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周易风水

中国最权威的,最著名的风水著作

  风水著书凡者多搐元机妙诀难觅逢,7950识得元机真妙诀、若逢好地君自知;寻龙点穴法何在。会者能辨龙真伪、觅其交媾归何方。点9024穴须从形气现,世人不识天机诀!游山玩水意如何!……、

哪些关于《周易》的著作比较好

  《周易》语法研究管见《周易》语法研究管见   ——《易经语法分析》序   最近?洛阳赵荣珦先生以大作《易经语法分析》垂示、据我孤陋所知!海内迄今尚无同类专书面世、仅此一端、已足1588见其筚路蓝缕之功、《易》曰:“6566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知者!智也,赵先生!智者夫!   2600展读之余,我有以下三点感想:   一。何谓“《易经》语法”!   我们知道!《周易》包含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文本:一是成书于西周的《周易》古经、即通常所谓《易经》!二是成书于战国时代的《周易》大传!即儒家称作“十翼”的《易传》!赵先生的《易经语法分析》、就是对前者的语法现象的研究!   具体说来。所谓“《易经》语法”、就是《周易》古经的筮辞(卦辞?爻辞)的语法。该文本中的语法现象是很丰富的,赵先生从词法和句法两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词法方面,赵先生是既讲词性。也讲词义,我想,这大约是因为:虽然词义(这里不是指的语法意义。而是指的词汇意义)本来不属于语法学范畴!而属于语义学范畴。但是对于任何一个具体的词语来说、如果不能确定其词义、也就不能确定其词性!在这个意义上,语法乃是语义的一种表现!语法是功9681能性的、而语义才是实质性的!   句法方面,赵先生也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给我尤为深刻印象的是!他首先对卦辞、爻辞进行了“主—谓”二元结构的分析,即将卦名!爻题视为第一层次的主语!这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卦辞。爻辞作为占断!是对卦名、爻题的意义的断定。例如乾卦:“乾:元亨,利贞。”翻译成现代汉语,即:   乾卦 || 象大通、有利于占问!   显然!“元亨利贞”是对“乾”的断定!这是主谓关系。其实。传统易学已经指明了这种关系,因为:象“元亨利贞”这样的筮辞。称之为“彖辞”!彖者。断也!断也者。断一卦之吉凶也、   不仅如此!《易经》语法的意义远不限于《周易》本身,整个《周易》语法乃是中国轴心时代(Axial Period)的汉语语法的代表形态:《周易》古经的语法是殷周之际的语法代表,《周易》大传的语法是战国时代的语法代表,赵先生的《易经语法分析》就是对以《周易》古经语法为代表的殷周之际汉语语法的研究,这里显示出赵先生的独到眼光:研究殷周之际的汉语语法,《周易》古经是最恰当不过的文本选择、这是因为!其它的文本在时代问题上或多或少都是存在疑问的!例如《尚书》中的《商书》和《周书》!由于“伪书”混入的问题!我们很难甄别它们的确切时代。因而很难加以利用!而《周易5187》古经的时代则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绝大多数学者都承认它是西周初期的文本,因此,它就可以作为我们研究殷周之0349际的语法的范本,在这个意义上、所谓“《易经1304》语法”就是西周语法乃至殷周之际的语法。因此。象赵先生这样的对《易经》语法的研究!乃是用历史比较语言学方法来研究汉语语法史的必由之路、是汉语史研究当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二,如何研究《易经》语法!   汉语语法研究、由来已久:传统语文学(philology)范畴的汉语语法研究,大约肇始于元代!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一部讨论文言虚词的专著!是卢以纬的《语助》。而所谓“文言虚词”?依我的看法、其实质乃是汉语所特有的一种语法形态(词法形态,句法形态)、现代语言学(linguistics)范畴的汉语语法研究,滥觞于晚清。第一部专著!是近代马建忠的《马氏文通》、后者实际上是用西方语言的语法规律来硬套汉语的语法,结果带来许多类似“格义0700”的弊端,但是、我们显然又不能简单地回到前者去、时至今日!这仍然是汉语语法学界面临的困惑:我们缺乏本土的!原创的!切合汉8787语语法实际的语法理论!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不能因噎废食!停止汉语语法的研究工作!唯一的选择。就是只好暂时仍然采取“以西说中”的办法,这就犹如当年的佛学东来!最初的理解虽然扞格不通。但7994正是经过这样的“格义”,佛学才最终被中国化。本土化了!形成了中国原创的佛学,   赵先生的《易经语法分析》即属于这样的“以西说中”。虽属“格义”、也是眼下别无选择!而必须勉力从事的历史阶段性的任务,那么、按西方语言学的观念?《易经》语法研究涉及两5294个方面?从而7097涉及两种截然不同的研究方法:一方面,研究《周易》语法必然涉及与其前后时代的语法的“历时”比较问题,这就可以用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方法,但另一方面,《周易》语法本身的存在却是“断代”的。我们首先必须“共时”地去描写它、这就可以用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方法、两者之间。