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易经入门

怎样看易经

  《易经》是一个极其庞杂的体系!学习它!首先要考虑自己为什么学习?目的何在。因为如果没有方向。就无法决定学习的时候如何学习、想要学习易理!从而能够让自己在生活中逐渐变得有品位和德行?那么就重点学习《易经》的原文和诸家的解释,想要学习占卜。从而能够让自己在迷惑的时候找到方法、那么就重点学习易占。并没有什么想法、只是单纯的想要了解《易经》。那么就随心所欲。想到什么地方就看到什么地方。以现在《易经》及其分支体系!就算一个天才从娘胎开始学!也没有可能去全部钻研!更不可能完全学透, 所以,你一旦下定决心要认真的钻研这门学问?你必须立下一个方向、不然你会完全迷失在浩如烟海的《易经》体系!确定方向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永远学不好,方向确定了。就是认真学习了、天下没有免9698费的午餐?2117更不可能有速成的《易经》!想要学,必定是水磨功夫、就算领悟能力再强。那也不是一日之功、亦不可操之过急。孔子说要玩着学《易经》。不是说赶紧学会了如何!而是要时常把玩他、你今天思考这一句、有7955这样的理解、明天你或许有新的理解,不断的把玩、理解也就越来越深,人有不同!不同的人学习《易经》也会有不同的方法。我个人的经验是!不能抛开实践,也就是说,学习《易经》不能不学占卦。0919通过实践反过来在来回顾《易经》所说!久而久之,理解就会越来越深刻。也会觉得《易经》越来越好玩。。

什么是《易经》

  易经   《易经》指夏代的《连山》。商代的《归藏》及周代的《周易》、这三部经卦书统称为易经、其中《连山》。《归藏》已失传。传世的只有《周易》一本!从本质上来讲,《易经》是阐述关于变化之书。长期被用作“卜筮”。“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 《易经》含盖万有,纲纪群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广大精微,包罗万象!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   中文名   易经   类 别   古代经卦   涵 盖   《连山》,《归藏》。《周易》   时 间   夏代至周代   《易经》,分为三部、夏代的《连山》、2355商代的《归藏》[1] 。周代的《周易》、并称为三易、东汉学者桓谭在《新论正经》中说:“《连山》八万言!《归藏》四千三百言(秦朝精简本),《连山》藏于兰台,《归藏》藏于太卜、”《连山》与《归藏》魏晋之后下落不明或被佛道吸收作经或亡佚。成为中华文化领域里的千古之谜,   关于“三易”之说!《周礼》“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易》,二曰《归藏易》!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卦六四有四”,就是说。在周朝《连山易》、《归藏易》、《周易》这三个易由卜官掌控、对国家大事,军事战争,祭祀活动进行预测!   [,

