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易经入门

易经&道德经是一本书么?

  不是滴`` 《易经》与《道德经》是我国文化史上最早的两部伟大哲学经典。先后编定于洛阳!《易经》基7743本上是集体创作的?是我国先民在与大自然的斗争和社会生活过程中保存自我的预测记录。它直接继承了夏代的“连山易”。商代的“归藏易”、前后大约千年左右,最后经周公姬旦于西周初年编定于洛邑成周,⑴《道德经》是一部个人著作、乃由东周守藏史老子创作、大体上成书于公元前516年(周敬王四年)之前的国都洛阳,⑵这两部经典。“以其人格之伟大,思想之精深。遂乃皋牢百代、独步千古、二千年来!百家群籍,浩如烟海、沿流溯源。几乎无不以此二书为其本根。学者有志于中国哲学、固舍此莫由也”。⑶可见其影响的深远了, 《易经》经文包括卦象64个、卦名75字。爻题384个768字!卦爻辞字数4000挂零、合计近5000字。历来视其为一部古占卜书、“卦以示象!爻以示变,辞以明吉凶”!这说明“古者事必有卜,国家大事!悉以卜决之”!⑷“《易经》虽然以占卜书的形式出现。但却堪称我国哲学史上的第一本著作、”⑸ 《道德经》是一部纯真的哲学著作、是我国第一部从宗教哲学中脱胎出来的哲学专著,全书分81章!5000字。故又称《老子五千文》、又因其分道,德两篇,故又称《老子上下篇》!后人简称《老子》、⑹ 《易经》与《道德经》的内容,均是通过对宇宙现象的仰观俯察!归纳总结出来的!其共同的核心是事物总处于变动不居的状态,这种状态是由事物的正反两种性质所决定。尽管《道德经》的出世晚于《易经》500多年,而它的思想体系源溯于《易经》是不可置疑的,《道德0280经》传世之后、道家学派遂崛世而立。此后!儒家兴起!而《易经》由于种种原因被列为儒家经典,但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这两部经典到东汉早期道教创建时!已被列为道教重要典籍,后被三国魏在洛阳任要职的青年学者王弼(226~249年)分别注释。成为一家之言!遂盛传于世,今就这两部哲学著作的共同点略析于后、 一! 关于宇宙本体论 《易经》是以“棥薄? -”二爻所组成的八个卦象来体现宇宙中的万事万物的!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离为火。艮为山,兑为泽、实际上,可以合为四种物质:气土水火、世上的万物皆本源于此。而最概括的体现则为一代表阳!- -代表阴。阴阳相合。化生万物、《易经》尊阴。直接继承商代的易观、所以称“阴阳”!这“阴阳”却被《易经》提出的宇宙本体的“道”所统帅!当代易家宋祚胤通过《易经·!

《山海经》《黄帝内经》《易经》究竟是什么书

  《山海经》是中国志怪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该书作4099者不详?古人认为该书是“战国好奇之士取《穆王传》 , 杂录《庄》 , 《列》 ! 《离骚》 。 《周书》 。 《晋4187乘》以成者” ,现代学者也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1-2]   《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其余篇章内容早佚。原共22篇约32650字,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汉书·艺文志》作13篇。未把晚出的大荒经和海内经计算在内!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3513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余三者为《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呈现了自然。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 其基本素材来源于中国古人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大量的临7057床实践以及简单的解剖学知识,它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1223是中国影响极大的一部医学著作?被称为医之始祖,   《易经》指夏代的《连山》!商代的《归藏》及周代的《周易》!这三部经卦书统称为易经,其中《连山》!《归藏》已失传。传世的只有《周易》一本、从本质上来讲、《易经》是阐述关于变化之书、长期被用作“卜筮”。“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 《易经》含盖万有、纲纪群伦,是中5689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广大精微、包罗万象。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

易经和道德经,哪本境界高?

5641  都是经典!谈不上谁高谁低,不过易经早于道德经,而且道德经的创作受到过易经影响、

我想问一下,像以前古代《本草纲目》、《黄帝内经》、《论语》、《易经》、《伤寒杂病论》、《道德经》等

  《本草纲目》、《黄帝内经》!《论语》、《易经》。《伤寒杂病论》。《道德经》等等古书中用的是文言。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用的是白话。   我们说的“文言”,就是古人的“白话”、他们理解不费劲,、

有人要是把《易经》《道德经》《庄子》《论语》《大学》《韩非子》《列子》《六祖坛经》《孟子》《心经》

  很好啊、传承传统文化用于实践!能够很好运用必然是很有智慧的人。

请问易经与佛经、道德经的关系?

  易经对于道德经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为道德经的作者老子其本身就是管理国家图书的官员,所以对于易经应该非常熟悉也会受到很大影响。   佛经与前两者没有任何关系、佛教在表面上看似与前两者比较相似,可是在其根本教义上是完全不同的。,

山海经之赤影传说朱雀七宿中含哪七宿 分别是谁

  七宿:赤羽,上官锦、石佩佩。红凌!百里冰!阿肃!素水   上古时代、为了应对大旱。中国古老的两个部落东夷和九黎,按照祭司的预言派人前往桃花坳寻找天降玄女!一对好友苏茉和芙儿从此背负不同命运,一个作为朱雀玄女要保护九黎百姓,另一个作为青龙玄女要带领东夷夺取上游九黎的水源,一位玄女加七位星宿使者!6208便能组成一个团队?唤醒相应的神兽!但5854朱雀团队的第一次唤醒仪式却被东夷大将军百里寒破坏,为了再次唤醒神兽,东夷和九黎开始争夺白虎和玄武神杵!百里寒利用苏茉与芙儿之间的感情纠葛。骗得神杵。成功唤醒青龙!为了阻止东夷奴役九黎百姓!苏茉带领朱雀团队再上昆仑山!寻找水源珠,并终于用水源珠的力量解救了干旱!开启了一个和平友好的新世界,、

