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节日风俗,如蒙古族的( ),藏族的( ),西南地区的彝族、白族( ),也具有着独具

 2602 我国少数民族中、从事农业生产的占大多数。他们1626虽然都以粮食作物为主食。但饮食习惯不尽相同。北方的朝鲜族!回族,新疆的维吾尔族和南方大部分民族主要食用粳米、而傣!侗和水族等嗜食糯米。居住在高原!山区以及北方平1441原地区的民族主食品种繁多。五谷杂粮俱食!在食品做法上。各民族之间也不完全相同、佤族。黎族喜欢用竹筒做饭。做出的饭带有新竹的清香!流动性较大的游牧民族常以青稞,燕麦等做成炒面,广西山区的瑶!侗等族爱吃用油炒后泡开的茶叶加盐煮成浓汤、然后冲泡炒大米花和炒黄豆的“大油茶”!新疆少数民族将面粉。玉米或高梁面烘烤成馕(波斯语“面包”之意)作为日常主食。他们还特别喜欢吃“帕罗”。这是一种用羊油,羊肉!葱头!胡萝卜,葡萄干等做的甜米饭。用于7931捏团抓食!通常被人们称为“抓饭”。此外、新疆维吾尔族的烤羊肉串。朝鲜族的冷面和回族的炸馓子。也都各具特色、   我国某些少数民族还有忌食的习俗!如游牧民族忌食狗肉,藏族忌食鱼类、穆斯林忌食猪肉等,我们要尊重他们的习俗。   反映在恋9045爱婚丧方面!如深受男女青年喜欢的哈萨克族的“姑娘追”和布依族的对歌“丢花包”!回族实行的无棺土葬和藏0062族实行火,水、天葬!这些习俗的形成受宗教信仰和传统习惯的影响。有着复杂的社会和历史原因!我国民族风俗多种多样。民族文化异彩纷呈!藏族人民能歌善舞。以踢踏舞驰名、乐曲节奏悠扬,向以鼓钹!欢乐自在、蒙古族牧民精骑善射、射箭、赛马!摔跤是一年一度“那达慕”大会的精彩节目、传统的演唱形式是深受群众喜爱的“好来宝”、马头琴是最富特色的民族乐器,哈萨克族的服饰以帽子最具特色。男子戴黑绒圆高统帽、女戴圆顶绣花棉帽等等!   满族   明朝末年。满族英5527雄努尔哈赤经过30年的努力?统一了中国东北地区的女真人、初步形成满洲民族。即满族、他把满洲人分别组织在黄、白,红。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族之中!实行全民皆兵!后来,满族政权还陆续建立了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1644年!八旗铁骑入关,占领北京,席卷大江南北、建立了疆域辽阔的清帝国,   满族人很早就信奉萨满教、每逢祭祖!祭天,要由萨满戴上神帽,穿上裙子。系上腰铃。击鼓起舞,边祷边跳,满族人重礼节!有一个时期。小辈对老4642辈是三天一小礼。五天一大礼,5109三天见长辈要请安?五天见长辈要“打千”、男人打千要哈腰。右手下伸。左手扶膝、像拾东西一样!女人打千要扶膝下蹲、满族男人留发梳瓣!穿马蹄袖袍褂,系腰带!妇女头顶盘髻,穿宽大直统旗袍,不缠足!今天!旗袍已经成为典型的东方妇女服饰。风靡全球。  0615 我国的满族人有一半以上居住在辽宁省!其它散居在吉林,黑龙江!河北等省。以及北京。西安和成都等大城市、   朝鲜族   我国的朝鲜族主要生活在东北三省和内地的一些大城市,居住最集中的地区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他们居住的地区是我国北方的“水稻之乡”。   朝鲜族的房屋屋顶由四个斜面构成、房屋正面开三扇或四扇门。室内用砖或石平铺成炕。进屋脱鞋!席炕而坐。朝鲜族妇女的传统服装是短衣长裙。以长布带打结,男子也穿短衣、外罩坎肩、裤腿宽大,朝鲜族能歌善舞!姑娘们爱荡秋千和在跳板上飞腾,小伙子则喜欢一对对扭在一起摔跤!似猛虎角力。朝鲜族的传统食品有冷面。泡菜和打糕等!   回族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他们散居全国各地、是我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他们主要聚居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在甘肃、青海、河南,河北,山东、云南等省也有聚居区,   回族的形成与发展深受伊斯兰教的影响,居民大多信仰伊斯兰教,在我国也称回教,回族喜欢环清真寺而居,在农村往往自成村落、他们的生......余下全文>>、

