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周易风水

天人合一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天人合一”是易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传统文化中的一5946个重要概念,这些年来!学界谈论甚多,在一定范围内、它已经被作为易学甚至整个中6454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因此!弄清这个概念的本来含义。对于易学研究和传统文化研究。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然而,要弄清这个概念的意义,不能根据我们当代学者对它的望文生义的理解,而应该求助于古人自己的言论!看一看。在古人的观念中,这个概念到底是什么含义、而要弄清“天人合一”的含义、关键又是弄清“天人合一”中的“天”是什么意义!   本人从《四库全书》中共找到二百余条明确表述“天人合一”的材料、发现“天人合一”中的“天”包含着如下内容:1。天是可以5879与人发生感应关系的存在,2、天是赋予人以吉凶祸福的存在,3。天是人们敬畏,事奉的对象,4、天是主宰人、特别是主宰王朝命运的存在(天命之天)!5、天是赋予人仁义礼智本性的存在,今天不少人把“天”理解为自然界,因而认为“天人合一”就是“人与自然合一”的内容,则一条也没有找到。   本人现在把这些材料公布出来!供关心此事者研究!讨论,需要说明的是:1。这些材料本人只是粗略加了一些标点。未及推敲!也不想推敲,因为研究者都有相当的古文水平!也用不着我去推敲、2。略去了一些,所略去的、是那些重复的!或是观点已经明确。无须再重复引证的,好在《四库全书》现在不是难找的书。如对这个资料不相信,可以自己去查、  9101 另一需要说明的是:最早使用“天人合一”概念的。现在所能查到的出处。是张载的《正蒙》!然而和张载同时的程颐就不认可,他说:“天人本无二,不必言合”、(《二程遗书?卷六》)依本人理解。张的“合一”!程的“无二”。其内容是说。天人同此一气!或同此一理、人的仁义礼智本性乃是天的赋予,在他们的著作中。这个赋予人以善良本性的天也是一个人们必须敬事的天、是一个可以和人感应的天?是2210可以给人以吉凶祸福的天!   再往前追溯。则此一思想1395的发明者可以归于董仲舒!董仲舒的名言是:“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春秋繁露?阴阳义》)在董仲舒那里,天是一个有喜怒哀乐的天、当然、也是一个主宰世界。可以和人感应。能2879够给人以吉凶祸福的天,   在董仲舒那里,“天人一”的“一”,是“一类”的意思、因为在董仲舒当时、由于自然科学新的发现。人们知道!物与物在不接触的情况下是可以发生感应的,比如磁石可以吸铁!琴弦可以共振等等。人们认为。感应的发生!是由“气”在做着它们的中介。同时人们还发现、以气为中介的感应,是有条件的、比如磁石可以吸铁,但不能吸铜!琴弦的共振。也是宫弦和宫弦共振,商弦和商弦共振,如同牛鸣牛应,马鸣马应一样?于是得出结论:只有同类的事物可以互相感应、董仲舒为了论证天人可以感应、首先需要论证天与人同类。这是天人合一的现实背景!    董仲舒论证天人同类的方法?叫做“天人相副”、即、人是天的副本。“拷贝”。比如。天是圆的、所以人的头圆、地是方的、所以人的脚方,人为什么有两只眼睛!因为8085天有日月!人为什么有四肢。因为天有四季、人为什么有喜怒哀乐,因为天有阴有晴!天有三百六十日、人的骨头有三百六十节。如此等等!类似的思想发展到宋代。就出现了明确的“天人合一”说。周敦颐的《太极图》!邵雍的先天图!都被认为是讲述天人合一思想的代表作。那里讲的也是!人的仁义礼智本性是天所赋予的!人世的秩序是天的秩序9521的副本,   再后,天人合一思想就成为解读《周易》的基本思想、易学中,“天人合一”的概念多起来了、天人合一也成为解读古代其他经典的基本思想。