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管姓氏的来源?

  一,姓氏渊源:   1,系自姬姓、为周文王之后。以国名为氏!   据史籍《通志?氏族略》。《中国姓氏起源》及《广韵》所载,周武王灭商以后建立了周朝。封其三弟叔鲜!史称管叔在管(今河南省郑州市)。建立了管国!让他与蔡叔度一起管理商朝遗民,武王死后。由年幼的成5316王即位,因为成王年纪太小、就1908由周公旦主持朝政、管叔和蔡叔认为周公旦的统治不利于周王朝。于是联合武庚起兵发动了叛乱、很快就被周公旦平息!管叔于是被杀。管叔死后,他的后代就用以前他的封地名“管”作为姓氏、称管氏!   2!系自姬姓、为周穆王之后?以邑为氏。   据史籍《通志?氏族略》及《风俗通》所载。周穆王时!将其庶子分封于管邑!至管仲始显于齐、其后世子孙以邑为氏。周穆王之后管仲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后来在齐国作了宰相,帮助齐桓公治理国家,管仲的后代也姓管!称为管氏!   3!5560出自他族改姓、    锡伯族瓜尔佳氏!汉姓为管,   傣族管氏,祖先原为汉族。明朝初期跟随林渶元帅攻打廲川王国(三征廲川)、最后留守西南边疆。和当地的傣族通婚。逐渐变成傣族、   二!得姓始祖:管仲,   名夷吾!卒谥敬、亦名敬仲、颖上人(今安徽),春秋时齐国著名政治家、乃7295周穆王之后?管仲原辅佐公子纠!并用箭射杀公子小白、公子小白通过装死才逃过一劫,后公子小白回国即位。即齐桓公!他不计前嫌!重用管仲为相、管仲感恩戴德、辅佐齐桓公实施改革。他通过通货积财、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管叔因叛乱被杀!身败名裂!而管仲声名显赫!德才兼备、又使穆王支庶之管氏扬名天下、故管氏子孙尊管仲为管氏的得姓始祖!   三,各支始祖:   管重和:管仲的第六十一世孙。元至正十七年由江苏常州郡毗陵(驿)(今常州市武进区)迁南通如东县掘港场、是为如东县掘港镇宾山管氏始祖、   管 进,3931管文正:是族旧籍山阳、宋靖康之乱徙苏4597州城东之东河,为苏州管氏始祖、始迁祖为进五世0055孙文正,明成化间迁邑之平江里龙潭上!又治宅于管家园!5685为吴县管氏始祖!   管新涵:元5581末自括苍龙泉州前东浦迁至黄岩新桥,为5176黄岩新桥管氏始祖。   管 御:北宋仁宗时自青州渡淮、先寓维扬。后徙洪州!元丰二年其子管炬卜居丹阳东永济乡之管山,后裔遂奉其为始迁祖。为丹阳管氏始祖!   管天龙、管思舜,管文绰:北宋时居浙江。五世祖管思舜迁溧阳。为溧阳管氏始祖,管思舜子管文绰,号西溪、南宋绍定间再迁邑之奉安黄雀花墩下、是为本支始迁之祖!西溪管氏始祖。   管 葵:宋末元初自浙之龙泉石马迁广丰齐川,齐川管氏始祖。   资料有待补充!   四,迁徙分布:   管氏主源两支,抑或文王之后,抑或穆王之后,两支均自姬姓、7405有共同的血缘关系、在西周众多诸侯国中!管国立国早。消亡亦早。管叔鲜被诛、其子孙风流云散,到异地去栖生。时齐鲁富庶,多数子孙播迁山东、亦有南徙安徽!江苏北部和河南东部一带者。春秋时,管氏名人除管仲外?亦有同时代的管至父。亦为齐国人。可见此际管氏仍主要繁衍于山东,   西汉时见于史册之管氏有高祖妃管夫人,李陵军侯管敢!燕令管少卿、管氏郡望平原应在秦汉之际形成。东汉时农民军首领管亥、亦为齐人。中常侍管霸,顿丘人(今河南清丰)管伯。可见此际已有管氏在河南落籍!另东汉初年。有曾任山东副都军务的管思藏自豫章之带源徙居闽地宁阳招贤里羊岗坝(今福建宁化水茜张坊村)、三国时、北海郡朱虚人(今山东临朐)管宁,避居辽东三十多年!有子孙留居当地、   魏晋南北朝时期,因社会动荡,管氏避乱有西去秦陇。南及潇湘者。据《管氏宗谱》载:“齐鲁有管仲后裔、秦陇有管纯后裔!湖湘有管修后裔!辽东有管宁后裔、”南北朝时亦有管氏避居江南,隋末农民起义军首领管崇即为晋陵郡人(今江苏常州)!   唐宋之际......余下全文>>!

