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白族的生活习俗是什么?

  传统节日   火把节抢升斗   三月街,又名“观音市”、是白族盛大的节日和佳期,农历三月十五至二十日在大理城西的点苍山脚下举行,最初它带有宗教活动色彩!后来逐渐变为一个盛大的物资交流会、   火把节。农历六月二十五在白族屯寨举行!   绕三灵,农历四月下旬、为期三四天、   石宝山歌会。农历七月末的在石宝山石钟寺举行三天、   剑川骡马会   本主节   蝴蝶会   火把节   茈碧湖歌会   海西海歌会   朝鸡节。农历一月初一至十五在宾川鸡足山举行?   耍海会!农历八月初八在大理才屯举行,   葛根会、农历一月初五在大理三塔寺内举行?     住屋形式   白族住屋形式,坝区多为“长三间”,衬以厨房、畜厩和有场院的茅草房、或“一正两耳”!“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瓦房,卧室。厨房、畜厩俱各分开?山区多为上楼下厩的草房,“闪片”房!篾笆房或“木垛房”。炊爨和睡觉的地方常连在一起。     婚俗   白族家庭里,儿子成婚后即与父母分居。白族同宗同姓不通婚!   白族青年男女的恋爱活动比较自由。他们通常利用劳动!赶集。节日活动及赶庙会的机会谈情说爱、通过山歌试探对方!抒发感情,寻觅自己的意中人,   白族婚礼   当白族青年男子向姑娘求恋时、姑娘如同意、要向男方送粑粑,婚礼时新娘要下厨房制作“鱼羹”。婚后第一个中秋节新娘要做大面糕,并以此表现新娘的烹调技艺!婚礼期间讲究先上茶点!后摆四四如意(即四碟!四盘!四盆。四碗)席,白族好客。8994无论平时或节日,若有客至都要先奉沈茶,并且连斟三道。称三道茶,为客人斟茶不能斟满!民间有“酒满敬人、茶满8354欺人”之说!   背婚是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白族地区普遍流行的一种婚俗、每逢十字路口、三岔道或人员集结的地方,陪宾们便停下来!把嫁妆码成两大摞、让新郎背着新娘围着嫁妆绕“8”字、   4193白族婚礼   白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婚礼隆重,热烈。按传统风俗,举行婚礼这天。新郎和小伙子们必须骑高头大马去娶亲。新娘娶回后要拜客、由新郎,新娘对家庭中的长辈一一敬拜?然后是请客吃饭。新郎!新娘要陪客人进餐、这时!客人们可向新婚夫妇出难题。也可以让他们表演节目!婚礼被喝彩声和欢笑声笼罩着、最有特色的是在婚礼上燃起辣椒粉,于是在欢声笑语中许多人都打喷嚏、咳嗽。热闹无比、   白族的婚姻共有三种形式:一是嫁女儿到男家、这种1670形式占大多数。二是招姑爷上门,这种情况主要是女方父母没有儿子,即使有也是痴憨病残!

白族过年有哪些习俗 20分

  白族每逢节日、除必备节日食品之外,还要进行拜佛、祭天和敬祖等祭祀活动、年节最为隆重!自腊月起家家都要置办年货、杀猪。磨豆腐!舂饵块和糯米粉。除夕时。各家主事人都要带着饭菜,茶酒用托盘顺着天地、大门,水井、灶神,祖先牌位的顺八进行祭拜?然后全家6634人吃团圆饭。隆重的团圆饭在餐桌中央摆一个大的铜火锅,必上猪头肉,周围有八大碗寓意深刻的日菜肴,如:藕有眼寓意开窍通畅。蒜苗白语意“顺”寓意万事通顺,烧鱼寓意富富有余等。大年初一早晨要煮汤圆、有的做面条、都寓意团圆。和顺,益寿等美好的祝愿!从初一到初五。每天吃什么都有一定的规范、居住在碧江的白族,过年的方式与其他地区不同。在碧江的白族把一年分成十三个月、年节则在13月的下旬属猪或属郸日进行,除夕晚全4761家都要先祭树神?而后全村要一起聚餐、在其他一些节日里!3305除要杀猪或宰羊置办酒席外?还要有应时的食品,如三月街要有各种蒸糕!凉粉、清明节4116要凉拌什锦、端午节包粽子、喝雄黄酒,栽秧会吃栽秧肉、炒蚕豆。六月二十五日火把节吃甜食和各种糖果。中秋节吃白饼!酥饼。尝新节吃掺新米饭等!、