在对于其他经典的解读中,天人合一的概念也多起来了。到今天,天人合一似乎又成为中国古代所有思想的核心、并在相当大的范围内被赋予了它从来不曾有过的人与自然和谐,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等等意义!   《周易》在历史上和自然科学曾经有过各种各样的纠葛。和天文,数学。和物理学的分支“音律学”、和医学!生物学。和古代化学,都有过纠葛!然而就本人所见的材料。则是应受批评着居多。在正史的天文律历志中!就可以找到不少用所谓“易数”去掩盖历法数据的真正来源的事例。也有用阳动阴静的所谓“易理”去否定天文学对日月视运动的观测数据的事例!而借助《周易》推动某项科学成就的诞生,或者推动某类科学发展的情况!则没有见到。近二十年来、所谓“科学易”的研究,其成果也可以说是“丰富多彩”,但未见这项研究能提出那怕一项确切的根据!说明中国古代某项科学成就的出现,某门新的学科或2178者分支的诞生,是由于《周易》介入的结果。或许。在“科学易”的研究者看来?中国古代这些成就是不足道的。所以他们从《周易》中。从河图。洛书中!从太极图中所找到的,都是外1650国人所发明的成就、比如二进制!比如相对论!互补原理等等、在某些“科学易”的研究者看来?凡是科学已经发现的一切!《周易》中早就有了!科学尚3319未发现的?《周易》中也早就有了!只等着我们去发现!因此!有人宣称、依赖《周易》,中国将称霸世界,依赖《周易》。将使使二十一世纪成为中国的世纪!   “科学易”研究的成果之一、就是《周易》中的算命术也成了科学:预测学。于是、算命术就堂而皇之的混进了科学殿堂。而5979那位造谣说“党中央肯定了他”的所谓“易学泰斗”、实际不过是算命先生的邵伟华,7851他的代表作就叫做“周易与预测学”!可以说。“科学易”的研究。对科学的发展没见什么成效,倒是为算命术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学术保护!   “科1195学易”的研究者之中!有人认为用《周易》可以预测地震。十多年过去了!不见他们的研究有什么进展、也有的“科学易”研究者宣称、中医师必须懂得《周易》、也是十多年9874过去了,不知是否有中医师借助《周易》获得了新的成就。本人不懂地震学、也不是中医师、但对《周易》略知一二!深知《周易》没有这样的功能,也深信这样的所谓研究不会有什么实际效果。   1999年以前、“周易热”和“科学易”的研究。和伪气功!和特异功能热的发展!是同步的,一些特异功能或者伪气功大师。纷纷自称或被称为易学大师!一些所谓易学大师、也纷纷自称或被称为特异功能或者气功大师!这都是人所共知的事实,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杨振宁教授讲话了!他说、不,不是这样的!《周易》中没有人们所说的那些科学成果,《周易》也不是促进科学发展的动力、甚至还起到了一种阻碍的作用,0481这对于长期沉溺于“《周易》热”,“科学易”氛围中的人们,3202无疑于石破天惊、于是引来了迅速而激烈的反对。有人甚至不无轻5107蔑地说!杨教授缺乏易学的基本常识。杨教授是物理学家!缺乏易学常识是非常可能的。然而许多自称为易学专家的人们,几乎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天人合一、但是他们是否弄清了天人合一是什么意思。值得怀疑!因此,他们不仅缺乏易学常识!更缺乏杨教授对于科学和《周易》相互关系的清醒意识!缺乏一个学者对待科学问题的那份真诚。   《周易》是促进还是阻碍了中国古代科学的发展!是个可以争论的问题、然而杨教授的讲话。对于二十年来的“《周易》热”、无疑是一种振聋发聩的声音!他促使更多的人去思考!去反思:《周易》对于科学究竟是什么关系。《周易》在传统文化中究竟处于什么地位!天人合一究竟是什么意思!它在传统文化中又究竟处于什么地位。进而、我们究竟应当如何对待《周易》和我们的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

