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云南的民风民俗有哪些?

  景观:从’99世界园艺博览会举办地的省城昆明。到“风花雪月”的大理名胜。从高原水城丽江,神奇的“香格里拉”—中甸。到孔雀曼舞的西双版纳!从“天下第一奇观”的石林。千姿百态的元谋土林!到世所罕见的“三江”并流!江狭水凶的虎跳峡?!,这些迥然相异的山川景色!如一个天然的自然博物馆,每一位来到这里的游客、都会深深地感受到这是一块博大而充满激情。深邃而富有魅力的神奇之地!     美丽。富饶的云南,是祖国西西南边疆的一块宝地!它土地辽阔、山川壮丽!资源丰富!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早在170万年前,元谋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这里是中国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和口岸、云南有10个国家级风景区!48个省级风景名胜区。有海拔6740米终年积雪的高山东省、至今无人能够攀登顶峰,不古老茂密的原始森林!险峻深邃的峡谷!喀斯特岩溶地貌开成的石林以及九乡溶洞等奇观!  2787   绕三灵     又叫“绕三林”?始于南诏!最初是古代宗教祭祀的一种仪式!后来逐渐演变为白族群众文体娱乐与郊游活动的民族盛会、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洱海周围白族群众穿红戴绿聚红成队!前来参加活动,或挂一彩绸,葫芦、手执蚊帚!拿着扇子。毛巾。一人主唱!一人打拍。后边跟随一男女,唱着调子、打霸王鞭。弹着三弦琴和月琴!载歌载舞。由苍山东麓至庆洞,喜洲。金河。沿路逛三都、即是“绕三灵”,三灵指的是佛都!神都!仙都这三都!     彝族踏歌      打歌,又称踏歌、以巍山。南涧、漾濞等县流行较广、大体可分为模拟动物体态的动物舞!以及抒发情感的情趣舞两类!大0756凡婚丧嫁娶!民族节日都要打歌!舞步主要在脚下!为踏!蹉。跺。抬,踢!跳等步法,边跳边唱、可随意编词,也加固定唱词!有领有和、潇洒自如。激烈时、热情奔放,情绪激昂!打歌调以葫芦笙!竹笛吹奏的曲调为两个声部。与人唱的打歌调结合!形成三个声部的打歌音乐。音乐效果非常强烈!这种特殊的和声。在其它打歌中是少见的!     同时。“三日街”,“火把节”、“蝴蝶会”!“花朝节”!“石宝山歌会”,“泼水节”。“赛花船”。“要海会”。“渔潭会”、“菊花会”、“本主节”等也都是云南著名的民风民俗。     白族风俗     大理地区的白族男子多着白色对襟上衣,外穿镶花边黑领褂!下穿白色或蓝色肥宽裤子、头缠白色包头、肩0283挎绣花挎包?白族妇女穿白衬衣。着艳红、蓝或浅蓝色领褂!下穿灰蓝,绿色布料加、

瑶族有哪些民族民风

  1.瑶族是个多支系的山地民族, 大分散小聚居, 过去处于迁徙状态,现在基本上都定居下来了.   2.南岭无山不有瑶, 瑶族大都居住在山上,分散在广西广东湖南云南贵州一带   3.瑶族有自己的信仰,3687有自己的节日 喜歌好舞   4.瑶族所处的山头大多风景秀丽   5.瑶族的建筑很有特色   6.虽然各地的瑶族服饰不同,很多数山区还是保留着穿民族服装的习俗!有些地方进化了,过年过节才穿戴民族服饰!

