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星座运势

卜卦的典故

  卜卦算命自古以来就很普遍!特别是在春秋时期、更是众多士人必学的课程、他们时常手捧《易经》参研,并时常卜卦推算、其中“韦编三绝”的曲故就是出自孔子读《易经》的故事!简述如下、春秋时的书,主要是以竹子为材料制造的。把竹子破成一根根竹签。称为竹“简”,用火烘干后在上面写字!竹简有一定的长度和宽度,一根竹简只能写一行字!多则几十个。少则八九个!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8625这些竹简必须用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编连起来才能阅读。像《易1260》这样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编连起来的!因此有相当的重量、孔子花了很大的精力!把《易经》全部读了一遍?基本上了解了它的内容!不久又读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点!接着!他又读第三遍,对其中的精神、实质有了透彻的理解、在这以后、为了深入研究这部书、又为了给弟子讲解!他不知翻2397阅了多少遍,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谦虚地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与质了!”该典故出处为《史记·孔子世家》,、

鱼跃龙门典故

  典故:出处《辛氏三秦记》   相传很久以前,黄河氾滥、舜启用鲧的儿子大禹继承了父业!用疏浚的办法治理洪水?终将洪水疏导、此壑口称之禹门!   居住在黄河中的鲤鱼却被冲出禹门!骤然跌出了十多丈深的大瀑布?鲤鱼6176们因此无法溯流而上?返回故乡、便向7415大禹夫妇抗议。大禹的妻0785子说:能跃上豁口者。马上化为飞龙、腾云上天。不能跃过的!赶紧回家!别在这捣乱。   从那以后。每逢暮春季节。就有无数金色鲤鱼循著黄河逆流而上,聚在禹门下!奋力跳跃、偶有一跃而过者、便化为苍龙,腾飞九天之上,化龙飞升的禹门叫「龙门」!「一跃龙门。身价百倍」意即如此?   !

有哪些用典故的诗句?