具有一种辩证的关系:一方面,后者乃是前者的基础!因为我们必须首先弄清了每个时代的共时的语法结构特征。才可能对它们进行历时的比较,但另一方面、前者也是后者的条件,因为假如不对不同时代的语法结构进行历时的比较,我们也难找出一个时代的语法的共时特征。因此。现时语法学界把这两种研究对立起来的倾向是不可取的、   赵先生的《易经语法分析》就是一种共时的研究!即是对殷周之际的语法结构的静态描写。这种共时的静态描写当然应该在历时比较的条件下进行,但这种共时描写的结果本身又对历时比较的研究1060提供基础!例如、古经语法的研究可以与大传语法相比较。然后,比较的结果又可4465以用于对大传语法的更进一步研究?赵先生这样对《易经》语法进行共时研究、就可以为历时研究提供赖以比较的基础,这种比较不仅仅是古经与大传的语法比较!而且意2094味着殷周之际的语法与战国时代的语法的比较!从而构成汉语史研究中的重要的一环!这是很有意义的,   三!研究《易经》语法有何意义,   前面实际上已谈到了《易经》语法研究本身具有的语法学,语法史的学术意义、此处不再赘言。我这里还想谈的,则是《易经》语法研究所具有的超越了语法学及语言学的更为一般的意义,   我想,我们今日研究8766《周易》,绝不是为了“发思古之幽情”!更不是为了满足古董商!收藏家那样的嗜好、我们今日研究《周易》、乃是为了先儒所说的“通经致用”,今人所谓“古为今用”,也就是《9655易传》所说的“正德!利用!厚生”、通经者。正德也!致用者。利用厚生也!然而、非通经则无2591以致用!通经者!所以致用也!因此。首先是要通经。   那么。何谓通经。为什么要通经,所谓通经、就是读懂《易经》。通经的直接目的。是为了理解“圣人之意”、而其最终目的!则是利用厚生。《系辞传》说:   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4418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4891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1550以尽神、”   这里!“立象”。“设卦”是指《易经》卦爻的符号系统,“系辞”是指《易经》的语言文字系统!亦即赵先生所研究的筮辞。通经就是首先弄通筮辞之意,由此弄通卦爻符号之意,以至弄通圣人之意。进而正德!进而利用。进而厚生、   这也是赵先生《易经语法分析》的最终意义所在。而其直接所关的意义则是:如何才能通经、古人有言,通经必自通小学始!所谓“小学”、乃是古人对传统语文学的称谓,自刘向、刘歆父子《七略》、班固《汉书·艺文志》以至《四库提要》以来、“经部”必录“小学”之目,这个道理是很简单的:通经的前提是通该经的语言文字,试想!假如连书都没有读懂。假如连书的语言文字都没4186有弄通,如何可能通经!如何可能理解圣人之意!又如何谈得上正德,致用。这正是今日学者中的一种大病:即以《周易》研究来看,或者望文生义。或者游谈无根!当然。关于《周易》的训诂之类的小学研究,自古至今。不绝如缕。但对《易经》进行现代语言学意义上的“语法分析”的专书、恐怕前无古人!   按照传统的称谓!赵先生的《易经语法分析》即属于所1273谓“小学”:它是我们读懂《易经》的前提?也是我们通经致用。利用厚生的前提、我想、这就是赵先生《易经语法分析》的最大意义所在吧。   承蒙赵先生不弃鄙陋。命我为序、而我对《周易》语法素无研究,实在惶恐之至!然而有感于赵先生“通经”之志!故本乎《周易》“修辞立其诚”之意。拉杂如上!以就教于赵先生并海内学人,或有未达、幸见谅焉!   周易》研究参考文献(八)   --------------------------------------------------------------------------------   作者:吴辛丑 来源: 发表时间:2005-09-07 浏览次数:207 字号:大 中 小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中华书局!1984年!   马宗霍《说8746文解字引经考》!台湾0494学生书局,1971年,   赵诚《甲骨文简明词典》,中华书局!1988年,   高亨《古字通假会典》!齐鲁书社!1989年,   宗福邦、陈世铙、萧海波主编《故训汇纂》、商务印书馆。2003年,   王念孙《广雅疏证》。中华书局。1983年,   王引之《经传释词》。岳麓书社,1984年,   8922王引之《经义述闻》。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   阮元《经籍纂诂》!成都古籍书店!1982年、   徐朝华《尔雅今注》,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年。   王力《同源字典》、商务印书馆,1982年!   王力主编《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中华书局!1999年!   王力主编《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华书局,2000年!   张永言。杜仲陵,向熹!经本植。罗宪华、严廷德《简明古汉语字典》、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修订本,2001年、   陈复华主编《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8年。   因为《周易》都是难懂的古文、所以要参考的文献肯定与古文研究中的常用辞典。字典、这些都是必要的。!