羌族的民风民俗

  春节舞龙,舞狮   春节舞龙,舞狮!在惠州的历史已十分悠久、自古以来、从正月初一至正月半(即正月十五)、龙队。狮班穿街过巷?天天热闹非凡。颇有惠州的地方特色。   传统的舞龙,舞狮活动由民间自发组成,多为一街一龙!武班,乡村舞狮、   民间的舞龙具有典型的广东风格!所舞的龙自己扎造、龙头主骨架由竹料扎成!外表糊纸上漆,彩布作龙身!整条龙长达13丈!约合42米、舞龙时!最前面由日月牌、匾额,宫灯。扮色队(化装成历代的民间故事人物),鳌鱼,凤、狮!杂水(由人扮装的鱼虾蟹蚌等)在前面引路,最后才是活灵活现的龙,一路鼓乐不断。 一路鼓乐不断。人数从多。浩浩荡荡。穿街过巷、满城轰动!龙过之处。不时有长者带子!孙在龙的0598肚子下钻来钻去!谓“钻龙架”。 意思是望子成龙!舞龙时的“钻龙架”。“猎龙公”,“派龙贴6194”等民俗,颇有的地方特色,   民间的舞狮活动与舞龙有相同的特点,把狮扎好后、偿到元妙观“开眼”,并进行“3214抢青”活动?新春的第一天清晨!各路狮队由师爷携匣领路、狮子、锣鼓镲钹、手持各种冷兵器的武术队伍依序表演。所到之处、店家!住户鞭炮相迎、并封红包。热热闹闹,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才告一段落,     端午节龙舟竞渡   端午节、民间称之为“5869五月节”,赛龙舟。惠州民间称之为“扒龙船五月节”!节,扒龙船!龙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一至初六。都举行传统的赛龙舟活动、历经千年,常盛不衰,   每年农历3953“五月节”!多为河水涨满。“龙舟水”使各街(村)的龙船队兴趣倍增。以往的五月节,在东江河畔。完成了赛前仪式的龙船队沿江分批举行龙舟赛,参赛龙舟先4658是顺水而下。而后逆水而上!最后冲刺决出输赢、奖品多为花江(用竹串吊整幅衣布。上面贴满纸巾)!设奖者也多为地方的殷商巨贾,得者把“花江”插在船头,沿江而上,以为荣耀!   中秋赏月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国传统的中秋节,   民间过中秋节仅次于春节的一个大型欢庆节日。   为5362了能过好中秋节!民间从节羊一个月就着手节日的筹备!购买月光饼(一种用白糯米粉加白糖做成的白饼)。风粟!菱角。表榄!红柿、芋头。柚子、花生等吃物!当然。每家必不可少的是月饼和灯笼。   中秋节当天。远出他乡的人们各自回到家中最长者的家吃团圆饭!向家人讲述自己今年以来所做的事和6091下一步的目标!长年当家的人则多讲一些好话(激励的话)。当月光初升时,合家一起开月饼。点灯笼,开始一年一度的赏月、   随着时代的发展?民间的赏月活动正在由庭走公共场所,目前。已具规模的有平湖赏月和汤泉赏月两个场所!   重阳节登高、放风筝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民间重阳节有登高和放风筝的习俗,   8779据民间传说?重阳节登高能给登高者带来好运,连续三年登高则能时来运转,从锻炼身体的意义上来盾、重阳节登高确实有其独到的益处!重阳节时值初秋,秋高所爽!此时登高。身心收益非平时可比。既9565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到高山这巅,举目远眺,山河秀色尽收眼底!令人精神振奋、心情舒畅!   现在。每年重阳节登高最为壮观的是罗浮山。九龙峰。象头山、市区的高榜山,丰山等!尤其是位于博罗的罗浮山、每年重阳节前夜(农历九月初八)十多万来自本市各县和东莞,增城。广州,深圳的登高者陆续登上罗浮山的顶峰飞去顶,通宵等待日出的人们在山顶围坐。互相祝福。日出时!烟花,炮竹响彻去霄,与初升的太阳交融在一起。颇为壮观、据有关部门统计、近年到罗浮山登高的人数每年都有十多万最多时有三十多万。使罗浮山重阳登高成为岭南重阳节的盛事.   重阳节放纸鹞则是较为独特的习俗!民谣中唱道:九月九、是重阳,放纸鹞、线爱长、按我国传统习惯。放风筝一般多在清时时候!由于气候......余下全文>>、