白族习俗

  白族生活习俗     一!服饰      早期男女衣服多用棉布自制而成、老年男子多穿对襟短衣,大襟长衫,大摆档裤,头戴瓜皮小帽、脚穿布制圆口虎头鞋或荷叶绣花鞋、青年男子多穿蓝白对襟衣、套银钮黑褂,黑蓝色摆档裤!头戴瓜1532皮帽或包头。毡帽!系腰带!脚穿布制连绊鞋或绣花叫底皮衲!到民国初!年青妇女穿着改变,衣着各色大姊妹装和红!紫!黑褂,自绣各种花案,配上各5526色宽窄花边,银光片订在衣袖衣襟上、裤子为黑蓝!水红。中老年妇女也5183有裤脚镶花边的,姑娘们系有黑蓝布系腰或绣花围腰!脚穿各种布制的绣花鞋、喜戴银!玉耳边环!柳叶耳环!手镯有滑标!扭丝!平扁银、玉镯!还多戴金银戒指!     已婚妇女束后发髻、髻上有红头绳别上银簪!玉簪、有的套上网兜!也有用4寸宽!1寸长的黑衣布条围住发髻和顶部的!五十多岁后,衣服花纹逐渐减少、多穿短而宽、袖口大!长到膝的大襟衣、外套一件满镶满滚的黑褂、系黑蓝色系腰!穿普通裤,脚穿鼻尖船形布鞋、封年过节和做客、才戴耳环手镯。     二, 婚姻     1。说亲 :男方父母探好女方姑娘后。托媒到女方家提亲、7690女方父母同意!就把姑娘生辰8611八字告知男方,经男方请人“合八字”。若婚姻合。表示这门亲事已定,     2,订婚:在合婚后,男方择定吉日“喝订酒”!日期多以正月初二,十六为吉!     3!结婚:日期多在十冬腊月或正二月?分搭彩(杀猪),正婚(正客)!回门(谢彩)三天、     4!迎亲:俗称讨媳妇。过去是骑马或坐轿!吹唢呐接亲、     5、认亲:第三天回门认亲。就是娶亲后的第一天?     三!喜事     1、满月酒:这是婚后生头胎婴儿请客。届时男女双方的伯母、婶婶:姑妈、舅母。娘娘,每人送20个鸡蛋!红糖1斤,米1升、布料3尺、到男方祝贺恭喜,     2。报喜9817:这是妇女生育后第三天!丈夫要带上一瓶酒、到岳父母家报喜!     3!戴百家锁:小孩满周岁!要到本主庙祭祠!并请夫妻双全?子女多的二老给小孩戴一把长命百岁锁,祝小孩健康成长!兴家立业、     4、建新房:地基选择,动土挖基必须请地师择定!立木梁这天称造大吉!要贴新对联。亲朋好友送7210礼鸣爆竹祝贺?主人杀猪祭祀土地神!祖先和鲁班,请客一天!     5。 做生日:老人活到六7667十花甲,要请客做生日祝寿。   9105  小孩一年一度做生日。往往杀只鸡、摆上点糕点,     四。节日活动      1!春节:从腊月三十到正月初六!!