   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   传统习俗:包扩一些节日以及相关的的传统,元宵看花灯吃汤圆。9587端午划船吃粽子、中秋赏月吃月饼等、   传统建筑,瓦房竹楼还有很多。   传统文艺、古代文学,传统戏曲,绘画!乐器等!   传统思想、传统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念等!,

中国传统文化有那些?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7090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9142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3875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传统文化是中国古圣先贤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其核心就是道德教育?在当前文化缺失,物欲横流的大环境下。有不少人误认道德是限制人们行为的条条框框,其实!有道德的生活才是真正正常,幸福的生活。    显著特点 1!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3284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 2。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3、历史悠久。有五千年的历史、 4,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3001”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   传统文化纵览   1!简介   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琴棋书画。三教九流、三百六十行、四大发明、民间禁忌,精忠报国!竹、民谣、黄土、长江!黄河、红!月亮。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农家。农民起义。锄头。皇宫官府、宫庭文化!帝王学!   2!诸子百家   1.儒家(孔子!《论语》。孟子!《孟子》!荀子,思想:仁。义、礼,智!信,四书:《中庸》《大学》《孟子》《论语》) 2.道家(老子、庄子,思想:道德。无为,逍遥) 3.墨家(墨子,《墨子》。思想:兼爱,非攻!举贤!节俭) 4.法1294家(韩非!李斯,《韩非子》思想:君主集权,以法治国) 5.名家(邓析!惠施、《公孙龙子》) 6.阴阳家(邹衍、五行!金木水火土) 7.纵横家(鬼谷子!苏秦、张仪,《战国策》) 8.杂家(吕不韦《吕氏春秋》) 9.小说家( 吴承恩《西游记》,罗贯中《三国演义》!蒲松龄《聊斋志异》,曹雪芹《红楼梦》)施耐庵(《水浒传》) 10.兵家(孙膑《孙膑兵法》孙武《孙子兵法》思想:强调作战前一定要做好准备) 11.医家(扁鹊。淳于意,张仲景,华佗!孙思邈,王冰,张从正,朱震亨,李时珍、张景岳)   3。琴棋书画   笛子、二胡、古筝!萧。鼓、古琴。琵琶,《茉莉、

中国传统文化意义做豆腐起名

  出水芙蓉 该名字采用了传统的中式命名法 这个名字朴实不华丽。但却能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也符合产品即豆腐这一中国传统食物的特点、0341让人印象深刻,

中国传统文化的起名学

  手法1分、含义(合理即可)1分、示例一:琢成。化用《三字经》中“玉不琢。不成器”一语!寄寓父母的心愿6129——经过雕琢、终成大器。示例二:若晨!运用比喻!希望孩子能像早晨一样朝气蓬勃。示例三:弘毅。出自《论语》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5014而道远”一语、意思是刚强,勇毅(宽宏,坚毅)。寄寓父母的期望——树立远大理想。具有坚定的信念,示例四:一鸣、巧用双关,既寄寓父母期望孩子一鸣惊人的意思,又利用谐音!包含永夺第一名之意! 试题分析:分析名字中的“语文元素”其实是对名字的赏析,如“若晨”可从比喻修辞的角度、“琢成。弘毅”可从其出处的角度、“一鸣”可从其双关意的角度,这些名字中都表达了家长对孩子的期望!点评:对于名字的妙处!可以首先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然后根据理解写出它们所8412寄寓的期望或祝愿,平时对身边的事件!现象、周围的人等!要多关心、要多与同学们。师长!父母交流探讨!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表达对身边人们的情感、这样、自己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语言6680的能力都可得到提高!,

