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易经入门

什么叫易经

  《易经》是中国最古老的7773文献之一?并被儒家尊为「五经」之首!上古三大奇书:《黄帝内经》!《易经》,《山海经》!《易经》以一套符号系统来描述状态的简易、变易、不易,表现了中国古典文化的哲学和宇宙观!它的中心思想!是以阴阳的交替变化描述世间万物,   《易经》最初用於占卜,但它的影响遍及中国的哲学。宗教,医学!天文、算术!文学。音乐。艺术、军事和武术等各方面,自从十七世纪开始!《易经》也被介绍到西方!   《易》原有三种版本:《连山》!《归藏》和《周易》[1]!但《连山》和《归藏》已经失传!於是一般所称《易经》即指《周易》,   《周易》相传为周文王主编!成书大约在西周时期。可分3156为《上经》三十卦,《下经》三十四卦、由於随时代演变、《周易》的文字含义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已经不便读懂、为了注解《周易》。春秋战国时代的人物(史记记载为孔子)[2]撰写了〈彖上传〉。〈彖下传〉、〈象上传〉(大象)、〈象下传〉(小象)。〈3421系辞上传〉?〈系辞下传〉。〈文言传〉。〈序卦传〉,〈说卦传〉、〈杂卦传〉等著作、统称6003《十翼》,後世又称为《易传》,广义的《易经》包括《易传》在内。     《易经》或「周易」。在几种较早期的文献(例如《论语》、《庄子》、《左传》等)称为《易》!     「易」有几种解释:   必须指出,理解西周之“易”,理当以西周礼1949乐制度的变革为条件,礼指“从容之节”!易即雅乐。都是统治阶级驾驭黎民百姓!维护宗法制度的手段和工具。《周易》保存了西周钟鼓“交响乐”的框架规制,钟鸣鼎食在西周的底层社会是难以想象的!   日月为易!象徵阴阳。取自东汉魏伯阳《周易参同契》   日出为易。陈鼓0092应认为这个意思!也是「乾」的本义。   易是占卜之名,   变易,变化的意思,指天下万物是常变的、故此《周易》是教导人面对变易的书!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的、思维反映存在,所以思维也应当是不断变化的!与时俱进的,即天人合一,   交易,亦即阴消阳长、阳消阴长的相互变化?如一般的太极图所显示9460的一样、   『易』即是「道」、恒常的真理、即使事物随著时空变幻。恒常的0048道不变,   《系辞传》:「生生之谓易」!(生生不息、义似「生命的意义在创造宇宙继起之生命」!9093体会生命之美?日新又新,)     《易经》的「经」是指经典的著作。儒家奉《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为《五经》!如同前3448文所说!「经」是後来为了尊称这些书。而加上的称呼!原来《五经》只称为《易》,《诗》!《书》,《礼》!《春秋》,     易经的内容以「卦」组成,共有六十四卦,每一卦由六层组成,每一层称为「爻」(yao2)。每一爻以一条长的横线「—」代表阳。称为9735「阳爻」!或以两条断开的横线「--」代表阴、称为「阴爻」。从最底层数起、总共有六爻、而六爻以不同的阴,阳配搭、形成六十四种不同的组合!   六爻可以分为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而每一部分的三个「爻」以不5540同的阴!阳配搭,形成5409多种不同的组合。称为卦。六爻由下而上解最下为:《初,二。三,四、五及上》、由三爻所生的卦「由上而下」为之(1232上卦)或「外卦」!在下方为之「下卦」或「内卦」,   每7615一卦代表一种状态或过程,   亦有一个说法为伏羲氏所创先划出三画的爻出来再推出(乾)。(坤)!(震),(离)、(巽)。(坎)!(艮),(兑)的卦!   後人以「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来解释的卦的构成!太极(☯)代表一!传统6325的太极图代表了阴阳互补、一分为二。分开了阴和阳!即是两仪、二分为四。即是四象:太阳!少阳。少阴!太阴、四分为八!即是八卦!两个八卦相叠。即成八八六十四卦、但亦有学者指出历史资料显示,占筮......余下全文>>!

《易经》六传有哪些

  没有易经六传的说法啊。   你说的是不是0758六艺经传,    六艺经传:“六艺”指《易》,《诗》,《书》、《礼》、《乐》。《春秋》等六种课本!   经。指六经的原文!“传”,不同于《史记》中的“列传”,《水浒传》等的“传”字!它是阐述儒家经义的文字、“传”即是阐述、解释的意思。也就是解经的,如《春秋左氏传》是解释《春秋》经的!8540《毛诗传》是解释《毛诗》的、因此!古书中常说的“经传”、即是指经书和古人解释经书的那些文字!   “六艺经传”一词源于《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所引其父司马谈之言:“夫儒者六艺为法,六艺经传以千万数,累世不能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

《易经》怎么用?