姓氏“何”的来源

  何      拼音:HE 2008-03-09     一,姓氏来源   1,出自姬姓、周武王之子封于韩。灭国!其后裔韩武子(另一种说法是韩武子是晋同族曲沃桓叔后裔!即周成王弟姬唐叔虞之后)仕晋。封于韩原、以地为氏、后来与赵。魏三家分晋、成为诸侯,秦始皇灭六国。韩氏族裔遁逃江淮之间。因改姓何,   2、他氏改姓、东汉灵帝大将军何进异父弟朱苗为车骑将军!改姓何,另有南方郝姓由于古代语音流传后来书写作何,郝姓原为北方姓氏,亦为南方郝,杨,刘三大姓之一(见《新唐书·南蛮传》)。郝古音1447按《广韵》呵各切,《集韵》《韵会》《正韵》黑各切!从音壑、(见《康熙字典》)古代语言相传较多?书写较少、南方语音音调更有曲折变化、因此郝。何同音,经过历代流传。因此南方部分郝姓渐渐被改为何姓。   3!赐姓,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推行汉化、鲜卑姓贺拔氏改为汉姓何氏。元末吐蕃宣抚使锁南之子铭归顺明朝,世袭河州0515卫指挥同知、赐姓何氏!   4!以国名为氏!唐朝时中亚地区有九个突厥族小国,史称“昭武九姓”, 后来内迁中原?各以国名为氏。。

齐这个姓氏的来源?

  齐(Qí 齐)姓源出有四:     1.出自姜姓.为炎帝后裔姜太公之后.以国名为氏.   据和所载.炎帝之裔.太公望子牙被封于营丘.建立齐国(故城在今山东省临淄).子孙以国为氏.Tong志.氏族略>载:[太公望封于齐.子孙以国为氏."   齐姓始祖为姜太公子牙.是炎帝之后.发源于山东省营丘(今临淄).姜太公封齐的故事.流传很广.主要是说炎帝的后裔四岳因协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封在吕国(在今河南省南阳).商朝末年吕国出了一位很有才干的人.姓姜名尚.字子牙.以国名为姓.称为吕尚.当时商朝几代君主不昏即暴.所以.吕尚虽有满腹经纶.毫无用武之地.吕尚年过七十.仍在寻找显示才华的良机.这时.西方周围的西伯姬昌广招贤士.吕尚听说到消息.立即赶去.但他没有马上去拜见西伯昌.却于渭水支流兹泉河边用直钩下钓.而且口中念念有词:[短竿直线守潘溪.这个机关谁人知?只钓当朝君与臣.何尝意在水中鱼."见者无不惊讶可笑.有一天.西伯昌外出打猎.进行占卜.说此行将得一位辅国贤才.西伯昌听说吕尚直钩垂钓之事以后.料定他决非等闲之辈.必有天才.于是躬身前往.来到渭水之滨.上前同他攀谈.西伯昌听了吕尚很有见地的谈吐.即恭清吕尚同坐一车.亲自执鞭驾驶.回到宫中.封为国师.号称[太公望".太公望为西伯昌出了许多好主意.使周的实力和声望大大提高.西伯昌死后.周武王尊吕尚为[师尚父".对他更是言听计从.在吕尚的辅佐下.周武王终于推翻了商朝.建立了周朝.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进行改革.国力富强.称为霸主.公元前567年.齐灵公灭蔡国.齐国疆域扩展到山东东部.西到黄河.东到大海.南到泰山.北到无棣水.尽属齐国.春秋末年.齐国国势衰危.君权逐渐为大臣田氏所取代.姜姓的后裔有以国为氏.称为齐氏.     2.出自姬姓.为春秋时卫国大夫齐子之后.以祖字为氏.   据和所载.春秋时卫大夫齐子之后.其名不可考.齐子为其字.其子孙以祖父之字命姓.成为齐姓一支.     3.出自是姓.为唐代宣城郡司马齐光之后.改为齐姓.   据所载.唐代宣城郡司马齐光.原姓是.其后代改姓齐氏.     4.出自他族改姓而来:   ① 据所载(下同).武都氐人有齐姓.   ② 清满洲八旗姓喜塔喇氏.齐佳氏等均有改为齐姓者.   ③ 清云南丽江府石鼓.中江等地土把总有齐姓.为纳西族.   ④ 今满.赫!