什么叫易经

  《易经》是中国最4995古老的文献之一!并被儒家尊为「五经」之首,上古三大奇书:《黄帝内经》。《易经》!《山海经》,《易经》以一套符号系统来描述状态的简易、变易、不易。表现了中国古2919典文化的哲学和宇宙观,它的中心思想、是以阴阳的交替变化描述世间万物、   《易经》最初用於占卜,但它的影响遍及中国的哲学,宗教。医学,天文。算术,文学。音乐!艺术、军事和武术等各方面?自从十七世纪开始,《易经》也被介绍到西方、   《易》原有三种版本:《连山》?《归藏》和《周易》[1]、但《连山》和《归藏》已经失传。於是一般所称《易经》即指《周易》、    《周易》相传为周文王主编、成书大约在西周时期!可分为《上经》三十卦?《下经》三十四卦。由於随时代演变?《周易》的文字含义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已经不便读懂?为了注解0619《周易》。春秋战国时代的人物(史记记载为孔子)[2]撰写了〈彖上传〉!〈彖下传〉。〈象上传〉(大象)!〈象下传〉(小象),〈系辞上传〉?〈系辞下传〉。〈文言传〉,〈序卦传〉,〈说卦传〉!〈杂卦传〉等著作,统称《十翼》、後世又称为《易传》,广义的《易经》包括《易传》在内。     《易经》或「周易」!在几种较早期的文献(例如《论语》?《庄子》!《左传1870》等)称为《易》!     「易」有几种解释:   必须指出,理解西周之“易”、理当以西周礼乐制度的变革为条件!礼指“从容之节”,易即雅乐,都是统治阶级驾驭黎民百姓、维护宗法制度的手段和工具!《周易》保存了西西周钟鼓“交响乐”的框架规制,钟鸣鼎食在西周的底层社会是难以想象的,  5842 日月为易、象徵阴阳、取自东汉魏伯阳《周易参同契》   日出为易,陈鼓应认为这个意思!也是「乾」的本义,   易是占卜之名。   变易。变化的意思,指天下万物是7709常变的!故此《周易》是教导人面对变易的书?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的!思维反映存在。所以思维8146也应当是不断变化的!与时俱进的,即天人合一、   交易、亦即阴消阳长!阳消阴长的相互变化、如一般的太极图所显示的一样,    『易』即是「道」。恒常的真理!即使事物随著时空变幻、恒常的道不变。   《系辞传》3738:「生生之谓易」?(生生不息、义似「生命的意义在创造宇宙继起之生命」,体会0682生命之美!日新又新!)     《易经》的「经」是指经典的著作。儒家奉《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为《五经》!如同前文所说!「经」是後来为了尊称这些书,而加上的称呼。原来《五经》只称为《易》、《诗》,《书》,《礼》,《春秋》,     易经的内容以「卦」组成!共有六十四卦。每一卦由六层组成,每一层称为「爻」(yao2)!每一爻以一条长的横线「—」代表阳!称为「阳爻」。或以两条断开的横线「--」代表阴!称为「阴爻」?从最底层数起!总共有六爻、而六爻以不同的阴!阳配搭!形成六十四种不同的组合。   六爻可以分为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而每一部分2845的三个「爻」以不同的阴!阳配搭,形成多种不同的组合。称为卦。六爻由下而上解最下为:《初!二、三,四、五及上》。由三爻所生的卦「由上而下」为之(上卦)或「外卦」!在下方为之「下卦」或「内卦」、   每一卦代表一种状态或过程、   亦有一个说法为伏羲氏所创先划出三画的爻出来再推出(乾)。(坤)!(震)、(离)。(巽)!(坎)。(艮)。(兑)的卦,   後人以「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来解释的卦的构成,太0937极(☯)代表一、传统的太极图代表了阴阳互补。一分为二。分开了阴和阳!即是两仪,二分为四!即是四象:太阳。少阳。少阴。太阴,四分为八,即是八卦。两个八卦相叠,即成八八六十四卦。但亦有学者指出历0670史资料显示。占筮......余下全文>>,

怎样学好易经

  最好是8577先少玩手机甚至是没啥事尽量不打手机…煞下心来一心一意专心致志孜孜不倦地一头扎进去学习和研究这跟学武术和曲艺杂技所下的功夫是一样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除此之外再也没有什么捷径可走的啦、