  用典故的诗句:   *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锦瑟》   *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李贺《雁门太守行》   *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9688重来未可知、 ——杜牧《题乌江亭》   *   早服还丹无世情, 琴心三叠道初成! ——李白《庐山谣5733寄卢侍御虚舟》   *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无题》   *   楼船雪夜瓜洲渡。铁马1489秋风大散关。 ——陆游《书愤》   *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乌衣巷》   *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   *   因思杜陵梦, 凫雁满回塘。 —— 温廷筠《商山早行》   *   1985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骆宾王《易水送别》   *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崔灏《黄鹤楼》   *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绝句》     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借助一些历史人物,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愿望或情感。典故用得适当、可以收到很好的5596修辞效果。能显得既典雅风趣又含蓄有致、可以使语言更加精练,言简意赅、辞近旨远!具体说来有如下作用:    一,品评历史、借古论今   1.古代诗人在一些以慨叹历史为主题的诗歌中.往往通过引用关于历史人物或历史故事的典故来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   赤壁杜牧   折戴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诗人借在赤壁偶然发现的一支沉埋底沙中的断戟而联想起三国时的著名战役——赤壁之战,从分析战争胜败的原因人手!提出了“英雄的成就带有某种机遇”的政治见解、深刻而精辟、   2.针对社会存在的一些弊端。古代诗人在受到周围环境的限制不便畅所欲言的时候?往往引1273用典故来影射时事.达到借古讽今的表达效果?   泊秦准   杜牧   烟笼塞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诗中的《后庭花》是引用的一个典故。此曲为亡国之音、我们分析时可联系社会背景,晚唐正值国运衰微之际。而这些统治者不以国4210事为重。反而聚集于酒楼之中欣赏靡靡之音!怎能不使诗3938人产生历史可能重演的隐忧?所以,诗人这里是借题发挥,表面上是讽刺歌女、实际上是把矛头指向高层,   二,抒情言志,表明心迹   诗歌的本质特征就在于抒情,但诗人的情感有时往往并不直接流露!而是借助典故作委婉含蓄的表达、从抒发情感类型的角度。我们通常可以分为这样几种情况:   1.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讴歌和赞美,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6374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诗中的“易水”二字使人联想到战国时刺客荆轲的《易水歌》!“黄金台”相传是战国时燕昭王筑、置千金于台上,宴请天下奇才,引用这两个典故!是对天子信任重用将士和对将士浴血奋战精神的称颂、   2.表达对积极乐观人生态度的进取和追求。   行路难    李白   金搏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水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未垂钓碧溪上!忽复秉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4570“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关系到两个典故:姜太公曾经在渭河附近的小溪上钓鱼。得遇周文王。助周灭商、伊尹曾梦见自己乘船从日月旁边经过、后被商汤聘请。助商灭夏,这两位古人开始在政治上也不得志。但最终成为名垂青史的人物。诗人引用此典故,暗示自己也会有施展抱负的机会!4390表现出了对未来。对前途的美好希望,   3.表达对壮志难酬的悲愤和慨叹!   书愤   陆游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蓑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或谁堪伯仲间。   这儿连用了檀道济自比长城和诸葛亮鞠躬尽瘁两个历史故事!抒写了岁月蹉跎!壮志3402难酬的感慨,同时也表4130达了要干一番伟业的理想,   再如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中引用了一个典故。据《汉书·冯唐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魏尚!这里诗人是在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处境下以魏尚自喻,抒发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三!引发联想。创新意境   诗词中,在对现实景物描绘时引用典故。可把此时此景与彼时彼景相联、能创设新的画面、6433加深诗的意境?促使人产生联想!从而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如:   鹧鸪郑谷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睁相应湘江阔,普竹丛深日向西!   面对“雨昏”“花落”这眼前之景,游子本已感到凄迷与伤感、但诗人又用了“青草湖”“黄陵庙”这两个典故!不由让人勾起了对屈子怀沙,湘妃泣竹等历史传说的联想!这样!在时空的穿梭交错中!闻鹧鸪之啼。不觉更感哀怨凄恻。又如: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南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诗中“八百里”“的卢”涉及两个典故:一是据《世说新语》记载!晋王恺以牛“八百里驳”与王济作赌注!王济获胜后杀牛作炙!后人即以八百里指牛、二是相传刘备曾乘的卢7968马从襄阳城西的檀溪水中一跃三丈?脱离险境!运用这两个典故!不由让读者仿佛看到战争爆发前犒劳出征将士的壮观场面和战场上铁骑飞驰敌阵的激烈场景、极具穿透力。   四!简洁精练。内涵丰富   我们知道。古诗9314词往往受字数。句数的限制!如何在有限的篇幅内表达丰富的内涵。用典就是很好的一种手段!因为用典是对历史故事等的高度概括!在增加诗歌容量的同时.还可收到言简而意丰的艺术效果,   金陵驿   文天祥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准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这是一首抒发爱国情怀的律诗、诗中多处用典:颔联化用“新亭对泣”的典故,原典有云:“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后人以“新亭对泣”表示怆怀故国之意?在这里用来写山河未改,风景依旧、颈联第一句引用了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中的“故垒萧萧芦荻秋”中的“芦荻秋”?在刘诗中,芦荻白花象征王室的末日。在这里!作者写自己像秋天飘落的芦花一样,随风而去、实表将为国殉难!全句抒发国家沦丧之感和悲痛哀伤之情,颈联第二句“旧家燕”是引用刘诗《乌衣巷》中“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旧家燕现飞往何处?飞落到侵入者天下的人家里、4591诗人化用此典故?感慨亡国被俘之悲痛,尾联化用望帝死后化为杜鹃的典故!表示诗3166人虽被迫离开故乡!9365决无生还之望!但一片忠魂终归南土!丰富的典故、把诗人的耿耿爱国之心。拳拳报国之情渲染得淋0493漓尽致,感人至深,   再如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这里运用了两个典故表达贬官二十多年后回归时的感受!以“闻笛赋”隐含对当时统治者迫害旧友的不满。抒发了对死去旧友深深的怀念之情,以“烂柯人”暗示自己遭贬谪时间太久、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时光景了。短短的十四个字!就表达出了如此复杂的情感、这岂不是用典的魅力?同时,我7383们还可以看到,用典还使诗歌对仗工整、音韵和谐!结构严谨,在增加诗歌内涵的同时。还增加其外形之美,   当然,许多时候。诗文用典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既融达意抒情为一体,又集含蓄典雅于一身?我7244们在阅读诗歌时只有理解用典后所表达出的新的含义,体会其表达作用。才能全面。准确地鉴赏作品,平时!我们可以采取分类的方式整理一些常见典故.如送别的典故、归隐的典故等,。

