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周公诫子》的译文

  相(xiàng):1.辅助.如:吉人天相.2.宰相.如:丞相.3.某些国家的官名,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4.旧时指帮助主人接待宾客的人.如:傧相.另读(xiāng) 1.互相.如:相识.2.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如:好言相劝.3.姓.   哺(bǔ):1.喂(不会取食的幼儿).如:哺育.2.咀6268嚼着的食物.如:吐哺.   睿(ruì):看得深远.如:睿智.   桀(jié):夏朝末代君主,相传是个暴君.   纣(zhòu):1.后鞧(qiū).2.商(殷)朝末代君主,相传是个暴君.   欤(yú):古汉语助词,表示疑问或感叹,用法跟"乎"大致相同.   诫:告诫,警告劝诫.(多用于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   封:帝王授予臣子土地或封号.   相:辅佐.   德行:道德品行.   宽裕:宽大,宽容.   守:保持.   恭:肃敬,谦逊有礼.   荣:荣华显贵.   俭:行为约束而有节制,不放纵.   尊盛:位高势盛.   聪明:指明察事理.   睿智:聪慧,明智.   愚:愚拙,不巧伪.   哲:明智,聪明.   由:奉行,遵从.   慎:谨慎,慎重.   (原文)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子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   (译文)周成王将鲁地封给周公之子伯禽.周公告诫儿子说:"去了以后,你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有了国土)就怠慢,轻视人才.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又身兼辅助天子的重任,我在天下的地位也不能算轻贱的了.可是,我还(常常)洗一次头发,要多次停下来,握着自己已散的头发,接待宾客,吃一顿饭,要多次停下来,接待宾客,还惟恐(因怠慢)失去人才.我听说,用恭敬的态度来保有宽以待人的品行,就会得到荣耀;用节俭来保有广大的土地,必定会有安定;用卑谦来保有显赫的官职,这就是高贵;用警备之心来保有人口众多,兵强马壮,就意味着胜利;用愚笨来保有聪明睿智,就是明智;用浅陋来保有渊博,也是一种聪明.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贵为君王,之所以拥有天下,是因为遵从了这些品德.不谦虚谨慎从而失去天下,进而导致自己亡身,桀纣就是这样的下场.(你)能不谦虚谨慎吗 "、

与《周公诫子》有关的成语

  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   博闻强记   是   比喻为在位者礼贤下士!殷切求才。   此典故现引申为周公吐脯,天下归心?

对比文,周公诫子,诸葛亮诫子书 翻译。

  1.解释下边加粗字在文中的意思,   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 )非学无以广才( )   悲守穷庐( ) 又相天子( )   2.解释下边加粗字在文中的意思!   吾于天下亦不轻矣( ) 往矣,子勿以鲁国骄士( )   夫君子之行( ) 险躁则不能冶性( )   3.这两篇短文都是告诫子孙的文章!但中心内容不同、其中甲文周公告诫儿子伯禽的中心内容是: 。乙文诸葛亮告诫儿子的中心内容是: 、   4.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夫此六者,皆谦德也、   ②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5.乙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做“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3971这两句话是:   【参考答案】   (甲)周公诫子   1. 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扩展 屋子 辅佐   2. 在 因为 放在句首作发语词!无实意 就   3.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轻视人才 要立德、修身   4.(1)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   (2)(如果)年华随着时间流失!意志随着时日消磨、最终就会像枯枝落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这样的人不会为社会所用,只有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里,到那时再悔也来不及了!   5.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郁南连滩天子地风水

  住宅宽大!而人口少、   宅门太大。屋内面积太小!   墙院残缺不全,   火灶安得不是地方,   庭院面积太大!房屋面积太小,   住宅风水的五实:   宅小而人多。   宅大而门小、,

子卯相刑是不是好事

  子刑卯。卯刑子,属【无礼之刑】!绝不是好事!它同刑,冲、克,害,是一样的,都是不利的,   【子卯相刑】为【无礼之刑】!子属水,卯属木。子水生卯木,子为母,卯为子。子母相刑是无理也?   刑者、刑罚也、多主刑事犯法之事。也主伤害病痛之疾凡四柱中见着不吉。不做坏事,遵纪守法可免刑役之苦。至于病灾多加防范、0058注意养生锻炼!也1508可免病伤之痛,   你的问题已经回答完毕?采纳后可继续追问!!

