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常”这个姓氏的来源

  常(Cháng)姓源出有五:   1、出自姬姓,为周武王姬发的同母少弟卫国康叔之后!以封邑名为氏。据《元和姓纂》所载。为西州时卫康叔支庶子孙,据《元和姓纂》及《通志·9118氏族略》等所载,周武王灭商后!封其弟(周文王幼子)于康邑?世称康叔封,卫康叔姓姬。名封,是周武王姬发的同母少弟!卫国的始祖,所以。《新唐书·宰相世系》说:“常氏出自姬姓、卫康叔支孙食采常邑、因以为氏。”后周公(武王之弟)又将原来商都周围地区和殷民七族封给康叔,建立了卫国。卫国于前254年沦为魏的附庸、5607又于前209年为秦所灭!周初!周公大肆分封诸侯、诸侯又分封采邑,卫康叔把他的一个儿子封邑在常(今山东省滕州市东南)、卫国灭亡后、其后裔有以国为氏姓卫,也有以邑6782为氏姓常的?史称常姓正宗!同时,也不能排除殷商后裔有改姓卫3136或常的?是为山东常姓!   2。出自黄帝大臣常仪和大司空常先之后。相传祖姓常氏。《姓氏考略》载:“黄帝大臣常仪和大司空常先。常姓当此出、”相传在五千年前的黄帝时代!以常为氏的古人相当多!相传周族与商族的首领高辛氏次妃为常仪,以善占月之晦!朔。弦!望著名、《帝王纪》说她是帝喾之次妃、生帝挚!因古代“仪”与“娥”同声通用,故后世的3979嫦娥奔月故事有可能是由常仪占月附会而成!《史记·五帝本纪》有黄帝“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的记载、常先曾被黄帝任命为大司空(掌管工程的官)这是见于史载的最早的常姓、清人张满《姓氏寻源》说:“黄帝使使常仪占月,又有常先为大司空。常姓宜出于此,”黄帝所居之轩辕丘,在今河南省新郑市西北、帝喾的都城在今河南省偃师市、故中国最早的常姓出于河南、因此,常姓应该说五千年前就有了、是为河南常氏,   3、出自姬姓。为春秋时吴王之后。以封邑名为氏?据《姓氏考略》所载!春秋时吴王封其支庶于常(今江苏省常州一带)。其后以封邑名为氏,是9423为江苏常姓!另一支“常”姓出自战国时吴国公族之后裔。也源于姬姓、即南宋罗泌《路史》所云“吴后有常氏”,又据《姓氏考略》所载:“吴后有常姓”!吴国始祖是周文王姬昌的伯父大伯和仲雍?建都于吴(今江苏省苏州),但吴国公族后代何人何时因何而得为常氏。未见古籍记载,尚待进一步考证。   4、出自恒姓,为避讳改姓而来,据《通志·氏族略》载。古代“恒”。“常”同义、北宋真宗名赵恒、因避名讳之故,恒姓改姓常,恒姓本是楚国公族恒思公之后,此即南宋4250郑樵《通志·氏族略》所云“又有恒。

莫的姓氏来源8

  莫姓,1750中国古老的姓氏之一。源于高阳氏!出自上古颛顼帝所建的鄚阳城、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颛顼是昌意之子,黄帝之孙!是炎黄部落联盟的重要首领之一、     莫氏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在2013百家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99位。人口约二百三十三万八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18%左右。人口第一大省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桂林市,来宾市。其次为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市?广广东省东莞市,再者为湖南省,贵州省。浙江省,山西省!河北省、山东省。