赫哲族的民风民俗

二三百年前,布匹,绸缎开始进入5806赫哲族上层人士的家中。5638由于民族上层首领人物向中原历代王朝进贡!皇室也以布匹。绸缎等作为回赏、清末。布匹开始输入三姓城(今黑龙江省依兰县)以后、赫哲人便皮、布兼用。解放后、普0567遍穿布制衣装,只有男人出猎才穿皮衣。由于制作衣装原材料的改善,为赫哲人原有的刺绣,图案艺术的迅速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赫哲族的图案艺术非常发达,他们常常在用鱼皮!兽皮制作的衣服。鞋!帽!被褥上。绣制各种云纹。花草,蝴蝶及几何形图案等!妇女们在衣襟,披肩,腰搭、帽子。裤腿等处用䌽线刺绣的花纹,图案更为精美!尤其是日用品上的彩绣如“雄鸡(口卸)花”,“花篮与莲藕”等图案!构图新颖别致!格外精彩!此外!赫哲族的各种花纹图案、补纤图案、几何花纹图案、拼接图案和套层拼接图案等,都以独特的形式。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赫哲人的聪明才智和审美的群体意识。 赫哲人的餐具:木构,木碗、鹿骨筷等!别具一格、他们制作的雕花桦木盒!雕花桦皮箱和各种桦皮工艺品!做工精细、雕刻美观大方、桦皮制品上有各种二方连续纹样、云纹、山水。花朵。鸟兽等!形象生动!造型美0496观的雕刻图案,雕刻在“激达”--扎枪上的花纹、也以协调匀称。细致精美着称、 赫哲族的图案艺术。吸收了汉族图案艺术的精华、6113并能不断创新,既富有本民族的生活气息。又能反映民族生产,生活特点、3261极富民族特色!9493为中华民族刺绣!图案的艺术宝库增添了新的光彩! 雪原之“舟” “拖日气”--狗拉雪橇(汉族称它为雪车。爬犁或冰床)!是赫哲人冬季经常使用的主要交通运输工具! 赫哲人家家养狗。主要用来拉雪橇、“拖日气”2984速度很快、在雪地上宾士如飞、日行可达200馀里、载重三四百斤。拉“拖日气”的狗!冬季用鱼肉餵养。异常健壮!头狗经过特殊训练!能服从驾驭人发出的行!止。转弯等命令!每个“拖日气”根据载重量大小。可套三四只至几十只狗!“拖日气”形状象船、在里面铺上柳条。可坐人或载物!史书称它为“陆行乘舟”。因赫哲人善于使用狗,在历史上又被称为“使犬部”。 很早以来,赫哲人就能在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黑龙江一带因地8550制宜地使用“拖日气”,元。明两代,从乌苏里江到黑龙江下游出海口!远至库页岛之间设定许多“狗站”--狗车驿站。促使地处极寒!积雪时间长达半年的这一边远地带和内地沟通,主要以赫哲、费雅喀族的先世为站户的“狗站”。在戍守边疆。方便官1350兵往来,传递政治,军事,经济使命、运送物资。确保卫,所供给。促进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方面。起过在当时条件下用其他方式不能取代的不容低估的作用, 除使用“拖日气”外,赫哲人还普遍使用滑雪板!雪橇!“乌没日沉”--桦皮船。“古录板”--快马子,“特莫特肯”--小板船、“吉拉船”、“风船”!“飞船”--轮船等作交通运输工具、近百年来,赫哲人已用马代替了狗。现在,汽车、拖拉机,播种机。联合收割机。汽船等4489在交通运输和生产中已经普遍使用!有的渔民还买了摩托车。但妇女儿童外出。仍喜欢使用“拖日气”。冬季出猎追捕野兽、赫2092哲人也离不开“拖日气”, 礼仪节庆 赫哲人注重礼仪、有敬老尊长的良好社会风尚、晚辈出远门回来。与长辈相见时,要向长辈行跪拜礼!依次向父母,兄嫂问安、以示敬重。长辈吻小辈的额头,以示亲热爱护! 赫哲人讲究过节,“旧历年”(春0584节)被视为最大的节日,“什克斯”(除夕)晚上!供奉“别布玛发”--祖宗三代。“五码子”--诸神画像以及灶神和火神。他们的故事中!有关过“旧历年”的传说是不少的,正月过“元宵节”、“二月二”吃猪头肉?三月“清明”扫墓、五月过“端午”。八月过“中......馀下全文>> ,

