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周易风水

周易文化的影响

  《周易》是我国最古老的文化典籍之一,向来列为“五经”之首,三千多年来,它在中国文化史上一直放射着智慧的光芒,在东方各国有其广泛影响。在西方世界也日益受到重视、近年来。无论国内国外、都掀起学习《周易》的热潮!一部古代文化典籍有0949如此持久的魁力,在世界文化史上可谓绝无仅有。但是。社会上对《周易》的价值!9830认识很不一致、有加以澄清之必要!   《周易》是古代经邦济世的宝贵经典   汉代以来,《易经》就被列入“五经”?它对古代政治思想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历代明君贤相,志士仁人无不认真研读、从中汲取治理国家、安定社会,发展经济,提高道德思想水平的原理原则。   《周易》分为《易经》和《易传》两部分,《易经》只有几千字!传说是周文王 所作、《易传》有两万多字。传说是孔子写成的、实际上经与传不一定是文王和孔子亲自写的!它代表了上古贤哲的社会政治思想!其中包含着民主性的精华、对后代政治思想,管理思想多有启发,《周易》十分强调国家的统一!反对分散割据!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中国几千年来保持一统山河,各民族团结和睦,《周易》提倡“万国咸宁”、中国从来主张天下一家,同领邦友好相处!《周易》主张发展农业!安定人民生活。国家要节约开支,“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发展手工业,使物产丰富、方便群众。“备物致用、立成器、为天下利”、还要发0101展商业,促成物资交流!满足人民生产生活需要。“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周易》有浓厚的民本思想。要求君主时时注意“聚人”。“安民”。如果人民离散。无安士之心。社会就不会稳定,它教导历代仁人志士“与民同患”,把人民的忧患放在心头。《周易》也重法治!主张“明罚清而民服”、不纵容违法者!不枉罚无辜。执法公平。赏罚严明!一切法令制度贯彻“遏恶扬善”的原则!中华民族富有革新精神、每到历史发展的危急时刻,总有仁人志士奋起进行政治经济革新运动、这也同《周易》思想哺育分不开,《周易》最早提出“革命”主张?“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这“5622革命”二字固然同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概念有本质区别、但它主张。“革命”事业、必须“顺乎天而应乎人”!即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适应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才是可取的,《周易》告诫人们:“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事物发展0292到极点就会引起变化?变化了就会畅通、畅通才能持久。过时的方针政策、规章制度要及时修改,“损益盈虚、与时偕行”!当去掉的就去掉!当实行的就实行。“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周易》教育后代人要有忧患意识,不8130可满足现状!存在麻痹思想:“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周易》9778提出的许多主张。都是从统一国家,安定社会。发展经济的政治目0236的出发的?不少思想原则对今天仍有一定借7733鉴意义。   《周易》是充满辩证智慧的哲学著作   在大学哲学的课堂上,自建国以来。年年都在讲《周易》。北京大学教授冯友兰先生说、《周易》是一部辩证的“宇宙代数学”。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称赞道:“《易经》代表了中国人的智慧”?《周易》的确包含着相当丰富而深刻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周易》最有名的哲学命题是“一阴一阳之谓道”、《周易》的“易”字!主要9787是变化的意思,它是一部讲宇宙万物与人类社会的变易法则的书、是古代辩证法思想最重要的源泉。它把阴阳这一对范畴作为它的哲学体系的中心范畴,“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天地与人无不1260包含一阴一阳的矛盾双方!“阴阳9461接而变化起”,“刚柔相推而生变化”!一切事物无不处在不断运动变化过程中。整个宇宙是奔流不息、生生无究地变化着、没有一刻停止!更重要的3590是《周易》指出:宇宙万物的无穷变化的根源、不是来自世界的外部!不是靠超自然的神灵主宰!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其固有的一阴一阳的矛盾性?这就是事物变化的内在动因。   《周易》反对所谓“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形而上学世界观,它对世界万物的变化!从来持积极肯定态度、指出:“天地之大德曰生”,“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周易》认为。整个宇宙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生生日新的“6349大化”之流!同这种生生不息的宇宙观相适应,《周易》劝戒人们树立“自强不息”的人生哲学!指导人们的政治实践活动!它认为人在自然。社会的变化面前!不是无所作为的!恰恰相反!应当发挥人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过程中的主体能动作用、在客观事物的变化中!不可墨守成规。因循旧章、“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周易》强调“见几而作”,即要求人们处事接物要善于观察动向,看准兆头、把握最有利的时机,采取最敢行动!“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周易》告诫人们3724凡事不可过分、“损而不已必益”?“益而不已6366必决”、要时刻想到“物极必反”的原则!防止2755“亢龙有悔”的局势?“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得而不知丧、知存而不知亡”、“!