  易经原文只是说明了64卦而已、文言文的功底不强悍的人是绝对看不懂的。不止这些。还需对古代文字有一点研究才行!现在流行的各个版本没有一个对易经原文注释得很好的!所以易经的注释只能作为参考、不能照搬,楼主5617想学易经的话最好买本《周易》。里面不止有64卦还有说卦,杂卦等!但我本7154人不支持里面的卜签法。太麻烦并且太耗时了、如果你想学运用的!可以买本>、不过我认为这本实在不怎样。5972还不如买本《梅花易数》比较好。作者邵康节!3693里面详细说明了各种占卜方法,简单易用!重要的是速度非常快。不需要任何道具。很多人认为古代的占卜是不科学的、甚至迷信的!1396我认为这是不可取的、是偏激的、试着想想!100年乃至1000年后的人们回过头来看我们这个年代的所谓科学、照样不8979是被认为是幼稚的,愚蠢的、现今科学多伟大、多精密、照样有那么多不可解释的自7721然现象、更别说非自然现象了,然而这些都可以以易理来解释、古人的智慧是不容小看的,,

易经求解

   此乃六爻皆变也,你摇出的是乾卦。则变卦为坤卦!直接用坤卦来解卦、!

初学易经

  你好:知道你把易经的基础资料都背下来了,很感动也觉得很好。虽然很多人觉得不必要也太困难。但以我学易的经验!这反而是一种捷径。因为如果你想要很深入地学到一定的境界。就必须能在分析,解卦。推演、错!综、互!变的卦与爻之间等联想推理的时候快速掌握,理解和领悟那众多与复杂的各种卦理义数等,进而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创意思维!就跟九九乘法表之于数学一般,所以基础资讯的背诵是十分必要的。恭喜你。你已经大大的进了一大步了,接下来的学习会越来越有趣的!   但我建议你现在在正要起步入门时、一定不要贪多,乱看。杂看,那只会浪费你的心1775力和时间、更甚者把兴趣和乐趣给磨尽了!我建议你先从一位好的老师好好学起!先力求一定程度的整合性了解。继而再跟着自己学习的感觉和乐趣,选择适合自己的领域深入下去?因为易经的门径实在太多了、如果不能先有一个较完整的架构观。一开始就盲目地深入。陷入某个领域中!就一头专研下去,3555虽不至于会有如何损失!但我个人认为如果能先有个整体架构性的理解。知道整个大象长什么样子了、不会迷路。不会瞎猜想也不会过度膨胀或自贬了,那时就能知道那个领域是自己最需要的。而现阶段对自己最重要的是那一部分?进而就可以把对自已最重要的优先次序排列出来!有那些部分是一定要精通的、又有那些部分是只需理解就好,   以你现在的基础!我推荐你选择刘君祖老师的系列教材开始。由入门到进阶到高级等系列性有系统的学习、先把刘老师当成你的授业老师一般,好好地向他学习,他的文章好看。好懂也有深度、特别适合你这种已把基础娴熟的人、建议你研读的先后书目如下:   1,易经的第一堂课   2,易经与现在生活   3、详解易经。系辞传   4、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第1辑至第6辑全集)(套装共6册)   5。刘君祖易断全书(上下册)   (以上这些是在大陆地区可以买到的。他还有专门专业的网站!可以辅助学习和获取更多资讯)   刘老师是我个人非常景仰与尊敬的正统易学大家!你也可以找到!买到他的上课视频资料、可以搭配着看!我估计当你看完第一本到第二本时!就应该会完全理解我以上的所有观点和7576建议的?也会找到学易更深一层的乐趣和体会!而且也会庆幸自己做了这0206样的学习选择的,   如果你采纳了这样的建议。就希望你好好坚定7335学习的心,别半途而废。也欢迎你在学习的路上有何心得或想法!我们可以彼此相互切磋一下。相互交流彼此的体会和领悟,刘老师一系列的书我都很喜欢、每次看都有新的体会4432与领悟!也帮了我在人生的路上!常常能解困疑和开新径,    祝福你学习顺利,、