姓氏“何”的来源

  何     拼音:HE 2008-03-09     一!姓氏来源   1,出自姬姓,周武王之子封于韩,灭国。其后裔韩武子(另一种说法是韩武子是晋同族曲沃桓叔后裔、即周成王弟姬唐叔虞之后)仕晋、封于韩原。以地为氏,后来与赵!魏三家分晋,成为诸侯、秦始皇灭六国。韩氏族裔遁逃江淮之间?因改姓何。   2,他氏改姓!东2054汉灵帝大将军何进异父弟朱苗为车骑将军,改姓何、另有南方郝姓由于古代语音流传后来书写作何!郝姓原为北方姓氏!亦为南方郝。杨。刘三大姓之一(见《新唐书·南蛮传》)。郝古音按《广韵》呵各切,《集韵》《韵会》《正韵》黑各切。从音壑!(见《康熙字典》)古代语言相传较多、书写较少。南方语音音调更有曲折变化,因此郝、何同音、经过历代流传、0527因此南方部分郝姓渐渐被改为何姓,   3,赐姓!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推行汉化!鲜卑姓贺拔氏改为2179汉姓何氏,元末吐蕃宣抚使锁南之子铭归顺明朝,世袭河州卫指挥同知!赐姓何氏,   4。以国名为氏。唐朝时中亚地区有九个突厥族小国。史称“昭武九姓”, 后来内迁中原,各以国名为氏。!

司马姓氏的来源

  一。来源有三   1,源于西周。以官职为姓!上古时有人重黎,为司掌天地之官   ,唐尧曾抚育重黎之后,同宣王时,有重黎之后程伯休父,官至司马   ,执掌国家军队!佐政辅国,权势重大!程伯休父克平许方!立下大   功、周王室允许他以官职为姓!0039其后遂成司马氏。   2,晋元帝司马睿,本姓生,改姓司马,其后亦为司马氏!   3。为许氏!郝氏所改,如许穆之。郝惔之即是、他们的后代?   铀铮?渤扑韭硎稀?   司马姓望族居河内(今河南省)   二、郡望堂号   堂号:   "太史堂":汉朝司马谈,司马迁父子都6585封太史公?司马迁   继续其父司马谈写成《史记》!宋朝司马光著《资治通鉴》珐   郡望:司马氏望出河内郡、楚汉之际置!在今河南省境内黄河北   岸武县一带,、