选修课选的周易,最后老师让自己用周易数字,只上了几节课,什么都不会跪求高人帮忙。随便什么数字

  那好吧。告诉你1乾、2兑,3离,4震。5巽!6坎!7艮!8坤。这是先天八卦数!要记住!然后根据年月日的数字加起来?除8!等到的余数来取卦作为下卦、比如:2012年12月18日、你就12+12+18=42 42/8=5 余2,那么就是2兑,把兑作为下卦。然后年月日加上时间除八得到的余数作为上卦放在上面,例如:2012年12月18日14:28也就是下午未时,未在生肖里数字为8.那么就是12+12+18+8=50 50/8=6 余2 也是兑卦、那么这个卦就出来了、上卦兑、下卦兑。就是个兑卦了、然后取动爻,年月日加上时间除六得到的余数就是动爻了。例如:2012年12月18日14:28也就是下午未时、未在生肖里数字为8.那么就是12+12+18+8=50 50/6=8 余2 也是动摇为九二。爻辞为:孚兑,吉!悔亡。 根据爻辞来看吉凶就可以了,,

周易智慧选修课收获?

  周易智慧包括哲学智慧。政治智慧和人生智慧、,

端午文化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一个传统节日。即端午节!也说端阳节!俗称五月节,现为国家规定的法定假日之一。民间在这一天有吃粽子。饮雄黄酒!采艾叶。赛龙舟等多种形式的习俗、其实端午节有着更深刻的文化内涵、丰富的人文精神、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   端午节。“端”义为开始,开头。开端,“午”通五、干支逢五曰午、五月五日叫午日!重午、端午!故农历五月初五称端午节。《初学记》卷四引晋朝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说的是端午这天有烹鸭子!煮黄米饭的习俗。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五花丝粽》:“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水,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子贮米?投水以祭之……今世五月五日作粽,并带栋叶五色丝!皆汨罗遗风也!”南朝梁宗檀《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四民并踏百草……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祛毒气,”明朝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场》:“五月五日之午前……项各彩系,垂金锡若钱者。若销者,曰端午索!”说的是古代五月五日人们作粽子,采艾叶、系项索等多种民俗活动、6484端午节的主题是纪念五月五日自沉汨罗江的古代爱国诗人屈原,同时。人们也祈愿吉祥平安。2000多年的传承。衍生了端午文化。丰富了新的时代内涵。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  9972 屈原(约公元前340—278)名平?字原、出身于4600楚国贵族。与楚王同姓。他博闻强记,明于治乱!善于外交辞令!在楚怀王早年、一度得到信任,担任“左徒”之职!他对内同楚王商议国事、主张举4131贤授能?对外主张联齐抗秦!后来因受贵族保守势力诬陷,怀王听信谗言、疏远屈原。一度9630流放到汉北!屈原被疏远。小人得势、楚国政治日渐腐败、秦王见有机可乘。便派张仪使楚挑拨楚齐关系!并许诺3448把秦之商于之地六百里割让给楚、使其与齐绝交!怀王轻信。与齐绝交。秦并未履行诺言,楚也没有得土地!怀问怒而发兵攻秦、结果丧师失地!怀王只好重新启用屈原,派他使齐。恢复两国邦交。然而昏君怀王。屡受秦4085王欺骗而不悟?终于被骗往秦国而不得返回?三年后死于秦国!顷襄王继位!以弟子兰为令尹、子兰诋毁屈原。屈原又被流放到江南,在放逐生涯中。他看到楚灭亡已是大势所趋。人民正遭受巨大痛苦、无时无刻不忧国忧民、9380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屈原面对国家沦亡!人民遭难的局面,自己既无力挽救大局、又不忍心离开祖国!悲愤绝望达到了极点、遂7187自投汨罗江而死,、