傣族饮食民风民俗

  傣族   傣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和德3480宏地区!在临沧、大理和丽江等地也有分布!傣族聚居地盛产水稻!傣族人以大米为主食.最喜欢吃糯米,而且能用糯米加工食品?如把糯米装入香竹中烤制成竹筒饭,用芦叶把糯米。花生包成粽子,用米1157浆蒸成卷粉?用油炸成糯米油果、糯米卷等,   傣族人口味喜欢酸。辛辣和香味、其烹调方法主要有蒸,烤,煮。腌等!其中烤鱼很有特色,做法是先去除内脏!把葱。蒜、姜、辣椒剁成泥!放在鱼腹内。然后用香茅草包扎好。放在暗火上慢慢烤至焦黄。酥香而嫩。傣族人以酸竹煮鸡。煮鱼等视为待客的最佳菜肴、   傣族的“南米”(即酱)风味独特?在用番茄酱及花生、青菜、鱼、竹笋等为主料制成的各种酱中螃蟹酱最为名贵。“南米""的吃法多种?有的用糯米饭蘸着吃。有的则同时做几种酱!然后备各种青菜或煮熟的南瓜等!不同的菜蘸食不同的酱吃,傣族人爱饮酒和茶。会自己酿酒、吃饭时不喝酒!而是在饭后或空闲时饮用!     七,羌族   羌族。主要分布在四川省的西北山区。羌族居住地山高坡陡.石头多土地薄.气温较低.羌族聚居地主要产玉米。洋芋(马铃薯)!小麦,青稞。荞麦和各种豆类!但产量都不高、蔬菜有白菜、萝卜,青菜等!羌族人平日吃两餐饭,多为“玉米蒸蒸”(玉米粗渣粒。先煮后焖而成)。晚饭多为稀饭加馍馍、晚上还喜欢吃“砣砣肉”.喝白酒。“砣砣肉”用猪膘(腊肉)切成拳头大.与豆菜同煮?吃时每人一砣,   羌族的主食还有金裹银。荞面条!面疙瘩!酸汤面。玉米汤圆。炒面、馍馍等,副食品常见的有酸菜?砣砣肉!白豆腐!油炸洋芋片9118和腊肉等!羌族人吃马肉。狗和野兽肉。北川产的“羌活鱼”.形似四脚蛇,羌民也吃!还喜欢吃猪肚子骨头!猪肚子骨头的制作方法是:4913宰猪时、将猪骨头剔下剁短,装进猪肚里、放火坑上蕉制!再挂户外晾起来。吃时从中取出些骨头熬汤,   羌族著名的土特产有茂汶和北川的花椒及茶叶。羌族人饮料主要是酒和茶!用青稞!玉米等酿制的醉糟酒!饮用时用长竹管咂吸,城镇羌民清晨也有喝早茶的习惯!、