白族的特点

   这个要分几方面来说:   概况:白族!主要居住于云南西北部苍山脚下?洱海之滨的大理白族自治州!现约有150.56万人、属典型的农耕民族。   公元937年。白族首领段恩平在洱海地区建立了"大理国"政权!自那时以来。白族便形成一个具有共同语言和文化,经济水平较接近、居住地较固定的民族。      服饰:白族崇尚白色,服饰以白色为基调、总特点:用色大胆、浅色为主。深色相衬。对比强烈!明快而又协调。挑绣精美!一般都有镶边花饰、装饰繁而不杂,男子多穿白色对襟衣及黑领褂!女子多穿白色上衣!外套丝绒领褂。以绣花布或彩色毛巾缠头。女帽代表风花雪月哦。   饮食:喜爱粑粑、饵块!汤圆、米线。稀粥。糖饭(糯米与干麦芽粉8890制成)等,三餐都配新鲜蔬菜、也制成咸菜,腌菜、豆瓣酱。用洱海特产的海菜花加工成的海菜炒火腿,海8968菜豆腐汤等,肉食以猪为主、兼有牛、羊,鸡,鸭!飞禽和鱼鲜。善于腌制火腿,腊肉。香肠。弓鱼。油鸡棕,吹肝和饭肠等食品。腌年猪和乳扇(羊乳点酸水而成)是当地“一绝”、烹调方法多样,口味偏好酸辣,大理白族创造出大理砂锅鱼,柳蒸猪头,乳扇凉鸡、油炸仙人花(仙人掌花)、盐炖罐子肉、鱼茸乳扇卷,生皮,汽锅饭。大理洱丝等一批名食、   三道茶: 白族“三道茶”指的是“苦茶”、“甜茶”,“回味茶”,头道苦茶又称“烤茶”或“百斗茶”,先苦后甘、能提神补气,使人神轻气爽!三道回味茶。放有花辣等佐料,喝了能满口清香!回味无穷!   "三道茶"--讲究的白族礼仪:白族习惯喝烤茶。烤茶讲究茶具、俗语说:"酒盅要粗糙!茶盅要精巧!"献客的茶盅以洁白精巧的瓷杯为上品。白族茶礼分三道、俗称"三道茶"。即"头苦,二甜!三回味"。一道为纯烤茶。二道加核桃片、烧乳扇和红糖,三道是加蜂蜜和几粒花椒的蜂蜜花椒茶!"三道茶"是白族招待尊贵客人的饮品。   节日:在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白族文化中。最具特色的是数量繁多,形式独特的民俗活动和乡土节曰!除"三月街"!"绕三灵","火把节"及1413汉族年节外?白族还普遍崇奉一村一方的保护神--"本主"、各地还有迎神赛会等等、难怪人们把白族文化称为一部存在于曰常生活中的"民俗百科全书"   "三月街"--白族的集市:三月街是白族传统的盛大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在大理古城举行!会期5-10天。三月衔原是佛教的讲经庙会!后来、由于大理是西南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随着。

元宵节有哪些习俗?