百家姓里有“岂”这个姓氏吗?这个姓氏的来源是什么

  岂[岂。读音作qǐ(ㄑㄧˇ)]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远古颛顼帝高阳氏之后,属于以先祖称号为氏,   据史籍《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高阳氏有才子八人。谓之八恺。”   在远古之时曾有才子八人:苍舒!颓敳!梼戭!大临!尨降,庭坚,仲容、叔达,即垂!益,禹!皋陶之伦,庭坚则皋陶之字、其齐圣广渊、明允笃诚、天下之民谓之八恺、又有才子八人: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忠肃共懿!宣慈惠和,天下之民谓之八元,此十六族5912世济其美!不陨其名、颛顼帝8783举八恺使主后土?以揆百事、无不时序、地平天成!又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内平外成。此谓之八元。八恺,齐聚华夏之庭、至是臣下民众皆服!   八恺。亦作八凯!相传是古代颛顼帝高阳氏的八个才子!他7705们帮助帝君处理国家大事、政绩很好、同时由于他们和乐稳秩、平易近人!世人称之为“八恺”,   八恺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称2277号为姓氏者?称恺氏!在古代!“恺”与“凯”二字通假、因以有“凯”代“恺”为姓氏者。改称凯氏,   凯(恺)氏后裔子孙!有因改朝换代的时候遭到祸灭九族之难,满门1569被抄斩时逃出五个兄弟!五个兄弟在逃难中约定以后分别姓东?南,西!北!岂,五姓是一家、见面是兄弟!以后的0131子孙只准念书、不准当官!此后遂有岂氏,   此支岂氏另有一说!其祖先曾经是某朝掌管国库的大臣、后因银库被盗、朝廷大怒。祸及九族!满门被抄斩时逃出五个兄弟。五个兄弟在逃难中约定以后分别姓东!南。西!北。岂。此后遂有岂氏!    第二个渊源:源于古西南夷?出自古代羌族句岂种羌部族、属于以部族8315称谓汉化为氏,   氐羌族!实际上是中国上古时期的一个民族系统。是许多民族的通称、而不是单一民族之称、包括的族属十分复杂、早在新石器时代。藏族地区的原始文化与甘青地区的氐羌原始文化就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   氐羌民族最早居于甘肃,青海地区。约从夏、商之际起、开始陆续东迁汉地,并逐渐汉化,同时还曾南移西南地区!   羌族,在秦。汉两朝以后。便已经是中国西部许多民族3889的泛称?如见于史籍《汉书》,《后汉书》的“诸羌”就有研种羌,留何种羌、先零羌、封养牢姐羌、罕开羌。烧当羌、当煎羌!烧何羌。勒姐羌!钟羌(钟存羌),当阗种羌、旦冻羌!傅难种羌!巩唐羌!句就种羌、嶵岂羌、鸟吾种羌,零吾种羌!滇那种羌、长离诸羌、黄羝(石)羌!发羌!唐旄羌,参狼羌。白马羌,旄牛羌、虔人种羌。全无种羌,沈氏种羌、岸尾羌,武都羌,越巂羌、广汉羌等等!   从历史学的角度而言!古代羌族人是藏民族先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二者有着极深的渊源关系,而从民族学、考古学,语言学。体质人类学。生物基因学等2355几方面也可看到二者有深厚的渊源关系、   氐族,在史籍《北史·氐传》中记载:“氐者、西夷之别种、秦汉以来世居歧!陇以南、汉川以西,自立豪帅”。这个记载实际上是沿袭《史记·西南夷列传》所载:“自冉駹以东北!君长以什数!白马最大,皆氐类也,”结合其他记载!可知白龙,白水流域是氐族分布的中心地区、这些地区与今川甘藏区相吻合!唐朝以后!这些地区的氐族?或“同化于汉人”!或“同化于藏”。成为藏民族的来源之一。   氐羌族与藏民族都是历史悠久的民族。二者在历史上形成了密切的关系!但二者又是不同的!因此、既不能说吐蕃的世系出于羌、亦等于不能说羌族的渊源始于藏一样、   在氐羌族中、有句岂种羌!是羌族中的一个民族集聚部落,由于史料稀缺、本书认9223为其可能为句就种羌与嶵岂羌融合而成?后与烧当羌。鸟吾种羌,零吾种羌等汇合、在2074汉史中统称烧当王朝,是羌族祖先无戈爱剑的后裔滇吾建立的部落联盟,无戈爱剑原名为袁剑、为句岂种羌!因曾在秦朝时期为奴!羌语称奴隶为“无戈”!句岂种羌原居于腾格里沙漠边缘(今甘肃武威,民勤一带)。汉朝时期称凉州。其首领世称滇吾,   东汉中平年间(公元184~189年)!汉武威5576太守倚恃权贵。恣行贪暴,凉州从事武都苏正和案致其罪、凉州刺史梁鹄与武威太守害怕了。便欲杀苏正和以免其责。自己又不好下手,4998就托于汉阳长史敦煌盖勋!而盖勋素与苏正和有世仇、梁鹄就拉拢盖勋就此报仇,   盖勋却1029说:“搞阴谋杀良臣!对朝廷不忠、乘人之危、为人非仁。”并且警告梁鹄说:“夫绁食鹰隼。欲其鸷也、鸷而亨之!将何用哉。”于是梁鹄便放弃了谋杀正和的计划。   