历代有什么研究八卦的著作?

  西6671汉焦延寿撰《焦氏易林》又名《易林》!东汉郑玄的著6652作《易论》!魏·王弼注本、唐李鼎祚《周易集解》,唐·孔颖达疏本(即《周易正义》)。宋程颐《程氏易传》。宋代朱熹《周易本义》。现代闻一多《周易义证类纂》、高亨《周易古经今注》等、,

刘大钧的人物著作

  《周易概论》,《周易古经白话解》?《周易全译》。《周易讲座》,《周易传文白话解》?《纳甲筮法》、并《主编》、《0684大易集成》!《大易集要》!《大易集述》及《象数易学研究》一、二,三辑。刘大钧先生先后主持召开了“第一!三届国际周易学术讨论会”(1987!1997年),“首届海峡两岸周易学术研讨会”(1993年)。创办了我国第一份易学研究专刊《周易研究》,发行28个国家和地区!在海外造成了极大影响!被国际易经学会会长、9754夏威夷大学教授成中英先生誉为“推动当今大陆易学研究迈出重大里程碑的人”!,

算命的书那些最有权威

  先看5397古籍d./、!

惠栋的地理著作有那些

  没有、惠栋精于易学!有很多易学的著作,   著有《九经古义》二十二卷。《易汉学》!《孟喜易》二卷,《虞翻易》一卷。《京房易》二卷,《郑康成易》一卷,《荀爽易》一卷、《易例》二卷,《周易述》二十三卷!《明堂5849大道录》八卷、《褅说》二卷、《古文尚书考》二卷,《后汉书补注》二十四卷,《6489王士祯精华录训纂》二十四卷,《九曜斋笔记》,《松3662崖笔记》!《松崖8200文抄》,《诸史荟最》!《竹南漫录》等书!   惠栋(1697年11月18日~1758年6月27日)清代汉学家!汉学中吴派的代表人物、字定宇,号松崖,学者称小红豆先生,江苏元和(今江苏吴县)人、祖周惕!父士奇。皆治《易》学,三世传经、赞为一代佳话!生于1697年十月五日(11月18日)、死于1758年五月二十三日(6月27日)早年。随其父至广东提督学政任所!父卒归里、课徒著述!终身不仕、其学沿沿顾炎武!一生治经以汉儒为宗、以昌明汉学为己任!尤精于汉代《易》学。、

比较权威的起名机构有哪些?

  我是觉得中央或者官媒认可的才叫做权威、那些小团体里边发的奖总感觉有点不安,,

全国周易培训哪家最权威

  国内论周易培训行业做的最在规模的就是两家!7093一个是台湾何荣柱的周易培训!一个是北大国学的周易培训。前者实用性很强。后者理论专业强,

易经是谁著作的

  最多的说法是周文王 较次的是伏羲 再次的就有很多了 不过在周文王以前就有易经。已经有史料证明了 6837伏羲也很可能不是作者?因为根据史料。1136当时的社会背景根本不会出现像这样智慧的书籍 最贴切的说法是:易经是经历了历代易学家们的反复重卦,以及反复推敲才得来的,是大家的智慧.是中华民族的智慧(易经其实在古代不叫易经的、在周朝时叫归藏(殷),还有(夏朝)连山。现在的易经叫周易)?

中国古代有一本关于面相的著作叫什么?

  据《后汉书》记载:东汉时连皇宫挑选嫔妃、采女都须经相士过目!随着看相习俗的广泛流行,此时相学理论8601体系初步建立!《汉书· 艺文志》载有《相人》二十四卷!据《怀庆府志》记载、仅当时的著名相士许负就著有相书《德器歌》。《五宫杂记》, 《听声相形》诸种!两汉以后!迨至李唐。看相成为重要的社会职业、相书多达三十余种。一百三十多卷。此后宋、明两朝!看相风气发展到颠峰,许多相士成为显贵,不少知识分子!上层名流以浓厚的兴趣研究相学理论。9354大量相书充斥书肆。明以后。相术逐5827渐流向民间!成为江湖术士敛财养家的手段!自此,无论相学理论还是看相技艺都少有新的发展!古代相学名流群芳灿若星辰,5259如春秋时期的姑布子卿!战国晚期的唐举、汉代许负,唐代袁天纲、李淳风。 宋初麻衣道者!陈搏!明代袁忠微!清代陈钊等!皆负盛名!其社会影响不在同时代的达官显贵,文人1828学士之下,古代相学著作多不胜数。但大多数是相2665互转抄!自成体系又较实用的主要有《麻衣神相》,《柳庄相法》、《神相全编》?《水镜集》!《相理衡真》等。其中又以托名五代术士麻衣道者的《麻衣神相》流传最广、托名宋代陈搏的《神相全编》体系最完备。!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