   农历正月十五!是中8219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元宵节在中国道教里则称为“上元节”,元宵节赏灯的习俗是1322从汉朝时开始的、最初源自佛教的“燃灯礼佛”、一到夜晚,家3405家户户都要挂彩灯、放焰火、人们成群结5392对地去看花灯、有的花灯上还写有谜语,让看灯的人们都来猜灯谜,!

白族的节日有什么?

  三月街民族节。绕三灵,火把节等~、

纳西族有哪些习俗?

  一!居住 纳西族民间住房、在明清时还普遍是井干式“木楞房”、用圆木纵横相架,层面高至七八尺!即加缘行!覆之以板!石压其上。在木楞房的正房(祖房)中,有一个高出地面的灶台称为“格古鲁”、中间为火唐塘!安上大型铁制三角架!用来烧水!烤火和安锅做饭、会客!用餐和老人就寝均在这个灶台上,火塘两边铺木板!右是主位。左是客位。不能相混, 丽江坝区。尤其是大研古城内?纳西西民居则普遍是土木结构的瓦屋楼房!建筑平面结构大多是“三房一照壁”。富裕8406人家也有“四合五天井”的布局、纳西族的“三房一照壁”正房较高!主要供老人居住,两侧2943厢房略低!由下辈居住。再加上正房对面一堵照壁!看上去主次分明,布局协调、天井供生6321活之用!多用砖石铺成。常以花草美化、如有临街的房屋,多被辟4129为铺面?主人自己经营,或转租他人经营!屋基采用石头砌成。墙用土坯砌起。有的四角用砖修饰。上段则用木板围封!屋架强化穿斗功能、增强了搞震能力、使房房具有“墙倒屋不塌”的特点,屋面都用筒板瓦覆盖。前后出檐!人字面坡交接处装饰“垂鱼”。 二、服饰 纳西族男子的服饰大体与汉族相同,各地妇女服饰则有差异、中甸县白地一带妇女、身穿对襟长衫,再系百褶长裙,腰束毛织彩带,脚穿云头黑靴。背披白毛山养皮。编发盘辫,保有古风!宁蒗县永宁一带摩梭妇女!头戴布料大包头、身穿大襟小褂。系长可及地百褶裙,腰系彩带。美观大方、丽江县大研一带纳西族妇女、从清初改土归流以膈衣着便有很大改变、上空大襟宽袖布袍。袖口捋至肘部。外加紫色或藏青色截肩、下着长裤!腰系用黑!白、蓝色棉布缝制的围裙!上打百褶、下镶天兰色宽边!背披“七星羊皮”,羊皮上端缝有两根白色长带,披时从肩搭过、在胸前交错又系在腰后。既可保暖!又可垫背负重。近年。一种既保持纳西古装特色。又有现代服饰特点的新型青年妇女服饰问世,其产要特点是改大襟的坎肩为对开或半边开收腰坎肩。改围腰为长裙。在礼仪活动中颇受欢迎。 羊皮披肩是丽江纳西妇女服饰的重要樗、它一般是整块纯黑色羊皮制成、剪裁为上方下圆。上部疑着6厘米宽的黑边?下面再钉上一字横排的2981七个彩绣的圆形布盘!圆心各垂两根白色的羊皮飘带。代表北斗七星。俗称“披星戴月”,以示勤劳之意、另有一种看法认为,上方下圆的羊皮是摹仿青蛙的形状剪裁!而缀在背面的圆盘纳西人称为“巴妙”。意为“青蛙的眼晴”!这是崇拜蛙的丽江土著农耕居民与崇拜羊的南迁古羌人相融合形成纳西族后,

