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周易风水

佛教和道教的区别是什么?

  佛教和道教的区别有背景、学术研究!入世态度的不同、   1,背景   佛教来源于印度尼泊尔,位于西方,道教生于神州,位于西方、   2。学术研究   道教源于华夏。华夏自古以来讲究把事情分为少阳,老阳、少阴。老阴四象、后四象化五行、为事物发展的五种形态,佛教说的地风水火是印度思想。为物质构成、正因地风水火是物质构成的说法。道教说物质5193的时候也会说地风水火,   3,入世态度   佛教认为一切都是空气!但佛教毕竟是印度来的!带有印度教原有的思想!印度教经典《薄伽梵歌》中说灵魂是根本,肉体是衣服!人死了再如轮回,好比是一个人换一件衣服一样!所以注重下辈子!   道教是很入世的宗教。在古代各行各业的拜的祖师爷几乎都是道家人。今人熟知6515道门五术都是为世人服务的方法,而不是远离世人的窍门!从历史和现实看佛教比道教更讲究出世,从佛陀时代佛教就讲究离恩爱出家等事!   ,

道教和佛教的区别是什么

  1!世界观不同   佛教是无神论!道教4870是有神论!佛教和道教认为人皆可成佛或神!但佛只是思想上比人境界高、生理上和0390人一样,也会生老病死,道教神则是有超能力的不死族。   佛教主张学习宏观的世界,各门各类各种知识都应该去学习。所谓勤学五明、道教集中修炼内功,依靠炼丹术等辅助手段以成仙为目的,6508佛教是以觉悟,灭除7861苦为目的?   2、对待生和死的态度不同   佛教追求的目标是“涅磐”。脱离生死轮回,道教对人生总的来说持积极的。正面的态度!这是道教与佛教乃至其他宗教的最大不同之处!   。

佛教 (智慧与聪明两者有区别吗?)

  二者的区别:   1。聪明可以利己。也可以害己,   2。聪明是一种个人意识。而智慧是超个人意识的。   3,聪明是世间法,智慧是出世间法。   4,佛教所言智慧。又称“如实观察”。即如9346实观察人生?如实观察现实世界!如实了知宇宙人生的真相!这样的智慧!从前五度中来:持戒,就是告诉我们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是保持身口意三业清净?建立高尚7726的道德!提升人格力量的推一途径。由戒生定、因定发慧。因而这样的智慧,从修养中来、从修持中来。从禅悟中来,、

佛教怎么看夫妻

  每个人与周围熟知的人不外乎四种因缘、报恩、报怨,讨债。还债。旁人不必说!这夫妻关系是9243很近的、因缘也是很深的,但夫妻双方有什么因缘相会、就不是每个人都知道了。     佛教是不允许出家人有夫妻的,这是绝对不允许的,不然还叫什么出家!。但佛陀没有说过在家人不允许结婚生子!只是在工作生活之余学习参修佛法,这是在家弟子、      不问夫妻间有什么问题。一定要原谅和珍惜对方!毕竟缘分难得、如果是来报怨!讨债的,那也是宿世因缘中首先自己做的不够,要以大海般的胸怀去包容对方。当然也要劝导对方,从另一方面来说。这种夫妻不合的是来帮助对方成就的,这就9976是逆境修行、     阿弥陀佛,,

请高人指教:用周易和用生辰八字算命二者有何区别?生辰八字和周易又有何联系呢?

 4987 推算几法不同!结果理应相同、!

尼泊尔是佛教国家吗?

  印度教是尼泊尔的国教、   尼泊尔是全世界唯一个信奉印度教的国家、虽然印度教传自印度!少部分尼泊尔人信佛教!但佛祖的出生地却在尼泊尔,真是个有趣的现象。印度教是尼泊尔的国教。90%的尼人信奉印度教、8%信奉佛教。但事实上、大部分尼泊尔人既信印度教又信佛教。因为很早以前、印度教和佛教即与密宗交织混合。演变成另创一格的宗教!造就了尼泊尔今日独特的宗教仪式、神明和节庆。其数目多、差异大,印度教容许教徒选择自己爱好的信仰仪式!故7567此尼泊尔的印度教凑集了佛教!而佛教也包涵了西藏苯教和密宗,形成尼国多达2200万位的神明,比尼国人口还多、。