苏正和知道了以后去盖勋家致谢,盖勋不见!放出话说:“吾4916为梁使君谋、不为苏正和也、”怨之如初、   后来,刺史左昌盗占军粮数万!私求巨利。盖勋劝谏他!左昌因此恼怒、支派盖勋与从事辛曾,孔常驻扎倒边远的阿阳以抵抗羌族句岂部落的攻袭!想借机以军事罪之、不料、盖勋数有战功,6079左昌处置无由,   东汉灵帝刘宏中平元年(公元184年)、西凉军反叛,叛军中出了两个大帅。汉兵听边章的、羌兵听北宫伯玉的。北宫伯玉攻金川(今甘肃金昌)时。1234盖勋劝左昌出兵营救,但左1890昌惧怕羌兵?不敢出援!结果镇守金川的陈懿战死、而边章等7432去除了金川的威胁后!进一步围攻左昌于冀城(今甘肃甘谷)!   左昌连忙召集盖勋等来救,辛曾等7009疑不肯赴,盖勋怒道:“昔庄贾后期。穰苴奋剑、今之从事!岂重于古之监军乎!”辛曾等人震服于2549盖勋的正勇!从之。盖勋率兵至冀城、击溃羌兵、指责边章等以背叛之罪,兵对左昌说:“左使君若早从君言。以兵临我!庶可自改。今罪已重、不得降也,”乃解围而去。   后来、句岂部落又围攻校尉夏育于畜官(汉军集中饲养战马之处)!盖勋与州郡合兵救夏育!至狐1358盘(今甘肃甘谷新兴镇姚谢家坪)时。寡不敌众,部队为句岂部所败、当时盖勋余兵不及百人。身受三处创伤、却坚坐于阵地不动!指着木表(汉朝时期用于测日影计时的木制标杆)对兵士们说:“我死了、就埋我于此!”   句岂部首领滇吾以手中的长枪轰开兵众、赞叹道:“盖长史是贤人、谁要是杀他。就是得罪上天!”   盖勋仰声大喝:“死反虏,汝何如、促来杀我,”羌兵众相视而惊,   滇吾深感盖勋忠勇、跳下马来、将自己的战马送与盖勋。盖勋却坚不肯上。羌兵们只好把他抬起来走!   因为羌族兵将们皆敬佩盖勋。认为杀义勇之士不吉。因此不敢加害!滇吾后来反而将盖勋送还至汉阳?后来刺史杨雍上表盖勋功绩、汉朝廷晋升其为汉阳太守,   滇吾的后裔子孙!有以原部落名称为姓氏者!称句岂氏、在魏。晋、十六国时期逐渐融合于汉族、后随北魏王朝迁入中原、渐6432迁北海地区(今河北秦皇岛)?省文简化为单姓岂氏、   第三个渊源:源于苗族、出自远古三苗后裔、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凯氏先祖原为苗族!源于殷。周时期的鬃人。在历史上曾自称为牡、蒙,摸、毛!有的地区自称嘎脑。果雄。带叟。答几等!他称有长裙苗、短裙苗!红苗、白苗,青苗。花苗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称为苗族。   秦,汉时期。苗族先人主要居住在湘西?黔东一带!包括在“长沙蛮、武陵蛮”或“五溪蛮”的名称之中、以后逐渐迁徙。散布4056在西南各地山区,有学者认为苗族是和远古的“九黎”有关的民族?四川。贵州!湖南的苗族至今把蚩尤当作自己的祖先、   传说!蚩尤是“九黎”之君、在五千余年前。九黎部落与黄帝部落冲突!败而退出黄河下游!占据长江中、下游、逐渐形成“三苗”、2220公元前二世纪以后?苗族先民大部分已迁至湘。鄂!川!黔等地!今海南地区的苗族则是在公元十六世纪从广西迁徙去的士兵后代!   苗族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主要分成三大方言。即湘西(东部)方言,黔东(中部)方言和川黔滇(西部)方言!方言中相同部分在60%以上,许多苗族同时通用汉语、   苗族曾有自己的文字、但很早就失传了,公元二十世纪初!英国传教士与苗族。汉族的文人创造了一种拼音文字,俗称“老苗文”、现在仍在川、黔、滇部分苗族中使用、自1956年起!中央2364人民政府与苗族一起设计了拉丁字母形式的三套文字方案!目前一直在推广使用、效果很好、    苗族人古先无姓氏,后在与汉族的不断融合过程中开始采用汉姓?其中有因居住地为贵州凯里地区,遂为凯氏、   清朝初期?满清政府从湖广地区大举迁民于四川、贵州凯里的一支凯氏苗族被迁徙至重庆府!后凯氏中又有人被征兵到安徽,自此逐渐分播各地,该支凯氏,在后来因姓氏读音拗口,有去“刂”偏旁改为岂氏者?   二.迁徙分布:   1930年左右,岂氏家族在黑龙江省呼兰县城很有名气!开有很多家药铺、太祖父医德和医术享有盛誉。目前,岂氏后代没有从医?很多中医药方剂均已经失传!仅存留有几本药书。该支岂氏祖图和家谱在文化大革命中已被毁坏。其太祖父一代只有哥俩用字“大”、育有七子!用字为“维”。孙辈用字“兴”。   今吉林省的洮南市!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市,伊春市、双鸭山市,呼兰县康金井镇阳美大队,河北省的秦皇岛市卢龙县5585燕海营镇(燕河营)。山西省的晋中市左权县、榆次市东阳镇岂家庄!辽宁省的丹东市,沈阳市等地。均有岂氏族人分布。   三.字辈排行:   秦皇岛岂氏字辈:“……树自连梦福”、   呼兰岂氏字辈:“…大…德维兴凤建亚”。   榆次六合堂岂氏字辈:“……泰慧天立步德克维建世业志”、、