挟天子定诸侯打一生肖

  猴【鸡】狗?

八字算命中子午相冲和子未相害哪个对人影响大

  盲派认为穿力大,穿破坏力强.冲是正面对冲,

周公诫子的寓意是什么

  梦见诫子的:联络运良好消息也很灵通?有什么令人愉快!惊喜的消息传来的暗示!似乎让你想到什么快乐点子的样子喔、虽然有时候会有些天马行空的奇发异想!但这种独特的想法才是最珍贵的,如果有亲友邀请外出可不要拒绝喔。这两天有6584快乐的聚会等著你!、

周公诫子的作者介绍

  本文选自《韩诗外传》!   作者:韩婴、约公元前200年-公元前130年、西汉今文诗学“韩《诗》学   的开创者,燕(治今北京)人西汉文!景。武三帝时为官、文帝时任博士。景帝时官至常山太傅。后人又称他韩太傅!   韩婴是当时著名的儒学学者。他讲学授徒写成很多著作,其中有《韩故》,《韩诗1534内传》,《韩诗外传》,《韩说》等、韩婴讲授,注释《内经》有许多独到之处。世称韩诗!与辕固生的齐诗。申培的鲁诗并称三家诗、   韩婴还对《易经》很有研究,做过很多注释、著有《周易传韩氏三篇》。但未能流传于世, ”   、

