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苗族传统节日有哪些,苗族风俗习惯介绍

  苗族的传统节日     1.开年节   开年节是苗族人民的“春节”、也称作“客家年”!过年时。家家户户杀猪宰羊。烤酒打粑庆丰收!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按照风俗,苗族人民用对歌的方式表达他们对新年的祝福和希望。一大早!黔湘渝(贵州。湖南。重庆)边区五乡四镇的各族同胞就从四面八方赶到三省市交界的天星坡脚。用歌声表达8916迎新的喜悦、还要唱《开春歌》。歌词大意为思春?盼春、惜春!挽春等,     2.踩花山节   3521踩花山是苗族传统节日,云!贵、川等省苗族群众在农历正!二月间或四、五月间盛行踩山,跳场、源于青年男女的求爱活动,节日期间、青年男女对歌?跳芦笙舞!寻求配偶,老农们则来到花场地交流生产经验!传授生产技术、祝愿五谷丰登。居于山区的苗民在节日内还要进行斗牛比赛?屏边县的苗族还举办跳狮子和爬花杆8311的比赛!     3.四月八   苗族传统节日。传说这个节日起于明代,每0867逢农历四月初八,苗族人都身着盛装群集于贵阳市喷水池边。吹笙奏笛,对歌谈心,以纪念。凭吊传说中的古代     4.英雄亚努,   此外。四月八还是布依族的节日。有称它为“牛王节”的!也有叫“牧童节”或“开秧节”的、每逢这天!人和牛都要吃“牛王巴”或糯米饭!并休息一日!表示对耕牛的慰劳!     5.龙船节   龙船节是流行于湘西和黔东南施洞、松桃一带的苗族节日、大都在农历6005五月初五进行、这天除了角逐龙舟外。还有跑马、斗牛!踩鼓等活动、     6.姐妹节   在贵州省东部清水江畔的苗家村寨?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至十八日为苗家“姐妹节”,节日里、苗家按传统风俗都要吃“姐妹饭”?这种饭是用姑娘们在山上采集的野花和叶把糯米染成五颜六色后蒸成的、节日里还有热闹的斗牛场面和“游方”活动,     7.赶苗场    为苗族传统节日!流行于叙永。古蔺一带。每年农历二月十三日和七月三日举行两次?关于赶苗场的起源,相传是苗族人在一次起义1996失败后形成的!官府不让他们联聚会!人们便以到场坝吹芦笙2794娱乐为名、秘密联系、后来逐渐演变为固定的节日。     8.赠带节   流行于叙永县下东一带!每年农历二月初五日举行。届时、方圆数十里的青年男女、如双方中意、便可互赠腰带、作为订婚礼物、事后反悔者,可索回腰带,解除关系、      9.吃新节   也叫“新禾节”,“吃新”是居住在清水江和都柳江中上游的苗族节日之一。没有统一的规定日期,按照习惯,在收获的季节里、找一块稻谷长势最好的田、大家,