白族的习俗是什么?阿昌族的是什么?壮族的习俗是什么?傣族的习俗是什么?回族的习俗是什么?谢谢。

  白族的风俗习惯     白族热情好客,先客后主是白族待客的礼节!家中来了客人!以酒、茶相待。著名的“三道茶”就是白族的待客礼。但白族人倒茶一般只倒半杯!倒酒则需满杯!他们认为酒满敬人。茶满欺人,受到白族人热情的款待!应说声挪卫你(谢谢你)来表示你的谢意和感激之情!     尊0682敬长辈是白族的传统美德。见到0961老人要主动打招呼!问候,让道,让座、端茶。递烟、起床后的第一杯早茶要先敬给老人、吃饭时要让老人坐上席、由老人先动筷子!在老人面前不说脏话,不准跷二郎腿。一些山区的白族,家庭成员各有比较固定的座位。一般男性长辈坐左上方、女性长辈坐右上方、客人和晚辈坐6247下方和上方!白族人家的火塘是个神圣的地方、忌讳向火塘内吐口水!禁止从火塘上跨过。白族人家的门槛也忌讳坐人。男人所用的工具!忌妇女从上面跨过!家庭内忌讳戴着孝帕的人进入!认为这样会给家庭带不洁、     婚丧与生育     白族妇女怀孕后,以系合页双屋围裙。并将头页对折别在腰间作为有喜的标志。外人见了。要懂得注意重点保护、倘若误伤了孕妇,要担保到产后母子平安为止,有些地方的白族,怀孕妇女不能进入新郎。新娘的洞房。婴儿落地后、谁第一个跨进产妇家的门,谁就是踩生,白族认为、谁来踩生、将7271来孩子的脾气就像谁?白族最忌讳戴孝的人来踩生,所以婴儿降生后、家人要立刻用白石灰在门口撒三道弧线、并在门槛上缠一道青篾子,若是生男孩!还要在青篾子下加一只草鞋,有的还在大门上钉一个甑笆底、以示禁忌。不5062慎闯入产妇家者,必须送一碗新鲜稠米汤!红糖,鸡蛋!甜白酒和一土锅猪蹄子炖韭菜根给产妇吃。1605产后第三天早上?产妇家要请粥米客或称稀饭客,到白族人家做粥米客,要用竹篮提着鸡蛋。红糖、小孩的衣帽等前往恭贺,大理!剑川一带的白族!妇女产后!主人要请第一个进家的客人吃荷包鸡蛋汤圆!客人不能拒绝!否则主人4551会生气?      食俗     白族主要聚居在中国南方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以农业为主!种植水稻、小麦。玉米,养麦。蚕豆,薯类。雪梨、柑橘和3726论茶是著名特产!居住在湖、河地区的白族以稻麦为主粮,居住在山区者,以玉米,养麦、马铃薯为主粮!吃大米饭!包谷(玉米)饭及各种米面制品后于脑制牛!羊。2222猪肉及各种咸菜。洱海盛产鱼类。弓鱼最著名、喜食砂锅菜!酸菜等!口味以酸、冷,辣为主!     白族日常饮食以一日三餐为主、农忙或节庆用则增加一次早点或午点!平坝地区多以大米。小麦为主食。山区常吃玉米!洋芋和养麦、主食一般蒸作干饭、下地携带,此外也喜爱粑粑。饵块!汤圆。米线,稀粥。糖饭(糯米与干麦芽粉制)等。     白族三餐都配新鲜蔬菜,也善于调制咸菜?院菜、豆瓣酱!豆豉与面注。用洱海特产的海菜花加工成的海荣炒火腿。海菜豆腐场令人齿颊留芳、肉食以猪为主,兼有牛、羊!鸡,鸭和鱼鲜,善于胶制火腿、腊肉、香肠,弓鱼,猪肝飦!螺蛳酱。油鸡棕。吹肝和饭肠等食品?脑年猪和乳用(羊乳点酸水制成)是当地“一绝”。烹调方法多样,口味偏好酸辣!创造出大理砂锅鱼、牛奶煮弓鱼,乳扇凉鸡、松木丽粉蒸鱼。盐炖罐子肉!鱼茸乳扇卷!镶雪梨、生皮,大理饵丝。喜洲破酥精粑等一批名食,民间宴会、职业厨师制作的"八大碗"、"四盘五碗"宴席。菜式更3160为丰富!除火腿!腊肉等外!还善于腌制弓鱼、猪肝、螺蛳酱等、     白族注重节庆、几乎每节都有一至数种应景食品、如春节(中国农历新年)吃叮叮糖、泡米花茶和江斋饭、1906三月街吃蒸糕和谅粉?清明节(中国传统祭祀?扫墓节日)吃凉拌什锦和“斋筵香”(炸酥肉),端午节(中国农历五月初五)吃粽子和雄黄酒、尝新节吃新豆、嫩瓜和陈谷掺新米饭,火把节吃甜食和各种糖果。中无......余下全文>>,

