳气潜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终!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