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易经入门

易经全文白话文

  第一卦:《乾卦》   乾:元!亨!利!贞。   【白话】《乾卦》象征天:元始!亨通,和谐,贞正、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白话】《象辞》说:天道运行周而复始,永无止息!谁也不能阻挡!君子应效法天道。自立自强。不停地奋斗下去,   初九,潜龙勿用。   【白话】初九、龙尚潜伏在水中,养精蓄锐!暂时还不能发挥作用、    《象》曰:潜龙勿用,阳在下也、   【白话】5719《象辞》说:龙象征阳、"龙尚潜伏在水中!养精蓄锐,暂时还不能发挥作用",是因为此爻位置最低。阳气不能散发出来的缘故。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白话】九二,龙已出现在地上。利于出现德高势隆的大人物、   《象》曰:"见龙在田"!德施普也。   【白话】《象辞》说:"龙已0843出现在地上"!犹如阳光普照!天下人普遍得到恩惠,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白话】九三!君子整天6141自强不息?晚上也不敢有丝毫8416的懈怠,这样即使遇到危险也会逢凶化吉!   《象》曰:"终日乾乾",反复道也。   【白话】《象辞》说:"整天自强不息"!是因为要避免出现反复,不敢有丝毫大意!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白话】九四。龙或2603腾跃而起!或退居于渊!均不会有危害。   《象》曰:"或跃在渊"?进无咎也,   【白话】《象辞》说:"龙或5139腾跃而起。或退居于渊。均不会有危害",因为能审时度势!故进退自如!不会有危害。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白话】九五、龙飞上了高空,利于出现德高势隆的大人物,   《象》曰:"飞龙在天"!大人造也、   【白话】《象辞》说:"龙飞上了高空"!象征德高势隆的大人物一定会有所作为!   上九。亢龙有悔,   【白话】上九。龙飞到了过高的地方,必将会后悔,   《象》曰:"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   【白话】《象辞》说"龙飞到了过高的地方,必将会后悔"、因为物极必反!事物发展到了尽头!必将走向自己的反面。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白话】用九?出现群龙也不愿意为首的现象!是很吉利的!   《象》曰:"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白话】《象辞》说:"用九"的爻象说明,天虽生万物、但却不居首。不居功、   第二卦:《坤卦》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白话】《坤卦》象征地:元始!亨通。如果像雌马那样柔顺!则是吉利的,君子从事某项事业、虽然开始时不知所从。但结果会是有利的、如往西南方、则会得到朋友的帮助、如往东南方,则会失去朋友的帮助。如果保持现状,也是吉利的!   《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白话】《象辞》说:坤象征大地。君子应效法大地、胸怀宽广、包容万物。   初六,履霜。坚冰至!   【白话】初六。 脚踏上了霜,气候变冷。冰雪即将到来?   《象》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白话】《象辞》说:"脚踏上了霜,气候变冷、冰雪即将到来"!说明阴9474气开始凝聚,按照这种情况发展下去、必然迎来冰雪的季节。   六二、直方大、不习 无不利,   【白话】六二,正直、端正。广大!具8817备这样的品质?即使不学习 也不会有什么不利!   《象》曰:六二之动,直以方也!"不习 无不利"!地道光也,   【白话】《象辞》说:六二爻若是出现变化的话,总是表现出正直?端正的性质!"即使不学习 也不会有什么不利",是因为地德广大,包容万物的缘故。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白话】六三,胸怀才华而不显露。如果辅佐君主,能克尽职守,功成不居!   《象》曰:"含章可贞"!以时发也。"或从王事",知光大也。   【白话】《象辞》说:"胸怀才华而不显露"。是要把握时机才发挥,"如果辅佐君主"、必能大显身手、一展抱负,   六四 、括囊,无咎无誉、   【白话】六四 !扎紧袋口!不说也不动,这样虽得不到称赞、但也免遭祸患、   《象》曰:"括囊无咎"。慎不害也!   【白话】《象辞》说:"扎紧袋口、不说也不动。可以免遭祸患"!说明小心谨慎从事,是不会有害的,   六五,黄裳、元吉,   【白话】六五!黄色的衣服!最为吉祥。   《象》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   【白话】《象辞》说:"黄色的衣服!最为吉祥",是因为黄色代表中!行事以中道为准则!当然是吉祥的、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白话】上六,阴气盛极。与阳气相0084战郊外?天地混杂。乾坤莫辨。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象》曰:"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白话】《象辞》说:"阴气盛极!与阳气相战于郊外"。说明阴气已经发展到尽头了。   用六。利永贞!   【白话】"用六"这一爻、利于永远保持中正、   《象》曰:用六"永贞",以大终也!   【白话】《象辞》说:用六的爻辞说"利于永远保持中正",即是指阴盛到了极点就会向阳转化,   第三卦:9174《屯卦》   屯: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白话】《屯卦》象征初生:元始,亨通,和谐、贞正。