司徒姓氏来源介绍

  司徒   司徒一姓、是以官职命名的复姓!据《帝王世纪》记载:“舜为尧司徒。支孙氏焉!”舜曾为尧时的司徒官。负责管理民众!土地及教化等事情!职位相当于宰相!周朝时称为地官大司徒!舜的支系子孙中有以官职名为姓的。称司徒氏,“司徒”这个官职始置于唐虞之际、传到周代、被列为尊贵的5472六卿之一,掌理邦教。汉哀帝时!改丞相为大司徒,与大司马、大司空并列为“三公”,清代时!俗称户部尚书为大司徒。     姓氏起源   1。出自姬姓!是舜帝的后代,尧帝为炎黄部落首领时、舜为尧的司徒官。执掌和管理土地事务!故又名土司,舜的后代子孙有的以其职官命姓!称司徒氏,   2。春秋时,卫国大夫夏丁氏夏戊的儿子期任司徒!其后也称司徒氏。 司徒是上古官名!相传尧!舜时已经设置!主管教化民众和行2843政事务。夏、商、周时期。朝廷都设有司徒官,为六卿之一!称为地官大司徒、职位相当于宰相,春秋时列国也0299多设有这个职位、有以官职命氏的,就成为司徒氏!   3!官名、西周始置,西周前期5310金文都作“司土”!后期“司土”与“司徒”并用、与司马、司工(即司空)合称“三有司”、司徒主管征发徒役!兼管田地耕作与其他劳役、《□鼎》:“令女(汝)作司土、官司籍田”。《曶壶》:“作冢司土于成周八堆”!《免簋》:‘作司土!司奠还(苑),林□吴(虞),牧。“三有司”在西周王朝为朝廷大臣,诸侯国与卿大夫也都有设置!春秋时。卫2216国大夫夏丁氏夏戊的儿子期任司徒!其后也称司徒氏!司徒是上古官名,相传尧。舜时已经设置。主管教化民众和行政事务,夏。商!周时期。朝廷都设有司徒官?为六卿之一!称为地官大司徒、职位相当于宰相!春秋时列国也多设有这个职位,有以官职命氏的、就成为司徒氏,     复姓的来历有几种情2623况:   一!由封邑而来。   二,因居地而来!   三、由官名!王父之字、爵系、族系而来。!

姓氏 胡 来源是什么? 主要讲下福建省这儿的

  胡姓探源   以谥为姓   胡公满本姓妫!名满,胡公乃是他在西周所得的谥号。公当为爵位。而妫是舜所得之姓、据说殷革夏命!分封舜的6964后裔于陈,西周仍旧承认这一事实、胡公满后裔有以其谥号为姓者。为胡姓、这一支为胡姓的主要来源,   以国为姓   春秋时期、在今天2213的安徽,河南境内曾经建立过两个胡国,一个为姬姓胡国!另一个为归姓胡国,胡国灭亡后、子民以国为姓!   改姓为胡   由他姓改从胡姓,是胡姓的另一来源、李唐皇室的后裔胡昌翼为胡三公拯救于危急之中、其后发达,遂为明经胡氏!随着少数民族的汉化、贵姓胡氏者甚多,最初见于史籍记载的北魏之纥骨氏取华夏之姓、为胡氏、此外。许多少数民9484族都有人改姓为胡的、,