苗族有哪些风俗习惯

  苗族的风俗习惯和历史人物、经典文化   苗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人口众多,分布辽阔。湘西苗族属其中之一部,2007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苗族在服饰、节庆、婚嫁。丧葬。娱乐、礼节。禁忌!饮食等方面,形成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     一,服 饰     湘西苗族的古代服饰。男女差别很小,4361一律是“色彩斑澜”!上身穿花衣。下着百褶裙!头蓄长发!包赭色花帕!脚着船形花鞋!佩以各种银饰、     7113清代雍正年间“改土归流”?政府指令“服饰宜分男女”之后、变化较大!甚至有很多人全换上汉人服装、如1286今天的永顺。龙山等县的苗族、其服饰与汉族已无分别。但在花垣!保靖!凤凰、吉首,古丈!泸溪9587等县境内、苗族的服饰尚有特色,     苗族男子的衣饰较为简单、头缠布帕!身穿对襟衣!衣袖长而小!裤简短而大,喜包青色裹脚,头帕有青帕和花帕两种!帕长一丈以上,有1329多至三丈的,缠戴时多成斜十字形!大如斗笠。衣服的颜色有花格、全青!全蓝等、其中以花格布衣最有特色、衣扣一般为七颗!有的青年男子,为使人欣羡自己的富有和豪爽、穿衣多到七件、最外层的衣服只扣最下边的一对纽扣,第二层衣服扣下面两对纽扣……以此类推、一直到扣完最里层的七对纽扣为止,这样、层层新衣全能由外看出?别有一种情趣、检举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8-08 15:20 壮族风俗习惯   建筑     壮族喜欢依山傍水而居?在青山绿水之间、点缀着一栋栋木楼。这就是壮族人的传统民居,木楼上面住人,下面圈牲畜。无论是什么房子、都要把神龛放在整个房子的中轴线上!前厅用来举行庆典和社交活动,两边厢房住人。后厅为生活区?屋内的生活以火塘为中心,每日三餐都在火塘边进行。?     服饰     壮族多用自织的土布做衣料,款式多种多样、壮族女子的服装一般为一身蓝黑!裤角稍宽。头上包提花毛巾。腰间系精致的围裙,小伙子多穿对襟上衣!腰间系一条腰带、     婚俗     “炮火”入洞房      壮族的一种婚俗,迎亲那天新娘要经过“炮火”的洗礼后才能进门入房,这个婚俗。在广西田阳8237县玉风等壮村流行。新娘来到新郎家以前!要稍停片刻。做好“冲锋”进门的准备!因为在门口!厅堂,洞房等三个地方分别由七八个男青年组成的“炮火”组!手拿着串串鞭炮等着新娘过来,当新娘将要靠近0160门口时,“炮手”们点响鞭炮!形成道道“火墙”、挡住新娘的进路。如果是胆小的新娘?这时只好退却在门外!再等第二次“冲锋”、“炮手”们也总结胜利的经验。做好第二次的“阻击”准备。可以说。新娘不经过两三次的“冲锋”是进不了门的,围观的客人!里三层外三层、好不热闹、新娘经过苦战跃进门口!来到洞房门前。这是难通过1843的最后一关。因为“炮手”要放“火炮”!这时!聪明的伴娘和迎娘左右“侦察”,乘“炮火”稀疏时夹着新娘跳到洞房里。顿时欢声雷动!祝贺新娘“旗开得胜”、婚宴后到掌灯时分!客人们还要观看新娘在迎娘的指引下摸黑出门“挑水”。新娘将把水缸挑满,这是在考验新娘是否吃得了苦!就这样。直到夜深了新娘才能入洞房!     背字     在广西宜山和环江县交界的一些地方,壮族青年结婚!至今流行“背字3614”习俗!“背字”是壮话译音、实际6085上背的不是“字”!而是一条长一丈四尺、宽一尺多的宽带。由女方母亲用自织自染或买来的深黑色(以此色为最优)土布缝制而成。女9026儿出嫁那天。让男方指派“背字”人把布带“背”回新郎家、以备6487外甥出世作襁褓之用,这种习俗!当地壮语称作“背字”,“背字”的人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生父生母双全!未婚的青少年男子!机灵识礼,“背字”仪式在女方家里9402的正厅举行、主持仪式的人必须是村上德高望重。当了爷爷的长者、长者首先向“背字”人敬上两杯当地名酒!“背字”人很有......余下全文>>!