康氏姓氏来源

  康氏来历] 康姓的始祖!是周武王的同母弟弟姬封!西周初被封于康地而6544称为康叔!周武王死后。周成王继位。发生了武庚,“三监”之乱。被周公旦平定下去!之后!周公将商故都周围的地区封给了姬封!建立卫国,定都朝歌5774(今河南淇县),而康叔也因治国有效、得到了民众的拥护!后来被周成王1690任命为司寇、权倾一时,他死后。他0225的子孙就以其谥号中的“康”为姓,就是康氏,另8759据史书记载!康氏姓源还有一支源于汉代的西域康居国?汉成帝时其王曾遣其太子来汉。后定居于中原。以康为姓。 [康氏名望] 康姓名人。三国时有康泰。康僧会!前者是一名旅行家。相传其游历过的国家达一百多个。后者是一名高僧,通天文!谶纬之学,尤娴经律,是江南佛学的创始人!康与之、南宋学者,康进之,元代戏曲家,康海,明代文学家、康有为,清末改良派领袖人物!人称“南海先生”,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大同书》等著作,在学术界有很大的影响。 康姓是中国第七十五大姓。、

路姓氏的来源..

  寻根溯源 路姓来源有六:1。出自姬姓,为黄帝后裔!据《唐太原令路公碑》、0459《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黄帝曾孙帝喾之孙曰玄元,因功封于路中!历虞夏称侯,子孙以国为氏!2、出自姜姓。为炎帝后裔、据《6210元和姓纂》所载!黄帝封炎帝庶子于潞地(今山西长治一带),春秋时有潞子婴儿,其后以封地为氏!后去三点水为路姓!3、出自女云姓、为陆终后裔(其实亦为黄帝后裔)!据《困学纪闻》与《姓考》所载,黄帝裔孙陆终、第四子名求言(一名郐子)。受封于路、2874子孙以路为姓,4、以县名得姓、据《姓氏急就篇注》所载!路、原作潞。初为水名、后为县名(故城在今北京通县东八里)、居者有以县名为氏者。5!出自隗姓、炎帝之裔、黄帝封炎帝之裔于路,即春秋时赤狄潞子(今4242山西潞城一带)?后灭于晋、子孙以国为氏(疑与②同源)、6、出自他族、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北魏没路真氏后改为路姓!今满,侗、2122景颇等民族亦有此姓。   4019  得姓始祖 玄元?黄帝子名玄嚣!8688玄嚣生子帝喾。即高辛氏。帝喾有子挚!挚生子玄元!在唐尧时为部落首领!后玄元因功被封为路中侯,历经虞舜时期和夏朝、一直为侯爵、其子孙以国为氏、称路姓,并尊玄元为路姓的得姓始祖!      繁衍播迁 路姓源起十分庞杂,在两汉时期见诸史册之路姓已经十分抢眼、如有巨鹿东里(今河北平乡西南)人路温舒!渔阳(今北京密云)人路人。蜀郡(治今四川成都)人路建,陈留(治今河南开封)人路粹、太原(今属山西)人路佛……。可见在此际。路姓已分布于今河北。北京、河南,山西等北方大地!并且已有路姓落籍四川!魏晋南北朝时期、路姓繁衍得依旧兴盛。尤其在今河南省境。路姓就出现了五个郡望:即襄城郡,陈留郡!河南郡,内黄县!颍川郡。表明在今河南之襄城。开封、洛阳!内黄!禹县一带路姓人枝繁叶茂!风光显赫。除此之外,路姓人在今河北大名!宁夏固原。陕西西安一带也形成大的聚落、并且人丁兴旺,一直延续到隋唐两朝、尤可一提的是繁衍在今河北大名的路姓人、在此际竟现于史、名人不断。当然,此际剧烈的社会动荡,也导致数量众多的路姓人取道南下江南!并且在今浙江金华一带形成路姓东阳郡望,隋唐时代!路姓上述郡望依7891旧兴盛,并且以阳平等路姓郡望为中心扩展至今山东境内!如唐代宰相路岩为魏州冠氏(今4671山东冠县)人,其家族在当地颇具盛名!世代显贵!而且人口繁衍兴盛,后路岩因故被贬岭外,其子避地湖南。住永州祁阳。当为路姓入湖南之始。宋时,其后路振由永州祁阳徙居潭州湘潭(今属湖南),明初!山西路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4442迁于河南,河北,山东!天津等地!此后至清!路姓7383由于仕宦。谋生!避灾等原因散居全国各地、如今、路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河北,山东!安徽、河南等省多此姓,上述四省之路姓约占全国汉族路姓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一,     郡望堂号 路姓在长期的繁衍播迁过程中!形成如下郡望:1,阳平郡!治所在元城(今河北大名东)!2、陈留郡、治所在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3。襄城郡。治所在今河南襄城,4、安定郡、治所在高平(今宁夏固原),5、东阳郡。治所在长山(今浙江金华),6、河南郡、治所在雒阳2539(今河南洛阳东北)!7。内黄县。治所在今河南内黄,8!京兆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9!颍川郡。治所在阳翟9998(今河南禹县)。    8734 堂号:“五金”。“阳平”等、?     宗族特征 1,这个集精美于一堂的古老姓氏。虽源起庞杂。但标榜自己是正宗的炎黄子孙似无疑义。2。魏晋南北朝至隋唐、路姓形成了九大郡望。这在当今排名一百位以后的姓氏中独占鳌头、     名人精粹 路温舒:巨鹿东里人。西汉文士!少年牧羊!稍5107长成为狱中小吏?学律令、转为县狱史。后习《春秋......余下全文>>、