不要急于发展!首先要立君建国!   《象》曰:云雷屯!君子以经纶!   【白话】《象辞》说:《屯卦》的卦象是震(雷)下坎(水)上、为2214雷上有水之表象,水在上表示雨尚未落!故释为云。云雷大作。是即将下雨的征兆,故《屯卦》象征初生。这里表示天地初创!国家始建。正人君子应以全部才智投入到创建国家的事业中去!   初九!磐桓,利居贞。利建侯,   【白话】初九!万事开头难!在初创时期困难特别大,难免徘徊不前!但只要能守正不阿!仍然可建功立业。   《象》曰:虽磐桓,志行正也、以贵下贱、大得民也。   白话:《象辞》说:"虽然徘徊不前,但志向和行为纯正!只要能下定决心,深入基层,仍然会大得民心的,   六二。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贞不字。十年后才生育。   《象》曰:六二之难。乘刚也。"十年乃字"。反常也,   【白话】《象辞》说:六二爻之所以出现困难!是由于阳刚一方所造成的、"婚后十年才生育"。是很反常的现象,   六三,即主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白话】六三,追逐鹿时!由于缺少管山林之人的引导。致使鹿逃入树林中去。君子9719此时如仍不愿舍弃,轻率地继续追踪、则必然会发生祸事、   《象》曰:"即鹿无虞"、以从禽也、君子舍之、往吝穷也、   【白话】《象辞》说:"追逐鹿缺少管山林之人引导"!是因为获鹿之心过于急切、君子应及时放弃。否则必有祸事或导致穷困,   六四 !乘马班如,求婚媾,往吉、无不利。   【白话】六四 ?四马前进,步调不一,但如坚定不移地去求婚,则结果必然是吉祥顺利的!   《象》曰:求而往、明也、   【白话】《6639象辞》说:"坚定不移地去追求、是明智之举!   九五、屯其膏!小贞吉。大贞凶,   【白话】九五、只顾自己囤积财富而不注意帮助别人,是很危险的。那样做。办小事虽有成功的可能!但办大事则必然会出现凶险!   《象》曰:"屯其膏"。施未光也、   【白话】《象辞》说:"只顾自己囤积财富而不注意帮助别人"!这0251样的人即使想有所作为!其前景也不大光明。   上六。乘马班如,泣血涟如。 4481  【白话】上六。四马前进,步调不一,进退两难!悲伤哭泣,泣血不止。   《象》曰:"泣血涟如"。何可长也。   【白话】《象辞》说:"悲伤哭泣。泣血不止"!这种状况怎能维持长久呢、   第四卦:《蒙卦》   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   【白话】《蒙卦》象征启蒙:亨通。不是我有求于幼童。而是幼童有求于我、第一9621次向我请教,我有问必答,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没有礼貌地乱问,则不予回答。利于守正道,   《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白话】《象辞》说:"《蒙卦》的卦象是坎(水)下艮(山)上。为山下有泉水之表象。但要想发现甘泉,必须设法准确地找出泉水的位置,即意味着先必须进行启蒙教育!君子必须行动果断!才能培养出良好的品德!   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   【白话】初六,要进行启蒙教育!贵在树立典型!以便防止罪恶发生!2202如不专心求学、而是急功冒进、将来必然会后悔。   《6209象》曰: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白话】《象辞》说:用树立典型的办法来进行启蒙教育、是为了确立正确的法度!以便遵循,   九二,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   【白话】九二!周围都是上进心很强的蒙童!希望获得知识、这是很吉利的,如果迎娶新媳妇!也是吉祥的、由于渴望接受教育!上进心很强!所以连孩子们已经能够治家了、   《象》曰:"子克家"。刚柔接也,   【白话】《象辞》说:"由于渴望接受教育、上进心很强。所以连孩子们都已经能够治家了"。这是因为刚柔相济。孩子们受到了很好的启2637蒙教育的结果!   六三!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   【白话】六三!不能娶这样的女子、她的心目中只有美貌的郎君!不能守礼仪,也难以保住自己的节操,娶这样9006的女子是没有什么好处的,   《象》曰:"勿用取女"!行不顺也!   【白话】《象辞》说:"不能娶这个女子"。主要是4046指这个女子的行为是不合乎礼仪的?即这个女子没有受过良好的启蒙教育。   六四 ,困蒙!吝。   【白话】六四 ,人处于困难的境地、不利于接受启蒙教育、因而孤陋寡闻。结果是不6761大好的。   《象》曰:"困蒙之吝",独远实也,   【白话】《象辞》说:"人处于困难的境地!不利于接受启蒙教育",是因为疏远有真才实学的老师。   六五,童蒙!吉、   【白话】六五!蒙童虚心地向老师求教。这是很吉祥的,   《象》曰:"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白话】《象辞》说:"蒙童虚心地向老师求教!这是很吉祥的"。这是因为蒙童对老师采取了谦逊的态度。蒙童谦逊!则老师乐教。其教育结果自然是比较有效的,当然也是吉祥的、   上九、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   【白话】上九。启蒙教育要及早实行。要针对蒙童的缺点。先发治人。不要等到蒙童的问题彻底暴露再去教育!而要防患于未然!事先进行启蒙教育。   《象》曰:"利用御寇"。上下顺也。    【白话】《象辞》说:"启蒙教育要及早实行!要针对蒙童的缺点!先发治人",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老师和蒙童互相配合。