中国传统文化本质

  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它和“道”字组成一个整体。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中国五千年辉煌的传统文化只是追求一个德字,讲究一个德字,不论是儒家、道家,还是佛家、它们各自的文8131化都是建立在德字上!古代“2389得”与“德”相通!“得者、德也!”得什么、得的就是对宇宙真理——道的同化,凡是符合道的“得”都是“德”。不然就是无德。古人云:“道之在我之谓德、”古人把德与道直接相通。德是内在于人的道、德从道中来。德是道的体现,是1664道在不同层次的标准和要求!同化宇宙真理就是一个“得”者!就是一个大德之士。一个得道者,自古以来,道德一体!修道就是修德。修德就是修道,道1308德是一而不一?二而不二!不可分连。老子在《道德经》里也已经把这个道理讲清楚。老子说:“孔德之容、惟道是从。”意思是最大的“德”,就是“道”的体现和作用,   中华文化一开始就把道与德紧紧结合在一起:《易经》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成之者性”!“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天行健、君子从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礼记》中称:“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些中国文化的经典名句、每句都是道德一体的体现。可以说。中华文化是道德文化、  1386 中国传统文化充满着道德一体的精神!不管是本土的道家和儒家,还是外来的本土化的佛教,都是体现于这一精神,中华文化要求治国、治家!治身都要根据道的准则、“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道德经》54章)这样使社会“道普德溢”,天下仁爱太平。这是儒。释,道三家的理想,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千百年来要达到的社会境界,   (一)   中国古代的圣人们。从三皇五帝到尧!舜,禹。汤,文。武!周公、都是体悟和遵循大道而行的人!历来被奉为有德的人、他们开创的社会都是不同历史时期中最美好社会。而今,2556历史已经远去。远古的传8693说和文献早已湮灭难觅,现在的人已经很难体察和理解那些时代的美好!和那些时代人们所追求的高尚的道德理念和人生价值,如今,人们只能从周公和他所开创的周朝社会中看到一些端倪、   在古代的圣人中、周公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也是一个伟大的道德家!他提出的“以德配天”,“5395敬德保民”!“明德慎罚”的思想、成为周朝最重要的治国纲领,周公说:“不可不敬德”,一定要“自敬德”?并且必2508须“疾(急)敬德”!只有发挥“德之用”、0290才能永保天命!(《召诰》,《无逸》)周公深切地认识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天不讲亲情!只有发扬仁德的。才会得到天的庇佑)。道德是立身立国的根本。因而、周朝把道德的完善看成是治国的第一要义,周人推崇先王的德行、他们编写的《诗经》中津津乐道地颂扬从后稷。公刘、古公,到文王、武王这些先祖们如何有高尚品德、如何进德修业,以德兴国的事迹。他们把文王的仁政视为榜样:“文王在上。于昭于天”,(文王的神灵在天、啊、神灵显赫在天上,《诗经·9388文王》)周朝这些圣君贤臣的德行。也历来被后世的炎黄子孙堪称为人生的楷模!周公的以德立国的思想,是周朝的主流思想!在周朝社会中。人们所追求的道德功业和道德人格成为这个社会的人生理想!被各个阶级的大多数所认可,甚至成1317为下层社会成员共同追求的目标?人人追求道德、坚守道德,发扬道德!甚至把道德高于自己的生命。“杀身0424成仁”成为道德准则、整个社会处在道德的氛围和环境之中,在西周的一些早期8832文献中!已经初步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德治思想。周人对德的自觉和对德的认同!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周公在历史上另一个伟大功绩就是“制礼作乐”,周公在“损益”殷礼的基础上使传统的礼制!礼仪、严密化!系统化,从而在整体上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创设了适合当时社会的优秀文化制度、其具体内容包括一系列社会、政治等制度。还有一系列相应的道德伦理2097规范和文化教育的方式,形成一整套完备的典章制度、称之为“周礼”。或“周公之典”。周朝的礼乐文明。一直被视为后世社会的典范!被认为是上古社会的鼎盛时代!孔子赞叹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于文哉!吾从周,”(周朝借鉴夏商二代的礼仪制度。多么丰富多彩啊。我赞成周朝的礼仪制度,《论语·八佾》)   礼是道德的表现形式。周公通过礼仪规范人在社会中的行为。使人保持德行,与天道合一,因此。王维国认为周朝制度的变化“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周公制作之本意!实在于此,(续),

对中国传统文化《易经》有何看法

 5372 中国古代,有一伏羲氏!一画开天。生阴阳、创八卦!属一无字天书、之后出现周文王,用当时文字整理和记载下来、成为了一共四千多字的《易经》!也叫《周易》!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孔子为《易经》作传。所以说孔子—至圣先师,成了中国文化的集大成者。其最初的源头就3394是《易经》!《易经》是我们中国的一部最古老而深邃的经典、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它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是我们的先贤对宇宙自然规律的长期观察而得出的经验总结,由于《易经》具有占卜功能!使人们仅能了解并热衷于其玄之又玄的卜筮功能。这使6356得人们长久以来对《易经》这本书的具体看法有失偏颇、

中国周易现状?

  知道的人:非常多,   看过的人:上一条答案中的极少部分?   看懂的人:上一条答案中的极少部分。   会运用的人:上一条答案中的极少部分、   精通的!大师级:上一条答案中的极少部分。。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禁忌?