凯里苗族的风俗习惯 40分

  苗族1904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祀奉祖先、“祭鼓节”是苗族民间最大的祭祀活动、一般是七年一小祭,十三年一大祭,于农历十月至十一月的乙亥日进行!届时要杀一头牯子牛!跳芦笙舞,祭视先人、食时邀亲朋共聚一堂、以求增进感情、家庭和睦,     苗族的主要信仰有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原始宗教形式、苗族传统社会迷信鬼神、盛行巫术,也有一些苗族信仰基督教。天主教、苗族信仰佛教!道教的极少。     传统地讲,苗族对一些巨形或奇形的自然物!往往认为是一种灵性的体现!因而对其顶礼膜拜、酒肉祭供。其中比较典型的自然崇拜物9237有巨石(怪石)!岩洞。大树!山林等,此外,苗族认为一些自然现象或自然物具有神性或鬼性、苗族语言往往鬼神不分、或者两词并用、多数情况下!鬼被认为是被遗弃或受委屈的灵魂和工具所变成的、常给人类带来灾难。病痛。瘟疫或其他不幸、比如所谓东方鬼,西方鬼,母猪鬼、吊死鬼!老虎鬼等,被称为恶鬼!而有灵性的自然现象常被认为是善鬼!具有一定的神性。如山神,谷魂。棉神,风神!雷神。雨神、太阳神,月亮神等、对于善鬼、恶鬼,苗族人的祭祀之法亦不同。对善鬼4173有送有迎!祭祀较真诚,对恶鬼则须贿赂哄6635骗直至驱赶使之远离。     在许多地区!苗族还认为自然界存在许多精怪。比如牛在厩内以粪便盖身或在厩内打转!将粪踩成圆圈,猪吃猪仔或躺在食槽里。鸭吃鸭蛋、老虎进田!遇到两蛇交尾,母鸡发出公鸡的鸣叫等均属出现了相应的精怪!     在一些苗族地区。人造物崇拜有土地菩萨!土地奶、家神!祭桥,水井等。土地菩萨苗语叫土地鬼。一般由几块7267石头垒成?土地屋多为木制或用三块石板搭成、极为简陋。设于寨旁路口处或大路边行人休息处、家神信仰存在于川黔滇方言的部分苗族中、即在家中设立“家神”偶像、祭桥流行于黔东南大部分地区,龙也是各地苗族的崇拜和祭祀对象,     图腾崇拜方面、东部地区许多苗族与瑶族共同崇拜盘瓠(一种神犬),他们世代传说着“神母犬父”的故事,把盘瓠视为自己的始祖、中部地区一些苗族认为他们的始祖姜央起源于枫木树心!因而把0338枫树视为图腾!另有一些地区的苗族以水牛。竹子等为自己的图腾崇拜对象!     普遍地。祖先崇拜在唬族社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他们认为祖先虽然死去。其灵魂却永远与子孙同在!逢年过节必以酒肉供奉。甚至日常饮食也要随时敬奉祖先、许多地区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祭祖盛典,在湘西有“敲棒棒猪”!“椎牛祭祖”、黔东南有“吃牯脏”、黔中地区叫“敲巴郎”。黔西北,滇东北有打老牛习俗!其中。黔东南的吃牯脏至今盛行不衰!最为典型,吃牯脏亦称祭鼓节,鼓社节。鼓藏(牯脏)节,以宗族(鼓0110社)为单位!每七年或十三年举行一次,他们认为祖先的灵魂寄居中在木鼓里。祭鼓就是敲击木鼓召唤祖先的灵魂来享用儿孙的供品?主祭者称为牯脏头、祭品牯脏牛是专门为此而饲养的、每届祭祀活动前后延续三年之久,     大多数苗族人虔信巫术、主要的巫术活动有过阴!占卜。神明裁判,祭鬼等。此9924外还有蛊术等。巫术活动由巫师主持,巫师大多是非职业化的!他们在前述各种原生性崇拜和巫术活动中起着主持者的角色、有的地方巫师还兼任寨老!巫师除了熟悉祭祀方法外,大多还能讲述本宗支的谱系!本民族7394重大历史事件和迁徙来源的路线。熟悉各种神话传说!古歌古词和民间故事!有的巫师还兼有歌师和舞师的职能!所以说。巫师是苗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的传承人。在苗族社会中充任知识分子的角色!此外!巫师还掌握一定6195的医术!懂得一些草药,在为人驱鬼的同时。1301辅以科学的医药手段!     除了这些传统信仰之外!自近代以来,随着西方传教士深入我国内地传教!在滇黔川交界地区,贵州凯里。湖南沅陵等地区有一......余下全文>>。

西班牙有什么风俗习惯?