才9170能达到治病救人,上下一心的目的,   第五卦:《需卦》   需: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   【白话】《需卦》象征等待:具有诚实守信的品德!光明正大。做事才会亨通顺利,占问的结果8540是吉祥的!出外远行、渡过宽阔的河流会很顺利。   《象》曰:云上于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   【白话】《象辞》说:《需卦》的卦象是乾(天)下坎(水)上,为水在天上之表象。水汽聚集天上成为云层、密云満天,但还没有下雨。需要等待,君子在这个时候需7143要吃喝!饮酒作乐。即在等待的时候积蓄力量。   初九、需于郊、利用恒,无咎!   0988【白话】初九。在郊外等待!必须有恒心、长久耐2643心地静候时机、不会有什么祸患!   《象》曰:"需于郊"。不犯难行也、""利用恒!无咎"、未失常也!   【白话】《象辞》说:"在郊外等待"、表明不能冒险轻率前行、"长久耐心地等候时机、不会有什么祸患"。表明没有偏离正道、没有偏离天地恒常之理,   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终吉,   【白话】九二、在沙滩上等待!虽然要受到别人的一些非难指责?耐心等待终究会获得吉祥!    《象》曰:"需于沙",衍在中也、虽有小言。以终吉也。   【白话】《象辞》说:"在沙滩上等待"。表明宽宏大量不急躁!虽然受到一些非难和指责、但终久能获得吉祥,   九三!需于泥,致寇至。   【白话】九三、在泥泞中等待!结果抢劫的强徒乘机而至。   《象》曰:"需于泥"、灾在外也、自我致寇。敬慎不败也!   【白话】《象辞》说:"在泥泞中等待"。说明灾祸还在外面,2138尚未殃及本身。自己招引来强盗,说明要处处谨慎小心才能避开危险,   六四 。需于血、出自穴!   【白话】六四 !在血泊中等待。不小心陷进深穴。用尽全力才逃脱出来。   《象》曰:"需于血",顺以听也!   【白话】《象辞》说:"在血泊中等待"!9355表明此时必须沉着冷静、顺应时势。听天由命。以等待转机、   九五,需于酒食,贞吉!   【白话0545】九五!准备4026好酒食招待客人,占问的结果是吉祥的!   《象》曰:"酒食贞吉"!以中正也!   【白话】《象辞》说:"准备好酒食招待客人,占问的结果是吉祥的"!说明此时处于中位,完美无缺。   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   【白话】上六,2230落入了洞穴之中!忽然有不请自来的三位客人到来,对他们恭恭敬敬、以礼相待。终久会得到吉祥的结果!   《象》曰:"不速之客来、敬之终吉"、虽不当位、未大失也!    【白话】《象辞》说:"不请自来的三位客人到来、对他们恭敬而且热情地招待、终久获得吉祥"!表明此时尽7669管处在不适当的地位,但还没有遭受大的损失、   第六卦:《讼卦》   讼: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   【白话】《讼卦》象征打官司:这是因为诚实守信的德行被阻塞!心中畏惧有所戒备引起。坚守正道居中不偏会有吉祥。坚持把官司打到底则有凶险,如有德高望重的大人物出现则会有利、但出外远行,要渡过宽阔的大河则不会顺利!   《象》曰: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   【白话】《象辞》说《讼卦》的卦象是坎(水)下乾(天)上。为天在水上之表象、天从东向西转动,江 河百川之水从西向东流、天与水是逆向相背而行的!象征着人们由于意见不合而打官司。所以君3356子在做事前要深谋远虑!从开始就要消除可能引起争端的因素。   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   【白话】初六、不久将陷于争端之中。虽然会受到一些非难和指责,但终0196久将获得吉祥。   《象》曰:"不永所事"!讼不可长也、虽"小有言"、其辩明也,   【白话】《象辞》说:"不久陷于争端之中"!说明与人争端决不可长久,决不可互不让步、相持不下!虽然"受到一些非难指责"、但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可以明辨事非!   九二。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无眚!   【白话】九二!打官司失利、走为上策。赶快逃回来、跑到只有三百户人家的小国中!在此居住可以避开灾祸、   《象》曰:"不克讼!归逋窜也",自下讼上、患至掇也、   【白话】《象辞》说:"打官司失利、迅速逃回来"!因为自己处于下位。与上面有权有势的人打官司。必然要失败而且有灾祸降临!但逃走避开,灾祸就没有了!   六三。食旧德!贞厉。终吉。或从王事、无成。   【白话】六三、安享着原有的家业!吃喝不愁。坚守正道。处处小心防备危险、终久会获得吉祥。如果辅佐君王建功立业!成功后不归功于自己!   《象》曰"食旧德",从上吉也、   【白话】《象辞》说:"安享着祖上遗留下来的家业"!说明只要顺从上级!则可以获得吉祥的结果,   九四。不克讼、复即命。渝。安贞吉,   【白话】九四,打官司失利!经过反思2596改变了主意、决定不打官司了、安分守己,必然会得到吉利的结果,   《象》曰:"复即命,渝"。安贞不失也。   【白话】《象辞》说:"打官司失利后!回过头仔细反思、觉得"和为贵"!还是息事宁人为好,于是改变了主意!撤回诉状!退出争端不打官司了、说明坚守正道、安分守己就没有什么损失了?   九五!讼!元吉,   【白话】九五,官司得到了公正的判决!4486开始获得吉祥、   《象》曰:"讼,元吉"!以中正也,   【白话】《象辞》说:"官司得到公正的判决!开始获得吉祥"!表明此时居于正中地位。得到了大人物的公正的判处、   上九、或锡之鞶带、终朝三褫之、   【白话】上九!因打官司获胜!君王偶然赏赐给饰有皮束衣带的华贵衣服,但在一天之内却几次被剥下身来、   《象》曰:以讼受服,亦不足敬也!   【白话】《象辞》说:因为打官司获胜而得到赏赐,没有什么可以值得尊敬的、   !