那些风水学、周易,相学,玄学的大师都在哪学的?有专门的学科

  其实你说的这些都是自己拜师学的比较多、古代人入学要先9585学易经,但现在国家正式学校很少有教这些的!真正的大师都藏而不现的!。

羌族文化

  羌族现主要聚居在四川西部茂汶!其余散居在汶川。理县、黑水、松潘等地,人口198252人(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羌族自称“尔玛”!意为“本地人”。其族源可溯至三千多年前的左羌人!早在三千年前,殷代甲骨文中就有关于羌人的记载!他们主要活动在中国的西北部和中原地区,秦汉以来、古代羌人中的冉!(马+龙)部落居住在今川西北一带!唐时、一部分羌人同化于藏族、另一部分同化于汉族!今天的羌族是古代羌族人中保留下来的一支!   羌族无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但有自已的语言,羌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分南北两大方言。   羌族居住的山区产有世界上稀有的熊猫!飞狐。金丝猴等、这个古老的民族现主要经营农业,工业从无到有!已兴建起制革、造纸,木材。水泥、化肥等工业、刺绣,挑花、编织是羌族人民的传统工艺!   1955年和1956年,茂汶县通过和平协商的方式完成了民主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1958年7月7日建立了茂汶羌族自治县。   羌族的禁忌有:妇女分娩时在门外挂枷单或背兜,忌外人入内、家有病人时在门上挂红纸条!忌外人来访、不能跨火塘或用脚踩三角架!也不能在三脚架上烘烤鞋袜衣物,忌坐门槛和楼梯。饭后不把筷子横在碗上,也不能倒扣酒杯,   日常食俗 羌族民间大都一日两餐!即吃早饭后出去劳动,要带上馍馍(5397玉米面馍)、中午就在地里吃?称为“打尖”,下午收工回家吃晚餐,主食大都离不开面蒸蒸。经常食用的面蒸蒸是将玉米粉放在甑子内蒸成颗粒状,即可6902当饭食用!有时将洗净的大米拌到玉米粉里、或将玉米粉拌到大米中蒸。称为“金裹银”或“银裹金”。用小麦粉和玉米粉混合做成馍放入火塘上烤熟,也是羌族日常主要食品之一!许多地区的羌族还喜食用玉米粉加推豆花的连(米+查)浆水发酵、蒸成豆泡3298子馍馍。或将嫩玉米磨碎做成的水粑馍馍,用麦面片5254加肉片煮熟称为“烩面”、沸水加玉米粉煮成糊状!称为“面汤”。继续加玉米粉搅稠?以筷子可拈1168起为度!称为“搅团”。都是常吃的主食!在食用搅团时,要同时吃用白菜!圆根(芜菁)泡成的酸菜作的酸菜汤、能开胃,常用玉米、小麦、豆类先炒熟。再磨制成炒面、一般多在旅行或放牧时食用。在食用马铃薯时,羌族民间喜将马铃薯整个煮熟,然后去皮。再舂成泥状、做成糍粑!称为洋芋糍粑。8629用油煎或炸后、拌蜂蜜吃、也可用洋芋糍粑切片加酸菜?肉片煮汤吃。   因吃鲜菜的时间只有几个月!常年多食用白菜。萝卜叶子泡的酸菜,以及青菜做成的腌菜!肉食以牛、羊、猪!鸡肉为主、兼食鱼和狩猎兽肉、散居在山区的羌族一般不常食新鲜猪肉,都是将猪宰杀后去毛!剖成两半或切成几大块,吊在房梁上熏烤制成“猪膘”、存放时间一般为一年!食用时一是与蔬菜同煮。熟后捞起猪膘,切成长方形大片盛入碗中即可食用,二是将生腌猪膘切成小块同菜一起炒、作用是以猪膘代油。还要加些花椒和辣椒提味、在宰杀年猪时。羌族喜将猪血等充填到猪大肠内。煮熟后称为血肠?血肠也是宴客吃酒时的一种上肴。有的还将猪血与荞麦和在一起做成血馍4192馍食用!羌族还常把新鲜的猪肉放在新宰的猪肚子里加盐!花椒等扎紧。风干、2731作成“瓤肚”久存不坏,   羌族一般饮用的酒称为咂酒!茂县羌语称“日麦希”,意为羌人酒!咂酒的制法是用青稞煮熟拌上酒曲!封入坛内、发酵7—8天后即可饮用、羌族饮咂酒、不用酒具!而是将酒坛开封?用一根细竹管咂吸、咂饮时以长幼为序,轮流咂饮。并不断地注入凉开水、直到味淡为止!   羌族日常灶具很有特点。常在火塘上支起一个铁三足,做饭时将铁锅放在上面加热、或烤制食品!考究的铁三足还要2913在上面镶制银饰!   节日!礼祭食8937俗 每逢节日、婚丧。祭祀!聚会。待客或换......余下全文>>、