怎样研究《易经》

  你想学这个、得看很多的书!周易在夏朝叫连山,商朝叫归藏,周朝的时候才叫周易、你想学的话,必须得很了解中国的文化,从卜筮正宗开始看、一直到梅花异数、到能看懂周易。是个十分漫长而枯燥的过程、   会古代汉语吗、懂文言文吗、有易学基础吗。   如果不懂就别看什么《增删卜易》之类的!是会看不下去的,至于什么梅9274花易数更别谈了!   你可以了解下八字入门!学学八字的概念和八字运用、顺便再了解一下五行生克、这样你基本上就可以批八字了、然后了解下8132六爻入门!学学六爻的概念和算卦运用,当然,爻辞方面你还是要找书对照、   如果有时8678间的话,不妨看看南怀瑾的《易经杂说》这样你可以全方位的对周易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建议。先学好古汉语。打好语言基础!再看《子平真诠评注》和《滴天髓》。   另外。周易的奥妙很晦涩。学起来很累,如果没有真正明白的老师指导你!光是自己研究,容0506易误入歧途、致使把周易指导人们更好前行的本质好处给迷失掉!更耽误事情、   因此。建议你找一个熟通周易的老师指导你。,

易经解梦

  梦境与现实的物镜无关 :   (1)梦是人心理感受的成像 (2)梦是人心理愿望的满足   (3)梦来自人身体的内部与外部的刺激   (4)梦者近来听到或看到与梦境有关的物镜的心理感受成像     释语:想动就动吧?。

易经为什么难呢

  首先、爻辞、文言文古老、读之艰涩、   其次!读之前!没有五行,8270方位变化概念,根本没法读!   第三。要有一定历史知7359识积淀!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理解,   第四。知道一些万物生洐的道理、明白什么是二进制、   第五、64卦代表物象繁多。易混淆!   第六,不知道怎么运用。凡卦只会对爻辞!看字面。牵强付会,   第七,一翻书便提不起兴趣!初学者往往兴趣满满,一看书便一头雾水、没了下文,!

易经2 易经为什么又称为周易

  这是平常人们习惯上的叫法易经是不能称为周易的因易经是包含了周易和易传的一部论述易理的经书。

《周易》和《易经》一样吗?

  《易经》包括卦象!卦辞、爻辞!更加难懂,而《周易》的内容比较全面,孔子做易传也称《十翼》包括《彖》上下!《象》上下!《文言》,《系辞》上下!《说卦》、《序卦》。《杂卦》   以乾卦为例   《易经》内容如下:   ▅▅▅▅▅   ▅▅▅▅▅   ▅▅▅▅▅   ▅▅▅▅▅   ▅▅▅▅▅   ▅▅▅▅▅   乾:元、亨。利。贞。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周易》内容如下:   ▅▅▅▅▅   ▅▅▅▅▅   ▅▅▅▅▅   ▅▅▅▅▅   ▅▅▅▅▅   ▅▅▅▅▅   乾 乾为天 乾上乾下   乾:元,亨,利!贞、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始终。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初九:潜龙!勿用、   象曰:潜龙勿用!阳在下也,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象曰:见龙在田。德施普也!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2103 象曰:终日乾乾。反复道也!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3251象曰:或跃在渊,进无咎也,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象曰:飞龙在天,大人造也,     上九:亢5582龙有悔!   象曰: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象曰: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文言曰 「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 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 君子行此四者、故曰:乾:元亨利贞。」   初九 「潜龙勿用,」 何谓也、   子曰 「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遯世而无闷、不见是1335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乾龙也!」   九二 「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何谓也!   子曰 「龙德而正中者也。 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 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君德也,」   九三 「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何谓也!   子曰 「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几也, 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 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而无咎矣。」    九四 「或跃在渊,无咎!」 何谓也、   子曰 「上下无常!非为邪也, 进退无恒。非离群也! 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   九5390五 「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何谓也。   子曰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 圣人作!而万物覩。本乎天9503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上九 「亢龙有悔,」 何谓也。   子曰 「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乾龙勿用。下也、 见龙在田。时舍也! 终日乾乾、行事也!或跃在渊!自试也!飞龙在天,上治也, 亢龙有悔、穷之灾也、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4648乾龙勿用。阳气潜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终日乾乾。与时偕行、 或跃在渊!乾道乃革、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亢龙有悔。与时偕极, 乾元用九。乃见天则!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 利贞者。性情也, 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 六爻发挥,旁通情也、 时乘六龙。以御天也、 云行雨施。天下平也!   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君德也、   九三, 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 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九四、 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 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   夫8146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3067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先天下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天且弗违。而况於人乎。 况於鬼神乎,   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 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为圣人乎。!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