姓氏苏的来源

  苏氏系承昆吾 发源河南临漳   三苏是文坛上的名人!关于苏姓的族谱,在苏洵族谱的后录上交代得非常清楚:“苏氏之先!出于高阳!高阳之子曰称、称之子曰老童、6099老童生重黎及吴回,重黎为帝喾火正曰祝融,以罪诛、其后为司马氏,而其弟吴回复为火正、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长曰矾!为昆吾!次曰惠连!为岑胡!次曰?、为彭祖。次曰来言!为会人、次曰安!为曹姓、季曰季连。为芈姓。六人者。皆有后、其后。各分为娄姓。昆吾始姓已氏。其后为苏。顾、温,董!当夏之时、昆吾为诸侯伯!历商而昆吾之后无闻。至周有2178忿生为司寇、能平刑以教百姓,周公称之。盖5521书所谓司寇苏公者也、司寇苏公与檀伯达皆封于河?世世仕周,家于其封、故河南。河内皆有苏氏、”   实际上!这一段苏姓姓源考据。是可以适用于天下的苏姓的、因为,《姓纂》上关于苏姓的来源、也做了同样的介绍,《姓纂》是这2701样说的:“颛顼祝融之后?陆终生昆吾,封苏。邺西苏城是也。苏忿生为周司寇!居河内,扶风。武功。汉!苏建目河内徙扶风。”   由此可见、头一个以苏为姓的昆吾!是颛顼帝的后代!他们最初的发源地,则在今河南6594省临漳县的西方!到了周朝初年、官拜大司寇的苏忿忿生被周天子封于河内!所以这个家族也就是迁移到今为甘肃省的河内地方?继续繁荣滋长,以后子孙才逐渐遍布于各地!四川眉山那个光辉灿烂的苏家。自然也是从河内所迁移出来的!   苏姓。真可以说是一个光耀史册的古老姓氏?从3000年前的春秋时代!便已大放光芒,大家都知道。楚庄王是春秋五霸之一!而他之得成霸业,主要靠的是他的大夫苏从!   苏秦!名气更加响亮!他与张仪同被称为纵横家,他提倡合纵以抗秦。结果9323身佩六国相印!荣宗耀祖,显赫异常!   到了汉武帝之时。苏氏7928又出了一位名垂千古不朽的伟大人物,那就是三尺孩童都晓得的苏武、   宋代的文坛,似乎是苏姓人士的天下,除了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之外、尚有以文章知名。宋太宗曾御笔题赠“玉堂之署”4个字的苏易简、以及慷慨有大志!好为古文诗歌、曾佐欧阳修变文格!晚年自号“沧浪翁”!隐读以终。著有《苏学士集》传世的一代高士苏子美(舜钦)等!    9014 苏姓的故事     苏姓出自己姓、古帝颛顼孙吴回!为帝喾火正!掌民事。赐祝融氏。吴回之子陆终有六子!为六族!长子樊!为昆吾族、地在今6491河南濮阳、为己姓!夏代0157的第七位后名叫槐!封昆吾氏后裔于有苏之地、在今河南辉县西的苏岭(苏门山),称有苏氏。有,

