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易经入门

《易经》真的是周文王写的吗

   很多人误以为易经就是周易?周易就是易经、其实是错误的。简单的说周易和易经的区别就是从属关系上的不同、易经包含了周易,照南怀瑾先生的说法周易和易经的区别在于:   《周易》、是周文王在坐牢的时候、他研究《易经》所作的结论。我们儒家的文化,道家的文化,都是从0367文王著作了这本《易经》以后,开始发展下来的!所以诸子8536百家之说,都渊源于这本书!都渊源于《易经》所画的这几个卦!其实易经有三易之说,一。《连山易》!二、《归藏易》!三,《周易》,     《易经》指夏代的《连山》,商代的《归藏》及周代的《周易》。这三部经卦书统称为易经。其中《连山》。《归藏》已失传。传世的只有《周易》一本!从本7125质上来讲,《易经》是阐述关于变化之书、长期被用作“卜筮”。“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 《易经》含盖万有,纲纪群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广大精微、包罗万象、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     1、《易经》产生的年代:关于《易经》的产生年代?目前说法不一!据学者们考证。应该是五千年前、也有人说是七千年前,而成书的年代则是在商末周初,2、《易经》的起源:而关于9867《易经》的起源。传统上则一般认为《易经》起源自“河图!洛书”,传说在远古时代、黄河出现了背上画有图形的龙马!洛水出现了背上有文字的灵龟。圣人伏羲因此画出了“先天八卦”。殷商末年,周文王被囚禁在羑(yǒu)里【古地名、在今0249河南省汤阴县北】?又根据伏羲的“先天八卦”演绎出了“后天八卦”,也就8553是“文王八卦”!并进一步推演出了六十四卦!并作卦辞和爻辞,《易传7092》是春秋时期的孔子所作!所以《易经》又有“人更三圣!世历三古”的说法。意思是说:《易经》的成书!经历了上古,中古。下古三个时代!由伏羲!文王,孔子三个圣人完成、3,历史上的《易经》、据说有三种、即所谓的“三易”:⑴!一曰4891《连山》。产生于神农时代的《连山易》、是首先从“艮卦”开始的、象征“山之出云,连绵不绝”。⑵,二曰《归藏》!产生于黄帝时代的《归藏易》、则是从“坤卦”开始的!象征“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表示万物皆生于地?终又归藏于地、一切以大地为主,⑶,三曰《周易》、产生于殷商末年的《周易》,是从“乾、坤”两卦开始!表示3029天地之间!以及“天人之际”的学问不同,,

《易经》是周文王在狱中写的吗

  《周易》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哲学著作,在我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对先秦诸子百家产生过巨大影响,而且在整个封建社会里,凡是有成就的学者,无不研究过它并得它的启示.然而,《周易》这部煌煌巨著的作者是谁呢?这是数千年来人们争论不休的谜题.   《周易》三圣说的人认为,《周易》中《易经》与《经传》两部乃是伏羲!文王,周公(或孔子)三人合著.   以伏羲作《易经》本身为证,其《系辞下》自称庖牲氏王天下,仰观俯家,始作八卦.《史记一·太史公自序》也说:伏羲纯厚,作易八卦”.在《曰者列传》中则进一阐明、“伏羲作八卦,周文王演三百十四爻而治天下”.《周本纪》则记载:“西伯盖即位五十年.其囚前里,盖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孔子世家》却抬出孔圣人说:“孔子晚而喜易,序彖,象,说卦,文言”.《仲尼弟子列传》则进一步佐证曰:“孔子传易于瞿”.   继承和拓展这一说法的是马融和陆续,他们认为文王作卦辞,周公作爻辞,孔子作十翼,这是定论.只是他们把传说中的伏羲剔除了.与其稍有不同的是朱熹,他认为《易经》里面有伏羲的易,有文王的易,有孔子的易,在读易的时候,必须把这三个人的易区别对待,不能混为一谈.!

周文王,周公,孔子谁对《易经》的贡献最大

  1,古者伏羲氏,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   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始作八卦   2。文王拘而演周易,周公和文王是父子关系,演绎64卦   3、2814孔子五十而研易,纬编三绝,而为之传,《易经》乃成   4,这三人无法说谁的贡献大,因为缺少任何一人,都无法使易经得以流传。