回族民风民俗的资料

  回族!有人口约9,820,000人(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民族之一?主要聚居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在甘肃,新疆。青海,河北以及河南、云南,山东也有不少聚居区!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在长期历史过程中吸收了汉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等生活习俗, 汉语为回族的5736通用语言,在日常交往及宗教活动中,回族保留了大量阿位伯语和波斯语的词汇。在边疆民族地区、回族人民2941还经常使用当地少数民族的语言? 回族有小集中!大分散的居住特点。在内地。6451回族主要与汉族杂居。在边疆、回族主要0597与当地少数民族杂居!大都分布于水陆交通线上。因此经济文化较为发达。 回族主要从事农业、有的兼营牧业!手工业!回族还擅经商、尤以经营饮食业突出、喜爱摔牛的运动。喜食炸油香,   回族人信仰伊斯兰的生活方式、在居住较集中的地方建有清真寺,由阿訇主8846持宗教活动!经典主要是“古兰经”!信徒称“穆斯林”。生活习俗固守回族传统,遵循教规,不吃猪肉, 伊斯兰教在回族的形成过程中曾起过重要作用,清真寺是回族穆斯林举行礼拜和宗教活动的场所。有的还负有传播宗教知识!培养宗教职业者的使命,清真寺在回族穆斯林心目中有着重要位置, 按伊斯兰教历!每年1 2 月1 0 日为古尔邦节,每年的这一天!形成了宰牲献祭的习俗沿袭至今。 另外,伊7354斯兰教规定,每年教历9 月定为斋月。在斋月里要封斋、要求每个穆斯林在黎明前至落日后的时间里,戒饮、戒食。戒房事……其目的是让人们在斋月里认真地反省自己的罪过,使经济条件充裕的富人。亲自体验一下饥饿的痛苦心态。到教历1 0 月1 日即斋戒期满,举行庆祝斋功完成的盛会、这一天就是开斋节、开斋节这天。人们早早起床!沐浴。燃香、衣冠整齐地到清真寺作礼拜,聆听教长讲经布道。然后去墓地“走坟”,缅怀“亡人”、以示不忘祖先,   回族4689分布较广!食俗也不完全一致,如:宁夏回族偏爱面食。喜食面条。面片、还喜食调合饭、甘肃。青海的回族则以小麦,玉米。青稞!马铃薯为日常主食,油香,馓子是各地回族喜爱的特殊食品、是节日馈赠亲友不可少的,民间特色食品有酿皮!拉面。大卤面!肉炒面、豆腐脑,牛头杂碎,臊子面等!多数人家常年备有发酵面?供随时使用!城市的回族一年四季早餐习惯饮用奶茶! 肉食以牛,羊肉为主、有的也食用骆驼肉。食用各种有鳞鱼类、如北方产的青鱼、鲢鱼,鳇鱼等,鸽子在甘肃地区的回族中被认为是圣鸟,可以饲养、但不!

维吾尔族的民风民俗

  民族习俗   维吾尔族待客和作客都有讲究、如果来客、要请客人坐在上席,摆上馕!各种糕点、冰糖等,夏天还要摆上一些瓜果。先给客人倒茶水或奶茶、待饭做好后再端上来!如果用抓饭待客。饭前要提一壶水。请客人洗手。吃完饭后!由长者领作“都瓦”,待主人收拾完食具,客人才能离席、吃饭时。6225客人不可随便拨弄盘中食物!不可随便到锅灶前去。一般不把食物剩0168在碗中,同时注意不让饭屑落地,如不慎落地、要拾起来放在自己跟前的“饭单”上!共0783盘吃抓饭时!不将已抓起的饭粒再放进盘中。饭毕。如有长者领作“都瓦”。客人不能东张西望或立起!吃饭时长者坐在上席!全家共席而坐,饭前饭后必须洗手、洗后5637只能用手帕或布擦干!忌讳顺手甩水。认为那样不礼貌、   男女青年要结婚时。7253由阿訇或伊玛目(均为宗教职业者)诵经!将两块干馕沾上盐水!让新郎,新娘当场吃下,表示从此就像馕和盐水一样,同甘共苦!白头到老!婚宴要在地毯上铺上洁白的饭单。最先摆上馕、喜糖。葡萄干!枣,糕点、油炸馓子等!然后再上手抓羊肉。抓饭!   典型食品:维吾尔族最爱吃馕、抓饭!烤包子,拌面等食品、有很多著名的风味菜肴和小吃,如烤全羊,手抓羊肉。帕尔木丁,薄皮包子、烤羊肉串等,此外6673还有:油馓子?银丝4851擀面(维吾尔语称“玉古勒”),哈勒瓦。羊杂碎。曲连。烤南瓜!葡萄干!哈密瓜、黄萝卜(胡萝卜)酱等。。