中国人姓氏的来源?

  中国姓氏的起源     作为血脉延续的姓氏,最早出现在中国,从公元前3000年中国第一个姓—风姓开始、中国的姓氏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绵延不绝,有关专家7892最新研究统计结果表明!中国人曾经使用过的姓氏高达22000个,而其中不少姓氏有上千年的历史!中华文化的统一性和连续性在姓氏的传承之中得以体现,     据考证。中国人在五千年前就有了姓!那时是母系社会。人们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姓7863”字是“女”和“生”组成,形象的说明最早的姓跟母亲有关、     夏!商!周的时候。人们有姓也有氏!“姓”是从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属的部族名称而来。“氏”是从君主所封的地、所赐的爵位!所任的官职。或者死后按照功绩,追3348加的称号而来。所以贵族有姓、有名,也有氏、平民有姓!有名,没有氏!同“氏”的男女可以通婚!同“姓”的男女却不可以通婚。因为中国人很早就发现这条遗传规律:近亲通婚对后代不利、     姓和氏的区别:先秦时期。姓和氏含义不同,姓代表血缘关系?同姓不能通婚,氏则是从姓中繁衍出来的分支,是特权和地位的标志,用以区别贵贱、有氏者为贵。所以。先秦时男子称氏不称姓,     姓和氏的融合:秦代废除了原始的宗法分封制度而实行郡县制,氏失去了代表贵贱的意义。逐渐与姓合用!都成为父系血缘传承的标识,中国现在大多数的姓,都是承袭了产生于周代的氏、     《百家姓》是公元960年北宋的时候写的。里面一共收集了单姓408个?复姓30个、一共438个、发展到后来、总数据说有已达5000个!但是实际7641应用的,只有1000个左右,     世界各国都有“三大姓”的说法!英国是:Smythe,Jones,Williams!美国是:Smith,Johnson,Carson、法国是:Martin,Bernard,Dupont、德国是:Schultz,Mueller,Shmidt、俄国是:Ivanov,Vasiliev,Deternov。中国有张。王!李,赵!四个大姓。历史悠久,分布广泛、而且都是皇帝赐姓。     根据最新的统计,单是姓张的!就有一亿人。这恐怕是世界上最大的姓了吧!1977年史学家李栋明。在《东方杂志》上发表过一篇有关“姓”的论文。文中指出:华人最大的十个姓是:张,王、李、赵。陈。杨、吴。刘!黄、周,这十个4803姓占华人人口40%、约四亿人。第二大的十个姓是:徐、朱、林!孙,马,高。胡、郑。郭。萧。占华人人口10%以上、第三大的十个姓是:谢、何,许、宋,沈、罗。韩,邓!梁。叶。占华人人口10%!接下来的15个大姓是:方!崔。程!潘,曹。冯!汪、蔡、袁,卢,唐,钱,杜。彭,陆、加起来也占总人口的10%!换名话说、在中国十亿人口中!有七亿人姓了这45个大姓。另外的三亿多人的姓。都是比较少见的、象毛。江!白!文!关。廖,苗、池等等!      后世之姓,大约有以下几种来源:     1,以氏为姓,氏族社会晚期以至夏、商时代!9787分支氏族的标号有的也成为后起之姓!如:姬!姜,姒、风,己、子、任、伊。嬴!姚、     2,以国名为姓氏、夏、5024商二代均封侯赐地!西周初年更是实行大封建。大9675大小小的诸侯国遍布九州!这些国名便成为其国子孙后代的?如程。房。杜,戈,雷、宋、郑、吴、秦等。周文王封少子于狄域。其子孙5371便姓狄!白狄族一支在今河北省无极县建立鼓国,后代便有姓鼓、有的姓是秦8137汉以后外邦人带来的!如米姓出自西域米国、安姓出自安息、     3,以邑名为姓氏,如周武王时封司寇忿生采邑于苏。忿忿生后代因此姓苏?     4、以乡、亭名为氏、如嬴姓秦国的始祖非子的支孙封在邑乡、得邑氏、至六世孙被周禧王封为邑侯、采食解州,     5,以居住地为姓氏,如齐国......余下全文>>。