易经全文txt文件

  易经(免费下载)   [!

易经全文最好有译文

  卦:《乾卦》   乾:元,亨。利、贞!   【白话】《乾卦》象征天:元始,亨通。和谐、贞正。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白话】《象辞》说:天道运行周而复始!永无止息、谁也不能阻挡!君子应效法天道?自立自强,不停地奋斗下去、   初九、潜龙勿用!   【白话】初九,龙尚潜伏在水中!养精蓄锐、暂时还不能发挥作用!   《象》曰:潜龙勿用!阳在下也,   【白话】《象辞》说:龙象征阳!"龙尚潜伏在水中。养精蓄锐、暂时还不能发挥作用",是因为此爻位置最低!阳气不能散发出来的缘故、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白话】九二!龙已出现在地上,利于出现德高势隆的大人物!   《象》曰:"见龙在田"、德施普也、   【白话】《象辞》说:"龙已出现在地上"。犹如阳光普照!天9229下人普遍得到恩惠!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白话】九三!君子整天自强不息!晚上也不敢有丝毫的懈怠。这样即使遇到危险也会逢凶化吉。   《象》曰:"终日乾乾",反复道也!   【白话】《象辞》说:"整天自强不息"?是因为要避免出现反复!不敢有丝毫大意,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白话】九四!龙或腾跃而起!或退居于渊、均不会有危害,   《象》曰:"或跃在渊"!进无咎也。   1206【白话】《象辞》说:"龙或腾跃而起!或退居于渊!均不会有5006危害",因为能审时度势!故进退自如、不会有危害,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白话】九五。龙4600飞上了高空!利于出现德高势隆的大人物、 8437  《象》曰:"飞龙在天"?大人造也。   【白话】《象辞》说:"龙飞上了高空"!象征德高势隆的大人物一定会有所作为,   上九,亢龙有悔、   【白话】上九,龙飞3299到了过高的地方!必将会后悔、   《象》曰:"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   【白话】《象辞》说"龙飞到了过高的地方!必将会后悔"、因为物极必反!事物发展到1574了尽头。必将走向自己的反面、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白话】用九,出0994现群龙也不愿意为首的现象。是很吉利的,   《象》曰:"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白话】《象辞》说:"用九"的爻象说明、天虽生万物!但却不居首!不居功!、

诗经全文

  诗经·王风·黍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网上说:易经开章第一义:易为君子谋……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积恶之家…… 怎么样我查易经全文却没有