《易经》观后感

  曾先生说:我经常讲。外国人因为他脑筋是一半的!我们脑筋是全的!因为我们有阴有阳。同时要兼顾,所以外国人讲话,经常讲一半的话、他们最流行的话是:不自由毋宁死。现在年轻人都上当。说对对对对。你就糟糕了。他只讲了一半“不自由毋宁死”!还有一半他没讲,从来没讲,只有中国人才懂:“一自由就堕落,” 你要看看清楚,可以表现到什么地步。你才来表现、但是一直低调一直低调,这个人就没有前途了、中国人低调低调当中还要去看机会,有机会一定要抓住。一抓住你就飞龙在天、你就上去了。所以孔子告诉我们。一个人到了四十五十、如果还没有什么成就的话,这辈子大概就没有什么后劲,这些都在卦中! 连孔子都讲他读了《易经》!就可以没有大过失!他不会犯大过失,因为《易经》告诉你、你如果这样将来会那样。如果这样将来会那样。如果这样将来会那样。你自己去选择,你经过判断。经过理性地选择。那你还会犯什么大错呢,不会了、那就非常好、所以年纪轻的多花一点时间学《易经》、你后面用的时间很长?年纪大的、花点时间看看《易经》!你才知道这辈子你到底过得如何。过得怎么样、:就是曾先生的"持经达变"的理念,使我收益良多,这就是"保持原则,适时改变"曾先生说:"我们不一定要相同,但要彼此互相尊重"其中重要对"中"展开论述,"中庸就是恰倒好处,就是合理",中和的"中"的立场也就是要始终保持正确的'辨证的观点.对此本人也严重同意,这是用于人际交往四海皆准的道理.   1。天地每一个人都是自作自受。自己5073做的自己受? 2、持经达变!要有原则的变、 3、中国没有人际关系,中国是人伦关系、因为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的平等观念、而人伦关系的基础是人不平等的观念! 4、子女为父母所生,但不为父母所有? 5!福禄在丑人的身边,官越大的。太太越丑!越有钱的、太太越丑,太太丑是福气、 6。谨言慎行、中国人不允许你有话直说。有话直说是目中无人, 7!中国社会谦虚是永远正确的。 8、正确的人生观:尽自己的本分?孔子讲。尽人力、听天命、 9。教育的力量!功能是有限的。不要太过相信教育?   或2503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语出《论语?宪问》) 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於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语出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九章) 孔子把人分为中人。中人以上和中人以下三种类别的人、而孔子所作的《论语》是给中人看的。或者可以说是中人的代言人。所表达的智慧应该是中人智慧、也就是大多数人的智慧、而老子的《道德经》是写给中人以上的人看的。是非常高深的智慧、 !“以直报怨”是中级智慧!4865也就是一般人的智慧,“以德报怨”是高级智慧!是得道之人的智慧,那么。由此可知、“以怨报怨”应该是低级智慧了。是鲁夫莽汉的智慧,   曾仕强讲《易经》的核心就是:明象位!立德业!它要求人们在生活工作中必须“持经达变”。“明”就是明了!明白的意思,“象”就是周围的环境、周围的情况、 “位”就是自己的情况,“立”就是建立的意思!“德”就是品德。道德的意思,“业”就是事业、业绩的意思、总体上说就是:人只有在最周围的环境以及对自己的优缺点优劣势有了明确的认识以后。在坚持自己的品德道德原则下,才能成功的建立起自己的事业。而“持经达变”的意思则是坚持住自己的原则(“经”即是原则等一些不变的东西)!才能最好的达到变通,改革的目的!没有“经”做为“变”的标尺跟方向。那么“变”就会很容易偏离正确的方向。   曾教授特别强调中国人是特别强调“和”字的:和气生财!以和为贵!和谐。和睦等。这个“和”就是统一的意思,曾教授讲《易经》是世界上最早也是最好的辨证法,强调辨证统一的0654看待问题!讲到“阴阳问题”他说:中医当中的阴阳学说源自于《易经》!中医当中就强调阴阳的对立统一、“孤阴不长。独阳不生”。就是《易经》的阴阳轮盘也是阴2548中有阳阳中有阴!他说西方国家认为阴就是阴阳就是阳、是两个东西。但是中国人就认为阴阳是一个东西!    还有“中”字。中国!中国人、中庸,不要把这个“中”字仅仅了解成不出头不垫底的传统的中庸之道、这个中应该是恰到好处的意思?因为中国人极度的讲究这个“度”字、喜欢把事情三分。他讲了个故事、说是:孟子不是讲“男女授受不清”吗,那么小叔子见到嫂子掉进水里。而嫂子又不会游泳!如果小叔子说“男女授受不清”而不去救嫂子。那么所有的人都会骂他!如果他把嫂3989子救上来!一直抓着不放!那所有的人也会骂他,其实就是个度的意思!要做的恰到好处!吃多了撑的难受!吃少了饿的慌。所以也要恰到好处!   曾仕强认为、易经中最有用的便是“心易”,“心”就是“观念”!即用观念改变未来!凭借意志力和决心。努力奋斗!最后“心想事成”,   曾仕强说,人是各有其“命”的,5635这里的“命”是指人生下来后的“生涯规划”,但这套计划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命”不是像一根单调的直线,而是呈网状出现的。就像人生不断出现的十字路口。人们面对机会做出不同的选择。对“选择”!他举了一个身边的例子?就是商家和消费者的选择!他说鼓浪屿到处都是“中华老字号”,游客也不知道哪家店更“老”,让人无法选择、自然影响到店家的生意和“命运”、   人的高度自主性!决定了人的一生必须做三件事:一是思考此生所为何来、提出人生定位!二是规划如何完成这辈子的任务,勾画实现人生目标的方法!三则是扪心自问“所司何事”、按职位要求不断完善自己,   曾教授认为人生永远“有问题”!处在困难中并不可怕!因为否极泰来!当人们处在“泰”(特别顺利)、“没问题”时,却要提高警觉、谨慎有加、所以,你要做决策时。一定要想一想:这样做会有什么后遗症!先列出消极因素。防患未然!、