谭的姓氏来源

  谭【姓氏来源】谭姓的起源与谭国有关、在西周分封的诸侯国中,有一个谭国。为子爵,其地在今山7472东章丘县西城子崖,公元前684年灭于齐,谭国破灭之时。谭国君逃到莒国(今山东省莒县)?子孙以国为氏、姓谭,谭姓在山东得姓以后。逐渐向全国各地搬迁!此外、汉代巴南(今川东。鄂西南部)少数民族中也有谭氏!当今,谭哗已发展成为中国的大姓!在《新百家姓》中排名第65名、   历史名人 五代时有道教学者谭峭,清代有刑部尚书谭廷襄,太平天国有名将6983谭绍光?近现代有改良主义政治家谭嗣同!国民党左派代表人物谭延?!等等,,

姓氏邱的来源、、

  应该是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后代.岳飞受秦绘迫害.岳姓族人6997为免牵连.改丘和山两姓.分布全国!

“赵”这个姓氏的来源是怎样的?

  赵姓。从走肖声、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七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二点三,赵姓是嬴姓十四氏之一!赵氏之先出于颛顼帝。周穆王时造父为御!攻徐偃王。大破之。以功封赵城、子孙因氏焉、 其起源有三: 1!出自嬴姓。形成于西周、祖先是伯益、具体始祖是造父!伯益为颛顼帝裔孙,被舜赐姓嬴,造父为伯益的9世孙、是西西周时著名的驾驭马车的能手,他在桃林一带得到8匹骏马!调训好后献给周穆王,周穆王配备了上好的马车,让造父为他驾驶,经常外出打猎。游玩,有一次西西行至昆仑山,见到西王母。乐而忘归。而正在这时听到徐国徐偃王造反的消息?周穆王非常着急、在此关键时刻、造父驾车日驰千里。使周穆王迅速返回了镐京!及2177时发兵打败了徐偃王!平定了叛乱、由于造父立了大功!6025周穆王便把赵城赐给他、自此以后,造父族8289就称为赵氏。周孝王传至周1435幽王时、因幽王无道、造父的7世孙赵叔带离周仕晋!从此赵氏子孙世代为1042晋大夫,掌握晋国大权,晋景公为了夺取赵氏家族控制的政权。默许智、韩、魏三卿联合诛赵氏。灭其族。到战国初年!叔带的12世孙赵敬侯赵襄自联合魏武侯、韩哀侯三家分晋? 赵氏始祖造父 建立赵国、至他的孙子赵籍时!正式获得了周烈王的承认!与韩!魏两家并列为诸侯、公元前222年,赵国为秦国所灭,赵国王室纷纷散落民间, 因为造父是秦人和赵人的共同祖先、赵城赵氏(赵国)和犬丘赵氏(秦国)的祖先是蛮廉的两个儿子恶来和季胜,赵政是嬴姓赵氏、恶来那一支,而赵城那支的祖先是季胜,而且自造父开始姓赵,所以秦国公族也姓赵、比如秦始皇8421称赵正!秦国公族也以赵为氏,有“诸赵8710”的说法? 2,为匈奴。南蛮。女真。党项、满族改赵姓或赵宋王朝赐姓而来。如汉代有赵安稽(匈奴人)!赵曳夫(“南蛮”人)!五代有赵国珍(牂牁酋长的后裔)!先后匈奴人、女真人,党项人、犹太人的李姓、穆姓,隆姓!宇文姓!拓跋姓的历史人物、被赐姓赵,唐末、首领拓跋思恭因协助唐朝镇压黄巢之乱有功,赐姓李!封为定难军节度使、建立了以夏州(今陕西省靖边县)为中心的地方政权?自此以後,夏州党项政权日益壮大!赵宋立国,复赐夏州党项首领拓9823跋氏以赵姓! 造父 ,少昊之裔!西周著名驭马能手。受幸于周穆王,传说他曾取良马八匹,献予王而御之。西行至昆仑。见西王母,乐而忘返!后闻徐州徐偃王反。遂亲御车驾!载着穆王日行千里、适时而返,得以平定乱事!因功被赐于赵城(今山西洪洞县赵城镇),下传至赵襄子时。与韩!魏三分晋地,建立赵国、公元前222年赵为秦所灭、其后子孙以国名为氏、称赵姓。并尊造父为其始祖、秦!赵祖少昊氏!以少昊为白帝,作西畤,祠白帝、其牲用骝驹。黄牛、羝羊各一云,至汉唐宋明。则于立秋之日祀白帝于西郊?明朝仍延续其祀!于少昊之虚曲阜祀少昊!,

洪这个姓氏的来源?