瑶族的风俗习惯

  云南 瑶族民俗风情   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民族文化!能歌善舞。勤劳勇敢的瑶族共有213.4万多人,瑶族人民世代生息在祖国南方的广西。湖南、云南,广东!江西、海南等省区的山区。是中国南方一个比较典型的山地民族, 这里雨量充沛,森林茂盛。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有得天独厚4019的植物!动物、矿藏等资源。如有“绿色宝库”之称的江华瑶山,号称为广西最大天然植物王国!“杉木之乡”的金秀大瑶山……   瑶族有自己的语言、瑶语属汉藏语系瑶语族瑶语支,但情况比较复杂!一半以上的人说“勉”话,属苗瑶语族瑶语支、有五分之二的人说“布努”语!属苗语支、广西地区有的说“拉珈”语。属壮侗语族,多通汉语、壮语、无本6009民族文字,一般通用汉文!口头文学极为丰富!   瑶族的自称有勉!门、敏等63种。他称有390种,如盘瑶、蓝靛瑶,红头瑶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称为瑶族!   受居住地域限制。多数瑶族至今仍保留着原始的狩猎。捕鱼和农耕文化,以及精美的瑶锦,瑶服,古老的传说!动听的瑶歌、优美的舞蹈!独特婚俗和宗教信仰。瑶族妇擅长织染。刺绣,服饰花纹图案精美。富于变化,支系称谓大都以服饰而定。如头饰内以板支托者、称顶板瑶!穿靛蓝衣服的称蓝靛瑶,瑶族语言支系复杂!有多种方言。没有文字!通用汉文。瑶族为了纪念先祖!农历10月16日定为“盘王节”瑶族主要信仰原始宗教。祭祀寨神。家神!山神、风神等!对6930生活和生产中的活动也要占卜吉日?祭祀神灵,瑶族宗教信仰复杂。巫教、道教和原始宗教因地而异!   【礼仪】   瑶族人民的热情好客、与汉族地区比较!有过之而无不及,凡是进入瑶家的客人,都会受到尊重和热情款待!饶有风趣的“挂袋子”与“瓜箪酒”、是瑶家待客的典型礼节。客人到了瑶家,只要把随身携带的袋子往堂屋正柱上的挂钩上一挂、就表示要在这家用餐!不用事先说明,主人自然1649会留客人在家里就餐,如果不懂这个规矩。老把袋子等物放在身边。主人就认为你还要到别处去、吃饭的事往往落空、   瑶族对祖先很尊敬、习惯在进餐之前先念祖先几辈姓名!表示祖先先尝后子孙才能受用。尤其对丰盛的餐食更是如此。每逢节日必备猪肉,鸡、鸭和酒等祭拜祖先,吃饭座次也有讲究:老人和尊贵的客人须坐上座!遇有客人!要以酒肉热情款待!有些地方要把鸡冠献给客人、瑶族在向客1119人敬酒时,一般都由少女举杯齐眉!3981以表示对客人的尊敬?也有的以德高望重的老人为客人敬酒、被视为大礼、   瑶0265家待客慷慨大方、彬彬有礼,腊肉、山珍野味和土特产、是瑶家待客最常见的菜式!客席上!金黄厚实的腊肉奉为上品,主人会热情地把大块腊肉夹给客人,客人不管喜不喜欢、都应当接受。这样主人才会高兴。   瓜箪酒是瑶家招待客人的特制酒,这种酒用糯米制成、它酿成糊酒后、掺上清泉水或凉开水、饮用时用瓜瓢4438舀出倒在碗里!连液带渣一起喝下,酒度不高。香甜可口。用餐时。由家里最年轻的姑娘斟酒盛饭!主人则频频向客人夹菜敬酒,此时!客人不必拘束过谦,应5937大大方方开怀畅饮!这样!主人认为客人看得起瑶家、就会越发高兴!备加亲热。如果3639拘谨见外,反而不受欢迎、   在达山瑶中。也喜用3462油茶敬客?遇有客至、都习0321惯敬三大碗?名为“一碗疏。二碗亲、三碗见真心”,瑶族老人也喜欢饮茶!故茶水也是待客饮料。款待客人时、鸡,肉、盐一排排地放在碗里,无论主客,必须依次夹吃,不得紊乱,客人和老人每吃完一碗饭都由妇女代为装饭。 盐在瑶族食俗中有特殊的地位。瑶区不产盐。但又不能缺少盐,盐5677在瑶族中是请道公、至亲的大礼,俗叫“盐信”。凡接到“盐信”者,1128无论有多重要的事都得丢开!按时赴约!   【服饰】   瑶族过去因其居住和服饰等方面的特点不同,曾有“......余下全文>>,

