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易经入门

什么是四象,在易经的本意中,四象特指 来自易经问道

  四象在中国早期文化中指《易传》中的老阳!少阴,少阳!老阴、又9912指四季天然气象!在秦汉以后逐渐指代源于远古星宿信仰中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分别代表东!西、南,北4406四个方向上的群星!也称四神!天之四灵、四圣将,易传四象与星宿四象相互融合。6516青龙表少阳主春。白虎表少阴主秋!玄武老阴主冬。朱雀老阳主夏。四象的概念在古代的日本和朝鲜极度受重视!这些国家常以四圣!四圣兽称之!四象又衍生出来了八卦(乾!兑。离!震,巽,坎!艮、坤)、!

易经八卦中的四象跟四象全视觉品牌中宣传的“四象文化”一样的吗?

  是的!都是讲述的四个4401方面:从数字角度论:七,九、八,六   从方位角度论:东。西。南,北   从一年季节论:春,夏。秋。冬   另一说6187法:一是:金!木。水、火   二为一是:阴、阳。刚。柔太阴!太阳!少阴、少阳   儒家四圣:孔子!周公,文王!伏羲   医家四圣:张仲景。华佗、岐黄、扁鹊    兵家四圣:孙武!吴起,孙斌!尉缭。他们的那个缓解视疲劳的四象全视觉越橘维生素A软胶囊确实还是不错的!、

八卦中的四象是哪四象

  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

易经中的易数为何物?

  第三个个分和法国和规范化回家,

易经中的咸卦

  《易经》第三十一卦 咸 泽山咸 兑上艮下   咸:亨!利贞,取女吉, 彖曰: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止而说,男下女、是以 亨利贞、取女吉也,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 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象曰:山上有泽、咸﹔君子以虚受人、   初六:咸其拇。  象曰:咸其拇,志在外也。   六二:咸其腓,凶!居吉!   象曰:虽凶?居吉!顺不害也。   九三:咸其股。执其随。往吝、  象曰:咸其股!亦不处也。 志在随人!所执下也。   九四:贞吉悔亡。憧憧往来,朋从尔思,  象曰:贞吉悔亡、未感害也! 憧憧往来。未光大也!   九五:咸其脢、无悔,   象曰:咸其脢,志末也,   上六:咸其辅!颊!舌!  象曰:咸其辅、颊,舌,滕口说也! 咸卦彖辞建立气感化生万物之原理  论语不言气、孟子言气却非论於存在!只论於感性力量。中庸谈本体7978论谈鬼神却也不谈气存在的宇宙论、在儒家哲学史的发展上!易传之作中却有明显的气存在的宇宙论观念、宇宙论是一个哲学体系的基本哲学问题!易传发展之、并将构3251和於儒家形上学体系中,咸卦彖辞之「二气感应以相与」!「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即是以气感而化生天地万物的初步义理建构,此一2008路线终将成为儒家形上学宇宙论的基本命题,而参与至儒家形上学建构的进程中。此中有两个义理上的重点、其一是宇宙论问题中的存在质素是以气为质的?其二是宇宙论问题中的作用原理是一个以气为质的感通原理。易传於气的感通的作用义上发挥极多、至於气本身的存在及作用问题则在宋明儒学中成为不可或缺的基本命题!参见<咸卦彖传>:「彖曰: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止而说!男下女。是以亨利贞!取女吉也,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征服情海 咸卦一占就灵 易经咸卦是六十四卦中,探索人类真诚感应及男欢女爱主题!最深刻的一卦。就上兑下艮!亦即上泽下山的卦象可知!即使使寂然不动?稳固如山者。在泽水慢慢地感染下。亦可逐渐达到湿润通彻的效用、换言之、人们的至诚感动!可让顽石点头!因此至诚的效用、可谓无远弗届、从六亲角度切入诠释:少女在上!少男在下的卦象组合!道出了男女恋爱本质。不但显示世上最纯粹、最快乐的感情莫过於最动人心扉的两性间情爱,也7985显示出男孩在追求女孩!当。