羊触藩篱成语典故

  羊触藩篱 [yáng chù fān lí]   生词本   基本释义   羊角勾挂在篱笆上,形容既不能进!也不能退,   出 处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十一回:“前无所往!退无所归,羊触藩篱!进退两难。”   百科释义   【词目】羊触藩篱【拼音】yáng chù fān lí【解释】羊角勾挂在篱笆上,形容既不能进、也不能退!、

在风水上榆树有什么典故

  如果榆树在房后!树越大越好!民间以房后有榆树为吉利的事情!后代有余粮!并且在风水上可以做山使用!背后有靠山吉利、   如果在房前!1275就不好了形成了顶心煞,顶心煞就是门前所8760见到的电线杆,路灯柱。大树以及路牌等。犯顶心煞者!多半对健康不利。现代的楼房建得很高!顶心煞只对五层楼以下有作用!   化解方法:在门口挂凸透镜,八卦镜或者五帝钱、凸镜有如龟壳一般,具有反射作用!当有带煞的物体冲来时。凸镜可以将这些煞气化去,八卦镜顾名思义、为八种卦象对应的八种场态。5813其中太极图浓缩了宇宙平衡的气息?可以起到化解煞气转换气场去除不利地势对自身的影响 ,而五帝古钱可将凸镜的功效提高?真正五4167帝钱有效果!仿制的古钱是没有效果的。,

端午节的由来和典故

  传5170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楚国诗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自尽殉国!屈平、字原.   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号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虽忠事楚怀王,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