朝鲜族民风民俗

  朝鲜族又称高丽族(Korean)。韩族。是东亚主要民族之一、朝鲜族主要分布在朝鲜半岛的朝鲜,中国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及其他原属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其余散居美国!日本等世界各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朝鲜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   中国朝鲜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其余则散居在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成都!济南。西安,武汉等内地大中城市!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朝鲜族居民使用朝鲜语及其文字(现在绝大多数朝鲜族人都会使用朝汉双语)、杂居地区的朝鲜族通用朝鲜语和汉语   朝鲜族人民具有悠久而优美的民族文化艺术传统。尤其是能歌善舞、节日或劳动之余、都喜欢用歌舞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家庭7127中遇有喜事,便高歌欢舞,形成有趣的“家庭歌舞晚会”、伽倻琴弹唱,顶水舞、扇子舞。长鼓舞、农乐舞等都是受人喜爱的传统歌舞节目, 朝鲜族舞蹈优美典雅,其舞姿或柔婉袅娜、如仙鹤展翅、如柳抚拂水。或刚劲跌岩。活泼潇洒。反映了明9353朗激昂与细腻委婉?含蓄深沉的民族性格!   朝鲜族歌曲旋律流畅婉转,欢快明朗、朝鲜族称民歌为“民谣”!其旋律优美。自然流畅!富有很强的感染力与表现力、常常是一人放歌,众人随合。著名的民歌《桔梗谣》!《阿里郎》。《诺多尔江边》等,几乎家喻户晓,人人会唱。   8966朝鲜族民间盛行歌舞,群众能歌善舞。音乐别具一格,富有浓郁的民族色彩。歌词朴实淳厚。曲调优美丰富、情绪热8251烈欢快, 结构完整匀称、以《桔梗谣》。《嘱嘿呀》等民歌最为著名,著名的歌曲有大合唱《长白之歌》,独唱《闺女之歌》。   朝鲜族民间乐器原有40多种,流传至今的只有伽倻琴,唢呐!洞箫。长鼓。片鼓!横笛。短箫、筚篥等十余种、   朝鲜民族有着悠久的民族传统文化、许多美丽、动人的神话一代又一代地流传下来。朝鲜族神话有《檀君神话》!9198《高朱蒙神话》?《朴赫居世神话》、《金首露王神话》。《昔脱解王神话》,《金阏智神话》、《创世记》。《史妹结婚》!《木道令与岛女成婚》。《巴里公主》,《3931成造本歌》、《先门后门》、《帝释歌》等! 4130  朝鲜族人民热爱体育运动!摔跤是他们的古老的体育和娱乐活动,荡秋千和跳板是妇女最喜爱的娱乐和体育活动、踢足球更是男子普8422遍爱好的体育活动!从乡到村一般都有自己的足球队!一般小学四年级以上的学生即组织踢足球、近年来又出现了一些女子足球队、每逢节!假日,常举办以足球为中心的多种体育比赛。由于足球运动普及,延边、