  西班牙的各种礼仪   海外生活之西班牙的风俗文化   西班牙人在正式社交场合通常穿保守式样的西装。内穿白衬衫!打领带,他们喜欢黑色、因此一般穿黑色的皮鞋。西班牙女性外出有戴耳环的习俗。否则会被视为没有穿衣服5066一般被人嘲笑。另外、西班牙有的地方的妇女喜欢将捕捉到的萤火虫用薄纱包起来!   仪态礼仪:当地女性有“扇语”!如当妇女打开扇子、把脸的下部遮起来、意思是:我是爱你的!你喜欢我吗。若一会儿打开一会儿合上、则表示:我很想念你、因此初到西班牙的女人、如果不了解扇语、最好不要使用扇子?   相见礼仪:西班牙人通常在正式社交场合与客人相见时、行握手礼和吻礼,与熟人相见时、男朋友之间常紧紧地拥抱。西班牙人的姓名常有三四节!前一二节为本人姓名、倒数第二节为父姓、9605最后一节为母姓?通常口头称呼称父姓,   餐饮礼仪:西班牙人的主食以面食为主?也吃米饭,喜食酸辣味的食品?一般不吃过份油腻和咸味太重的菜!早餐习惯1750吃酸牛奶。水果、午餐和晚餐通常要喝啤酒、葡萄酒或白兰地酒、饭后5687则喝咖啡及吃水果。   喜丧礼仪:西班牙巴斯克人的婚礼沿袭着一套传统的习俗、人们习惯上认为星期二3240是“吉日”。因此婚礼一般选在这一天举行,典礼要在教堂里按天主教教会规定的仪式进行、随后还要举办宴会和舞会,西班牙的节日繁多!如狂欢节、烹调节、复活节等,为了纪念西班牙著名作家塞万提斯?每年4.23都会纪念他!   商务礼仪0069:西班牙人很重视信誉,总是尽可能地履行签订的合同!即便后来发现合同中有对他们不利的地方!他们也不愿公开承认自己的过失,如在这4917种情况下!对方能够善意地帮助他们、则会赢得西班牙人的尊重与友谊,西班牙人只有在参加斗牛比赛活动时才严守时间。但客人应当守时!即便0473对方晚到,也不要加以责怪,   旅游礼仪:西班牙人性格开朗。热情!但容易激动。有时发生争吵是很正常的。他们对此已习以为常!西班牙人吃东西时!通常会礼貌地邀请周围的人与他分享!但这仅是一种礼仪上的表示,不要贸然接受。否则会被他们视为缺乏教养!   主要7436禁忌:在西班牙。不要对斗牛活动有非议!如果你对情况不了解,最好不要对斗牛活动发表任何意见。到西班牙人家中作客。可送上鲜花!他们最喜爱石榴花,、

苗族有什么习俗?