怎么易经作者是谁?

  周文王      《易经》的产生:   1?《易经》产生的年代:   关于《易经》的产生年代!目前说法不一。据5829学者们考证!应该是五千年前。也有人说是七千年前!而成书的年代则是在商末周初!   2、《易经》的起源:   而关于《易经》的起源、传统上则一般认为《易经》起源自“河图。洛书”!   传说在远古时代,黄河出现了背上画有图形的龙马。洛水出现了背上有文字的灵龟、圣人伏羲因此画出了“先天八卦”,殷商末年!周文王被囚禁在羑(yǒu)里【古地名,在今河南省汤阴县北】!又根据伏羲的“先天八卦”演绎出了“后天八卦”!也就是“文王八卦”、并进一步推演出了六十四卦、并作0997卦辞和爻辞?《易传》是春秋时期的孔子所作!   所以《易经》又有“人更三圣。世历三古”的说法,意思是说:《易经》的成书,经历了上古!中古。下古三个时代、由伏羲,文王。孔子三个圣人完成,   3、历史上的《易经》!据说有三种!即所谓的“三易”:   ⑴,一曰《连山》。产生于神农时代的《连山易》?是首先从“艮卦”开始的。象征“山之出云,连绵不绝”、   ⑵!二曰5030《归藏》!产生于黄帝时代的《归藏易》,则是从“坤卦”开始的、象征“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表示万物皆生于地?终4508又归藏于地、一切以大地为主,   ⑶!三曰《周易》!产生于殷商末年的《周易》?是从“乾!坤”两卦开始。表示天地之间!以及“天人0286之际”的学问不同?。

易经可信吗??

  这是一部话术,可以说是我国古代劳7515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这里有很多内容是值得可信!要比现在算卦的人胡扯强的多?当然。也不能全信、命还是靠1316自己来掌握!、

是《易经的奥秘》,还是《易经》的忽悠

  0581学设计的要了解风水     老曾的是让人们对易经不再感到神秘 并在其中懂得社会上的道理,看风水和那个还不太一样!   易经的伟大之处在于它可以涉及到方方面面,可以谈天可以论地亦可以看人,老曾说的是看人的道理、天地他没有说!因为他本行就是搞管理的!     了解风水要对八卦及其类象要了解并有命理学的基本知识。否则还是仅仅停留在认知的层次。   风水书。要是学院派的 就是王其亨的《风水理论研究》。要是走民间路子 就是过去的《水龙经》   啊 什么玄空派飞星派风水之类的,、