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节日风俗,如蒙古族的献哈达,藏族的雪顿节,西南地区彝族、白族的火把节也有着独具 5分

  泼水节是傣族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阳历四月十三至十五日),傣语叫做“楞贺尚罕”,即“六月新年”或“傣历新年”?实际上泼水节就是傣历的元旦。因为傣文历法。新的一年是从六月开始计算的、   可是泼水节由来的传说却有两种,:很早以前!一个无恶不作的魔王霸占了美丽富饶的西双版纳、并抢来七位美丽的姑娘做他的妻子!姑娘们满怀仇恨。合计着如7341何杀死魔王,一天夜里。年纪最小的姑娘侬香用最好的酒肉、把魔王灌得酩酊大醉!使他吐露自己致命的弱点、原来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魔王。就怕用他的头发勒住自己的脖子!机警的小姑娘小心翼翼地拔下魔王一根红头发、勒住他的脖子、果然、魔王的头就掉了下来。变成一团火球、滚到哪里。邪火就蔓延到哪里!竹楼被烧毁!庄稼被烧焦!为了扑灭邪火!小姑娘揪住了魔王的头!其他六位姑娘轮流不停地向上面泼水!终于在傣历的六月把邪火扑灭了。乡亲们开始了安居乐业的生活、从此、便有了逢年泼水的习俗。现在!泼水的习俗实际上已成为人们相互祝福的一种形式,在傣3064族人看来,水是圣洁,美好、光明的象徵!世界上有了水!万物才能生长!水是生命之神!   而位于丽江华坪地区的傣家泼水节的故事却独具特色,这里的傣族人是中国乃至亚洲纬度最0589北的傣族部落。他们的故事是这样的:   相传在很久以前、金沙江边一个聚居在密林深处的傣族村寨,因树林起火。村民处在被大火吞没的危难之中!一个名叫李良的傣家汉子、为保护村庄!不畏危险!冲出火网,从金沙江里挑来一桶桶江水,泼洒山火!经过一天一夜的劳累,山火终于被泼灭,村民得救!李良因为劳累流汗流干了、渴倒在山头上!村民打来清水给李良解渴!但喝了九十九挑水也解不了渴、后来!李良一头扑到江中!变成一条巨功、顺江而去、有的人说!他变成了一棵大树、傣族人民为了纪念李良,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之一天、每家房屋清扫一新,撒上青松叶、并在选定的江边或井旁,用绿树搭起长半里的青棚!棚下撒满厚厚的松针、两旁放上盛满水的水槽?午间太阳当顶时,众人穿行于棚下相互用松枝蘸水洒身?表示对李良的怀念和对新年的祝福,这项活动延续至今、成为傣族人民辞旧迎新,祝福吉祥的节日--泼水节!   泼水节来临、傣家人便忙着杀猪、杀鸡。酿酒!还要做许多“毫诺索”(年糕)以及用糯米做成的多种粑粑,在7797节日里食用?!