洪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零七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佔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六。 ▲寻根溯源 洪姓来源有六: 1。出自共工、据《元和姓纂》及《尚书》等所载,共工之后本姓共。后因避仇改洪姓。 2。共国之后所改、据《通志??氏族2461略》所载,西周有共国(故城在今河南辉县),子7404孙以国为氏!后加水成洪。 3!据《路史》所载、相传帝0569鸿(即轩辕氏)之后有洪姓。 4、周时扬侯国!因建都洪洞、又称洪洞国、子孙以国为氏、 5,避讳而改、据《百家姓考略》所载!豫章巨集姓、常州弘姓为避唐明皇讳而改洪姓。据《姓源韵谱》所载。五代刘弘昌、刘弘果为避宋太祖之父讳而改洪姓, 6!出自他族改姓。清满洲八旗姓爱新觉罗氏,洪佳氏,巨集义氏等后全部或部分改姓洪!裕固族克孜勒氏!汉姓为洪!清高丽人姓、凡四派、出南大门,得州,易州。开城府等地!今满,朝鲜,蒙古,壮。土家等民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 共工、上古炎帝的后裔!黄帝时任水官、史书云:“共工!人面,蛇身。朱发!”是把共工0774神化的一种描绘?其活动中心应在黄河中游!近伊、洛流域!据古史记载,他曾6205与颛顼争为帝。怒而撞不周之山,使1853支援天的柱子被撞断?地的四角也裂开,所有这些神话般的描绘都是在说明炎黄两系争权斗争的激烈。为了怀念这位先人。遂有共姓,后因避仇!又因共工有水德,成洪姓。尊共工为洪姓的得姓始祖, ▲繁衍播迁 上古时期的共工、于四千二百年前被虞舜流放到幽州。洪姓形成后!直至汉代、主要是在其发祥地今河北,河南!辽宁一带发展繁衍。据《元和姓纂》所载,三国东吴庐江(今属安徽)太守洪矩是宣城人?唐代有“清河丞洪孝昌,代居舒州(今安徽舒城),状称矩后……”,由此可见。三国时期洪姓已有徙居安徽者。唐高宗总章年间!河南固始人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漳!随从陈氏父子戍闽的中原将士两次共约七千人。六十四姓,其中有洪姓落4749籍福建,这当是洪姓最早入闽者,唐玄宗时,豫章巨集姓为避讳改姓洪!加之唐末世居徽州婺源(今属安徽)黄荆墩的洪姓为避战乱行徙于饶州乐平(今属江西)之东,凡七百馀家!世代读书耕桑。逐渐昌盛为洪5156姓豫章郡望!《姓氏考略》说洪姓“望出敦煌,豫章。宣城”!望即郡望或地望、指魏晋至隋唐时每郡显贵的家族?这说明唐代及其以前!洪姓不仅称盛于安徽!江西、而且甘肃还有一支比较兴旺、常州洪姓由洪察而改!子子舆!孙4360经纶皆显贵于当朝?并沿袭洪姓未改!隋唐以后、洪姓称盛于皖赣一带?北宋初。江西乐平的一支洪姓入迁福建宁化!后又派分出两支!一迁广东海阳汤田、旋迁嘉应州!一迁丰顺布心!再迁梅县石坑玉坪(奉洪贵生为开派祖)、明初!山西洪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南。河北、陕西,湖北。江苏等地!清代、南方各省含台湾!北方各省含甘肃!新疆皆有洪姓人居住,如今。洪姓在全国分布广泛、尤以江苏。浙江等省为多,上述两省之洪姓约佔全国汉族洪姓人口的百分之二十六! ▲郡望堂号 洪姓在长期的繁衍播迁过程中!形成如下郡望:1,宣城郡,治所在宛陵(今安徽宣城)、2,豫章郡!治所在南昌(今江西省会),3!敦煌郡,治所在敦煌(今属甘肃)。 ▲堂号:“义居”!“招隐”,“平山”、“敦煌”等。、 。。