易经中的乾坤是指什么

  ,天能使万物。正固持久地存在,称为"贞"!。

易经里的成语 《易经》中的成语

  1!自强不息【出处】《易经•乾》:“天行健。君9149子以自强不息!5990”【释义】自强不息的意思是自己要努力向上!永远不懈怠、深层次的意思是一个人的处0922境即使再糟糕、但是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付出!可以成就一个强大的自己。若想强大自己,必须坚持,不放弃努力、2。厚德载物【出处】《易经•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释义】厚德载物提倡的是一种宽容精神!它要求一个人像大地那样厚实宽广、像大地承8843载万物、生长万物那样,在为人处世方面心胸开阔,严于律己、宽以待人、3,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出处】《易经•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释义】上段话1331实际上形成了两条成语:一条是“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意思是说两个人一条心。力量很大。像锋利的刀剑一样能斩断铜铁!后常以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喻指紧密团结!力量无敌!一条是“金兰之友”。用来形容交情非常深厚的朋友。4、惩忿窒欲【出处】《易经•损》:“山下有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释义】惩忿窒欲的意思是克制忿怒!抑止嗜欲(嗜欲指肉体感官上追求享受的要求),它强调的是克己与忍让,5!信及豚鱼【出处】《易经•中孚》:“豚鱼吉、信及豚鱼也、”【释义】信及豚鱼的意思是对小猪和鱼这样微贱的东西也要讲信用、比喻信用非常好。指出做人要诚实守信!6!卑以自牧【出处】《易经•谦》:“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释义】《易经》上述话中包含两个成语:谦谦君子与卑以自牧,谦谦君子指谦虚谨慎、能严格要求自己!品格高尚的人,卑以自牧指以谦卑自守、要求人们保持谦虚的态度!提高自身的修养、7,朝乾夕惕【出处】《易经•乾》:“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释义】朝乾夕惕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没有一点疏忽懈怠,8!刚柔相济【出处】《易经•系辞上》:“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释义】刚柔相济的意思是刚强的与柔和的事物互相调剂补充、使之恰到好处!这条成语强调的是人们在处理事物发展3429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关系时、必须顺应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注重和谐,协调,平衡。做到不偏执,不过激!从而达到趋吉避凶的目的、9。9865尺蠖之屈【出处】《易经•系辞下》:“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尺蠖(huò)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释义】《易经》上述话中包含三个成语:能屈能伸。尺蠖之屈和龙蛇之蛰。能屈能伸!能弯曲也能伸直、指人能适应各种境遇。在失意时能忍耐、在得志时能施展抱负,尺蠖之屈比喻以退求进的策略!龙蛇之蛰比喻引退。10!藏器待时【出处】《易经•系辞下》:“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释义】《易经》上述话中包含两个成语:藏器待时和待时而动、藏器待时的意思是怀才以等待施展的时机、比喻不急于表现才干能力,等待施展的机会!待时而动是说等待有利的时机、然后行动,11!见机而作【出处】《易经•系辞下》:“君子见机而作!不俟终日。”【释义】见机而作的意思是看到适当的时机就立刻行动。12、安不忘危【出处】《易经•系辞下》“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释义】安1208不忘危表示要在安全的时候不忘记危难、意思是时刻谨慎小心!提高警惕。13,履霜坚冰【出处】《易经•坤》:“初六,履霜坚冰至,像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释义】履霜坚冰释义是行走在结霜的大地上!便会想到结坚冰的寒冬即将到来!比喻事态逐渐发展!将有严重后果、14!物以类聚【出处】《易经•系辞上》:“方以类聚!物以群分。”【释义】指同类的东西常聚在一起!志同道合的人相聚成群!反之就分开。现多比喻坏人和坏人常在一起。互相勾结!15!谦尊而光【出处】《易经•谦》云:“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释义】谦尊而光的意思是尊者谦虚而更显示其美德!16,改过迁善【出处】《易经•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释义】改过迁善是表示道德品质和作风的用语!