蒙古族的节日风俗有哪些

  一!蒙古文字和语言   在蒙古国建立以前、聚居于蒙古地区的各部落,因2021居住环境不同!来源不同、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一致,彼此之间无统一语言!亦无文字、凡世系事迹。或口相传述、或刻木为记。直至1204年成吉思汗征服乃蛮后,始以畏兀儿字拼写蒙古语,并令塔塔8108统阿教太子!诸王子弟等识字、以这种文字发布公文,信件!玺书,牌札等!这是蒙古国使用文字的最早记载(详见前)③,世称为畏兀儿字蒙古文,   畏兀儿字蒙古文有21个字母、盛行于蒙古族聚居区一带。汉!契丹!女真。畏兀儿等族聚居区内、则通行汉字和畏兀儿字!汉字文书。诏令、由耶律楚材负责!畏兀儿3245字文书!诏令、由镇海管理!④   由于多种文字同时并行、给发布命令,驿使往返造成很多不便、于是。忽必烈即位后?决定命吐蕃萨迦派喇嘛帝师八思巴。创制统一使用的新文字!新文字是根据藏文字母改制而成的!共有字母41个。辅音34个。元音5个。介音2个、   1269年(元至元六年)颁行!忽必烈下令规定!“凡有玺书颁降者,并用蒙古新字”①、新字因为八思巴创制而成?故又称之为“八思巴字”、   “八思巴字”颁行后,实际上并未被广泛应用。除官方文书!官方造发的印篆?碑刻!牌符,钱钞等方面使用外,民间仍使用畏兀儿蒙古字、1282年(至元十九年)?还违反诏令刊行以畏兀儿字翻译的《通鉴》!   1286年(至元二十三年)?又以畏兀儿字翻译累朝实录、元朝衰微后!“新字”逐渐被废弃、仍行畏兀儿字书。现今使用的蒙古字,就是在改革畏兀儿蒙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蒙古字的创制和推行。对于蒙古族共同语言的形成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的进步都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   1648年0885(清顺治五年)、卫拉特蒙古高僧咱雅班第达为更好地表达卫拉特方言的语音!使文字更接近于口语!又创制了4235托忒文字。“托忒”意谓“清楚”、共有15个字头!每一字头有7个音。共105个音、右行。直下!②此后它一直流行于卫拉特蒙古各部中,   二!蒙古宗教信仰   (一)萨满教   蒙古族人原来大都信奉萨满教!凡遇有重大行事。都必需先向天祷告,请天护佑。所谓“每事必称天”。③蒙古语称天为“腾格里”?为了祈求天神的保护。他们总是叨念“托着长生天的气力”、④每有征战。则常常要取羊胛骨进行占卜,以断吉凶,若出师前听见雷声。便便以为是上天发怒?发出叫声!不敢出兵!他们对,

蒙古族的民族特点

  民族服饰是0539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理解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本文运用民族学、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5149蒙古族服饰文化的特点、从而领悟蒙古族文化。弘扬蒙古族文化! 本文9005共分五个章节!   第一章主要介绍蒙古族服饰研究的历史及现状,蒙古族服饰文化的研究方法,意义和目的!这是全文的开篇,目的是方便读者对文章的重点和特点有所了解!   第二章,从人口!分布情况和历史等方面,简要的介绍蒙古族的基本情况,   第三章,蒙古族服饰文化的内涵!蒙古族服饰是蒙古族的族徽,它对族人有凝聚力的作用。蒙古族人常在重大节日上穿最好的服饰,这便是节日盛装!这正表明民族服饰同节日的关系多么不寻常、蒙古族服饰可以传达出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年龄大小,婚否等信息,蒙古族服饰展现了其使用价值及其功能!与此同时,它还反映蒙古族的生活环境,自然崇拜、图腾观念,所以通过蒙古族服饰可以了解蒙古族文化的丰富内涵,   第四章,深入地探讨了蒙古族服饰文化的多样性。历史上的蒙古高原生活着许多部落,由于各部族有各自的本原和各自的信奉物,部族之间服饰也有所不同。建立蒙古国之后,服饰的款式风格和基本色彩大为一致、但各部族在民间也有一些不同的款式、随后,在元朝,明朝,清朝、直到现在由于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蒙古族服饰发生了很大变迁。与此同时,由于生活环境的变化以及与其他民族“杂居”。共同的生活和互相的影响,使蒙古族服饰即保持1608了民族特点又突出了地方特色!   第五章,客观地阐述了蒙古族服饰的变迁,服饰作为一种文化现 象,是历史的产物,它本身也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而变化!本章主 要从蒙古族服饰的质料!款式,色彩及服饰工艺等方面描述分析蒙古 族服饰的变迁,,