道德经易经为什么不作为学校课程

  或许很多人觉得是迷信所以不宣传呗!但是现在社会上有很多国学班都会讲!挺好的、

易经诗经内经山海经尚书礼记谁早排序

  按3523从早到晚的时间顺序排列:   《尚书》(上古时期),《易经》(夏商周时期)、《诗经》(西周至春秋时期)!《内经》(战国时期)!《山海经》(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礼记》(西汉时期)   简介:   《易经》:   《易经》指夏代的《连山》、商代的《归藏》及周代的《周易》!这三部经卦书统称为易经!其中《连山》!《归藏》已失传、传世的只有《周易》一本。从本质上来讲、《易经》是阐述关于变化之书!长期被用作“卜筮”!“卜筮3814”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 《易经》含盖万有。纲纪群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广大精微。包罗万象、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   《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至汉武帝时、《诗7134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内经2893》:   《内经》全称《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书、成书年代约为战国时期,   本书包括《灵枢》和《素问》两部书、各八十一篇,主要从阴阳,脏腑、经络!病机!诊法。治则,针灸。按摩!方药!疾病。摄生等各方面。对人体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以及诊断治疗方法作了较为全面而系统的论述、奠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   《山海经》:   《山海经》是中国志怪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古人认为该书是“战国好奇之士取《穆王传》 , 杂录《庄》 、 《列》 、 《离骚》 , 《周书》 。 《晋乘》以成者” !现代学者也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其余篇章内容早佚!原共22篇约32650字、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汉书·艺文志》作13篇。未把晚出的大荒经和海内经计6335算在内!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山海经》版本复杂、现可见最早版本为晋郭璞《山海经传》。但《山海经》的书名《史记》便有提及,最早收录书目的是《汉书·艺文志》。至于其真正作者。5250前人有认为是禹,伯益,夷坚、经西汉刘向!刘歆编校。才形成传世书籍。现多认为、具体成书年代及作者已无从确证。   对于《山海经》的内容性质!古今学者有着不同的认识!如司马迁直言其内容过于5401荒诞无稽!所以作史时不敢以为参考、如鲁迅认为“巫觋!方士之书”!现大多数学者认为,《山海经》是一部早期有价值的地理著作、    《尚书》:   《尚书》?又称《书》或《书经》!是中国第一部古典文集和最早的历史文献!它以记言为主。自尧舜到夏商周,跨5445越两千余年!是《三坟五典》3142的可考记录,   《尚书》列为儒家经典之一、 “尚”即“上”,《尚书》就是上古的书!它是中国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   自汉初以来,有今文。古文两种不同的传本!《汉书·艺文志》说!《尚书》原有100篇、孔子编纂并为之作序。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颁布《焚书令》。秦代的焚书给《尚书》的流传带来毁灭性打击。原有的《尚书》抄本几乎全部被焚毁,汉代重新重视儒学。由秦博士伏生口授?用汉代通行文字隶书写的《尚书》?共28篇、人们称之为今8007文《尚书》!西汉时期。相传鲁恭王在拆除孔子故宅一段墙壁时,发现了另一部《尚书》。是用先秦六国时的字体书写的。人们称之为古文《尚书》,古文《尚书》经过孔子后人孔安国的整理。篇目比今文《尚书》多16篇,   《礼记》:   《0225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据传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1] ?主要记载了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政6589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礼制与刑律)!美学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2] !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   《礼记》章法谨严!映带生姿、文辞婉转。前后呼应。语言整饬而多变,是“三礼”之一,“五经”之一!“十三经”之一!自西汉郑玄作“注”后!《礼记》地位日升,至唐代时尊为“经”,宋代以后、位居“三礼”之首!《礼记》中记载的古代文化史知识及思想学说!对儒家文化传承!当代文化教育和德性教养。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重要影响。。

道德经全文及译文

  《道德经》1470通行本(王弼本)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2525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 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7013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第七章 天长地久,0752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4812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0446 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抟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国治民。能无知乎﹖天门开阖、能1730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为乎﹖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用、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第6997十七章 大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第二十章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6649﹗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乘乘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 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若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8541欲)异于人,而贵食母!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7227哉﹗诚全而归之、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6698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9489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6935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 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第二十九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故物或行或随。或歔或吹!或强或羸。或挫或隳!是9088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第三十5417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第三十一章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8288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哀悲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第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2500第三十四章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第三十五章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    第三十六章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 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8312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9140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致数舆无舆,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5409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第四十二章 8850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毂,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人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第四十四章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祸莫大1742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第四十七章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第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6083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第四十九章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0309人在天下怵怵,为天下浑其心。百0902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人军不被甲兵!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为而不有。 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常、   第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为夸盗。非道也哉﹗   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9377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1551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第8334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分!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6224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9352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第五十八章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7261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0928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第六十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6935其神不伤人、圣4173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第六十一章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人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   第六十二章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6783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8703贵此道者何﹖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第六十三章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9983而败之, 不慎终也、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第六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第六十六章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0937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6469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4654  第六十八章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5899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5334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仍无敌,执无兵、6923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第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 是以圣人6566被褐怀玉。   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大威至矣,无狭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7121  第七十三章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6273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3911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7520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第七十五章 民之饥,以9642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8731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3553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此为原文、字面上不难理解,一本古文字典可以通读下来,如果有障碍。可以留下联系方式、后9938将译文奉上?、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