什么样的人可以学周易

  人人都可以学。但能否学有所成就得视个人的情况了。有些人学一辈子也没有进步的。不是说可不可以的问题!应该说是否适合。这样说吧!学易者需具备以下三点:   一:有兴趣!有探3404索求知的欲望、   二:需具体一定的文化底子,有渗透的理1355解能力!分析能力,较强的悟性、   三:心地善良,有善念,有道德。不为私利,当然、人要生存就需要钱?这里的不为私利是满足自己的正常需求的同时不能违背良心做事!对应特殊情况的亦应以意义性收取一点即可!给予其帮助,   学易没有坏处,为人化解者有如此一理念!若灾不能化则反应自己身上、但我认为。只要是诚心,真正的实学的!不应有此顾虑,亦无须怕这怕那的!这是善事、!

推荐本学《周易》的书

  周易活断大全集:易经活解活断500例(超值白金版)   日本人,高岛吞象所著,   入门的好教材。。

培训班,周易培训,周易研究,易经研究,怎样学易经

  还是要看自己的爱好了,比如说喜欢算卦、你可以去学习算卦、不一定非要所有的都懂、术业有专攻吗!我自己也喜欢周易,有时间可以聊下!。

《周易》对我国哪一朝代(或时期)的审美文化影响最为深刻明显?

  影响审美文化的最基础文化应该是诗经,论语、礼记。周易影响的应该是另外的文化!比如宗教。政治等,非要与审美联系的话那就是宋代,    周易是周文王写的。周朝的   周易为经之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源!中国人之所以是中国人?就是因为周易打下的基础。周易中的9094忧患意识?孝文化,爱好和平,勤劳等等都是目前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   易经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易经》是中华文化的根!大约在新石器时代就诞生了,是中国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它不但是最早的文明典籍!对中国文化影响的领域非常广泛、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对儒家,道家!中医,政治。军事!文化,民俗影响深广、是世界上传承非常完整,绵延不绝。生生息息的文化活化石!   《易经》运用简单卦符系统对宇宙万物发展演化规律进行摹拟、找3251到了事物间的抽相关联!比之研究具象关联的现代科学!其奥妙至今仍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易经》的阴阳学说及其极变规律、先后天八卦思想对道家影响深远、是道家学说的思想根基,被道家崇为“三玄之一”!《易经》也是儒家中庸之道、仁义礼智信。三纲五常等思想的重要来源,被儒家尊为“群经之首”、《易经》阴阳学说是中医阴阳学说的基础。   《易经》的实时定位思想!与时偕行等思想对中医有着至为重要的影响。一人一方!因病成方的治疗原则皆源于此,同时对0738子午流注!八纲辨证,风寒暑湿燥火六邪等学说的形成都有重要影响、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受《易经》的影响很大,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运用八卦7073取象的观念?明确了中医用药原则,张仲景《伤寒论》把阴阳学0414说和太极含三为一发展为六经学说!创立了六经辨证6049的原则!奠定了临床医学的基础。!


展开全文





周易文化选修课学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