  *   苗族饮食习俗自有其特点、黔东南、湘西!海南岛和广西融水的苗族。主食为大米、也有玉米。红薯。小米等杂粮、黔西北,川南、滇东北的苗族。则以玉米。土豆!荞麦!燕麦等为主食、副食种类很多,肉类有自家养的家畜。家禽和鱼类,蔬菜有豆类!菜类,瓜类、此外还采集野菜和从事渔猎等以补充!酸辣二味是苗族生活中不可缺少之物。过去、由于山区缺少食盐,因此很多苗族人民终年淡食。只能以酸辣调味、日久形成习惯。   *   苗族人尤其喜欢吃酸,几0697乎家家户户都自制酸汤。酸菜,酸辣、腌制鱼肉,苗家的酸汤鱼肉嫩汤鲜。清香可口,闻名遐迩,苗族喜饮酒,平时劳作之余。喝一点酒。舒筋活血!消除疲劳、亲友来访、逢年过节!红白喜事、必以酒待客!久之0226形成了一套喝酒的传统习俗和礼仪、很多地方的苗族宴饮和敬酒时、还有唱酒歌的习俗,湘、桂。黔交界地区的苗族还流行喝油茶,它不仅是苗家待客时必备的饮食佳品。而且还是平时饭前饭后的一种特制饮料、有些地方甚至以油茶当中饭吃、湘西。黔东北和重庆南部则将炒米茶作为过年节时饮用和招待亲友贵宾的高档饮料!   *   理老(或称“寨老”。“乡老”)是苗族村寨中的自然领袖、他自然形成。不经选举产生。也不世袭!理老大致有三级:一个村寨的理老!称之为“寨老”或“勾往”!主要调解发生在本村寨内的纠纷。一个鼓社(氏族)的理老、称为“鼓公”或“娄方”!主要调解管理发生在本氏族内的纠纷,一片地方(包括若干村寨)的理老、称为“勾珈”或“大理头”、负责调解发生在本片地方内的重大纠纷案件、理老熟悉古理古规、主持公道。办事认真。能言善辩!在人们心0917目中享有崇高的信誉和威望,对维护苗族社会的生产。生活秩序!曾起到过十分积极的作用。。

汉族风俗习惯有哪些

  【文化信仰】 汉民族传统中信仰儒家思想?道教,佛教、在儒家文化的社会基础中对道家、佛家诸说多有崇敬,然而遗憾的是!近现代4075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人们的功利主义思想逐渐占据主流形态,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宗教却逐渐式微,民众有许多信仰基督教。天主教等西方宗教? 【建筑形式】 无论南方还7428是北方的汉族、其传统民居的共同特点都1166是坐北朝南,注重室内采光。以木梁承重。以砖,石、土砌护墙!以堂屋为中心。以雕梁画栋和装饰屋顶!檐口见长 【汉族音乐】 汉族是有音乐传统的民族?汉族音乐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创造!秦以前!汉族先民已创造了乐器和乐曲。发明了乐律、汉唐盛世!汉族音乐以歌舞音乐见长,宋元以后。则以戏曲音乐为主,当今世界公认的音乐律制!如五度相生律(汉族称三分损益律)!纯律及平均律。汉族皆独立发明、其成果如车条之辐辏、汇入世界音乐理论之轴心, 【饮食习惯】 汉族主食以稻米、小麦为主、辅以蔬菜。肉食和豆制品!茶和酒是汉族的传统饮料。稻米的吃法以米饭为主?另有粥,米粉!米糕。汤圆。粽子。年糕等各种不同的食品。小麦则有馒头!面条!花卷!包子。饺子!馄饨,油条!春卷!炸糕、煎饼等吃法,汉族讲究并善于烹任、不同地区的汉族以炒。烧、煎、煮,蒸,烤和凉拌等烹饪方式!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风味。汉族菜一般被分为的川!粤!闽,皖,鲁。湘、浙、苏3107等八大菜系,、

苗族有什么节日习俗?