做满月有什么风俗

  一些婴儿满月习俗   很久以前就有婴儿满月!要办酒庆贺。尤重头生儿或独生子的满月酒。   古代。重男轻女思想比较严重、生了男孩!除办满月酒外,还要办三朝!周岁等酒筵庆贺。生了女儿则不庆贺或降低档次?现在许多人已经把孩子满月视为很平常的事,也没有特别举办满月酒!但在一些农村和旧观念比较强的老人还比较重视。往往要请满月酒,   在一些地方,孩子满月的那天,外婆家要送衣物,食品7083和彩线(长寿线)扎成的装有钱币的红包,并挂红包于婴儿胸前。谓铜钿牌,娘家给外孙买新衣、鞋帽。座椅!推车,摇篮等7566小儿用品!2700在小孩满月的那天送去!叫送祝米。   亲戚朋友送红包或礼物祝贺!家内设祭享神祀祖!摆筵招待宾客、在孩子满月酒时要吃红蛋?也叫吃满月蛋、这种喜宴和其他喜宴不同!凡坐席吃酒的宾客东家都发四个煮熟染色的红鸡蛋。让大家带回去做礼品!后来。也有的人家做满月将鸡蛋不煮熟!只将生鸡蛋染上红色就行了!   婴儿要剃满月头,戴狗头帽、穿一口钟、虎头鞋,由长辈托着。撑着凉伞。串街走巷兜一圈,邻人互抱相看!戏称兜圈的男孩寻老婆、女孩寻老公等等!满月这天!婴儿多用公鹅头冠瘤开荤,意谓儿童跌跤时会像鹅头一样昂起!不伤头面!   孩子做了满月、女儿要抱着孩子到娘家过门!外孙出生后第一次随母亲到外婆家过门俗语叫“出窝”、孩子回家时、外婆还要给外孙肩上搭花线。颈上挂银坠,以示祝愿外孙长命富贵!、

蒙古族和彝族有什么风俗习惯

  蒙古族风俗习惯   (1)饮食   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为主要生产方式,以奶和肉类食品为主、马奶酒。手扒肉。烤羊肉和茶是他们日常生活最喜欢的饮料食品和待客佳肴、辽宁辽西的蒙古族比较早地从事农耕生产,所以7367在饮食上既保留了蒙古族的传统食俗!还有8352一些东蒙地区独特的美食,如全羊汤、“1629手把羊肉”,蒙族馅饼。喇嘛糕等、   所谓的全羊汤!就0940是将新鲜的羊肉配以羊的心肝肺肚肠等下水、切成条状!一起放入水中煮熟,然后放上各种佐料食用,味道鲜美可口、颇受人们的喜爱、全羊汤原是蒙古族人民的特色饮食、现在已成为辽西阜新地区待客的一种美食,尤其是在农历“立秋”这天,人们大都会食用!俗称“抢秋膘”!   “手把羊肉”是蒙古人传统的食品之一、做“手把羊肉”必须选用膘肥肉嫩的羊、就地宰杀!剥皮入锅。放入佐料!进行蒸煮,色、香、味俱佳。是蒙古族待客的美味佳肴。因为不用筷子!而直接用手!所以叫9508做手把肉、   2002年辽宁省十大风味食品评选中阜新孙玉国厨师主理的“手把肉”!“全羊汤”入眩   (2)服饰   首饰、长袍。6713腰带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饰的4个主要部分!蒙古袍是蒙古族男女老幼都爱穿的长袍,是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形成的独特衣着装饰!   蒙古族妇女头上的装饰品。用宝石,金银等制成、多在节庆宴会上或探亲访友时使用!平时则用彩色长绸缠绕!   蒙古袍两袖长而宽大。下端1031左右不分衩,领子较高,大襟右钉扣;领口、袖口!衣边常用花边镶饰、男袍多为蓝色,棕色;女袍多7103为红色!绿色!紫色、   穿蒙古袍必备腰带和马靴、这样的装束使男子汉显得强悍潇洒;女子则显得身材苗条!矫剑   蒙古2555靴有布靴,皮靴之分、布靴、美观别致,柔软轻便;皮靴。挺括光洁、结实耐穿,骑马时可以保护踝部、御2212寒;坠马时自然脱靴?可以保证人身安全。   生活在辽宁的蒙古族人日常生活中并不经常穿着民族服装!但是在大型的节庆集会上,或是婚庆典礼上!蒙古族同胞就穿上绚丽多彩的民族服装、以示隆重!   (3)民居   蒙2417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满语将家或屋称为“博”,因为诣音!所以后来叫成了“蒙古包”。蒙古族将自己的住房称为“格尔”;汉族人称蒙古包为“穹庐”或“毡房”等,   蒙古包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搬运轻便、十分适合蒙古族游牧生活,蒙古包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非常适合于转场放牧的牧民居住和使用、辽宁的蒙古族人现在大多数居住在与汉族或满族人相似的砖木结构的房屋,但是在室内的装饰上却有着明显的民族特色。   彝族风俗习惯:   彝族服饰、各地不尽相同!凉山。黔西一带,男子通常穿黑色窄袖右斜襟上衣和多褶宽裤脚长裤,有的地区穿穿小裤脚长裤。并在头前部正中蓄小绺长发头帕,右方扎一钳形结,妇女较多地保留民族特点,通常头上缠包头,有围腰和腰带。一些地方的妇女有穿长裙的习惯,男女外出时身披擦尔瓦!首饰有耳坠、手镯、戒指,领排花等!多用金银及玉石做成。   彝族生活中的主要食物!大部分地区是玉米?次为荞麦。大米。土豆。小1374麦和燕麦等、肉食主要有牛肉!猪肉,羊肉、鸡肉等!喜欢切成大块大块(拳头大小)煮食、汉族称之为“砣砣肉”,大,小凉山及大部分彝族禁食狗肉。不食马肉及蛙蛇之类的肉,彝族喜食酸。辣、嗜酒,有以酒待客的礼节、酒为解决各类纠纷!结交朋友!婚丧嫁娶等各种场合中必不可少之物,   彝族的房屋结构有的地区和周围汉族相同,凉山彝族居民住房多用板顶!土墙,广西和云南东部彝区有形似“干栏”的住宅。   各地彝族盛行父系小家庭制、幼子往往和父母住在一起,妇女地位较低。遗产由诸子平分。5392绝业一般归近亲所有!彝族历史上盛行父子连名,此俗在凉山彝族居民中一直继续到建国前、一夫一妻是彝族婚姻的基本制度?娶媳需付较高的聘金!交错从表婚比较流行!夫死实行转房、建国前云南部分彝2410族地区还保持着公房制度?凉8633山彝族保持着严格的等级内婚、历史上彝族多实行火葬。建国前!凉山及云南沿金沙江一带居民仍行此葬俗。其他地区自明,清以来逐渐改为上葬,