张姓氏的由来

  出自黄帝之后挥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又据《元和姓纂》所载:“黄帝第五子青阳生挥,为弓正,观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因姓张氏!”由上这两条史料的记载可看出!曾经是重要武器弓的发明者挥!其后有以张为姓氏的,    这一支由黄帝直接传下来的张姓,因挥住在尹城国的青阳、亦即清阳,清阳在清河以南而得名(今河北清河县东)。其后望族也出于这一带!是为河北张氏,   出自黄帝姬姓的后代   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晋国有大夫解张,字张侯!其子孙以字命氏。也称张氏!又载、张氏世仕晋,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后,除部分留在原地外,大部分随着三国迁都而迁移!其中。以迁居韩国的张氏影响较大!历代都有入朝为官的,韩国始都平阳(今山西临汾西西南),后南迁宜阳(今河南宜阳县韩城),又迁阳翟(今河南禹州)!最后迁至郑 (今河南新郑)。赵国3577初都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后迁中牟(今河南鹤壁市西)!最 后又迁邯郸(今属河北)、魏国始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后迁大梁(今河南开封 市)。是为山西。河北!河南之张氏!   出自赐姓或他姓   据《读史方舆纪6873要》所载!世居云南的2658南蛮酋长龙佑那?于三国时被蜀相诸葛亮赐姓张、以后其子孙便以张为氏,魏国大将张辽本姓聂。后改为张氏,世居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县)!后成为 大姓。另有韩,姬等姓人士和乌桓。女真、羯,鲜卑、匈奴!契丹等众一些少数民族分支改姓张姓、   系出自黄帝之后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又据《元和姓纂》所载:“黄帝第五子青阳生挥!为弓正,观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因姓张氏。”由上这两条史料的记载可看出、曾经是重要武器弓的发明者挥?其后有以张为姓氏的,   这一支由黄帝直接传下来的张姓!因挥住在尹城国的青阳。亦即清阳、清阳在清河以南而得名5923(今河北清河县东)!其后望族也出于这一带。是为河北张氏、   出自黄帝姬姓的后代   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晋国有大夫解张,字张侯。其子孙以字命氏、也称张氏、又载!张氏世仕晋。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4125瓜分晋国后、除部分留在原地外、大部分随着三国迁都而迁移。其中。以迁居韩国的张氏影响较大、历代都有入朝为官的!韩国始都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后南迁宜阳(今河南宜阳县韩城)。又迁阳翟(今河南禹州)!最后迁至郑 (今河南新郑)。赵国初都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后迁中牟(今河南鹤壁市西)。最 后又迁邯郸(今属河北)。魏国始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后迁大梁(今河南开封 市)。是为山西、河北。河南之张氏、   出自3206赐姓或他姓   据《读史方舆纪要》所载,世居云南的南蛮酋长龙佑那,于三国时被蜀相诸供亮赐姓张,以后其子孙便便以张为氏,魏国大将张辽本姓聂。后改为张氏,世居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县)。后成为 大姓!另有韩!姬等姓人士和乌桓!女真、羯、鲜卑。匈奴!契丹等众一些少数民族分支改姓张姓!。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