急需班昭《女诫》的全文。

  女诫  5857 班昭著!全文如下:   鄙人愚暗、受性不敏。蒙先君之余宠。赖母师之典训、年十有四!执箕帚于曹氏,于今四十余载矣?战战兢兢!常惧绌辱、以增父母之羞!以益中外之累。夙夜劬心!勤不告劳。而今而后。乃知免耳。吾性疏顽,教道无素、恒恐子谷负辱清朝!圣恩横加。猥赐金紫,实非鄙人4991庶几所望也!男能自谋矣、吾不复以为忧也!但伤诸女方当适人!而不渐训诲!不闻妇礼!惧失容它门。取耻宗族!吾今疾在沈滞!性命无常。念汝曹如此!每用惆怅,间作《女诫》七章、愿诸女各写一通。庶有补益,裨助汝身、去矣、其勖勉之,    卑弱第一?古者生女三日,卧之床下。弄之瓦砖、而斋告焉,卧之床下、明其卑弱、主下人也,弄之瓦砖,明其习劳。主执勤也。斋告先君、明当主继祭祀也!三者盖女人之常道。礼法之典教矣!谦让恭敬,先人后己、有善莫名、有恶莫辞。忍辱含垢,常若畏惧,是3560谓卑弱下人也,晚寝早作。勿惮夙夜!执务私事!不辞剧易、所作必成,手迹整理。是谓执勤也!正色端操!以事夫主!清静自守。无好戏笑!洁齐酒食,以供祖宗、是谓继祭祀也,三者苟备。而患名称之不闻、黜辱之在身、未之见也、三者苟失之!何名称之可闻。黜辱之可远哉。    夫妇第二。夫妇之道!参配阴阳,通达神明!信天地9321之弘义?人伦之大节也。是以《礼》贵男女之际。《诗》著《关睢》之义、由斯言之。不可不重也,夫不贤!则无以御妇!妇不贤,则无以事夫,夫不御妇!则威仪废缺。妇不事夫!则义理堕阙!方斯二事,其用一也,察今之君子!9674徒知妻妇之不可不御!威仪之不可不整,故训其男!检以书传、殊不知夫主之不可不事,礼义之不可不存也!但教男而不教女?不亦蔽于彼此之数乎?《礼》!八岁始教之书!十五而至于学矣!独不可依此以为则哉,   ? 敬慎第三。阴阳殊性,男女异行,阳以刚为德。阴以柔为用、男以强为贵、女以弱为美,故鄙谚有云:“生男如狼,犹恐其尪、生女如鼠。犹恐其虎,”然则修身莫若敬!避强莫若顺,故曰敬顺之道!妇人之大礼也!夫敬非它、持久之谓也。夫顺非它!宽裕之谓也、持久者。知止足也!宽裕者!尚恭下也。夫妇之好,终身不离、房室周旋!遂生媟黩。媟黩既生!语言过矣、语言既过、纵恣必作、纵恣既作,则侮夫之心生矣、此由于不知止足者也、夫事有曲直,言有是非、直者不1623能不争?曲者不能不讼!讼争既施。则有忿0259怒之事矣!此由于不尚恭下者也。侮夫不节。谴呵从之。忿怒不止,楚挞从之。夫为夫妇者,义以和亲。恩以好合,楚挞既行!何义之存!谴呵既宣,何恩之有。恩义俱废!夫妇离矣、   妇行第四。女有四行!一曰妇德!二曰妇言。三曰妇容、四曰妇功、夫云妇德,不必才明绝异也。妇言,不必4519辩口利辞也,妇容。不必颜色美丽也、妇功。不必工巧过人也、清闲贞静、守节整齐,行己有耻,动静有法、是谓妇德!择辞而说。不道恶语。时然后言。不厌于人!是谓妇言!盥浣尘秽。服饰鲜洁!沐浴以时!身不垢辱、是谓妇容。专心纺绩,不好戏笑!洁齐酒食。以奉宾客,是谓妇功!此四者,女人之大德!而不可乏之者也、然为之甚易。唯在存心耳!古人有言:“仁远乎哉。我欲仁。而仁斯至矣。”此之谓也,   专心第五!《礼》。夫有再娶之义,妇无二适之文。故曰夫者天也。天固不可逃、3964夫固不可离也?行违神只!天则罚之!礼义有愆、夫则薄之!故《女宪》曰:“得意一人!是谓永毕,失意一人,是谓永讫、”由斯言之、夫不可不求其心。然所求者!亦非谓佞媚苟亲也,固莫若专心正色。礼义居洁,耳无涂听。目无邪视!出无冶容,入无废饰。无聚会群辈!无看视门户,此则谓专心正色矣,若夫动静轻脱?视听陕输,入则乱发坏形、出则窈窕作态、说所不当道。观所不当视,此6123谓不能专心正色矣?   曲从第六。夫“得意一人。是谓永华!失意一人,是谓永讫”。欲人定志专心之言也。舅姑之心,岂当可失哉,物有以恩自离者,亦有7408以义自破者也,夫虽云爱。舅姑云非。此所谓以义自破者也?然6642则舅姑之心奈何!固莫尚于曲从矣,姑云不尔而是!固宜从令!姑云尔而非!犹宜顺命、勿得违戾是非。争分曲直。此则所谓曲从矣。故《女宪》曰:“妇如影响,焉不可赏、”   ??叔妹第七、妇人之得意于夫主!由舅姑之爱已也。舅姑之爱已,由叔妹之誉已也。由此言之、我臧否誉毁、一由叔妹。叔妹之心、复不可失也。皆莫知叔妹之不可失。而不能和之以求亲,其蔽也哉。自非圣人。鲜能无过,故颜子贵于能改,仲尼嘉其不贰!而况妇人者也。虽以贤女之行、聪哲之性。其能备乎。是故室人和则谤掩!外内离则恶扬!此必然之势也,《易》曰:“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此之谓也、夫嫂妹者!体敌而尊,恩疏而义亲!若淑媛谦顺之人!则能依义2705以笃好,崇恩以结援,使徽美显章。而瑕过隐塞,舅姑矜善。而夫主嘉美!声誉曜于邑邻、休光延于父母,若夫蠢愚之人。于嫂则托名以自高、于妹则因宠以骄盈,骄盈既施。何和之有。恩义既乖!何誉之臻!是以美隐而过宣、姑忿而夫愠。毁訾布于中外,耻辱集于厥身。进增父母之羞,退益君6142子之累,斯乃荣辱之本!而显否之基也!可不慎哉,然则求叔妹之心,固莫尚于谦顺矣。谦则德之柄,顺则妇之行,凡斯二者!足以和矣、《诗》云:“在彼无恶。在此无射。”其斯之谓也、。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