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易经入门

方舟子 中医、风水、易经、国学

  阴阳八卦虽然神奇但是有弊端!      权威治学。一代3096比一代差!这个是权威教学的必然!所以往往师傅的高度比徒弟高,宗师的水准比门徒高,这是这些传统传承的必然问题     由此导致的社会结构和人文发展是很成问题的?     3913虽然现代科学在一些人看来还很死板,或者甚至很愚昧,但是我要对那些人说现代科学最根本的是好的,我相信最后现代科学也会找回传统文化的那些神奇!如果古代的人可以解决一切,那么很多现实问题不会是这样,     我接受中医,传统学问一点障碍都没有?有机会学我就会学习!但是我一点都不固执这些、现代科学是那个1、其他的都是0.科学宝胆的是他的精神和做法,。

《易经》对中医起作用?

  《易经》对中医防治学的影响很大。如坤卦初六“履霜坚冰至”!强调杜渐防微。和《黄帝内经》治未病的防治思想相一致!《易经·否卦》云:“其亡!其亡!系于苞桑!”人在面临否卦的严重时刻!倘能经常保持“我将灭亡!我将灭亡!”的警惕,加强锻炼身体,这样不但不会灭亡、还会像根深蒂固的桑树一样长生! 《易经》十分重视心理因素与疾病的关系,《易经·萃卦》曰:“萃如,嗟如!无攸利,往无咎,小吝”!即谓因病而唉声叹气,没有丝毫好处、不如扶病走动走动!虽有小吝,终究对病无大妨碍。也就是说、“即忧虑。又叹息!这样是没有什么吉利的”,[6]《易经·无妄》说:“无妄之疾、勿药有喜,”得病之后不要胡8059思乱想、只要心4664情舒畅!不吃药也会好的”。《易经·乾卦》九三爻辞:“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过度紧张却使我们长期而反复地处于超生理的紧张状态!如果不加警惕!将会危7279害身体健康”,中医心理学的观点与《易经》的看法相一致!情绪失调常常是疾病的先兆。忿怒能引起一系列生理心理变化、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易经》在养生方面的许多重要的富有哲理的见解!告诉我们必须注意我们的日常生活习惯,注意身体所发出的各种信号!0532多数严重的疾病往往是经过多年缓慢发展的结果。这对中医养生学也有直接的重要影响。 《易经》对中医治则的影响很大,机体阴阳失衡即为病态,调整阴阳为中医的根本治则、易道尚中、中医的理、法。方,药。都离不开“中”字。选方遗药。掌握药味!药性和药力、都以“中”病为宜、过与不及都不能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既济》与《未济》二卦相对?相互对2698立转化!临床上心火与肾水未济,可致心神不宁、腰痛头晕等证、如水不涵木而致风火上窜、头疼目赤。用“滋水涵木”法治疗。可使水火既济。保持阴阳平衡、中医学维持机体稳态的治则!与易象卦理息息相通!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运用八卦取象比类和阴阳观念、总结前人用药经验提出了“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理论、明确了中医用4399药原则。张仲景《伤寒论》把阴阳学说和太极含三为一发展为7835六经学说?2285创立了六经辩证的原则?奠定了临床医学的基础,秦国名医医和即曾自觉运用当时卦象成说解说。分析晋侯的病情(《左传·昭公元年》)!《易经》提出“八卦气验”。论及节气与疾病的联系、是中医气象医学之发源。如每年春分惊蜇前后。天气突变日数最多,人为祸事!空中或地面意外伤亡也是全年之冠。无明患病的频率。更是春分和秋分前后最为显著!由此、我、

中医和易经有什么关系吗?

  易经与中医是同源的。都是运用五行原理。把五行规律用于社会的!这就是易经!把五行原理用于人身的,那就是中医!。

教你如何看中医(一)几大禁忌!