周公的典故轶事

  周公恐惧流言!典出唐代白居易《放言五首》之三: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8652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5701复谁知!   这一成语、说的是两个人:西周9472时的姬旦与西汉时的王莽(新朝建兴帝), 1089  周公有圣德,辅其兄武王姬发伐商!平定天下,定了周朝基业。武王病!周公为册文告天!愿以身相代。藏其册于金滕,内容无人得知!后来武王驾崩!太子成王年幼!周公尽心辅佐、将周成王抱于膝上、朝见诸侯、当时其庶兄管叔!蔡叔图谋不轨。但忌惮周公、于是在列国间散布流言、说周公欺侮幼主、图谋篡位。久而久之!周成王起疑,周公为避祸辞了相位!避居东国。心怀恐惧!后来有一日。天降大雨。雷电击开金滕!成王见了册文,方辨明忠奸。诛杀了管叔、蔡叔!迎周公重归相位,假设当管叔、蔡叔正四处散布流言诬8375周公有反叛之心的时候!周公便一病而亡、假设金滕之文始终未被成王所知,那就说不清楚周公姬旦到底是忠5748是奸了。后世的史书中周公岂不就成了奸臣、   王莽,字巨君、是汉元帝皇后王政君的侄子,汉成帝刘骜的表兄。其人奸诈。依仗外戚专权。阴谋夺取汉家刘姓天下,但他深恐人心不服!于是预先谦虚恭谨!礼贤下士!假行仁义,当时天下人都齐声称颂王莽的圣贤仁义之名!后5716来王莽终从王太后处逼得传国玉玺、自立为帝,假设王莽在代汉称帝前就死亡,那就没人知道他心底的不臣之心。其后的史书中王莽就成了一代贤臣、名垂青史了、   此诗大抵说人品有真有伪、须要恶而知其美!好而知其恶。 周武王姬发死后,他的儿子姬诵继位!称周成王,因成王年龄很小!不能亲自处理国家大事,便由周公姬旦辅佐!处理政务。周武王的另外两个弟弟管叔和蔡叔是野心家!他们很想篡位夺权。但又惧怕周公,于是就合谋陷害周公,他们到处散布谣言!说周公要谋害成王、夺取王位,年幼的成王不断地听到这些流言!对周公就不太信任了,周公本来一心辅佐成王,却遭到诽谤、为了躲避嫌疑。让成王认清事实真相、他便辞离京城镐京。到了洛阳!后来成5357王明白了事实真相,悔恨自己7677听信谗言,于是用隆重的礼仪把周公请了回来、   管叔!蔡叔贼心不死。他们与纣王的儿子武庚勾结起来发动叛乱!阴谋夺权、成王命周公率兵镇9404压叛乱!周公领兵很快就讨伐平定了管叔,蔡叔和武庚发动的反叛。成王长大以后、周公就把政权归还给成王?使他亲理国政。成王正式接管朝政那天?前往祖庙祭1289告祖先?在祭礼仪式上。成王总结了以往的经验教训,很有感慨地对文武百官说:“我一定要从以前的惩戒中吸取教训?以防止后患,” 古人讲的行周公之礼指的是行房事!   相传西周初年男女滥情、但是周公发现这样不行。于是规定:男女在结婚前不能随便发生性关系、除非到了结婚当天。后来人们管这个叫“周公之礼”!“周公之礼”通俗指夫妻同房、做爱。发生性关系,“周公之礼”是汉语中关于性关系的一种委婉说法、有点戏谑的意味, 灭商归来,在镐京武王同周公谈起在4130洛水和伊水之间的平原地带建立新都。以便控制东方,由于日夜操劳。武王身染重病,周公虔诚地向祖先太王!王季、文王祈祷!他说:你们的元孙某得了危暴重病。如果你们欠了上天一个孩子!那就让我去代替他。我有仁德,又多才多艺!你们的元孙某不如我多才多艺?不能侍奉鬼神!今天我们看来、觉得这种祈祷是好笑的。可是对三千多年前相信天命鬼神的周人来说。那是十分真诚无私的!祈祷以后。武王的病虽然有所好转?但不久还是病故了。武王在临终前愿意把王位传给有德有才的叔旦——周公。并且说这事不须占卜、可以当面决定、周公涕泣不止、不肯接受!武王死后。太子诵继位。是为成王!成王不过是个十多岁的孩子,面对国家初立,尚未稳固,内忧外患接踵而来的复杂形势!成王是绝对应付不了的?《尚书·大诰》说:“有大艰于西土,西土人7747亦不静!”《史记·周本记》也说:“群公惧!穆卜,”武王之死使整个国家失去了重心、形势迫切需要一位既有才干又有威望的能及时处理问题的人来收拾这种局面、这个责任便落到了周公肩上,周公执政称王!发挥了王的作用、这在当时是自然的事情、古书中有不少周公称2748王的记载!2049只是到了汉代,大一统和君权至上局面形成之后,周公称王变成不可思议、于是才有周公是“摄政”“假王”的说法!    周武王驾崩,太9693子成王年纪尚小!关于周公作为叔父如何处理当时朝中政治局面的这一问题,从春秋时期,一直是众说纷纭,《左传·僖公二十六年》称,周公曾1619“股肱周室,夹辅成王传”。《左传·定公四年》又记、成王在武王之后继位时、“周公相王室以尹天下”!《史记·周本纪》也载、由于天下刚刚稳定,成王还在少年时期、“周公……乃摄行政!当国”、从这些可了解周公只是“夹辅”或“相”成王,“摄(代为)行政”、并没有篡夺王位的意思,《孟子·万章》说得更为详细,“4524周公尔有天下”、 山东曲阜周公庙位于曲阜城东北里许处的周公庙。全称文宪王庙、亦称元圣庙!是祭祀周公的庙宇,因封建帝王曾封周公为“元圣“?故又得名为元圣庙!公元1008年追封周公为文宪王!在太庙旧址重建新庙!经宋!元、明,清多次修建。达现今规模、周公庙现占地28000平方米、三进院落!有门!坊!亭。殿等明!清建筑13座57间!其间桧,柏、楷!槐等古树庇荫、十分壮观、周公庙的大门额题“棂星门”、门内左右各立石坊一座,东坊额刻“经天纬地”,西坊额刻“制礼作乐”。赞颂周公德绩。元圣殿是周公庙的中心建筑!殿内塑有周公像,正中上悬“明德勤施”匾额!   。