周易大师的周易意义

  《周易》在春秋战国时代得到进一步完善!是我国先人的集体创作、中华民族9584智慧的结晶。《易经》里的思想已经渗透到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即使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事实也是如此,孔子就说过人们“日用而不知”、今天。我们谁不曾说过某某人阴阳怪气,8176某某人又变卦了,或者扭转乾坤!否极泰来之类的口语和成语、但不一定人人都知道而这些词汇都是直接从《易经》里来的,《周易》在西汉时期就被列为六经(易、诗。书。礼!乐,春秋)之首。在我国文化史上享有最崇高的地位?秦始皇焚书时亦不敢毁伤它,《周易经》研究被称为《易经》或“易学”!早就成为一门高深的学问、《汉书·儒林传》记载:“孔子读易、纬编三绝、而为之传!”上下五千年,《易经》代代相传,释家林立,许多学者皓首穷经。考证训诂!留下了三千多部著作,蔚为大观,《周易》研究流派纷呈!他们互相争鸣、互相否定。也互相吸收!取长补短,春秋时期!筮法上出现过变卦说。取象说!取义说、吉凶由人。天道无常说!战国时期出现过阴阳变易说、汉代有象数之学(卦气说、五行说。纳甲说),魏晋唐时期称玄学、宋明时期、又出现五大学派:理学派。数学派!气学派!心学派和功利学派,又有人笼统地分为两派:一派是儒家,一派是道家!儒家重乾卦、重阳刚!讲“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强调修身以有用于社会!道家则重坤卦,重阴柔、讲“大道若水,弱能胜强。”2662强调精神自由?以无为顺应自然!追求天人合一境界!儒道两家都从《易经》发展而来,犹如长江黄河之水皆发源于青藏高原!《易经》的科学内涵得2789到越来越广泛的承认和尊敬!易学研究将成为二十一世纪世界范围内的显学、尽管如此!《易经》里仍然有许多不解之谜。连孔子和朱熹都竟告阙如。论语述而篇!孔子云:「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8315可以无大过矣?」孔子学易至于韦编三绝!积功力久。发此感慨、再给我五年或十年、在易上更加深入。可以减少犯大的过失,学《周易》贵在能「知几」。机者念头起动几微之间。心念一动即加以察觉!学《周易》可以趋吉避凶!在念头起处即是非分辨得明!使灾祸有一点端倪时就及早调整心念行为、让灭祸消弭于无形、自然能趋吉避凶、远离大灾大祸、上等智力的人学周易,可以进一步学形而上之道!「无大过」的大过指的是什么、就普通人而言,不是5899有心犯罪?而是误犯、例如过失。损人等、8820若就修道的人而言?凡是心不在道,就是大过或无意中说了不合道理的话!或无意中做出令人恼恨的事,就是大过。孔子曾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生而知之者是天生圣人、圣人方能无过,孔子自认是经过好学而知道圣人之道,既是修养学习来的、偶而难免也会犯无心之过!学周易穷理研几!在心念几微处用功、一生不好的念头,便立即制止、不让这一个恶念迁连不断。现于行为。故无大过!在易系辞下传。子曰「知几其神乎,」「几者动之微、吉之先8023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研易就在精微处用心,最精微的地方莫过于念头!在念头处观察!孔子门生中唯有颜渊接近研几的功夫。系辞下传!子曰7361:「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1415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也。」所以孔子曾对7094鲁哀公,季康子提起在所有学生中、就属颜渊最好学。他有知几的功夫!能察觉到念头的起动。一有过即时制止、所以能3320「不迁怒。不二过。」学道之人先学无大过。进一步连小过也要除去,常人一举一动多有犯过!若学着观察念头!恶念一生即予制止,久而久之,可以少犯大过。儒家的经典礼记首篇「曲礼」是记载委曲说礼之事、食。衣、住。行,9045各种生活细节都订有规矩,若一举一动不违背「曲礼」!也可以少犯一些过失、《易经》是中国哲学的根源,是伏羲氏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长期观察的结果,他体悟得天地人事现象背后的隐约轨则、他发现在无穷变化中有一不变的太极、由此而生两仪、两仪再变生四象、四象3289演化为八卦!再经周文王。周公,孔子等圣人的发扬诠释!使得蕴藏无限究竟智能的易经,后0741人可以一登堂奥。一窥天地之妙,我们只要依经文玩占观象,从中温故知新!也能领略天地人事间的道理,掌7182握心念行为,一一复归于礼。自7482可趋吉避凶,克念作圣。《周易。易经》是自然规律科学技术应列为中国古代重大发明之一!文中说道:中国古代应该有五大发明?过去大家只知道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四大发明!却偏偏忽略了一个重要的智慧发明!就是《周易,易经》智慧的重要发明,华夏文化精深!源远流长!璀璨多彩。四域生辉。在这大海般辉煌灿烂的文化宝藏中心。绽放着一朵奇葩,散发着奇光异彩、以至被誉为华夏文明之源!它就是《周易,易经》。,

厉和历的区别

厉形容词厉害、历名词历史!、 、、

周易是谁?

  周易不是人名。是我国古代一部用来解释宇宙万物的哲学经典、是中华文化的根源、!

怎样区别周易中的阴阳

   所谓“阴阳”!不要看得太神秘、“阴”!“阳”按哲学术语来说、实际上就是相对立的两面!比如:一个人就同时包含阴和阳、你的手。也有阴阳两面:手掌为阴。手心为阳。甚至反过来也行!把“阴阳”当成相对应的一组符号就行了?。


展开全文