  中国传统的送礼禁忌   中国普遍有"好事成双"的说法、因而凡是大贺大喜之事、所送之礼!均好双忌单、但广东人则忌讳:4"这个偶数、因为在广东话中,"4"听起来就像是"死",是不吉利的,再如、白色虽有纯洁无瑕之意,但中国人比较忌讳,因为在中国!白色常是大悲之色和贫穷之色!同样,黑色也被视为不吉利。是凶灾之色、哀丧之色、而红色!则是喜庆,祥和!欢庆的象征!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另外,我国人民还常常讲究给老人不能送钟表。给夫妻或情人不能送梨,因国"送钟"与"送终"、"梨"与"离"谐音,是不吉利的。还有,如不能为健康人送药品,不能为异性朋友送贴身的用品等!   通常情况下,当众只给一群人中的某一个人赠礼是不合适的、因为受礼人会有受贿贿和受愚弄之感,而且会使没有受礼的人有受冷落9670和受轻视之感、   不4051可包含动机、应当尽量避免一些有影射性和含义的礼物。   始终还是新的好,因为没有人会喜欢收到二手货! 4209  衡量合理价钱?这份礼物是因太便宜而失礼。其实礼物的价值应以你与收礼者的关系而衡量,以避免令双方尴尬。   据说领带和腰带是不宜送给男性的、除非你和他有亲密关系,因为这些东西有要拴住对方的意思,依此类推。送女性项链好像也不太合适、更不用说戒指了!   中国传统婚嫁禁忌   1、安床后到新婚前夜。6257要找一个未成年的男童和新郎一起睡在床上因为传统认为、   2。结婚当天!到晚上就寝前、所有的人尽量远离新床。0415尤其新绝对不可碰到床边!会不吉利!   3,婚礼当日,忌让人坐在新床!   4。婚礼当日!新娘不可任意躺在床上、否则长病在床!   5。婚嫁忌生肖虎的人观礼。   6。结婚之日新娘出门时姑姑嫂嫂不能相送!   7。成亲日新娘离开娘家时?哭得愈厉害愈好,因为,   8,新娘的衣服忌有囗袋,以免带0042走娘家财运,   9,结婚后第三天!新婚夫妇携礼回娘家!即为归宁,但切记当天需在天黑前赶回夫家,不能在娘家过夜、10、结婚后的四个月内!新娘不可叁加任何婚丧喜庆的仪式、以免冲喜。   11。新娘的镜子也忌借给他人,   12。新婚四个月内!除非必要(如蜜月旅行),新娘也忌在外过夜、   中国传统过年的禁忌   中国人过的农历新年指的是初一到初五这几天?当然我们通常会将前后几天都算进去一起庆祝!直到十五后节日6970气氛才慢慢淡下。   1.要说好话。忌骂孩子:传统认为孩子初一若挨了骂?就要挨一整5618年的骂、尤其要求初5012一这天要说好话?不5096能说粗口不雅之言。有些地区万一小孩说溜了嘴,大人会马上跟着说:“孩童之言。百无禁忌”!若是不小心摔破了东西、就会说“打发打发”(发财之意)、   2.忌打扫、忌将垃圾扫出门外:过年前要拜“灶王爷”、送走后“灶王爷”!年三十夜以前要打扫完毕、叫“扫扬尘”!有除旧迎新的意思。到过年那几天则忌打扫,初一至初五忌倒垃圾。也不能将垃圾扫出门外或往外倒污水!恐将家中的财气扫掉,   3.初一、初二忌洗衣:水神的生日在初一,初二、因此忌讳在这两天洗衣服!   4.初一忌催人起床:年初一的上午不要催人起床!认为这样会让对方整年都会被人催促着做事!   5.已婚女子忌初一。四,五回娘家:过年期间!嫁出去的女子和女婿只能在初二或者初三回女方娘家、据说这样才不会把娘家吃穷!   6.忌跟还在睡觉的人拜年:年初一忌跟还在睡梦中人拜年!须等到对方起床后再拜年。否则会让对方一整年都在病床上。   7.忌吃鱼头,鱼尾:过年期间鱼是必备菜!曰“有余”!吃鱼时、应将头尾留下不吃,这样就表示来年不仅有吃穿、还有剩余!   8.忌讨债:传统认为,过年期间不管是被人要债还是向人要债的人这一整年都会很倒霉、因此忌讳向人讨债、   中国各地在过年期间还有一些不同的习俗和禁忌,也是非常有趣又有意义的。这也是我们民族文化传统的一部份!值得世代流传、。

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誉为百经之首是

  《易经9916》(“易”,音同“亦”)简称《易》。又称《周易》!是中国最古老的文献之一?相传为周文王所著、成书于周代。故而称呼《周易》!。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