  周易系词里的句子,而且不是第一句。第一句是乾卦的卦辞!系词相传是孔子所做十翼之一,不是特别晦涩!你应该可以看懂。、

海的女儿故事全文

  在浩瀚的大海深处、有个鱼儿的王国,海王有6个美丽的女儿、尤其是小女儿比姐姐们更美丽?她善良纯洁,有着美妙动听的声音,她们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地生活在大海里。老祖母有时会给她们讲些海上面的新奇故事!使最小的公主的心中充满了对海上面世界的憧憬和渴望。   终于盼到了15岁!小公主被允许浮上海面!她兴奋地东张西望,想把一切都收在眼里。这时一艘大船驶近她身旁,船里有许多穿着华丽的人正在为王子庆贺生日。   当小人鱼看到英俊的王子时、深深被他吸引住了。忽然一阵狂风暴雨!风3646浪摧毁了大船?人们落入水中!向海2600底沉下去。小人鱼冒着生命危险、奋力托起王子的头,把他推到沙滩上,她轻轻吻9173了王子的额头、躲0111到远处的水中。   等着有人来救他,这时教堂里走出许多人、一位年轻姑9433娘发现了王子、她叫来一些人,救了王子!王子醒了。他以为是姑娘救了他,一点也不知道小人鱼!回到海里!小人鱼把自己的心事告诉姐姐们,姐姐们告诉她这王子是谁。并指给她王子的住处!于是小人鱼决心去找心爱的王子!   她先找到海巫婆!求她帮助自己实现6310变成人的愿望!海巫婆为她配制了一种药、告诉她在黎明前喝下它。鱼尾就可变成人的腿,当然。这非常痛苦,如同尖刀劈开身体、而且!每走一步路!脚都会像刀割一样疼。一旦变为人、就再也不能变成鱼儿回到大海了!   海巫婆还告诉她:如若王子因爱她而忘掉自己的父母并与她结为夫妇、那她将会得到不灭的灵魂、如若王子与其他女子结婚、那小人鱼将会在王子婚礼的前一天早上死去、变2375为海里的泡沫。小人鱼脸色苍白。但她毫不畏惧?勇敢地向海巫婆要了药水、   作为报酬、海巫婆割去了她的舌头,拿走了她动听的声音,深夜!小人鱼向着熟睡的亲人抛了1000个吻、心痛得似乎要裂成碎片,她悄悄地离去了,   她来到王子的宫殿,在石阶上喝了海巫婆给的药、一阵剧疼使她昏死了过去,醒来时。她见到了王子!对王子的问话、她不能回答。因为她成了哑巴?    她为王子跳舞,0044舞姿轻柔飘逸?人们都看得入了迷!谁也不知她忍受着怎样的疼痛?王子非常爱她,一会儿也不想和她分开、但王子心中还爱着那个救过他的姑娘?王子不知道,正是小人鱼救了他,   国王、王后为王子选中了新娘!她是邻国的公主。王子乘船去接她,发现公主正是救他的姑娘!王子就要与心爱的姑娘结婚了!小人鱼不顾剧烈的疼痛、为他们跳起舞来,8995这将是她与王子在一起的最后一天了,   夜降临了。可怜的小人鱼独自站在船舷,想起了海里的亲人和家乡。忽然!姐姐们出现了、原来!她们为了救妹妹。去求海巫婆、海巫婆要去了她们的头发!给了她们一把尖刀、让小人鱼刺中王子的胸口中!这是最后的机会了!她看见王子在睡梦中还叫着新娘的名字、他心中只有她的存在, 4968  小人鱼又吻了王子的额头一下。用颤抖的手把刀子扔到海里!自己也跳到大海里去了,天亮了!人们找不到小人鱼。船边的海浪上跳动着一片白色的泡沫!   成书过程   一次、安徒生想起自己过去一段失败的爱情经历,想起《亚格涅格》这部小说的女主人公的遭遇,她在龙宫里度过了多年,后来扔下丈夫龙王和6个幼女!回到了人间!她的几个女儿怎样呢。   安徒生的脑海里又浮现出一个个画面、6个小人鱼由祖母教养,正在成长中、6个小3895人鱼都那么美丽,而那个最小的是最美丽的,她的皮肤又光又嫩。像玫瑰的花瓣、她的眼睛是蔚蓝色的。像晶莹的湖水、她把自己的花坛布置3360成圆形、像一轮太阳似的!她最愉快的事情是听人讲人世间的故事,对此她充满了美好的幻想,   到15岁时,祖母给她戴上一个百合花编的花环!每一个花瓣都有一颗珍珠,让她把头伸出海面去玩?她看见了好多好多的东西。而最使她高兴的是?海面上的一条船上有一个王子、他长着一对大大的黑眼珠,真是漂亮极了、   突然、起了大风浪!王子乘的那条船被打翻了、他掉到海里,眼看就要淹死了,小人鱼游过去把他救起来。她深深地爱上了王子。为了爱情!她愿意牺牲生命,后来!王子也无所顾虑地接受了她的爱情。   安徒6922生反复思考着这个故事!扩展开来写,够写一部长篇小说。自己的许多体验都可以写进去,写成一篇童话也挺好,短小精悍!很有韵味。   于是,安徒生写信给伊艾达·伍尔芙,她很欣赏他的构思。童话可以像小说一样描绘森林,河流!海洋!天上、地下的种种侧面和场景。表现现实的!幻想的各种人物的心态和变化!情节可以灵活安排?把写长篇小说的题材写成一篇童话。那韵味一定会很浓、   于是!安徒5812生不再犹豫、提起笔来。一气呵成、写成了一篇题为《海的女儿》的童话、   。

唐伯虎点秋香中“我为秋香”全文是什么

  一,全文:    我闻西方大士。   为人了却凡心、   秋来明月照蓬门。   香满禅房幽径。   屈指灵山会后!   居然紫竹成林、   童男童女拜观音!   仆仆何嫌荣顿!   二、扩展知识:电影简介   《唐伯虎点秋香》是永盛电影制作有限公司出品的一部喜剧电影。由周星驰、李力持执导。周星驰,巩俐。郑佩佩等主演,该片讲述了江南才子唐伯虎对华太师府上的丫鬟秋香一见钟情!在船夫的帮助下他施展计谋混进了华府、经过一番曲折,唐伯虎终于与秋香拜堂成婚。1993年7月1日影片在中国香港上映、并以4017万港元的票房成为1993年香港电影年度票房冠军、。

《老子》这本书的全文?高悬赏!