意即:有德行的人见到别人的善良德行就学习、仿效。见到别人有错误就自觉对照改正。明朝王廷相在《慎言•小宗》中有“迁善当如风之速。改过当如雷之决”表示迁善和改过速度很快且果断,17!触类旁通【出处】《易经•系辞下》:“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释义】触类:接触某一方面的事物、旁通:互相贯通、掌握了某一事物的知识或规律!就能推知同类的其他事物、18、探赜(zé)索隐【出处】《易经•系辞》 :“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释义】这一段话有两个成语:探赜索隐和钩深致远、赜:幽深玄妙。探赜索隐的意思是探究深奥的道理、搜索隐秘的事情!钩深致远也比喻探讨深奥的道理、19、数往知来【出处】《易经•说卦》:“数往者顺、知来者逆,”【释义】数往知来表示明了过去,可以推知未来!即可以根据过去推测未来!20,极深研几【出处】《易经•系辞》:“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释义】极深研几指的是要探讨研究事物的深奥隐微之处!形容钻研深刻?细致!21!见仁见智【出处】《易经•系辞上》:“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释义】对同一事物,因各人观7927察的角度不同,看法不一致,就叫“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简作“见仁见智”。22,积善之家,必8834有余庆【出处】《易经•坤》:“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释义】积善:积累善举。指经常做好事!余庆:遗留福泽?旧时指经常行善的人家、一定会给子孙留下幸福,也就是所谓善有善报,23、7529殊途同归【出处】《易经•系辞下》:“子曰:‘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释义】原作“同归殊途”、意谓通7251过不同道路?达到一个目标。孔子曾经说过!天下的人。3078最后都回到同一个地方!但走的路不同,天下的道理、本来是一致的,但人们却有种种的思虑?24!应天顺人【出处】《易经•革》“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0699【释义】应、顺:顺应、顺从。天:旧指心目中的上帝。顺应天命、顺从人心,旧时常用以颂扬建立新的朝代!中国古人认为朝代的更迭、政治的变革。是天意和人心共同作用的结果,后应天顺人演变成为封建社会帝王登基时常用的套话,25、满腹经纶【出处】《易8867经•屯》:“云雷屯,君子以经纶。”【释义】经纶:治理丝缕!理出丝绪叫“经”。编丝成绳叫“纶”,满腹经纶泛指人很有学问。形容人极有才干和智谋!26,匪夷所思【出处】《易经•涣》:“涣有丘!匪夷所思、”【释义】夷:平常!匪夷:不是一般人,匪夷所思 !不是一般人所能想像。形容人的思想。言谈、技艺、事情等离奇,超出寻常!也形容所见事物的离奇或复杂,27!群龙无首【出处】《易经•乾》:“用九。见群龙无首、吉。”【释义】首:头,引申为领袖、一群龙没有一个领头的。比喻众人会集!没有领头人。无法统一行动、28!革故鼎新【出处】《易经•杂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释义】革:《易经》卦名。意为变革。鼎是烹饪器皿!能使食物由生变熟,由硬变软。故引申有更新之意! 革故鼎新。意为破旧立新、旧指朝政变革或改朝换代!现泛指除去旧的,建立新的。29、出神入化【出处】《易经•系辞下》:“精义入神,以致用也……穷神知化!德之盛也、【释义】神:神妙、化:化境。极高超的境界!出神入化 ,超越神妙!入于化境、形容技艺达到极高的境界、30,否极泰来【出处】《2882易经•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象曰:天地不交,否!”《易经•泰》:“泰,小往大来。吉亨!”“象曰:天地交,泰。”【释义】“否”、“泰”为卦名、天地交。即天地相互作用,谓之“泰”。不交1165谓之“否”?“泰”则亨通。“否”则失利!意思是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也就是达到一个关节点、就要向着它的对立面转化!一事物变成另一事物、“否”可以转化为“泰”!后来便常用“否极泰来”形容情况从坏转好,人们说“乐极生悲”,“苦尽甜来”。“坏事变好事”,“好事变坏事”等都是“否极泰来”的意思!它充分体现了辩证法思想,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任何事物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会改变原有的形态,出现新的状况!“好”可能转化为“坏”、“坏”可能转化为“好”!“有利”条件可能转化为“不利”条件!“不利”条件也可能转化为“有利”条件!在实际工作中和日常生活中!这种事物互变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易经中的泽,是沼泽还是湖泊?