贵州结婚习俗是怎样的?有那些习俗?

  婚 嫁   婚嫁是家族延续的重要环节!古人十分重视、礼仪甚繁!有纳彩。问名。纳吉!纳徵,请期迎亲6礼,襄樊旧时婚嫁逐渐演化8851为订亲。择期、迎亲几个步骤、   订 亲   首先,男方父母请红爷(媒人)到女家求婚!若女方父母同意。则由红爷将女方的“八字庚贴”(即写明女方出生年、月!日!时的柬贴)交付男方,俗称“拿八字”、也叫“传庚”!男方父6031母择吉日请信任的算命先生将男女二人的八字进行推算。叫做“合八字”、若二人命里相犯相克!则婚议作罢,若相合相生,则可订亲。整个订亲过程由父母作主、青年男女不得过问!俗谚称“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择 期   订亲之后?男女每年给女方送一次礼物。叫“填庚”。到适当时候。男方请红爷到女2963方协商迎亲日期!女方则提出聘礼规格要求。红爷往来奔走!双方同意后即下聘礼、确定迎娶日期,一般订在黄道吉日、或阴历双日子、襄樊人喜爱选择初八?十八!二十八几天。叫做“要得发,不离八”、   迎 亲    民间也叫“过期”,迎亲前一日设宴待客。男方称“暖郎酒”,女方叫“梳头酒”。迎娶之日,新郎衣冠齐楚,披红挂彩,坐轿或骑马。领着花4701轿迎亲,一路上鞭炮锣鼓声不断!至女家、祭拜女方祖先。新娘戴凤冠、顶头盖、红袄罗裙。拜别祖先后上花轿!由兄弟或侄辈男丁相送、叫做“发亲”。然后。新郎轿(马)前导!新娘花轿及嫁妆后随,锣鼓鞭炮迎至男家。落轿后,由牵亲娘子搀扶新娘下轿升堂?和新郎拜天地!拜高堂、入洞房喝交怀酒?当天“闹房”。客人、表兄弟和伯叔都可参加,谓“三天无大小”。其间大宴宾客,谓“喝喜酒”,凡送礼亲友都在宴请之列,娘家送亲的必坐首席!上席。吃完酒席当即回家,第三天!新娘的兄弟或侄辈来迎新婚夫妇至娘家,谓“回门”、酒饭后即返回男家。谓“三天不空房”、在整个迎亲过程中。还有许多琐碎的象征性研究,如洞房床上撒放花生,板栗,红枣、即“早立子”(枣栗子)和生花胎(交替生儿生女)的吉兆,把新郎新娘的鞋套在一起!象征二人偕同到老。等等!    建国后   国家颁布《婚姻法》!封建包办婚姻制度被废除。旧的婚礼仪式也随之改变、男女自由恋爱,登记结婚、婚礼多选择在国家法定或民间传统节日举行!50-70年代以简朴为荣,女方不要彩礼、男方不计嫁妆!步行或骑自行车迎亲、礼仪大方朴素。国家公职人员结婚、一般在机关内举行典礼仪式!以喜糖烟茶待客。民间虽宴请亲友。但也较简朴,80年代。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某些人家为婚嫁购置高档家具,家用电器、以4678小轿车迎亲!并连日大宴宾客、往往使双方家庭多年积蓄为之一空,也有些青年和家长崇尚节俭、不摆阔气、不受礼。不请客!让新婚夫妇参加有关部门举办的集体婚礼。在热烈而朴素典礼仪式之后、新婚夫妇共植同心树!这既象征爱情天长地久!也为绿化环境作了贡献,受到社会广泛的赞扬而逐渐形成新的风气、   旧时、男子失偶再娶!礼仪与初婚相同。谓“续弦”!女子一般不再嫁。再嫁曰“再醮”!0180俗称“再走一家”,再嫁无仪式举行、男方3378着人迎至家中即可。建国后寡妇再嫁得到社会肯定和法律保护。   寿 诞   庆祝生辰、俗称“过生”或“做生”!儿童生日吃长寿面、穿新衣!长辈赠送玩具。文具或吃食、老人50岁!60岁、70岁生日较为隆重!多由晚辈操持、亲友祝贺!送寿联,寿匾或其他礼物、主人置酒款待。   丧 葬   旧时兴土葬,对棺木(也称寿木)特别讲究,多用杉,柏、楸等上等优质木材制作、内装裱。外雕镂、反复油漆。人死后、洗身!穿寿衣!放入棺内!名曰“入殓”。灵柩放入灵堂“停灵”、夜间由死者亲人陪伴,停灵3天!然后由孝子孝孙送至墓地掩埋。   建国后   上述丧礼中属封建迷信的活动渐废除、70年代中期提倡火葬。国家公职人员及大部分市民、遇丧事只设灵堂,置花圈!挽联,开追悼会。家属亲友佩黑纱于左臂寄托哀思,礼仪肃穆庄严、近年来、少数地方在民间丧2931仪中有些旧俗又有所抬头,、

白族服饰的发展

  白族是我国西南边陲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少数民族之一、服饰文化表现出绚丽多姿的独特风姿, 想必白族的祖先过着群居生活、以打猎,捕鱼为生!以树叶来避寒,遮羞,经考古发6561现距今三千年前!白彝先民已经掌握纺织技术!剑川海门口,大理挖色鹿鹅山。大理苍山,宾川白羊村等新石器时代遗址,曾分别出土了石质纺轮。骨质或角质针具、证明纺织物开始问世,白族先民也开始有简单的服饰!当然服饰由于受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一开始的主要功能无疑是保暖、避寒。到了南诏时期,大理地区的丝纺织业已大量出现、“工文织”。含纹纳花的丝0811织品大增,1974年云省、大理州有关单位到大理州洱源县三营火焰山塔进行调查、在塔中发现了大理国时期的丝织品、且保存情况良好,经鉴定为白绢一幅,丝绸三块、这对于研究当时的丝织工艺确实是一份难得实物资料! 随着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变革!白族的服饰相应也发生了变化、但白族服饰的形成总是受到特定的习俗。风俗和思想方式剪裁、编排!美国著名的哲学家约翰·杜威说过:“习俗在形成个人的行为中起的作用远超过了个人对传统习俗所能发生的任何影响……!”故南诏大理文化在现代白族服饰中遗制犹存。赁白族服饰自成一体,别具一格,始终保持着不同于其它民族的独特传统!!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