各个地区的民风民俗,服饰,饮食,民居,节日风俗等民族文化。谢谢啦!

  维吾尔族维吾尔族的住宅!多成院落,一般大门忌朝西开!房屋呈方形,有较深的前廊,庭院多栽花卉、葡萄,果树,打扫得十分洁净、室内砌土炕。墙上挂壁毯。开壁龛!并饰以多种花卉图案,饮食方面,他们以面粉。大米为主食!喜喝奶茶,佐5122以面粉烤制的馕!饭菜种0264类很多,有抓饭、肉粥!拉面,汤面,薄皮包子!烤包子,油塔子、烤肉等。喜欢吃甜瓜。西瓜!葡萄、苹果,梨!杏,石榴等水果。主要吃牛。羊肉以及鸡、鸭!鱼肉!禁食猪肉。驴肉、食肉动物及凶禽猛兽!禁食一切动物的血。 维吾尔族的传统服装为!男女老少均戴四楞小花帽、男子普遍喜欢穿对襟“袷袢”(长袍)。内着绣有花纹的短衫!女子喜着连衣裙,外套黑色对襟背心。戴耳环。手锡,戒指,项链等装饰品、姑娘多梳小辫。现在城市居民一般穿时装! 维吾尔族人待人讲究礼貌!在遇到尊长或朋友时,习惯于把右手7637按在前胸中央,然后身体前倾。连声问好。家里来客都热情招待,维吾尔族是一个能3381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的舞蹈轻巧。优美!以旋转快速和多变著称。反映了维吾尔族人乐观开朗的性格。维吾尔族以农业为主兼营牧业、有经商传统,同时传统手工业十分发达!而且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他们制作的地毯!刺绣,丝绸衣料,铜壶。小刀、民族乐器等、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维吾尔族信奉伊斯兰教、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古尔邦节、诺鲁孜节等、维吾尔族十分重视传统节日,尤其以过“古尔邦”节最为隆重!届时家家户户都要宰羊,煮肉。赶制各种糕点等、屠宰的牲畜不能出卖。除将羊皮、羊肠送交清真寺和宗教职业者外!剩余的用作自食和招待客人、过肉孜节时。成年的教徒要封斋1个月!封斋期间!只在日出前和日落后进餐。白天绝对3284禁止任何饮食,肉孜节意译为“开斋节”。按伊斯兰教教规,节前一个月开始封斋、即在日出后和日落前不准饮食,期满30天开斋。恢复白天吃喝的习惯,开斋节前、9100各家习惯炸馓子,油香,烤制各种点心,准备节日食品、节日期间人人都穿新衣服!戴新帽!相互拜节祝贺! 节日期间杀羊或骆驼。9207到清真寺去作聚礼、唱歌跳舞!并举行赛马、刁羊和摔跤等活动维吾尔族传统服装极富特色:男子穿“袷袢”长袍?右衽斜领,无纽扣、用长方丝巾或布巾扎束腰间。农村妇女多在宽袖连衣裙外面套对襟背心!城市妇女现在已多穿西装上衣和裙子、维吾尔族男女都喜4909欢穿皮鞋和皮靴、皮靴外加胶质套鞋,男女老少都戴四楞小花帽、维吾尔族花帽有用黑白两色或彩色丝线绣成的民族风格图案,。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