蒙古族的饮食的特点

  传统饮食以奶食、肉食为主,粮食为辅,传统饮食离不开肉和奶。肉以牛羊肉为主。鲜牛奶经发酵、蒸,煮!晒等工序后、可以制成黄油!奶油!奶酒。奶干。奶皮等、蒙古人还爱吃携带方便。耐饿的炒米、奶茶是他们终日离不了的饮料、,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和风俗习惯。

  藏族的见面礼     藏族人非常讲究礼仪!日常生活中见到长者,平辈都有不同的鞠躬致礼方式。见到长者或尊敬的人,要脱帽!弯腰45度,帽子拿在手上!接近于地面、见到平辈!1187头稍稍低下即可?帽子可以拿5754在胸前,这时的鞠躬只表示一种礼貌!在有些地区、合掌与鞠躬5803同时并用!合掌要过头、表示尊敬、这种致礼方式多用于见到长者或尊敬的人!     藏族的敬老习俗     藏族自古就有敬老的美德,在许多节日里、都有向老人祝拜的习惯!藏历十二月二十九晚上,全家吃“古突”(用粮食!蔬菜等九种食物做的九宝饭)辞旧迎新的时候、总是先请老人吃第一碗、初一黎明!家中最小的姑娘媳妇总是抢先背回第一桶水。调制成酥油茶敬献给老人。以此表示晚辈对老人的孝敬和祝福。     命名习惯     藏族给小孩命名有许多种方式:向喇嘛活佛求取名字!活佛将自己名中的两个字加在婴儿名字中、如“旦增曲杰”活佛可为小孩命名“旦增多杰”或“罗桑旦增”等、请家中长者或乡里有名望的长者命名!不带任何宗教色彩、如“措姆”(大海)!

蒙古族有哪些少数民族歌手?