《易经》 读后感

  今天看了百家讲坛曾仕强先生读易经,虽只是部分片段也足以让人收益终生,曾先生是国学大师,他对易经的了解不是我辈可以启及,但我有一些感受结合近年学习哲学一些心得在这里对于老先生的观点想提出认同,提出异议.恐要见笑.   一:是阴和阳的问题,曾先生以计算机的0和1加以比较论述,我认为是非常正确,并且本人前些时间也以相同观点和同事谈及,只可惜同事都是对思想漠不关心的工人,只当时对风而言了,曾先生的观点恰与我的观点相同,让我内心平添了许多自信.   易经言"阴阳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主凶吉",阴为虚'阳为实'其中包含了对自然万物的形成现象的理解.而计算机是由0和1为基本构成单位,0和1之间的不同组合形成数据链演化为程序,发展构成了我们现在的数字光影虚拟世界.这恰恰印证了易经的阴阳互补不可或却的哲学理念.   二:就是曾先生的"持经达变"的理念,使我收益良多,这就是"保持原则,适时改变"曾先生说:"我们不一定要相同,但要彼此互相尊重"其中重要对"中"展开论述,"中庸就是恰倒好处,就是合理",中和的"中"的立场也就是要始终保持正确的'辨证的观点.对此本人也严重同意,这是用于人际交往四海皆准的道理.   而对于曾先生对"经"的解释小我不得不说些个人的看法,那就是不变与变的问题,曾先生说"经"是永恒不变的东西,就以我前数年学习辨证唯物的经验来看,世界是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的.不变是相对的,之所以说"不变"是为了比较"变","不变"是变的参照物而以.不是不变而是相对我们的时间价值观的不变.所谓的"不变"只是慢慢在变,是量变现象,实际它是不断在变化,只是到形成"质变"的时间较为漫长而已,比方说,地质的变迁就经历了无数万年,不是我们以现实人生的标准可以痕量经见的.   其他对于曾先生提出的"谦卦"等等问题我一部分表示赞同,一部分限于学识不很理解,今后会在学习的道路上继续发问. 由于时间关系。只是断断徐徐收看了台湾交通大学曾仕强教授的几个电视讲座,曾先生阐释的很多观念非常深刻。值得大家了解,这里只将我摘录的有限几个与大家分享:   1。天地每一个人都是自作自受、自己做的自己受。   2。持经达变,要有原则的变。   3!中国没有人际关系,中国是人伦关系。因为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的平等观念。而人伦关系的基础是人不平等的观念!   4,子女为父母所生。但不为父母所有?   5,福禄在丑人的身边、官越大的,太太越丑。越有钱的、太太越丑。太太丑是福气!   6、谨言慎行!中国人不允许你有话直说、有话直说是目中无人、   7!中国社会谦虚是永远正确的。   8。正确的人生观:尽自己的本分?孔子讲。尽人力,听天命!   9,教育的力量。功能是有限的,不要太过相信教育、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语出《论语??宪问》)   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於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语出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九章)   在这里!我们看到中国古代两位圣哲先贤对“以何报怨”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呢?我们现在无法体会两位先哲当时的说话语境、所以不敢妄加揣度。   近日。看了台湾师范大学曾仕强教授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我读经典”节目中作的“易经与人生”的演讲、我有些明白了,原来,孔子把人9064分为中人,中人以8407上和中人以下三种类别的人、而孔子所作的《论语》是给中人看的,或者可以说是中人的代言人,所表达的智慧应该是中人智慧、也就是大多数人的智慧!而老子的《道德经》是写给中人以上的人看的!是非常高深的智慧,   于是!我就明白了。“以直报怨”是中级智慧,也就是一般人的智慧,“以德报怨”是3530高级智慧、是得道0671之人的智慧!那么!由此可知,“以怨报怨”应该是低级智慧了。是鲁夫莽汉的智慧、   以何报怨?不同6363的人有不同的选择、问题是要看你的修为境界了!。

看易经有用吗?

  主要是看你把易经当作什么东西、如果是当本算命书?学好后在马路上摆个小摊、骗骗愚夫愚妇,也能混个衣食。如果把它当做人生大道理!也能提升自己的心性修养。天之道!君子自强不息。、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