成姓的姓氏来源

  成 郕成(郕)氏有两支、一支源于姬姓。周初,周文王嫡七子。姬叔武、封地郕国(今山东省宁阳县汶上县北部一带)!伯爵。谓郕叔武!郕叔武的后代以成为氏。一支源于芈姓,西周末年的战国时代,楚国君芈熊仪尊号若敖。他的庶出子孙称为若敖氏。到楚成王芈熊恽(又名髡,頵)时、有名将成得臣,是若敖的儿子斗伯比的第三子、以父字称为成氏、成得臣善于治军统兵!作战勇猛。为楚国立过1798很多战功,一直做到楚国令尹,后来由于他久胜而刚愎自用!在著名的晋楚城濮之战中。被晋军打败、楚王知道后怒而不饶。派使者上前线!成得臣因羞愧而拨剑自刎、等楚王听从人劝告,念其勇8334武及往日功勋,想饶其败军之罪时,但在使者7512再到军中时!成得臣已自刎了、他的儿子成大心也是楚国名将,成(chéng)姓源出有: 源于姬姓,5529出自周武王之弟的封地郕?属于以国名为氏。姬姓氏族以郕地之名为姓氏的,有两个很有意思的几乎同时的分支、在姓氏形成上独一无二:⑴.起源于今山东宁阳,据史籍《通志·氏族略》与《辞源》记载。西周初年、周武王姬发封其弟!周文王第七子叔武于郕(今山东宁阳)!叔武在郕建立了郕国。文公三传至僖公!齐僖公先后与郑庄公及鲁隐公结盟、得到两国帮助。在其后十数年间齐僖公先后主持与多国会盟。平定宋,卫与郑三国之间的斗争、齐国与盟国郑。鲁以宋殇公不向周天子朝觐而讨伐宋国!以郕国不听从周天子之命令不而讨伐郕国。平定许国逼使许庄公出走、立其弟许桓公为国君。平定宋国华督之乱。前706年,齐8357僖公又在郑国公子忽帮助下打败狄戎!但是因赠送礼物给各盟国时。鲁。郑交恶!于前702年、齐国在郑国要求下联郑伐鲁,前699年,又应宋国要求,联合宋。卫。燕三国讨伐郑国,齐国遂形成7230一个小霸之局面,到了僖公之子襄公在位时,国力更强、在前690年,降服纪国。前686年。齐国又与鲁国讨伐郕国,郕国国君看到鲁国同姓相残!竟联合外姓讨伐自家人!一气之下。遂使郕国降齐、被齐襄公姜诸儿厚礼受降。其后代遂以国名为姓氏。后有的去邑为成氏,史称成氏正宗!⑵.起源于今河南范县西濮城北!几乎在与叔武封地的同时!周武王又将另一个王族季戴,也分封在另一个郕邑(今河南范县濮城),季戴也在自己的郕6403邑建立了郕国?季戴郕国没有叔武的郕国命运好,早在叔武的郕国灭亡三十二年前的周桓王姬林二年(公元前718年)?这个郕国即被卫宣公姬晋所灭!其后代以国名为姓氏!其中就有人去邑为成氏,世代相传至今。 成氏族人大多尊奉成叔武为得姓始祖、 源于容成氏。出自远古帝王容成氏世系后裔、属于以国名为氏。在史籍《姓氏词典》中引《新纂氏族笺释》注释:“容姓出自大容氏,”大容氏部落后派生出容成氏族!即2751传说中的大容氏“生”容氏,在典籍《庄子·胠箧》中记载:“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羲氏。神农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后世所明确记载的容成氏!当以大禹为主要代表,是源出姒姓的一支族人,世代相传!经久不衰,名人辈出!其后裔子孙分衍多多!姓氏繁复,但最早的成氏。容氏。庸氏、当出此族源, 源于芈姓,出自楚国君主若敖之子成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千家姓查源》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君主若敖有0329个儿子名叫熊成虎,是楚国大夫、在熊成虎的子孙以先祖名字为姓氏!称成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于匈奴族、出自各民族变姓?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北凉录》中的记载!在汉武帝刘彻执政时期(公元前140~前88年)。南匈奴屠格部族多次被大将军卫青击败。俘虏被送入中原地区分散居住。其中即有按汉俗改汉姓为成氏者!逐渐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余下全文>>,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