  《道德经》通行本(王弼本)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 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第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抟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国治民,能无知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为乎。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用、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第十七章 大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6631 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第二十章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乘乘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 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若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欲)异于人。而贵食母、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9399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6673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3723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 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第二十九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2796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故物或行或随。或歔或吹,或强或羸,或挫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5397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第三十一章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哀悲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第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6505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3322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第三十四3505章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第三十五章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   第三9383十六章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2046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 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1576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8033致数舆无舆,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毂!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0616以为教父,   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人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6210 第四十四章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第四十七章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第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4598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1585 第四十九章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怵怵,为天下浑其心、百姓2934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5779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人军不被甲兵!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为而不有。 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常、   第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为夸盗,非道也哉,   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1358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分。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7783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第五十八章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2246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第六十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第7806六十一章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人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   第六十二章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4350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第六十三章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不慎终也、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第六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6187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第六十六章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0131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4929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2121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第六十八章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仍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第七十章 吾言2422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 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大威至矣、无狭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第七十三章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0523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第七十五章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0420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短歌行》(曹操)全文翻译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简评   《短歌行》是汉乐府的旧题、属于《相和歌·平调曲》,这就是说它本来是一个乐曲的名称、这种乐曲怎么唱法!现在当然是不知道了!但乐府《相和歌·平调曲》中除了《短歌行》还有《长歌行》,唐代吴兢《乐府古题要解》引证古诗“长歌正激烈”、魏文帝曹丕《燕歌行》“短歌微吟不能长”和晋代傅玄《艳歌行》“咄来长歌续短歌”等句、认为“长歌”!“短歌”是指“歌声有长短”!我们现在也就只能根据这一点点材料来理解《短歌行》的音乐特点!《短歌行》这个乐曲。原来当然也有相应的歌辞。就是“乐府古辞”!但这古辞已经失传了,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短歌行》就是曹操所作的拟乐府《短歌行》、所谓“拟乐府”就是运用乐府旧曲来补作新词,曹操传世的《短歌行》共有两首。这里要介绍的是其中的第一首、   这首《短歌行》的主题非常明确、就是作者希望有大量人才来为自己所用、曹操在其政治活动中。为了扩大他在庶族地主中的统治基础,打击反动的2615世袭豪强势力?曾大力强调“唯才是举”?为此而先后发布了“求贤令”、“举士令”。“求逸才令”等。而《短歌行》实际上就是一曲“求贤歌”、又正因为运用了诗歌的形式!含有丰富的抒情成分!所以就能起到独特的感染作用、有力地宣传了他所坚持的主张,配合了他所颁发的政令!   《短歌行》原来有“六解”(即六个乐段),我们现在按照诗意分为四节来读!   8192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幽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在这八句中、作者强调他非常发愁。愁得不得了!那么愁的是什么呢!原来他是苦于得不到众多的“贤才”来同他合作。一道抓紧时间建功立业、试想连曹操这样位高权重的人居然在那里为“求贤”而发愁、那该有多大的宣传作用。假如庶族地主中真有“贤才”的话,看了这些话就不能不1883大受感动和鼓舞?他们正苦于找不到出路呢、没有想到曹操却在那里渴求人才。于是那真正有才或自以为有才的许许多多人,就很有可能跃1938跃欲试,向他“归心”了,    “对酒当歌”八句,猛一看很象是《古诗十九首》中的消极调子,而其实大不相同。这里讲“人生几何”!不是叫人“及时行乐”。而是要及时地建功立业。又从表面上看?曹操是在抒个人之情!发愁时间过得太快!恐怕来不及有所作为,实际上却是在巧妙地感染广大“贤才”,提醒他们人生就象“朝露”那样易于消失!岁月流逝已经很多,应该赶紧拿定主意!到我这里来施展抱负。所以一经分析便不难看出、诗中浓郁的抒情气氛包含了相当强烈的政治目的。这样积极的目的而故意要用低沉的调子来发端,这固然表明曹操真有他的愁思。所以才说1447得真切、但另一方面也正因为通过这样的调子更能打开处于下层、多历艰难。又急于寻找出路的人士的心扉、所以说用意和遣词既是真切的。也是巧妙的。在这八5315句诗中!主要的情感特征就是一个“愁”字!“愁”到需要用酒来消解(“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这里就用他的名字来作酒的代称),“愁”这种感情本身是无法评价的,能够评价的只是这种情感的客观内容!也就是为什么而“愁”、由于自私。颓废、甚至反动的缘故而愁。那么这愁就是一种消极的感情,反之,为着某种有进步意义的目的而愁,那就成为一种积极的情感。放到具体的历史背景中看、曹操在这里所表达的愁绪就是属于后者、应该得到恰当的历史评价,清人陈沆在《诗比兴笺》中说:“此诗即汉高《大风歌》思猛士之旨也。‘人生几何’发端!盖传所谓古之王者知寿命之不长、故并建圣哲、以贻后嗣。”这可以说基本上懂得了曹操发愁的含意。不过所谓“并建圣哲,以贻后嗣”还未免说得迂远。曹操当时考虑的6310是要在他自己这一生中结束战乱。统一全中国。与汉5438高祖唱《大风歌》是既有相通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的!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沈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这八句情味更加缠绵深长了!“青青”二句原来是《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话!原诗是写一个姑娘在思念她的爱人!其中第一章的四句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你那青青的衣领啊!深深萦回在我的心灵!虽然我不能去找你。你为什么不主动给我音信。)曹操在这里引用这首诗,而且还说自己一直低低地吟诵它。这实在是太巧妙了!他说“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固然是直接比喻了对“贤4265才”的思念!但更重要的是他所省掉的两句话:“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曹操由于事实上不可能一个8504一个地去找那些“贤才”、所以他便用这种含蓄的方法来提醒他们:“就算我没有去找你们、你们为什么不主动来投奔我呢!”由这一层含而不露的意思可以看出。他那“求才”的用心实在是太周到了、的确具有感人的力量。而这感人力量正体现了文艺创作的政治性与艺术性的结合,他这种深细婉转的用心、在《求贤令》之类的文件中当然无法尽情表达。而《短歌行》作为一首诗!就能抒发政治文件所不能抒发的感情!起到政治文件所不能起的作用、紧接着他又引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四句,描写宾主欢宴的情景,意思是说只要你们到我这里来!我是一定会待以“嘉宾”之礼的。我们是能够欢快融洽地相处并合作的,这八句仍然没有明确地说出“求才”二字?