  苗族是一种民族6072文化非常丰富的民族、可以到苗族地区感受一下不同的民风,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湖北,海南、广西!等省!苗族的节日主要有这几种,   开年节   开年节是苗族人民的“春节”、也称作“客家年”,过年时!家家户户杀猪宰羊。烤酒打粑庆丰收。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按照风俗、苗族人民用对歌的方式表达他们对新年的祝福和希望,一大早,8016黔湘渝(贵州。湖南!重庆)边区五乡四镇的各族同胞就从四面八方赶到三省市交界的天星坡脚、用歌声表达迎新的喜悦。还要唱《开春歌》!歌词大意为思春,盼春!惜春、挽春等   四月八   苗族传统节日!传说这个节日起于明代!每逢农唬四月初八,苗族人都身着盛装群集于贵阳市喷水池边、吹笙奏笛,对歌谈心!以纪念、凭吊传说中的古代英雄亚努、   此外、6324四月八还是布依族的节日,有称它为“牛王节”的,也有叫“牧童节”或“开秧节”的。每逢这天,人和牛都要吃“牛王巴”或糯米饭!并休息一日,5539表示对耕牛的慰劳!   踩花山节   踩花山是苗族传统节日。云。贵,川等省苗族群众在农历正,二月间或四、五月间盛行踩山,跳场,源于青年男女的求爱活动?节日期间。青年男女对歌、跳芦笙舞,寻求配偶。老农们则来到花场地交流生产经验。传授生1217产技术。祝愿五谷丰登。居于山区的苗民在节日内还要进行斗牛比赛?屏边县的苗族还举办跳狮子和爬花杆的比赛。   龙船节   龙船节是流行于湘西和黔东南施洞,松桃一带的苗族节日,大都在农历五月初五进行。这天除了角逐龙舟外!还有跑马!斗牛、踩鼓等活动、   姐妹节   在贵州省东部清水江畔的苗家村寨!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至十八日为苗家“姐妹节”,节日里。苗家按传统风俗都要吃“姐妹饭”,这种饭是用姑娘们在山上采集的野花和叶把糯米染成五颜六色后蒸成的,节日里还有热闹的斗牛场面和“游方”活动、!

满族有什么风俗习惯

  满族有什么风俗习惯   服饰   满族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其服饰高雅华丽、在中国民族服饰文化中独树一帜!并对中国6994的服饰文化发展产生过很大影响。   由于寒冷的生活环境和射猎生活的需要,过去满族人无论男女!均多穿“马蹄袖”袍褂!努尔哈赤建立八旗制度以后、“旗人”的装束、便6400成为“旗袍”(满语称“衣介”)。   清初。旗袍的式样一般是无领。大襟,束腰,左衽。四面开衩。穿着既合体、又有利于骑马奔射,出猎时。还可将干粮等装进前襟。这种旗袍有两个比较突出的特点。一个是无领、努尔哈赤为统一衣冠,曾厘定衣冠制!规定“凡朝服,俱用披肩领!平居只4006有袍”,即常服不能带领子,只有入朝时穿的朝服方可加上形似披肩的大领,二是在窄小的袖口处还接有一截上长下短的半月形袖头、形似马蹄!俗称“马蹄袖”,平时绾起来!冬季行猎或作战时放下!使之罩住手背!既起到了类似手套的保暖作用、又不影响拉弓射箭,故又称之为“箭袖”(满语称之为“哇哈”)。满族入主中原以后。“放哇哈”成为清朝礼节中的一个规定动作。官员入朝3640谒见皇上或其他王公大臣、都得先将马蹄袖弹下。然后再两手伏地跪拜行礼,   旗袍的外面还习惯套一件圆领,身长及脐,袖长及肘的短褂!因这种短褂最初是骑射时穿的,既便于骑马。又能5274抵御风寒?故名“马褂儿”、清初、马褂儿是5903八旗士兵“军装”?后来在民间流行起来。具有了礼服和常服的性质!其式样。面料也更加繁多、满族人还喜欢在旗袍外穿坎肩。坎肩一般分为棉,夹和皮数种,为保暖之用!样式有对襟。琵琶襟。捻襟等多种!   而作为有清一代“时装”的满族女式旗袍!则多有发展。当初在北京等地曾盛行“十八镶”的做法!即镶十八道衣边才算好看,样式也变成宽袍大袖!辛亥革命后、旗袍样式由肥变瘦,在20世纪30代初3397受西方短裙影响!长度缩短,几近膝盖、袖口缩小!30年代中又加长、两边开高衩、并突出2218曲线美?40年代又缩短!出现短袖或无袖旗袍、外为流线型,继后,衣片前后分离。有肩缝和装袖式旗袍裙等,用料广泛,棉、毛。丝、麻和各种化纤衣料均可?旗袍除有长,短袖之分之外!还分皮,棉!单!夹数种。便于在不同季节穿用!经过不断改进的旗袍!一般样式大致为:直领,窄袖!右开大襟。钉扣绊,紧腰身!衣长至膝下,两侧开叉!讲究做工和色彩搭配。大多在领口!袖口和衣边上绣有各色图案的花边!如此既衬托出女性身材之美。又显得文雅大方!具有东方色彩的旗袍现已成为中国妇女普遍喜爱的中式服装。   旗袍和“旗头”。“旗鞋”等搭配起来,就构成了满族妇女典型的传统服饰装束。   “旗头”指的是一种发式,也称发冠。类似扇形,以铁丝或竹藤为帽架,用青素缎。青绒或青纱为面,蒙裹成3459长约30厘米。宽约10多厘9513米的扇形冠,佩戴时固定在发髻上即可。上面还常绣有图案、镶珠宝或插饰各种花朵!缀挂长长的缨穗、“旗头”多为满族上层妇女所用!一般民家女子结婚时方以为饰!戴上这种宽长的发冠。限制了脖颈的扭动,使身体挺直。显得分外端庄稳重!适应于隆重场合!   “旗鞋”款式独特,是一种高木底绣花鞋。又称“高底鞋”,“花盆底鞋”。“马蹄底鞋”等、其木底高跟一般高5-10厘米左右,有的可达14-16厘米、最高的可达25厘米左右。一般用白布包裹,然后镶在鞋底中间脚心的部位。跟底的形状通常有两种,一种上4025敞下敛!呈倒梯形花盆状!另一种是上细下宽!前平后圆,其外形及落地印痕皆似马蹄,“花盆底”和“马蹄底”鞋由此而得名。除鞋帮上饰5329以蝉蝶等刺绣纹样或装饰片外,木跟不着地的部分也常用刺绣或串珠加以装饰、有的鞋尖处还饰8929有丝线编成的穗子。长可及地,这种鞋的高跟木底极为坚固,常常是鞋面破了、......余下全文>>、