腾格尔,乌日娜!斯琴格日勒、德德玛。齐峰、布仁巴雅尔、凤凰传奇组合成员玲花,玛稀等等 、

蒙古族的生活习俗

  习俗   见面要互致问候,即便是陌生人也要问好。平辈,熟人相见,一般问:“赛拜努(你好)”!若是遇见长者或初次见面的人,则要问:“他赛拜努,”(您好)、   款待行路人(不论认识与否),是蒙古族的传统美德,蒙古族待客十分讲究礼节和规矩!例如,吃手把羊肉时,一般在将羊的琵琶骨带肉配四条长肋送给客人。如果是用牛肉待客,则以一块带肉的脊椎骨加半节肋骨和一段肥肠送给客人。   到蒙古族人家里8119做客必须敬重主人!进入蒙古包后,要盘腿围着炉灶坐在地毡上,但炉西面是主人的居处,主人不上坐时不得随便坐,主人敬上的奶茶,客人通常是要喝的,不喝有失礼貌、9836主人请吃奶制品,客人不要拒绝,否则会伤主人的心!如不便多吃,吃一点也行!   献哈达也是蒙古族的一项高贵礼节,献哈达时,献者躬身双手托着递给对方,受者亦应躬身双手接过或躬身让献者将哈达挂9568在脖子上,并表示谢意,   蒙古族人骑马!驾车接近蒙古包时忌重骑快行,以免惊动畜群。若门前有火堆或挂有红布条等记号,表示这家有病人或产妇,忌外人进入,客人不能坐西炕,因为西是供佛的方位,忌食自死动物的肉和驴肉。狗肉!白马肉。办丧事时忌红色和白色,办喜事时忌黑色和黄色,忌在火盆上烘烤脚!鞋、袜和裤子等、禁止在参观寺院经堂!供殿时吸烟,吐6790痰和乱摸法器?经典,佛像以及高声喧哗,也不得在寺院附近打猎!   食俗   蒙古族牧民视绵羊为生活的保证!财富的源泉、日食三餐,每餐都离不开奶与肉,以奶为原料2036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查干伊得”,意为圣洁。纯净的食品,即“白食”?以肉类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3849乌兰伊得”,意为“红食”?蒙古族除食用最常见的牛奶外,还食用羊奶。马奶。鹿奶和骆驼奶,其中少部分做为鲜奶饮料,大部分加工成奶制品。   蒙古族的肉类主要是牛!4170绵羊肉,其次为山羊肉,少量的马肉,在狩猎季节也捕猎黄羊肉。羊肉常见的传统食用方法就有全羊宴、嫩皮整羊宴。煺毛整羊宴、烤羊。烤羊心、炒羊肚、羊脑8464烩菜等70多种,最具特色的是蒙古族烤全羊(剥皮烤),炉烤带皮整羊或称阿拉善烤全羊,最常见的是手把羊肉,   在日常饮食中与红食、白食占有同样重要位置的是蒙古族特有食品──炒米?西部地区的蒙古族还有用炒米做“崩”的习俗、面粉制作的各种食品在蒙古族日常饮食中也日渐增多,最常见的是面条和烙饼,并擅长用面粉加馅制成别具特色的蒙古包子!蒙古馅饼及蒙古糕点新苏饼等!   蒙古族每天离不开茶,除饮红茶外,几乎都有饮奶茶的习惯,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煮奶茶,煮奶茶最好用新打的净水,烧开后,冲入放有茶末的净壶或锅,慢火煮2-3分钟,再将鲜奶和盐对入,烧开即可,蒙古族的奶茶有时还要加黄油,或奶皮子,或炒米等,其味芳香。咸爽可口,是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的滋补饮料!有人甚至认为,三天6699不吃饭菜可以,但一天不饮奶茶不行。   蒙古族还喜欢将很多野生植2878物的果实,叶子、花都用于煮奶茶,煮好的奶茶风味各异,有的还能防病治病!   大部分蒙古族都能饮酒,所饮用的酒多是白酒和啤酒,有的地区也饮用奶酒和马奶酒。每逢节日或客人朋友相聚,都有豪饮的习惯,马奶酒是鲜8847马奶经发酵制成,不需蒸馏!   典型食品:蒙古族富有特色的食品很多,例如烤羊、炉烤带皮整羊,手把羊肉。大炸羊!烤羊腿!奶豆腐,蒙古包子、蒙古馅饼等、民间还有:稀奶油!奶皮子。煺毛整羊宴!熟烤羊!白菜羊肉卷!新苏饼、烘干大米饭,...余下全文>>!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