周文王请姜子牙的周文王-六十四卦

  相传在上古时。伏羲氏创造了先天易(也叫先天八卦),神农氏创造成了连山易(也叫连山八卦)。轩辕氏创造了归藏易(也叫归藏八卦)、在他们的同时和以前!还有谁创造成了什么易、我们不得而知,说起来、以上从伏羲到神0519农到轩辕,就是一种文化的承传!现在巫教!佛教。道教的教义中!甚至在民间,还遗存有先天易、连山易,归藏易,周易中的一些很神奇的秘传,但是也没有这一方面的专人去搜集整理?只有在周朝时的文王八卦!因为诞生出了周公和孔子两个伟大的人物,经过他们的学习、推论解读,才留传了下来。所谓卦象、并无4559吉凶之分、是分析说明人在顺境!逆境之中的正确态度和行为准则与处事方法?经过历代文人学者与统治阶层的传承!文王《周易》成了中国的圣经。诸子百家之源。乃至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都与之有着密切的联系,两两重复排列为六十四卦!卦名是:乾﹑ 坤﹑ 屯﹑ 蒙﹑ 需﹑ 讼﹑ 师﹑ 比。小畜﹑履﹑ 泰﹑ 否﹑ 同人﹑大有﹑谦﹑ 豫﹑随﹑ 蛊﹑ 临﹑ 观﹑ 噬嗑﹑贲﹑ 剥﹑ 复﹑无妄﹑大畜﹑颐﹑ 大过﹑坎﹑ 离﹑ 咸﹑ 恒﹑遁﹑ 大壮﹑晋﹑ 明夷﹑家人﹑睽﹑ 蹇﹑ 解﹑损﹑ 益﹑ 夬﹑ 姤﹑ 萃﹑ 升﹑ 困﹑ 井﹑革。 鼎﹑ 震﹑ 艮﹑ 渐。 归妹﹑丰。 旅﹑巽﹑ 兑, 涣﹑ 节﹑ 中孚﹑小过﹑既济﹑未济。乾为天。坤为地!水雷屯!山水蒙。水天需。天水讼、地水师!水地比!风天小畜,天泽履!地天泰!天地否、天火同人、火天大有、地山谦!雷地豫。泽雷随!山风蛊。地泽临。风地观!火雷噬嗑,山火贲,山地剥。地雷复,天雷旡妄、山天大畜、山雷颐、泽风大过!坎为水,离为火!泽山咸,雷风恒、天山遯、雷天大壮,火地晋!地火明夷,!风火家人、火泽睽,水山蹇!雷水解。山泽损!风雷益、泽天夬,天风姤、泽地萃、地风升。泽水困、水风井!泽火革!火风鼎。震为雷,艮为山!风山渐!雷泽归妹。雷火丰。火山旅。巽为风!兑为泽。风水涣、水泽节、风泽中孚。雷山小过,水火既济。火水未济、!

《易经》的创始人是谁?

  《周易》包括经传两部分。经的部分包括卦画、卦名卦辞、爻题,爻辞等几个方面,如。!、等是卦画,如乾、坤!屯,蒙等是卦名!如“元享利贞”是卦辞、全易六十四卦的卦画。卦名!封辞各有六十四、如初九六二,六三、九四等是爻题,如“潜龙勿用”是爻辞。每卦六爻,全易爻题,爻辞各有三百八十四。另外!乾卦多出“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一条!坤卦多出“用六利永贞”一条!通常叫做易经的。即指这些内容而言。《易经》分上下两篇。上经由乾!坤至坎!离共三十卦!下经由咸!恒。至既济。末济共三十四卦。   传的部分有彖、象、系辞!文言。说卦、序卦、杂卦七种。彖,象随经分上下,称上彖,下彖!上彖。下彖、系辞因篇幅长!也分上下、称上系!下系。于是七种变为十部分!这十部分易传,被称为“十翼”、也称5923《易大传》?彖传随经。每卦一条、列于卦辞之后,是解释卦辞的、象传分大象、小象、大象每3169卦一条,列彖传之后!小象每爻一条。列爻辞之后、唯乾卦特殊,乾卦多一条用九爻辞和一条用九小象(坤卦多一条用六爻辞和一条用六小象)卦辞之后是全部爻辞、爻4083辞之后是彖传?大象和小象,最后是文言。其它各卦全不是这样排法!都是把彖传和大象紧接在卦辞之后。爻辞与小象搭配在一起!   《易经》的作者是谁呢?《系辞传下》说:“《易》之兴也!4728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之事邪?”又说:“《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看起来,《易传》的作者也并不确扔知道《易经》的作者是谁?3193说作于殷周之际,作于中古,大概是一种推测、但是这种推测是正确的!也是很慎重的,今天看来!《易经》应当是文王时代的东西、说产生于殷周之际是对的,不能说《易经》究竟是谁作的,《易传》多次讲圣人作《易》。圣人是谁!《易传》的作者不明确地说出来,因为他并不知道、司马迁说文王囚羑里而演《周易》?不是事实。不要认真相信?文王作卦辞周公作卦爻辞的说法!是靠不住的!《系辞传下》只说《易》作于中古:你《易》者有忧患,并未说文王周公作卦爻辞!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从卦爻辞的内容来看,谈问题的角度往往不一致!卦辞和爻辞本是出2293于一人之手!是两个人作的。   《易传》是理解《易经》的一把钥匙,没有《易传》的话、我7779们今日便不可能看懂《易经》!《易传9956》 (即“十翼”)是谁作的!这个问题历来争论很大,据我看。《易传》应属于孔子、基本上是孔子作的、《易传》当然不可能都是孔子亲笔。

易经是讲什么?

  《易经》华夏一部最古老而5758深邃的经典、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在古代是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   。

易经是泄露天机吗

  单说研究易经!绝对对你没有影响   上古时期。易经的原始。伏羲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从而造福于民,到文王拘而演周易?这都是为人们服务的,只要上体天意!不用此为非作歹!那就是积德无数了   说句不好听的!你以此为生也就是糊弄。或者说是安慰一下那些心理有问题的人群、根本没1649什么泄漏天机可言? 不过我觉得你光靠易经是很难混下去的。你也得懂点医学啊。这是通过人们的面相也察觉他们的生活!   忘了告诉你、 我祖上算命。呵呵、同行啊!我也很感兴趣。不过我上大学了!不干这个了!跟你抢不了生意,

封神演义的周文王的属相是什么

  周文王公元前1152年出生!属羊的,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周文王神卦第665卦什么意思

  去相关网站查下会准一点?

易经如何卜卦

  你想怎么卜卦都行,麻烦点的就是蓍草法、铜钱法。简单就是先天与后天起卦、一万物起卦,但这个要求很高、满意请采纳、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