关于苗族的资料

  苗族现在主要聚居于贵州省东南部,广西大苗山、海南岛及贵州。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1928等省区的交界地带,人口739. 8万(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在各少数民族中居第四位、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这就是从黄河流域直到长江中游以南被称为“南蛮”的氏族和部落。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瑫语族苗语支,分三大方言:湘西!黔东和川黔滇!1956年后。设计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由于苗族与汉族长期交往,有很大一部分苗族兼通汉语并用汉文、   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飞歌!情歌。酒歌享有盛名!芦笙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乐器!   苗族地区以农业为主!以狩猎为辅,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剪纸。手饰制作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驰名中外!其中!苗族的蜡染工艺已有千年历史。苗族服饰多达一百三十多种、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服0948饰相媲美!   苗族“跳花节”!“跳花节”   是以吹芦笙伴歌舞为主要特色   的文化盛会。同时也是苗6349族服饰精彩展示的大好时机,   苗族过去盛行对自然和祖先的崇拜、较大的节日是“西松”(祭祖)、每年秋后举行一次!斗牛(牛斗牛)是苗族人民喜爱的一项活动、每年正月。端阳!火把。中秋等佳节都要举行斗牛活动,   苗族的礼仪有:客人来访。必杀鸡宰鸭盛情款待。若是远8935道来的贵客,有的地方还要在寨前摆酒迎接,吃鸡时!鸡头要敬给客人中的长者,鸡腿要赐给年纪最小的客人!有的地方还有分鸡心的习俗?即由家里年纪最大的主人用筷子把鸡心或鸭心拈给客人、但客人不能自己吃掉!必须把鸡心平分给在座的老人。有的地方还敬“牛角酒”!“梳子肉”,客人一一接受!主人最高兴!如客人酒量小、不喜欢吃肥肉,可以说明情况,主人不勉强,但不吃饱喝足、则被视为看不起主人!   绚丽多姿的苗族服饰   苗族自治地区   建国后!先后成立有:   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1952年7月1日)   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1952年11月26日)   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1954年11月11日)   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956年7月23日)   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956年8月8日)   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1956年11月30日)   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57年9月20日)   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1958年4月1日)   贵州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1963年9月11日)   贵州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1966年2月11日)   贵州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1981年12月31日)   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982年5月1日)   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1983年11月7日)   四川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1983年11月11日)   湖北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83年12月1日)   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1984年11月10日)   四川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1984年11月13日)   云南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1985年)   云南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1985年)   两位苗族妇女正在制作彩色皮纸!贵州省   丹寨县石桥堡的白皮纸制作工艺已有1000   多年历史。1000多年来。当地苗族群众借   鉴汉族的造纸技术。以当地7208丰富的树皮。   杉根来制作白皮纸。其造纸工艺与明代宋   应星著的《天工开物》记载的造纸法大体   相似、保持了中国古代生产皮纸的传统!   日常食俗 大部分地区的苗族一日三餐。均以大米为主食。多先把稻谷晒干(或炕干)倒入碓中舂去米糠......余下全文>>。