  现在大家的保健意识越来越强,来看中医大夫的人也就越来越多。如何在短短的几分钟时间里!让医生充分了解自己。帮助医生准确地判断自己的身体状况!是个非常重要的能力、下面先从几大禁忌谈谈如何看中医!1.不要上来就说自己在其他医院的检查结果和疾病诊断。中医的诊治过程是根据患者的不同身体状况。舌脉表现来辨证论治的!由于目前现代医疗手段的迅速发展、很多检查结果直接干扰到中医大夫的中医思维模式。同时、先前的检查结果也会影响到医生自己的判断和诊治!所以、建议大家在看中医时、要先用简单的语言把自己的主要不适症状表述清楚!等医生诊过舌脉!有一个初步的判断之后、再及时提供相关的资料以供参考,2.不要头痛说头,脚痛说脚、中医的基本理论就是整体观!也就是说人体身上所有的不舒服,所有的症状都是有相关性的?可能都是一个或两个主要原因导致的、如果能找到这个主要矛盾并针对治疗、那么全身的问题就都能迎刃而解了。所以到中医院看病、其实、不用一次挂几个科的号!把自己“拆分”成几块来就诊!如果每个大夫都开药、你怎么吃!要抓住自己的主要问题、重点看一个科。但要向大夫详细叙述自己全身明显不适的情况、让医生综合判断、这样比你单独看局部的效果要好,不要自5751己觉得这个症状与这个科没有关系就不说、真正的中医大夫是非常注重患者全身症状的!3.不要把自己全交给大夫、认为吃着药就OK了!疾病是自己的、身体更是自己的?再好的大夫。你自己也要有一定的认知。疾病的治疗一半靠大夫的帮助。另一半要靠自己的调养和维护!要充分利用每次就6086诊的时间、了解自己患病的原因和日常生活的禁忌!努力做到心中有数。其实。看中医的过程。看病仅仅是一方面?这是治已病、还要治未病。就是要9837防患于未然,要知道有2901些问题如果自己不去注意、不好的状态可能会继续发展。希望通过不断与医生的沟通!大家能从中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身体类型、饮食起居的宜忌等等。使自己不但恢复了健康、还能更好地保护健康、4.不要在中医大夫开方的时候问问题。中医看病最耗神的时候就是处方开药的时候!一个好的方子是需要大夫反复斟酌思考才能真正开出来的。并非简单的中药堆砌!不少病人喜欢在医生不说话的时候。问很多的问题、这真是犯2565了大忌,这就如同与开车的司机聊天。跟做9312饭的大师傅说话一样。可能产生的后果大家应该能想象得到。这个时候。你千万不要问问题。打乱医生的思路、反而可以自己说一些前面遗漏的症状或情况。因为医生在思考的过程中,也在倾听着你的表述!时刻准备抓住对判断问题有价值的线索,所以要记住,这时你可以说与你疾病相关的话,但有需要解答的问题要在开方之前或开了方子以后再提出来,5.1442中药是以偏纠偏。但要不断根据患者服药后的反应和不同阶段的需要调整,很多患者因为号不好挂、尤其是外地患者,可能初次2890看病开的方子能吃几个月,这同样是大忌!中药是以药物的偏性纠正你身体的偏性!以偏纠偏的前提是要明确地判断偏在何处,偏了多少!用什么纠偏和具体到你身上怎么纠,而你怎么知道初次看到你的医生就能如此准确地了解2517你真实的情况、了解你对药物的反应!0933中医讲辨证论治!不但是针对不同的人,也是针对不同的阶段,5699不同的药物反应,我们每个人对药物的敏感程度都是不同的!吃了药反应不同、或者出现了新的问题、药物的组成和分量当然就需要调整,甚至更换,古人看病开方往往最多三副!急危重症更是一副一副地开?吃完就需要再看医生,这就如同开车。要想开到地方?方向要不断调整、甚至在直道上。方向盘也需要根据路况随时进行着微调!否则、不撞墙也得撞人!(待续)!

根据生辰八字看中医可靠吗

  有研究价值,但不能片面只用这个,《医宗金鉴》里面就把五藏六府!用五行代表、。

学习中医需要先学习《易经》,懂点看卦,看相吗

  首先!易经!它是用来推延万物的。产生发展和最后的终结,从而、让人们更容易察觉到,因为妄念而产5092生的错误!从而让人们乐享天命。寿终正寝!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确实易经是医术8671的本源!!

中医五行养生

  早上:喝金芦荟口服液!还阳水。吃些时令水果,中午:如无重大疾病、随便吃、喝金芦荟口服液若干、晚上:自熬八宝粥、生拌菜。开督脉、热水泡脚(17~19点)。喝金芦荟口服液若干。23点前睡觉!平时:好心情,做运动、睡好觉, 记住:知道不重要、做到才重要!,

道教文化与中医有何关系、

  道教起源于黄老、是4953黄老习《易经》所得。中医起源于巫医、最早著作是《黄帝内经》,《黄帝内经》则是源自黄帝与广成子对话!广成子则也是道家元老、所以说中医也是源自《易经》、   可以这样说、道教与中医同根同源!都是《易经》所载规律的应用!只是道教方向是养生!中医方向是治病、而他们都依托于同样的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基础,。

怎样认识中医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与五行。最初都是一种生活概念、它是唯物的。在历史上起了反神权、反迷信思想的进步作用。祖国医学中的阴阳五行学说,是一种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承认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认为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而且事物内部都包含着阴阳两种对立势力的相互依存和斗争、中医应用这个观点,指导防病治病的实践,在历史上对祖国医学的发展曾起过积极的作用,这是应当肯定的,》》》中医学说中的四大病因阴阳五行学说!贯穿在中医学的各个方面!用来说明人体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发生发展规律,以及人体脏腑组织之间相互关系与变化!它在历史上对中医理论的1939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临床实践中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限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还不可能摆脱唯心论和形而上学的影响、特别是五行学说。由于它采用了直观的取类比象的方法,把一切事物全部分为五类。机械地纳入五行之中。从而不能全面地!正确地认识客观世界,以五行相乘相侮来归纳一切事物之间 的关系、把事物本来的辩论法变成循环无端的周而复始的呆板的公式、从而掺入了形而上学的内容!所以!我们对阴阳五行学。既要懂得它的原意,更要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加以批判地继承,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以便更好地发掘祖国医学宝库。为我国乃至世界医学作出贡献,》》》中医五行之木!

中医基础问答

  (1)E(3)C(5)C30 病在心上,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