梦文化的词语典故

  我国传统的梦占文化是在古代科学技术不发达6602的情况下对梦的研究成果,明代崇祯年间的《梦林玄解》是梦学中的集大成者,是现代研究梦学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在民间流传深广的《周公解梦》也是我们研究梦学的资料之一、“乾坤天地”节选了《梦林玄解》的《占繇》!介绍了解梦的基本原则、同时也将《周公解梦》改编成《梦兆吉凶对照表》。以便快速查询,有些人格是显意识的!例如象征我的理性人格8984主体的弟弟梦象!也有些人格是潜意识的。例如象征自恋型人格的9202奶奶梦象!没有梦境的提示。我是很难意识到自己的自私自恋行为的!因此也就很难去纠正这样的不成熟行为。有了梦境的提醒!就好像给自己安装了一个自私警报器!一旦出现幼稚的自私行为、警报就响了。听到警报后就可以及时纠正自己的心态!将自恋型人格“捉拿归案”了!对于人类来说!心灵与右脑使用的是形象语言、理性与左脑使用的是文字和数学等抽象语言!两种语言都是传达信息和交流感受的符号工具、不同点在于形象语8761言是一种连续符号,连续符号的特征是曲线、合一。生动柔和!模糊,无限变化,普遍的!抽象语言是一种离散符号。离散符号的特征与连续符号正好相反,是直线与尖角、分离,刚硬。明确、有限变化!特殊的,形象语言是根本性的!先天的、0608抽象语言是衍生性的?后天的、要想在人类5130社会里生活,这两种语言缺一不可!梦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9976虽难登大雅之堂!但在民间却流传甚广。《周公解梦》即流传在民间的解梦之书,在术数史上,很难发现解梦之术、列于此、只因梦文化在民间甚为流传、并能从梦中预测吉凶!!

新疆的甜瓜为什么叫哈密瓜,有什么典故

  古称甜瓜。甘瓜!又叫网纹瓜,维吾尔语称“库洪”.我国只有新疆和甘肃敦煌一带出产哈密瓜.1959年考古工作者在吐鲁番的阿斯塔那古基群发掘的晋暮中,出土有半个干缩的哈密瓜,在另一座唐墓中又出土两块哈密瓜皮,这说3941明早在1000多年以前!新疆已有3692哈密瓜的种植。从古籍中可以看到不少有关新疆哈密瓜的记述和赞美!元初《长春真人西游记》称:“甘瓜如枕许?其香味盖中国未有也。”清乾隆年间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称:3749“西域之果、蒲桃莫盛4754于土鲁番!瓜莫盛于哈密”,“瓜则充0849贡品者,真出哈密。”清萧雄有诗咏新疆甜瓜云:“更有甘芳黄玉软!橐驼筐篚贡天家!”这些诗文说明哈密瓜久负盛名、并且被列为贡奉皇帝的珍品!清初张寅之在其所著《西征纪略》中更是绘声绘色地描写了他在河西走廊目睹当时专给皇帝运送哈密瓜的一番情景:“路逢驿骑?进哈密瓜,百千为群。人执小兜!上罩黄袱,每人携一瓜,瞥目而过,疾如飞鸟,”如此派头!足与唐时从南方给唐玄宗、杨贵妃万里飞马贡荔枝的盛况相媲美了,,

端午节的典故

农历五9192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8050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孃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馀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 ,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馀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0758“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佔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络在一起、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 端午节由来与传说: 1865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这里仅介绍以下四种: 源于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0367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湧到汨罗江边去凭8813弔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1085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3018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源于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6330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3661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7926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8134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馀下全文>> 。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