  都包括。不能因是易经而例外。   具体所指则据语境而别,    “下而有水曰泽,言润泽也!”《释名》   水深的湖泽或水草丛杂的湖泽,   如:泽陂(池沼);泽皋(沼泽);泽淖(泥潭);泽农(指在水泽地区耕作的农夫);泽卤(地低洼而多盐碱);泽薮(大泽);川泽、

四象中太阴,太阳,少阴,少阳所代表的方向和数字,谢谢

  太阴——北方——4太阳——南0944方——3少阴——西方——2少阳——东方——1。

8在易经中代表什么意思

  《易经》之阴阳两仪,三寸三身,四梢四象,五行五脏, 六合,七星,八卦,九宫。天干为十,地支十二!     《易》学中的数字奇偶是“阳奇阴偶”:即“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并且特以九!六为5315阴阳的代表?凡阳爻皆称为九。凡阴爻皆称为六!     “九五”一词来源于《易经》!现在流传下0705来的《易经》版本据说为周文王所演,因此也称为《周易》,《周易》六十四卦的首卦为乾卦,乾者象征天、因此也就成了代表帝王的卦象,乾卦0025由六条阳爻组成。是极阳!极盛之相、从下向上数,8882第五爻称为九五,九代表此爻为阳爻!五为第五爻的意思。九五是乾卦中最好的爻。乾卦是六十四卦的第一卦,因此九五也就是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的第一爻了,成为了帝王之相,这里的“九”本不是具体的数字、而是判别数字阴阳属性的符号,后来人们把“九”和“五”作为具体的数字来运用,窃以为一来是为了契合代表帝王的“九五”之爻,再者,“九”和“五”两个数字在建筑上的使用也是非常符合美学原则的!     《易经》中,第1卦为乾卦!第2卦为坤卦!这2卦是其他62卦的总领卦。64卦也称复卦!就是由任意2个单经卦(3爻卦)组成7468的卦(6爻卦)?爻分阴、阳两种、代表了世界上的对立互根的两个方面,乾卦是由6个阳爻组成的、也叫纯阳卦!坤卦8367为6个阴爻组成的,叫纯阴卦。6-7-8-9为卦中四象的表示数(6为老阴7为少阳8为少阴9为老阳)。阳气上升、阴气下降、卦中阳用最大的老阳数9表示,阴用成数中最小的6表示!所以乾卦的6个阳爻从下而上分别为初九,九一,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来表示每个爻的位置!这个复卦是由2个单4247乾经卦组成,所以九二爻为下经卦的中心位置、九五爻为上经卦的中心位置。九二爻在下代表了下层的中心!九五爻代表了上层结构的中心。从4191整体复卦上说?下层服从上层!九五爻为整个卦的最重要的位置、所以位9384置也是最显赫的!把第一卦乾卦比作国家机器、九五位置当然就是皇帝的位置。   另外一个层面、乾卦本身是讲述了一条龙从下而上的发展过程、从初爻的潜龙勿用(潜伏状态),到九二的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出去做有益的活动)。到九三的君子终日乾乾。夕惕(奋发有为,谨慎行事)。到九1780四的或跃在渊(不断腾跃进行修炼),到九五的飞龙在天(真正翱翔于天空。掌握大权)。再发展下去,上九亢龙有悔(退居二线),这个顺序上也看出九五爻是这条龙位置最显赫!权利最大的时候。   皇帝自古以来都是把自己比作易经里的这条龙的。“九五之尊”也是引用的这里乾卦里的九五爻的位置关系,   另外说明一句!乾卦这条龙的发展状态,也代表了所有9046事情的发展变化历程?。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