因为曹操所写的是诗、所以用了典故来作比喻、这就是“婉而多讽”的表现方法,同时、“但为4789君故”这个“君”字?在曹操的诗中也具有典型意义。本来在《诗经》中,8012这“君”只是指一个具体的人,而在这里则具有了广泛的意义:在当时凡是读到曹操此诗的“贤士”?都可以自认为他就是曹操为之沈吟《子衿》一诗的思念对象,正因为这样,此诗流传开去,3492才会起到巨大的社会作用、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心念旧恩!   这八句是对以上十六句的强调和照应,以上十六句主要讲了两个意思,即为求贤而愁!又表示要待贤以礼,倘若借用音乐来作比,这可以说是全诗中的两个“主题旋律”。而“明明如月”八句就是这两个“主题旋律”的复现和变奏,前四句又在讲忧愁、是照应第一个八句!后四句讲“贤才”到来、是照应第二个八句。表面看来、意思上是与前十六句重复的!但实际上由于“主题旋律”的复现和变奏、因此5043使全诗更有抑扬低昂,反复咏叹之致,加8371强了抒情的浓度!再从表达诗的文学7045主题来看、这八句也不是简单重复。而是含有深意的!那就是说“贤才”已经来了不少、我们也合作得很融洽,然而0537我并不满足。我仍在为求贤而发愁,希望有更多的“贤才”到来,天上的明月常在运行,不会停止(“掇”通“辍”,“晋乐所奏”的《短歌行》正作“辍”!即停止的意思)、同样!我的求贤之思也2664是不会断绝的、6219说这种话又是用心周到的表现。因为曹操不断在延揽人才!那么后来者会不会顾虑“人满为患”呢,所以曹操在这里进一步表示?他的求贤之心就象明月常行那样不会终止、人们也就2405不必要有什么顾虑。早来晚来都一样会受到优待、关于这一点作者在下文还2264要有更加明确的表示!这里不过是承上启下!起到过渡与衬垫的作用!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月明”四句既是准确而形象的写景笔墨,同时也有比喻的深意。清人沈德潜在《古诗源》中说:“月明星稀四句、喻客子无所依托,”这说明他看出了这四句是比喻。但光说“客子”未免空泛、实际上这是指那些犹豫不定的人才,6189他们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一时无所适从?所以曹操以乌鹊绕树。“何枝可依”的情景来启发他们、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择枝而栖!赶紧到自己这一边来!这四句诗生动刻画了那些犹豫旁徨者的处境与心情!然而作者不仅丝毫未8469加指责。反而在浓郁的诗意中透露着对这一些人的关心和同情,这恰恰说明曹操很会做思想工作!完全是以通情达理的姿态来吸引和争取人才、而象这样一种情味?也是充分发挥了诗歌所特有的感染作用。最后四句画龙点睛、明明白白地披肝沥胆!希望人才都来归我,确切地点明了本诗的主题?“周公吐哺”的典故出于《韩诗外传》、据说周公自言6351:“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周公为了接待天下之士!有时洗一次头!吃一顿饭!都曾中断数次。这种传说当然是太夸张了!不过这个典故用在这里却是突出地表现了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二句也是通过比喻极有说服力地表现了人才越多越好,决不会有“人满之患”!所以陈沆说:“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天下三分、士不北走,则南驰耳、分奔蜀吴,栖皇未定!若非吐哺折节!何以来之,山不厌土!故能成其高、海不厌水。故能成其深、王者不厌士!故天下归心!”(亦见《诗比兴笺》)这些话是很有助于说明本诗的背景、主题以及最后各句之意的!   总起来说,《短歌行》正象曹操的其它诗作如《蒿里行》!《对酒》,《苦寒行》等一样。是政治8197性很强的诗作、主要是为曹操当时所实行的政治路线和政策策略服务的,8311然而它那政治内容和意义却完全熔铸在浓郁的抒情意境之中!全诗充分发挥了诗歌创作的特长、准确而巧妙地运用了比兴手法。来达到寓理于情。以情感人的目的、在曹操的时代!他就已经能够按照抒情诗的特殊规律来取得预期的社会效果。这一创作经验显然是值得借鉴的!同时因为曹操在当时强调“唯才是举”有一定的进步意义、所以他对“求贤”这一主题所作的高度艺术化的表现!也应得到历史的肯定?   这首诗是曹操的代表作之一、诗中抒发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的宏图大愿,用四言体写来,内容深厚。庄重典雅!感情充沛!9221诗的开头情绪稍嫌低沉?但整首诗的基调还是昂扬奋发的!在这点上和《龟虽寿》有点类似!按诗意划分!每八句一节,共四节。   前八句为第一节,诗3596人对人生的短暂发出感慨和忧愁、并要借酒来浇愁、表面看写个人的感慨和忧愁。仿佛要放浪形骸,及时行乐,其实写一个大政治家祈求建功立业的广阔胸怀、“朝露”之比!形象鲜明。意蕴深刻、富有哲理、 总之!第一节的节意可以一个“愁”字来概括!   接下来“青青子衿”以下八句为第二节!情味更加深厚缠绵厂!“青青子衿”二句是《诗经·郑风·子衿》中的原句!其中第一章的四句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你那青青的衣领啊,深深萦绕在我的心间、虽然我不能去找你,你为什么不主动给我音信呢、)诗人用这古诗句,是表达对贤才的渴求!诗句语气婉转。情味深细!表达厂诗人内心深处的活动,这也是他原来颁布的《求贤令》之类的政治文件所不能达到的效果,接下来又引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四句!描写宾主欢宴的情景、意思是说只要你们来到我这里、我是一定会待以“嘉宾”之礼的!我们是能够欢快融洽地相处合作的!总之。诗人引用古诗自然妥贴、宛如己出。7486恰到好处地表达了心愿?   “明明如月”以下八句为第三节。这八句是对前两节十六句的强调和照应!也就是说、从“明明如月”开始的四句说忧愁、强调和照应第一节。从“越陌度阡”开始的四句说礼遇贤才,强调和照6651应第二节、如此强调照应,使全诗有低昂抑扬!反复咏叹的效果。“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是说!天上的明月何时才会停止运行呢。比喻意是、我求贤如渴之心有如天上的明月、天地人共鉴!这颗心是永远不会止息的!   最后“月明星稀”以下八句为第四节,求贤如渴的思想感情进一步加深!“月明”四句既是准确而形象的写景笔墨、也有比喻6857的深意!清人沈德潜《古诗源》中说:“月明星稀四句!喻客子无所依托、”实际上是说那些犹豫不决的人才!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一时无9534所适从,诗人以乌鸦绕树,“何枝可依”的情景来启发他们。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择枝而栖、赶紧到我这边来!最后“周公”四句画龙点睛、明明白白披肝沥胆、希望人才都来归顺我曹操。点明了全诗的主旨。关于“周公吐哺”的典故。据3780说周公自言:“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7174天下之士、”这话似也表达诗人心情、   总1609的说来!这首诗像曹操的其他政治性很强的诗作一样!主要是他当时渴求实现政治理想的一种曲折反映。然而这种政治性的东西完全熔铸在抒情艺术当中!以情理景完美统一的方式表现出来了! 8710  参考资料:[!

《白话易经》作者_南怀瑾.徐芹庭.txt 曾仕强《易经的奥秘》讲座全文

  《白话易经》作者_南怀瑾.徐芹庭.txt 曾仕强《易经的奥秘》8463讲座全文   [!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