征集苗族名字和有关苗族的巫术和鬼的事

  关于苗族的名字。有的书籍说:苗族使用“子父连名制”和“子祖连名制”。子名在前、父名或祖名在后,且以父5678名或祖名为子姓等等。而实际上、所谓“子父连名”或“子祖连名”在现1087实交往中是不通行的!会被看作不懂礼数或不尊重人!一般说来,苗族取名有3252一定的规律,第一!根据孩子出生时间的早晚取名?如:猫,保。“猫”是苗语晚上之意。即孩子出生在晚上、“保”通“饱”!即孩子出生时人们已经吃饱饭,第二,根据孩子在所有孩子中的大小顺序取名、如:长!大和罗、路和凹、七和响。三,四,咒!走和主等!“长”一般用于男孩名、是为家中长子之意,“大”是汉语变音。“罗”也是大的意思。“路”是汉语“二”的变音?“凹”是苗语音译。老二之意。“响”是苗语音译!老七之意、“三”!“四”即老三。老四!“咒”只用于女孩名。表明是家中最小的女孩,“走”4206只用作男孩名,表明是家中最小的男孩,“主”既可用作男孩名,也可用作女孩名!也是老幺之意,第三!把生活用具的称谓当作孩子的名字,如:桌(甑子),哑(锅)、盆(盆子)。构(背箩)、弯0516(簸箕)等!第四。把历史上曾用过的货币名称作为孩子的名字。如6281:锅(金子)?酿(银子)、栋(铜)。匝(钱币)等。第五、把动植物的称谓当作人名!女5947孩多取“板”名!汉语即“花”、也取“蚩”名,苗语音译。即大象。男孩多取名“侯”(通猴)!“龙”。第六。把汉姓作为苗名!一般说来!只用他姓而不用本姓为名。如:张、王!李!陶等、第七。把民族称谓当作名字!如:蛮(苗语音译、哈尼族)!刷(汉族)、伊(傣族)、角(瑶族)等。有趣的是。有的家庭给孩子取名全用民族称谓,还真有点民族大团圆的味道!应该提及的是。苗族在使用民族称谓取名时。是不会把本民族称谓用作名字的(苗族自称“蒙”!但是没有叫“蒙”名的)!第八、把生肖用作人名、这种取名法多用汉语的叫法。如:属龙的就叫“龙”、属羊的就叫“杨”,属猪的就叫“珠”等!此外、苗族的名字还有许多不规则的叫法,如买!卖。羌!谜等!苗族名字中最有趣的是双胞兄弟姊妹的名字,若是男孩,多把大的叫“给”(苗语音译,即秤)!小的叫“戥”(戥子)。若是女孩。则多取名“微”和“纠”、汉语意思即姊和妹。另外,在苗族内部还有借名或讨名之说,这种情况多出现在孩子多病或孩子老是夭折的人家!而这些人家去借名的对象必须是儿孙满堂、6999家庭幸福的家庭!据说这样的家庭能给自己的孩子带来好运,孩子会因此而健康成长!有的人家,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